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機構深化金融

金融機構深化金融

發布時間:2021-03-06 10:24:01

A. 金融深化和金融自由化到底有什麼區別

金融深化【Financial Deepening】:一國ZF放棄對金融市場和金融體系的過度干預,放鬆對利率版和匯率的嚴格管制,使利權率和匯率為反映資金供求和外匯供求對比變化的信號,從而有利於增加儲蓄和投資,促進經濟增長。此時金融業能夠有效地動員和配置社會資金促進經濟發展,而經濟的蓬勃發展加大了金融需求並刺激金融業發展時,金融和經濟發展就可以形成一種互相促進和互相推動的良性循環狀態,這種狀態可稱作金融深化。金融深化可通過儲蓄效應、投資效應、就業效應、收入分配效應,促使經濟發展。金融深化,就要放開利率管制,取消信貸配給制,實行金融的自由化。
金融自由化也稱「金融深化」,是「金融抑制」的對稱。金融自由化理論主張改革金融制度,改革政府對金融的過度干預,放鬆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限制,增強國內的籌資功能以改變對外資的過度依賴,放鬆對利率和匯率的管制使之市場化,從而使利率能反映資金供求,匯率能反映外匯供求,促進國內儲蓄率的提高,最終達到抑制通貨膨脹,刺激經濟增長的目的。

B. 進一步深化金融體制改革應著重於哪些方面

一要深化國有銀行改來革。鞏固和發展國源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成果。推進中國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深化政策性銀行改革,重點進行國家開發銀行改革。

二要加快農村金融改革。構建分工合理、投資多元、功能完善、服務高效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充分發揮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在農村金融中的骨乾和支柱作用,繼續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增強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為"三農"服務的功能。適當調整和放寬農村地區銀行業金融機構准入政策,鼓勵各類資本進入農村金融機構。探索發展適合農村特點的新型金融組織,加大農村金融產品和服務創新力度,積極解決農村貸款難問題。

三要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推進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和比重。穩步發展股票市場,加快發展債券市場,積極穩妥地發展期貨市場。進一步加強市場基礎性制度建設,推進股票、債券發行制度市場化改革,切實提高上市公司質量,加強市場監管。

四要深化保險業改革,擴大保險覆蓋面,提高保險服務水平和防範風險能力。

五要推進金融對外開放,提高開放水平。

六要切實加強和改進金融監管,健全監管協調機制,有效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穩定和安全。

C. 金融深化的主要內容

"金融深化" 英文對照

financial deepening; finance deepening; finance deepen;

"金融深化" 在工具書中的解釋

亦稱「金融自由化」。「金融壓制」的回對稱。主張改革金答融制度,政府改變對金融的過度干預,放鬆對金融機構和金融市場的限制,增強國內的籌資功能以改變對外資的過分依賴,放鬆對利率和匯率的管制使之市場化,從而利率能反映資金供求、匯率能反映外匯供求,促進國內儲蓄率的提高,減少對外資的依賴,最終達到抑制通貨膨脹、刺激經濟增長

"金融深化" 在學術文獻中的解釋

所謂金融深化,根據肖的定義,是指「解除對實際利率的限制,從而使其反映儲蓄的稀缺性,刺激儲蓄,提高投資的收益率.」金融深化論是愛德華·S·肖(Edward.S.Shaw)於1973年在《經濟發展中的金融深化》一書中提出的。

D. 金融深化的現代金融深化的表現

1、專業生產和銷售信息的機構的建立。
2、各類金融中介的出現。
3、限制條款、抵押和資本內凈值在容金融交易中的作用加強。
金融深化的主要內容
①確定一個合理的實際利率水平。考慮到大多數發展中國家存在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因此需要提高銀行存款利率的名義水平,使實際收益率為正,這樣才能增加公眾持有貨幣形式儲蓄的收益,從而增加對實際貨幣的需求。
②放鬆對匯率的管制,糾正高估本幣的現象,改固定匯率制為浮動匯率制,讓市場供求決定本幣匯率水平,通過本幣的適度貶值刺激本國出口,改善國際收支狀況。
③進行財政體制的改革,合理地規劃財政稅收,進而鼓勵儲蓄,減少不合理的財政補貼和配給,取消「信貸分配」中的特權。
④其他改革措施,包括放鬆對金融業務和金融機構的限制,發展多種金融工具和金融市場等。

E. 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四個方面
①健全促進宏觀經濟穩定、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現代金融體系,加快發展多專層次資本屬市場。
②穩步推進利率和匯率市場化改革,逐步實現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③加快發展民營金融機構。
④完善金融監管,推進金融創新,提高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競爭力,維護金融穩定。

F. 什麼是中國深化金融改革創新重點內容

人民銀行要求,要努力在金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實現新的突破,並部署擴回大答人民幣跨境使用,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深化外匯管理重點領域改革等。銀監會則將「深入推進銀行業改革開放」列入監管工作任務首位,並將「首批試點3至5家」由純民資發起設立自擔風險的銀行業金融機構。證監會部署監管轉型的九大任務中,包括了進一步精簡行政審批備案登記、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等內容。而保監會則強調,要推進保險服務體系、市場體系與監管體系三大方面的改革創新。

G. 人民日報:什麼是開發性金融機構

開發性金融機構是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深化和發展,以國家信用為基礎,以市場業績為支回柱,通過融資貫徹國答家政策,實現政府的發展目標。簡單地說就是既開展政策性金融業務,又開展商業性金融業務的金融機構。開發性金融機構是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深化和發展。它以國家信用為基礎,以市場業績為支柱,通過融資貫徹國家政策,實現政府的發展目標。

H. 如何深化金融體制改革

一是深化國有金融機構改革。推動已改制的國有商業銀行等各類國有金融機構完善公司治理,加快轉變經營機制和增長方式,加強對基層機構的管理。理順落實適度寬松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引導金融機構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正確處理好金融促進經濟發展與防範金融風險的關系,切實提高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質量,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
二是穩步發展多種所有制中小金融企業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擴大村鎮銀行等新型農村金融機構試點,引導更多信貸資金投向農村,積極擴大農村消費信貸市場。鼓勵各類銀行設立不同形式的小企業信貸服務機構,完善落實擔保、貼息等扶持政策,提高中小企業貸款比重。積極引導民間融資健康發展,抓緊制訂《放貸人條例》。
三是推進資本市場改革,維護股票市場穩定,發展和規范債券市場。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利用資本市場開展兼並重組,完善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和回購等政策措施,推進發行制度改革,改善市場供求關系。積極發展企業債、公司債、短期融資券和中期票據等債務融資工具,完善債券市場發行規則與監管標准。穩步發展期貨市場,探索農產品期貨服務「三農」的運作模式。
四是深化保險業改革,積極發揮保險保障和融資功能。加快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推進農業再保險和巨災保險體系建設。穩步發展與住房、汽車消費等相關的保險,積極發展建工險、工程險等業務。積極發展個人、團體養老等保險業務,推動健康保險發展。發揮保險公司機構投資者作用和保險資金投融資功能。強化法人機構和高管人員責任。
五是推進利率市場化改革和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發揮市場在利率決定中的作用,加快貨幣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建設,完善中央銀行利率體系,增強貸款利率下浮彈性。繼續按照主動性、可控性和漸進性原則,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增強匯率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六是健全金融監管協調機制。進一步加強中央銀行與金融監管部門的溝通協調,形成監管合力,避免出現系統性金融風險。繼續加強對國際金融危機的跟蹤和評估,高度關注國內金融市場流動性狀況、金融機構流動性及資產負債變化,認真排查風險隱患,加強風險監測、預警和防控,維護市場秩序,確保金融體系安全。

I. 關於金融深化的啟示

1.金融深化應採取適應國情的漸進方式。金融市場的完善和金融體制的健全是現代經濟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所以,經濟發展的過程必然伴隨著金融深化。現代經濟發展離不開金融發展的支持,而金融發展又是以經濟發展為基礎的。一般情況下,一國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其金融深化程度往往也越高。因此,金融深化是伴隨著整體經濟改革發展的一個漸進過程,金融深化的政策措施應根據經濟發展的成熟程度和經濟運行的內在邏輯做出合理的時序選擇和安排,分階段和有計劃地進行。金融深化理論的首倡者麥金農在後期的著作中對此予以高度重視,他指出「十分重要的一點是,每一個國家的自由化過程的先後順序要正確」。「財政、貨幣與外匯政策如何排序是至關重要的。政府不能夠也不應該同時採取全部的自由化措施。相反,經濟自由化有一個『最佳』的順序,由於各個國家最初的國情不同,因此這種順序可能依國家的不同而各異」。然而,拉美和亞洲的一些發展中國家往往急於求成,採取了過於激進、超前的金融深化戰略措施,在宏觀經濟條件還不具備的條件下,就加快實現金融自由化的步伐,特別是缺乏風險管理和金融監管的能力,過快地放開資本賬戶。隨著金融深化實踐的深入發展,麥金農對放開資本賬戶實行貨幣自由兌換持謹慎態度。他認為:「除非金融穩定和國內市場利率已經形成,否則不宜開放資本賬戶,實行貨幣自由兌換,過早開放資本賬戶會助長資金流動,擾亂經濟與金融秩序」。
2.在推進金融深化的過程中,必須十分重視加強對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監管。金融深化(或金融自由化)並不等於放棄政府對銀行和其他重要金融機構的監督,讓金融業完全放任自由。成功的金融深化不是簡單地取消一切法規和管理,而是要求政府必須嚴格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來加強對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有效管理與監督。然而,現代科技在金融領域的廣泛應用更是增加了金融監管的難度,為此,金融深化必須要有一個有力的監管體制與之相適應。拉美及亞洲發展中國家的金融自由化實踐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金融監管軟弱乏力,缺乏對金融市場和金融機構的監管。由此可見,加強金融監管和維持金融機構的穩定經營是規避金融危機的重要條件。
3.要積極合理利用外資,保持適度的外債規模。金融深化的目的是通過提高國內儲蓄的利用率來促進資本的形成,不應過度依賴國外資本,尤其是外債。然而,由於發展中國家的政府和企業往往有著強烈的發展動機和投資沖動,在推進金融深化的過程中,當出現國內儲蓄不能滿足其快速發展的要求時,不是把主要精力用在如何提高國內儲蓄的利用率上,而是過度依賴外資。尤其是一些發展中國家不是著重吸引外商直接投資,而是以吸收國外貸款為重,且多為短期商業貸款。在缺乏金融監管機制的情況下,大量短期國際投機資本紛紛流向高風險項目,引發金融恐慌和崩潰。總結歷史的經驗教訓,外資既能興邦,也能喪邦。外債規模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還有著深刻的政治和社會意義,發展中國家不僅要合理利用外資,而且必須將其控制在20%的國際警戒線以內。
最後,值得強調指出的是,我們應客觀的對待金融深化理論與實踐,絕不能因一些發展中國家在推行金融深化進程中發生了金融危機,就認為金融深化與金融危機二者之間有某種必然的因果關系。實踐證明,有效、合理的金融深化實踐會提高經濟發展的績效,還可以提高一個國家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一些發展中國家之所以在金融深化的進程中發生了金融危機,其根本原因在於選擇了過於激進、超前的金融深化戰略。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深化金融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市商外匯 瀏覽:734
如何將大額外匯匯出國 瀏覽:573
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txt 瀏覽:154
央企背景公募基金公司有哪些 瀏覽:775
北京長生明投資管理 瀏覽:185
2019年1月3日港幣兌人民幣匯率 瀏覽:212
都有哪種類型的基金 瀏覽:890
平安人保股票價格多少錢 瀏覽:453
證券投資者風險評估分幾級 瀏覽:55
3s理財 瀏覽:405
股票熱點預測 瀏覽:796
美元匯率半年走勢兌人民幣 瀏覽:238
山西美錦價格 瀏覽:888
美元對人民幣費率怎麼算 瀏覽:871
雄安高鐵股票有什麼 瀏覽:149
聯動天翼融資 瀏覽:819
富國消費主題基金怎麼掙錢 瀏覽:764
1145港幣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305
融資訴求6 瀏覽:606
興樂集團投資 瀏覽: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