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家如何看待消費金融市場的火熱
對於這么一個市場的火熱,我感覺肯定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必然。
2. 教育消費金融的市場有多大
教育消費金融的市場是有多大呢?毫不誇張的說,萬億級!何以見得呢?首先版,從以上內容權不難發現,教育是國情,是一個種族的根本,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教育。其次則是本質,教育+消費金融是典型的產業優勢互補,所產生能量是無法估計的。
有許多媒體在網路上暴露教育消費金融的一些弊端和貓膩。小編覺得,但凡是個產業,必定會有其不足之處,但不可以一棒子打死。需要理性看到。發現問題是好事,只要能夠解決即可。畢竟教育是根本,是利好的,無論對於個人、家庭還是國家,都是值得鼓勵的行徑。之所以會被判定為有貓膩,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消費金融環節上出現了一些問題。
教育消費金融的市場是可以預見的。但面對各種亂象,成立行業自律機構,明確監管定位補位,提倡誠信行業操守都是必要的,隨著互聯網的持續滲透,教育消費金融市場格局將面臨洗牌。風控能力強的平台將在市場上大有作為,而風控能力不足的平台將逐漸淡出市場。只要整個行業能夠共同努力,相信未來教育消費金融將大有所為。
3. 消費金融目前的競爭格局是怎樣的
互聯網技術加速了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的轉型,線上授信的方式和速度給了消費者回不同以往答的消費體驗。目前的行業格局正呈現出銀行系、產業系、電商系、P2P系等多線系網路鏈條的擴張發展格局。1.2010年,第一批銀行系試點消費金融試點的公司,如北銀、捷信、中銀和錦城等;作為最早的一批,大部分都帶有很強的實驗性質。2.2013年,第二批產業系試點消費金融公司,如蘇寧、海爾等;供應鏈核心企業入場,主要出於促進銷售。3.在2014年,互聯網電商系悄然入局,紛紛涉足消費金融,如京東推出了「京東白條」,阿里推出了「天貓分期」、「螞蟻花唄」等產品。4.2014年後,日益壯大的P2P網貸平台看準機會爭相入局,許多民間資本開始在這一領域試水,雖然很多公司沒有使用「消費金融」一詞,但其所從事的業務與消費金融並無區別
4. 消費金融怎麼調查到快遞收件地址的
都有自己的或者合作的大數據平台,有的是用App或者小程序從你手機上讀取到的數據
5. 消費金融公司的市場定位
只放貸不吸收存款
《試點辦法》規定,消費金融公司是指經銀監會批准,在中國境專內設立的,不屬吸收公眾存款,以小額、分散為原則,為中國境內居民個人提供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的非銀行金融機構。消費金融公司名稱中應標明「消費金融」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