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吸收存款科目
(1)針對銀行(或有權發放貸款的金融機構)來說,貸款屬於資產類科目,因為銀行向版企業發放貸款權,貸款是銀行的債權,是企業的債務,而銀行向企業發放貸款是要收取利息和交易費用的,貸款--本金核算的是貸款的合同本金,即你貸給別人多少錢。
(2.3)「吸收存款」是個貸方科目,銀行吸收了客戶的存款,對銀行自身來說是種負債,該存款的所有權是屬於客戶的; 第一個業務分錄少做了一筆,完整的應該是:借:貸款-本金 1億 貸:貨幣資金 1億;同時該1億元貸款客戶由於並未提走,先存放在放貸行,故有了第二筆分錄,借:貨幣資金 1億元 貸:吸收存款 1億;把這兩筆分錄的貨幣資金科目合並後就變成了借:貸款-本金 1億 貸:吸收存款 1億 (貨幣資金的1億借貸方抵消) 第二個業務的分錄,應該是銀行在收取利息的時候,直接從客戶的存款戶頭扣取的,表現的是資產和負債的同時減少
Ⅱ 請問金融企業的貸款如何核算
一、本科目核算企業(銀行)按規定發放的各種客戶貸款,包括質押貸款、抵押貸款、保證貸款、信用貸款等。
企業(銀行)按規定發放的具有貸款性質的銀團貸款、貿易融資、協議透支、信用卡透支、轉貸款以及墊款等,在本科目核算;也可以單獨設置銀團貸款、貿易融資、協議透支、信用卡透支、轉貸款、墊款等科目。
企業(保險)的保戶質押貸款,可將本科目改為1303 保戶質押貸款科目。
企業(典當)的質押貸款、抵押貸款,可將本科目改為1303 質押貸款、1305 抵押貸款科目。
企業委託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向其他單位貸出的款項,可將本科目改為1303 委託貸款科目。
二、本科目可按貸款類別、客戶,分別本金、利息調整、已減值等進行明細核算。
三、貸款的主要賬務處理。
(一)企業發放的貸款,應按貸款的合同本金,借記本科目(本金),按實際支付的金額,貸記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有差額的,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
資產負債表日,應按貸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未收利息,借記應收利息科目,按貸款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貸記利息收入科目,按其差額,借記或貸記本科目(利息調整)。合同利率與實際利率差異較小的,也可以採用合同利率計算確定利息收入。
收回貸款時,應按客戶歸還的金額,借記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收回的應收利息金額,貸記應收利息科目,按歸還的貸款本金,貸記本科目(本金),按其差額,貸記利息收入科目。存在利息調整余額的,還應同時結轉。
(二)資產負債表日,確定貸款發生減值的,按應減記的金額,借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貸記貸款損失准備科目。同時,應將本科目(本金、利息調整)余額轉入本科目(已減值),借記本科目(已減值),貸記本科目(本金、利息調整)。
資產負債表日,應按貸款的攤余成本和實際利率計算確定的利息收入,借記貸款損失准備科目,貸記利息收入科目。同時,將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計算確定的應收利息金額進行表外登記。
收回減值貸款時,應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相關貸款損失准備余額,借記貸款損失准備科目,按相關貸款余額,貸記本科目(已減值),按其差額,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對於確實無法收回的貸款,按管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作為呆賬予以轉銷,借記貸款損失准備科目,貸記本科目(已減值)。按管理許可權報經批准後轉銷表外應收未收利息,減少表外應收未收利息科目金額。
已確認並轉銷的貸款以後又收回的,按原轉銷的已減值貸款余額,借記本科目(已減值),貸記貸款損失准備科目。按實際收到的金額,借記吸收存款、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等科目,按原轉銷的已減值貸款余額,貸記本科目(已減值),按其差額,貸記資產減值損失科目。
四、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額,反映企業按規定發放尚未收回貸款的攤余成本。
Ⅲ 吸收存款科目是個什麼類型的科目他和存放同業存放中央銀行款項有什麼不同
吸收存款是金融企業的負債類科目,核算企業(銀行)吸收的除同內業存放款項以外容的其他各種存款,包括單位存款(企業、事業單位、機關、社會團體等)、個人存款、信用卡存款、特種存款、轉貸款資金和財政性存款等,類似於一般企業的短期借款科目。
存放同業、存放中央銀行款項是資產類科目,存放同業是核算企業(銀行)存放於境內、境外銀行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款項。企業(銀行)存放中央銀行的款項,在「存放中央銀行款項」科目核算。相當於一般企業的銀行存款。
Ⅳ 吸收存款的會計處理,借方貸方
資產類科目不是借方增加、貸方減少嗎?那負債類科目就是借方減少、貸方增加,那這樣做不就是對的
Ⅳ 銀行放貸款時 借 : 貸款——本金, 貸 : 吸收存款 「吸收存款」不是負債類科目嗎
放貸實際上也是存在本行的存款賬戶,也是本行存款的增加,除非企業將貸款轉出。這就是金融理論上說的派生存款的來源。
Ⅵ 銀行貸款的:吸收存款屬於什麼類會計科目,是不是相當於銀行存款
因為貸款是資產和負債同時增加,借方是銀行貸款科目,貸方是客戶賬戶(單位活期存款科目)。所以是負債增加。
Ⅶ 金融企業不良貸款的會計核算怎麼處理
你好,
很高興為你回答問題!
解析:
其實樓上同志的意思是對的,但是他沒有深入給你解釋,導致你還是無法理解,雖然回答了,等於沒有回答!
貸款的減值的計提與轉回的問題與應收款項計提壞賬准備的處理原理是一樣的,下面我就給你做出詳細的解釋!
金融機構發放一筆貸款時:
借:貸款-本金
貸:吸收存款
在「貸款-本金」科目中反映的貸款是表示為一種正常預期的貸款,也就表示是一筆良性貸款,非惡性的貸款。
那麼當這筆貸款發生減值時,金融機構就會計提該筆貸款的損失准備了:
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貸款損失准備(這一科目就相當於應收賬款減值中的壞賬准備)
那麼此時後,這筆貸款就會被金融機構認為是一種非正常的貸款了,就是認定為一種非良性的貸款了,為了將該筆貸款區分與其他良性貸款,便於管理與追收,必須要將這筆貸款「換個地」,將其從「貸款-本金」中換到「貸款-已減值」中,表示為一種不良貸款,以便於後期的管理,故有:
借:貸款-已減值
貸:貸款-本金
這筆處理表示為,正常的良性貸款減少了,即貸方記入正常的「貸款--本金」,以表示其減少,轉換成為一筆不良貸款的增加,即為借方記入「貸款-已減值」,這樣就會方便管理這些不良貸款,同時就是對這些相應的客戶降低了信用等級之用。
那麼當其最終收回了這筆不良貸款時:
不僅要以貸款收回,沖減當初計提的損失准備,同時還得通過科目中的轉換來恢復原來客戶的信用等級,再從不良信用戶中消除掉。
那麼,這個流程又是如下的:
由於當時確認為收不回來了,注銷時,全額確認了損失准備:
借:資產減值損失(金額確認)
貸:貸款損失准備(全額)
注銷:
借:貸款損失准備(全額)
貸:貸款-已減值(全額)
到此時,如果這筆款項再收不回來,就不會再有處理了,全部終結了。
但是到後來,這筆款項又收回來了,那必須得給人家恢復信用度。
按原注銷時相反的處理還原回來:
借:貸款-已減值(全額)
貸:貸款損失准備(全額)
然後再以實際收回的部分,正常做收回結轉處理:
借:吸收存款等
貸款損失准備
貸:貸款——已減值
資產減值損失(差額)
如果還有疑問,可通過「hi」繼續向提問!!!
Ⅷ 請問「貸款」 「吸收存款」分別是什麼性質的科目
會計科目中「貸款」是指「銀行借款」 。
當企業獲得銀行貸款版時
借:銀行權存款
貸:短期借款-銀行借款(借款期限一年以內)或長期借款-銀行借款(借款期限一年以上)
吸收存款:
借:存放中央銀行款項 或 庫存現金
貸:吸收存款
Ⅸ 吸收存款和貸款是什麼類科目
吸收存款是儲戶放在銀行里的錢,對於銀行是一個類似於應付的負債類專科目。貸款是銀行發屬放給其他組織的,實際上是一個類似於應收的資產科目。銀行發放貸款實際上資產和負債同時增加了。
所以 企業或銀行發放貸款時:
借:貸款(資產)
貸:吸收存款(負債)。
這樣理解不知道對不對。
Ⅹ 為什麼銀行企業發貸款收到的利息計入吸收存款科目
你好!
吸收存款這個科目就是核算銀行吸收的除同業存放款項之外的其他各種存款的,包括企業的存款、個人存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