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互聯網金融的生態鏈

互聯網金融的生態鏈

發布時間:2021-02-14 22:09:14

A. 盤點互聯網金融有哪四大類

第一類:傳統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化。
第二類:基於互聯網平台開展金融業務。
第三類:全新的互聯網金融模式,主要是指P2P網路貸款和眾籌融資
第四類:金融支持的互聯網化。

B. 什麼是互聯網的生態鏈

網站遭遇寒冬,贏利成了各大網站近期追求的首要目標,本文將從互聯網的整個生態鏈來考慮網站贏利的模式與前途。

互聯網的生態鏈
正如維持現實社會正常運轉需要一個強有力的支撐體系一樣,互聯網這個虛擬世界若要保證正常運轉,同樣需要有一個功能完備的支撐系統。順著這條思路,我們可以看到一條保證網站生存所必需的生態鏈,這是一條競爭激烈的鏈條,如圖1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供應商處於此鏈條中的核心地位,同時為網站和上網用戶提供服務。這里的供應商是廣義的,包括軟硬體廠商、設備供應商、電信運營商、ISP與ASP等網路構成要件,甚至UPS電源系統等非網路產品也可以包含其中。不過,上網用戶(包括個人用戶和企業用戶)和網站所接觸的供應商是不同的,撥號上網的用戶為了上網只需要一台帶數據機的電腦、一根電話線就可以了,需求相對簡單。相比之下,網站的需求就要全面、復雜得多,從主機設備、軟體系統、網路安全產品到路由設備、線路資源,每一種需求都會帶來供應商們之間激烈的競爭。

但在理論上,網站應該是這個供應鏈的核心,缺少了網站提供的內容與服務,上圖所有的供應關系都將不復存在。為了吸引、爭奪上網用戶,更激烈的競爭出現在網站之間,但與供應商之間的競爭不同,他們的競爭不是面對面的,但競爭失敗的一方也不只是丟失一定的市場份額,而是意味著網站的徹底消亡。

物質的供應鏈保證網站的物理存在,但在目前供應充足的情況下,一個網站是否能夠健康生存並發展取決於另外一個鏈條,這就是網站的經濟生態鏈,如圖2所示。

從圖2可以看出,只有供應商的資金是有保障的,他們提供的每一種服務都能夠得到相應的報酬。並且,對很多像電信運營商的企業來說,其服務只是在傳統服務基礎上的一種增值服務,而不是其收入來源的全部,所以他們可以確保生存。

網站則不同,他們的資金來源包括1、5、6和7 幾部分,不同類型的網站各部分所佔比例也不同。很顯然,一個網站若想健康地生存發展,必須滿足這樣一條簡單的生存法則,即:1+5+6+7>2+4。

在這個經濟生態鏈中,上網用戶是最終的需求群體,地位非常關鍵,卻也非常尷尬。在網路世界中,他們只有投入而沒有獲取直接的經濟收益,他們一方面要為供應商支付費用,另一方面,網站也要依靠他們為生。對網站來說,向他們提供資金的廣告商、贊助商其實也是把最終的目光盯在了上網用戶的口袋上。

圖見:http://www.ccw.com.cn/htm/net/front/01_1_4_5.asp

C. 互聯網金融的本質是什麼

互聯網金融是基於互聯網思維和互聯網技術開展的金融活動,是互聯網和金融的跨界與融合,既是一個過程,也是一種結果。不能簡單等同小微金融,更不能等同P2P,要從更廣闊的視野來看互聯網金融,特別是從創新支持和證券市場來研究推動。它不是互聯網顛覆金融業,而是互聯網出來之後,拓展了金融的空間,使金融的業態發生了改變。
互聯網金融有兩種演進路徑,卻是「殊途同歸」的。一種是從金融機構出發,吸收互聯網技術更好地提供金融服務;另一種是互聯網企業向金融機構靠攏,藉助互聯網技術提供創新的金融模式。也就是說,廣義的互聯網金融既包括了互聯網企業「淘金」,也包括了金融機構「觸網」。現在,二者正同步進行中。
同時應從四大觀念來審視互聯網金融:第一,要從「大歷史觀」看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不是今天突然冒出來的,互聯網技術一經出現就與金融創新結合在一起。如證券交易所很早的時候就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中國的上交所、深交所很早就用上了互聯網技術;中國銀聯也是互聯網金融早期的成功範本。
第二,互聯網金融在互聯網1.0時代有,今天2.0時代有,將來3.0時代還會有。因此,應從「大網路觀」來看,互聯網金融是在互聯網生態環境下才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所以互聯網金融充分發揮了網路的跨界、顛覆,其淵源與整合,風險與低價會改變我們的金融生態。
第三,從「大金融觀」看互聯網金融。從我們的「銀政保信基」可以看出跟互聯網接軌的方式,同時我們的民間金融從民間借貸到私募股權基金再到信用管理調查等,一系列金融創新都可以和互聯網結合起來,形成與互聯網結合的金融產品、模式等。
第四,要從「大文化觀」來看。互聯網金融不僅是將互聯網技術運用到金融領域,最重要還是以互聯網思維、互聯網精神來改造金融體系的運行方式,現在我們談的大多是互聯網技術、產品等,這遠遠不夠。我相信,在互聯網3.0時代,對金融業的改造會更加徹底。
互聯網金融的火爆,是否可從側面反映出銀行服務的不足?
專業人士認為:傳統金融行業的互聯網服務沒有滿足廣大老百姓的需要,80%的老百姓把錢存在銀行里,卻只讓20%的人享受到金融服務,剩下80%的人根本享受不到。因此,為廣大的普通人提供金融服務成為金融改革要解決的最大問題,而互聯網金融能快速使用戶群聚集,並通過支付環節,為老百姓提供一系列金融服務。
另一方面,互聯網金融是一個技術創新驅動的東西,技術是基礎。風險管理技術、信息技術、法律技術(即專業的法律顧問和法律工作人員)是成就互聯網金融的三大技術。所以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新技術,創新模式,這個創新的基礎是現有的法律框架、職權范圍和技術條件。

D. 互聯網金融為什麼在中國發展最好

6月10日,東方邦信金融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孫洋做客新華網。孫洋表示,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將給世界一個奇跡。

互聯網實際上最發達的地區在美國,傳統金融最發達的也是在美國、歐洲。「但把這兩者結合起來現在發展得最好、規模最大、影響最大的可以說是在中國。」孫洋說,中國走在世界前列最典型的就是互聯網金融。

對於互聯網金融的當前發展,孫洋用「上了快車道」來形容。「現在股市什麼樣的股票最受追捧?肯定是有了互聯網金融概念的股票是最受追捧的。很多上市公司紛紛採取股權投資的行為或者是通過收購引入互聯網金融概念。」

而對於未來,孫洋認為,互聯網金融有可能進一步產生更大規模的集群效應,改變整個中國產業的生態鏈,「中國互聯網金融將給世界一個奇跡。」

E. 互聯網金融的核心是什麼

互聯網金融的來核心還是以金融源為本質,以互聯網為途徑:投資人<—>信息渠道<—>銷售渠道<—>金融產品<—>融資渠道<—>融資人目前比較多的模式有:三方銷售模式:東財、好買、數米等。三方支付模式:支付寶、財付通等。余額寶模式:余額寶,理財通等。P2P模式:陸金所、用心貸等。眾籌模式:追夢網,天使匯等。

F. 互聯網金融和金融互聯網都有什麼

你好,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精神相結合的新興領域。互聯網"開放、內平等、協作、分享"的精容神往傳統金融業態滲透,對人類金融模式產生根本影響,具備互聯網精神的金融業態統稱為互聯網金融。互聯網金融與傳統金融的區別不僅僅在於金融業務所採用的媒介不同,更重要的在於金融參與者深諳互聯網「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精髓,通過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等工具,使得傳統金融業務具備透明度更強、參與度更高、協作性更好、中間成本更低、操作上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徵。
希望可以幫到你。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的生態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通信託股東 瀏覽:104
基金如何凈值表 瀏覽:61
諾安基金公司價值多少 瀏覽:745
融資額與股價的關系 瀏覽:296
企業融資利息 瀏覽:844
國家性融資 瀏覽:917
公募基金發售時間 瀏覽:398
融資余額東方財富 瀏覽:513
發行短期融資券利好 瀏覽:337
上海證券交易所港股通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指引 瀏覽:513
中金所國債期貨手續費 瀏覽:813
愛投資ppt 瀏覽:688
原油外匯符號 瀏覽:535
非法買賣外匯法律解釋 瀏覽:198
1953年1分紙幣回收價格 瀏覽:412
香港基金經理名人 瀏覽:742
房企融資貸款 瀏覽:570
德邦的資金實力 瀏覽:839
個人大額貸款平台 瀏覽:443
招行貸款利息高嗎 瀏覽: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