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南京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

南京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

發布時間:2021-05-10 01:11:49

Ⅰ 南京信則贏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南京信則贏網路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B2C電子商務平台,為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促進特色商品及跨境商品流通及消費,商城以「構建電商交易平台、創新商貿金融服務模式」的發展戰略為基礎,創新模式,轉型升級,打造跨境b2b2c綜合性跨境電商平台。
法定代表人:趙守傑
成立時間:2017-09-22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32019100008877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獨資)
公司地址:南京市江北新區星火路17號創智大廈B座6C-A21室

Ⅱ 南京特種氣體廠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南京特種氣體廠有限公司(原南京特種氣體廠,二00四年十二月改製成立南京特種氣體廠有限公司)。公司創建於一九九叄年,為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科技部創新基金支持民營科技企業。是華東地區規模最大的特種氣體生產基地。公司位於南京市江寧區祿口鎮寧溧路100號,緊靠江蘇空港-南京祿口國際機場,機場高速祿口出口處,交通十分便捷。
總公司佔地33000m2,標准廠房5000m2,固定資產6000餘萬元,擁有氫氣生產裝置、空分生產裝置、乙炔生產裝置、二氧化碳生產裝置和氣體充裝設備、高純氣體提純設備、氣瓶檢驗設備以及分析檢測儀器50多台套,運輸車輛65輛(其中槽車12輛),低溫貯罐近百個,可保證實現各類氣體產品生產全過程的嚴格質量控制和運輸服務。
公司現有員工400餘人,其中大專以上文化的35人,中、高級技術人員16人。設立特種氣體部、電子商務部、電子氣體部、高純氣體部,在浙江、安徽、上海、江西等省市建立了12個分廠和辦事機構。
南京特種氣體廠有限公司產品齊全,品種系列化,生產的主要產品有:高純氣體、標准氣體、混合氣體、電子氣體、工業氣體、石油化工氣體及各種液化氣體,公司的技術開發中心對氣體產品的研究、開發提供強有力的技術保障,有20多種標准物質(標准氣體)獲得國家二級標准物質證書和製造計量器具許可證,為化工、航天、電子、光纖、機械、石油、建材、電力、環保、食品、制葯、科研等領域提供產品和技術服務。
一九九九年通過ISO9002國際質量體系認證,二OO二年通過ISO9001:2000換版認證。氮中氫、電光源等氣體標准物質被認定為江蘇省高新技術產品;一九九七年企業注冊的「晨虹」氣體商標於二OO一年被認定為南京市首批著名商標,二OO四年被認定為江蘇省著名商標。「晨虹」牌工業氣體先後榮獲「南京名牌產品」「江蘇名牌產品」稱號。多項產品獲江蘇省和南京市科技進步獎。二OO四年銷售額首超億元大關。
聯系電話:025-5277 8888
傳真號碼:025-5277 4628
地 址:南京市江寧區祿口鎮寧溧路100號(機場高速祿口出口處)
郵 編:211113
網 站:http://www.njtq.cn
法定代表人:徐文革
成立日期:1993-09-27
注冊資本:7000萬元人民幣
所屬地區:江蘇省
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320115135622659X
經營狀態:在業
所屬行業:製造業
公司類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
英文名:Nanjing Special Gas Factory Co., Ltd.
人員規模:100-500人
企業地址:江寧區祿口鎮寧溧路
經營范圍:醫用氧氣、工業氣體製造、銷售及配套產品服務;危險化學品銷售;氣瓶充裝及檢驗;道路普通貨物運輸;貨物專用運輸(集裝箱);經營性道路危險貨物運輸(2類1項、2類2項、2類3項、3類,8類)(劇毒化學品除外);食品添加劑分裝、銷售;超高純氣體產品的設備研發、生產、銷售;自營和代理各類商品及技術的進出口業務。(涉及法律、法規禁止經營的不得經營,涉及許可證經營的憑許可證經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准後方可開展經營活動)

Ⅲ 西南交通大學和北京交通大學牽頭的軌道交通安全協同創新中心入圍2011計劃的可能性有多大

現在已近是進入了啊!! 教育部「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劃」(簡稱「2011計劃」),建立一批「2011協同創新中心」,加快高校機制體制改革,轉變高校創新方式,集聚和培養一批拔尖創新人才,產出一批重大標志性成果,充分發揮高等教育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重要結合點的獨特作用,在國家創新發展中做出更大的貢獻。
建設現狀目前已經掛牌的協同創新中心有:
1、科學與社會協同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學部,清華大學
2、氣候變化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學部,北京大學
3、腫瘤學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中山大學,復旦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
4、天津化學化工協同創新中心:南開大學,天津大學
5、量子調控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6、量子物質科學協同創新中心: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
7、太空信息工程協同創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學,西安衛星測控中心,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西安分院,中國科學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
8、先進地面交通創新聯盟:北京理工大學,東南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
9、綠色交通技術產學研協同創新聯盟:武漢理工大學,長安大學,大連海事大學、重慶交通大學、長沙理工大學
10、生物技術葯物研發與成果轉化協同創新聯盟:四川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
11、國家清潔能源協同創新中心:南京大學。
12、中國燃料電池汽車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同濟大學,清華大學,武漢理工大學,重慶大學等
13、拓撲材料科學與技術上海協同創新平台: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
14、司法文明協同創新中心:中國政法大學、吉林大學、武漢大學
15、知識經濟與法制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北京大學[2]
16、中國西部文化創意產業協同創新研究中心:西安交通大學,香港理工大學
17、主要糧食作物生物學協同創新中心: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8、畜禽健康養殖協同創新中心:中國農業大學,華中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19、合肥物質科學技術中心: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0、經濟學理論與實踐協同創新中心:上海財經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財經大學
21、中華創新葯物聯合研究中心:北京大學、台灣大學、香港大學、澳門大學
22、「兩型社會」建設協同創新中心:中南大學、湖南大學、武漢大學、湖南科技大學[3]
23、玉米水稻小麥生物學協同創新中心:中國農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
24、能源材料化學協同創新中心:廈門大學,復旦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25、生物醫用材料2011協同創新中心:四川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武漢大學
26、鋼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北京科技大學,東北大學,鋼鐵研究總院
27、水安全與水科學協同創新中心:河海大學、清華大學、長江三峽集團
28、先進磷化工技術與裝備協同創新聯盟:四川大學,廈門大學,清華大學,華東理工大學,武漢工程大學
29、軌道交通安全協同創新中心:北京交通大學、西南交通大學、中南大學
30、特殊區域公路大通道協同創新中心:長安大學牽頭,同濟大學、大連海事大學、武漢理工大學。
31、長江黃金水道綠色和安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武漢理工大學,河海大學、重慶交通大學、上海海事大學、長沙理工大學
32、阻燃材料與技術協同創新聯盟:四川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浙江大學、東北林業大學。
33、雷達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電子科技大學、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空軍裝備研究院、海軍裝備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二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三院、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中科院電子所、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10所、13所、14所、20所、22所、27所、38所、39所、46所、48所、55所、58所
34、馬克思主義協同創新中心: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中央編譯局、中國社會科學院
35、農業高效用水協同創新中心: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武漢大學
36、有機發光顯示(OLED)協同創新中心:華南理工大學、清華大學、上海大學、東南大學
37、中國金融發展與金融安全協同創新中心:西南財經大學、國家審計署、中國銀監會、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
38、山西煤炭資源可持續開發利用協同創新中心:太原理工大學、中北大學、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焦煤集團、太重煤機等單位
39、無線通信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東南大學、清華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重慶郵電大學。
40、氣象災害預警預報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41、中國文化「走出去」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人民大學、羅馬大學。
42、中國財政發展2011協同創新中心:中央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43、現代中葯協同創新中心:天津中醫葯大學、中國中醫科學院、浙江大學。
44、首都世界城市順暢交通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工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清華大學、北方工業大學。
45、高端製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華中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
46、膜分離技術協同創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天津大學。
47、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協同創新中心:南京郵電大學、東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葯科大學。
48、海洋運輸綠色與安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大連海事大學、長安大學、長沙理工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海軍大連艦艇學院、上海海事大學、武漢理工大學。
49、煤炭高效安全開發協同創新中心: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太原理工大學組建。
50、深海工程與艦船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由哈爾濱工程大學牽頭,武漢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天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江蘇科技大學等校協同。
5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協同創新中心:南開大學、南京大學、國家統計局科學研究所共同組建。
52、世界文明與區域研究協同: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聯合成立。
53、海峽兩岸文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福建師范大學牽頭、台灣大學參與。
54、替代石油路線大型化工過程與裝備技術協同創新中心:華東理工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
55、廣東高端製造裝備協同創新中心:華南理工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清華大學
56、蘇州納米科技協同創新中心:蘇州工業園區管委會為主導,蘇州大學牽頭,中國科技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東南大學。
57、小麥玉米周年高產高效生產協同創新中心:山東農業大學。
58、海外華文教育與中華文化傳播協同創新中心:該協同創新中心由華僑大學牽頭,暨南大學。
59、中國濱海金融協同創新中心:天津財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南開大學。
60、社會轉型與社會管理協同創新中心:牽頭單位:中國人民大學;參與單位: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社會發展司、國家統計局、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國家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民政部、國家宗教局等政府部門和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部、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發展戰略研究院、國際社會調查組織(ISSP)、東亞社會社會調查(EASS)、美國芝加哥大學、美國密西根大學社會科學研究院、法國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等國內外科研院所。
61、中國企業「走出去」協同創新中心:對外經貿大學牽頭,商務部、浙江省義烏市、國家開發銀行、聯合國貿發會議、聯合國工發組織、日內瓦國際貿易與可持續發展中心為協同單位。[4]
62、電動汽車與分布式能源協同創新中心 :合肥工業大學牽頭,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東風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合肥市人民政府、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等10家單位協同參與。該中心旨在匯聚國內外電動汽車及分布式能源領域的優質資源,構建人才高地、培養創新人才、建設創新平台、形成一流學科、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開發自主知識產權產品,建設能服務國家重大戰略和解決行業重大關鍵技術問題的國家級協同創新基地
63、資源化工綠色過程與產品協同創新中心:北京化工大學牽頭,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參加的「共性技術聯合研發中心」。攜手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中糧集團有限公司、中國化工集團公司3家龍頭企業組建的「資源化工綠色過程與產品協同創新中心」。主要研發領域包括材料結構設計、綠色新工藝開發及化工工藝優化集成等。[5]
64、天津醫學表觀遺傳學協同創新中心:天津醫科大學、南開大學,依託天津醫科大學在醫學表觀遺傳學研究領域的領先優勢及其在惡性腫瘤、心腦血管和代謝性疾病的臨床優勢,南開大學在生命科學、葯學等方面的優勢,聯合北京大學、華大基因有限公司及瑞典卡羅林斯卡分子醫學中心(CMM)等研究機構和企業,共同開展科研攻關。[6]
65、湖南數字中醫葯協同創新中心:由湖南中醫葯大學牽頭的數字中醫葯協同創新中心近日成立。該中心依託湖南中醫葯大學4個國家級平台及基地,中國中醫科學院、天津中醫葯大學、福建中醫葯大學、湖南省中醫葯研究院等為參與單位。[7]
66、網路計算與信息處理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國家計算機網路應急技術處理協調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同建設。[8]
67、先進航空發動機協同創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航工業共同建設。[9]
68、通航時代協同創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航工業集團下屬的中航重機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政府、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共同建設。[10]
69、鎳鈷金屬材料創新中心:蘭州理工大學,金川集團、清華大學、瑞典國家冶金研究所等7家核心成員單位共同建設.[11]
70、水安全與水科學協同創新中心:由河海大學、清華大學牽頭,協同中國長江三峽集團、中國電力建設集團、長江水利委員會、黃河水利委員會、高校、水利科研院所聯合建立的面向行業產業的協同創新中心。[12]
71、三峽地區災害與環境協同創新中心:三峽地區災害與環境協同創新中心由三峽大學等11家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和政府機構共同建設。協同創新中心將努力匯聚創新要素資源、形成協同攻關機制,積極構建地質災害、水工程安全高效運行和生態環境三個協同創新平台,著力解決三峽地區災害與環境的重大科學問題和關鍵技術難題,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建設面向地方和行業重大戰略需求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學研究中心。[13]
72、生物醫葯協同創新中心:中國葯科大學、北京大學、南京大學、中科院上海葯物所、中國醫葯集團、江蘇恆瑞醫葯股份有限公司、江蘇先聲葯業有限公司、江蘇聖和葯業有限公司
73、民用航空復合材料協同創新中心:東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同濟大學、上海大學、華東理工大學。
74、紡織產業關鍵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東華大學、西南大學、江南大學、浙江理工大學、天津工業大學、中國紡織科學研究院、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中國恆天集團有限公司、恆力集團有限公司、山東如意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魯泰紡織股份有限公司。
75、未來媒體網路協同創新中心:上海交通大學、北京大學、中央電視台、廣電總局廣科院、廣電總局規劃院、中國科學院計算所、數字電視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廣播電視台、華為、網路、AVS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
76、天津現代口岸協同創新中心:南開大學、天津市口岸辦公室[14]

這些不都是么, 已近替代了原來的2011計劃了!

Ⅳ 南京大學普惠•三農金融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屬於南京大學嗎

屬於。

丁曉蔚,南京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副教授是這個中心的。網頁鏈接

研究中心下專轄區屬塊鏈實驗室、人工智慧實驗室、大數據實驗室等,與國內外知名高校、企業和機構合作,聯合培養未來的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及量化金融和金融科技)精英。研究和工作內容是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或者金融科技、金融工程、金融數學、金融統計、金融信息、金融軟體、金融經濟)等方向國際前沿課題。

Ⅳ 南京市中心在哪

南京市新街口核心地帶。

新街口位於南京市中心區域,以新街口廣場(孫中山銅像)內為標志,是中國著名容的商業中心,1929年(民國十八年),國民政府依照《首都計劃》開始建設首都南京,新街口首次規劃為商業區。

中山大道由此折東,中山東路、中正路(今中山南路)漢中路和中山路四條寬40多米的林蔭大道在此交匯。中間形成環形的新街口廣場,並以一尊孫中山銅像為分隔,成為南京的交通樞紐。

(5)南京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南京中心城區鼓樓區介紹:

鼓樓區是南京市的中心城區,是國家重要的科技創新中心和航運物流服務中心,國家東部地區的國際商務、金融、經濟中心,華東地區高端產業和總部企業集聚區,是南京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的中心,也是江蘇省委、省政府機關及江蘇省軍區政治部所在地,江蘇省的政治、文化、行政中心。

鼓樓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五六千年前就有許多原始村落存在,建區始於民國22年(1933年)3月,始稱南京市第六區。鼓樓區瀕臨長江、山巒環繞、湖川相依,山、水、城、林、江渾然一體,有龍蟠虎踞之雄,依山帶水之勝,坐擁南京主城11公里長江黃金岸線。

Ⅵ 南京公積金提取用作租房費問題

根據南京公積金租房提取新政策規定,2018年4月1日起,將已婚職工夫妻雙方合計每月提取限額從1800元提高至2400元。
需要注意的是:已婚就是結婚了夫妻兩個人名下都沒有房子,哪怕只有一個人繳納公積金,最高提取金額也是28800元,可以就一個賬戶提取,而夫妻雙方都有公積金的,合計起來計算,也就是兩個人一年提取金額達28800元。
如有疑問,可向南京公積金中心。

Ⅶ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下屬子公司有哪些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是我國航天科技工業的主導力量,國家首批創新型企業,轄有8個大型科研生產聯合體、10家專業公司、12家境內外上市公司以及若干直屬單位。詳見下圖:

主要從事運載火箭、各類衛星、載人飛船、貨運飛船、深空探測器、空間站等宇航產品和戰略、戰術導彈武器系統的研究、設計、生產、試驗和發射服務。科研生產基地遍及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成都、香港、深圳等地。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堅持軍民融合發展戰略,致力於發展衛星應用、信息技術、新能源與新材料、航天特種技術應用、空間生物等航天技術應用產業;大力開拓衛星及其地面運營、國際宇航商業服務、航天金融投資、軟體與信息服務等航天服務業,是我國境內唯一的廣播通信衛星運營服務商,我國影像信息記錄產業中規模最大、技術最強的產品提供商。

(7)南京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擴展閱讀: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是我國最大的導彈武器和運載火箭研究、設計、試制、試驗和生產基地。其前身是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一分院,成立於1957年11月16日,第一任院長由錢學森同志兼任。

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

航天動力技術研究院,是我國歷史最久、規模最大、專業最齊全的承擔固體火箭發動機設計、研製、生產和試驗的專業研究院,主要承擔著我國航天產品固體發動機的研製、生產、試驗任務,以及該領域內國家重大技術創新和預先研究任務。

閱讀全文

與南京科技金融創新服務中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羅紋價格換算 瀏覽:871
鳳凰醫療股票 瀏覽:561
3i基金理財 瀏覽:64
600826資金 瀏覽:512
2001年盧比與人民幣匯率 瀏覽:527
家庭理財頻道直播首頁 瀏覽:128
風生水起投資周記001 瀏覽:708
2015年香港黃金價格 瀏覽:711
綏化象嶼金谷玉米價格 瀏覽:202
昌樂外匯開戶 瀏覽:447
十大理財平台排行榜 瀏覽:638
山東省如意集團股票是多少 瀏覽:19
農業銀行貸款的條件 瀏覽:489
英雄聯盟股票代碼 瀏覽:777
大摩消費混合基金凈值 瀏覽:704
300066資金流向東方財富網 瀏覽:922
貴金屬去哪可以交易 瀏覽:35
甘肅理財規劃師報名入口 瀏覽:176
賣盤和買盤價格相差 瀏覽:401
股票交叉交易 瀏覽: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