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這兩個 P2P 互聯網金融平台,投哪一個比較合適
利息不是第一關注點,安全才是,所以要投更安全的那個。
投資理財永遠需要注意資產內的分配,不能容所有的錢都賭在一個平台上。
現在P2P平台魚龍混雜,個人經驗來看,選擇一個靠譜的平台的可以按如下的幾個步驟:
1.看平台的背景,包括是否屬於上市系、國資系、銀行系、風投系,注冊和實繳資本,平台的創始人團隊是否有較強的金融背景或者業內的大佬;多跟有經驗的投資人交流,比如到之家,貝多多網貸記賬APP去問問大家的看法什麼的。
2.看平台的運營狀況,平台成立的時間越長越好,平台的成交規模越大越好,平台的注冊用戶數量越多越好,平台的日均訪問IP越多越好(可以通過ALEXA查詢)。
3.看平台的風控情況,是否採用了第三方支付託管或者更好的銀行存管,是否有小貸公司和擔保公司合作(擔保公司最好是融資性擔保公司),是否有風險准備金和資金是否採用存管。
4.看平台的用戶體驗,看官網的用戶體驗,是否有WAP網站,是否有APP,以及這些產品的體驗怎麼樣。一個用心的平台一定會花費成本做好這些。
5.看平台的業內口碑,有的平台經常被投資人曝光各種假資料或者欺騙用戶的行為,有這些行為的平台要注意。
② 為什麼有哪么多的互聯網金融騙局
術之一:高息誘惑
高息誘惑是互聯網金融網貸詐騙平台用得最多的招數。在 「跑路」的平台中,大多標示超過24%高收益。高利率的誘惑之下,一些投資者失去了抵抗力,投機心理陡增。再加上僥幸心理,導致他們頻繁「踩雷」。
騙術之二:秒標圈錢
秒標因為時間短、利率高、回款快,一度是新平台吸引投資者的營銷利器。網貸平台榮錦創投」上線一天就關張。據了解,「榮錦創投」在論壇發布的帖子里,試運營期間,平台將舉行連續3天的秒標活動秒標秒不停。果然,跑路時已吸金20萬。
騙術之三:利用媒體宣傳造勢
在網路等媒體發布軟文進行宣傳,吸引投資者;進而利用自有資金循環投資,製造虛假繁榮,誘惑投資者參與;最後打著保本保息的幌子,誘導投資者投資長期標的,並以活動為誘餌,將投資資金全部騙到手,然後「跑路」。多位受騙的投資者反映,他們都是在騰訊、鳳凰等「高大上」的媒體網站上看到相關平台報道,隨後參與投資的。
騙術之四:利用搜索引擎認證增信
炒得沸沸揚揚的旺旺貸「跑路」事件,將網貸平台最大的流量入口網路推上風口浪尖。當時很多受害者表示,之所以投資旺旺貸,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有網路認證。 「跑路」的網金寶也被360搜索和搜狗搜索認證過。
騙術之五:編造專業創始人團隊
在倒閉的網貸平台中,有一些創始人團隊看上去陣容非常豪華,名校畢業,有過大型金融機構工作經驗,被當做投資選擇平台的標准之一。但有網友爆料稱,已「跑路」的科迅網的資料涉嫌造假,關於核心團隊成員的介紹,竟然「都是從其他網站粘貼過來的」。
騙術之六:包裝成大城市平台
北京、上海等地的平台,投資者一直認為比較正規,因為這些地方政府管理嚴格,監督的媒體也多,同時參與的投資者也多。特別是北京,地處「天子腳下」,深受投資者信賴。但大成律師事務所肖颯律師稱,目前一些騙子平台也轉移到北京了,對外營造一種「天子腳下,踏實做事」的假象,有的只是把網站地址寫為北京,實際經營在外地。投資者根據地域選擇平台也要小心了。
騙術之七:假借官方機構為其增信
與央行合作,所有投資用戶的資金均會由中國人民銀行北京支行全權監管。看到這里,稍微有些金融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是個騙局,因為央行作為監管機構,是不可能對互聯網金融網貸資金託管的,何況央行已經撤銷了在北京的分行。這個信息在網上就能查詢出來,但竟然有不少不明真相的投資者相信平台所說。
騙術之八:監守自盜騙取投資者資金
今年年初有媒體對互聯網金融網貸受害人的采訪中,有受害者告訴記者,她所投資的網貸平台,不宣布倒閉,但就是說提現困難,讓他們繼續投資支持平台。而在投資者交流群,有一些人4折、5折收購他們的債權,這也被業內稱之為「收草」。業內人士稱,這種行為實際上是一種惡意詐騙,過一段時間,他們又會再開一個平台詐騙。
騙術之九:假借第三方為其增信
網貸精選觀察發現,在「跑路」的平台中,有平台信息顯示,其獲得過各種「高大上」的機構頒發的獎項。還有一些平台宣傳與大型擔保公司有合作,並由擔保公司提供本息保障,以此來為他們平台增信。對於這類增信,也許一個電話就可以驗證是否有機構給它們頒過獎,是否擔保公司與平台有合作。在投資之前多做一些功課,就能防範這種低水平詐騙。
騙術之十:平台所有信息系編造
對於互聯網金融網貸的詐騙行為,這種詐騙行為最為惡劣,幾千塊錢買個系統,假借一個辦公場地,用假的創始人身份、假的工商執照,虛擬一些借款人,有的甚至忽悠夠了錢就跑,投資人想找都沒法找。他們上線就是為了詐騙的,在以往跑路的平台中,很多平台都是沒有實際辦公場地。
互聯網金融平台挑選十大絕招
絕招之一:認真審查網站資質和規模
投資者選擇平台第一件事就是要審核其基本證照,包括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等,同時還可查詢團隊成員、主要股東在法院否有被執行的情況。主要方法是在相關政府網站和法院系統網站查詢。
絕招之二:排除合作機構「水份」
有一些機構自稱「國金」、「中銀」,與一些國企和上市公司拉上關系,企圖欺瞞投資人,可以直接向這些股東公司電話咨詢是否有關聯,必要時可扮演借款人向合作機構了解借款方法或直接投訴。
絕招之三:考察平台曝光度
上網搜索網站信息,在傳統、專業媒體上曝光率越高,持續時間越長、形象正面的平台,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安全度相對較高。但也不能偏信這些信息,要排除「軟文」的干擾。
絕招之四:查看風投的投資記錄
有風投資的平台,相當於機構幫助投資人做了篩選,獲得投資有利於加強團隊建設和風險管理。網貸精選提示,不能將風投介當作唯一指標,一些優質平台沒有獲得投資,有一些平台還會在對外發布消息時誇大投資額、虛假宣傳。
絕招之五:從借款數據考察平台
一些問題平台的平均貸款額明顯偏大,甚至可以達到人均借款超過2000萬元,而正常經營的平台的借款額普遍較低。投資人如果看到平台上的借款人不多,但是每個人借的金額特別大,貸款頻率高,缺乏抵押物、擔保措施的平台,要格外謹慎。如果是企業頻繁、大額度的借款也要小心。
絕招之六:考察平台存活時間
問題平台能堅持一年以上的不足10%。新手在沒有足夠投資經驗的時候,可以先選擇歷史比久遠的平台,這樣可以大幅避開平台倒閉、跑路的危險。但並不絕對,長久的平台也可能倒閉。
絕招之七:收益率太高的平台不要投
目前來看大部分平台12%左右的收益屬正常。過高的收益,投資者就要先思考,借款人如何能負擔得起這么高的資金成本、平台怎麼能找到這么多負擔得起高利息的借款人。
絕招之八:考察貸款集中度
投資人可以參考一些第三方報告,查找平台的借款集中度,比如跑路的中寶投資,前10名借款人的借款總額高達10億元,佔比高達90%。
絕招之九:考察資金流動性
一個平台的出入金額穩定性可以作為考察指標。每日的應還款金額和日貸款余額都非常平穩的平台更可靠。
絕招之十:終極大招,莫貪心
避免上當的最終要領就是不要過於貪婪。
網貸精選評價,互聯網金融有些騙術雖然很拙劣,但投資者僥幸心理太重,對一些平台的基本信息都不去核對,這是造成他們「踩雷」的主要原因。成功的投資者首先要樹立正確投資理念。
③ 風投為什麼選擇投資互聯網金融 博客
在回答樓主的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問樓主一個問題,你認為金融的互聯網化會內是一種趨勢嗎,答案是非常肯定容的,比如現在我們所熟知的支付寶,余額寶,娛樂寶及其他的互聯網理財方式,這些全新的理財方式正在以其高效便捷的方式一步步侵蝕著那些大銀行,那些看不上小客戶,傲慢低效的銀行的市場正在發生悄然的變化,改造它們是必然的,雖然互聯網金融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這就是為什麼風投為什麼選擇投資互聯網金融的原因。
④ 互聯網金融平台哪裡找具體哪個好一些
互聯網金融平台魚龍混雜,如何有效識別平台優劣,避免入坑?
1.認真審查網站資質和規模
投資者選擇平台第一件事就是要審核其基本證照,包括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和組織機構代碼證等,同時還可查詢團隊成員、主要股東在法院否有被執行的情況。主要方法是在相關政府網站和法院系統網站查詢。
2.考察平台曝光度
上網搜索網站信息,在傳統、專業媒體上曝光率越高,持續時間越長、形象正面的平台,付出的成本就越高,安全度相對較高。
3.查看風投的投資記錄
有風投資的平台,相當於機構幫助投資人做了篩選,獲得投資有利於加強團隊建設和風險管理。網貸精選提示,不能將風投介當作唯一指標,一些優質平台沒有獲得投資,有一些平台還會在對外發布消息時誇大投資額、虛假宣傳。
4.從借款數據考察平台
一些問題平台的平均貸款額明顯偏大,甚至可以達到人均借款超過2000萬元,而正常經營的平台的借款額普遍較低。投資人如果看到平台上的借款人不多,但是每個人借的金額特別大,貸款頻率高,缺乏抵押物、擔保措施的平台,要格外謹慎。如果是企業頻繁、大額度的借款也要小心。
5.收益率太高的平台不要投
目前來看大部分平台12%左右的收益屬正常。過高的收益,投資者就要先思考,借款人如何能負擔得起這么高的資金成本、平台怎麼能找到這么多負擔得起高利息的借款人。
6.考察貸款集中度
投資人可以參考一些第三方報告,查找平台的借款集中度。
7.終極大招,莫貪心
避免上當的最終要領就是不要過於貪婪。
⑤ 如何應用互聯網金融進行投資理財 論文
首先你要選擇一個安全的互聯網金融平台投資理財,判斷一個互聯網金融平台是否安全,可以看看如下幾點:
是否採用了第三方的資金託管
如果沒有採用資金託管,那麼投資人的資金則有可能進入一個平台固定資金賬戶,如此便形成了資金池,而資金池中的資金平台本身則是可以隨意挪用,因為風險極高,13年底就有多家P2P平台私自挪用資金池的資金捲款跑路。另外一旦形成資金池,本身就存在非法吸儲的法律風險。
採用資金託管後,投資人所有的資金平台無法接觸,因為投資充值等等資金交易都需要資金託管平台的交易密碼,如此不僅保證投資熱資金安全,也杜絕了資金池的形成,法律風險和道德風險大大降低。
2.平台是否為抵押型項目
因為國內的信用體系不完備,所以一般信用借款標的風險極高。所以有足額抵押的項目平台相對風險更低,而有抵押的項目通常是個人住房以及車輛抵押最佳,此類抵押物最為保質且流通性強變現快借款金額小,萬一出現逾期不會對P2P平台造成太大影響,極大降低個人投資風險。
3.一定要注重平台項目的真實性
部分跑路平台或者騙子平台發布的項目多為虛假標的。而所謂的信用借款項目則風險更大。個人房產以及車輛抵押類的項目要注意是否房屋它項權證以及車輛抵押登記。還有就是抵押資產的實地評估照片,以及借款合同、借款人基本信息等等。
4.不可盲目相信部分平台的風險投資
現在整個互聯網動輒一個創業公司就號稱拿到XX萬風投多有誇大不實,P2P平台多部分所謂的風險投資亦是多有誇大或不實成分,風險投資在P2P領域已經淪為平台背書工具。
5.不可盲目追尋高收益
國家法律明確規定民間借貸利率不可超過銀行同期利率的4倍即(24%),超過此利率不受法律保護,目前P2P平台的平均收益在16%左右。
7.切記勿投天標秒標
此類標的多為騙子所為,之前多家上午開業下午跑路的平台就是通過天標秒標吸引投資人捲款跑路。8.警惕遠離自融性質平台
平台自融基本特徵表現為資金為自己使用,這種形式無疑是拆東牆補西牆,資金漏洞會越來越大,一段出現集中贖回的情況必然資金鏈斷裂,後果就是平台垮台投資人本息全無。
你可以研究下天雄投資,這家平台是當前國內為數不多的在以上幾點做的不錯的平台之一。
⑥ p2p網貸為什麼會成為風投眼中的香餑餑
首先,從政策層面上看,P2P網貸的監管政策雖然還沒有落地,但是從監管層的態度上看,是支持的、是肯定的。
其次,任何投資行為都是趨利的,這幾年特別是最近一兩年,P2P網貸的發展速度,大大超過了傳統金融產業。
第三,P2P網貸是互聯網金融領域最好的切入口。
⑦ 互聯網金融行業13家平台獲C輪融資 風投態度有何轉變
VC一開始是很看不上互聯網金融的,互聯網金融也不是傳統VC關注的市場。互金企業從哪兒收集數據內,運營靠不靠容譜,將來政策怎麼管,直至現在都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
不過現在很多一開始堅決不投互聯網金融的風投開始轉變態度,成了 牆頭草 ,轉變原因在於目標鎖定了互金企業的資產端。更何況有些互金企業的盈利水平已經超過了50%的A股上市公司。
⑧ 互聯網金融具體分支有哪些可能的爆發點是那種業務
我所理解的互聯網金融是一個極其寬泛的概念,無論是互聯網公司玩金融,還是金融機構觸網,只是因為各自基因和血質不同,決定了業務開展的出發點和途徑有差異,最終其本質/目標並沒有區別。
互聯網金融的分支,和金融的分支一樣豐富,舉例來說,
互聯網信貸。這也是金融業最傳統的業務。阿里金融的確是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個player。代表了電商做金融的一套新穎的路數。另外也有像慧聰網、敦煌網一類的B2B網站,將自己做成融資中介,一手把有融資需求的會員打包,一手將銀行、小貸公司介紹過來。此外還有樓主提到的P2P借貸平台,以lending club等為代表。另一個方向,金融機構也在通過觸網,大膽探索傳統銀行借用互聯網渠道和模式,完成信貸交易的實踐。比如平安銀行的陸金所,就是這類最典型的代表。
互聯網理財。東方財富等都是互聯網投資理財的平台,提供從信息、中介到買賣的一攬子服務。前陣子阿里巴巴的余額寶,是另一種通過互聯網手段,實現滿足大眾理財需求的產品。
互聯網保險。由於保險行業(人手/財產)本身需要遵循大數法則,在互聯網保險方面的創新點,更多的是集中在渠道建設上的革新。更多保險公司採取將高度模塊化的產品搬到互聯網上,藉助網路完成詢價、定價、承保、寫保單的工作,以此逐步替代以往保險代理人(不是經紀人)的大部分工作。
互聯網風投/眾籌。kickstarter的模式,更具互聯網精神。如果硬要區分互聯網金融或金融互聯網,我個人認為網上眾籌才是前者最典型的模式
互聯網資訊/直播。炎黃財經這一點就不錯,國內外財經資訊都有,又有財經解盤的直播,還有投顧操作等。
⑨ 互聯網金融的風險有哪些
總結起來,此次泡沫抄的生成機制主要包括:第一,風險投資放大股市「博傻」效應。風險投資是IT技術產業化應用的孵化器,但在上市過程中卻有製造股價泡沫的天然動力和內在要求,當新經濟成為圈錢利器的時候,股市的「博傻」法則就會愈演愈烈。
第二,企業並購熱潮哄抬股價效應。美國經濟特別是信息技術產業持續增長激發資本市場狂熱,美國及世界市場上大量股票被追高的企業掀起並購狂潮,強勢企業借機拓展業務范圍,弱勢企業藉此抬高股價,整體股價水平螺旋上漲。
第三,寬松資金環境引發資金追逐股票效應。IT應用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整體價格水平,提升美國經濟景氣指數,政府維持寬松貨幣政策,養老金、外資等資金大量湧入資本市場,導致過量資金追逐有限股票。
第四,輿論力量的推波助瀾效應。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輿論和報告大力推崇科技服務引導的「新經濟」,成為投機泡沫的重要參與者。正如耶魯大學Shiller教授所言:「一般來說,重要的市場事件只有在許多人形成同樣想法時才會發生,而新聞媒體是傳播想法的必要工具。」
⑩ 請問互聯網創業可以怎麼找風投呢是初創企業,互聯網金融領域的。
在渠道上建議您微鏈之類的。不過感覺互金行業最近還挺敏感,可能在融資上會有些困難,樓主可以在商業模式和BP呈現上多費些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