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金融博物館的發展歷史
中國金融博物館由亞洲商學院發起創立,在博物館籌備期間,得到了社內會各界的大力支容持:原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國務委員李貴鮮親自為博物館題寫館名,光大集團董事長唐雙寧不僅為博物館題寫了書法長卷,還捐贈了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手稿,中投公司總經理高西慶還為博物館捐贈了多件見證我國資本市場發展歷史的珍貴展品,美國耶魯大學管理學院金融學終身教授陳志武、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李弘、方正集團高級副總裁湯世生、天津財經大學金融系主任張湧泉等專家學者為博物館提供專業及學術顧問支持,美國金融博物館館長艾倫·李·謝勒潤以及美國紐約州參議員、前總統尼克松的女婿愛德華·考克斯等國際友人蒞臨博物館現場進行交流。在博物館籌備期間,天津市政府、天津市政府金融辦、天津市和平區政府、天津市和平區政府金融辦和天津市政協文史委等政府機構以及天津大通投資有限公司、北京金融培訓中心、天津市國土房管局、天津市圖書館、天津市檔案館、國家第一檔案館、北京造幣總公司錢幣展覽館與天津各大商業銀行均提供了大力支持。
『貳』 企業如何通過風控保護用戶個人隱私
根據報道,日前互聯網金融博物館兩周年慶典盛大召開,本次慶典的主題為「回金融科技與金融安全」,答由互聯網金融博物館、中國區塊鏈應用研究中心、金融時報聯合主辦,網信集團協辦。
工信部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吳震:首先,從技術的角度來說,我一直認為大數據風控理論上是有問題的。如果很多數據都比較可控的話,大數據能達到一個相當高的進步,甚至說能夠投入使用。
第二,實際上有關信息保護還是四個方面,從企業來說,避免生產金融產生嚴重的災害,就是避免內部人員的泄露。此外,需要加強網路安全風險意識,不要輕易把信息泄露出去,如果真的出去可能很難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