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珠海在歷史上有什麼重大的事件
1、發揮橫琴自貿試驗區示範引領作用
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印發《中國(廣東)自由貿易試驗區橫琴新區片區「證照分離」改革試點方案》及行政審批事項分類改革目錄,上線商事登記「一口受理」系統。出台《橫琴新區促進科技創新若干措施(暫行)》等系列政策,對創新創業團隊給予精準扶持。
出台《橫琴、保稅區、洪灣片區一體化改革發展實施方案》,努力打造產業聚集高端、生態環境優美,與澳門交相輝映的「大橋經濟區」和城市新中心。
2、加快推進橫琴廉潔示範區建設
制定《橫琴新區公職人員利益沖突迴避辦法》《關於支持改革創新鼓勵擔當有為建立容錯糾錯機制的實施意見》《橫琴新區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工作指引》《橫琴新區廉潔履職激勵機制的辦法(試行)》等辦法,探索構建「親」「清」政商關系,鼓勵公職人員廉潔勤勉履職。
建立營商環境志願監督機制,組建包括港澳人士在內的74名營商環境監督志願者隊伍開展志願監督。推動建立健全橫琴自貿試驗區廉潔評價體系,探索構建綜合反映橫琴新區廉潔狀況的廉潔指數,倒逼部門及行業加強廉潔建設。
5、深化「放管服」改革
印發《2017年珠海市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方案》和有關配套文件,在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投資建設領域下放41項重要事權,優化相關機構設置。
印發《珠海市人民政府關於第二批清理規范市政府部門行政審批中介服務事項的決定》,規范中介機構服務和管理。推行「一門式一網式」政務服務,實體政務服務大廳與網上辦事大廳深度整合。
6、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出台《珠海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方案》,組建珠海發展投資基金,加大對珠海產業和基礎設施建設的扶持,截至2017年12月底已有33支子基金達成組建意向,總規模超過500億元。
成立珠海市園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出台《珠海市進一步加強產業園區發展建設若干政策措施》,印發《富山工業園區管理體制調整方案》,從市級層面加強統籌謀劃,理順投入機制。
7、深化國資國企改革
制定《關於進一步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以及監管權責清單、優化布局、公司治理、混合所有制改革、投資管理、投資後評價、職業經理人、收入分配、加強黨建等9個配套制度,國資國企改革穩步有序推進。
圍繞我市產業發展方向,制定《珠海市屬國有資本布局結構優化實施方案》等文件,明確50%以上新增投資投向實體經濟,優化調整國有資本布局和結構。
8、深入推進交通體制改革
印發實施《關於印發珠海市交通運輸管理體制調整方案的通知》,進一步理順交通、港口、公路部門的管理體制機制,調整優化機構和職能配置,科學劃分市、區職責許可權,全面提高我市交通運輸發展質量和綜合服務水平。
『貳』 當前容錯糾錯機制在實踐運用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當前容錯糾錯機制在實踐運用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 完成初步調查報告;認定要實行「一票否決」,對有問題的事項要再次核查,要搭好檯子、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建好線上、線下的溝通渠道,積極推動參與者發現問題、提供策略、督促工作、監督成效「容錯糾錯機制」意為在一定范圍內,是能夠通過文字。
『叄』 《意見》提出要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 對此有哪些具體
『肆』 如何理解中央出台的容錯糾錯機制
中央台在節目播報中不可能萬無一失,出現一些錯誤∵也在所難免,是允許的。但出了錯誤一定要進行糾正。使容錯糾錯形成一個正常的工作機制堅持下去!
『伍』 三項機制容錯糾錯地單位和個人,可在哪些方面免責或減責
容錯糾錯是指對有關單位和個人在履職擔當、改革創新過程中,未能實現預期目標或出現偏差失誤,但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勤勉盡責、未謀取私利的,不作負面評價,及時糾錯改正,免除相關責任或從輕減輕處理。
對容錯的單位或個人,可在以下方面免責或減責:
(一)單位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考核不受影響;
(二)幹部提拔任用、職級職稱晉升不受影響;
(三)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後備幹部資格不受影響;
(四)個人評優評先不受影響。
對確需追責的單位或個人,根據有關規定可以減責,酌情從輕、減輕處分或組織處理。有一定影響期的,影響期結束後提拔任用不受影響。
『陸』 怎樣確保容錯糾錯機制健康運行
容錯糾錯機制是實現從嚴治黨的有效制度保障,是創新者實幹家的兜底利器。用好容錯糾錯機制,必須准確把握政策界限,確保容錯糾錯機制健康運行。
容錯糾錯還必須與考核評價、獎優罰劣結合起來。要合理設置幹部考核指標,改進考核方式方法,增強考核的科學性、針對性、可操作性,調動和保護好各區域、各戰線、各層級幹部的積極性,切實解決干與不幹、干多干少、干好乾壞一個樣的問題。完善政績考核,強化考核結果分析運用,將其作為幹部選拔任用、評先獎優、問責追責的重要依據,使政治堅定、奮發有為的幹部得到褒獎和鼓勵,使慢作為、不作為、亂作為的幹部受到警醒和懲戒。加強考核結果反饋,引導幹部牢固樹立正確政績觀,防止不切實際定目標,切實解決表態多調門高、行動少落實差等突出問題,鏟除滋生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土壤。
容錯糾錯機制不是一個框,不要什麼都往裡面裝。容錯不等於無限度寬容,更不等於可以胡來。在實施容錯減責的同時,反對消極腐敗,防止激勵變縱容、保護變庇護,嚴禁打著改革創新旗號搞勞民傷財的「政績工程」「形象工程」。堅決懲治借改革創新之名徇私舞弊、貪污受賄、假公濟私以及嚴重侵害群眾利益等行為,讓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少犯錯、不犯錯。
來源:新華網
『柒』 建立和實施容錯糾錯機制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
「容錯糾錯機制」意為在一定范圍內,寬容失敗、允許試錯、有錯必改,營造支持改革、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給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讓改革攻堅和事業創新發展達到新高度,更好、更優質地服務於人民群眾。
一是嚴格程序,要經得起考驗。實施「容錯糾錯機制」要謀定而後動,從申請、核實、認定、公示和報備等流程要嚴格細化,經得起人事組織和社會群眾考驗和推敲。符合申請的事項要具體不能空泛,是能夠通過文字、影像、錄音等材料和相關數據支撐的;核實要紀檢監察機關會同多部門通力合作,依申請事項開展調查,完成初步調查報告;認定要實行「一票否決」,對有問題的事項要再次核查,存在一項問題便不能通過;公示是動員社會、群眾、部門對公示信息積極監督、反映情況;報備是對最終公示無異議的申請人相關申請資料、調查報告、公示信息等裝檔成冊,便於後期監督管理。
二是公開信息,要及時全面、有據可依。在網路信息化時代,「容錯糾錯機制」申報人相關信息公開的及時全面和數據真實與否直接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對信息真實性的判斷,以及對公信力的評價。只有在第一時間用事實說話,拿數據和材料證明,公示可查可推的信息,讓廣大人民群眾認可、支持「容錯糾錯機制」相關工作的開展,才能讓「容錯糾錯機制」長盛不衰。
三是多方監督,要搭好檯子、建好渠道。事前、事中和事後監督都需要新聞媒體、社會組織、人事單位和人民群眾等多方積極參與,一定要搭好多方參與的網路平台,建好線上、線下的溝通渠道,積極推動參與者發現問題、提供策略、督促工作、監督成效,讓「容錯糾錯機制」不斷完善,進一步消除改革創新者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畏懼心理,營造一個寬松、寬容、和諧的幹事創業環境,為改革創新鼓勁加油。
『捌』 建立和實施容錯糾錯機制可能會遇到哪些問題
「容錯糾錯機制」意為在一定范圍內,寬容失敗、允許試錯、有錯必改,營造支持改革、鼓勵創新的良好氛圍,給改革創新者撐腰鼓勁,讓改革攻堅和事業創新發展達到新高度,更好、更優質地服務於人民群眾。
一是嚴格程序,要經得起考驗。實施「容錯糾錯機制」要謀定而後動,從申請、核實、認定、公示和報備等流程要嚴格細化,經得起人事組織和社會群眾考驗和推敲。符合申請的事項要具體不能空泛,是能夠通過文字、影像、錄音等材料和相關數據支撐的;核實要紀檢監察機關會同多部門通力合作,依申請事項開展調查,完成初步調查報告;認定要實行「一票否決」。
對有問題的事項要再次核查,存在一項問題便不能通過;公示是動員社會、群眾、部門對公示信息積極監督、反映情況;報備是對最終公示無異議的申請人相關申請資料、調查報告、公示信息等裝檔成冊,便於後期監督管理。
二是公開信息,要及時全面、有據可依。在網路信息化時代,「容錯糾錯機制」申報人相關信息公開的及時全面和數據真實與否直接影響著廣大人民群眾對信息真實性的判斷,以及對公信力的評價。只有在第一時間用事實說話,拿數據和材料證明,公示可查可推的信息,讓廣大人民群眾認可、支持「容錯糾錯機制」相關工作的開展,才能讓「容錯糾錯機制」長盛不衰。
三是多方監督,要搭好檯子、建好渠道。事前、事中和事後監督都需要新聞媒體、社會組織、人事單位和人民群眾等多方積極參與,一定要搭好多方參與的網路平台,建好線上、線下的溝通渠道,積極推動參與者發現問題、提供策略、督促工作、監督成效,讓「容錯糾錯機制」不斷完善,進一步消除改革創新者不敢越雷池一步的畏懼心理,營造一個寬松、寬容、和諧的幹事創業環境,為改革創新鼓勁加油。
『玖』 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幹部在工作中特別是什麼中的失誤
寬容」的環境、創新的沃土 「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幹部在工作中特別是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這是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