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丹陽金融機構

丹陽金融機構

發布時間:2021-04-21 19:52:34

『壹』 宿遷的行政區劃

1996年7月建市之初,宿遷轄縣一區,共有鄉鎮124個。
1996--2000年,先後有51個鄉撤鄉設鎮。
2000年5月經省政府批准,撤並15個鄉鎮、6個場圃,新設4個街道辦事處,鄉鎮總數由原來的126個減少為111個。
2001年6月,結合農村稅費改革,對宿遷范圍內2500人以下的村(居)委會進行了合並,村(居)總數由原來2299個撤並為1418個,撤並率為38%。
2004年3月,經宿遷市申請,省政府批復。將泗陽的洋河鎮、鄭樓鎮、中揚鎮、倉集鎮、屠園鄉及泗洪的陳集劃歸宿遷市宿城區管轄。
2014年,宿遷轄沭陽、泗陽、泗洪縣和宿豫區、宿城區、湖濱新區、洋河新區、宿遷經濟技術開發區、宿遷軟體與服務外包產業園和蘇州宿遷工業園區。有96個鄉(鎮)和18個街道辦事處,其中建制鎮75個,村委會965個、居委會477個。 新長鐵路
新長鐵路新沂至淮安段復線電氣化改造。新長鐵路新沂至淮安段現為單線鐵路,途經我市沭陽縣及泗陽縣。該段的復線電氣化改造已列入《江蘇省「十一五」至2020年鐵路建設和發展規劃》和《江蘇省軌道交通「十二五」及中長期發展規劃》近中期改擴建規劃。目前我市正在爭取將新長鐵路新沂至淮安段復線電氣化改造列入「十三五」計劃新開工項目。該項目改擴建標准為雙線I級鐵路,設計時速提高到200公里/小時以上。
宿淮鐵路
宿淮鐵路西起京滬鐵路符離集車站,東至新長鐵路袁北站,途經安徽省宿州市、靈璧縣、泗縣,江蘇省泗洪縣、宿遷洋河新區、泗陽縣、並入新長鐵路淮安市袁北站。全長210公里,建設標准為國鐵I級,以貨運為主,客運為輔。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預留160公里/小時,並預留電氣化建設條件。總投資53億元,2013年12月28日正式運營。
徐宿淮鹽鐵路
江蘇省「四橫「中重要的二「橫「,西起京滬高鐵徐州東站,經睢寧、宿遷、泗陽,並入連淮城鐵淮安、再經揚州、鎮江,最終並入滬寧高鐵丹陽站。設計速度250公里/小時。徐宿淮鹽鐵路排上2015年開工表,預計總投資在250億元左右。徐宿淮鹽鐵路西接國家交通樞紐徐州,與隴海鐵路及京滬高鐵相連,經宿遷在淮安與連淮揚鎮鐵路交會,形成淮安鐵路樞紐。而且,這條鐵路還將成為京滬高鐵徐州至上海的輔助通道。
合肥至宿遷至新沂鐵路
根據工可設計方案,合肥至宿遷至青島鐵路合肥至新沂段位於安徽省東北部和江蘇省北部,線路起於安徽省合肥市,向北經定遠縣、明光市、五河縣、泗縣,江蘇省泗洪縣、宿遷市、進入新沂市後,引入徐連客專新沂南站,線路全長約317公里,設計速度目標值350公里/小時。
寧宿新鐵路
宿新城際鐵路。宿(遷)新(沂)城際鐵路的建設,可將宿遷與國家東西鐵路大動脈隴海鐵路相連接,同時,該線路向南延伸,即寧宿城際鐵路,形成江蘇又一條南北走向的重要通道。項目建設標准為國鐵Ⅰ級城際鐵路,設計速度為每小時250公里。項目總長約64公里,其中宿遷境內約35公里,目前我市正在爭取將該項目列為國家鐵路「十三五」規劃儲備項目。 2015年,宿遷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110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7000美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由89.6億元增加到235.7億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近3倍,達1839億元,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翻了一番,達626.6億元,省列統的16項主要經濟指標中有15項年均增幅達兩位數,普遍快於全省和蘇北平均水平,三次產業佔比由2010年的17.6:45.0:37.4調整到12.3:48.5:39.2,二三產業佔比提高5.3個百分點,工業化率突破40%,規上工業增加值翻了近兩番、達994.2億元。
沭陽縣連續四年躋身「全國百強縣」,泗陽縣入選全國縣域經濟競爭力百強縣。 2013年,宿遷全市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445.35億元,比上年增長4.2%。 宿遷市水產科技示範園建成蘇北最大鱖魚苗種繁育基地。
2013年,宿遷三縣兩區全部創建成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區,在蘇中、蘇北率先實現縣區全覆蓋。在江蘇省率先設立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專項獎補資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規模經營比重達42.6%。農業綜合開發完成投資2.8億元。主要農作物機械化率達到80.6%。 工業
2013年,宿遷全部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15.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8.1%,高出江蘇省平均增速6.6個百分點。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821.44億元,增長27.3%;實現利稅439.61億元,增長29.1%。其中利潤305.83億元,增長28.1%。
2013年,宿遷新增主營業務收入超億元企業110家、超10億元企業5家,總數分別達470家和23家;列入大企業大集團培育超百億和30億元計劃的21家企業,累計實現產值370億元、增長28%,總量占宿遷規模工業的16%。宿遷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730億元,增長18.3%。堅持把集聚作為工業發展的有效途徑,全面啟動六大新興產業集聚區建設,宿遷新興產業實現銷售收入610億元,增長35.6%;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52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提高至19%;耿車循環經濟產業園獲批為國家級循環經濟標准化試點。累計向1033家企業發放7247.4萬元創新券,撬動14倍的科技創新投入,榮獲全國科技進步考核先進市稱號;宿遷大中型工業企業和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建設率達100%;30個項目獲得科技部國家級火炬計劃和星火計劃項目立項,蘇北工業技術研究院成為蘇北唯一獲省產業研究院項目立項支持的單位。
建築業
2013年,宿遷列統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築業企業357家,全年完成建築業總產值651.59億元,比上年增長23.7%;完成竣工產值464.41億元,增長14.7%;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044.52萬平方米,增長24.8%;房屋建築竣工面積2714.89萬平方米,增長25.2%。
2013年,宿遷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305.46億元,比上年增長39.7%。施工面積3835.33萬平方米,增長50.3%。其中住宅施工面積3008.30萬平方米,增長56.8%。新開工各類房屋面積1237.85萬平方米,增長15.9%。其中住宅952.99萬平方米,增長15.3%。全年銷售商品房面積822.73萬平方米,增長59.0%。其中商品住宅銷售745.18萬平方米,增長69.5%。 金融業
2013年,宿遷金融業實現增加值72.85億元,比上年增長21.8%,快於服務業增速8.8個百分點。截止2013年末,全市共有銀行業金融機構22家,保險機構32家,小貸公司達45家。金融機構存貸款快速增長。截至2013年末,全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余額1475.58億元,比年初增加248.71億元,增長20.3%;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余額1282.09億元,比年初增加279.23億元,增長27.8%。金融機構存款余額和貸款余額凈增量比2012年分別多19.63億元和36.27億元。企業直接融資額突破百億,達到105億元。截至2013年末,全市小貸公司貸款余額達38.67億元,比年初凈增2.54億元。保險業穩步發展。全年實現保費收入33.84億元,比上年增長11.8%。其中產險收入14.39億元,增長19.6%;壽險收入19.45億元,增長6.6%。保險賠付10.05億元,比上年增長32.5%。其中產險賠付7.14億元、壽險賠付2.92億元,分別增長27.7%和45.9%。
固定資產投資
2013年,宿遷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290.75億元,比上年增長25.8%。從產業劃分看,第一產業投資6.69億元,下降13.5%;第二產業投資831.45億元,增長25.0%;第三產業投資452.61億元,增長28.2%。從項目規模看,項目個數和投資總規模均有所增長。全年共有1618個施工項目(不包括房地產開發項目),比上年增加210個。其中新開工項目1243個,增加238個。項目計劃總投資2191.74億元,比上年增長6.6%。其中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156.95億元,增長9.2%。
2013年,宿遷億元及以上施工項目411個,比上年增加23個,占施工項目數(不包括房地開發企業項目)的25.4%。億元項目年內完成投資635.88億元,比上年增長30.9%,佔全市項目投資完成額的64.5%。
國內貿易
2013年,宿遷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42.43億元,比上年增長14.0%。按消費形態分,批發和零售業實現零售額385.44億元,增長14.9%;住宿和餐飲業實現零售額56.99億元,增長7.9%。按城鄉市場分,城鎮實現零售額345.13億元,增長14.1%;鄉村實現零售額97.30億元,增長9.6%。
對外貿易
2013年,宿遷實現進出口總額33.2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9.0%。其中出口27.80億美元,增長20.0%;進口5.42億美元,增長14.0%。全年新批外商投資企業84家,新批協議外資11.98億美元;實際到賬外資5.0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6.0%。
招商引資
2013年,宿遷建立「四新」重大項目月度公示制,組建央企及重大項目招商辦,成功舉辦第三屆經洽會、央企合作推進會、首屆中國綠色建材產業合作論壇等活動,新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55個、新開工244個、新竣工177個,竣工項目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11.7億元。對外開放水平提升。實施招引千家台企「相知行動」,精心策劃「台灣宿遷周」活動,深耕精耕台灣,再次獲得台商投資「值得推薦城市」稱號。實際到賬外資5.18億美元,完成進出口總額31億美元。成功舉辦世界華校校長、駐外使節、德國北威州議會代表團宿遷行等外事僑務活動,與紐西蘭因弗卡吉爾市建立國際友城關系。平台建設創新突破。探索實施「港站快速轉場/集港通關」模式,啟動綜保區創建工作。宿遷及沭陽、泗陽三家開發區進入江蘇省開發區綜合考評第一板塊,泗洪、宿城開發區分別提升21位和2位;宿遷高新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取得積極進展;6個共建園區全部進入江蘇省第一方陣,蘇宿園區連續四年位居第一。
園區經濟
截止2013年末,宿遷各開發區投產企業總數達4967家,比上年增長13.2%。其中工業企業2417家,比上年增長11.9%;外商投資企業305家,比上年增長7.4%;高新技術企業100家,比上年增長117.4%。全市開發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共完成總產值1487.02億元,比上年增長33.2%;實現工業增加值372.42億元,增長29.4%;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70.96億元,增長33.6%;實現利稅總額201.11億元,增長59.1%。其中利潤總額134.31億元,增長63.3%。

『貳』 丹陽的經濟發展

2013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25億元,增長12.8%;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0.4億元,增長21%;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330億元,增長22%。繼續保持了經濟運行穩中有升的良好勢頭。
五大新興產業完成投入73億元、銷售478億元,分別增長140.5%、54.2%。 2013年,丹陽市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691.05億元,同比增長16.20%;實現銷售收入2442.90億元,同比增長16.5%;實現利稅190.65億元,同比增長17.5%。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264.54億元,同比增長16.1%;實現工業增加值505.13億元,按可比價增長13.7%;實現銷售收入2230.57億元,同比增長17.0%;實現利稅總額174.52億元,同比增長24.2%,其中利潤117.06億元,同比增長26.7%。全年全市工業用電量53.64億度,同比增長14.9%。
丹陽是世界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素有「中國眼鏡之鄉」美謄,擁有從事眼鏡行業及相關配套的工貿企業1300多家、眼鏡生產廠家600餘家,光學玻璃及樹脂鏡片年產3億多副,佔全國生產總量80%、世界總量40%,榮獲中國馳名商標5項。 2013年丹陽市服務業完成投入72億元,增長38.2%,服務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40.2%。完成服務外包合同額2632萬美元,新增商業銀行分支機構4家、小額貸款公司4家、上市企業1家。金融機構貸款余額471.6億元,增長11.2%。天地石刻園、益陽鋼貿城、中合新農物流園、江蘇宏福物流園、香逸酒店、長江丹陽碼頭、華東建材城(二期)等一批重點項目主體竣工。

『叄』 農村金融體系的構建由哪個部門負責

農村金融體系問題研究

[摘要]農村金融問題是近些年理論界、政府及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之一。文章從農村金融機構體系、農村金融市場體系、農村金融服務體系、農村金融監管體系和農村金融生態環境五個方面全面地分析了當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中存在的問題,最後有針對性地提出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構建普惠制農村金融,加快農村金融機構改革和職能定位,加強農村金融產品創新,優化農村金融生態環境等政策建議。
[關鍵詞]農村金融機構;農村金融市場;農村金融生態;普惠制農村金融
一、問題的提出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農村金融體系不斷地進行著改革。2004年以來,先後有8個金融文件對農村金融改革進行了部署和安排,分別是2004—2009年每年的中央一號文件,2007年的中央三號文件及2009年十七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推進農村改革發展若乾重大問題的決定》中的農村金融改革部分。
農村金融問題也是理論界關注的焦點問題之一。嚴瑞珍、劉淑貞(2003)從國有商業銀行從農村的退出的視角分析農村金融體系的重建,宋艷林、劉小玲(2004)和李鋒(2004)從金融抑制的角度分析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重構,周天勇(2004)從「三農」特點人手提出創新農村金融體系,姚翟軍(2006)、李喜梅(2006)基於「金融功能觀」的視角分析如何完善我國農村金融體系,周立(2005)分析和研究中國農村金融體系發展邏輯,叢丹陽(2005)、王曉雲(2005)從功能定位與戰略調整的角度分析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完善,吳曉靈(2006)從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角度提出如何完善農村金融服務體系,溫鐵軍、姜柏林(2007)從把合作金融還給農民的角度提出重構「服務三農的農村金融體系」的建議。除此之外,杜曉山、焦瑾璞、高偉、韓俊、何廣文、吳曉靈等都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的構建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雖然已取得了一些積極的成效,但到目前為止我國農村金融改革仍然滯後、農村金融體系仍不完善。

二、目前我國農村金融體系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金融機構體系不健全
現行農村金融機構體系是以農村信用社為主體,中國農業銀行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為輔助,以郵政儲蓄銀行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村鎮銀行、農村資金互助社、貸款公司)為補充。這種機構體系總體來看較合理,但各金融機構在產權關系、管理體制、經營機制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
1.農村信用社
一是管理體制不合理。具體表現為:一方面,省級聯社政企合一的性質與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不一致。省級聯社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從而具有企業的性質;同時又是省政府的行業管理機構(正廳級單位),故其具有政企的雙重屬性。從現實運行上看,省級聯社的高級管理人員基本上均由省政府任命,從而形成了省政府的行政權力對其所有者權力的一種「替代」。就這一點而言,這與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則不吻合。另一方面,省級聯社與下級聯社之間關系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股權與控制權的配置相違背。省級聯社與下級聯社的關系主要表現在股權和控制權兩個方面,從股權關系來看,信用社之間是自下而上的持股關系;而從控制權來看,信用社之間是自上而下的控制權。這種制度設計與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股權與控制權的配置相違背。
二是產權制度不健全。具體表現為:一方面,沒有形成「權、責、利相稱」機制。目前入股農信社的社員,入股的目的要麼是為了得到穩定的股金分紅,要麼是為了得到信用社的優惠貸款,但他們並不關心信用社的法人治理結構是否真正轉變,而最終風險基本由政府承擔。另一方面,股權結構非農化傾向嚴重。很多地方在農村信用社的增資擴股改革中,對股東既沒有身份要求,也沒有社區范圍限定,法人、職工、國家公職人員持有的股份明顯增加,農民被邊緣化。股權結構的非農化易導致農村信用社經營方向的非農化。
三是公司治理結構不完善。主要表現為農村信用社在形式上具有由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和監事會共同構架的「三會」制度構成的法人治理結構,但其法人治理有其「形」無其「神」。由於許多農村信用社所有權虛置,導致社員代表大會流於形式;由於理事會成員素質普遍不高、外部理事特別是企業法人理事和自然人理事的貸款問題、理事會議制度不完善等原因,理事會很難真正執行其作為農村信用社社員代表大會的執行機構和決策監督機構的職能;此外,監事會也沒能真正發揮各項監督作用。
2.中國農業銀行
一是機構大量收縮。自從1997年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確定「各國有商業銀行收縮縣及縣以下機構,發展中小金融機構,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基本策略,農行開始大幅收縮縣及縣以下機構,至2007年初只有60%的網點、51%的員工、42%的存款、35%的貸款分布在縣域范圍內,與農村社會經濟的發展對金融服務需求的不斷增加是背道而馳的。鍾笑寒,湯荔(2005)構建信息模型分析認為,農村金融機構的收縮主要是農業銀行農村機構的收入對農村信貸市場的影響,研究表明:農村信貸市場受到了農村金融機構收縮帶來的負面影響。二是產權主體虛化、法人地位殘缺。國家與農業銀行財產權益缺乏真正的利益關聯,銀行經營者缺乏追逐利益的內在動機,政府對經營者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激勵機制。此外,地方政府對農業銀行的人事、業務經營等方面仍有許多行政干預。
3.中國農業發展銀行
一是經營非效益化傾向嚴重。由於經營觀念陳舊,經營意識淡漠以及地方政府的干預,導致經營中不太注重成本核算,致使業務運行成本較高。二是經營核算考核機制的有效性有待提高,各項經營管理指標設置的有效性和科學性需要完善和改變。三是風險防範機制不健全,業務管理機制非科學化,內部管理機制不規范,各項規章制度不完善,執行不嚴格、不徹底。四是內控非剛性,自我約束力不強。五是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活力不足,創新、開拓精神欠缺。六是缺乏現代信息技術支撐。
4.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一是股權結構單一,公司治理結構很難發揮應有的效能。雖然郵政儲蓄銀行已經成立,但是郵政儲蓄銀行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全資所有。現代公司治理結構是建立在股權透明和股權多元化基礎之上的,而股權結構過於單一將會影響董事會、監事會職能作用的發揮。二是風險管理缺失,表現為風險管理的理念還不到位,對市場風險、操作風險等重視不夠,缺乏實施不同業務、不同地區之間的差異化管理;風險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嚴重滯後,風險管理所需要的大量業務信息缺失。三是人員素質還偏低。據調查,某市郵儲銀行共有員工667

名,其中:大專以上學歷的共有238名(佔比35.6%),具有中級職稱僅12名(佔比1.8%),這兩項佔比遠低於其它各大商業銀行。
5.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一是數量不足。截至2009年6月末,全國已有118家新型農村金融機構開業,然而這一數量與農村金融的供求缺口相比還顯得有些不足。二是結算渠道不暢。比如目前絕大多數村鎮銀行的結算渠道不是直接與當地人民銀行對接,而是通過其他的金融機構代理,勢必給人民銀行監測其資金流動帶來困難,也無法控制其流動性風險。三是經營人才匱乏。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由於規模小,工作環境欠佳,難以吸引合格的金融人才。

(二)農村金融市場體系存在缺陷
現行農村金融市場體系以農村信貸市場為主,同時還包括規模較小的農村資本市場和農業保險市場。
1.農村信貸市場
一是農村信用社形成壟斷,農村信貸市場缺乏競爭。由於近些年國有商業銀行的大規模機構收縮,農村信用社逐漸成為農村正規金融機構的主體,在農村信貸市場中占據了壟斷地位。如果將「三農」貸款局限於農業、鄉鎮及收購貸款三類,據統計2005年農信社貸款佔50.96%,農發行佔27.84%,農行佔12.97%;其中,農信社貸款占所有農業貸款的8l.78%,鄉鎮貸款的58.52%;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占農戶正式渠道貸款的71.8%。農村信用社壟斷的形成並非農村信貸市場各利益主體激烈競爭的結果,而是由於國有商業銀行紛紛退出農村市場的結果。
二是貸款利率定價不合理。具體表現如下:第一,農村信用社的貸款利率上限還存在,而在農村地區的商業銀行則已經取消了貸款利率上限,這樣就存在政策歧視問題,也與市場經濟原則不相符合。第二,新型農村金融機構的貸款利率還受到嚴格管制,從而缺乏實行風險定價的機會。
2.農村資本市場
農村資本市場發展滯後。具體表現為農業板塊上市公司占整個市場的比重大大落後於農業在GDP中的比重。比如:2006年我國農業的國內生產總值為2.48萬億元,佔全國C,DP的比例為11.80%,而截至2006年12月31日,我國農、林、牧、漁業上市公司的總市值僅為740億元,佔A股市場10.4萬億元市值的比重僅為0.71%。很顯然,資本市場對農業發展的貢獻度遠遠低於農業發展對國民經濟發展的貢獻程度,從而說明資本市場沒有給農業的發展提供足夠的支持。
3.農業保險市場
農業保險市場發展緩慢,其主要表現在農業風險日趨嚴重而農業風險保障卻在減少。據統計,20世紀90年代,我國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額年平均達1747億元,近年來自然災害損失更是呈上升趨勢,2005年我國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甚至高達2042.1億元。然而由於農業保險承保的風險發生的概率高,損失巨大而且覆蓋面廣,因此,保險公司的賠付率也相對更高,追逐利潤的天性使得作為商業公司的保險公司不願過多涉足農村保險。據統計,農業保險承保面占可保面的比由1992年的約5%下降到2004年的不足2%;農業保險賠償金額從1992年的8.1億元下降到2004年的3.0億元。雖然近些年,隨著中央政府及社會各界對農業保險關注度的不斷提升,加之以政策性農業保險試點為主要內容的政府大力支持,農業保險承保面、保費收入及保險賠償金額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但與農村經濟發展對農業保險的潛在需求相比還有些不足。

(三)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善
農村金融服務體系不完善主要表現為服務范圍過窄、總量不足、品種有限、結構不合理。比如,中國農業發展銀行雖然近些年業務品種有所增加,但仍然主要是專注於糧棉油流通領域的政策性貸款;農村信用社的業務基本還停留在中國傳統銀行業的存、貸、匯三種基本業務上,近些年銀行業發展的新興業務基本上沒有開展;農村金融供求缺口嚴重,據楊兆廷(2009)測算,從1998~2006年我國農村金融供求缺口從5397.50億元增加到13002.03億元,且仍然還有不斷增大的趨勢。

『肆』 丹陽市眾信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怎麼樣

丹陽市眾信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是2009-12-03在江蘇省鎮江市丹陽市注冊成立的其他有回限責任公答司,注冊地址位於丹陽市司徒鎮丹伏路8號。

丹陽市眾信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211816978936881,企業法人王國寶,目前企業處於開業狀態。

丹陽市眾信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面向「三農」發放小額貸款、提供融資性擔保、開展金融機構業務代理以及其它業務,以及經省主管部門審批的其他業務。(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在江蘇省,相近經營范圍的公司總注冊資本為169318萬元,主要資本集中在 5000萬以上 規模的企業中,共20家。

丹陽市眾信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家公司,具有0處分支機構。

通過愛企查查看丹陽市眾信農村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伍』 本人在蘇州上班,想回丹陽買房,可以在丹陽貸款買房嗎

這中間牽扯到公積金轉移,戶口在哪裡,貸款是商業貸款還是公積金貸款······還是找個中介問問吧,現在中介生意不太好,對客戶還算熱情。

『陸』 中國有多少銀行

2018年2月9日,銀監會首次披露所有銀行業金融機構法人名單。數據顯示,截止2017年12月底,各回類銀行業金融機構答共4549家。

「最常見的銀行是商業銀行,商業銀行又可以分為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銀行和城商行;其中國有銀行有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國有股份制),它們涵蓋的業務比較廣泛,而且網點數量非常多。股份制銀行有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華夏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廣發銀行等,這些銀行網點相對國有銀行較少」。


(6)丹陽金融機構擴展閱讀:

銀行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的產生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出現了貨幣兌換業和兌換商。

第二階段:增加了貨幣保管和收付業務即由貨幣兌換業演變成貨幣經營業。

第三階段:兼營貨幣保管、收付、結算、放貸等業務,這時貨幣兌換業便發展為銀行業。

銀行的產生和發展是同貨幣商品經濟的發展相聯系的,前資本主義社會的貨幣兌換業是銀行業形成的基礎。貨幣兌換業起初只經營鑄幣兌換業務,以後又代商人保管貨幣、收付現金等。這樣,兌換商人手中就逐漸聚集起大量貨幣資金。當貨幣兌換商從事放款業務,貨幣兌換業就發展成為銀行業。

『柒』 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三類新型農村金融機構

北京順義銀座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崇明長江村鎮銀行 江蘇邳州隴海村鎮銀行 江蘇豐縣民豐村鎮銀行 江蘇沛縣漢源村鎮銀行 江蘇銅山錫州村鎮銀行 江蘇惠山民泰村鎮銀行 江陰浦發村鎮銀行 宜興陽羨村鎮銀行 太倉民生村鎮銀行 蘇州常熟建信村鎮銀行 江蘇張家港華信村鎮銀行 崑山鹿城村鎮銀行 江蘇武進建信村鎮銀行 溧陽浦發村鎮銀行 金壇常農商村鎮銀行 江蘇丹徒蒙銀村鎮銀行 揚中恆豐村鎮銀行 江蘇丹陽保得村鎮銀行 句容茅山村鎮銀行 江蘇儀征包商村鎮銀行 江蘇揚州農村商業銀行 江蘇江都吉銀村鎮銀行 江蘇邗江民泰村鎮銀行 江蘇漣水太商村鎮銀行 江蘇金湖民泰村鎮銀行 江蘇洪澤金陽光村鎮銀行 江蘇盱眙珠江村鎮銀行 江蘇贛榆通商村鎮銀行 江蘇灌雲民豐村鎮銀行 江蘇灌南民豐村鎮銀行 江蘇東海張農商村鎮銀行 江蘇泗陽東吳村鎮銀行 江蘇宿豫東吳村鎮銀行 江蘇泗洪東吳村鎮銀行 江蘇沭陽東吳村鎮銀行 姜堰錫州村鎮銀行 江蘇泰興建信村鎮銀行 興化蘇南村鎮銀行 江蘇靖江潤豐村鎮銀行 江蘇東台稠州村鎮銀行 阜寧民生村鎮銀行 江蘇大豐江南村鎮銀行 江蘇射陽太商村鎮銀行 江蘇啟東珠江村鎮銀行 江蘇如東融興村鎮銀行 江蘇海門建信村鎮銀行 江蘇南通如皋包商村鎮銀行 江蘇海安鹽海村鎮銀行 江蘇通州華商村鎮銀行 南京六合九銀村鎮銀行 南京浦口靖發村鎮銀行 江蘇高淳武家嘴建信村鎮銀行 江蘇溧水民豐村鎮銀行 江蘇江寧上銀村鎮銀行 浙江永嘉恆升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樂清聯合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平湖工銀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嘉善聯合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安吉交銀村鎮銀行 長 興 聯 合 村 鎮 銀 行 浙江三門銀座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浙江舟山普陀稠州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安徽長豐科源村鎮銀行 安徽鳳陽利民村鎮銀行 安徽桐城江淮村鎮銀行 安徽當塗新華村鎮銀行 安徽繁昌建信村鎮銀行 安徽黃山金橋村鎮銀行 安徽舒城正興村鎮銀行 安徽裕安盛平村鎮銀行 安徽肥西石銀村鎮銀行 安徽績溪農銀村鎮銀行 安徽無為徽銀村鎮銀行 安徽銅陵銅源村鎮銀行 安徽涇縣銅源村鎮銀行 安徽郎溪新華村鎮銀行 淮南鳳台通商村鎮銀行 安徽廬江惠民村鎮銀行 安徽含山惠民村鎮銀行 安徽肥東湖星村鎮銀行 安徽樅陽泰業村鎮銀行 安徽休寧大地村鎮銀行 安徽青陽九華村鎮銀行 安徽和縣新華村鎮銀行 安徽定遠民豐村鎮銀行 安徽潛山江淮村鎮銀行 安徽歙縣嘉銀村鎮銀行 安徽望江新華村鎮銀行 安徽宿松民豐村鎮銀行 安徽五河永泰村鎮銀行 安徽宿州淮海村鎮銀行 安徽明光民豐村鎮銀行 安徽全椒中銀富登村鎮銀行 安徽來安中銀富登村鎮銀行 蕪湖泰壽村鎮銀行 懷遠本富村鎮銀行 靈璧本富村鎮銀行 寧國民生村鎮銀行 池州貴池民生村鎮銀行 天長民生村鎮銀行 太湖縣小池銀燕農村資金互助社 澳洲聯邦銀行(濟源)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 廣西興安民興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桂林國民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 合浦國民村鎮銀行有限責任公司 重慶渝北銀座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重慶黔江銀座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貴陽花溪建設村鎮銀行 平壩鼎立村鎮銀行 黃平振興村鎮銀行 水城蒙銀村鎮銀行 興義萬豐村鎮銀行 文山民豐村鎮銀行有限公司 玉溪紅塔區興和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昭通昭陽富滇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曲靖惠民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楚雄祿豐龍城富滇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楚雄興彝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麗江古城區富滇村鎮銀行 大理海東村鎮銀行 昆明呈貢華夏村鎮銀行 曲靖富源富滇村鎮銀行 普洱民生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景洪民生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嵩明滬農商村鎮銀行 個舊滬農商村鎮銀行 彌勒滬農商村鎮銀行 開遠滬農商村鎮銀行 瑞麗滬農商村鎮銀行 臨滄臨翔滬農商村鎮銀行 保山隆陽滬農商村鎮銀行 建水滬農商村鎮銀行 蒙自滬農商村鎮銀行 雲南安寧稠州村鎮銀行 慈溪民生村鎮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寧波鎮海中銀富登村鎮銀行有限公司 寧海中銀富登村鎮銀行有限公司 青島即墨北農商村鎮銀行 青島膠南海匯村鎮銀行 青島萊西元泰村鎮銀行 青島平度惠民村鎮銀行 青島膠州農商村鎮銀行 青島城陽珠江村鎮銀行 青島嶗山交銀村鎮銀行 深圳龍崗鼎業村鎮銀行 深圳福田銀座村鎮銀行 深圳南山寶生村鎮銀行 深圳龍崗國安村鎮銀行

『捌』 先在丹陽交了十年靈活就業人員職工醫保,然後在鎮江單位交了兩個月職工醫保,生病住院到哪裡去報銷

1、城鄉低保對象、農村五保戶、享受國家撫恤補助的優撫對象(不含1-6級殘疾軍人)憑相關證件和證明材料,到開展即時結算的定點醫療機構就醫所發生的醫療費用,應由醫療救助資金支付的,由定點醫療機構按協議先行墊付,救助對象只需支付自付部分。上述救助對象的每次即時結算的醫療救助金額,由當地民政部門根據實際需要和承受能力及時支付。

2、城鄉低收入家庭大病患者,以及當地政府規定的其他特殊困難人員,在申請醫療救助時,須持相關證件和證明材料,到戶籍所在地街道(鄉鎮)民政窗口提出書面申請,並出具本年度的診斷病歷和必要的病史證明材料;街道(鄉鎮)在接到申請後派人入戶調查、審核;縣級民政部門接到申報材料後及時審批。

縣級財政部門接到同級民政部門的審批表後及時將救助資金打入其指定金融機構,實行社會化發放。對不符合救助條件的,要書面說明理由,通知申請人。

大病醫保救助怎麼辦理

據市醫療保險管理中心副主任姬磊介紹,需要大病醫保救助的病人,出院時要帶著就診醫院開據的出院小結、病例手術記錄、本人身份證和銀行卡復印件等材料到市醫保中心一樓大廳辦理。超過5萬元的醫療費用屬於大病保險,交由保險公司賠付。經過醫療審核、費用結算、財務支付的流程後,需要15個工作日報銷費用會打到本人銀行卡上。「如因病情需要辦理轉院手續去外地就醫的,報銷的時間會稍微慢些。」

另外,參保人員可於每年10月份申報長期慢性病補助,在職人員一年可補助700元診療費用,退休職工可補助800元。對於當年審批確認的慢性病職工,一律從次年享受慢性病待遇。有門診特殊病補助就診需要的參保人員可以隨時來市醫保中心一樓大廳辦理,根據審批的病種不同所補助的費用不等。

當下,隨著全民醫保時代的到來,百姓看病難、看病貴有所緩解。但是也要看到,一人生病、全家貧困和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問題還比較突出。在一些地方一些家庭,如果有人生了癌症之類的大病,這些人這些家庭首先想到的不是治病,而是患者一死了之不再拖累家庭。實現大病醫保全覆蓋,這對患大病者及其家庭無疑是一大福音。

根據保監會披露的數據,截至2014年年底,大病醫保已在27個省開展了392個統籌項目,覆蓋人口7億人。年內實現全覆蓋,標志著大病醫保不再有真空,標志著患大病者都有了希望,標志著患大病首先想到一死了之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

盡管如此,在推進大病醫保全覆蓋的進程中,依然存在著不少障礙。其中,至少有三大障礙需要跨越:一是資金籌措壓力;二是醫療費用的增長控制;三是患者的過度醫療。

解決資金籌措壓力問題,需要提高大病保險的統籌層次。目前,全國各地的基本醫保大部分是地市級統籌,甚至是縣級統籌。由於大病醫保的一次性支付風險很大,縣級統籌甚至地市級統籌,完全可能滿足不了大病醫保的需要。再說,不同的統籌地區,大病醫保資金的籌資壓力也有差別,比如東部和西部差別很大,這就需要更高層次的統籌。

醫療費用增長,給大病醫保基金支出帶來壓力,適當提高籌資額是需要的。然而,這是否會陷入惡性循環呢?籌資額增加,醫療費用上漲,收支缺口加大,再提高籌資額,費用再上漲。如此一來,不僅加重所有家庭的繳費負擔,而且是不可持續的大病醫保基金運營模式。控制醫療費用增長,是大病醫保全覆蓋必須邁過的一道坎。

實行大病醫保,醫保報銷比例較高,患者對醫療費用會變得不太敏感。而且在很多情況下,醫療費用越高,報銷比例也越高。這樣一來,是否會助長患者及其家庭盲目選擇昂貴的葯品和高費用的治療方案呢?而在現有的醫療體系中,醫方沒有權力和能力約束患方行為,這就勢必造成患方過度醫療。必須設計更為精細化的保險報銷規則,才能緩解患方過度醫療這一矛盾。

閱讀全文

與丹陽金融機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山東藍色經濟區產業投資基金 瀏覽:579
信託pj證券 瀏覽:938
中國銀行香港人民幣匯率今日 瀏覽:944
嘉富誠資金 瀏覽:897
外匯儲蓄現鈔賬戶 瀏覽:748
工行貴金屬詐騙案件審理 瀏覽:538
上海達晨創業投資有限公司 瀏覽:933
平房抵押貸款合同範本 瀏覽:42
廈門銀行外匯 瀏覽:562
維港投資集團 瀏覽:836
代碼000457基金凈值 瀏覽:674
信託貸款委託貸款 瀏覽:107
2000美金等於多少人民幣2018 瀏覽:99
股票大資金流入是什麼顏色 瀏覽:545
九零年人民幣超發 瀏覽:254
北京企業貸款擔保公司 瀏覽:930
商業住房貸款保險費率表 瀏覽:383
秋石投資背景 瀏覽:971
融資年利率和融資年費率 瀏覽:837
中國國旅是股票還是基金 瀏覽: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