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金融科技公司中哪些實現了金融數據共享有陸金所嗎
對目前中國金融業來說,共享金融數據並打造開放平台的理念過於超前。中國的銀行業大而不強,還在快速追趕西方發達國家的進程中。盲目不切實際的生搬硬套西方經驗是不適合中國有特色的金融業的發展。
金融數據共享在國外還屬於發展初期,目前對中國銀行業幾乎沒有直接影響。但是這並不意味者我們可以高枕無憂而漠不關心。在經濟全球化,金融國際化的大環境下,隨著中國金融業進一步融入全球金融體系,國外金融行業的巨變必然會間接影響到中國金融業。
如果說未來中國的銀行要追上並趕超國外銀行,成為跨國大銀行並走向世界金融舞台中心,那麼現在西方的金融數據共享變革就是一個絕佳的學習機會。外國銀行積極擁抱數據共享的意識,金融科技公司靈活多樣的合作方式,以及打造數據共享上技術突破以及國外監管如何規范引導,都值得我們以「拿來主義」的思維去借鑒和學習。 對中國金融科技巨頭來說,國外的金融數據共享是機遇也是挑戰。螞蟻金服,微信財付通,陸金所,網路金融和京東金融等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巨頭們已經走上國際化道路。國外的金融數據共享為這些公司開拓海外市場提供絕佳的機會。譬如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將因歐盟PSD2的實施而從中受益,藉此他們可以更加容易地進入歐盟的各國的支付市場。
2. 多金的銀行為何拼不過金融科技企業
「事實上,銀行並沒有這么多的資本可以投資於技術,因為每個季度都要尋求收益,要向股東匯報,所以銀行可以動用的真正投資在技術上的資金是有限的。」來自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的首席金融科技官SopnenMohanty在論壇上指出。
不過,近年來,各大行也開始嘗試全面布局金融科技,在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物聯網等領域進行了一系列探索,比如工商銀行搭建了「七大創新實驗室」,農業銀行「金融大腦」平台投產,建設銀行設立了第一家金融科技公司等。中國銀行董事長陳四清此前更是放話稱金融科技不是科技企業的專利,傳統銀行一定會在科技領域打一個大的翻身仗。
3. 哪些企業提供專業的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尤其是與銀行業務相關的
是的,如抄果你想處理與銀襲行有關的業務,他們會給你一個建議,更專業的話甚至會給你一個建議報告。所提供的方法包括口頭指導和陳述。如果你和銀行做生意,他們不會收你任何費用。如果你只是在尋找一個與銀行業務無關的財務解決方案,銀行會向你收取一筆財務咨詢費,這筆費用將通過協商確定。銀行可以有很多選擇,融資選擇,集團資本配置選擇,財務規劃選擇,投資選擇,管理配置選擇,等等。如果你提出來,他們就能解決問題,你就能滿意了,這對他們的生意也有好處,他們會想出一個計劃。
4. 銀行總行金融科技崗和金融科技子公司里的區別是什麼呢
區別就是一個在銀行系統,如果有編制屬於事業單位。而金融科技子公司屬於一個科技公司。
5. 飛貸金融科技與銀行合作一般是怎麼收 費
採用按效果收 費的合作模式,使得前期合作機構的投入較小,對於合作機構而言整個項目風險較小,機會成本、試錯成本和落地成本都較低。
6. 銀行和金融科技公司的「相愛」為何沒那麼容易
近日,招商銀行原行長馬蔚華曾表示,當下趨勢是「銀行熱戀科技公司,而科技公司擁抱金融機構」,但對於銀行們和金融科技公司之間的關系,有來自大洋彼岸的業內人士認為他們尚未達到真正的「合作夥伴」的水平——出於監管要求等多方面因素,金融科技公司在和銀行開展合作時並不那麼容易打開局面。本文編譯整理自Medium文章《Can Banks and FinTechs Really Be Partners?》,原文作者Pari Bose采訪了一位資深銀行業從業者Alex Jimenez,從銀行對金融科技公司的定位出發,討論二者之間究竟應該如何實現「深情相擁」。
金融科技公司們被銀行視為供應商而不是合作夥伴,這是不是很糟糕?
我不認為這是一件壞事,但希望他們能成為關系平等的合作夥伴。
舉個例子:幾年前我和一個做信貸的金融科技公司創始人對話,他們的業務模式是可以讓申請人在幾分鍾內就獲批一筆新的抵押貸款——這在當時的傳統抵押貸款行業是聞所未聞的。他們原本打算直接面對消費者,但出於市場營銷的考慮,他們把目光投向了銀行,認為這項技術也許應該和銀行來合作使用。我研究過後覺得他們的新技術確實很棒,這位創始人也希望能夠由此帶來非同尋常的客戶體驗。在他看來,這個解決方案會引起銀行的極大興趣,推銷給銀行應該不成難事。
但當我把銀行所需要的盡職調查相關文件說明告訴他的時候,他的反應是「哇,我從來沒想到過這會是個問題。你知道,我們正在尋找合作夥伴。」我告訴他,我知道他的訴求,但他得調整自己的期望值:如果你想在一兩個月之內就讓一家銀行用上你的技術,你可能會很容易失望,因為在和銀行展開任何實質性的合作之前,那些手續至少得花六個月才能搞定。
7. 武漢融勝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和本行有業務往來嗎
答:武漢融勝融科技有限公司和本行事實應該有業務往來。
8. 為什麼部分銀行會和一些外部的金融科技公司合作
目前各家銀行都在大力發展消費金融業務,這個很需要金融科技的支持。比如,目前商業銀專行已將大數據屬風控應用在反欺詐、挖掘潛在客戶、風險事件預警等多個場景中,同時為貸前決策評估、貸後風控提供有關的數據以降低金融風險。但有一部分小銀行內部沒有足夠成熟的金融技術支持,所以需要大智金科這樣專業的金融科技公司提供大數據智能風控決策引擎精準反欺詐,快速識別欺詐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