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華爾街為何沒被互聯網金融取代

華爾街為何沒被互聯網金融取代

發布時間:2021-04-14 11:17:55

㈠ 為什麼美國互聯網金融是個笑話

美國互聯網金融就好像企業家之間流行的踢皮球游戲,擔驚受怕的銀行家和投資者都讓他們望而卻步。
如果要說什麼行業已經有顛覆的萌芽,那就是畏首畏尾的金融技術的世界。
Freemit創建期間,我們遇到了無數有同樣經歷的企業家。他們想要改變目前謹小慎微的做事方式,創造新的支付方式、資金轉移方式或者合同訂立方式。
這些企業家的譜系比建立矽谷新寵兒的團隊要復雜得多,他們也知道互聯網金融的限制性以及潛伏的風險。
在我們開始某件事前就不停被告知前路艱辛,任何轉彎處都可能撞車。
這是絕對的真理,同時不停地讓人受挫。美國互聯網金融領域都是近親繁殖的膽小鬼,而創新的空間永遠取決於融入現實騙局的能力。

美國互聯網金融的努力沒有得到相應回報,反而被認為是可疑的東西。
任何引起大型銀行擔憂的事務都立刻被抹殺掉,人們的創新思維都被扼殺,剩下的「軟體解決方案」都被企業家以幾百萬一年的價格強制賣給IT主管。
結果就是不斷出現的應聲蟲們成為華爾街貿易大亨們的利益維護者;最後企業家們自然仍然安於現狀,用幾個軟體稍微簡化交易流程就心滿意足了。
總而言之,只要銀行、監管者和不滿伺服器故障的人能高興,他們樂於放棄真正的創新。
當然也有拚命努力改變現狀的人,可是他們的努力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坐下和金融保守派聊聊就不難發現,他們害怕修繕搖搖欲墜的企業架構或者懶得付出努力。
任何可以將銀行業拉出蕭條泥潭的偉大創意都被當作可疑的東西。

㈡ 為什麼專家指出互聯網金融不會取代傳統銀行面對互聯網金融的沖擊,對傳統銀行的發展有哪些啟示

1:先看國外,國外比國內興起的早很多,可是互聯網銀行也沒取代傳統銀行,相回反很多互聯網銀行倒閉的答更多。
2:再看國內,有都少人錢是放在互聯網銀行的。
大哥你寫學術論文么,要那麼多字,主要是以上兩點,在延伸一些,找些國外的例子,

㈢ 金融最發達的美國為什麼沒有熱炒「互聯網金融」

中國和美國互聯網概念的差別顯著的一點差別在於,美國是在一個高度成熟、發達內的經濟體系容的基礎上發展互聯網,因此很多業務原本在線下就有很成熟的模式,在互聯網大潮下直接移植到互聯網上,因此互聯網的特色並不明顯;而中國的特殊情況是,經濟不發達的情況下早早的擁抱互聯網,使得很多新生事物都是直接在互聯網上出現的,所以很多本質上其實和互聯網無關的東西都被帶上了互聯網的帽子。在美國,這些先進的成分在互聯網出現前就已經成熟了,很多時候互聯網都只是錦上添花而已。

㈣ 美國為什麼沒有互聯網金融

並不是美國沒有互聯網金融,而是因為美國的金融市場是開放的,不存在利用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之間的利差套利的空間
望採納

㈤ 為什麼互聯網金融公司無法完全取代銀行

銀行業在中國根深蒂固
互聯網金融只是一個新興的概念
這種第三方機構很難取得人們的信任
並且這些第三方機構也都是依託銀行業務來進行的,比如轉賬
所以,互聯網金融不可能取代銀行

㈥ 互聯網金融為什麼不能取代傳統金融

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最大的變化主要是交易的范圍,交易的法制環境,交易的結果、交易的金額內的變化。但從根容本上講,不管是傳統金融還是互聯網金融,金融交易的本質並不會改變,直接的跨期價值交換,金融交易是信用的交換,這些本質不會因為互聯網的出現而發生根本的變化。
信用交易是非常難的,在今天互聯網越來越發達以後,如果認為今後所有的傳統金融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那些不需要見面的互聯網平台,可以完全替代以前的多種金融交易的話,那是不可能的,這和人的本質、和現實是非常相關的。

㈦ 為什麼美國並沒有出現所謂「互聯網金融」或者「金融互聯網」的概念

這個問題有意思,我來回答一下。


中國國情:

中國人喜歡標記,說這話可能有點言重了,但是這個定義是中性的。標簽最大好處是高效率,分類處理,以提高商業價值。但缺點是它是片面的,容易成為空洞的口號。

金融業:

在第二代金融行業中,社會的形象越來越差,反華爾街的反華爾街趨勢在美國興起,公眾肯定會渴望有人來對待這個瘋狂的第二代。互聯網行業是一代人,衣服是平等的,開放的,自由的,所以互聯網不僅是一大筆錢,也是一個救世主。

簡單拋磚引玉一下,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㈧ 美國互聯網金融為什麼沒有產生

1.從經濟結構上來看,美國市場化的機制,使得經濟的四大支柱產業軍事、科技、金融、教育,在相對自由的體制中均衡發展,各有千秋。市場這只無形的手調節資源,四大產業各自根基深厚,又有部分融合,但大體上都相對固定,難以滲透到對方核心領域。
我們國內的情況恰恰相反,產業之間發展極不平衡,這和國家體制有著直接的關系。但科技行業特別是互聯網多數都是民營資本運營,雖起步晚於歐美等發達國家,但發展速度非常快,而隨著智能手機全球滲透率的提升,國內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的發展甚至有超過美國之勢。國內互聯網產生了一批世界級的巨頭企業,其高速發展帶動國內互聯網行業走向成熟,而其激烈的競爭促使其不斷拓展新的利潤增長點,對低效的傳統行業的侵佔和顛覆也成為其必然的選擇。
2.從金融市場來看,美國的金融體制完善,利率市場化完成近三十年,金融市場經過百年發展,產品和服務都已接近完善。金融行業競爭非常激烈,金融機構或發展綜合實力,或在具有鮮明特色的領域深耕,因而競爭格局相對穩定。激烈的競爭也使得金融機構積極擁抱互聯網,利用互聯網先進技術進行金融產品和服務的創新。
作為全世界最為成熟的金融市場,美國為各類投資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多元化的產品,從貸款、理財、到風險投資等等。不僅投資品種豐富,而且服務到位,並積極運用互聯網技術改善用戶體驗。這一點和國內形成巨大反差,國內金融業高度壟斷,投資工具少,利率尚未市場化,收費和服務極不對等,在這樣的環境下,互聯網金融通過其特有的渠道優勢,以普惠、快捷、高收益的特色,普及了理財產品也激發了廣大用戶的理財需求,爆發出巨大發展潛力和規模。3.從監管體系來看,美國有著一套相對健全和完善的監管體系,如SEC認定包括Prosper在內的所有P2P平台運營模式已涉及到證券銷售,要求其在SEC登記注冊,將其定性為在允許范圍內銷售"附有投資說明的借貸憑證"的機構。美國金融監管當局沒有針對互聯網金融的專門監管框架,而是適用於一般性監管框架。以產品的運營模式來界定監管的歸屬,以最大限度地保護投資者的財產安全。
對產品的定性、風險揭示均有比較完善、透明的體系,加之美國是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的資本市場,比個人投資者有著更強的專業能力和相對穩定的投資理念。而國內互聯網金融的監管還處於剛剛起步的階段,有著明顯的時滯性,給互聯網企業迅速發展壯大以很好的時機,新產品層出不窮,規模上升非常快,缺少對投資者的風險提示及安全性的全面考量。

閱讀全文

與華爾街為何沒被互聯網金融取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深圳酒店融資 瀏覽:192
貴金屬優惠宣傳 瀏覽:426
附近回收黃金店 瀏覽:897
瑞士信託 瀏覽:187
幾輪融資 瀏覽:454
大聖理財雷了 瀏覽:916
投融資平台管理辦法 瀏覽:556
海航投資股票最低是多少價格 瀏覽:72
工行期貨黃金手續費 瀏覽:642
嘉豐瑞德理財 瀏覽:211
易方達基金轉出 瀏覽:546
期貨幅度大品種 瀏覽:279
第一套人民幣黃金價格 瀏覽:261
安邦增持股票 瀏覽:536
十月一為什麼理財產品 瀏覽:428
國債期貨空頭擁有選擇最終 瀏覽:957
企業理財主體 瀏覽:678
地浦科技股票 瀏覽:204
四川唯鴻股票 瀏覽:987
富諾股票 瀏覽: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