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馬蔚華是誰的秘書
馬蔚華是前招商銀行行長,現在卸任啦。
下面附上一下資料。
馬蔚華,男,1948年6月出生於遼寧錦州,1982年吉林大學經濟系本科畢業,1986 年獲吉林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1999年獲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美國南加州大學榮譽博士,高級經濟師,吉林大學董事會董事,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深圳市質量強市促進會會長。曾任招商銀行董事、行長。2013年5月8日,招行宣布,馬蔚華因年齡原因提出不再擔任招行主要領導職務,卸任總行黨委書記,由建行北京分行原行長田惠宇接任。
1982年至1985年,在遼寧省計委工作,歷任副處長、副秘書長;
1985年至1986年,在遼寧省委辦公廳工作;
1986年至1988年,在中共安徽省委辦公廳工作;
1988年至1990年,任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副主任;
1990年至1992年,任中國人民銀行計劃資金司副司長;
1992年至1998年,任中國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分局局長;
1999年3月至2013年5月31日,任招商銀行行長。
2013年5月31日,卸任招商銀行行長職務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望採納~~
B. 想要知道柳傳志,馬雲,楊瀾,徐小平,俞敏洪,馮侖,老乾媽,李開復,張朝陽,馬蔚華的創業簡要事跡
1.柳傳志
1944年4月29日生,祖籍江蘇鎮江市;1961至1966年,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電信工程學院(現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學習;1967-8至1968-11,國防科委成都十院十所,實習研究員;1968-11至1970-4,湖南西湖解放農場、廣東珠海白藤農場勞動鍛煉;1970-4至1983-10,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助理研究員;1983-10至1984-11,中科院人事局領導幹部處,幹部;1984年至2002年,任聯想集團總裁;2002年至今任聯想控股公司總裁;2009年9月,任聯想控股公司董事長;2011年11月,卸任公司董事會主席;2012年6月,柳傳志辭去聯想控股總裁職務。經柳傳志提名,董事會一致通過,任命公司原常務副總裁、執行委員會成員朱立南為聯想控股總裁;柳傳志繼續擔任公司董事長,執行委員會主席。
2.馬雲
1988年畢業於杭州師范學院英語專業,之後任教於杭州電子工業學院。1995年,在出訪美國時首次接觸到網際網路,回國後創辦網站「中國黃頁」,1999年,正式辭去公職,創辦阿里巴巴網站,開拓電子商務應用,尤其是B2B業務,目前已成亞洲最大的在線交易平台。2003年,創辦獨立的第三方電子支付平台,在中國市場位居第一。2005年,和全球最大門戶網站雅虎戰略合作,兼並其在華所有資產,阿里巴巴因此成為中國最大互聯網公司。馬雲創辦的個人拍賣網站「淘寶網」,成功走出了一條中國本土化的獨特道路,從2005年第一季度開始成為亞洲最大的個人拍賣網站。馬雲是中國大陸第一位登上美國權威財經雜志《福布斯》封面的企業家。
3.楊瀾
1980年至1986年就讀於北京工業學院附屬中學,(現為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外號邪惡的石頭。1986年至1990年就讀於北京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英語系。1990年,楊瀾成為中國中央電視台《正大綜藝》節目女主持人。1994年,放棄主持紅極一時的《正大綜藝》,赴哥倫比亞大學國際和公共事務學院主修國際傳媒。1997年7月,楊瀾加盟鳳凰衛視中文台,並於1998年1月推出訪談節目《楊瀾工作室》。1999年,離開鳳凰衛視中文台,擔任陽光文化影視公司(香港上市公司,代碼0307,現改名為泰德陽光)董事局主席。2000年,創建第一個以歷史文化為主題的衛星頻道—陽光衛視。2001年,出任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的形象大使。製作並主持高端訪談電視欄目《楊瀾訪談錄》。2008年奧運申辦使者,傑出表現,展現中國婦女的風采。2009年,獲民政部「中華慈善獎」。2010年,被任命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中國大使,由此,楊瀾成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駐中國辦事處所任命第一位大使。被聘為上海世博會形象大使。2011年,獲得「十大主持人」榮譽。2013年,被評為「2013中國錦州世界園藝博覽會形象大使」;5月獲美國MAKERS「開拓者」大獎。
4.徐小平
1956年生於江蘇泰興,曾在江蘇省泰興市襟江小學學習。1983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1983至1987年,先後任北京大學藝術教研室教師、北京大學團委文化部長、北大藝術團藝術指導。1987年至1995年,在美國、加拿大留學、定居,並獲加拿大薩斯卡徹溫大學音樂學碩士學位。1996年1月回國,建立創業實驗田新東方咨詢處,從事新東方出國咨詢和人生咨詢事業。2010年離開新東方,創立「真格」天使投資基金,成功案例:世紀佳緣。
5.馮侖
生於1959年,是文革後第二屆正式大學生。20歲的時候,馮侖成為中共的一員,接受過正統教育的馮侖,自然深諳正統意識形態及其語言方式。自1991年開始,領導並參與了萬通集團的全過程創建及發展工作。1993年,領導創立了「北京萬通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之後,參與創建了中國民生銀行並出任該行的創業董事,策劃並領導了對陝西省證券公司、武漢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東北一間上市公司等企業的收購及重組。
6.李開復
生於1961年12月3日,中國台灣人,是一位信息產業公司的執行官和計算機科學的研究學者。1998年,李開復加盟微軟公司,並隨後創立了微軟中國研究院(現微軟亞洲研究院)。2005年7月加入Google(谷歌)公司,並擔任Google(谷歌)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一職。2009年9月宣布離職並創辦創新工場任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創新工場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開復2011年11月通過微博公布了來自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聲明和聘書,以回應方舟子對其職稱的質疑,並詳細總結了自己獲得職稱的過程。2012年9月,李開復痛斥citron research報告欺騙投資人。
7.張朝陽
1964年10月31日出生於陝西省西安市,陝西西安市臨潼區韓峪人。「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與王志東、丁磊被稱為「網路三劍客」。1996年在MIT媒體實驗室主任尼葛洛龐帝教授和MIT斯隆商學院愛德華·羅伯特教授的風險投資支持下創建了愛特信公司,成為中國第一家以風險投資資金建立的互聯網公司; 1998年2月25日,愛特信正式推出「搜狐」產品,並將公司名稱更名為「搜狐」。搜狐於2000年7月12日,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掛牌上市。
C. 預測未來的最好方式就是去創造它誰說的
The best way to predict the future is to create it.
也有人說是彼得·德魯克說的啦.
很高興為您解答!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問!如果您認可我的回回答。答
請點擊下面的【選為滿意回答】按鈕,謝謝!
D. 當今互聯網發展趨勢
深連接:從互聯網到物聯網 連接一切
王小川認為,深連接是未來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在他看來,互聯網的連接是一個由淺到深的漸變過程,是從線上到線下,從連接信息、人、商品,到連接衣食住行。總而言之就是從互聯網到物聯網,連接一切。
他舉例說,門戶時代各家互聯網公司做的是信息共享,後來門戶發展成媒體,之後產生搜索,這都是把人和信息進行連接;2014年,進入O2O元年,連接深入到線下的真實世界;目前,感測技術的進步,可以採集物理世界的真實數據,推動了物聯網的發展,讓連接一切成為可能。
大開放:封閉與創新是硬幣兩面 開放資本刺激創新
在闡釋開放價值之前,王小川首先提出一個與眾不同的觀點:封閉也能促進創新。
在他看來,封閉和創新是一個硬幣的兩面,封閉會促發創新。而當一個公司內部創新力不足時,又需要走向開放。他以美國四大老牌電腦廠商為例,說明在PC創新時代,這四家公司都是生產各自的CPU、操作系統、顯示系統和存儲硬碟等,在1980年代達到了各自的巔峰。當下的例子則是蘋果,相較於安卓系統,封閉讓它更快地把新技術推向市場,比如指紋、3DTOUCH技術等。
而當公司內部創新不足時,又需要走向開放提升效率。因此,PC行業走到末期後,美國四大老牌PC商要麼倒閉、要麼轉型。整個PC產業走向了橫向產業結構,比如英特爾生產CPU,微軟製作操作系統,PhotoShop做操作系統里的軟體。
在當今中國互聯網發展態勢下,開放更多體現在資本結構方面。他總結出當前四種資本運作模式:第一種是合並,企業在相互競爭到一定程度後,通過合並追求更高的效率;第二種是「阿里模式」,從投資走向全資收購進行新的整合;第三種是騰訊模式,把對長遠發展有關鍵作用的業務交給合作夥伴,不控股,讓企業創始人主導以保持企業活力;第四種則是自己建立生態系統。
而他比較認可騰訊的模式,以小股份的方式參與,互相信任和配合,讓原有的企業保持活力。從搜狗自身布局來看,也踐行了王小川的這一觀點。比如,11月初搜狗戰略投資知乎,在資本和產品層面進行了深度合作,一方面搜狗獲取了知乎的獨家優質內容,提升了搜索差異化競爭實力,一方面知乎在搜狗技術的支持下,帶來更好的用戶體驗。
黑科技:手機時代微信無法顛覆 巨變取決於新科技發展
王小川所言的「黑科技」,是指未來的互聯網新科技。他談及當下手機時代,微信的地位是不可顛覆的,就如PC時代很難顛覆QQ。巨變只能是來自新科技的發展。他認為有三個方向:第一是智能穿戴設備的連接;二是人機交互;三是機器智能。
在解釋穿戴設備連接時,他提到第一代的設備是PC機,然後走向手機,現在可以連接電視機、冰箱等,又以搜狗兒童智能手錶糖貓為例,說明兒童這個之前遠離網路的群體,也可通過智能手錶連接到互聯網。
而人機交互,在他看來最有可能顛覆當今移動互聯網。人機交互會走向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VR解決機器與人的互動,會有新的設備為眼睛和耳朵帶來更大的帶寬傳輸;AR能夠讓人與自然環境有更多互動,帶來更大的信息量。而智能眼鏡是人機交互的核心設備,戴上眼鏡後可以釋放手和眼睛。人機交互對於移動互聯網的顛覆,將超越手機對PC的改變。
黑科技的原動力則是機器的智能產生。他認為機器將會產生創造力,有一天人和機器要重新對話,發展成平等的對話關系。人就不再是主宰這個地球的唯一力量,而是和機器成為好夥伴,共同治理地球。
「在深連接里,我們開始享受互聯網,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在大開放里我們創造出新的歷史,黑科技將會帶領我們進入新的紀元。」
E. 這幾天在網上無意間留意到馬蔚華提出「水泥+滑鼠+拇指」的全新業務模式這和網上銀行有啥關系嗎
這里的手機不僅僅是網上銀行,更是指招商銀行與百分通聯合作開發的APP,這款APP好比是一個基於移動互聯網的營銷和服務平台,在這個平台上,用戶可以快速地找到距離自己最近的合作商戶,並可以根據商戶特徵篩選出最優商戶;銀行也可在平台上提供積分消費等服務
F. 馬蔚華的媒體報道
馬蔚華:和深圳一起轉型
這副對聯既是招行始自2002年的第一次轉型的註解,也是2002年開始的「二次轉型」的宣言。
上網搜索有關招商銀行的新聞,出現頻率最高的詞,一定是「轉型」。巧合的是,進入而立之年的深圳,也以「轉型」作為下一步發展的關鍵詞。
招行,這個誕生於深圳的中國民營銀行「招牌」,和它所在的城市,總是那麼息息相關。用招行行長馬蔚華的話來說:深圳是我們的根,我們的情都融化在這里。
「五優」深圳
「我們生在廣東,生在深圳,這里的水土養育了我們。」在與《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聊到有關招行和深圳的話題時,馬蔚華語帶深情。他開門見山地回應了一度盛傳的「搬家」傳言:「那些關於招行要搬離廣東和深圳的傳言,都是無稽之談。我們從來就沒有一絲一毫搬離的想法。」因為「招行的發展是跟廣東和深圳分不開的。我們必須飲水思源。」
撫今追昔,馬蔚華認為,招行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有賴於招商局集團的貢獻。」在他看來,招商局在近代中國經濟發展道路上功不可沒。進入改革開放,招商局又「建立了新的功勛」——獨資開發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工業區蛇口工業區,創辦新中國第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招行及第一家股份制保險公司:平安保險,「這是中央力圖從體制外推進體制內改革的一個嘗試」,而這些,都發生在深圳。
馬蔚華說,招行能有今天,要感謝深圳,是深圳給招行的成長「提供了一塊沃土」。他注意到,深圳有一個全國獨有的現象:這里產生了一大批歷20年而不衰的企業,它們在國內外都有不錯的競爭力,而且大多還不屬於國有企業,「這個要歸功於深圳的環境。」
馬蔚華分析,上述「深圳現象」背後有五大原因,這也是深圳的五大優勢。首先,這是個移民城市,包容性很強,富於創造性和想像力,這給企業創新提供了很好的環境。招行就充分吸收了這方面的很多營養。比如堪稱中國私人零售銀行發展史上一塊「里程碑」的一卡通,以及2008年設立的全國首家小企業信貸中心,就是招行從深圳的發展經驗中摸索出來的創舉。
第二個原因是年輕。深圳特區成立至今只有30年,這里沒有老企業、老街道,年輕人多,「創新的城市加上一幫年輕人,造就了這里的企業的生氣勃勃」,這是馬蔚華眼裡招行和其他諸多深圳企業賴以成功的重要基礎。
毗鄰香港則是深圳獲得超常規發展的地利原因。由於與香港聯系緊密,深圳企業的很多思路和做法都受香港影響,也比較早地適應了國際化的游戲規則。馬蔚華說,招商局辦銀行,最早就是吸收了香港很多國際化的、科學的東西,像用人機制、治理結構等。
這也是招行比較早地適應了國際化的原因之一。
馬蔚華認為,促成深圳民企勃興的第四個原因是,深圳是一座「改革的城市」,政府是「小政府」,不太干預,給企業創造了很寬松的環境,有利於企業自主發展。
前述四大原因融合在一起,就構成了產生「深圳現象」的第五大原因——富有活力的城市文化。馬蔚華說,這個文化是思想化、競爭性的,它給人以感染力。正因為這樣,不僅招行所屬的金融業,其他很多行業在深圳也都獲得了很好的發展氛圍。誠然,中央曾給的一些特殊政策,也是深圳企業快速壯大的重要原因,但在馬蔚華看來,「這也是跟上面五點相關的。」
轉型使命
回過頭來看,既可以說是深圳這個移民城市的文化血脈滋養了這里的企業,也可以說,是這些「野蠻生長」的企業成就了深圳。招行正是這一完美「DNA分子雙螺旋結構」中的典型範例。
馬蔚華很喜歡一副對聯:鳥在籠中,關羽不能張飛;人在世上,八戒尚需悟空。這副他在出差福建途中看到的對聯,可謂招行始自2002年的第一次轉型的註解。
在向記者解讀這副對聯時,馬蔚華用到了創新、制度、文化幾個詞。他寄望通過不斷的創新,來使招行獲得掙脫「籠子」、展翅高飛的能力,分別代表制度與文化的「八戒」和「悟空」,則是創新能力賴以產生的土壤和發揮作用的保障。
招行的兩次轉型雖然背景不同、目標各異,但總的來看,不外乎是為了適應不同時期的競爭環境,尋找差異化的競爭優勢和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模式。這與深圳這個走過改革之路的城市的「主旋律」何其相似。
在深圳特區建立30周年前夕,國務院正式批復「原則同意」《深圳市城市總體規劃(2010~2020)》。對於這一醞釀了近4年的城市總體藍圖,深圳官方稱為「轉型的規劃」。為何這么說?如下解釋,深圳人耳熟能詳:進入新世紀以來,深圳面臨著人口、土地、資源和環境「四個難以為繼」的矛盾,成為中國第一個真正面臨空間資源硬約束的特大城市。在此背景下,轉變發展模式以實現城市成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成為深圳市的必然選擇……
馬蔚華說,深圳乃至整個廣東的經濟的確面臨轉型的壓力。廣東是最早對外開放的地方,和整個沿海地區一樣,曾經為中國的經濟發展起過示範,立過戰功,做過貢獻。但是今天遇到了新問題,最大的就是發展成本增加。「富士康連跳事件只是個表面現象,實際上體現了所謂劉易斯拐點的問題。如果繼續沿用勞動密集型的舊發展模式,深圳和廣東就不再會有優勢,走不下去。所以必須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新形勢下的創新。」
在馬蔚華看來,如果不實現生產方式的轉變,深圳將很難獲得進一步的發展。在這方面,深圳雖然比國內其他很多地方都早覺醒、早邁出了一步,但還不夠,還需繼續前進。過去那些特殊的政策已經沒有了,深圳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在城市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方面摸著石頭過河。
展望深圳改革的新旅途,馬蔚華說:「我覺得現在的方向是對的。發展高新技術,進一步推動金融創新,以及利用香港的優勢等,對深圳這個土地這么少的地方,很有意義。」至於像招行這樣因深圳而生、因深圳而強的企業,則要旗幟鮮明地支持經濟結構調整,「要了解時代的變化,走在時代的前面。」
馬蔚華談中國銀行業
中國銀行業確實面臨復雜的外部環境,除了利率市場化之外,至少有兩點重要變化:一是經濟結構調整帶來的信貸結構優化;二是從資本性脫媒到技術性脫媒的趨勢。
首先,經濟結構不合理,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是中國經濟面臨的最大挑戰。為妥善解決經濟結構失衡問題,中國「十二五」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要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並且將其取得重大進展納入規劃的主要目標。隨著經濟結構調整步伐的加快,中國政府的金融監管政策和信貸政策將隨之發生重大變化,進而對中國銀行業加快調整信貸結構、強化信用風險管理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
其次,去年以來,中國商業銀行的資產負債情況發生了顯著變化。一方面,存款增速趨於下降。存款增長乏力,有負利率狀態持續近兩年的因素,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社會公眾特別是年輕人的消費觀念轉變以及金融市場可選擇的品種增加,中國長期保持的高儲蓄率發生了變化,一部分資金流出了銀行體系之外。另一方面,貸款增速趨於放緩。2011年,全國銀行業金融機構自營貸款同比增長14.1%,低於2001年前平均水平3.4個百分點;2011年第一季度繼續同比下降2.2個百分點。上述情況表明,資本性脫媒正在中國加速顯現。資本性脫媒使得銀行同時面臨負債和資產兩方面的去中介化,而且使得銀行利差收入比重不斷下降,進而導致銀行陷入經營困境。
G. 招商銀行行長馬蔚華年輕時的人生經歷
招商銀行(上交所:600036港交所:3968),簡稱招行,成立於1987年4月8日,是中國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深圳,控股股東為招商局輪船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4月9日,招商銀行A股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2006年9月8日,招商銀行開始在香港公開招股,發行約22億股H股,集資最多200多億港元,並在9月22日於香港交易所上市。
招商銀行以「科技興行」為發展戰略,以「力創股市藍籌、打造百年招銀」為目標於1995年7月推出了銀行卡「一卡通」,並在1999年9月啟動中國首家網上銀行「一網通」,成為眾多企業和電子商務網站廣泛使用網上支付工具,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中國電子商務的發展。
1.總部地點
深圳
2.重要人物
董事長:秦曉
行長:馬蔚華,現任招商銀行董事、行長,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獲得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和美國南加州大學榮譽博士學位,高級經濟師。
作為一個排行老七的銀行———招商銀行的行長,他給中國的銀行業帶來的沖擊,在於推出了「一卡通」、「一網通」等知名金融品牌,樹立了技術領先型銀行的社會形象。率先利用信息化網路技術改造銀行業務,建立網上銀行,搶佔了金融領域的制高點,成為中國電子商務最主要的支付銀行;將原始的服務手段與先進的管理理念進行「嫁接」,為客戶提供「一站式」服務;將企業的管理模式與市場的營銷策略進行了完美組合。
2002年3月19日,招商銀行向社會公開發行15億股A股。4月9日招商銀行(600036)A股在上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內地第4家上市的商業銀行,是內地總股本、籌資額和流通盤最大的上市銀行,也是內地第一家採用國際會計標准上市的銀行。
02年8月28日,招商銀行香港分行正式開業。日前,招商銀行在紐約設立美國代表處的申請已獲得了美聯儲的批准。
簡歷:馬蔚華先生1949年6月出生於中國東北的錦州市,現任招商銀行董事、行長,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他獲得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和美國南加州大學榮譽博士學位,並被聘為高級經濟師。
馬蔚華畢業於吉林大學經濟系,之後曾在遼寧省、安徽省的政府部門任職,1988年調至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歷任行長秘書、辦公廳副主任、計劃資金司副司長,1992年底調任中國人民銀行海南省分行行長兼國家外匯管理局海南省分局局長。1999年1月調任招商銀行行長至今。
H. 銀行家馬蔚華的內容簡介
他為傳統的金融業插上互聯網翅膀,他與格林斯潘和沃倫·巴菲特一起被評為最受歡迎的金融界人士之一,他被譽為「兼備學者氣質與企業家精神的商界領袖」。
他以過人的膽識和翩翩的風度在資本的刀尖上且歌且舞。
I. 馬蔚華的成功緣由
「危機論」
3月15日晚,央視曝光了招商銀行信用卡中心風險管理部貸款審核員胡斌向外出售客戶個人信息167份。消息一出,輿論嘩然。
「這件事讓我們的聲譽受到很大損失,當然我們自身也是受害者。」馬蔚華並沒有推脫責任,而更願意去反思其中暴露出的問題。但最讓他頭疼的是,這個員工是用手抄了一百多條信息攜帶出去的,而這個漏洞無論多麼嚴密的技術手段都難以防範。「從技術講防不勝防,那麼我們就需要向員工加強灌輸公司文化,關愛員工的學習、生活,關心員工的福利。」他對《中國企業家》說。
馬蔚華的危機感還遠遠不止於此。招行內部一份題為《那些追趕我們的競爭者》的報告引來外界關注。據說報告直接警示招商銀行正在面臨民生、興業和浦發等銀行的追趕。
早在2011年4月,四家主要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發布2010年年報的數據顯示,在一些招商銀行的傳統優勢領域內,競爭對手正在趕超,其中在凈利潤增速比較中,民生銀行最高,為45.25%,招行則以41.32%排在第三位;而在招商銀行一直引以為傲的手續費收入佔比方面,招行20%,民生已追至19%。
「兄弟銀行之間的差距越來越小,這肯定是危機。」他說。這是時隔五年的第二次公開預警。2007年初,馬蔚華在招行分行行長工作會議上推出一份「危機報告」,他當時說:「這個世界想不到的事情天天發生,在你認為穩居前列的時候,說不定哪天早上你醒來,發現別人已經超過你了。」
2007年,為了應對危機,他開出的葯方是:招行發展的危機,要靠轉型和管理來扭轉。
五年後的今天,馬蔚華認為應該靠「三個理性」來化解危機。這也是招行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即要理性地對待市場、理性地對待同業、理性地對待自己。
《世界是平的》一書講了一個道理,在當今的世界上,你得到優勢和你失去優勢的時間越來越短。過去一個創新產品,可能支撐兩年三年,如招行的「一卡通」就支撐了許多年,可是二十一世紀一個產品,支撐一個月都難。這就像賽跑,今天你領先,明天別人追上你,不可能一個人總是領先。至於產品創新,今天這家推出這個,明天那家推出那個,這些都可以學。但馬蔚華最看重的是產品背後的創新能力、服務意識和管理水平。
「不能只看一個熱銷產品的表面,關鍵是研究它後面的理念。」馬蔚華一直覺得,衡量一家銀行好壞的一個指標就是理念是否先進。2009年,招商銀行提出「二次轉型」,其背後不是簡單的業務發展方式的轉變,而是理念的國際接軌。
針對「二次轉型」,馬蔚華提出了未來三年的具體目標:降低資本消耗;提高貸款定價能力;控制財務成本;增加價值客戶和確保風險可控。為實現目標,招行正在著手成立零售銀行總部,在不改變分行利潤中心格局的前提下,加強對全行零售業務的戰略統籌;在分行層面建立高效的新興批發業務組織模式,對具備條件的業務部門試行獨立核算。「我們過去以分行為中心的結構,是寶塔式的管理體制。這個不適應今天的情況。現在我們正推出的叫做矩陣式的管理模式。」
基因
不同於國內的許多商業銀行,招商銀行沒有外資戰略投資者,這是大股東招商局的堅持還是馬蔚華的想法,我們並未得到准確的答案,但這似乎並未影響招商銀行吸收國外銀行的精髓。在這個過程中,馬蔚華起了主要作用。
他的朋友中,許多都是全球頂級的銀行家,其中包括花旗銀行的三任CEO——桑迪·韋爾、普林斯、潘偉迪,以及摩根大通的兩任CEO——哈里森和戴蒙。馬蔚華每次去美國,都會盡量抽空去見見這些朋友,「他們走過的路程,也許是我們今天正在走的路。那麼他們的經驗和教訓對我們就非常寶貴了。」
在熟悉了國外的先進模式和產品的同時,馬蔚華還有一個與其他銀行家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是他做過金融監管者。1988年,時任安徽省委書記李貴鮮調任中國人民銀行行長,馬蔚華作為李的秘書隨同進京,此後他又在人民銀行海南分行任職多年。在央行工作十年後,1999年3月馬蔚華成為招商銀行的第二任行長。
「在央行時,我管過貨幣政策,管過金融監管。我現在體會到很多東西,是因為當年這些工作經歷。我經常能站在監管的角度考慮問題。」
或許正是由於馬蔚華「曾經的監管者加銀行家」的雙重身份,在積淀、思索五年之後的2004年,他提出了第一次轉型,即發展零售銀行的理念。
當時,中國銀行業同質化經營問題嚴重,客戶幾乎都是大企業,中小企業無人問津,零售業務嚴重滯後,利差收入佔比高達90%以上。「那時候我們是主動轉型,開始都不用愁資本,沒有上市之前,底下私募,後來再上A股,又發可轉債,然後又上H股。但每一次都體會到籌資越來越困難。所以慢慢意識到,你的發展完全靠消耗資本,肯定不可持續。」
經過多年發展,零售銀行成了招行的「光環」。截至2011年9月末,招行儲蓄存款占自營存款的比重超過36%,零售貸款占自營貸款的比重超過38%,非利息收入占營業凈收入的比重超過21%,中小企業貸款占對公貸款的比重超過52%,這些數字均在中國境內股份制銀行中位居前列。
截至2011年9月,招商銀行累計發卡量突破3600萬張,在中國信用卡市場佔有重要份額,並被譽為國際信用卡發展史上的一個奇跡,被哈佛大學編寫成MBA教學案例。
J. 馬蔚華的介紹
馬蔚華,男,1949年6月出生於遼寧錦州,1982年吉林大學經濟系本科畢業,1986年獲吉林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1999年獲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博士學位,美國南加州大學榮譽博士,高級經濟師,吉林大學董事會董事,中國金融學會常務理事,中國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深圳市質量強市促進會會長。曾任招商銀行董事、行長。2013年5月8日,招行宣布,馬蔚華因年齡原因提出不再擔任招行主要領導職務,卸任總行黨委書記,由建行北京分行原行長田惠宇接任。自2009年9月起,擔任吉林大學第一屆董事會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