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約翰·皮爾龐特·摩根的人物傳記
2014年江蘇文藝出版社所出版《摩根財團》。 美國圖書最高獎「國家圖書獎」第40屆獲獎作品 ,一部恢弘而壯美的華爾街史詩。
《福布斯》雜志推薦「20本最具影響力的商業著作」之一。
美國現代圖書館評選「世紀百大非虛構圖書」之一 。 ◇《摩根財團》以最清晰的脈絡展現了金融帝國——J.P.摩根,從維多利亞時期倫敦最隱秘的開創歷史,到1987年金融危機的全部細節。——Forbes
◇羅恩·徹諾的《摩根財團》讓我們審視現代金融業所陷入的貪婪,也讓我們懷念起老皮爾龐特的時代,更讓我們看到了似曾相識的一次次金融危機。——Entertainment Weekly
◇《摩根財團》作為金融、政治和華爾街的貪婪與野心的象徵,以無與倫比的記述和表現力,鑄就了一部史詩級巨著、一部條理清晰的傑作。——The New York Times 在一個半世紀里,摩根家族的四代人,在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裡締造了神秘的金融帝國。這個金融帝國憑借不計其數的投資,在經濟、社會、政治和外交等領域織成了無比繁復的人際關系網路。本書中如實記載了摩根財團斡旋於伍德羅·威爾遜、赫伯特·胡佛、富蘭克林·羅斯福、溫斯頓·邱吉爾、安德魯·卡內基、亨利·福特等要政要、巨賈間一些塵封的史料,在二戰中摩根財團與墨索里尼、日本軍國主義者、墨西哥獨裁者和納粹財政部長的秘密關系。
二戰結束以後,摩根的諸公司從紳士銀行的典範演變為—個充滿著敵意兼並、垃圾債券和杠桿收購的咄咄逼人的新世界中的先鋒。
摩根財團150年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資本市場發展過程的活教材,揭示了在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發展過程中,生動而恢弘的歷史畫卷:這里有私人企業和國家機器之間的較量,政府調控和市場作用之間的沖突,國家孤立主義和海外擴張主義之間的斗爭,商業利益和民族利益之間的碰撞,個人意志和歷史規律從矛盾最終走向統一的進程。而這所有的一切,時至今日仍然左右著是世界金融格局和社會形態。
《摩根財團》可以滿足多方需要,金融從業者可以了解世界金融格局變化,增強專業分析和評估能力,提高金融產品收益;企業家可以學習如何把握政治局勢,市場趨勢,在競爭中規避風險,基業常青;政府監管部門可以研究如何加強對實業和金融界的管理而不扼殺其活力。 作者簡介:羅恩·徹諾,美國作家協會主席,美國國家圖書獎、普利策獎、美國歷史圖書獎獲獎者,擅長撰寫金融、商業和政治人物的傳記。《財富》雜志稱其為「美國最好的傳記作家」。
譯者簡介:金立群,現任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長,曾任財政部副部長,中國投資公司監事長兼黨組副書記等;是迄今為止中國第一個擔任亞行副行長的副部級高官;著有《新國際經濟體制與中國》《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編著《英漢法漢財務金融詞典》。
2. 李劍閣的介紹
李劍閣,1949年12月出生於江蘇省南通市,中國國際金融公司(中金公司)董事長,原國務專院發展研究中屬心副主任。南京師范大學數學系理學士。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經濟學碩士。曾經擔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國家計劃委員會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政策法規司副司長、司長、國務院證券委員會辦公室主任、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常務副主席、國務院經濟體制改革辦公室副主任。2003年3月至2008年7月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2008年7月被免去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職務。同月被任命為中國國際金融公司的董事長。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Guangdong Technion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簡稱GTIIT)的首任校長(Chancellor)。
3. 共信贏的迅速發展的共信贏
2013.03 共信贏准備中
2013.8 股東斥資三億多買下深圳黃金地段深圳灣後海頤安閱海台第一、第二層,共信贏有了自己的家
2013.11.21 共信贏公司成功注冊
2013.12.05 共信贏網貸平台在線測試中,開通國付寶在線充值
2014.1.08 共信贏網貸平台正式上線
2014.3.13 共信贏總部辦公大樓舉行裝修開工典禮,預計6月份進駐
2014.3.16 共信贏總投資額突破1千萬
2014.3.17 共信贏在廣東省揭陽市成立(第一間)分公司
2014.3.20 共信贏和網貸之家達成合作協議
2014.5.20 共信贏分別在揭東、汕頭成立了分公司。
2014.5.27 共信贏成為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協會成員。
2014.6.24 共信贏成為深圳市企業家聯合會、深圳市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單位。
2014.8.10 共信贏分別在桂林、普寧、東莞、西雙版納、昆明、廣州天河、珠海、潮州、青島成立了分公司。
2014.8.18 共信贏獲得「全國互聯網金融行業質量、服務、信譽AAA品牌」及「中國互聯網金融行業最具影響力十大領先品牌」殊榮。
2014.8.19 共信贏第二屆「投資人活動日」 暨紀錄片《青春·深圳》首映儀式圓滿落幕。
2014.9.15 共信贏理財產品「存贏寶」正式上線
2014.10.18 共信贏投資總額突破6億大關。
2014.10.24 共信贏以特別協辦單位首次亮相第11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本屆論壇的主題是《金融創新與實體經濟發展》,峰會期間共信贏董事長林文峰先生做了《關於金融產業創新的思考》的主題演講。
2014.11.6 共信贏首次參展第八屆中國(深圳)國際金融博覽會。
2014.11.21 深圳市共信贏金融信息服務有限公司成立一周年。
2014.12.19 共信贏出品的「共信贏之夜——王佑貴作品音樂會」,由著名作曲家王佑貴先生攜蔣大為,戴玉強,董文華,廖昌永,王麗達,雷佳,黃鍶騏,龔爽,王芳,鄧蓉,徐晶晶,鄭海燕及有深厚舞蹈功底的國家東方歌舞團一同亮相深圳南山保利劇院。
2015.3.29 著名男高音戴玉強親臨共信贏拍攝《守住承諾》MV。
2015.4.28 共信贏攜手珍愛網聯合舉辦「贏·得愛」浪漫相親活動。
2015.5.18 共信贏投資總額突破20億大關。
2015.10.14共信贏與世界共美——風尚巡禮之夜圓滿落下帷幕。
2015.11.5-7 共信贏參展第九屆中國(深圳)國際博覽會。
2015.11.6 共信贏與華興銀行、方德信基金、元亨裕擔保簽署合作協議。
2015.11.20共信贏投資總額突破40億元大關。
4. 南師大有哪些著名成功人士
傑出校友
郭秉文 中國近代教育家。1896 年畢業於上海清心書院。1908 年赴美國留學,獲伍斯特大學理學士、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博士學位。1915 年起歷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教務主任、校長和東南大學校長。主要著作:《The Chinese System of Public Ecation》。
江 謙 中國近代著名教育家。曾任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校長。主要著作:《繞音》。
李瑞清 教育家,美術家,書法家。中國近現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和改革者,中國現代美術教育的先驅,中國現代高等師范教育的開拓者。
陶行知 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教育家。詩人。民主戰士。
張大千 二十世紀中國畫壇最具傳奇色彩的國畫大師。
徐悲鴻 中國現代美術事業的奠基者之一,傑出的畫家和美術教育家。
陳之佛 中國畫家,工藝美術家。
陳鶴琴 中國近現代教育家。1914年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師范學院教育學碩士學位。
陳邦傑 世界著名苔蘚植物學家,中國苔蘚植物學研究的奠基人。教育家。1931年畢業於中央大學生物系。1939年獲德國柏林大學理學博士學位。主要著作:《中國蘚類植物屬志》。李旭旦 中國地理學家。1934年中央大學地理系畢業。1936年赴英國劍橋大學進修,獲碩士學位。1939年回國後曾任中央大學地理系教授、系主任,南京大學地理系主任,南京師范學院地理系主任。
高覺敷 中國現代心理學家、心理學史家。主要著作:《教育大辭典》、《心理學史講義》、《心理學史》、《現代心理學》、《群眾心理學》、《心理學名人傳》、《教育心理學》、《精神分析引論新編》、《心之發展》、《格式塔心理學》、《西方近代心理學史》、《中國古代心理學思想研究》、《中國心理學史》、《高覺敷心理學論文選》、《西方心理學的新發展》。
羅炳之 著名現代教育家。1931 年獲碩士學位後,應國立中央大學之聘返國任該校教育學院副教授,翌年升為教授,兼教育社會系主任及本校實驗學校 ( 包括附中、附小 ) 校長。1933 年改任湖北教育學院院長。
李劍閣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中金公司)董事長。原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洪銀興 經濟學博士,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1993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獲得博士研究生導師資格。
劉明康 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黨委書記。1987年獲得英國倫敦城市大學研究生院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2000年獲得英國倫敦城市大學名譽博士學位。
張近東 1984年,畢業於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開創了「1200工程」、「3C模式」、「5315工程」、「3C+模式」、「旗艦店戰略」、「後台戰略」等系列經營管理創新模式,領導開發了全球領先的SAP/ERP系統。
李華梅 著名教育學者,現任教育南京市寧海中學。曾深造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
朱成山 現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館長,兼任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史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南京日本歷史教科書問題研究會會長、南京國際和平研究所所長,以及中國抗日戰爭史學會、日本史學會、台灣問題研究會等學會理事。南京市人大代表,曾獲「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先進工作者」、省優秀黨務工作者、「南京好市民」等榮譽。
孟非江蘇衛視著名主持人, 主持過的節目《南京零距離》《絕對唱響》《名師高徒》《非誠勿擾》。1971年10月出生於重慶市。 後就讀於南京一中、三中、七中、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中共江蘇省委黨校哲學研究生專業。 2003年被評為「中國十大新銳主持人」、「中國百優電視節目主持人 2007年、2008、2009年 主持江蘇衛視《絕對唱響》《名師高徒》 2010年主持《非誠勿擾》收視率在全國同時間段獲得第一,節目受到觀眾和網友的廣泛關注。
5. 晚宴致辭
女士們、先生們:
值此XX廠XX周年廠慶之際,請允許我代表XX廠,並以我個人的名義,向內遠道而來的貴賓容們表示熱烈的歡迎。
朋友們不顧路途遙遠專程前來賀喜並洽談貿易合作事宜,為我廠XX周年廠XX周年慶更添了一份熱烈和祥和,我由衷地感到高興,並對朋友們為增進雙方友好關系作出努力的行動,表示誠摯的謝意!
今天在座的各位來賓中,有許多是我們的老朋友,我們之間有著良好的合作關系。我廠建廠XX年能取得今天的成績,離不開老朋友們的真誠合作和大力支持。對此,我們表示由衷的欽佩和感謝。同時,我們也為能有幸結識來自全國各地的新朋友感到十分高興。在此,我謹再次向新朋友們表示熱烈歡迎,並希望能與新朋友們密切協作,發展相互間的友好合作關系。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在此新朋老友相會之際,我提議:為今後我們之間的進一步合作,為我們之間日益增進的友誼,為朋友們的健康幸福,乾杯!
6. 摩根士丹利的相關書籍
2014年江蘇文藝出版社所出版《摩根財團》。 美國圖書最高獎「國家圖書獎」第40屆獲獎作品 ,一部恢弘而壯美的華爾街史詩。
《福布斯》雜志推薦「20本最具影響力的商業著作」之一 。 ◇《摩根財團》以最清晰的脈絡展現了金融帝國——J.P.摩根,從維多利亞時期倫敦最隱秘的開創歷史,到1987年金融危機的全部細節。——Forbes
◇羅恩·徹諾的《摩根財團》讓我們審視現代金融業所陷入的貪婪,也讓我們懷念起老皮爾龐特的時代,更讓我們看到了似曾相識的一次次金融危機。——Entertainment Weekly
◇《摩根財團》作為金融、政治和華爾街的貪婪與野心的象徵,以無與倫比的記述和表現力,鑄就了一部史詩級巨著、一部條理清晰的傑作。——The New York Times 迄今為止有關美國金融王朝的第一部鴻篇巨著,一卷充滿洞見的金融歷史全景圖:以摩根財團的視角,看整個華爾街、現代金融業興衰更替。
在一個半世紀里,摩根家族的四代人,在華爾街和倫敦金融城裡締造了神秘的金融帝國。這個金融帝國憑借不計其數的投資,在經濟、社會、政治和外交等領域織成了無比繁復的人際關系網路。本書中如實記載了摩根財團斡旋於伍德羅·威爾遜、赫伯特·胡佛、富蘭克林·羅斯福、溫斯頓·邱吉爾、安德魯·卡內基、亨利·福特等要政要、巨賈間一些塵封的史料,在二戰中摩根財團與墨索里尼、日本軍國主義者、墨西哥獨裁者和納粹財政部長的秘密關系。
二戰結束以後,摩根的諸公司從紳士銀行的典範演變為—個充滿著敵意兼並、垃圾債券和杠桿收購的咄咄逼人的新世界中的先鋒。
摩根財團150年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資本市場發展過程的活教材,揭示了在典型的資本主義社會發展過程中,生動而恢弘的歷史畫卷:這里有私人企業和國家機器之間的較量,政府調控和市場作用之間的沖突,國家孤立主義和海外擴張主義之間的斗爭,商業利益和民族利益之間的碰撞,個人意志和歷史規律從矛盾最終走向統一的進程。而這所有的一切,時至今日仍然左右著是世界金融格局和社會形態。
《摩根財團》可以滿足多方需要,金融從業者可以了解世界金融格局變化,增強專業分析和評估能力,提高金融產品收益;企業家可以學習如何把握政治局勢,市場趨勢,在競爭中規避風險,基業常青;政府監管部門可以研究如何加強對實業和金融界的管理而不扼殺其活力。 作者簡介:羅恩·徹諾,美國作家協會主席,美國國家圖書獎、普利策獎、美國歷史圖書獎獲獎者,擅長撰寫金融、商業和政治人物的傳記。《財富》雜志稱其為「美國最好的傳記作家」。
譯者簡介:金立群,現任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長,曾任財政部副部長,中國投資公司監事長兼黨組副書記等;是迄今為止中國第一個擔任亞行副行長的副部級高官;著有《新國際經濟體制與中國》《經濟發展:理論與實踐》,編著《英漢法漢財務金融詞典》。
7. 方風雷的簡介
方風雷,1952年出生於湖南,198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進修高級管理學課程。1993年,開始參與籌建中國首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成為「第一代中國本土投資銀行家」。曾任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副總裁,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中國工商東亞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高盛高華證券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等職。現任,厚朴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
方風雷,1952年出生於湖南,1982年畢業於中山大學,曾在美國哈佛大學商學院進修高級管理學課程。現任厚朴投資董事長、高盛高華證券董事長。
曾先後擔任中國國際金融公司副總裁、中國國際金融 (香港)公司總裁、中銀國際執行總裁、工商東亞執行總裁。曾在對外經貿部、河南省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任職,並曾先後任河南糧油食品進出口公司總經理、中原國貿總經理、中國中原集團常務副總經理、銀泰控股有限公司總裁。曾參與中國第一個期貨交易所——鄭州農產品期貨交易所的方案設計,並在海南省主持策劃了中國第一個不動產證券化產品——「三亞地產投資券」。
方風雷曾領導及參與了多項大型資本市場項目,包括中國電信收購香港電訊、PCCW收購;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洋石油、寶鋼等企業的重組上市等項目。方風雷被《亞洲金融》(Financial Asia)評為「對中國資本市場最有影響的十人之一」;2008年獲《歐洲貨幣》(Euromoney)頒發的「亞洲金融服務發展傑出貢獻獎」。
在投資銀行任職期間,方風雷已涉足股權投資領域,曾兼任中金公司直接投資委員會主席,領導完成了多項投資項目。
2008年3月,方風雷與畢馬威大中華區前任主席何潮輝、高盛前資深銀行家王忠信合作創辦了厚朴,管理的首支基金規模為25億美元,主要投資人包括淡馬錫、高盛、PSA等國際知名機構。
8. 經濟學家對這次經濟危機有什麼評價
經濟學家:中國應在金融危機中尋找機會轉變經濟結構
時間:2008年10月28日 21:54:18 中財網
一些經濟學家表示:中國應在金融危機中尋找機會轉變經濟結構
起源於美國的金融市場海嘯給前行中的中國經濟帶來了新的挑戰,部分經濟學家28日表示,中國應在金融危機中找到轉變經濟結構的機會。
在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舉行的"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經濟學家座談會"上,不少經濟學家表示,中國之所以能夠在金融危機中保持穩定,首先因歸功於改革開放,尤其是金融體制的改革。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董事長李劍閣說,美國金融危機發生以後,中國金融體系依然穩健運行,這也得益於近年來規模巨大的國有銀行改革。
這些經濟學家們同時認為,當前的金融危機正在向實體經濟蔓延,雖然中國並沒有發生金融危機,但國內經濟發展的模式也有待進一步轉變與完善。
中國社會科學院特邀顧問王洛林說,中國經濟目前與美國關聯度較大。金融危機對中國的沖擊並不僅僅在於中國金融機構海外投資受損或者中國出口貿易受影響,也給中國過度依賴外貿的經濟增長方式敲響了警鍾。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肖耿認為,當前的復雜形勢給了中國一個推進市場化改革的機會。隨著通脹壓力的減輕,中國具備了持續高增長的條件。中國經濟有著巨大的增長潛力,為進一步推進市場化改革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經濟學家們指出,危中有機,中國應該從中吸取教訓,尋找機會。
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湯敏說,危機過後,以美元或者少數貨幣為主、資本自由流動的國際貨幣體系可能要發生變化。此外,更多的國家包括發展中國家將有更多的發言權。
中國建設銀行董事長郭樹清表示,中國應主動參與國際金融體系新規則的制定和修改。只有積極地有所作為,才能體現中國在國際金融體系中的責任。
9. 查一下中國國際金融集團投資有限公司
中國國際金融集團有限公司是大企業,但你問的是中國國際金融集團投資有限公司 ,很可能是假的。 中金公司成立於1995年,是由國內外著名金融機構和公司基於戰略合作關系共同投資組建的中國第一家中外合資投資銀行,注冊資本為1.25億美元。 中金公司的股東包括: 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 摩根士丹利國際公司 中國投資擔保有限公司 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名力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中金大事記 1995年 中金公司正式成立 1996年 中金公司獲得上海證券交易所會員資格 1997年 完成中國電信香港(現中國移動)海外首次公開發行,融資42.2億美元中國國際金融(香港)有限公司成立 1998年 完成中國國際貿易中心有限公司國內A股首次公開發行中國國際金融(香港)證券有限公司正式運營 1999年 完成中國電信香港(現中國移動)全球後續發行完成聯合利華(中國)有限公司對四家合資公司重組 你問的是中國國際金融集團投資有限公司,在香港未聽過這公司,好景中心是賣盜板的熱點,地址也是假的 MNH2586 不存在,查了電話公司也找不到有登記,還有誰都 可交幾千塊在香港就可以注冊一家公司,比方我說我是英國柏金信公司也可以。就是香港有公司也不代表什 么,全世界到處都有騙子, 香港也大把,萬事小心
10. 博源基金會的簡介
博源基金會,得到香港政府正式批准,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公益組織。
博源基金會以推動學術及政策研究為目標,著眼於研究中國經濟、社會及國際關系領域內的中長期問題。博源基金會倡導多學科交流,通過疏理問題、建立框架和尋求共識來促進國內外學界,政府部門及商界志士仁人之間的對話。 博源基金會提倡研究的創新模式,願為國內外各領域有識之士探索、研究重大課題搭建平台,提供資金支援和相關服務。
基金會的活動包括:組織、支援研究課題,召集年度論壇,組織年度專題講座及出版專著及論文集等。基金會以自己組織參與研究課題為主,同時也向外部研究機構及個人提供經費,資助符合基金會研究方向的課題。
博源基金會理事會由國際知名人士組成,其中包括中國招商局集團董事長秦曉,瑞銀投資銀行副主席何迪,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西慶,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汪建熙,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劍閣,美國斯考克羅夫特集團主席、美國前國家安全事務助理斯考克羅夫特(Brent Scowcroft),瑞銀副主席、前歐盟副主席列昂.布列坦(Leon Brittan), 前瑞銀亞太地區主席譚信樂(Rory Tapner),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委員會成員、?豐投資亞洲控股有限公司非執行主席史美倫(Laura Cha)。
顧問委員會成員有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國家外匯管理局局長易綱,標准國際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陳小魯,北京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衣錫群,中國證券市場研究設計中心總幹事王波明,前瑞銀投資銀行亞洲區主席賀利華(Rodney Ward),銀監會首席顧問、前香港證監會主席沈聯濤,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金耀基,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特區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前香港特別行政區律政司司長梁愛詩,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袁明,新世界中國實業專案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紀文鳳。
學術委員會成員有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主任周其仁,北京大學國際關系學院院長王緝思,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金觀濤,復旦大學新經濟政治學研究中心主任史正富,中歐工商管理學院教授許小年,瑞銀全球新興市場研究部主管喬納森·安德遜(Jonathan Anderson),中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