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2011年國際金融大事件

2011年國際金融大事件

發布時間:2021-01-31 12:32:18

① 2011年國內外重大事件

6月June
6月1日,歐盟將禁止進口含雙酚A塑料嬰兒奶瓶

6月1日,六一國際兒童節。

6月1日 -7月1日2011年第15屆華南國際工業控制自動化展覽會
舉辦展館:深圳會展中心

6月2日,日偏食。我國境內只有東北部部分地區可見,哈爾濱、長春、沈陽、齊齊哈爾、牡丹江等地的公眾可在清晨時分目睹到這次天象。
歐佩克將在維也納舉行會議來研究產量配額問題。

6月1日至24日 美洲杯足球賽開賽 將在 探戈之鄉」阿根廷舉行
2011年美洲杯足球賽的主賽場將設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省首府拉普拉塔市的城市體育場。下屆美洲杯賽事的開幕式、揭幕戰都將在這座體育場內舉行

6月2日,歐佩克將在維也納舉行會議來研究產量配額問題

6月2-4日 2011第七屆中國(廣州)國際食品飲料展
舉辦展館:琶洲展館 地 址:天河新港東路

6月5日,騰訊公司有望披露開放轉型舉措,改變過於依賴QQ客戶端軟體的發展模式

6月5日,世界環境日

6月6日,農歷五月初五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6月7至9日,全國高考。

6月15日,IBM公司成立100周年紀念。

6月15-16日 2011年歐洲精細化工展 Chem Spec Europe 2011
展會地址 :瑞士 日內瓦

6月16日凌晨,月全食

6月17日,防冶荒漠化和乾旱日

6月19日-8月2日,香港進行人口普查。

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日。

6月25日,全國土地日

6月25日,第十三屆世界夏季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將在希臘雅典舉行
深發展與中國平安(51.20,-0.44,-0.85%)第二階段深度整合計劃在6月之前完成
2014年巴西世界盃的亞洲區預選賽第一輪比賽將展開

6月29日-7月1日WATER』 2011第13屆華南水展
舉辦展館:深圳會展中心 地 址:深圳市福田區福華三路

6月29日 第15屆華南工業控制自動化國際展覽會 舉辦展館:深圳會展中心

7月July
7月1日——中國共產黨建黨90周年 中央黨校黨建部教授張希賢認為:「建黨90周年這個節點,或將成為中國共產黨以及中國社會的新轉折點。」 。
京滬高鐵將全線通車試運行。屆時,乘坐火車從北京至上海只需要5個小時。
香港回歸中國14周年。

7月1日,《社會保險法》將施行,其中明確提出:「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證號碼。」這將為養老保險的全國統籌奠定基礎

7月1日起,全國銷售的乘用車等輕型車輛必須符合國家第四階段機動車排放標准(簡稱國Ⅳ標准)

7月1日,歐盟與韓國自貿協定生效
英國將於2011年7月實施新的移民細則按照這個實施細則,所有以前惠及外來移民的政策都被修訂,今後移民要加入英籍變得十分艱難

7月1日,美國《復合木質品甲醛標准法案》將實施,預計會給傢具出口企業帶來巨大影響

7月3日-9日,世界管樂年會將在中國台灣嘉義舉行

7月11日,《中朝友好合作互助條約》簽訂50周年

7月16-31日,第十四屆世界游泳錦標賽將在中國上海舉行 上海國際體育館

7月20日,歐盟委員會將實施玩具安全新指令,被稱為世界上最嚴苛的玩具法規
馬來西亞與印度的自由貿易協定將生效
美國將開始從阿富汗撤軍
美國消費者金融保護局將行使權力
7月20-22日 2011第十一屆上海國際手機產業展覽會暨研討會
舉辦展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
地 址:浦東新區龍陽路2345號

7月28-30日 2011第十屆華東(青島)國際電子工業製造展覽會
地點:青島國際會展中心

8月August
8月1日,建軍節
8月4日,美國總統奧巴馬迎來自己的50歲生日

8月6日,季羨林誕辰100周年。(2009年逝世)

8月8日,第三個中國全民健身日

第26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於2011年8月12日到8月22日在中國深圳舉行
場館:大運中心是開幕式主場館
8月15日,第26屆世青節將在西班牙馬德里開幕
皇馬俱樂部目前就已經敲定了將會在明年8月上旬來到中國踢兩場商業比賽的計劃
將會在北京,上海連戰兩場

8月23日,菲律賓劫持香港遊客事件一周年紀念。
8月27日,2011年世界田徑錦標賽將於韓國大邱舉行
巴勒斯坦准備在8月前建立自己的獨立國家
京滬高鐵全線通車試運行
沃爾沃集團主席約翰松明將於8月辭職
大陸遊客赴台自由行最晚將於8月開放

9月September
按照《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包括第三方支付在內的非金融機構須在9月1日前申領《支付業務許可證》,逾期未能取得許可證者將被禁止繼續從事支付業務

9月1日 2011蔡琴福州演唱會
2011蔡琴福州演唱會這就是蔡琴,一個在時光流逝中神閑氣定的歌者。2011蔡琴福州演唱會,我們一睹風采。2011蔡琴福州演唱會精彩值得期待!演出場館:福建省體育館

9月10日,第27個教師節

9月10日,第九屆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將在貴陽開幕

9月11日,「9·11」事件10周年,美國十年來的反恐歷程備受關注

9月12日至14日,2011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將在大連舉行

9月12日,2011年世界設計大會將在中國台灣台北市舉辦

9月17日,德國慕尼黑國際啤酒節開幕 地點:慕尼黑
第八屆中國國際園林博覽會將在重慶舉行,主題為「園林,讓城市更加美好」
第六屆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將在山西太原舉行

10月October
武昌起義復原雕塑
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2周年。

10月1日,日本將分階段開征環境稅

10月8日-10月16日,第43屆世界體操錦標賽將在日本東京舉行。

10月中旬,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辦

10月10日,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爆發100周年紀念

10月12日,阿德南?諾維克12周歲。1999年10月12日,他出生在波斯尼亞首都薩拉熱窩,被聯合國選定為世界人口達到60億的象徵人物。
10月13日,法國巴黎國際汽車工業展覽將開幕
法國巴黎北郊維靳班展覽館 會議時間: 2011-10-13 到 2011-10-18

10月16日,第七屆全國城市運動會將在南昌揭幕
.
10月21日,第八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將開,主題國是馬來西亞,重點主題是「環保合作」
第九屆中國國際農產品(17.29,-0.35,-1.98%)交易會將在四川成都舉辦
10月28日,陳省生誕辰100周年。(2004年逝世)
10月份預計按計劃依次發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和中國第一個火星探測器「螢火一號」和中國首台太空望遠鏡。
12月17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去世。
12月18日,捷克前總統瓦茨拉夫·哈維爾去世,享年76歲。

② 求2010年以來世界重大事件(災難,政治,金融...)匯總

你要的是時政熱點嗎?

實在太多了,給你地址自己下載,還有好多

http://wenku..com/view/eee3906648d7c1c708a14582.html

http://wenku..com/view/100aab116c175f0e7cd13782.html

http://wenku..com/view/3ea24035eefdc8d376ee3282.html

有問題請直接網路HI我

希望對你有幫助,做人要厚道,滿意請採納

③ 2011年11月國際重大財經事件

11月29日國際財經大事匯總2010年11月29日 13:41鳳凰網財經【大 中 小】 【列印】 共有評論0條鳳凰網財經訊 今日全球財經要聞包括:歐盟850億歐元援助愛爾蘭;德經濟部長稱歐元幣值穩定無貶值風險;亞馬遜擬升級平台向更多國家擴張等。詳細內容,請見以下具體報道。

歐盟850億歐元援助愛爾蘭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歐盟各國財長昨晚同意向愛爾蘭提供價值850億歐元(合1130億美元)的援助計劃。他們也計劃批准一項旨在應對歐元區債務危機的新的永久機制的框架,以期防止危機蔓延影響葡萄牙和西班牙借債。

令人意外的是,建立永久機制的提議從12月份的最終期限大幅提前。這一計劃將以一個永久性的「歐洲穩定機制」取代目前4400億歐元的歐元區救援基金,該基金將於2013年到期。此外,2013年後的歐元區國債將附帶集體行動條款,規定私人債權人將參與未來任何債務重新安排或債務重組。

德經濟部長:歐元幣值穩定無貶值風險

外媒周日報導,德國經濟部長布呂德勒指出,歐元兌美元匯率遠高於1.30美元表明歐元仍然穩定,且歐元目前沒有任何貶值跡象。他還認為,繼希臘和愛爾蘭之後,不會再有歐元區成員國申請財政援助。

消息:歐洲央行敦促葡萄牙申請援助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英國《金融時報》德國版周五援引德國財政部一名消息人士的話報導,歐洲央行及歐元區大部分成員國目前正敦促葡萄牙申請財政援助,以防止該國債務問題波及西班牙。

上述報導稱,葡萄牙銀行業狀況要好於愛爾蘭,但銀行業運轉仍須依賴歐洲央行的流動資金。該消息人士表示,如果葡萄牙接受援助,西班牙將從中收益,因西班牙對葡萄牙的風險敞口非常嚴重。歐洲央行拒絕就上述報導向道瓊斯通訊社置評。

英國石油將70億美元出售泛美能源

據報道,英國石油公司(BP)將以70.6億美元出售其在阿根廷石油生產商泛美能源公司(Pan AmericanEnergy)所持的60%股權,以套現資金用於償還墨西哥灣漏油事故損失。

英國石油上周日公布,這些股權的買家是已持有泛美能源40%股權的阿根廷Bridas 公司,並預計將於2011年上半年完成該樁交易。

為應對漏油事故不斷攀升的清理費用及相關損失,英國石油早在今年夏天宣布計劃變賣300億美元資產。該公司預計處理漏油事故的成本將接近400億美元。

巴斯夫計劃投資10億歐元在華增設工廠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巴斯夫(BASF)著眼於擴張在快速增長的中國市場的業務,計劃在未來幾年投資逾10億歐元(合13億美元)在華增設工廠。這家全球銷量最大的化學品公司在中國的工廠目前正全力運轉。

在巴斯夫今年前9個月396億歐元的化工品銷售額中,亞洲佔到23%。該集團預計,到2020年,其銷售收入將達到920億歐元,其中200億將來自亞洲。該公司在亞洲的銷售額,約有一半來自中國。

英國綠能洽購道達爾的英國加油站零售網

據報道,英國加油站燃料供應商——綠能公司(Greenerg)向法國道達爾公司發起10億英鎊(合16億美元)收購旗下英國加油站零售網的要約。

綠能公司CEO萊斯特(Paul Lester)向英國《星期日郵報》表示,他已與法國道達爾公司就收購其在英國的780座加油站進行了初步談判。

據悉,全球第三大零售商特易購(Tesco)持有綠能的35.6%股權。綠能公司還有意收購美國Murco石油公司的460座加油站。

澳航A380客機復飛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澳洲航空公司一架空客A380超大型飛機上周六從悉尼起飛,經停新加坡,飛往英國首都倫敦。這是自澳航A380自11月4日因發動機故障在新加坡緊急迫降導致此機隊停飛後,澳航首次恢復A380客機運營。

亞馬遜擬升級平台向更多國家擴張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亞馬遜(Amazon)稱計劃升級其國際電子商務平台,從而使該公司更容易接觸新市場中的顧客。

此舉印證了在線零售業的全球化。美國服飾零售商Gap和全球銷售額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Walmart)也在試圖通過電子商務網站和跨境發貨來接觸更多消費者。

作為亞馬遜在美國的主要在線競爭對手之一,沃爾瑪過去兩年在全球電子商務平台上做出了巨大投資,沃爾瑪表示,計劃依靠其平台接觸現有市場以及尚無實體店的國家中的顧客。

④ 2010年國內外金融大事件(急!急!急!)

早些的希臘危機,緊接著歐洲和國際的金融監管體系,日本實行「0」利率,美聯儲通過貨幣寬松政策,央行第6次加息,愛爾蘭危機,其他的記不清楚了。

⑤ 2011年主要國內國際主要金融大事件

1月1日——(1)愛沙來尼亞共和自國正式加入歐元區。
2月18日——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在法國舉行。
3月7日——香港證券交易所將延長與A股重疊交易時間,交易時段由現在的4小時延長至5小時。 4月15日——博鰲亞洲論壇2011年年會在海南博鰲開幕。
8月5日——國際評級機構標普將美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級由「AAA」降至「AA+」,評級展望負面,這是美國歷史上首次失去AAA信用評級。
9月12日~14日——2011年夏季達沃斯論壇在大連舉行。
11月3日~4日,G20峰會在法國戛納召開,國家主席胡錦濤出席並發表重要講話。

⑥ 詳細的金融史大事件時間年表

從歷史的發展過程來看,現代國際金融體系大致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均有一定特點的主體金融體系。
第一階段 國際金本位制時期
從1816年英國實行金本位制開始,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而結束。
第二階段 布雷頓森林體系時期
起始於二戰結束後的1945年,終止於1973年。
第三階段 牙買加貨幣體系時期
戰後歷史的若干個階段
將二戰後時期分為兩個主要階段和一個中間階段對我們的分析工作是很有用的。第一個時期是戰後重建和發展時期(1945~1963)。從1964年至1966年是一個過渡階段,其間在西方出現了一次根本性的經濟社會政策轉變。從1967年至今是第三階段,這是全球金融和經濟體系不斷劣化並最終導致今日嚴峻危機的30年。
1、戰後重建和繁榮發展的時期(1945~1963)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相對健康的、實物性的經濟增長是這一階段的主要特點。這包括:戰後歐洲(特別是歐共體的西德、法國、義大利)和日本的經濟重建和復興;美、蘇兩國強勁的工業和技術進步;許多所謂「第三世界」國家,如中國、印度和部分南美國家,有了真正的經濟發展。總的來說,社會主義和西方資本主義兩大經濟集團都以人均實物產出的增長為目標,而達至這個目標的途徑也都是對工業、農業和基礎設施等資本密集型項目進行大規模投資。這段時期,在1944年布雷頓森林協議和其他相關安排的保證下,貨幣相對穩定。這些安排包括:相對固定的貨幣平價,金本位支持下的美元所扮演的中心角色以及相對嚴格的貨幣銀行管制。貿易協議准許政府通過合理的關稅、補貼、價格支持、支持性信貸和稅收政策等多種手段保護和扶持本國生產者,在食品和關鍵工業部門尤其如此。一般而言,美國和其它西方國家的政府不鼓勵投機,而是鼓勵在基礎設施、工業和農業領域進行公私投資。它們的政策強調高技術資本品的生產和人口科學素質的提高。金融利潤主要產生於實物的製造和貿易。結果就是整個金融體系有真實的實物經濟作強大後盾。
2、過渡階段(1964~1966)
在威爾遜的領導下,以前的資本密集型工業發展政策被拋棄了。鼓勵投資於生產性部門和新技術的各項政策被一步步廢除。新的政策取向是創造消費品和非生產性服務的巨大膨脹,從而在中短期內取得較高的傾向回報率。盡管肯尼迪政策的某些正面因素持續到1967年,他的遇刺標志了一個具有決定性經濟後果的政治轉折點。理解這次政策轉變的根本性內涵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對美國。直至60年代初期,人們仍理所當然地認為,美國繁榮、財富和力量的源泉在於其工業、農業和基礎設施的發展。傳統的「美國體制」總是傾向於讓國家鼓勵對科學和技術進步進行長期生產性投資,支持大規模基本建設,扶持新興工業部門並以「保護主義」政策培植國內生產。即使進入60年代之後,美國人仍普遍認為如果准許所謂「市場力量」遵循貨幣收益最大化原則,不受政府幹涉和調節地統治整個經濟過程,那麼任何工業經濟都不可避免地走向崩潰。為了保持一個現代化的,以科學和技術進步為基礎的工業經濟,政府必須起積極的作用:它必須經常介入以保持長期投資的生產性導向,控制投機和浪費,限制「市場力量」的以長遠公共利益為代價的短期利潤取向。相似的國民經濟原則在其他西方國家的工業發展中也被採用,成為這些國家戰後重建和發展的關鍵因素。在此背景之下,使於約翰遜政府並為其後歷屆美國政府所繼承的經濟政策轉向,其實質是對於傳統的工業經濟的「美國體制」的徹底拋棄。這個根本性的政策轉向反映在開始流行於60年代中期的「消費社會」或「後工業社會」等概念上,這種驅使從英美逐漸傳播到其他西方工業國家。
3.世界金融體系30年的癌症(1967~1997)
過渡階段結束於1967年,當時一系列爆炸性的金融危機正如林頓。拉魯什所預言的那樣開始。後來的歷史表明60年代末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危機決非暫時或周期性現象。從戰後初期卓有成效的「美國體制」政策所作的根本性轉向,為世界經濟種下了致病的癌變基因。
在這30年歷史進程中,金融體系的疾病經歷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都以各國政府和組織不得不面對和應付的危機為標志。歷史表明,在每一個關鍵轉折點上,所採取的決策總是使問題更為惡化,並為下階段更嚴重的危機准備了條件。這些決策的共同重點在於:對由不數據增長的債務「泡沫」和投機性金融資產引起的問題,它們總是試圖通過犧牲越來越多的實質經濟來「喂飽」泡沫的方式加以解決,與此同時它們還成功地為這些泡沫的增長清除各種壁壘。
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政府和主要組織的這種非理性、自我毀滅式的行為,構成了過去30年經濟史最重要的特徵。很明顯,世界金融體系的問題及其之所以被容忍了這么久的原因在於一些植根於國家政府和組織的思維習慣深處的錯誤。

⑦ 2011年國際大事有哪些

原油期貨價格上漲

緬甸邁向總統制新時期

4日,緬甸聯邦議會選舉吳登盛為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統、吳丁昂敏烏和賽茂康為副總統。這意味著緬甸即將完成從軍政府向民選政府的過渡轉型,邁向實行總統制的新時期。>>

泰柬在邊境爭議地區發生沖突

4日至7日,泰國和柬埔寨在柏威夏寺附近有爭議地區先後發生4次嚴重交火,雙方動用火箭炮、大炮等重型武器,互有人員傷亡。>>

俄美新核裁軍條約正式生效

5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與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在德國南部城市慕尼黑正式交換了新的《削減和限制進攻性戰略武器條約》的簽署文本。這標志著美俄新的核裁軍條約正式生效。>>

蘇丹南部公投結果正式宣布

7日,蘇丹南部公民投票委員會在喀土穆正式宣布蘇丹南部公投的最終結果,在1月舉行的蘇丹南部公投中,98.83%的選民支持南部地區從蘇丹分離。蘇丹總統巴希爾頒布總統令,宣布承認和接受蘇丹南部公民投票的最終結果。>>

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辭職

11日,埃及總統穆巴拉克辭去總統職務,並將權力移交給軍方。埃及從1月25日開始發生全國性大規模抗議活動,要求穆巴拉克離職是抗議者和各反對派的核心訴求之一。2月以來,中東安全局勢持續動盪,葉門、巴林等多國均發生集會遊行活動。>>

國際油價再創新高

24日,受中東局勢緊張影響,紐約市場油價盤中突破每桶103美元,倫敦市場油價最高達到每桶119.79美元。>>

馬里發生踩踏事件

21日,馬里首都巴馬科一座體育場發生踩踏事件,造成至少36人死亡,64人受傷。事發時一位著名的伊斯蘭教阿訇正在講經佈道和祈福。由於缺少專人維持秩序,場面失控發生踩踏事件。>>

伊朗軍艦通過蘇伊士運河

22日,伊朗「哈爾克」號補給支援艦和「阿勒萬德」號巡邏護衛艦通過了埃及蘇伊士運河。這是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以來的第一次。>>

紐西蘭南島發生地震

美國「發現」號太空梭9日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著陸。

2日,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份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報收每桶102.23美元,29個月以來收盤價首次破百。當天,倫敦北海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繼續上漲,收於每桶116.35美元。>>

美國「發現」號太空梭結束飛行生涯

9日,美國「發現」號太空梭在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著陸,在完成最後一次國際空間站之行的同時,也結束了其飛行生涯。自1984年8月服役以來,「發現」號共飛行了39次。 >>

韓美「關鍵決心」聯合軍演結束

10日,代號為「關鍵決心」的韓美聯合軍事演習結束,包括駐韓美軍在內的2300名美軍人員和韓國部分師團級以上部隊參加了演習。每年舉行的例行演習旨在提高韓美在裝備、兵力和物資等方面的協同能力。>>

日本強烈地震引發海嘯及核泄漏事故

3月31日,在日本宮城縣東松島市,人們走過一處地震和海嘯遇難者的臨時集體墓地。

11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0級地震並引發巨大海嘯,部分環太平洋國家受到影響。日本的宮城縣、岩手縣和福島縣等地遭受災難性破壞。受地震和海嘯影響,福島核電站發生核泄漏事故,放射物波及全球許多地區。截至當地時間31日,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在日本已造成11532人死亡、16441人失蹤。>>

沙特和阿聯酋部隊進駐巴林

14日,因持續一個月的什葉派反政府示威遊行導致暴力事件,應巴林政府要求,沙特和阿聯酋的武裝部隊開進巴林,幫助巴林「維護正處於危險之中的國家安全和秩序」。巴林政府表示堅持使用對話手段解決危機,同反對派對話的大門依然敞開。>>

多國聯軍對利比亞採取軍事行動

這是3月27日在利比亞東部城市拉斯拉努夫附近拍攝的一處毀於戰火的房屋。新華社發(納賽爾·努里攝)

17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決議,決定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並要求有關國家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保護利比亞平民和平民居住區免受武裝襲擊的威脅。從19日開始,多國聯軍對利比亞有關目標實施多輪軍事打擊。利比亞政府說,軍事打擊造成利比亞大量平民傷亡,機場、海港等基礎設施嚴重損壞。>>

埃及憲法修正草案獲得通過

20日,埃及憲法修正案全民公決最高司法委員會主席說,在19日舉行的全民公決中,憲法修正草案獲得77%的投票者支持,這意味著這一修正案獲得通過。憲法修正案的通過為議會和總統選舉鋪平了道路。>>

葉門軍火工廠發生爆炸

28日,葉門南部阿比揚省一軍火工廠發生火災並引發爆炸,造成至少150人死亡,80人受傷。當地官員稱,「基地」組織阿拉伯半島分支應為這起爆炸負責。>>

3月31日,一架武裝直升機在象牙海岸經濟首都阿比讓的馬格里區上空盤旋。

緬甸完成國家權力交接

30日,緬甸當選總統吳登盛在首都內比都舉行的聯邦議會全體會議上宣誓就任緬甸聯邦共和國總統。緬甸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主席丹瑞大將簽署命令,從新總統宣誓就職起,取消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正式向新政府移交權力。>>

象牙海岸前總理武裝包圍經濟首都阿比讓

31日,象牙海岸前總理瓦塔拉政府的總理兼國防部長索羅說,支持瓦塔拉的武裝已經包圍了前總統巴博陣營中心所在的經濟首都阿比讓,並表示多個巴博陣營的將軍已經歸附瓦塔拉武裝。當天,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在肯亞首都內羅畢說,巴博應立即將政權移交給瓦塔拉,以避免該國陷入內戰。

聯合國駐阿富汗援助團遇襲

4月1日,在阿富汗北部城市馬扎里沙里夫,人們聚集在聯合國駐阿富汗援助團辦事處遇襲現場。新華社/路透

1日,數百名當地人在阿富汗巴爾赫省首府馬扎里沙里夫的聯合國駐阿富汗援助團辦事處外舉行抗議活動,抗議者稱一名美國牧師幾天前在美國焚燒了《古蘭經》。隨後抗議人群中有人向聯合國人員開槍,7名聯合國職員遭到殺害。>>

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首輪會議在曼谷召開

3日至8日,201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首輪會議在泰國首都曼谷召開,會議就今年內所有聯合國氣候變化談判的議程達成一致。>>

國際油價再刷新高

8日,受到投資者對中東緊張局勢擔憂及美元走弱推動,紐約商品交易所5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於每桶112.79美元,為2008年9月以來的最高收盤水平。>>

葡萄牙請求國際金融救助

7日,葡萄牙向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提出了正式救助申請,以求渡過債務危機。根據初步評估,目前階段對葡萄牙的救助金額可能約為800億歐元(約合1143億美元)。>>

象牙海岸前總統巴博被捕

11日,象牙海岸前總統巴博在其位於經濟首都阿比讓的官邸被捕。2010年11月底象牙海岸總統選舉結束後,時任總統巴博和前總理瓦塔拉均宣布獲勝並分別宣誓就任總統,聯合國、非盟、歐盟等國際組織表示承認瓦塔拉當選總統,但巴博拒絕下台。>>

白俄羅斯首都地鐵發生爆炸

11日,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十月」地鐵站發生爆炸,造成12人死亡、約200人受傷。>>

日本宣布將福島核事故升為7級

12日,日本經濟產業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與日本原子能安全委員會舉行聯合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根據國際核事件分級表,將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的嚴重程度評價提高到最高級別7級。>>

金磚國家領導人在三亞舉行會晤

1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三次會晤在中國海南省三亞市舉行,會晤的主題是「展望未來、共享繁榮」。會議發表了《三亞宣言》。>>

強風暴襲擊美國

16日,強風暴襲擊了美國中東部地區,造成至少43人死亡,上百人受傷。下旬,肆虐美國南部地區多日的強風暴天氣導致至少342人喪生。>>

「安全與創新利用核能」峰會在基輔舉行

19日,「安全與創新利用核能」峰會在烏克蘭首都基輔舉行,6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導人以及代表出席了會議。這次會議是為紀念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25周年召開的。>>

柬泰邊境發生武裝沖突

22日至29日,柬泰兩國軍隊連續在有爭議的達曼寺和達格羅貝寺地區交火,導致雙方至少16人死亡,上百人受傷,數萬名兩國邊民被迫撤離沖突地區。>>

英國威廉王子大婚

29日,英國王位第二順位繼承人威廉王子隆重迎娶相戀8年的凱特·米德爾頓。來自英國及其他國家的王室成員和社會名流、政要,以及威廉和凱特的摯友等共約1900人見證了這一幸福時刻。成婚後,威廉和凱特分別獲封劍橋公爵和劍橋公爵夫人。>>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特別會議通過敘利亞問題有關決議

29日,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在日內瓦召開第16次特別會議,經激烈辯論後通過了敘利亞問題有關決議。決議譴責敘利亞對和平示威者使用致命武器的行為,同時要求聯合國會員國在處理國際關系時,不能以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破壞其他會員國領土完整和政治獨立,不能違背聯合國憲章。

「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丹被擊斃

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美軍當天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附近的阿伯塔巴德發動「定點」行動,將「基地」組織領導人本·拉丹擊斃。聯合國安理會2日通過主席聲明,認為這是全球反恐斗爭中取得的「決定性進展」。>>

本·拉丹在巴境內被美軍擊斃後,巴基斯坦塔利班武裝和「基地」組織針對巴基斯坦發動報復性襲擊。主要事件有:2日賈爾瑟達市一警察局遭到炸彈襲擊,造成十多人死傷。 >>13日賈爾瑟達地區一邊防軍訓練中心附近發生兩起自殺式炸彈襲擊,死傷超過200人。 >>22日卡拉奇的邁赫蘭海軍航空兵基地遭襲擊,多架飛機被毀,至少13名士兵死亡。>>26日亨古地區發生一起自殺式爆炸襲擊,造成至少25人死亡。>>

巴勒斯坦各派簽署和解協議

3日,法塔赫、哈馬斯以及巴勒斯坦其他十幾個政治派別的代表在開羅共同簽署了巴勒斯坦內部和解協議。哈馬斯自2007年6月以武力奪取對加沙地帶的控制權後,與約旦河西岸地區的法塔赫形成對峙局面。雙方從2009年起曾舉行多輪和解對話。>>

第18屆東盟首腦會議在印尼雅加達召開

7日至8日,第18屆東盟首腦會議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召開。會議圍繞「全球一體化中的東盟共同體」這一主題,討論如何應對能源及糧食安全、自然災害、氣候變化等東盟及全球共同面對的挑戰。 >>

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美國華盛頓舉行

9日至10日,第三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在美國華盛頓舉行。雙方就落實兩國元首達成的共識,共同推進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中美合作夥伴關系進行了深入溝通交流。 >>

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全線暴跌

11日,由於當天價格波動太大觸發「熔斷機制」,紐約商品交易所當天中午暫停原油、汽油和取暖用油交易5分鍾。分析人士認為,希臘債務危機、美元匯率反彈、新興經濟體經濟增速放緩、大宗商品市場此前超買嚴重是促成本次大跌的原因。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因涉嫌性侵犯被捕

14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多米尼克·斯特勞斯-卡恩因涉嫌對酒店女傭進行「性侵犯」在紐約被拘留。15日因涉嫌強奸未遂等受到紐約警方正式指控。18日卡恩向該組織執行董事會致函正式提出辭職,同時否認對他的犯罪指控。19日卡恩以一百萬美元的保釋金獲釋,但需在獲釋期間攜帶24小時電子監視器。 >>

美國喬普林市遭龍卷風襲擊

22日,龍卷風襲擊了美國密蘇里州喬普林市,造成至少142人死亡。這次龍卷風是美國國家氣象局有記錄以來單次致死人數最多的一次。>>

葉門安全局勢急劇惡化

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在法國多維爾舉行

26日至27日,八國集團首腦會議在法國海濱小城多維爾舉行。會議討論了西亞北非局勢、核安全和互聯網等議題。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在會上說,俄羅斯認為卡扎菲政權已失去合法性,俄願意參與調解利比亞危機。 >>

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在歐洲蔓延

30日,發端於德國的腸出血性大腸桿菌疫情,已在德國各州造成1400多例確診或疑似病例,至少14人因此喪生。這種流行病又開始向其他歐洲國家蔓延。 >>

葉門總統府遭炮擊

美洲國家組織大會召開

5日至7日,第41屆美洲國家組織大會在薩爾瓦多首都聖薩爾瓦多開幕,本屆大會的主題是「美洲國家公民安全」。與會代表簽署了《聖薩爾瓦多宣言》。>>

聯合國氣候變化第二輪談判舉行

6日至17日,2011年聯合國氣候變化第二輪談判在德國波恩舉行。與會各方在解決去年底坎昆氣候變化大會提出的技術性問題方面取得進展,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京都議定書》第二承諾期存續和如何落實長期資金等實質問題上未能彌合分歧。>>

上海合作組織峰會召開

15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十一次會議在哈薩克首都阿斯塔納召開,成員國元首簽署了《上海合作組織十周年阿斯塔納宣言》。會議發表了《上海合作組織十周年成員國元首理事會會議新聞公報》。 >>

16日,「基地」組織通過互聯網發表聲明,宣布推舉二號人物艾曼·扎瓦希里為該組織新的領導人,接替5月初被美軍擊斃的本·拉丹。>>

世界遺產大會舉行

20日至29日,第35屆世界遺產大會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巴黎總部舉行。世界遺產委員會對35處遺產申請地進行了審議,包括杭州西湖在內的25處遺產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此外,2處遺址被列入《世界瀕危遺產名錄》,1處遺址從該名錄中刪除。>>

潘基文連任聯合國秘書長

21日,第65屆聯合國大會通過現任秘書長潘基文的繼任決議。潘基文將於2012年1月1日起繼續擔任聯合國秘書長,任期5年。>>

奧巴馬宣布從阿富汗撤軍計劃

22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將在明年夏季結束前從阿富汗撤軍3.3萬人。目前美國在阿富汗駐軍總數約10萬人。在持續近十年的戰爭期間,美軍死亡人數累計超過1500人。>>

國際刑事法院簽發針對卡扎菲等人的逮捕令

27日,設在荷蘭海牙的國際刑事法院以「涉嫌反人類罪」為由,對利比亞領導人卡扎菲、他的兒子賽義夫·伊斯蘭·卡扎菲和利比亞情報部門負責人阿卜杜拉·塞努西三人簽發逮捕令。>>

28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宣布,法國經濟、財政與工業部部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被選為該組織新一任總裁,成為該組織自1944年成立以來首位女性總裁。>>

希臘議會通過新經濟緊縮計劃

29日,希臘議會以微弱多數通過了政府提出的中期經濟緊縮計劃,以便獲得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救援貸款,避免可能出現的償債困難。>>

南方共同市場首腦會議召開

29日,第41屆南方共同市場首腦會議在巴拉圭首都亞松森舉行,來自南方共同市場成員國和聯系國的元首或政府高級官員出席了會議。會議討論了推動地區產業一體化和加強宏觀經濟政策協調等議題。>>

蘇丹領海發生海難

剛果(金)發生空難

8日,剛果(金)埃瓦-博拉航空公司一架波音客機在基桑加尼市的國際機場降落時失事,剛果(金)運輸部稱有127人死亡,51人生還。 >>

南蘇丹共和國宣告成立

俄羅斯伏爾加河發生沉船事故

10日,一艘名為「布加爾」號的客輪在俄羅斯韃靼斯坦共和國境內伏爾加河沉沒,122名乘客遇難。 >>

印度發生火車出軌事故

10日,印度北方邦和阿薩姆邦各發生一起客運列車出軌事故,共造成300多人傷亡,其中一起事故造成至少63人死亡、200多人受傷。 >>

印度孟買遭連環爆炸襲擊

13日,印度孟買發生3起連環爆炸,共造成21人死亡、140多人受傷。 >>

美國太空梭項目落幕

21日,「阿特蘭蒂斯」號太空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安全著陸,為美國為期30年的太空梭項目正式畫上了句號。 >>

挪威發生爆炸和槍擊事件

22日,在不到兩個小時內,一名挪威男子先在奧斯陸市中心政府辦公樓附近引爆汽車炸彈,後在奧斯陸以西約40公里處的於特島開槍射殺參加挪威工黨青年團活動的青少年,共造成76人死亡、80多人受傷。 >>

摩洛哥發生墜機事故

聯合國發布《2011年世界投資報告》

26日,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發布的《2011年世界投資報告》顯示,2010年全球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上升5%,達到1.24萬億美元,發展中國家吸引外資量首次超過發達國家。 >>

韓國暴雨造成死亡

剛果(金)發生沉船事故

28日,剛果(金)赤道省楚阿帕河發生一起沉船事故,導致約100人死亡。 >>

朝美代表就重啟六方會談開始接觸

28日至29日,朝鮮和美國代表在紐約就重啟停滯兩年多的朝核問題六方會談進行磋商。目前,朝鮮半島無核化進程陷入停頓,六方會談停滯已超過兩年。 >>

美國會兩黨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一致

3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宣布,美國會兩黨已就提高債務上限達成一致,以避免美國出現歷史上首次違約。 >>

美國總統簽署提高債務上限法案

2日,美國會參議院以74比26的投票結果,通過了提高美國債務上限和削減赤字法案。美國總統奧巴馬隨後簽署了這一法案。>>

穆巴拉克接受審判

美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

5日,國際評級機構標准普爾公司宣布,將美國AAA級長期主權債務評級下調一級至AA+,評級前景展望為「負面」。這是美國歷史上第一次喪失3A主權信用評級。>>

美國發射「朱諾」木星探測器

英國多個城市發生騷亂

6日,英國倫敦北部托特納姆區一些民眾在當地警察局附近示威,抗議警方4日射殺當地一名年輕男子,示威隨後演變為騷亂,並迅速蔓延到倫敦多個區域及利物浦、伯明翰、布里斯托爾和曼徹斯特等多個城市。英國政府9日大幅增加警力,騷亂隨後逐漸平息。騷亂導致5人死亡,2700多人被捕,1000多人面臨指控。>>

非洲之角地區旱情嚴重

14日,聯合國負責人道主義事務的副秘書長阿莫斯呼籲全球加大對非洲之角地區,特別是索馬里的人道主義援助力度。去年以來,這一地區遭遇60年一遇大旱,索馬里的災情尤為嚴重。目前,僅索馬里就有370萬人需要緊急人道主義援助。>>

以色列轟炸加沙地帶

18日,以色列南部多輛公交車、軍車和私家車遇襲,造成至少8名以色列人死亡,數十人受傷。以軍隨後迅速展開對襲擊者的追擊行動並持續對加沙地帶實施空襲,迄今已至少造成25名巴勒斯坦人死亡。>>

第三屆中美洲和加勒比國家峰會舉行

19日,第三屆中美洲一體化體系和加勒比共同體國家首腦會議在薩爾瓦多首都聖薩爾瓦多舉行,與會各國首腦簽署共同宣言,承諾將共同打擊跨國有組織犯罪行為。>>

利比亞反對派攻佔的黎波里

聯合國駐奈及利亞機構大樓發生爆炸

26日,位於奈及利亞首都阿布賈的聯合國機構大樓遭自殺式汽車炸彈襲擊,造成至少23人死亡,70人受傷。奈及利亞伊斯蘭極端組織「博科聖地」稱對此事件負責。>>

颶風「艾琳」襲擊美國

野田佳彥當選日本新首相

30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在內閣會議上接受所有內閣大臣的辭呈後宣布內閣總辭職。隨後,日本執政的民主黨新代表(黨首)野田佳彥在國會眾參兩院的首相指名選舉中當選新一屆首相,成為民主黨2009年9月上台執政後的第三位首相。>>

強台風「塔拉斯」肆虐日本

3日,強台風「塔拉斯」在日本四國高知縣登陸,其帶來的強降雨給日本造成嚴重災害。截至10日,台風在日本已造成62人死亡,46人失蹤。>>

俄羅斯一架客機墜毀

7日,一架雅克-42型客機在俄羅斯西部雅羅斯拉夫爾州墜毀,導致43人死亡。>>

第42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會議舉行

7日至8日,第42屆太平洋島國論壇領導人會議在紐西蘭奧克蘭舉行。與會領導人圍繞「將潛力轉化為繁榮」主題重點討論了經濟可持續發展、氣候變化、斐濟局勢等議題,並通過了聯合宣言。>>

坦尚尼亞渡輪沉沒

9日,一艘渡輪在坦尚尼亞桑給巴爾主島與鄰島之間沉沒,197人在事故中喪生。>>

美國舉行活動紀念「9·11」十周年

11日,美國分別在10年前遭到恐怖襲擊的紐約世貿大樓遺址、賓夕法尼亞州的尚克斯維爾和華盛頓的五角大樓舉行紀念儀式,悼念逝者。>>

第66屆聯合國大會開幕

13日,第66屆聯合國大會在紐約聯合國總部開幕。本屆聯大的工作重點是:和平解決爭端、聯合國改革與復興、改善防災抗災機制以及可持續發展和全球繁榮。>>

印度錫金邦發生地震

18日,印度錫金邦發生里氏6.8級地震,印度北部和東部許多地方都受影響,地震也使尼泊爾、孟加拉國和中國西藏自治區發生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截至21日,地震在印度造成78人死亡。>>

阿富汗前總統拉巴尼遇襲身亡

20日,阿富汗高級和平委員會主席、前總統布爾漢丁·拉巴尼遭自殺式炸彈襲擊身亡。>>

「超光速中微子」挑戰相對論

22日,英國《自然》雜志報道說,義大利格蘭薩索國家實驗室下屬的一個實驗裝置接收了來自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的中微子,兩地相距730公里,中微子跑過這段距離的時間比光速還快了60納秒(1納秒等於10億分之一秒)。消息一旦驗證,愛因斯坦的相對論乃至整個現代物理的基石都將遭到嚴峻挑戰。>>

9月23日,巴勒斯坦民族權力機構主席阿巴斯向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遞交了巴勒斯坦尋求成為聯合國第194個會員國的申請書。28日,聯合國安理會決定將此申請提交安理會下設的「接納新會員國委員會」進行審查。

蘋果公司前首席執行官喬布斯逝世

5日,蘋果公司網站宣布,前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已經去世。喬布斯去世後,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以及歐洲多國政府官員、業界專家和民眾紛紛對其表示哀悼。>>

美國紐約「佔領華爾街」抗議活動持續蔓延

11日,「佔領洛杉磯」示威活動的聲勢繼續擴大,示威者表示將進行長期抗爭。自9月17日以來,大批民眾聚集在紐約市華爾街附近,抗議華爾街金融機構的貪婪腐敗,指責政府對少數金融機構的救助導致美國絕大多數人的經濟困境。「佔領華爾街」示威活動從紐約擴散到多個美國城鎮,人數從最初的幾十人發展到上萬人。>>

巴以達成並落實換俘協議

11日,在埃及政府協調下,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和以色列達成一項協議,以5年前被俘的以軍士兵沙利特交換1027名被以方關押的巴勒斯坦人。18日,以方釋放了首批477名在押巴勒斯坦人員,被俘的以士兵沙利特也獲釋回國,巴以第一階段換俘行動順利完成。>>

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被俘身亡

20日,利比亞執政當局完全佔領卡扎菲武裝最後一個據點蘇爾特。利比亞前領導人卡扎菲被執政當局武裝抓獲,隨後因重傷身亡。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23日宣布利比亞全國解放。聯合國安理會27日一致通過決議,決定於利比亞當地時間10月31日23時59分終止安理會第1973號決議中有關保護平民的規定,以及有關在利比亞設立禁飛區的規定。>>

西班牙「埃塔」組織宣布放棄武裝斗爭

20日,西班牙巴斯克地方分裂組織「埃塔」以書面和錄像方式宣布該組織將永久放棄武裝斗爭。在「埃塔」組織長達半個世紀的武裝斗爭和暴力襲擊中,共有800多人遇難。>>

歐洲伽利略導航系統首批兩顆衛星發射升空

21日,俄羅斯「聯盟」運載火箭攜帶歐洲伽利略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首批兩顆衛星升空。歐盟從此將擁有自己的全球衛星導航系統,這不僅有助於打破美國GPS導航系統的壟斷地位,從而使歐盟在全球高科技競爭浪潮中獲取有利位置,而且為將來建設歐洲獨立防務創造條件。>>

奧巴馬宣布年底前撤離全部駐伊美軍

21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發表聲明說,美軍將在今年年底前全部撤離伊拉克,從而結束這場持續近9年的戰爭。>>

土耳其東部發生強烈地震

23日,土耳其東部發生里氏7.2級地震。截至30日,地震已造成601人死亡,4152人受傷,6000座建築物遭不同程度破壞。>>

世界人口達到70億

26日,聯合國人口基金發布《2011世界人口狀況》報告。報告指出,預計全球人口將於10月31日達到70億。>>

歐元區領導人就解決債務危機達成一攬子協議

27日,歐元區成員國領導人就解決債務危機達成一攬子協議,包括在2012年6月底前將歐洲主要銀行的核心資本充足率提高到9%;銀行業對希臘國債進行50%的減記;將現有歐洲金融穩定基金的規模擴大到1萬億歐元(1.39萬億美元)。>>

泰國遭遇巨大洪災

29日,持續三個月的洪災造成泰國全國381人遇難,2人失蹤。洪災波及泰國26個府的144個縣區,影響人口203萬。在首都曼谷東部地區,洪水已漫入27個社區。>>

北約結束在利比亞軍事行動

31日,北約發表聲明說,利比亞當地時間31日午夜時分,北約一架預警機完成了最後一次飛行任務。至此,北約在利比亞持續7個月的軍事行動正式宣告結束。

⑧ 全球金融危機的大事記

2月13日 美國抵押貸款風險開始浮出水面 匯豐控股為在美次級房貸業務增18億美元壞賬撥備 美最大次級房貸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減少放貸
3月13日 宣布瀕臨破產 美股大跌,道指跌2%、標普跌2.04%、納指跌2.15%
4月4日 裁減半數員工後,New Century Financial申請破產保護
7月10日 標普降低次級抵押貸款債券評級,全球金融市場大震盪
7月19日 貝爾斯登旗下對沖基金瀕臨瓦解
8月5日 美國第五大投行貝爾斯登總裁沃倫-斯佩克特辭職
8月6日 房地產投資信託公司American Home Mortgage申請破產保護
8月9日
8月10日 美次級債危機蔓延,歐洲央行出手干預
8月11日 世界各地央行48小時內注資超3262億美元救市 美聯儲一天三次向銀行注資380億美元以穩定股市
8月14日 美國歐洲和日本三大央行再度注入超過720億美元救市 亞太央行再向銀行系統注資 各經濟體或推遲加息
8月14日 沃爾瑪和家得寶等數十家公司公布因次級債危機蒙受巨大損失 美股很快應聲大跌至數月來的低點
8月16日 全美最大商業抵押貸款公司股價暴跌 面臨破產 美次級債危機惡化 亞太股市遭遇911以來最嚴重下跌
8月17日 美聯儲降低窗口貼現利率50個基點至5.75%
8月20日日本央行再向銀行系統注資1萬億日元 歐洲央行擬加大救市力度
8月21日 日本央行再向銀行系統注資8000億日元 澳聯儲向金融系統注入35.7億澳元
8月22日 美聯儲再向金融系統注資37.5億美元 歐洲央行追加400億歐元再融資操作
8月23日 英央行向商業銀行貸出3.14億英鎊應對危機 美聯儲再向金融系統注資70億美元
8月28日 美聯儲再向金融系統注資95億美元
8月29日 美聯儲再向金融系統注資52.5億美元
8月30日 美聯儲再向金融系統注資100億美元
8月31日 伯南克表示美聯儲將努力避免信貸危機損害經濟發展 布希承諾政府將採取一攬子計劃挽救次級房貸危機
9月18日 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4.75% 美次級債危機波及英國 北岩銀行遭擠兌擬分拆出售
11月01日 美聯儲再度降息0.25個百分點
12月06日 英國央行宣布降息25個基點 布希宣布次級房貸解困計劃
12月12日 美聯儲宣布降息25個基點,將貼現率下調至4.75%
12月13日 美歐央行聯手應對信貸危機 1月15日 花旗宣布,該行四季度虧損98.3億美元,並表示將通過公開發行及私人配售方式籌資125億美元。
1月17日 美林公司第四季度虧損98.3億美元,每股由同比的2.41億收益轉而虧損12.01美元。
1月22日 美聯儲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75基點至3.50%,隔夜拆借利率下調75基點至4.00%
1月30日 瑞士銀行宣布,受高達140億美元的次貸資產沖減拖累,2007年第四季度預計出現約114億美元虧損。
1月31日 美聯儲將聯邦基金利率下調50個基點,至3.0%,將貼現率下調0.5%,至3.5%。
3月12日 美聯儲宣布,將擴大證券借貸項目,向其一級交易商出借最多2000億美元的國債。
3月16日 美聯儲決定,將貼現率由3.5%下調至3.25%,並為初級交易商創設新的貼現窗口融資工具。
9月7日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管理局將出面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
9月14日 美國銀行14日與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證券已達成協議,將以約440億美元收購後者
9月15日 雷曼申請美史上最大破產保護債務逾6130億美元
9月16日 美國銀行以約440億美元收購有著94年歷史的美國第三大投資銀行美林證券,售價僅有美林股價峰值的三成。
9月17日 在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不足兩天,美聯儲開創先河,宣布向危在旦夕的美國國際集團(AIG)提供850億美元緊急貸款,變相接管該集團。
9月18日 美聯儲為首的六大央行再度聯手,宣布共同向金融體系注入高達1800億美元的資金,以緩解貨幣市場的吃緊狀況。
9月21日 華爾街五大獨立投行所余最後兩家改弦易張——摩根士丹利和高盛已獲批轉為銀行控股公司,接受美聯儲監管。
9月24日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對兩房與雷曼等公司展開貸款欺詐調查。
9月25日 美國第三大銀行摩根大通公司以19億美元收購了陷入困境的美國最大的存貸款機構華盛頓互助銀行。
9月30日 美股經歷黑色星期一,道指跌幅6.98%,分別創下有史以來的最大點數跌幅和2001年「911」事件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10月8日 美聯儲、歐洲央行、英國央行等降息50個基點;中國降息27個基點,並暫停利息稅。
10月13日 日本大和生命保險公司向法庭申請債權人保護,成為日本在此次金融危機中破產的首家金融機構。
11月8日 二十國集團財政部長和中央銀行行長2008年年會9在巴西聖保羅開幕,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有必要改革國際金融體系,採取共同行動應對全球金融危機。
12月29日 隨著金融危機的加深,2009年人類歷史上將首次出現多達10億人因糧食短缺而挨餓。
12月30日 在金融危機的沖擊下,以出口為主的日本企業遭受了沉重打擊,到2009年年底,單是日本的汽車製造業就將有10萬員工要被解僱。 1月7日 美國政府正式向花旗通用提供200億美元緊急貸款
1月19日 英國首相布朗19日再次宣布推出大規模金融救援計劃,以促進銀行發放貸款。
1月24日 微軟第二財季凈利潤下跌11% 計劃裁員5000人。
1月27日 美國汽車市場10月的銷量與2007年同期相比下跌了32%,這是美國汽車市場自1991年以來的最差水平。
2月4日 美國新任總統奧巴馬積極敦促美國參議院通過一項總額高達8190億美元的拯救美國經濟的新經濟刺激方案。
2月5日 日立公司預計2008財年虧損可能達到7000億日元(摺合美元78億),這是美國次貸危機爆發以來亞洲企業出現的最大年度虧損。
2月6日 日本豐田公司宣布將出現數十年來首次年度凈虧,公司業績將從原先預計的500億日元純利潤變成3500億日元凈虧損。
2月10日 瑞銀集團發布四季報顯示,該集團當季出現約69億美元的虧損,主要來自於投資銀行風險頭寸損失,全年虧損170億美元
2月11 日瑞士信貸四季度虧損60.2億瑞士法郎,計劃裁員5200人
2月12日 美國會兩院達成妥協,總額為7980億美元的新政府經濟刺激方案最終文本形成
2月15日 日本GDP萎縮12.7%,降幅超過預測,為自1974年石油危機以來最嚴重一次
2月19日 規模為7870億美元的美國經濟刺激計劃終於塵埃落定,這是美國自「大蕭條」以來規模最為龐大的刺激方案
2月24日 經濟危機對匈牙利、波蘭等東歐國家的影響日益加深,匯率直線上升、外資逃離,使得部分東歐國家可能考慮不再償還債務,金融危機「第二波」擔憂蔓延
2月27日 美國政府與花旗達成股權轉換協議,美政府在花旗中的股權比例將升至36%,同一天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宣布2008財年巨虧241億英鎊,英國政府擔保3250億資產
3月2日 AIG公布的四季度財報顯示,其在該季度巨虧617億美元,創下美國公司歷史上最大單季虧損額。相當於每股虧損22.95美元。
3月6日 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先後將基準利率大幅下調50個基點,分別降至0.5%和1.5%,各自基準利率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3月9日 俄羅斯過去5個月耗盡了35%的外匯儲備,GDP單月同比下降8.8%,工業生產產值同比下降16%,創15年來最大降幅。
3月11日 花旗宣布2009年1月和2月實現盈利190億美元,幾乎達到2008年前3個月的210億美元盈利業績。道指暴漲5.8%創2009年最大漲幅
3月13日 美國銀行宣布200*年前兩個月實現盈利,道指大漲近240點,連續第三個交易日上漲,共上漲了600餘點。

⑨ 2011年9月到12月國際大事件(政治,軍事,經濟,外交)

9月11日晚,為紀念「9·11」恐怖襲擊事件八周年,美國紐約下曼哈頓地區點亮兩束插入雲霄的燈光。
2011年9月16日,一架P-51型「野馬」戰斗機在參加美國內華達州里諾全國飛行錦標賽時突然正面沖進看台,造成9人死亡,另有至少50人受傷。
2011年9月16日,在俄羅斯太空發射活動連續出現前所未有的事故後,兩名俄羅斯宇航員和一名美國宇航員乘坐俄羅斯蘇聯時期的飛船從國際空間站返回地球,飛船按照預定計劃准確降落在哈薩克境內。
2011年10月20日,利比亞當局確認卡扎菲死亡。利比亞「全國過渡委員會」公布卡扎菲死亡照片。
2011年11月15日,紐約祖克提公園,一名警察與示威者扭打。當日,「攻佔華爾街」運動大本營——祖克提公園被警方強制清場,200人被逮捕。示威者在曼哈頓組織了上千人參加大規模遊行,抗議當局「突襲」。紐約市長布隆伯格召開緊急記者會,稱清場完全合法,全力支持警方行動,並表示示威者日後可重回公園繼續示威,但「必須守法」。
11月16日:美國總統奧巴馬在澳大利亞宣布美國決定在澳大利亞的達爾文港部署海軍陸戰隊。這是美國首次正式在澳大利亞部署作戰部隊,使美澳同盟關繫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國此舉意在加強對第二島鏈的控制。訪問中奧巴馬在澳大利亞議會發表的講話中毫不避諱的表明美國擔心中國在東南亞地區的實力增長,誓言絕對會加強美國在東南亞的軍事力量。
11月30日: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柯林頓到訪緬甸,會見了緬甸反對派領袖昂山素季。這是美國領導人在1955年之後首次訪問緬甸,也是首次與昂山素季見面。此次訪問成為美緬關系的破冰之旅。隨著緬甸軍政府同意進行民主改革,兩國關系在過去一年中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展。
12月11日:中老緬泰四國開始湄公河聯合護航。其中,中國承擔護航任務的是雲南公安邊防總隊海上支隊。護航的總路線是從關累碼頭出發然後要到達泰國的清盛港口,全長260多公里。為了打擊本地區的非法武裝力量和犯罪勢力,保護中國商船的安全,這是中國公安邊防第一次在國門外執行任務。
12月16日:美軍撤離伊拉克境內的最後一個基地。至此,美國已經全部從伊拉克撤軍,03年以來的伊拉克戰爭結束。
12月19日: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去世。朝鮮與朝鮮半島都到了一個極為關鍵的時刻。

閱讀全文

與2011年國際金融大事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廣泰公司抵押貸款 瀏覽:576
860日元兌換完人民幣是多少 瀏覽:545
哪裡可以看個股實時資金流向 瀏覽:291
月供貸款費用 瀏覽:763
台灣中鋼股票 瀏覽:291
股票申報無效 瀏覽:170
軟銀投資毛豆新車 瀏覽:180
貸款50萬 瀏覽:781
三星鋰電股票 瀏覽:34
理財師人群 瀏覽:724
基金481006基金時 瀏覽:68
基金凈值查502013 瀏覽:43
平安個人貸款查進度 瀏覽:145
2019年4月焦煤價格 瀏覽:575
創新投資券商 瀏覽:306
理財幫幫忙 瀏覽:633
怎麼用公積金貸款裝修 瀏覽:115
銀行貸款家訪看購房合同嗎 瀏覽:814
丹東無抵押貸款 瀏覽:203
深圳天弘基金公司官網 瀏覽: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