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貧困戶每年都能申請嗎
是的,抄貧困戶的申請是每年一襲次的。
② 什麼樣的鎮是貧困鄉鎮
段蘆頭鎮地處東經115度34分至115度43分、北緯37度05分至37度12分之間,位於河北省南宮市東南部,總面積93平方公里,耕地9萬畝, 第五次人口普查總人口48642 人。段蘆頭鎮是全國最大的羊絨集散地的中心,「京九」鐵路在該鎮穿過,被列為國家級小城鎮建設鄉鎮。
目錄
鎮情概況
歷史沿革
行政區劃
轄區代碼
人口數據
產業結構
經濟發展
城鎮建設
編輯本段鎮情概況
[1]。 段蘆頭鎮經濟發達,以絨毛加工業和合金刀具產業為特色。[2] 城鎮建設致力於舊城改造,在緊靠肅清公路投巨資興建了「新世紀商城」。商城建築面積2.2萬平方米。鎮內規劃了工業園區,園區內實現了通水、通電、路面硬化,入區項目單位達100多家,是一座新興的工業城鎮。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1953年7月始建段蘆頭鄉,轄段蘆頭、李和生、張庄。1956年9月,秦庄、西康、魯義寨、後和生、前和生、王家莊、和生店、南張家莊並入。1961年劃入清河縣,1962年還屬,1984年建為鄉,1985年4月建為段蘆頭鎮,1996年徐馬寨鄉、董家廟鄉並入,(1953年7月始建徐馬寨鄉,轄北小六、南小六、孫家莊、王爾庄、馬爾庄、三官屯、徐馬寨。1956年9月,青楊寨、陶家屯、東密井、西密井、馬河涯、翟固寨、王官屯、安子窩、西王排、東王排、石家屯、萬戶庄並入,1958年9月並入段蘆頭人民公社,1959年建為管理區,1961年改建為人民公社,1984年3月復建為鄉;1953年7月始建董家廟鄉,轄董家村、李村、馬家莊、唐家莊、懸空、袁村、鄒村、董家廟。1956年9月西馬固、東馬固、王爾庄、攸家寨並入,1958年9月並入段蘆頭人民公社,1961年4月復建為人民公社,1984年3月復建董家廟鄉)始轄。[2]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段蘆頭鎮政府駐段蘆頭,下轄段蘆頭段一、段二、段三、段四、後和生、南張庄、西張家莊、西康、李和生、和生店、涼分庄、魯義寨、前和生、王家莊、秦家莊、趙家莊、徐馬寨、翟固寨、安子窩、西密井、青楊寨、鄒家村、石家屯、懸空、董家村、東孫家莊、三官屯、馬河涯、陶家屯、南小六、東王排、馬家莊、唐家莊、董家廟、王爾庄、馬爾庄、東密井、北小六、袁家村、萬戶庄、李家村、西王排共42個村委會。[2]
編輯本段轄區代碼
代碼 130581104:~201段一村 ~202段二村 ~203段三村 ~204段四村 ~205西張家莊村 ~206涼分庄村 ~207秦家莊村 ~208西康莊村 ~209魯義寨村 ~210南張庄村 ~211王家莊村 ~212和生店村 ~213前和生村 ~214後和生村 ~215李和生村 ~216趙家莊村 ~217徐馬寨村 ~218青楊寨村 ~219北小六村 ~220東孫家莊村 ~221南小六村 ~222王爾庄村 ~223馬爾庄村 ~224三官屯村 ~225翟固寨村 ~226安子窩村 ~227馬河涯村 ~228東密井村 ~229西密井村 ~230陶家屯村 ~231董家廟村 ~232李家村 ~233懸空村 ~234袁家村 ~235鄒家村 ~236西王排村 ~237東王排村 ~238萬戶庄村 ~239石家屯村 ~240唐家莊村 ~241馬家莊村 ~242董家村
編輯本段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1]) 總人口 48642
男 24714
女 23928
家庭戶戶數 12216
家庭戶總人口(總) 48308
家庭戶男 24468
家庭戶女 23840
0-14歲(總) 14946
0-14歲男 7850
0-14歲女 7096
15-64歲(總) 30260
15-64歲男 15310
15-64歲女 14950
65歲及以上(總) 3436
65歲及以上男 1554
65歲及以上女 1882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48441
編輯本段產業結構
羊絨深加工是段蘆頭鎮的主導產業,實現了山羊絨的梳、洗、紡織「一條龍」生產,全鎮擁有梳絨機7000多台(套),六條洗毛、洗絨生產線,八條紡紗生產線,20條織衫生產線,從業人員達2萬餘人,年實現銷售收入10億元,創匯5000萬美元,涌現了一批羊絨深加工重點企業。中意隆紡業是鑫隆畜產品有限公司與義大利安哥拉伯瑞斯有限公司合資興建的項目,總投資8000萬元,佔地100畝,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引進精洗、精分梳、精紡6條生產線,項目投產後年精梳、精紡山羊絨300噸,實現銷售收入1.8億元,利稅2000萬元。四通羊絨生產線項目,總投資5100萬元,佔地80畝,建築面積12000平方米,增上「四梳兩紡」生產線,年實現銷售收入1.2億元,利稅1500萬元。 合金刀具是段蘆頭鎮的特色行業,該區生產的合金刀具遍及全國各大中城、工業基地,品種100多種,年銷售額2000多萬元。南宮市硬質合金刀具加工廠是南宮周圍縣市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合金刀具加工企業之一,系中國有色金屬加工協會硬質合金協會會員單位。企業增上全套生產、分析、檢測設備,採用現代最新鋅溶法工藝生產的地質鑽探、刀片、鑽齒等產品均達到國家標准,暢銷全國各地。 段蘆頭鎮是南宮市重點項目建設的一面旗幟,2001年,全鎮項目總投資2.3億元。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5個,投資百萬元以上項目15個。
編輯本段經濟發展
2001年,段蘆頭鎮被確定為全省改革發展重點鎮,是河北省「九五」時期小城鎮改革發展先進單位,河北省小城鎮改革發展先進單位。? 鎮黨委、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於實施城市化戰略的決定》,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特色產業立鎮、以商貿興鎮的發展思路,把推進城鎮化作為實現經濟和社會事業跨越式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重大戰略舉措。城鎮經濟得到飛速發展,城鎮面貌煥然一新,區域綜合競爭力明顯增強。? (一)積極培育特色產業,區域特色經濟優勢明顯。以羊絨、合金刀具、羊剪絨為主的三大特色產業,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區域經濟,其創造的產值、利稅在全鎮經濟結構中的比重佔到90%以上,為小城鎮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條件。截至2005年,全鎮共有企業攤點2500多個,從業人員1.5萬人,鄉鎮企業年產值在20億元以上,上繳稅金在2000萬元以上,在三大特色行業中,年產值500萬元以上,納稅50萬元以上的規模企業達到18家。特別是隨著該市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入,自2003年以後,該鎮又上投資百萬元以上項目29個,其中投資千萬元以上的項目6個,為該鎮的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經濟基礎。? (二)加快市場建設,商貿優勢日趨增強。該鎮歷史上就是商貿重鎮,綜合集貿市場是南宮市最大的交易市場。依託特色產業和優勢行業,該鎮加大專業市場建設。一是投資3000萬元,建成了四通、鼎利兩個絨毛交易專業市場,年交易各種絨毛及下角料1萬噸以上;二是依託中油集團在該鎮獨自經營的段頭石油庫建設的成品油批發市場,年銷售成品油10萬噸,銷售額3億多元;三是依託京九貨站和我鎮便利的交通樞紐優勢,建立了一個佔地40畝的糧食批發交易市場,年糧食交易量在20萬噸以上;四是投資800萬元,建立了一個擁有門店160多間、固定攤位200多個的服裝鞋帽、小商品步行一條街,同時佔地8畝的蔬菜肉食交易市場已興建。這些市場的建設,有力地鞏固了該鎮商貿流通重鎮的地位。 (三)抓改造,城鎮化水平逐步提高。鎮黨委、政府不斷加大投資力度,城鎮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先後完成了京九路、濱河路、府前路、商貿大街、新開路、段四路、文化路等7條主幹道的拓寬改造、綠化、排水和高低壓改造工程,安裝高桿燈130餘盞,硬化面積4.5萬平米,綠化面積5000餘平米,修建排水6000多米;完成了濱河路、府前路、商貿大街三條街道沿街門店改造工程,拆遷面積2萬平米,改造沿街商住樓550餘間;建設了一個佔地20畝的工商、稅務、法庭綜合辦公服務區;新建了汽車客運東西兩站、鎮中心衛生院和佔地26畝的休閑廣場。段蘆頭鎮城鎮建成區面積已由2000年的2.8平方公里增至4平方公里,「四縱四橫」的道路框架使全鎮工業區、商貿區、居住區、倉儲區實現了獨立的功能分區,段蘆頭鎮已經成為南宮市的經濟商貿中心,政治、文化次中心。[3]
編輯本段城鎮建設
(一)打造城鎮特色,突出個性風格,是推進城鎮化的構建方略。 推進城鎮化,建設現代化小城鎮,必須從自身實際出發,整合優勢,發揮特長,塑造個性鮮明的特色城鎮,為此,該鎮從規劃入手,力爭在規劃布局上特色。段蘆頭鎮自元朝建鎮,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京九鐵路、308國道、肅臨省道在鎮區交匯,其交通樞紐優勢決定了其商貿重鎮的地位;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後,以特色產業為主的區域經濟得到迅猛發展,成為一座新興的工業小城鎮。作為城鎮建設的先導,城鎮總體規劃必須建立在這些特點之上。對此,該鎮按照「突出特色、科學分區、注重生態,超前合理」的原則,兩次邀請河北城鄉規劃設計院編制了該鎮《城鎮建設總體規劃》,形成了北部為商貿區、南部為工業區、中部為行政辦公、居住區、東部為倉儲區的布局合理的功能分區。並邀請天津設計院、中國農業大學等單位,編制了鎮區重要地段的修建性專項規劃,增強了規劃的可操作性。在建築風格上,既反映時代氣息,又突出地方特色。北部為仿古式建築,古風古韻,形成仿古一條街,挖掘起歷史深蘊;中部為仿歐式風格,高雅別致;南部為現代化設計,清新明快,做到一區一色,一街一景。在城鎮景觀特色上,結合我鎮地形地貌,以小公園、小綠化、小花園建設為主,特別是利用現有溝渠、河、坑等,擴大水面佔有率,營造綠色生態小城鎮。高起點的規劃,為建設特色小城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完善市場運作,走經營城市的路子,是推進城鎮化的根本手段。推進城鎮化,是一項龐大的系統工程,其中的關鍵就是如何運用市場經濟手段,激活資本要素,盤活資本存量,形成建設與發展的良性循環。工作中,該鎮重點做了兩項工作: 1、發揮土地資源的特殊效能,盤活現有土地存量。一是進行土地置換開發,將原政府機關和工業企業向新鎮區轉移,把原土地資產有償置換給有關企業,用於開發沿街商住樓和專業市場。該鎮用置換資金在開發區建設了新政府辦公大樓。這樣,既實現了舊鎮區土地資產增值,又帶動了新政府所在地周圍建設。二是直接開發建設。該鎮利用鎮政府擁有產權的土地,投資800萬元,建成了一條商貿步行街,利用其盈利部分我們完成了濱河路、府前路兩條街道的拓寬改造、綠化、亮化和給排水工程。三是對國有土地拍賣開發。對沒有開發能力的單位,拍賣其國有土地使用權,由開發商進行開發建設。鎮供銷社沿街6200平米沿街門市佔地,經市政府同意後進行了拍賣,由中標者進行商貿開發,使其沿街門店全部建成2層以上樓房建築;對稅務、法庭等單位的沿街佔地,鎮政府買斷其產權,走先搬遷,後拍賣開發的路子,謀劃了一個綜合辦公服務區,投資為各單位新建了辦公樓,再拍賣其用地進行開發。 2、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資體制。該鎮改變過去單一由政府投資的體制,以政策引導和政府投入為導向,形成政府、集體、個人、企業等多元化投資機制。一是改革財政管理體制,建立相對獨立的鎮級財政,每年從預算內機動財力中拿出專項資金,用於小城鎮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單位和個人投資開發,絨毛專業市場、成品油批發市場、糧食批發交易市場都是依靠個人和企業資金投資建設的。三是注重吸納民間財源,通過加強鎮區基礎設施及配套工程建設,鼓勵農民進鎮居住、興業、經商,來鎮區興辦二、三產業的農民達到200多戶,吸納農村閑散資金近2億元。 (三)抓好特色產業向鎮區聚集,是小城鎮發展的基礎和支撐。產業聚集能帶來「人、財、物」的聚集。為了推動產業升級,該鎮通過建園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制定優惠政策,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吸引了大批企業入駐工業園區。截至2005年,500萬元的入區規模企業達到45家。同時,該鎮在鎮區西部謀劃建設了一個佔地200畝的三類工業區,引導洗毛、羊剪絨加工等有污染的企業向工業區集中,實行統一治污,已有2家企業入區建設,3家企業規劃入區。該鎮還利用鎮區便利的交通優勢和區位優勢,積極發展以農資、化肥、糧食、成品油為主的物流、倉儲、批發、貿易市場,實現工業發達、物流興旺、人財聚集的目標。2004年,在該鎮2645萬元的財政收入中,來自鎮區的貢獻率在60%以上。 (四)小城鎮建設與生態文明村創建有機結合,是推進城鎮化進程的重要舉措。小城鎮建設不是簡單的人口和房屋集中,而是多功能的有機結合小城鎮的發展過程,實質就是農村變城鎮、農民變居民的過程。鎮黨委、政府堅持把小城鎮建設與文明生態村建設有機結合,2004年,該鎮將鎮區的段一、段四兩個村列入第一批文明生態村創建示範點,兩個村先後投資200多萬元,硬化村內街道2300米,安裝路燈46盞,栽種各種觀賞性苗木1600餘株,粉刷牆壁2萬余平米。通過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不僅帶動了本村的發展,還有力地促進了小城鎮建設的發展。[3]
③ 申請貧困戶多久才能批下來
國務院關於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國發〔2007〕19號
(一)申請、審核和審批。申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一般由戶主本人向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提出申請;村民委員會受鄉(鎮)人民政府委託,也可受理申請。受鄉(鎮)人民政府委託,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村民委員會對申請人開展家庭經濟狀況調查、組織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民主評議後提出初步意見,報鄉(鎮)人民政府;鄉(鎮)人民政府審核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審批。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要核查申請人的家庭收入,了解其家庭財產、勞動力狀況和實際生活水平,並結合村民民主評議,提出審核、審批意見。在核算申請人家庭收入時,申請人家庭按國家規定所獲得的優待撫恤金、計劃生育獎勵與扶助金以及教育、見義勇為等方面的獎勵性補助,一般不計入家庭收入,具體核算辦法由地方人民政府確定。
(二)民主公示。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以及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要及時向社會公布有關信息,接受群眾監督。公示的內容重點為: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申請情況和對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民主評議意見,審核、審批意見,實際補助水平等情況。對公示沒有異議的,要按程序及時落實申請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對公示有異議的,要進行調查核實,認真處理。
(三)資金發放。最低生活保障金原則上按照申請人家庭年人均純收入與保障標準的差額發放,也可以在核查申請人家庭收入的基礎上,按照其家庭的困難程度和類別,分檔發放。要加快推行國庫集中支付方式,通過代理金融機構直接、及時地將最低生活保障金支付到最低生活保障對象賬戶。
(四)動態管理。鄉(鎮)人民政府和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要採取多種形式,定期或不定期調查了解農村困難群眾的生活狀況,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納入保障范圍;並根據其家庭經濟狀況的變化,及時按程序辦理停發、減發或增發最低生活保障金的手續。保障對象和補助水平變動情況都要及時向社會公示。
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意見
國發〔2012〕45號
(二)規范最低生活保障審核審批程序。
規范申請程序。凡認為符合條件的城鄉居民都有權直接向其戶籍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最低生活保障申請;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無正當理由,不得拒絕受理。受最低生活保障申請人委託,村(居)民委員會可以代為提交申請。申請最低生活保障要以家庭為單位,按規定提交相關材料,書面聲明家庭收入和財產狀況,並由申請人簽字確認。
規范審核程序。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是審核最低生活保障申請的責任主體,在村(居)民委員會協助下,應當對最低生活保障申請家庭逐一入戶調查,詳細核查申請材料以及各項聲明事項的真實性和完整性,並由調查人員和申請人簽字確認。
規范民主評議。入戶調查結束後,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應當組織村(居)民代表或者社區評議小組對申請人聲明的家庭收入、財產狀況以及入戶調查結果的真實性進行評議。各地要健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民主評議辦法,規范評議程序、評議方式、評議內容和參加人員。
規范審批程序。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是最低生活保障審批的責任主體,在作出審批決定前,應當全面審查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上報的調查材料和審核意見(含民主評議結果),並按照不低於30%的比例入戶抽查。有條件的地方,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可邀請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村(居)民委員會參與審批,促進審批過程的公開透明。嚴禁不經調查直接將任何群體或個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
規范公示程序。各地要嚴格執行最低生活保障審核審批公示制度,規范公示內容、公示形式和公示時限等。社區要設置統一的固定公示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要及時公示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和審核結果,並確保公示的真實性和准確性;縣級人民政府民政部門應當就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家庭成員、收入情況、保障金額等在其居住地長期公示,逐步完善面向公眾的最低生活保障對象信息查詢機制,並完善異議復核制度。公示中要注意保護最低生活保障對象的個人隱私,嚴禁公開與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無關的信息。
規范發放程序。各地要全面推行最低生活保障金社會化發放,按照財政國庫管理制度將最低生活保障金直接支付到保障家庭賬戶,確保最低生活保障金足額、及時發放到位。
④ 政府部門幫扶貧困鄉鎮、我想名星有錢為什麼不能幫助貧困企業和個體戶呢
政府屬於公共管理部門,可以給企業等提供幫助,或者是申請相關政策,但是明星屬於個人,是否幫助個人等是需要個人願意的。
⑤ 雲南省曲靖市宣威市有多少個貧困鄉鎮
你好,一共12個,格宜鎮、田壩鎮、海岱鎮、羊場鎮、東山鎮、落水鎮、西澤鄉、得祿鄉、倘塘鎮、楊柳鄉、樂豐鄉、雙河鄉。
⑥ )有18個貧困鄉鎮,你所在的鄉鎮有多少個貧
脫貧攻堅,必須找准突破口,走自己的特色路。昨日,我市召開深度貧困鄉鎮脫貧攻堅規劃專家咨詢評估會,個深度貧困鄉鎮就如何脫貧進行了攻堅規劃匯報,市發改委、市規劃局、市交委、市國土房管局、市城鄉建委、市農委等14個市級部門的專家以及深度貧困鄉鎮所屬區縣分管副縣長、18個深度貧困鄉鎮鄉(鎮)長、各駐鄉鎮工作隊隊長、市扶貧辦各相關處室負責人參加了會議。
交通不便、無支柱產業、公共服務配套不足……這18個深度貧困鄉鎮的貧困原因大多相同,但根據詳細的調研,各個鄉鎮的脫貧攻堅規劃卻各有特色:有的規劃重點發展特色旅遊,有的規劃重點打造特色產業等。一切以實際出發,注重「輸血式」向「造血式」轉變,形成良性循環,降低返貧率。
「本次各鄉鎮代表在現場介紹鄉鎮片區貧困的具體情況,不僅能讓他們在脫貧攻堅的工作開展上達到取長補短的效果,相互借鑒後也能讓貧困鄉鎮的發展規劃更加科學完備。」市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說,市扶貧辦會把各鄉鎮的具體情況匯總後反饋給各市級部門,讓他們對未來的發展規劃進行科學的論證,一旦規劃敲定下來,將對具體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動態的管理,以確保項目的落地生根,使其盡快獲得效益。
蜂蜜、茶葉、葯材、核桃、馬鈴薯……記者梳理發現,我市這18個深度貧困鄉鎮的許多綠色土特產一直「養在深閨人未識」。如果你在國慶假期准備到這些鄉鎮進行鄉村游,可以順帶捎點這些貧困鄉鎮的土特產,為扶貧貢獻力量。
這18個深度貧困鄉鎮為:巫溪縣中崗鄉、石柱中益鄉、酉陽縣浪坪鄉、酉陽車田鄉、武隆後坪鄉、黔江區金溪鎮、秀山縣隘口鎮、彭水縣三義鄉、彭水自治縣大埡鄉、萬州龍駒鎮、奉節平安鄉、巫溪天元鄉、城口縣雞鳴鄉、城口縣沿河鄉、開州區大進鎮、豐都縣三建鄉、雲陽泥溪鎮、巫山縣雙龍鎮。
⑦ 貧困鄉鎮的事業單位編制工作人員可以考到市裡面嗎市裡面招考,但是要單位和政府同意證明,政府不放人怎辦
答: 貧困鄉鎮的事業單位編制工作人員可以考到市裡面市裡面招考,但是要單位和政府同意證明,政府不放人怎辦可以辦離職的
⑧ 貧困鄉鎮減貧摘帽需滿足什麼條件
一、成立鄉「減貧摘帽」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工作的領導
鄉黨委、政府成立了以鄉黨委書記為組長、鄉長為第一副組長、經濟發展辦、農業服務中小、林業站、水利站、村建所、社會事務辦、合醫辦、各村村委等單位主要領導為成員的「**鄉減貧摘帽工作實施領導小組」。切實加強了實施「減貧摘帽」工作的領導。
二、強化宣傳發動,營造輿論氛圍
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發動,營造全鄉各界共同關注和參與「減貧摘帽」工作氛圍。一是通過專題會議宣傳,政府召開動員大會,聯席會議,貫徹落實上級有關精神;二是利用宣傳欄、宣傳標語、廣播等多種形式,全面宣傳實施「減貧摘帽」的重大意義和具體要求,營造了全社會關心、參與扶貧攻堅工作的「大扶貧」氛圍。
三、制定了具體的工作方案
為了實現年度「減貧摘帽」工作目標,年初鄉黨委政府制定出台了「**鄉減貧摘帽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具體的工作目標和要求以及具體的工作措施和考核辦法。對「減貧摘帽」工作實行目標考核管理鄉黨委、政府與相關責任單位(部門)簽定了目標責任書,明確了具體的任務和工作內容及時限。
四、深化掛幫工作,強化幫扶效果
為推進「減貧摘帽」進程,進一步強化「領導、部門包村,幹部幫戶」的工作機制,對掛幫貧困村、貧困戶作了明確規定,對計劃減貧摘帽的貧困村掛幫堅持「不脫貧、不脫鉤」。結合黨建扶貧、「同步小康」等工作,結對幫扶到村到戶。
五、完善考核機制,加大考核力度
為順利推進全鄉「減貧摘帽」工作,鄉黨委、政府把「減貧摘帽」工作納入年度目標績效考核,將工作結果作為個人年度考核、晉職晉級的重要考評依據,對「減貧摘帽」工作不重視、成效不明顯、貧困發生率上升、群眾收入差距拉大或未按計劃完成「減貧摘帽」任務的有關單位(部門)責任人,將嚴肅追究責任,實行「一票否決」,當年不得「評先選優」,並取消年度目標績效管理考評獎。除重大自然災害外,對鞏固脫貧成果不力、「摘帽」後出現反彈、貧困發生率不降反升的,除取消年度資金外還追究有關責任。對如期完成「減貧摘帽」目標的單位和個人進行獎勵和表彰。
六、強化產業結構調整,拓寬農業增收渠道,不斷鞏固和提高農民收入
在縣委、縣人民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和上級有在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依託我鄉土地、氣候等資源和條件,加大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截止目前,我鄉新增種植核桃、晚熟李子、脫澀柿子等特色經果林1720畝,上半年規范化種植蔬菜3500畝,烤煙種植面積逐年上增 ,20xx年種植面積已達4500畝。
七、積極向上爭取各類項目資金,為「減貧摘帽」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近年來,我鄉向上爭取道路、水利等基礎設施、農業產業發展,生態移民等各類項目資金2500餘 萬元,切實改善了我鄉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和經濟發展環境,為我鄉「減貧摘帽」以及全鄉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要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和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⑨ 河南信陽浉河港鎮屬於貧困鄉鎮嗎
—— 溮河港鎮,地處信陽市溮河區西南, 南灣湖上游,所產"信陽毛尖"飲譽內中外。又是容小說<桐柏英雄>, 電影<小花>,電視劇<中原突圍>的取材地。溮河港鎮通過完善功能促進投資和相關配套設施,加快了城鎮建設步伐,城鎮發展日新月異,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州名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