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互聯網金融哪家最靠譜
互聯網金融的話,你可以選擇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行業領頭羊,這些平台都依託其他實業的,所以綜合來講比較穩定。
❷ 攜程是獨角獸企業嗎
是。
中國獨角獸企業分類:
一、是互聯網與生活的融合,這類獨角獸特點是基於互聯網的生活性服務企業,幾乎可以涵蓋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金融理財有陸金所、螞蟻金服,手機支付有微信、支付寶,吃飯外賣有美團點評、餓了么,旅行服務有攜程,交通出行有滴滴、摩拜、OFO,看電影有貓眼、格瓦拉等。
三、互聯網、人工智慧等因素與製造業的融合,這類企業有一些已經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小米、魅族等利用中國在智能手機製造上的優勢,採取互聯網銷售模式快速成長,並積累了眾多的粉絲。
四、大疆、蔚來汽車分別在無人機、智能汽車等領域構建起一定的品牌影響力,也是利用了其在人工智慧方面的優勢,與中國製造優勢相融合取得的成就。
五、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生物科技等核心技術領域具備競爭優勢的獨角獸,在所處領域已經具有非常強的競爭實力,但還不為社會大眾所熟知。
六、在人工智慧方面,Face++、商湯科技、寒武紀科技分別在人臉識別、圖像識別、智能晶元等領域構建起聲譽。
七、在大數據方面,數夢工場、金山雲、騰雲天下等依託關聯方優勢分別在政務、企業、視頻等領域構建起雲計算和大數據服務模式。
七、在生物科技方面,復宏漢霖、信達生物分別在單抗葯物、高端生物制葯等領域形成了較強的竟爭力。
拓展資料:
一、CB Insights報告稱,截至2018年2月底,全球獨角獸俱樂部共有230家企業,總市值達到8019億美元,其中有113家獨角獸企業位於美國,佔到全球獨角獸企業總數的49% ,中國以62家獨角獸企業緊跟其後。
二、排名第三、第四的英國、印度獨角獸企業數量分別為13家、14家,與中美兩國差距較大。
三、截止2018年7月12,攜程網市值為246.98億美元。
攜程——網路
❸ 獨角獸領域設計的企業都有哪些
主要是互聯網與生活的融合。人工智慧、大數據、生物科技等核心手藝領域具備角逐上風的獨角獸。互聯網、人工智慧等成分與生產業的融合。
第三類是在人工智慧、大數據、生物科技等核心手藝領域具備角逐上風的獨角獸,在所處領域曾經具有非常強的角逐氣力,但還不為社會公共所熟知。在人工智慧方面,Face++、商湯科技、寒武紀科技分別在人臉辨認、圖像辨認、智能晶元等領域構建起聲譽。在大數據方面,數夢工場、金山雲、騰雲天下等寄託相關方上風分別在政務、企業、視頻等領域構建起雲計算和大數據服無模式。在生物科技方面,復宏漢霖、信達生物、上市前的華大基因分別在單抗葯物、高端生物制葯等領域造成了較強的竟爭力。
❹ 互聯網金融到底改變了什麼
隨著趣店、分期樂、挖財等一批互聯網金融公司,在今年准備陸續登陸資本市場,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公司,迎來了一波上市高潮。而這一切,不過是中國互聯網金融公司浪潮的開始。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了中國最火爆的行業,在這個大潮之下,對於行業和日常用戶來說,互聯網金融到底改變了什麼?
而在國外,互聯網金融也是風生水起。根據福布斯報告,全球金融科技公司2016年已經超過1000家公司,金融科技公司籌集融資超過1050億美元的總資金,企業估值總價近7800億美元。2014年至2015年期間,金融科技的投資額,從178億美元增加到超過380億美元。2016年,全球金融科技公司發展的前沿陣地,主要是美國、英國、法國、印度。
❺ 2015年互聯網消費金融圖譜 下一個獨角獸在哪兒
我個人的看法是, 社區O2O金融。
為什麼呢?
因為你提到的互聯網消費金融,我理解的是個人零售類回消費,比答如餐飲,娛樂,休閑,網購等等。
但現在電商,商圈類O2O已經很成熟了,基本沒什麼增長空間了。然後,社區類消費金融確是異軍突起,成為新的消費增長點。因為我國城市的老城區改造,城鎮化,新的樓盤社區不斷涌現,社區居民消費力旺盛。所以我圍繞社區類的消費金融是一大市場。
現在很多行業都在涉足這個社區消費金融領域,比如銀行,互聯網,電信運營商。
❻ 中國獨角獸地為什麼他們都愛扎堆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報記者種昂當下,「獨角獸」公司正受到各路資本的追捧。
獨角獸本為西方傳說中的一種神獸,形如白馬,額前有一個螺旋角。2013年,美國著名Cowboy Venture投資人Aileen Lee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創業公司統計、分類,稱之為「獨角獸」公司。此後,這一概念迅速流行於全球。
從這個角度來說,「獨角獸」公司大致有兩個標准,其一是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其二是初創企業。二者疊加即是指代那些擁有高速度發展、高市場份額的新興企業。
今天的「獨角獸」或許就是未來的產業巨頭。它是折射區域經濟的一面鏡子,是解讀經濟前沿的一個角度,是觀察資本熱錢流向的一個窗口。
神話傳說中,獨角獸稀有且高貴;在現實中,「獨角獸」卻呈現出一個有趣的特徵——喜好群居、扎堆。從產業分布來看,「獨角獸」多扎堆於互聯網產業,實體產業極少;從歸屬領域來看,它們多集中在消費領域;從地域來看,80%以上的「獨角獸」群居於北上深杭等少數城市。
扎堆虛擬經濟
瀏覽各種「獨角獸」公司的榜單,無論是胡潤研究院的排名,還是近來出現的中關村管委會的統計,或是媒體製造的榜單來看,它們都呈現出一個明顯的現象——扎堆出現在互聯網經濟當中。相比而言,傳統產業、實體經濟中的「獨角獸」數量稀少。
如,胡潤評出的「2017年獨角獸企業TOP10」中螞蟻金服、滴滴出行、新美大、今日頭條等就有7家明顯帶有「互聯網+」屬性。中關村管委會統計出的164家「獨角獸」公司多數都與互聯網經濟相關:其中電子商務多達33家、互聯網金融21家;在眾多「獨角獸」中,互聯網金融領域估值最高、為1592.7億美元,占總估值的25%;即便是傳統產業如大健康、教育也以春雨醫生、VIPKID這種網路平台公司的形式上榜。
有人說,「獨角獸」是嚼著壟斷者的骨頭開始成長的。不難發現金融、醫療、教育、公共交通等依賴牌照作為門檻的行業誕生出大量的「獨角獸」公司。以往這些具有壟斷性質的產業憑借政策門檻、牌照限制,形成了堅固的行業壁壘,產生出令人垂涎的壟斷利潤,首先吸引了「獨角獸」蜂擁而入。
現實中,新興的互聯網產業往往政策限制少,許多細分領域尚未形成政策門檻,已被嗅覺靈敏、反應奇快的「獨角獸」沖得七零八落。如當初滴滴出行通過天價補貼,一夜之間闖入了壟斷已久的計程車行業,最初一天燒掉的1個億的補貼,迅速吸引了海量的消費者,1年內使其拉升至100億美元市值的規模,等全國各地監管部門反應過來已為時已晚。
滴滴出行、春雨醫生、支付寶等一大批新興公司闖入長期壟斷的產業,瘋狂搶奪著高額的行業利潤,助其迅速成長為體型碩大的「獨角獸」。一再突破政策禁區,「獨角獸」一面心裡竊喜一面心裡打鼓,就連馬雲也曾試探性的公開表示,「如果國家需要支付寶,我會把公司送給國家!」
「獨角獸」公司扎堆出現在虛擬經濟,一方面是因為互聯網產業政策限制少,得以進入壟斷行業獲取高利潤;另一方面或許是因為虛擬經濟普遍具有輕資產、低成本、高彈性等特徵。
一個布局在傳統產業、實體經濟的企業要想在短時間內崛起,成為行業的「獨角獸」,往往需要土地、水電、原料、物流、銷售網路、產業集群配套等諸多現實條件,甚至許多製造企業只因交通運輸「治限治超」、環保排放沒有達標,就會被罰上百萬千萬。所以,一個實體企業在行業內嶄露頭角通常要經歷十年以上的艱辛創業。
反觀互聯網產業、虛擬經濟,由於不像實體經濟那樣受各種投入要素等資源、生態環境與技術創新的限制,常常只需具備了人才、技術,再加上一個創新型的商業模式,就能吸引大筆資金,藉助互聯網在短短數年內迅速躥紅,估值高達數十億。
難怪業界普遍認為,正是由於虛擬經濟、互聯網產業具有成長快、成本低、利潤高等特徵,才造就了大量「獨角獸」,呈現出扎堆聚集的現象。
集中消費領域
有人曾拿中美兩國的「獨角獸」做比對,結果卻發現,中國「獨角獸」多集中在消費領域,美國的「獨角獸」多聚集於科技領域。
大量中國「獨角獸」的誕生是以互聯網等新興科技為平台滿足、挖掘用戶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集中在吃喝玩樂和衣食住行等日常消費領域。有統計稱,中國來自消費、商業服務相關行業的獨角獸佔全部獨角獸的60%以上。而美國獨角獸則多集中在以技術創新為主的人工智慧,大數據,雲計算以及醫療保健等領域。
中美「獨角獸」這一差別也折射出兩國正處於不同社會發展階段。早在十年前,2008年美國人均年收入已達3.76萬美元,如今已然經歷了消費升級階段,率先提出了「工業互聯網」戰略,開始進入科技變革時代。由此,美國「獨角獸」多聚集於高科技領域。
中國經過多年經濟高速發展後,中高收入群體數量突飛猛進,2017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9萬元人民幣。人們已不再滿足於企業提供基本服務的產品了,消費需求開始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轉變到能夠提高生活品質、服務個人意願的方向。這時,中國面臨著一場消費大升級。
國家發改委會日前發布《2017年中國居民消費發展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6.6萬億元,增長10.2%。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為18322元,增長7.1%。2017年最終消費支出佔GDP的比重達到53.6%,自2012年以來已連續6年佔比超過50%。
消費升級主要體現在三個領域。其一,消費體驗的升級,消費者渴望得到更好的服務,獲得更好的體驗;其次,消費品質的升級,即用相同的價格買到更好的產品,或者相同服務能有更低的價格;其三,消費品類的升級,滿足消費消費者多樣化、一站式的需求。
誰化解了消費的痛點,誰能滿足了市場的需求,誰就能從這場消費盛宴中更多的分羹。統觀中國誕生的「獨角獸」多是得益於滿足了消費者的這三個方面。
春雨醫生收到追捧,即是憑借著互聯網平台為患者大大化解了就醫難的消費痛點;滴滴出行則讓出行者有了更便捷、更省錢的出行選擇;今日頭條則整合海量的信息,為讀者推送出喜愛的資訊??
易觀智庫發布《2018年中國互聯網十大盤點及十大預測》報告。報告顯示,消費升級已經成為中國經濟轉型的一個關鍵點,在2018年消費升級領域將誕生更多「獨角獸」。
群居少數城市
從區域分布來看,「獨角獸」公司呈現出的另一種獨特的現象是群居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等少數區域。
在一項綜合了Wall Street Jour-nal、胡潤研究院等多家機構的統計分析結果中,截至2018年2月,中國大陸境內被國內外投資者和投機機構認可的「獨角獸」公司共有136家。其中,總部位於北京的有61家,總估值約16553億元人民幣,上海有29家,總估值約4976億元人民幣,杭州有18家,深圳有11家,國內其他城市共17家。擁有數量排名前四的北上杭深四大城市共擁有中國大陸總數約87.5%,總估值約90.6%。
在剛剛發布的《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中,164家「獨角獸」主要分布於19座城市,北京70家,上海36家,杭州17家,深圳14家??有137家「獨角獸」公司群居在四個城市,佔比高達83%以上。一線城市廣州有3家,蘇州僅1家。
細數許多「獨角獸」成長的過程,往往是幾個具有創新思維的人,萌生出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在資本的加持下就能孵化出一隻「獨角獸」。由於扎堆在互聯網經濟、屬技術密集型產業,「獨角獸」最關鍵的要素當屬高科技人才。
曾有一個故事流傳於美國「獨角獸」群居的矽谷。當地「獨角獸」們不斷「捕獵」如谷歌等科技巨頭里的人才,甚至連給技術人才做飯的廚師都不放過。也正是「人」這一要素使得「獨角獸」們扎堆出現在少數城市和區域。
「中關村是國內最大的互聯網人才集聚地,多年來中關村在互聯網行業各個領域都形成了人才的高密度分布,包括研發、技術、產品等。」金山雲CEO王育林在面對中關村何以成為一座「獨角獸」之城的問題時首先提到了人才優勢:「在中關村很容易就能找到所需的各行業人才。」
事實上,上海、杭州和深圳都是全國高科技人才、金融人才、創新型人才的聚集地。
虛擬經濟、無需大面積用地,往往具有高成長性、高利潤空間,「獨角獸」們不必如實體企業一般計較成本因素,能夠選擇中國最具活力的城市駐足、最具成長性的土壤紮根。
在《2017中國獨角獸企業發展報告》列舉的164家「獨角獸」中,排名第三的經濟大省山東竟無一家,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山東在高科技人才上的缺失。當地一位學界人士指出,作為傳統經濟大省,山東經濟結構以國企為主,以加工製造為主,缺少具有活力的高科技民企,也就無法留住IT、金融和創新型人才。沒有相應的土壤,也就導致了一個經濟大省竟無一家「獨角獸」的尷尬。
今天的「獨角獸」或許就是未來的產業巨頭,它是折射區域經濟的一面鏡子,是解讀經濟前沿的一個角度,是觀察資本熱錢流向的一個窗口。從「獨角獸」的群居效應、扎堆現象來看,未來產業間、區域間「強者越強、弱者越弱」的馬太效值得警醒。
❼ 股市的獨角獸什麼意思
所謂獨角獸,為神話傳說中的一種虛構生物。在資本市場中,那種超常規發展內起來的諸如BATJ公司,都被容當作 「獨角獸」公司,網路、阿里、騰訊、京東……這些在中國土地上發展起來、主營業務也在中國,而上市卻不在中國,這樣的獨角獸企業上市後牛氣沖天的走勢成就了別人的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