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2020年傳銷組織名單
2、國盟普惠證券(網路傳銷)
3、惠卡世紀集團(網路傳銷,非法集資案)
4、開心復利理財網(特大網路傳銷案)
5、開鑫牧場(網路傳銷)
6、快鹿集團(涉嫌集資詐騙被立案偵查)
7、藍天格銳(涉嫌非法集資被立案偵查)
8、龍愛量子(涉嫌刑事犯罪被打擊)
9、奇妙生物(非法傳銷被查處)
10、日本生命(傳銷公司破產,負債額達118億元)
11、盛融在線(網貸平台傳銷,非法吸收存款23億元,公司法人被判9年徒刑)
12、世界雲聯(非法傳銷,涉案資金過億,主犯多為高學歷80後90後)
13、萬達復利理財(設下傳銷騙局,在微信群「釣魚」)
14、萬通奇跡(非法傳銷)
15、沃客理財(網路傳銷)
16、西部大開發(非法傳銷)
17、新亞洲集團(特大網路傳銷案,嫌疑人家中搜出7000萬現金)
18、國盟資本(特大網路傳銷案,嫌疑人家中搜出7000萬現金)
19、雲數貿(非法傳銷)
20、雲數貿-中國國際建業聯盟(網路傳銷案)
21、中貝蛋業(網路傳銷)
22、中國一川(非法傳銷,涉案金額巨大)
23、中晉(傳銷詐騙案)
24、中券資本(特大網路傳銷案)
25、中山盛仕銘(網路傳銷典型案件)
26、IGOFX(借金融理財非法傳銷,中國區總代疑卷300億元跑路)
27、MGN集分寶(涉嫌網路傳銷犯罪)
28、Sky雲世紀(專家提醒:龐氏騙局)
29、貝格邦BGB(媒體報道,涉嫌傳銷)
30、豐果游天下(媒體報道,涉嫌傳銷)
(1)國際金融組織名單擴展閱讀:
傳銷的危害:
1、造成參與人嚴重財產損失的。傳銷的本質是欺詐。這是少數人斂財的把戲。大多數參與者會輸錢,甚至輸錢。
2、鼓勵和拓展一些人不勞而獲一夜暴富的心態。傳銷組織通過編造謊言,讓許多渴望發財的人幻想,相信天上會掉餡餅,落入傳銷陷阱難以自拔。
3、這將嚴重影響社會穩定。一些傳銷參與者被騙走投無路,怨恨社會,聚眾鬧事,甚至引發搶劫、謀殺等刑事案件。
4、對社會誠信倫理體系的影響。傳銷的一個重要特徵是「殺成熟」,參與者會毫不猶豫地欺騙金錢的朋友,甚至父母、配偶、親屬進入傳銷的「泥沼」,導致人與人之間、人與人與社會之間的信任度嚴重下降,極大地破壞了社會誠信的道德體系
②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的成員名單
政府機關人員:
1. 巴曙松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2. 陳文輝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3. 範文仲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國際部主任
4. 方星海 中財辦經濟一組巡視員
5 管濤 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
6 紀志宏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司長
7. 賈康 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
8. 李波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二司司長
9. 李伏安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河南監管局局長
10. 劉春航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局局長
11. 廖岷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上海監管局局長
12. 隆國強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辦公廳主任
13. 潘功勝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
14. 祁斌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主任
15. 沈曉暉 國務院研究室國際司司長
16. 魏加寧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經濟部副部長
17. 閻慶民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
18. 張健華 中國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行長
19. 張濤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中國執行董事
20. 張育軍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助理
研究機構人員:
21. 白重恩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
22. 丁志傑 對外經貿大學校長助理
23. 黃益平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
24. 李稻葵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金融系主任
25. 陸磊 廣東金融學院院長
26. 瞿強 中國人民大學金融與證券研究所副所長
27. 魏尚進 哥倫比亞大學金融學教授
28. 巫和懋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
29. 姚洋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院長、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30. 殷劍峰 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副所長
31. 鍾偉 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商業機構人員:
32. 高善文 安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33. 哈繼銘 高盛投資管理部中國副主席暨首席投資策略師
34. 黃海洲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研究部聯席主管
35. 黃金老 華夏銀行副行長
36. 連平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37. 馬駿 德意志銀行董事總經理、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38. 孫明春 上海博道投資首席經濟學家
39. 徐剛 中信證券董事總經理
40. 袁力 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
論壇特邀成員:
1. 郭濂 國開行金融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2. 黃明 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康奈爾大學終身教授
3. 黃志強 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所長
4. 何東 香港金融管理局助理總裁
5. 胡一帆 海通國際研究部主管兼首席經濟學家
6. 金中夏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所所長
7. 李麟 浦發銀行戰略發展部總經理
8. 李迅雷 海通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9. 林采宜 國泰君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10. 魯政委 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11. 馬寧 高華證券公司副總經理、研究總監
12. 彭文生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
13. 沈建光 瑞穗證券亞洲公司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
14. 盛松成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司長
15. 孫國峰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副司長
16. 王志浩 渣打銀行大中華區研究主管
17. 吳高連 中國光大銀行專職董事
18. 武劍 中國光大銀行專職董事
19. 謝多 中國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黨委書記
20. 熊志國 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政策研究室主任
21. 許憲春 國家統計局副局長
22. 徐忠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
23. 張承惠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長
24. 張霄嶺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監管三部副主任
25. 鄭京平 國家統計局總工程師
26. 諸建芳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27. 朱寧 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
28. 周道許 貴州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貴州省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
29. 鄒加怡 財政部國際司司長
論壇特邀研究員:
1. 程漫江 中銀國際證券董事總經理、研究部主管
2. 王信 中國人民銀行南昌中心支行行長
3. 向松祚 中國農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4. 張斌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
5. 張明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投資研究室主任
6. 周誠君 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研究員
7. 祝丹濤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處長、副研究員
③ 聯合國制裁名單,美國制裁名單,OFAC 制裁名單有什麼區別
1、聯合國制裁名單,按照規定,所有制裁決議的通過必須經過安理會的批准,而五個常任理事國擁有對任何安理會決議的否決權,因此,聯合國安理會的任何制裁行動均不可能針對五常中的任何一國。所有的聯合國成員國都必須遵守。
根據《聯合國憲章》,聯合國制裁行動的具體措施包括全面經濟和貿易制裁以及一些較為具體的措施,如武器禁運、禁止旅行及金融或外交限制等。
2、美國政府的制裁名單,是需要美國國會討論通過的,但是僅限於美國,或者與美國有雙邊或者多邊協定的國家,才會按照美國的制裁名單,對當事國進行制裁。
美國政府的制裁名單包括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出入境、制裁范圍很廣!原則上說,美國的制裁名單,其他國家沒有必須配合美國,共同對當事國執行制裁的義務和責任!
3、OFAC是美國財政部制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的裁名單,主要是對經濟方面的項目進行制裁,比如,禁止美國對其他國家投資,或者凍結其他國家在美國的資產,等等。主要是經濟制裁,制裁范圍比較單一!
(3)國際金融組織名單擴展閱讀:
根據《聯合國憲章》,制裁行動的具體措施包括全面經濟和貿易制裁以及一些較為具體的措施,如武器禁運、禁止旅行及金融或外交限制等。
從聯合國通過決議的數量可以看出,安理會並不經常動用制裁的手段。截至1990年8月6日,安理會總共通過了661項決議,而其中制裁決議佔了相當小的部分。這主要是因為相關國家往往很難在一個具體議題上達成一致意見,導致制裁決議很難通過。每一次制裁決議出台的幕後都有著相關國家之間大量的磋商、談判與妥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制裁
④ 世界銀行的成員國的組成
世界銀行集團成員國名單
成員國 國際復興開發銀行 國際金融公司 國際開發協會 多邊投資擔保機構 國際投資
糾紛解決中心
阿富汗
阿爾巴尼亞
阿爾及利亞
安哥拉
安地卡及巴布達
阿根廷
亞美尼亞
澳大利亞
奧地利
亞塞拜然
巴哈馬
巴林
孟加拉國
巴貝多
白俄羅斯
比利時
貝里斯
貝南
不丹
玻利維亞
波斯尼亞-黑塞哥維那
波札那
巴西
汶萊達魯薩蘭國
保加利亞
布吉納法索
蒲隆地
柬埔寨
喀麥隆
加拿大
維德角
中非共和國
查德
智利
中國
哥倫比亞
葛摩
剛果民主共和國
剛果共和國
哥斯大黎加
象牙海岸
克羅埃西亞
塞普勒斯
捷克共和國
丹麥
吉布地
多米尼加
多明尼加
東帝汶
厄瓜多
埃及
薩爾瓦多
赤道幾內亞
厄利垂亞
愛沙尼亞
衣索比亞
斐濟
芬蘭
法國
加彭
甘比亞
喬治亞
德國
迦納
希臘
格瑞那達
瓜地馬拉
幾內亞
幾內亞比索
蓋亞那
海地
宏都拉斯
匈牙利
冰島
印度
印度尼西亞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伊拉克
愛爾蘭
以色列
義大利
牙買加
日本
約旦
哈薩克
肯亞
吉里巴斯
韓國
科威特
吉爾吉斯共和國
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
拉脫維亞
黎巴嫩
賴索托
賴比瑞亞
利比亞
立陶宛
盧森堡
前南斯拉夫馬其頓共和國
馬達加斯加
馬拉維
馬來西亞
馬爾地夫
馬里
馬爾他
馬紹爾群島
茅利塔尼亞
模里西斯
墨西哥
密克羅尼西亞聯邦
摩爾多瓦
蒙古
摩洛哥
莫三比克
緬甸
納米比亞
尼泊爾
荷蘭
紐西蘭
尼加拉瓜
尼日
奈及利亞
挪威
阿曼
巴基斯坦
帛琉
巴拿馬
巴布亞紐幾內亞
巴拉圭
秘魯
菲律賓
波蘭
葡萄牙
卡達
羅馬尼亞
俄羅斯
盧安達
薩摩亞
聖馬利諾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
沙烏地阿拉伯
塞內加爾
塞席爾
獅子山
新加坡
斯洛伐克共和國
斯洛維尼亞
索羅門群島
索馬里
南非
西班牙
斯里蘭卡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
聖露西亞
聖文森及格瑞那丁
蘇丹
蘇利南
史瓦濟蘭
瑞典
瑞士
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
塔吉克
坦尚尼亞
泰國
多哥
湯加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
突尼西亞
土耳其
土庫曼
烏干達
烏克蘭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
英國
美國
烏拉圭
烏茲別克
萬那杜
委內瑞拉
越南
葉門共和國
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
尚比亞
辛巴威
⑤ G20峰會有哪些國家,g20峰會成員國名單2014
二十國集團(英語:Group of Twenty,縮寫:G20)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於1999年12月16日在德國柏林成立,屬於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對話的一種機制,
由七國集團(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日本),金磚五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印度、巴西、俄羅斯、南非),七個重要經濟體(澳大利亞、墨西哥、大韓民國、土耳其、印度尼西亞、沙烏地阿拉伯、阿根廷),以及歐洲聯盟組成。
按照慣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列席該組織的會議。
(5)國際金融組織名單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1997亞洲金融危機發生後,要求增加發展國在全球經濟活動中 發言權的呼聲日益增強。
1999.6德國科隆,美日德法英意加俄8個工業國財長提出為防止類似亞洲金融風暴的重演,讓更多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舉行經常性對話,以利全球金融貨幣體系的穩定。
1999.9華盛頓八國集團財長宣布成立二十國集團(G20)論壇,由歐盟、布雷頓森林機構和19國財長央行長組成。
1999.12德國柏林,八國集團(美日德法英意加俄) 與歐盟及 亞 非 拉美大洋洲各國 財長 和 央行行長共創20國集團(G20) 國際經濟合作非正式論壇會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列席G20論壇會議)會議旨在促進工業國和新興市場國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和金融體系重要問題 開展建設開放性對話。通過對話,為討論協商 有關實質問題 奠定廣泛基礎,尋求合作,推動國際金融體制 改革並加強其框架的構建。
中國是二十國集團的創始成員,並於2005年作為主席國成功地舉辦了第七屆二十國集團財長和央行行長會議。中國於2016年舉辦G20領導人峰會。
⑥ 金融行動工作組成員有哪些國家
有中國。
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 (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on Money Laundering -- FATF) 是西方七國為專門研究洗錢的危害、回預防洗錢並協調答反洗錢國際行動而於1989年在巴黎成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是目前世界上最具影響力的國際反洗錢和反恐融資領域最具權威性的國際組織之一。
2005年1月,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第16任輪值主席 Jean-Louis Fort 先生致函中國人民銀行周小川行長,邀請中國成為 FATF 觀察員。同年2月,由人民銀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外交部、公安部等部門組成的中國政府代表團首次參加了在巴黎召開的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全體會議。2006年11月,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對照 FATF +9項建議最新標准對中國的反洗錢/反恐融資工作進行了全面現場評估。2007年當地時間6月28日,在法國召開的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全體會議以協商一致方式同意中國成為該組織正式成員 。
⑦ 二十國集團有哪些國家
由中國、阿根廷、澳大利亞、巴西、加拿大、法國、德國、印度、印度尼西亞、義大利、日本、韓國、墨西哥、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土耳其、英國、美國以及歐盟二十方組成。
創立20國集團的建議是美國等西方8個工業化國家的財長們1999年6月在德國科隆提出的,目的是讓有關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舉行非正式對話,以利於國際金融和貨幣體系的穩定。
20國集團是布雷頓森林體系框架內非正式對話的一種機制,旨在推動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為有關實質問題的討論和協商奠定廣泛基礎,以尋求合作並促進世界經濟的穩定和持續增長。
(7)國際金融組織名單擴展閱讀
組織特點
1、代表性
G20構成兼顧了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以及不同地域平衡覆蓋范圍廣;
2、平等性
G20採用協商一致的原則運作,新興市場國家同發達國家在相對平等的地位上就國際經濟金融事務交換看法;
3、實效性
G20峰會通過一系列重要決定,為應對金融危機、促進世界經濟復甦、推動國際金融貨幣體系改革發揮了重要作用。
集團宗旨
20國集團屬於非正式論壇,旨在促進工業化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就國際經濟、貨幣政策和金融體系的重要問題開展富有建設性的對話,並通過對話,為有關實質問題的討論和協商奠定廣泛基礎,以尋求合作並推動國際金融體制的改革,加強國際金融體系架構,促進經濟的穩定和持續增長。
此外,20國集團還為處於不同發展階段的主要國家提供了一個共商當前國際經濟問題的平台。同時,20國集團還致力於建立全球公認的標准,例如在透明的財政政策、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等領域率先建立統一標准。
⑧ 國際金融專業院校有哪些 都有什麼大學名單
國際金融專業是國內最多大學辦的專業,列起大學名單來不方便,最好用排除法。
⑨ 我國二十三家金融央企分別是
目前中國的中央金融企業為24家。
1、國家開發銀行、農業發展銀行、進出口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華融資產管理公司、長城資產管理公司、東方資產管理公司、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太平保險集團公司、再保險(集團)公司
2、人民保險集團股份公司、銀河金融控股有限公司、銀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中信集團公司、光大(集團)總公司、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央國債登記結算有限公司、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中央金融企業是指在國務院領導下由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依法獨立履行職責,並監管的國有金融機構等獨立法人單位。
(9)國際金融組織名單擴展閱讀
1、國家開發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策性銀行。 2008年12月改制為國家開發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3月,國務院明確國開行定位為開發性金融機構。
(2)國開行注冊資本4212.48億元,股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梧桐樹投資平台有限公司和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持股比例分別為36.54%、34.68%、27.19%、1.59%。
(3)國開行主要通過開展中長期信貸與投資等金融業務,為國民經濟重大中長期發展戰略服務。截至2015年末,資產規模12.3萬億元人民幣,不良貸款率連續43個季度低於1%,保持一流的市場業績。穆迪、標准普爾等專業評級機構,連續多年對國開行評級與中國主權評級保持一致。
(4)國開行是全球最大的開發性金融機構,中國最大的對外投融資合作銀行、中長期信貸銀行和債券銀行。2015年,在美國《財富》雜志世界企業500強中排名第87位。
(5)國開行在中國內地設有37家一級分行和3家二級分行,境外設有香港分行和開羅、莫斯科、里約熱內盧、加拉加斯、倫敦、萬象等6家代表處。全行員工近9000人。旗下擁有國開金融、國開證券、國銀租賃和中非基金等子公司。
2、中國進出口銀行
(1)成立於1994年,是直屬國務院領導的、政府全資擁有的國家政策性銀行,其國際信用評級與國家主權評級一致。目前在國內設有9家營業性分支機構和5個代表處,在境外設有東南非代表處和巴黎代表處;與 140 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2)中國進出口銀行是我國外經貿支持體系的重要力量和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和對外承包工程及各類境外投資的政策性融資主渠道、外國政府貸款的主要轉貸行和中國政府援外優惠貸款的承貸行,為促進我國開放型經濟的發展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3)中國進出口銀行的主要職責是貫徹執行國家產業政策、外經貿政策、金融政策和外交政策,為擴大我國機電產品、成套設備和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推動有比較優勢的企業開展對外承包工程和境外投資,促進對外關系發展和國際經貿合作,提供政策性金融支持。
3、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1)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 (簡稱中國信保,英文Sinosure) 是我國唯一承辦出口信用保險業務的政策性保險公司,也是我國四家政策性金融機構之一。[3]於2001年12月18日正式揭牌運營,公司資本金約300億,資本來源為出口信用保險風險基金,由國家財政預算安排。
(2)2011年5月14日,國務院批復了中信保改革實施總體方案和章程修訂草案,進一步明確了公司的政策性定位,大幅補充了公司資本金.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匯金公司)200億元人民幣注資已於2011年6月底到位。
(3)2011年11月,經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批准,中信保領導班子列入中央管理。2012年3月17日,中信保升級副部級央企。
(4)中國信保的業務范圍包括:中長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海外投資保險業務;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業務;國內信用保險業務;與出口信用保險相關的信用擔保業務和再保險業務;應收賬款管理、商賬追收等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及信息咨詢業務;進口信用保險業務;保險資金運用業務;經批準的其他業務。
(5)中國信保還向市場推出了具有多重服務功能的「信保通」電子商務平台和中小微企業投保平台,使廣大客戶享受到更加快捷高效的網上服務。
(6)公司成立以來,出口信用保險對我國外經貿的支持作用日益顯現。尤其在國際金融危機期間,出口信用保險充分發揮了穩定外需、促進出口成交的杠桿作用,幫助廣大外經貿企業破解了「有單不敢接」、「有單無力接」的難題,在「搶訂單、保市場」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7)截至2012年末,中國信保累計支持的國內外貿易和投資的規模約1萬億美元,為數萬家出口企業提供了出口信用保險服務,為數百個中長期項目提供了保險支持,包括高科技出口項目、大型機電產品和成套設備出口項目、大型對外工程承包項目等,累計向企業支付賠款43.4億美元。
(8)中國信保現有15個職能部門,營業機構包括總公司營業部、18個分公司和6個營業管理部,已形成覆蓋全國的服務網路,並在英國倫敦設有代表處。
(9)公司的經營宗旨是:「通過為對外貿易和對外投資合作提供保險等服務,促進對外經濟貿易發展,重點支持貨物、技術和服務等出口,特別是高科技、附加值大的機電產品等資本性貨物出口,促進經濟增長、就業與國際收支平衡」。
4、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1)中國華融是經國務院批准,由財政部、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發起設立的非銀行金融機構。公司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
(2)公司總部設在北京,全國設有32家分支機構,旗下擁有華融湘江銀行、華融證券、華融信託、華融租賃、融德資產、華融渝富、華融期貨、華融置業、華融致遠投資、華融匯通資產10家子公司,服務網路遍及30個省、市、自治區,可以為客戶提供資產經營管理、銀行、證券、金融租賃、信託、投資、基金、期貨、置業等全牌照、多功能、一攬子綜合金融服務。
(3)截至2011年底,公司總資產達2185億元,凈資本收益率達12.58%。公司注冊資本258.35億元,由財政部控股,持股比例為98.06%;中國人壽保險(集團)公司參股,持股比例為1.94%。在成立大會上,中國華融董事長賴小民表示,改制完成後,中國華融將穩步推進增資擴股,適時引進海內外優秀的戰略投資者,擇機完成IPO實現海內外整體公開上市 。
(4)中國華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為創立於1999年的中國華融資產管理公司,為支持國有銀行改革發展、國有企業減債脫困、化解系統性金融風險,維護金融體系穩定運行發揮了重要的「安全網」和「穩定器」作用。
(5)在圓滿完成國家賦予的政策性資產處置任務後,從2006年開始啟動商業化轉型。特別是2009年以來,經營業績連續三年實現翻番,進入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的新時期。截至2012年6月末,中國華融集團總資產為2463億元,集團所有者權益為344億元。
5、中國太平保險有限公司
(1)太平保險有限公司(簡稱「太平保險」)1929年11月20日始創於上海,由私營金城銀行獨資開設,資本為法幣100萬元。1933年,金城銀行邀集交通、大陸、中南、國華等銀行參股,並將資本增為法幣500萬元。之後通過收購豐盛、安平、中國天一等華商保險公司,開始集團化經營。1938年,太平保險撥款法幣100萬元,獨資設立太平人壽保險公司。
(2)太平保險除在上海設立總公司外,又在國內各大口岸廣設分支機構和代理處,最鼎盛時,太平保險在全國的代理網點總數達900餘處,還在香港和東南亞地區設立了多家分支機構,成為當時我國保險市場上一家實力雄厚的民族保險公司。
(3)1949年5月,上海解放。經上海市軍管會批准,太平保險於1949年6月20日恢復營業。50年代,國家對民族資本保險公司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經過1951年和1956年的兩輪改組,包括太平保險在內的28家華商私營財產保險公司合並重組為公私合營太平保險公司。
(4)根據國家的整體安排,從1956年起,國內保險市場由中國人民保險公司獨家經營,太平保險停辦國內業務,專營境外業務。太平保險從此移師海外,在港澳及東南亞地區開拓經營了整整45年。
(5)2001年12月20日,經國務院同意,中國保監會批准,太平保險全面恢復中國境內的財產保險業務,並對公司進行股權改造。
(6)改造後,太平保險的股東共有三家,分別為:中國保險(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國保險」,持股47.525%)、中保國際控股有限公司(簡稱「中保國際」,香港上市公司,中國保險業首家上市公司,持股40.025%)及中國工商銀行(亞洲)有限公司(簡稱「工銀亞洲」,中國工商銀行在港上市公司,持股12.45%)。公司注冊資本金10億元人民幣,總部設在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