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最好的財經大學有哪些
Top 1 上海財經大學
資源功底厚實的上海財經大學,其歷史要追溯到1917年的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創辦的商科。學校歷經了上海商科大學、中央大學商學院、國立上海商學院等多個時期。經歷豐富的上海財經大學,一直堅信「經濟基礎」的決定力量,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它利用上海經濟腹地的優勢,廣納人才,使得其他財經類院校望塵莫及。
上海財經大學比較有優勢的專業突出在經濟學上,尤以會計、金融、財政等專業為全國同類專業之翹楚。上海的整體發展規劃和上海金融地位的確立,對金融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上海發展的定位是未來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因而,其人才的需求量非常之大。
Top 2 西南財經大學
身處成都的西南財經大學源於1905年的中國公學和上海光華大學,後經四川財經學院階段,原屬中國人民銀行主管的它,劃歸教育部後,依然保持著和銀行系統的特殊關系,其畢業生很大一部分進入了各大銀行系統,一些同學還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花旗銀行集團等國外著名機構擔任要職。
學校的金融學、政治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其中金融學科在教育部組織的評審中列全國之首,政治經濟學是全國財經類院校該學科中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保險學院是國內目前唯一的保險專業學院,與金融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共建的金融學是國家重點學科。
Top 3 中央財經大學
中央財經大學創辦於1949年,先後經歷了中央稅務學校、中央財政學院、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等時期,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創辦的第一所財經院校,是我國高級財經管理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被社會譽為「中國財經專家的搖籃」、「中國財經黃埔」。
由於學校原來屬於財政部主管,很多畢業生都進入了國家的財政系統工作,尤其是該領域的很多知名人士都出自於中央財經大學,這點是很多同學選擇中央財經大學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央財經大學擁有經濟和管理學科本科專業設置自主權;擁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另外,財政、金融、會計這幾個專業是自打學校成立就有的,是三大主打專業,很多考生比較熱衷於這些專業,而這些專業的分數線相對也比其他專業高一些。學校畢業生的去向主要是外資機構,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留京率比較高。
Top 4 東北財經大學
前身是東北銀行專門學校、東北商業專門學校、東北計劃統計學院、東北財經學院的東北財經大學,曾與沈陽師范學院、沈陽俄語專科學校、遼寧商學院合並,最後更名為東北財經大學。作為全國培養財經管理人才數量最多的大學,東北財經大學還是我國「按照世界一流大學標准建設九所大學」之一。
東北財經大學在統計、金融、審計、財務管理、財務會計及會計理論方面另有一套,讓人不得不服。其產業經濟學和會計學為國家級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和理論經濟學有博士點。另外,在2004年國務院「學位辦」進行全國MBA教學評估中,東北財經大學的MBA學院榮獲第二名,僅列清華大學之後。
東北財經大學也有許多第一,旗下的會計學院是我國第一家財經高校下屬的會計學院。承擔的教育部會計學專業系列網路課程的開發任務,是唯一獲得此類開發項目的財經大學。截至2006年底,東北財經大學在管理學科類國家精品課程的數量仍位居國內首位。學校還爭取到了與香港大學在香港地區聯合舉辦會計專業學位班的「特權」,成為大陸唯一可以在港辦學授予會計學專業碩士和學士學位的教學單位。
Top 5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由原隸屬於財政部的中南財經大學和原隸屬於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學院合並組建而成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其前身是194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後經歷中原大學、中南財經學院、中南政法學院、中南政法幹校、湖北財經學院等時期。
如今,雙向發展的中南財經大學不僅在財經類院校中排名靠前,在政法類高校中也能躋身三甲。多數家長和考生正是看中了它這方面的特色,才踴躍報考的。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財經和法律領域有交叉的學科和專業順理成章地成為學校的熱門,如經濟法、金融法等。另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工商管理四個學科擁有博士點;學校硬體同樣能登大雅之堂,運動場曾作為全國第四屆大學生運動會的主賽場,又曾為全國足球甲級聯賽賽場。
不過如果同時考慮非財經類大學的實力、聲譽和就業等因素,我覺得對於高考考生而言,可以細分如下:
五星級: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
四星級:中央財經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東北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三星級:南京大學、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廈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山大學等
Ⅱ 世界五大金融中心指的是哪五大
1.倫敦(London),英國首都,歐洲最大的城市。與美國紐約並列世界上最大的金融中心。
2.紐約(New York),是紐約都會區的核心,也是美國最大城市。為了與其所在的紐約州相區分,被稱為紐約市。紐約位於美國東海岸的東北部,是美國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個多族裔聚居的多元化城市。
3.蘇黎世是瑞士聯邦的第一大城市、瑞士蘇黎世州首府,也是歐洲最安全、富裕和生活水準最高的城市之一,集中了120多家銀行的全球及歐洲區總部,其中半數以上是外國銀行,故其享有「歐洲百萬富翁都市」的稱號。瑞士聯合銀行、瑞士信貸銀行、蘇黎世金融服務集團以及許多歐洲私人銀行的總部均設於蘇黎世。
4.芝加哥(Chicago)位於美國中西部的伊利諾伊州,東臨壯麗的北美五大湖之一密歇根湖,著名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全美人口第三大城市。
5.香港,繼紐約、倫敦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齊稱為「紐倫港」,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是國際和亞太地區重要的航運樞紐和最具競爭力的城市之一,連續21年經濟自由度指數位居世界首位。
Ⅲ 財經類大學排名是怎樣的
Top 1 上海財經大學
一直排名第二的上海財經大學,終於在近年坐上了財經類院校的第一把交椅,而原先「老大」的中央財經大學也少有地嘗到了退位的滋味。優秀成績的贏得固然與「上財人」不斷地努力有關,但其厚實的資源優勢是不能被忽視的關鍵因素,從教育部對兩所高校評估上很容易就能看出,上海財經大學光是創富資源得分就遠遠超過了中央財經大學一倍還多。
資源功底厚實的上海財經大學,其歷史要追溯到1917年的南京高等師范學校創辦的商科。學校歷經了上海商科大學、中央大學商學院、國立上海商學院等多個時期。經歷豐富的上海財經大學,一直堅信「經濟基礎」的決定力量,在漫長的歷史演變中,它利用上海經濟腹地的優勢,廣納人才,使得其他財經類院校望塵莫及。
上海財經大學比較有優勢的專業突出在經濟學上,尤以會計、金融、財政等專業為全國同類專業之翹楚。上海的整體發展規劃和上海金融地位的確立,對金融人才的需求缺口很大,上海發展的定位是未來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因而,其人才的需求量非常之大。
能將坐落「王城」北京的中央財經大學拉下馬背,上海財經大學如今的實力可想而知。
Top 2 西南財經大學
如果要給西南財經大學頒一項獎的話,「寂寞高手」獎非它莫屬了。西南財經大學為國家和西部地區金融、經濟、管理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及西部財經國際交流的中心。本年度,西南財經大學加快了發展腳步,在綜合評估得分中,一躍超過了中央財經大學。
身處成都的西南財經大學源於1905年的中國公學,後經四川財經學院階段,原屬中國人民銀行主管的它,劃歸教育部後,依然保持著和銀行系統的特殊關系,其畢業生很大一部分進入了各大銀行系統,一些同學還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花旗銀行集團等國外著名機構擔任要職。
學校的金融學、政治經濟學為國家重點學科,其中金融學科在教育部組織的評審中列全國之首,政治經濟學是全國財經類院校該學科中唯一的國家重點學科。保險學院是國內目前唯一的保險專業學院,與金融學院、中國金融研究中心共建的金融學是國家重點學科。
Top 3 中央財經大學
狀元失意的中央財經大學創辦於1949年,先後經歷了中央稅務學校、中央財政學院、中央財政金融學院等時期,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創辦的第一所財經院校,是我國高級財經管理人才的重要培養基地,被社會譽為「中國財經專家的搖籃」、「中國財經黃埔」。
由於學校原來屬於財政部主管,很多畢業生都進入了國家的財政系統工作,尤其是該領域的很多知名人士都出自於中央財經大學,這點是很多同學選擇中央財經大學的重要原因之一。
中央財經大學擁有經濟和管理學科本科專業設置自主權;擁有應用經濟學博士學位授權點。另外,財政、金融、會計這幾個專業是自打學校成立就有的,是三大主打專業,很多考生比較熱衷於這些專業,而這些專業的分數線相對也比其他專業高一些。學校畢業生的去向主要是外資機構,國有企業、事業單位,高等院校,留京率比較高。
中央財經大學雖已不像早些年那樣勢不可當,但誰又能保證擁有足夠文化韻味和「王城」庇佑的它不會觸底反彈呢?
Top 4 東北財經大學
聊天工具在推出伊始,正是看中了人們精神生活慢於物質生活的要點,這一點與東北財經大學的教育方針不謀而合。東北財經大學十分注重同學的精神文明建設,1997年被評為大連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及遼寧省「文明校園」,1998年被評為遼寧省「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2005年再次獲評遼寧省「安全文明校園」。
前身是東北銀行專門學校、東北商業專門學校、東北計劃統計學院、東北財經學院的東北財經大學,曾與沈陽師范學院、沈陽俄語專科學校、遼寧商學院合並,最後更名為東北財經大學。作為全國培養財經管理人才數量最多的大學,東北財經大學還是我國「按照世界一流大學標准建設九所大學」之一。
東北財經大學在統計、金融、審計、財務管理、財務會計及會計理論方面另有一套,讓人不得不服。其產業經濟學和會計學為國家級重點學科,應用經濟學、工商管理和理論經濟學有博士點。另外,在2004年國務院「學位辦」進行全國MBA教學評估中,東北財經大學的MBA學院榮獲第二名,僅列清華大學之後。
東北財經大學也有許多第一,旗下的會計學院是我國第一家財經高校下屬的會計學院。承擔的教育部會計學專業系列網路課程的開發任務,是唯一獲得此類開發項目的財經大學。截至2006年底,東北財經大學在管理學科類國家精品課程的數量仍位居國內首位。學校還爭取到了與香港大學在香港地區聯合舉辦會計專業學位班的「特權」,成為大陸唯一可以在港辦學授予會計學專業碩士和學士學位的教學單位。在老工業基地這塊土地上,相信不斷完善自身的東北財經大學會成長得更加美好。
Top 5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和出身演員後因博客揚名的徐靜蕾一樣,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也是個「多面手」,不僅在財經類方向有自己獨特的造詣,在政法領域也頗有實力。
由原隸屬於財政部的中南財經大學和原隸屬於司法部的中南政法學院合並組建而成的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其前身是1948年中共中央中原局,後經歷中原大學、中南財經學院、中南政法學院、中南政法幹校、湖北財經學院等時期。
如今,雙向發展的中南財經大學不僅在財經類院校中排名靠前,在政法類高校中也能躋身三甲。多數家長和考生正是看中了它這方面的特色,才踴躍報考的。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在財經和法律領域有交叉的學科和專業順理成章地成為學校的熱門,如經濟法、金融法等。另外,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法學、工商管理四個學科擁有博士點;學校硬體同樣能登大雅之堂,運動場曾作為全國第四屆大學生運動會的主賽場,又曾為全國足球甲級聯賽賽場。
性格復雜的中南財經大學,總是以一種獨特的方式創造自己的財富,書寫自己的人生。
Top 6 江西財經大學
坐落在鄱陽湖畔、贛江之濱的江西財經大學創建於1923年,與國內多數財經院校相比,也算是早年創業。前身為江西省立商業學校的它,後經江西財經學院和原江南財經管理幹部學院合並,最後定名為江西財經大學。
江財的產業經濟學排名全國第五,工業經濟、會計學、商業經濟、財政學、統計學為省重點學科,政治經濟學、企業管理、投資經濟為省重點建設學科,並擁有中外合作培養工商管理碩士(MBA)的資格。它還積極開展第二學位,每年有大批畢業生獲第二學位。值得一提的是,江財校園景色秀色可餐,學校是全國綠化300佳單位之一。
Top 7 天津財經大學
「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話用到天津財經大學身上非常貼切。始建於1958年的天津財經大學是以南開大學經濟類專業為基礎,並從華北、東北地區高校會聚一批經濟學領域享有盛譽的名師組建起來的。先天的學習自然必不可少,但其在探索了自身特點之後的一系列創舉,值得人們深思。
作為一所精於吸收他人優點的院校,天津財經大學是一所七大學科門類交叉滲透的大學。原名為河北財經學院和天津財經學院。經過近五十年的發展,學校已成為天津市重點大學和我國北方培養經濟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學校還積極開拓國際教育市場,在國內高校首創開設了四年制「中國經濟通商」本科專業。現已形成包括博士、碩士、本科、高職,及成人、留學生教育等完善的人才培養序列,是教育部首批確定的全國高職高專教育師資培訓基地之一。
為了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天津財經大學不斷強化「教學質量是學校永恆生命線」的意識,提出「量質雙贏」的應對策略,實施優質教學工程。
「天財人」不是天才,但他們做的卻是天才的創舉,他們這樣說:「不求最好,只求更好。」
Top 8 南京財經大學
南京財經大學溯源於1959年的糧食部南京糧食學院,曾為解決我國溫飽問題的它,出身並不像其他財經院校那樣大紅大紫。但經歷了糧食部南京糧食幹部學校、江蘇省糧食學校、南京經濟學院等時期的錘煉,身為一所以經濟管理類學科為主的江蘇省屬重點大學的南京財經大學,做的已經相當不錯。「十五」期間,南京財經大學還被國家經貿委確定為首批承擔工商管理培訓的56所資格院校之一。
英雄不問出身,無論是馬雲還是南京財經大學,相信總有一天他們的不懈努力會得到回報。
Top 9 山西財經大學
木訥中又有點沉悶的山西財經大學始建於1951年,由山西省財政幹部學校、山西省銀行幹部學校、山西省供銷合作幹部學校、山西省商業幹部學校和山西省糧食幹部學校五所幹部學校合並成立,後經山西財經學院和山西經濟管理學院合並而成。
山西財經大學在政治經濟學、金融學、統計學領域自成一家,擁有理論經濟學、應用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四個碩士點,它的國際經濟與貿易、會計學、財務管理、工商管理、金融學是山西省級品牌專業,受到就讀同學的好評。「我們一直在努力」。追求更高理想成為「山財人」的生活主線。
Top 10 浙江財經學院
年輕的浙江財經學院,建校只有二十餘年。前身是浙江財政銀行學校的它,雖然不是名校,卻也擁有財政學、產業經濟學、會計學、金融學科和企業管理五個省級重點學科,尤其是產業經濟學的研究水平處於國內前列;財政學、會計學、金融學、工商管理、稅務、國際經濟與貿易這六個專業屬於本科一批招生。學校的畢業生在省內還是比較受歡迎的,所培養的省內財經管理類人才(本科)的數量和財經管理類專業的覆蓋面均居浙江省屬高校首位。
把培養素質全面的高質量人才作為目標的浙江財經學院,注重各學科間的滲透、交叉,特別是針對我國加入WTO以後對財經類人才的國際化要求,積極調整專業設置,努力與國際接軌。
Ⅳ 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是怎麼樣的
9月25日,由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和英國智庫 Z/Yen 集團聯合編制的「第 28 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 28)」報告正式發布。最新報告排名顯示,全球前十大金融中心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上海、東京、香港、新加坡、北京、舊金山、深圳、蘇黎世。
在全球五大金融中心中,上海正在連續追趕超越。與第27期全球金融中心排名相比,本期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排名順序發生較大變化。其中,上海評分再次上升,超過東京首次進入全球三甲行列,代表了中國城市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最高地位。
(4)世界知名金融中心和財經學校擴展閱讀
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談上海排名
對此,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今日談到這一最新排名時表示,「這是上海第一次進入(全球)前三,我們去年比東京少了1分,今年比東京高1分,這個1分很重要,我們變成(全球)第三了。我們希望能夠保持這樣的位置,並且繼續保持在全世界最有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這樣一個行列。」
今日在由全球財富管理論壇組委會、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政府主辦的「全球財富管理論壇上海峰會·蘇河灣」這一會議上,吳清還表示,現在上海在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過程當中,還有很多的不足。比如,國際金融中心國際化的程度不夠,配置全球資源的能力不夠,投資便利化的程度不夠,包括進行規則的完善,使得更多的國際參與等,這些都是上海下一步要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Ⅳ 世界最好的財經大學是那些
最好的嗎?一般好的大學都是綜合性大學。財經類的話,目前世界最好的應該是芝加哥大學,經濟學中著名的芝加哥學派的活動中心,培養出了27個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第一),哈佛(商學院)才5個(第二)。
Ⅵ 世界著名三大金融中心是什麼
紐約,倫敦,香港
紐約
紐約,於1624年建城,位於紐約州東南部,隸屬紐約州管轄,下轄五個區。紐約是整個美國的金融經濟中心、最大城市、港口和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時也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在四個傳統「全球城市」中位居首位,它的一舉一動無時無刻不在影響著世界。作為全世界最大的都會區之一——紐約都會區的核心,在超過一個世紀中,紐約在商業和金融的方面發揮了極為重要的全球影響力,它左右著全球的媒體、政治、教育、娛樂與時尚界,其中聯合國總部也位於該市。位於曼哈頓下城的華爾街,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主導了全球的國際金融,紐約證券交易所亦位於此地。
倫敦
倫敦是英國的首都、歐洲第一大城以及第一大港,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兼世界四大世界級城市之一,與美國紐約、法國巴黎和日本東京並列。從1801年到20世紀初,作為世界性帝國——大英帝國的首都,倫敦因其在政治、經濟、人文、娛樂、科技發明等領域上的卓越成就,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都市。倫敦不僅是英國的政治中心,還是許多國際組織總部的所在地。由於倫敦是一個非常多元化的大都市,其居民來自世界各地,具有多元化的種族、宗教和文化,城市中使用的語言超過300種。倫敦亦是世界聞名的旅遊勝地,擁有數量眾多的名勝景點與博物館等。
香港
香港是繁華的國際化大都市。。香港是國際重要的金融、服務業及航運中心,也是繼紐約、倫敦之後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香港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數排名中一直名列前茅,並且連續第18年獲得評級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系,經濟自由度指數排名第一。香港是中西文化交融的地方,同時為全球最安全、富裕、繁榮和生活高水平的城市之一,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香港把華人的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的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以及完善的法治聞名於世。
Ⅶ 世界三大金融中心分別是哪三個
鈕約華爾街,倫倫敦金融城,香港國際金融中心
Ⅷ 世界五大金融中心指的是哪五大
2019年9月19日,由英國智庫Z/Yen集團與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共同編制的第26期全球金融中心版指數權報告在倫敦和深圳同時發布。全球十大金融中心最新排名依次為:紐約、倫敦、香港、新加坡、上海、東京、北京、迪拜、深圳和悉尼。
Ⅸ 世界六大金融中心的名稱是什麼啊
英國倫敦金融城最新公布的金融中心競爭力調查報告顯示,倫敦在全球金融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紐約其次,香港和新加坡分別排名第三和第四。而上海排名第24位,北京排名第36位。
報告中首次公布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根據人力、商業環境、市場准入、基礎設施和綜合競爭力,對全球46個城市作為金融中心所具備的競爭力加以比較和排名。
該報告稱,倫敦和紐約真正是全球金融中心,為全球參與的交易提供了廣泛服務。由於香港擁有嚴謹的法制以及經驗豐富的金融人才,而且已經是重要的區域金融中心,只要亞洲金融市場不再出現較大的波動,香港是成為另一個全球金融中心的最有力競爭者。
報告稱,由於在人才、市場管制及企業環境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作為中國經濟「龍頭」的上海,與排名第九位的東京,從各項指標來看,目前都無法跟香港比。
為計算指數所作的調查還顯示,金融界對構成金融中心競爭力主要因素的看法也在改變。兩年前,人才和技術被認為是構成競爭力的首要因素,今年受訪者關注的重點是政策監管和稅收環境。
國內金融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上海作為全國金融中心的地位已經凸顯,但要成為全球性金融中心任重而道遠。
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數由英國的Z/Yen調查公司為倫敦金融城統計製作,每兩年公布一次。
Ⅹ 世界十大金融中心城市排行榜
1、紐約--全面領先
作為此次排名第一的紐約,其"產業支撐"和"綜合環境"在所有參評的45個城市中位於第一位,綜合得分87.2。紐約的"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也排在第二高位。僅有"成長發展"相對薄弱,位列中國三個城市之後,排名第四。
紐約的全面發展是紐約超越倫敦、在國際金融中心發展指數中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國際上可與紐約抗衡的競爭對手目前只有倫敦。在成長發展、產業支撐和創新產出方面,紐約的表現優於倫敦;而在市場和服務水平方面則略遜於倫敦。
2、倫敦--老牌勁旅
倫敦歐洲排名第一,從綜合指數得分上看,85.7分的高分與紐約僅有1.5分的差距,兩個城市幾乎難分伯仲。
倫敦在金融市場和服務水平兩個要素上排第1位,綜合環境排名第2位,產業支撐排名第3位,成長發展排名第6位。
作為老牌的國際金融中心城市,在跨國銀行拆借、國外股票交易、國際債券發行與二次買賣、外幣匯兌、海上保險與航空保險等眾多國際金融市場都擁有重要地位。
倫敦銀行間同業拆借利率(Libor)作為金融行業重要指標,直接影響國際貨幣市場定價。並且全球各地又在Libor的基礎上衍生出了包括Nibor(紐約)、Sibor(新加坡)、Hibor(香港)、Shibor(上海)等同類產品。
3、東京--領軍亞洲
東京在"金融市場"、"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三方面的排名全都是第3,這也決定了東京在全球金融中心的"三甲"地位。依靠日本發達的工業產業,東京的"產業支撐"排在第二位,僅次於紐約,唯一拉東京後腿的是"成長發展",排在該項的第5位。
作為亞洲區的頭號種子,東京在亞洲金融中心排名第一,超過香港、新加坡和上海。除了創新方面落後於上海、香港,其他各項排名中,東京全都是亞洲區的領軍者。
4、香港--承東啟西
地理位置是香港無與倫比的優勢。在這樣一個全球市場中,歐洲大陸和美洲大陸之間需要有一個接駁點來連接,香港以其獨特的地理優勢成為首選。
在發展指數報告中,香港在5個評價要素方面發展均衡,皆名列前茅,尤其是成長發展方面表現突出,排名第2,僅次於上海。
香港成為國際金融中心並且排名靠前與香港政府的不斷推動密切相關。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此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就曾表示,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有中國內地良好的經濟發展前景做基礎,香港定位於和紐約、倫敦的競爭。
5、巴黎--服務至上
雖然在法國出現了金融界史上最大的違規交易案,雖然有"魔鬼交易員"之稱的法國興業銀行前期貨交易員熱羅姆·凱維埃以一己之力就給銀行帶來了幾十億歐元的損失,但是浪漫之都巴黎還是以它的金融服務贏得了選票。
作為世界重要金融市場之一的巴黎,其優勢在於人才智力資本、政府服務水平和城市生活環境對金融產業的服務水平。其服務排名第4,金融市場、綜合環境排名第5,產業支撐排名第6,而成長發展成為巴黎金融中心的短板,僅列第9位。
法國巴黎銀行行長米歇爾·皮貝魯此前就曾在上海表示:鼓勵金融服務類產業發展,調動其積極性,是世界級金融中心建立所必須的。此外,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也是保障國際金融中心長期發展的基礎。
6、新加坡--均衡發展
新加坡的優勢在於產業支撐較強,各方面發展平衡,不存在明顯短板。位列此次十大金融城市第6位。
從五項指標來看,新加坡的單項排名全部在5-8名之間。產業支撐排名最靠前,位居第5。服務水平排名第6,成長發展和綜合環境雙雙排在6位。
立足、服務於整個東南亞地區是新加坡獲得較強產業支撐的基礎。建立亞洲美元市場、在亞洲最早設立金融期貨市場等,新加坡一直走在隊伍的前列。
7、法蘭克福--歐洲心臟
歐洲統一使用歐元之後,歐洲中央銀行就設在法蘭克福,其前身是設在法蘭克福的歐洲貨幣局。如此得天獨厚的"心臟"位置決定了法蘭克福在金融中心中的地位。
這座位於歐洲心臟的大都市,其優勢在於其發達的金融市場,在此次排名中,法蘭克福的金融市場排名居第6位。目前共有300多家德國和外國的銀行、金融機構駐扎法蘭克福。
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是世界著名交易所之一,僅次於紐約和東京的交易所。
8、上海--成長先鋒
上海的優勢在於成長發展潛力大,在所有45個參評城市中排名第一位。在五大新興經濟體城市(上海、聖保羅、莫斯科、約翰內斯堡、孟買)之中,受訪者對上海構建全球金融中心的信心程度最高。
正在舉辦的世博會,有利於提高科技創新力,更有利於促進上海金融市場的活躍程度。從各種構建國際金融中心的子要素分析,上海目前都處於積極發展的地位,並具有強大的待開發潛力。
然而,上海在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也存在短板。根據IFCDIndex顯示,上海在金融市場和產業支撐方面排名均為第7位,但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的得分均在50分以下,遠低於其他入圍城市。
9、華盛頓--美洲老二
華盛頓不但是美國的政治中心,在金融城市環境上也有突出表現,在美洲地區的金融城市排名中位列第二。
其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方面表現較好,分別排第8和第10,成長發展排名第12,產業支撐排名第12。
10、悉尼--環境優越
悉尼的優勢在於服務水平和綜合環境,而在金融市場、成長發展和產業支撐方面均遜於東京、香港、新加坡和上海。
但作為大洋洲為數不多的金融中心,悉尼在南半球以及亞太地區,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