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易綱提升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

易綱提升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

發布時間:2021-03-24 00:41:13

Ⅰ 金融有什麼可以參考的書籍

一、關於書籍的選擇
1. 國際金融學部分
《國際金融學》新版,姜波克,高等教育出版社(或者《國際金融新編》,姜波克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國際金融新編習題指南》(第二版)姜波克編 復旦大學出版社;
《國際金融》馬君潞、陳平等主編,南開大學出版社;
此外,推薦較多的參考書還有《國際金融》,錢榮編,南開大學出版社;《國際金融》,易綱、張磊,上海人民出版社。
2. 貨幣銀行學部分
《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胡慶康,復旦大學出版社;
《現代貨幣銀行學教程習題指南》,胡慶康,復旦大學出版社;
貨幣銀行學基本的配置是「胡慶康先生的教材+習題指南」,此外還有些書可供參閱,如《貨幣銀行學》,易綱、昊有昌,上海人民出版社;《貨幣金融 學》,黃憲,武漢大學出版社;《金融學》,曹龍騏,高等教育出版社;《貨幣銀行學》,戴國強,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貨幣銀行學》夏德仁主編,中國金融出 版社;《金融學》,黃達,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 投資學部分
《金融市場學》,張亦春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投資學》,劉紅忠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另外《證券投資學》(第二版)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證券投資學》(第二版)霍文文,高等教育出版社,可供參考。實際上投資學內容零散,沒有一本能夠完全吻合大綱內容的教材。
此外,專業期刊《金融研究》和《金融參考》,對考取高分有一定的幫助。總體來講,金融碩士的參考書比較多,對於時間緊迫,知識基礎不牢固(例如跨專業),目標院校競爭不是特別激烈,以過國家線為目標的考生而言,擇書在精而不在多,應一本一本爭取讀透,狠抓基礎。具備一定實力、有抱負的考生,首先也要讀透包含核心知識點的重點教材,在此基礎上再擴大視野。

外匯五個轉變以來,銀行仍有哪些不便

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日前在《中國金融》發表署名文章《外匯管理方式的歷史性轉變》,展現了5年來外匯局圍繞著「五個轉變」,大刀闊斧地推進改革取得的成就和亮點。
易綱指出,2009年,外匯局提出外匯管理要實現「五個轉變」:從重審批轉變為重監測分析,從重事前監管轉變為強調事後管理,從重行為管理轉變為更加強調主體管理,從「有罪假設」轉變到「無罪假設」,從「正面清單」轉變到「負面清單」。在簡政放權上先走了一步,早改了幾年,積累了經驗。
5年來,外匯局大幅度削減行政審批項目,提高市場主體外匯資源配置效率。2009年以來,外匯局共取消27項行政審批,事前監管方式顯著下降。
從經常項目管理來看,貨物貿易外匯管理用總量核查,取代過去對年均4500萬筆的進出口收付匯逐筆核銷,行政許可項目減至兩大項4小項;服務貿易購付匯管理已實現零審批,所有服務貿易購付匯均可在金融機構直接辦理,單筆等值5萬美元以下的每年近1500萬筆的服務貿易收付匯業務無需審核單證。由於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跨境收支佔到經常項目收支總量的96%,這意味著絕大多數經常項目交易都享受到了簡政放權帶來的改革紅利。
從資本項目管理來看,外匯局加快構建以登記為核心的管理新框架,取消了直接投資、外債以及跨境擔保等項下不必要的行政許可項目,每年可減少企業到外匯局約5萬次行政審批。資本項下行政許可項目從2009年的59個子項減至20個子項,降幅近70%。這些簡政放權舉措,極大地激發了市場活力,讓市場主體切實享受到了實惠,有力地促進了中國經濟和中國企業國際競爭力的提升。
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改革後,每年可減少企業到外匯局購付匯審批約5000次,企業單筆平均收、付匯時間分別縮短70%和85%,投入的人力資源減少了三分之一,每年可為企業節省人工、交通等費用近48億元人民幣。服務貿易改革後,企業辦理業務的時間由原先20分鍾以上縮短為5分鍾。
直接投資簡政放權措施出台後,外商投資企業外匯登記業務、外國投資者出資確認登記業務平均耗時較改革前分別減少16.7%和66.7%。取消外債、對外擔保、外債轉貸款相關審批後,擴大了企業跨境投融資自主權,有利於企業合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有助於緩解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大規模清理法規文件方面,外匯局以向市場主體提供簡潔透明的市場規則為原則。繁瑣復雜的法規文件容易導致市場主體看不懂、學不會、做不了,是影響市場主體創業發展的另一道「玻璃門」。為此,近年來,外匯局以削減行政審批、轉變管理方式為契機,加快總局和分局、各個條線管理法規的清理和整合。例如,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改革共廢止123個規范性文件,最終形成以一個指引、一個細則和一個規程為架構的貨物貿易外匯管理法規體系。近年來,外匯局總局宣布廢止和失效規范性文件超過700件,削減幅度超過六成;分局宣布失效或廢止規范性文件2萬余件,僅保留180餘件。
此外,外匯局還在以下方面積極探索,不斷開拓新的改革局面。一是高度重視監測分析,為事中、事後監管提供決策依據。二是創新事中、事後管理手段,引入企業負責人約談制度。三是探索主體監管方法,促進市場主體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四是以「無罪假設」和「負面清單」引領改革,促進貿易投資便利化。
易綱表示,下一步,深化外匯管理改革,仍要以「五個轉變」為核心,做到理念深刻轉變,工作流程、方法深刻轉變,人員素質、技能深刻轉變。在此過程中,練好外匯管理的「看家本領」。做好統計監測,建設強大的資料庫和信息系統;提升分析能力,經常項目、資本項目、國際收支、外匯檢查各條線整合協同互通立體作戰;完善預警系統閾值及啟動機制;寓監管於服務之中,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維護國家涉外經濟安全。

Ⅲ 中國已有12家銀行入選全球50強嗎

2018年7月,英國《銀行家》雜志公布了「2018年全球銀行1000強」榜單。其中,工行、建行、中行、農行位居榜單前四位;全球銀行1000強前50榜單中,12家中國地區的銀行入榜,在前50榜單中佔比24%。

「走出去」的同時,中國銀行業也在不斷「引進來」。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底,外資銀行在華營業性機構總數達到1013個,分布在70個城市。同期,外資銀行在國內資產總額3.24萬億元,比2001年增加10多倍,佔中國銀行業資產規模1.3%,外資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達到17.83%。

入新時期,銀行業對外開放的步伐明顯加快。2017年11月10日,財政部副部長朱光耀透露,中國將取消對中資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外資單一持股不超過20%、合計持股不超過25%的持股比例限制,實施內外一致的銀行業股權投資比例規則等。今年4月的亞洲博鰲論壇上,央行行長易綱宣布了12條金融業開放的措施。

從宏觀層面看,金融開放會表現出化壓力為動力的效果,目前中國金融業抗擊能力較之前好很多。不過,金融開放可能會對小型金融機構帶來一定影響。「小型金融機構可以尋求新的渠道,以銀行為例,可以瞄準小微企業、地區城市來化解一線城市的不利影響。」北大國發院副院長於淼傑此前向新京報記者表示。

Ⅳ 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是什麼時候

在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經過三十年的壯觀增長,中國終於超過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日本內閣府發布的數據顯示,日本2010年名義GDP(國內生產總值)為54742億美元,比中國少4044億美元,中國GDP超過日本正式成為第二大經濟體。

2000年,中國還是世界第七大經濟體,2007年超越德國成為世界第三。中國經濟規模何時能超越日本一直是近些年來國內外經濟學家關注的話題。

美國《華爾街日報》用「一個時代的結束」來形容這一歷史性時刻。

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日本東京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客座教授袁鋼明昨天再次強調,國際上衡量國富國窮的指標是人均GDP,「目前中國人均GDP只是日本的十分之一,中國還是一個『窮國』的事實並沒有改變,國內媒體應該淡化這一變化,避免國際輿論借機再度炒作『中國經濟威脅論』」。

(4)易綱提升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擴展閱讀:

有這樣幾個事實反映了中國地位的凸顯:

第一,在金融危機條件下,中國經濟一枝獨秀,保持了高速增長。2010年中國GDP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第二,2010年10月,G20財長會議決定IMF將向中國等新興大國轉讓6%的投票權,其中,中國的份額將由3.72%躍升至6.39%,投票權也將從目前的3.65%升至6.07%,一舉超過英、法、德成為IMF第三大股東

中國投票權的上升並沒有動搖美國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所擁有的否決權,也沒有動搖發達經濟體的主導權。

第三,中國研製成功世界上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天河一號」,其速度比原本位居世界首位的美國「美洲虎號」快47%,被認為是走向科技大國的重要表現。

第四,中國海軍艦隊多次遠赴亞丁灣、索馬裏海域執行護航任務。

第五,在全球治理層面,中國在聯合國安理會發揮重要作用,作為G20和「金磚四國」成員參與制定和協調國際經濟規則,作為基礎四國的成員參與氣候變化談判,中國的國際話語權顯著提升。

Ⅳ 關於金融方面的書籍

《經濟學原理》《微觀》《宏觀》這幾本先過一遍基本概念。。。

再推薦一些好的:

1、《門口的野蠻人》 豆瓣評分:8.2

對於那些不懷好意的收購者,華爾街通常稱之為「門口的野蠻人。華爾街商戰紀實經典,深度接觸資本世界,金融大鱷、國際巨頭悉數登場——KKR、DBL、美林、高盛、雷曼、拉札德、所羅門兄弟、第一波士頓、貝爾斯登、大通曼哈頓、花旗、摩根士丹利、巴菲特、米爾肯、納貝斯克、菲利普·莫里斯、美國運通、百事可樂、寶潔、卡夫、麥肯錫……有史以來最推薦的商界與金融界實戰經典案例!

2、《巴菲特致股東的信》 豆瓣評分:8.4

巴菲特沒有撰寫過什麼專業著作,唯一的作品是每年寫給伯克夏哈撒維公司股東的信。從一個細節就可以看出巴菲特的偉大——在目錄中,排在最前面的是「公司治理」,其次才是「公司財務」。人們往往把巴菲特視為財務和稅務專家,但他在鑒別公司經理人方面的才能無人能及。其實他的每一句話都可以歸結為我們耳熟能詳的真理,只是用一種非常簡潔朴實的方式來表達而已。

3、《說謊者的撲克牌》 豆瓣評分:8.2

「說謊者的撲克牌」是華爾街上金融家們玩的一種休閑游戲,以最善於瞞騙他人而實行心理欺詐者為勝。邁克爾·劉易斯將其用為隱喻,描述了自己在華爾街最大的投資銀行之一的所羅門兄弟公司里四年的工作經歷——從意外受雇、接受培訓直到成長為只憑一個電話即可以調動數百萬美元資金的明星交易員。

4、《日本蠟燭圖技術》 豆瓣評分:9.0

《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是一項傑出的探索、研究、翻譯成就……他不僅全面周詳、內容豐富,而且文筆流暢、引人入勝。史蒂夫的工作幹得實在漂亮,他將日本的蠟燭圖技術與傳統的西方技術工具結合起來,相互補充,相互配合,並且用大量的優秀圖例把這個概念清晰地作了說明……我敢擔保,《日本蠟燭圖技術:古老東方投資術的現代指南》將成為有關內容的標准教材。

5、《大而不倒》 豆瓣評分:8.4

《大而不倒》是數十年來最扣人心弦的金融紀實巨著之一。在本書中,身為《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以及本世紀最受尊崇的金融記者之一的安德魯·羅斯·索爾金用極其詳盡的、具有權威性的第一手資料為讀者講述了這場將世界逼向崩潰邊緣的經濟危機。

憑借著與金融危機中重要人物的接觸,索爾金再現了這些動盪日子的戲劇性和混亂性,揭露了從未曝光的細節以及詳盡地描述了這些金融界和政界最有權勢的,貪婪且恐懼、損人利己的人,如何決定了世界經濟的命運。

6、《聰明的投資者》 豆瓣評分:9.0

20世紀最偉大的投資顧問本傑明·格雷厄姆給予世界的知識和靈感,教你如何成為《聰明的投資者》。格雷厄姆在本書里所提出的「價值投資」這一理念,使許多投資者避免「一失足成千古恨」,進而教導他們發展長遠的戰略。自1949年初次出版以來,這本書就一直是股票市場的《聖經》。

7、《行動的勇氣》 豆瓣評分:8.8

美聯儲及美國財政部的同事們,與兩任美國總統一起,頂住了來自難以取悅的國會以及被華爾街所激怒的群眾的批評與壓力,成功地使美國國內搖搖欲墜的金融體系穩定了下來。憑借著創造力和決斷力,他們阻止了一場規模大到難以想像的經濟崩潰的出現,並接著制定出非常規的項目以幫助美國經濟復興,同時也希望這些項目能成為他國學習的模範。

《行動的勇氣》一書詳盡地介紹了白宮的決策過程,對這場危機里的重要參與者的刻畫也入木三分,它詳述並解釋了這場自經濟大蕭條以來美國最嚴重的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並從局內人的角度闡述了政府的政策回應。

8、《漫步華爾街》 豆瓣評分:8.4

金融危機爆發後,各地讀者更加渴望利用伯頓·G·馬爾基爾這本書指導他們進行投資——既撫慰人心又極富權威,干貨滿滿又是暢銷書排行榜常青樹。

該書被認為是建立投資組合時要購買學習的第一本書,目前銷量已達150萬冊。除了談及各種投資機會外,還包括了對經濟大蕭條和全球信貸危機的探討,以及對新興市場長期潛力的進一步關注。

該書除了其經典的生命周期投資指南,新增的部分則教會讀者如何應對日益復雜的衍生工具。

最後,讀書只是一方面,也要接觸一些金融的圈子,比如關注雪球這種產出優質內容的公眾號,以及「今融道」這種專門做金融圈社交的APP,打開自己在金融圈的圈子。

Ⅵ 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的委員熱議

昨天提交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方案》,打出了機構改革與職能轉變同步進行的「組合拳」。國務院組成部門將減少至25個,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第七次機構改革,是備受矚目的一次重大系統性改革舉措,參加全國政協會的委員們認為,這將推進政府由「全能型」向「服務型」轉變。厲以寧委員:財產登記比人口登記復雜對於「將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建立以公民身份證號碼和組織機構代碼為基礎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等制度」的做法,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厲以寧說,建立不動產統一登記制度可以做,但是很復雜,不是那麼容易,「身份證就有假的。」一些准備工作都沒做好,不是說登記就登記的,比如說農民的財產該怎麼登記?城裡的人登記什麼財產?祖傳的房產怎麼登記?財產登記比人口登記復雜得多!不動產登記,要像當年人口普查一樣,某時某點,大家一起搞,不要有遺漏和重復。孫建方委員:做好改革要上下對口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研究所副所長孫建方說:如果在機構改革中上下不對口,不合並,就會出現文件不知往哪發,或發到省級以下,沒有明確的執行部門,沒人管。這樣,扯皮的事情又會發生。所以在機構改革中,如果出現上下不對口就很難把改革做好。不但是衛生部門有這個問題,其他部門也是一樣。像葯監局的工作,把原來很多部委的職能都劃到葯監局,國家部委的劃歸完成了,但省以下的單位不對口劃歸,就容易出現沒人管的問題。孫建方委員強調:部委合並之後的好處顯而易見,可以減少部門之間的扯皮,提高工作效率,像葯監局職能多了,確實比原來好,管理的鏈條短了,效率高了。但也會產生權力更大,管理的范圍更大,可能會出現在管理當中公私失平的問題。黃潔夫委員:最困難的是人事調整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衛生部面臨重大的機構調整,「此次改革衛生部有進有出,我想這對醫療衛生的整個布局將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我相信方案是非常合理的,是有利於下一步食品葯品的監管。」黃潔夫說:「最困難的是此次機構改革一定會帶來人事調整,涉及一些人員的定編、定崗、定職務問題。」黃潔夫表示人與人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的工作方式一定會有所不同,「在這個時候大家都要以人民群眾的利益為最高的出發點,都想著老百姓,這個事情才能做好。邵明立委員:加強食品葯品監管力度全國政協委員、衛生部副部長邵明立:在設及到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的調整上,設立了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這大大加強了食品葯品監管的力度,整合了食品葯品監管分散在各個部門的職能。我們從2003年,就已有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但在當時,這個局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那時的葯監局只管綜合協調。這次,把分散在各個部門的食品監管集中在一起,與國際慣例大大接近了一步,在原來分段管理為主、品種管理為輔的原則下有了比較大的改變。邵明立委員強調:有了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並不是意味著一個部門可以完全解決問題了。這仍然還有一個多部門合作的問題,仍然要強調各級政府,監管部門各負其責。易綱委員:把債權債務關系處理好鐵道部在機構合並、職能轉變過程中債務如何解決,是改革的關鍵問題之一。全國政協委員、中央人民銀行副行長易綱表示,在鐵道部門機構轉變過程中,原來鐵路建設的貸款和鐵路債要落實好債權債務關系,以利於穩定市場預期。易綱說,鐵道部職能轉變過程中,原來鐵路建設的貸款和公債,一定要在機構轉變過程中落實。像鐵路建設的貸款涉及很多家,有全國性銀行,也有地方銀行,這就一定要把債權債務關系落實好。另外就是鐵路債,機構變了,但在今後一段時間內鐵路建設的融資問題仍然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中國的高鐵、鐵路建設還要繼續,所以融資就很重要。建議相關部門,機構變化的過程中,一定把債權債務關系處理好。使得相關的金融機構投資主體和市場的公眾有一個對未來是穩定預期,使債信、評級都會得到確保,並成為今後鐵路建設的保證。陳洪生委員:應更突出職能轉變為核心陳洪生委員:國務院機構改革和職能轉變,應更突出職能轉變為核心。要做到進一步簡政放權,把可放可不放的權力盡可能放到市場上。因為更多的沒有被制度關到籠子的許可權,特別是很多自由裁量權有可能成為腐敗的尋求點。許明金委員:盡快出台職能轉變細節許明金委員:作為私人企業最關心的是希望職能轉變的細節盡快出台。像放開市場,降低門檻,但沒有細節,哪些項目,我們可能做,哪些不可能做。何光暐委員:行業協會不能太多何光暐委員:行業協會多了,對企業是很大的負擔,協會要會費,但又沒有權力,這讓企業又多了一個婆婆,而這個婆婆又要錢,又沒權;還要整頓現有的行業協會。簡政放權這是好的,但要看怎麼監督簡政放權。政府職能都消減了,但不能把行業管理的職能也消減了,換句話說,不能消減了職能,也放棄了責任。

Ⅶ 市場點評:指數震盪下跌,等待市場企穩再尋操作

財經新聞精選

楊潔篪、王毅同布林肯、沙利文舉行中美高層戰略對話

當地時間3月18日至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安克雷奇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沙利文舉行中美高層戰略對話。雙方圍繞各自內外政策、中美關系以及共同關心的重大國際地區問題進行了坦誠、深入、長時間、建設性的溝通。雙方認為對話是及時的、有益的,加深了相互理解。

來源:新華社

央行行長易綱:用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 推動綠色金融發展

央行行長易綱:當前,我們要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持穩企業保就業,持續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進一步深化金融改革開放。

來源:央行網站

「牛市旗手」利好!新規出爐 券商「吸金」更便利

證監會19日消息,為落實2020年3月1日起施行的新證券法,進一步簡政放權,完善證券公司股權監管,提升監管效能,證監會日前發布《關於修改的決定》(以下簡稱《股權規定》)以及《關於修改的決定》(以下簡稱《實施規定》),自2021年4月18日起施行。

業內人士指出,新規落地有利於提升證券公司股權穩定性。適當降低對證券公司主要股東資質要求,意味著新進股東門檻也相應下降,為證券公司引入新的資本提供了便利。

來源:中國證券報

華龍一號海外首堆成功並網發電

當地時間3月18日,華龍一號海外首堆——巴基斯坦卡拉奇2號機組首次並網成功,這是中國自主三代核電華龍一號海外建設取得的重大成果。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去年乳製品消費增速達8% 今年乳製品價格或小幅回調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產業經濟室主任、國家奶牛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室主任劉長全表示,如果以國內奶類總產量與摺合原料奶的乳製品進口總量之和來衡量,2020年乳製品總需求達到5431萬噸,與2019年相比增長8%,這也是2006年以來中國乳製品消費需求增長最快的一年。「今年國內生鮮奶價格回調壓力較大。」劉長全說,從國際市場看,乳製品價格可能小幅回調。

來源:經濟日報

  (投資顧問  蔡 勁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1090020)

市場熱點聚焦

市場點評:指數震盪下跌,等待市場企穩再尋操作

周五兩市大盤指數震盪調整,市場總成交金額比前一交易日有所放大。具體來看,截至收盤,滬指下跌1.69%,收報3404.66點,深成指下跌2.56%,收報13606.0點,創業板下跌2.81%,收報2671.52點。

盤面上看,次新股、碳中和概念股和軍工股表現活躍,漲幅居前,化纖股和光伏概念股表現不佳。從走勢上看,指數跳空放量下跌,但周末消息面偏暖,預計指數將反復震盪築底。

操作上,建議等待指數企穩後再進行增倉操作;機會上,關注碳中和概念分支如電力、鋼鐵、電解鋁和水泥等以及業績向好的個股。

(投資顧問  余德超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80021)

 

宏觀視點:易會滿:注冊制絕不意味著放鬆審核要求 僅靠披露信息還不夠

3月20日,證監會網站刊發易會滿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圓桌會上的主旨演講。易會滿指出,由於股票公開發行涉及公眾利益,全球主要市場都有比較嚴格的發行審核及注冊的制度機制和流程安排。美國監管機構有龐大的專業團隊分行業開展審核工作。香港交易所和證監會實行雙重存檔制度,均有審核,只是側重點不同。因此,注冊制絕不意味著放鬆審核要求。現在科創板、創業板發行上市,交易所都要嚴格履行審核把關職責。證監會注冊環節對交易所審核質量及發行條件、信息披露的重要方面進行把關並監督。從實踐情況看,這些安排行之有效,也很有必要。

注冊制強調以信息披露為核心,發行條件更加精簡優化、更具包容性,總體上是將核准制下發行條件中可以由投資者判斷事項轉化為更嚴格、更全面深入精準的信息披露要求。但中國的市場實際決定了,僅僅靠形式上的充分披露信息還不夠,中國股市有1.8億個人投資者,這是哪個國家都沒有的,我們必須從這個最大的國情市情出發來考慮問題。我們始終強調信息披露的真實准確完整,在審核中對信息披露質量嚴格把關。同時,我們還要考慮板塊定位問題、是否符合產業政策等等。我們認為,這是當前階段的必要務實之舉。

來源:證券時報網

點評:易會滿主席這次講話,對近期市場關注度較高的擬上市公司IPO前審核趨嚴進行了回應,強調了注冊制不意味著放鬆了審核要求。這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內,IPO的監管仍將維持較嚴狀態,IPO的發行速度將有所放緩,這對近一周來開始活躍的次新股板塊,將是一個利好,預計次新股板塊的活躍仍將持續。

  (投資顧問  蔡 勁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 S0260611090020)

鋼鐵行業:鋼鐵碳減排任重道遠,關注結構性投資機會

20年12月及21年1、3月工信部三次提出鋼鐵行業碳減排、壓減21年產量,鋼鐵行業碳中和概念關注度提升,我們認為鋼鐵產量壓減是碳減排的充分非必要條件。碳減排推升行業成本上行,長期供給曲線將向上移動,對價格、鋼鐵產量分別產生正面、負面影響。

來源:華泰證券研報

點評:碳中和」進程下粗鋼產量被壓制,下游需求旺盛的背景下將拉動鋼鐵漲價,鋼鐵行業在產業鏈中的議價能力或增強,建議關注鋼鐵的結構性的機會。

(投資顧問 余德超 注冊投資顧問證書編號:S0260613080021)

 

新股申購提示

元琛科技申購代碼787659,申購價格6.5元;

盛劍環境申購代碼732324,申購價格19.87元;

 

重點個股推薦

參見《早盤視點》完整版(按月定製路徑:發現-資訊-資訊產品-資訊-早盤視點;單篇定製路徑:發現-金牌鑒股-早盤視點)

 

【免責申明】

本公司所提供的公司公告、個股資料、投資咨詢建議、研究報告、策略報告等信息僅供參考,並不構成所述證券買賣的出價或詢價,投資者使用前請予以核實,風險自負。本公司所提供的上述信息,力求但不保證數據的准確性和完整性,不保證已做最新變更,請以上市公司公告信息為准。投資者應當自主進行投資決策,對投資者因依賴上述信息進行投資決策而導致的財產損失,本公司不承擔法律責任。未經本公司同意,任何機構或個人不得對本公司提供的上述信息進行任何形式的發布、復制或進行有悖原意的刪節和修改。

Ⅷ 近年來中國資管市場發展怎麼樣

——原標題:2018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分析:百億級市場規模,2019年真正迎來「大時代」

2018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2018年是資管行業的變革之年。監管體制重大改革紛紛落地,重塑資管行業產業鏈。金融業對外開放重重加碼,內資資管外部強敵環伺,大資管時代即將終結嗎?

答案恰恰相反。大資管的「大」,絕不是僅指規模大,更多樣的產品、更多元的參與者才是名副其實的大資管。大時代的「大」,絕不是金融系統空轉的自繁榮,而必須回歸資管本質、服務實體經濟。大資管時代並未結束,而是破而後立,返璞歸真。

監管體制重大改革,重塑資管產業鏈

1、1、行業規模平穩維持124萬億元。2018年4月27日,《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資管新規」)落地,作為首部由多部門聯合起草、對大資管行業進行統一監管的綱領性文件,它的推出拉開了統一監管的大幕。隨後,一系列配套文件接連出台。

由於市場預期充分,資管規模保持穩定。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資產管理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截止至2018年底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總規模約124.03萬億元(銀行理財規模截止2018年5月,其他截止2018年6月),較2017年底僅略有回落。預計2020年,我國高凈值人群與一般家庭的可投資資產總額將分別達到97萬億元與102萬億元,也就是說每年有1.5萬億的增量。

通道、剛兌、資金池等業務較多的機構規模持續下降,如信託計劃、券商資管、基金專戶、期貨資管,而主動管理業務較多的保險資管、公募、私募基金規模仍保持增長,銀行理財規模整體企穩回升。

2018年全年中國資產管理行業總規模統計情況(單位:萬億元)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新時代新格局,全產業鏈重塑

(1)資產端:非標受限,標准化資產迎來長期發展機遇。資管新規下,未來機構將增加主動管理業務,減少通道業務,從非標資產向債券、股票等標准化資產轉化將成為長期趨勢,對股票和非上市股權投資的長期需求也會逐漸增加,回表過程也將帶來貸款的增加。

同時,將非標轉成標准化資產也是大勢所趨,無論表內外非標都有轉換成標准化資產的需求,公募ABS、信貸資產流轉迎來發展機遇。

(2)資產管理機構:明確產業鏈戰略定位,打造核心競爭力

資管牌照紅利褪去,以預期收益率為主的機構,要思考如何做凈值型產品;以非標為主要業務的機構要思考非標嚴格受限之後的新方向;而業務本身不受沖擊的機構,也要思考如何面對更嚴酷的競爭環境。

所有思考都是資管機構回歸商業本質之後,對自身戰略定位的再審視。

從海外成熟經驗來看,
「大而全」的行業巨頭通常是早期具備資金端優勢的銀行系資管(如摩根大通、高盛、瑞銀等),或資產端優勢的大型基金公司(如貝萊德等),「小而美」的精品型機構則更為多元,涉及的資產類別或者策略相對單一,多為在特定領域維持高業績並收取高管理費和業績分紅(如橋水、德明信、KKR等)。

也就是說,資管機構根據不同的戰略定位,打造專有核心競爭力等。

(3)資管產品:消除中間冗雜的套利鏈條,嚴控風險

市場環境的變遷無一例外會直接反應到資管產品上。未來資管產品的設計需將圍繞著服務實體經濟、嚴控風險的基本原則,消除中間冗雜的套利鏈條,減少期限錯配、流動性錯配、信用錯配,嚴控杠桿率等。

(4)資金端:資金端需求劇烈分化

打破剛性兌付之後,客戶需要承擔資產本身的風險,對產品未來走勢的預期、流動性預期、風險預期、財富規劃等均將納入為決策要素,資金端將開始更加劇烈的需求分化。資管機構需要密切關注,跟進產品結構調整。已開始募集的養老目標基金,實際正是公募基金應對資金需求分化的率先布局。

金融業對外開放提速,資管正式入局國際競爭

1、改革開放40周年,金融業對外開放再加碼。2018年4月11日,央行行長易綱在博鰲亞洲論壇宣布進一步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具體措施和時間表,金融業對外開放正式進入快車道。

2、市場以改革促開放,以開放促成熟

(1)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優化投資者結構,提升市場配置效率。2018年A股市場對外開放放鬆QFII 和RQFII松綁、互聯互通南北向單日額度擴大4
倍、時隔三年重啟新增QDII 額度和QDLP 額度和RQDII
業務、CDR發行制度、放開外國個人投資A股限制等,乃至可期的滬倫通、入富時指數等,外資參與的靈活度和額度均在不斷提高。

目前外資持股比例大約在3%左右,比例不高,但是增速很快,在A股市場情緒極度低迷的行情下,外資的不斷流入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穩定市場的作用。

債券市場也是一樣,可參與的投資范圍也日益豐富,銀行間債市已經基本全面向境外機構投資者開放,交易所債券市場除信用債質押式回購之外,國債、公司債、資產支持證券等均已全面放開。2018年3月,彭博將人民幣計價的中國國債和政策性銀行債券納入彭博巴克萊全球綜合指數。

對外開放對金融市場中投資者結構的帶來優化,重塑了市場估值體系,進而提升市場配置效率。

(2)資管市場對外開放:更多元的參與者,更激烈的競爭

中國發展的潛力和開放的決心,吸引了許多國際知名投資機構入場布局。

據基金業協會備案顯示,截至7月底,已有橋水、元盛、安中、富達、瑞銀、富敦、英仕曼、惠理、景順縱橫、路博邁、安本、貝萊德、施羅德、畢盛14家全球知名外資機構獲得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牌照,共發行產品18隻,相信未來還會引入更多國際知名機構。

除私募以外,截止2018年5月,工銀安盛資管獲批,成為第一家合資保險資管公司,已有3家外資機構(瑞士銀行、野村證券、摩根大通)向證監會遞交了控股券商的申請,法興銀行也計劃成立持股51%的合資券商。

外資機構入場,將促進資管市場結構多層次發展,豐富資管產品線,給投資者帶來更多的選擇,提升市場活力。但要撼動內資龍頭的地位並不容易,內資機構與國際巨頭之間的學習實際是相互的。

變革之年,迎接真正的大資管時代

對比美國,我國資管機構的滲透率都顯著偏低。以工商銀行為例,中國高凈值家庭所擁有的財富占總體個人財富43%,而工行私行客戶資產規模占整體零售客戶資產規模比例僅10%,有極大的提升空間。

過去,資管行業內存在著大量的「偽」資管產品,事實上形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不公平競爭環境,也積累了極大的金融風險。

2018年,大資管時代並未結束,而是換場,破而後立,返璞歸真,2019年,大資管將迎來真正意義的大時代!

閱讀全文

與易綱提升金融機構核心競爭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投資創始人 瀏覽:801
田洪良老師外匯 瀏覽:448
黃金鴿子價格一般 瀏覽:836
搜宜貸理財 瀏覽:343
工行貴金屬最多可以持倉多長時間 瀏覽:655
招行抵押貸款提前還款 瀏覽:870
宗申融資租賃 瀏覽:933
好講台融資 瀏覽:290
四川長虹持股基金 瀏覽:830
金鷹主題基德邦基金總經理 瀏覽:666
莫頓外匯金融案真相 瀏覽:590
西安過橋貸款 瀏覽:161
33k黃金是什麼意思 瀏覽:603
2011年煙葉收購價格 瀏覽:655
融資協議書文本 瀏覽:927
茅台投資現金流 瀏覽:994
今日基金200006凈值 瀏覽:374
理財長江養老 瀏覽:881
全國多少人投資理財的 瀏覽:505
黃金價格怎麼算 瀏覽: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