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國際金融學期末簡答題

國際金融學期末簡答題

發布時間:2021-02-14 17:06:48

『壹』 求教國際金融簡答題(盡量潔簡),答得好再給高分


固定匯率制度是貨幣當局把本國貨幣對其他貨幣的匯率加以基本固定,波動幅度限制在一定的、很小的范圍之內。這種制度下的匯率是在貨幣當局調控之下,在法定幅度內進行波動,因而具有相對穩定性。

浮動匯率制度一般指自由浮動匯率制度,是相對於固定匯率制而言的,是指一個國家不規定本國貨幣與外國貨幣的匯率的上下波動幅度,也不承擔維持匯率波動界限的義務,而聽任匯率隨外匯市場供求的變化自由浮動。在這一制度下,外匯完全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上一種特殊商品,匯率成為買賣這種商品的價格
三絕對購買力平價和相對購買力平價的異同
如果絕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相對購買力平價一定成立,因為物價指數就是兩個時點物價絕對水平之比,反過來,如果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絕對購買力平價不一定成立,例如,基期和報告期的匯率都等於絕對購買力平價的二分之一,這時相對購買力平價成立,但是絕對購買力平價不成立。
1.絕對購買力平價說
認為均衡匯率決定於兩國貨幣的購買力,亦即由兩國一般物價水準的相對比率來決定。假設E代表匯率,Pd及Pf分別代表本國及外國的物價水準,則匯率決定於:E=Pd/Pf
也就是home country price level / foreign country price level
只是代號不同

2.相對購買力平價說
相對購買力平價認為,匯率應隨著兩國物價水準的變動而調整。
相對購買力平價能夠用來計算一個貨幣是否實際升值或貶值,只有當該貨幣在基準期處在均衡水準時才能幫助我們確定該貨幣在中止期是否低估。如果該貨幣在基準期已經大幅偏離均衡水準,僅僅根據相對購買力的計算很難斷定該貨幣在中止期是否被低估。
以用變動率的方式,將上式改為:
匯率變動率=本國物價上漲率-外國物價上漲率
St =S 0 * (1+inflation rate home )^t / (1+ inflation rate foreign)^t
這應該是還沒取微分前的計算式
四 根據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在資本完全不流動且匯率浮動的情況下,當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國際收支不平衡通過什麼途徑調節

待續

『貳』 國際金融學裡面的簡答題!

有很多種學說,來您是看得陳自安那本吧。

比如我國的對外貿易法,就規定了這種情況。因為本國外貿公司從事的是國際商事活動,所以行政機關對於其管理也屬於國經范圍,本來經濟法和行政法就界限模糊,涉及商事的行政管理其實會有「博弈」存在,和一般意義上的行政管理還不太一樣,其實現在行政法也比較推崇「平衡論」,經濟法和行政法的區別是控權論和管理論時代的產物。

『叄』 國際金融自考簡答題

實際上自抄考試題本身並不難襲,都是基礎性知識內容,根據自考大綱和教材出題的,一般考生只要在考前進行周密的復習計劃或者進行針對性地學習,通過考試是非常輕松的。
試題難度是根據人才培養的規格要求來確定的,而不是主考學校或考試部門可以任意拔高或降低的。你是考本科的,就得用本科標準的試題來考試。你是考專科的,就得用專科標準的試題來考試。

『肆』 國際金融簡答題:簡述國際收支不平衡的調節機制

(一)、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機制
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是指由國際收支不平衡引起的國內經濟變數變動對國際收支的反作用過程。在商品經濟條件下,一國國際收支不平衡時,受價值規律的支配,一些經濟變數就會出現相應變動,這些變動反過來又會使國際收支不平衡自動地得到一定程度的矯正。在不同的貨幣制度下,自動調節機制也有所差異。
1、國際金本位制下的自動調節機制
在國際間普遍實行金本位制的條件下,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可通過物價的漲落和現金(即黃金)的輸出輸入自動恢復平衡。這一自動調節規律稱為「物價–現金流動機制(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它是在1752年由英國經濟學家休謨•大衛(Hume David)提出的,所以又稱「休謨機制」。「物價–現金流動機制」自動調節國際收支的具體過程如下:一國的國際收支如果出現逆差,則外匯供不應求,外匯匯率上升,若外匯匯率上升超過了黃金輸送點,則本國商人不再用本幣購買外匯付給商人,而是直接用黃金支付給外國出口商,這樣黃金就大量流出。黃金外流導致本國銀行准備金降低,從而使流通中貨幣量減少,物價下跌,而物價下跌使得出口成本降低,本國商品的出口競爭力增強,出口增加,進口減少,直至國際收支改善。這樣,國際收支的不平衡完全能夠自發調節,用不著任何人為的干預。如果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順差,其自動調節過程完全一樣,只是各經濟變數的變動方向相反而已。
上述自動調節過程可用圖(8.1)表示如下:

圖8.1 物價–現金流動機制
休謨的「物價–現金流動機制」在理論上分析存在著一系列缺陷:第一,他是以貨幣數量論為依據的,因而得出物價僅因貨幣數量變化而變化;第二,在金幣流通的情形下,黃金流動不一定會引起物價變動,因為金屬貨幣可以自發調節到必要的數量;第三,他強調相對價格的變動,而忽視了產量和就業的變動;第四,黃金流動同恢復國際收支平衡自動聯系起來,金融當局沒有進行干預的餘地。正是因為休謨忽略了上述4方面的情況因而過高估計了「物價–現金流動機制」對國際收支不平衡的調節作用。
2、紙幣流通條件下的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
在不兌現紙幣流通條件下,黃金流動雖已不復存在,然而,價格、匯率、利率、國民收入經濟變數對於國際收支自動恢復平衡仍發揮著一定的作用。
(1)價格的自動調節機制
當一國的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由於外匯支付手段的增多,容易導致國內信用膨脹、利率下降、投資與消費相應上升、國內需求量擴大,從而對貨幣形成一種膨脹性壓力,使國內物價與出口商品價格隨之上升,從而削弱了出口商品的國際競爭能力,導致出口減少而進口增加,使原來的國際收支順差逐漸消除。
如果一國的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由於外匯支付手段的減少會導致國內信用緊縮、利率上升、國內總需求量減少、物價下跌,使出口商品成本降低,從而增強了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能力,與此同時,進口商品在國內相對顯得昂貴而影響其進口,於是,國際收支的逆差逐漸減少,恢復平衡。
(2)匯率的自動調節機制
匯率調節國際收支是通過貨幣的升值、貶值消除順差或逆差,從而恢復國際收支平衡的。
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外匯供給大於外匯需求,本幣匯率上升,進口商品以本幣計算的價格下跌,而出口商品以外幣計算的價格上漲,因此,出口減少,進口增加,貿易順差減少,國際收支不平衡得到緩和。
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外匯需求大於外匯供給,本幣匯率下跌,出口商品的價格以外幣計算下跌,而以本幣計算的進口商品的價格上升,於是刺激了出口,抑制了進口,貿易收支逆差逐漸減少,國際收支不平衡得到緩和。
(3)國民收入的自動調節機制
國民收入的自動調節機制是指在一國國際收支不平衡時,該國的國民收入、社會總需求會發生變動,而這些變動反過來又會減弱國際收支的不平衡。
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會使其外匯收入增加,從而產生信用膨脹、利率下降,總需求上升,國民收入也隨之增加,因而導致進口需求上升,貿易順差減少,國際收支恢復平衡。
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會使其外匯支出增加,引起國內信用緊縮、利率上升,總需求下降,國民收入也隨之減少,國民收入的減少必然使進口需求下降,貿易逆差逐漸縮小,國際收支不平衡也會得到緩和。
(4)利率的自動調節機制
利率的自動調節機制是指一國國際收支不平衡會影響利率的水平,而利率水平的變動反過來又會對國際收支不平衡起到一定的調節作用。
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順差時,即表明該國銀行所持有的外國貨幣存款或其他外國資產增多,負債減少,因此產生了銀行信用膨脹,使國內金融市場的銀根趨於松動,利率水平逐漸下降。而利率的下降表明本國金融資產的收益率下降,從而對本國金融資產的需求相對減少,對外國金融資產的需求相對上升,資本外流增加、內流減少,資本項目順差逐漸減少,甚至出現逆差。另一方面,利率下降使國內投資成本下降,消費機會成本下降,因而國內總需求上升,國外商品的進口需求也隨之增加,出口減少,這樣,貿易順差也會減少,整個國際收支趨於平衡。
反之,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即表明該國銀行所持有的外國貨幣或其他外國資產減少,負債增加,於是就會發生信用緊縮,銀根相應地趨緊,利率隨市場供求關系的變化而上升,利率上升必然導致本國資本不再外流,同時外國資本也紛紛流人本國以謀求高利。因此,國際收支中的資本項目逆差就可以減少而向順差方面轉化;另外,利率提高會減少社會的總需求,進口減少,出口增加,貿易逆差也逐漸改善,國際收支逆差減少。
在紙幣流通條件下,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的正常運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往往難以有效地發揮作用,因為它要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和制約。
(1)國際收支的自動調節只有在純粹的自由經濟中才能產生作用。政府的某些宏觀經濟政策會干擾自動調節過程,使其作用下降、扭曲或根本不起作用。自西方國家盛行凱恩斯主義以來,大多數國家都不同程度地加強了對經濟的干預。
(2)自動調節機制只有在進出口商品的供給和需求彈性較大時,才能發揮其調節的功能。如果進出口商品供給、需求彈性較小,就無法縮小進口、擴大出口,或擴大進口、減少出口,改變入超或出超狀況。
(3)自動調節機制要求國內總需求和資本流動對利率升降有較敏感的反應。如果對利率變動的反應遲鈍,那麼,即使是信用有所擴張或緊縮,也難以引起資本的流入或流出和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對利率反映的靈敏程度與利率結構相關聯,也與一國金融市場業務的發展情況息息相關。
由於自動調節機制充分發揮作用要滿足上述三個條件,而在當前經濟條件下,這些條件不可能完全存在,導致國際收支自動調節機制往往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因此,當國際收支不平衡時,各國政府往往根據各自的利益採取不同的經濟政策,使國際收支恢復平衡。

『伍』 國際金融學的題目,是論述題

1,可復以從本國對外貿易制方面惡化和本國外匯儲備貶值方面講!同時講到我國的出口導向,講到對國外進口的影響。
2,講一下外匯儲備的作用,以及其對人民幣國際化的影響,同時配合講人民幣升值壓力對外匯儲備貶值的壓力等等。

『陸』 金融碩士考研:431金融學綜合考試題型有哪些

金融碩士專業課綜合是每個學校自主命題,所以各個院校考試風格和考試考試題型也都大不相同,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13所著名院校考試題型以及考試的側重點,大家可以選擇自己擅長的考試題型來選擇所考學校,希望對金融碩士考研同學們有幫助。其時考研,助力金融學子夢想成真!

1、清華大學

專業課考試題型

清華大學431金融學綜合考試題型相對固定,不過有稍微變動。比如,2018年考試題型為:

單項選擇題(30小題)

計算題(3小題)

論述題(兩題任選一題作答)

清華大學金融碩士考題側重於計算題(單項選擇題部分考題,特別是公司理財和投資學部分考題,為計算題)。因此,考生偏向於理解,而不是背誦,原因在於不涉及到記憶性考題。

2、北大匯豐

北大431專業課考試題型

匯豐商學院專業課考試題型為:

微觀經濟學(45分):計算題;

宏觀經濟學(45分):選擇題、簡答題、計算題;

金融學(60分):選擇題、判斷題、計算題。

關於專業課考試題型,重點說明下:最佳復習方法:考什麼題型,就練習什麼題型。比如,微觀經濟學,只考計算題,那麼平時練習就練習計算題。

3、北大軟微

專業課考試題型

北大軟微金融碩士專業課題型主要為:

(1)微觀題型:計算和論述題(75分)

(2)宏觀題型:簡答、計算與論述題(75分)

關於考試題型,說明如下幾點:

(1)考的比較細。比如曾經考過「自願實時定價」的簡答題和「拉弗曲線」,這是教材附錄里的例子,所以一定要重視課本!

(2)計算題分值很重,要注重平時的訓練,提高做題速度和技巧。

(3)考題有難度,比如18年考到了索羅模型,涉及到高級宏觀內容,如稻田條件等,因此務必多看書(後期多看看高級教程)、多做題(如平新喬《微觀經濟學十八講》課後習題等)。

4、人大

專業課考試題型

人大431金融學綜合考試題型相對固定,每年考試題型為:

(1)金融學部分(90分):

單項選擇題:20小題,每題1分,共20分;

名詞解釋:10小題,每題2分,共20分;

簡答題:2小題,每題13分,共26分;

論述題:1小題,共24分。

(2)公司財務部分(60分):

單項選擇題: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

判斷題:10小題,每題1分,共10分;

分析與計算:3小題,每題10到15分,共40分。

從考題題型可以看出,人大金融碩士題量特別大,因此大家平時復習時一定要多加練習考題,提高解題速度和質量。

另外,人大考題風格有三個特徵:細(考查內容特別細,邊邊角角都可能考到);范圍廣(體現為題量大);公司理財綜合型計算題(因此,需要用到看看注冊會計師《財務成本管理》)。

5、中央財大

專業課考試題型

中央財大431金融學綜合考試題型一直都很固定。但是,2018年,考試題型有變動,具體為:

單項選擇題:30小題,每題1分,共計30分;

多項選擇題:5小題,每題2分,共計10分;

計算題:3小題,每題10分,共計30分;

名詞解釋:5小題,每題4分,共計20分;

簡答題:4小題,每題8分,共計32分;

論述題:2小題,每題14分,共計28分。

中央財大431金融學綜合考卷具有如下特色:

(1)題量特別多。很多考生反饋,三個小時很難詳細做完,所以考生一定要多加練習考題,提升速度。

(2)考試內容細。特別是431金融學部分,考的內容非常細,很多考生覺得不會出考題的地方結果出考題了。因此,考生復習時,認真、仔細看教材。

(3)只要知識點學好了,題型變了無所謂的。所以,面對2018年考題題型改變(其實,就是增加了單選題比重,把選擇題改成了多項選擇題,其他題型沒變),不要擔心。

6、對外經貿

專業課考試題型

對外經貿大學431金融學綜合考試題型固定,每年考試題型為:

單項選擇題:10小題,每題2分,共計20分

判斷題:15小題,每題1分,共計15分;

名詞解釋:5小題,每題4分,共計20分;

計算題:2小題,每題10分,共計20分;

簡答題:5小題,每題5分,共計30分;

論述題:3小題,每題15分,共計45分。

可以看出,對外經貿大學431金融學綜合考卷題量特別多。考題題型為:單項選擇題10道、判斷題15道、名詞解釋5道、計算題2道、簡答題5道、論述題3道。很多考生反饋,三個小時很難詳細做完,所以考生一定要多加練習考題,提升速度。

7、南開大學

考試題型分布

南開大學431金融學綜合考試題型固定,每年考試題型為:

名詞解釋:10小題,每題3分,共計30分;

簡答題:5小題,每題8分,共計40分;

計算題:4小題,每題15分,共計60分;

論述題:1小題,共計20分。

說明幾點:

(1)從考試題型看,南開大學「431金融學綜合」考卷對文字要求較高,需要學員具備一定的文字水平。

(2)南開大學的專業課出題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出題也比較另類。它不經常考那些特別熱的知識點和成塊的、很系統的理論,而會考一些相對邊緣的小知識點,並且有60分的計算題。所以,復習時,需要全面細致一些,多看多記,形成自己的理論框架。

8、東北財大

專業課考試題型

貨幣銀行學部分(50分):

問答題:2小題,每題10分,共計20分;

論述題:1小題,共計12分;

時事分析與政策解讀:1小題,共計18分。

國際金融學部分(50分):

簡答題:2小題,每題10分,共計20分;

計算題:1小題,共計12分;

論述題:1小題,共計18分。

證券投資學部分(50分):

簡答題:2小題,每題10分,共計20分;

論述題:2小題,每題15分,共計30分;

東北財大431金融學綜合考卷具有如下特色:

(1)考題絕大部分都是指定參考書上的內容,所以考生一定要把三本指定教材吃透。搞定教材,成功指日可待。不過,從2018年真題來看,東北財大金融碩士考卷命題老師換人了,風格有變動。

(2)掌握文字性考題答題技巧。考題容易,所以要考上專業課一定要高分,如130+,這就需要考生一定要多加練習文字性考題答題技巧,這一點非常關鍵。

9、復旦大學

復旦431專業課考試題型

之前年份,復旦大學「431金融學綜合」考卷題型固定。但是,2018年,考卷題型大變動,具體為:

單項選擇題(每題4分,共40分)

簡答題(每題10分,共30分)

計算題(每題20分,共60分)

分析和論述題(每題20分,共20分)

和之前年份比,2018年題型取消了名詞解釋,加大了單項選擇題比重。雖然取消了名詞解釋,不過建議也要重視哦,畢竟簡答題和論述題作答的時候,用得著核心概念。

從考試題型看,復旦大學「431金融學綜合」考卷對文字要求較高,需要學員具備一定 的文字水平。

根據高分考生考後介紹,要想專業課得高分,「431金融學綜合」考卷要作答13頁A4紙,大家可以腦補下大致要求。引用2017年一個高分學員(專業課139分)的話,三個小時作答13頁A4紙,這意味著根本沒有時間思考,寫完後手發抖。

10、上海財大

上海財大431專業課考試題型

2017年之前,上海財大431金融學綜合考卷題型固定,每年考試題型為:

單項選擇題:20小題,每題2分,共計60分;

計算與分析題:6小題,每題10分,共計60分;

論述和分析題:2小題,每題15分,共計30分。

但是,2018年,題型有一定變動,出了三道論述題。

需要重點說明的是,上海財大金融碩士不考簡答題。因此,考生偏向於理解,而不是背誦,原因在於不涉及到記憶性考題。

最詭異的是,2017年考研真題,六道大題竟然有多道考題是之前年份真題原題,所以考生一定要多加重視歷年真題。

另外,建議在復習過程中,針對考試題型進行復習。比如,既然不考簡答題,考生可以不練習簡答題;單項選擇題比重高,一定要多加練習;計算題有難度,一定要多加練習,包括教材課後習題。

11、西南財大

西南財大431專業課考試題型

貨幣金融部分(90分):

簡答:5小題,每題8分,共計40分;

計算題:2小題,每題9分,共計18分;

論述題:1小題,共計20分;

材料題:1小題,共計12分。

公司理財部分(60分):

簡答:4小題,每題5分,共計20分;

計算題:2小題,每題10分,共計20分;

材料題:1小題,共計20分。

西南財大431金融學綜合考卷具有如下特色:

(1)沒有客觀題,都是大題,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多加練習文字性考題答題技巧,這一點非常關鍵。

(2)考題較活,不是單純靠背。比如,2016年,考了一道材料題,涉及到SLF和IPO,需要考生密切關注宏觀金融熱點。不過,大家別擔心,我們每年十月份的熱點課會詳細講述當年熱點,搞定熱點課,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

12、中南財大

專業課考試題型

中南財大431金融學綜合考試題型固定,每年考試題型為:

名詞解釋(5小題,每個4分)

計算題(2小題,共20分)

簡答題(6小題,每個10分)

論述題(2小題,每個25分)

中南財大431金融學綜合考卷具有如下特色:

(1)沒有客觀題,都是大題,這就要求考生一定要多加練習文字性考題答題技巧,這一點非常關鍵。

(2)部分考題偏。比如,2014年考題,考了:什麼是包容性金融?它的目的是什麼?這就要求考生不能遺落任何知識點。

(3)文科性質。考卷對計算題要求不高,偏向文字性考題,背誦類為主。

13、暨南大學

專業課考試題型

暨南大學431金融學綜合考試題型固定,具體為:

單項選擇題:20小題,每題2分,共計40分;

計算題:6小題,每題10分,共計60分;

分析與論述題:3小題,每題10到20分,共計50分。

建議大家根據考試題型有針對性練習。比如,既然考單項選擇題,平時就應該多練習單項選擇題。

『柒』 國際金融學的簡答題

1、1960年,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在其《黃金與美元危機——自由兌換的未來》一書中提出「由於美元與黃金掛鉤,而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美元雖然取得了國際核心貨幣的地位,但是各國為了發展國際貿易,必須用美元作為結算與儲備貨幣,這樣就會導致流出美國的貨幣在海外不斷沉澱,對美國來說就會發生長期貿易逆差;而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核心的前提是必須保持美元幣值穩定與堅挺,這又要求美國必須是一個長期貿易順差國。這兩個要求互相矛盾,因此是一個悖論。」這一內在矛盾稱為「特里芬難題(Triffin Dilemma)」
2、美國以外的成員國必須依靠美國國際收支持續保持逆差,不斷輸出美元來增加它們的國際清償能力(即國際儲備),這勢必會危及美元信用從而動搖美元作為最主要國際儲備資產的地位;反之,美國若要維持國際收支平衡穩定美元,則其他成員國國際儲備增長又成問題,從而會發生國際清償能力不足進而影響到國際貿易與經濟的增長。美元實際上處於兩難境地。這一問題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就被著名的國際金融專家特里芬所提出,成為著名的「特里芬難題」;他並且據此預言布雷頓森林體系會由於這一內在矛盾而必然走向崩潰,這已為後來的事實所證明。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學期末簡答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香港基金經理名人 瀏覽:742
房企融資貸款 瀏覽:570
德邦的資金實力 瀏覽:839
個人大額貸款平台 瀏覽:443
招行貸款利息高嗎 瀏覽:283
定期還貸理財 瀏覽:851
3月10廣西大化生豬價格 瀏覽:901
粵港澳大灣區理財產品 瀏覽:631
外匯交易收徒 瀏覽:15
從境外匯人民幣到境內 瀏覽:627
江西基金產業基金 瀏覽:490
婚戀行業融資 瀏覽:255
華昌融資黃了 瀏覽:630
二手門面銀行貸款有按揭費用嗎 瀏覽:116
冰劍投資 瀏覽:304
融資合格證 瀏覽:801
sei投資財經新聞 瀏覽:821
江蘇融資租賃 瀏覽:562
100蘭特摺合人民幣 瀏覽:949
外匯儲備管理體制 瀏覽: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