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國際金融危機的啟示

國際金融危機的啟示

發布時間:2020-12-19 03:19:58

Ⅰ 金融危機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啟示

你不會是山東農業大學的學生吧?這個問題應該從貨幣銀行學的財政政策和財政工具角度來考慮。
◆財政政策包括:社會總產品、國民收入分配政策、預算收支政策、稅收政策、財政投資政策、財政補貼政策、國債政策、預算外資金收支政策等;
貨幣政策包括:控制貨幣發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公開市場業務、存款准備金率、再貼現率、選擇性信用管制、直接信用管制等七種手段。
2008年,國內外形勢逐步發生變化。國內發生汶川大地震等嚴重自然災害,國際上美國次貸危機加劇,並在9月中旬急劇惡化為百年難遇的國際金融危機。針對形勢變化,我國宏觀政策相應從「雙防」轉向「一保一控」再到「靈活審慎」,貨幣政策則從2008年7月份就及時進行了較大調整。一是調減公開市場對沖力度,相繼停發3年期中央銀行票據、減少1年期和3個月期中央銀行票據發行頻率,引導中央銀行票據發行利率適當下行,保證流動性供應。二是於9月和10月連續三次下調基準利率,兩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釋放保經濟增長和穩定市場預期的信號。三是取消了對商業銀行信貸規劃的約束。四是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對災區重建、「三農」、中小企業等貸款。五是擴大商業性個人住房貸款利率下浮幅度,支持居民首次購買普通自住房和改善型普通住房。
成果:貨幣政策調控效果逐步顯現。貨幣信貸平穩增長,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金融業穩健運行。信貸結構進一步優化,對災區、「三農」和中小企業的信貸支持逐步加大。2008年前三個季度,受地震災害影響較重的四川、甘肅兩省合計新增貸款2141億元,同比多增566億元,比上年全年多增484億元。農業貸款增加3188億元,同比多增129億元。一些金融機構已成立專門的中小企業信貸部門開展試點工作,目前普遍反映試點成效良好,正在逐步推廣
當前,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部署和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實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根據形勢變化及時適度調整貨幣政策操作,確保貨幣信貸穩定增長及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支持擴大內需,維護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一是根據形勢變化及時啟動保障經濟金融穩健運行的各項應對預案,加強國際協作,應對金融危機的不確定沖擊。二是確保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及時向金融機構提供流動性支持。三是促進貨幣信貸總量穩定增長,加大銀行信貸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強窗口指導和政策引導,著力優化信貸結構。五是進一步發揮債券市場融資功能,拓寬企業融資渠道。六是密切監測國際資本流動,深化外匯管理體制改革。

Ⅱ 頻繁爆發的金融危機給我們什麼啟示

頻繁爆發的金融危機是首今年西方國家疫情的影響。經濟少,西方國家以一直處於下坡。

Ⅲ 東南亞金融危機給我們的啟示是什麼(分要點)

  1. 各國央行在需要時都會干預外匯市場,方法也很多.有直接的,間接的.也有口頭的和實際的.在發達國家國家中,日本是最喜歡干預匯市的.而許多發展中國家則乾脆讓本國貨幣與某一貨幣掛鉤,以迴避匯率風險,如中國.
    2.浮動匯率和固定匯率各有利弊,要視各國具體情況而定.
    3.97金融危機中最大的受益者是對沖基金.它們發現了東南亞國家經濟運行中的漏洞,從而從股市,匯市,房地產等多方面發起沖擊,最終獲取暴利.
    4.方法也很多.可以撤資,在匯市做遠期期權等.

其一,東南亞金融危機使亞洲人民資產大為縮水。1997年3月2日索羅斯攻擊泰國外匯市場,引起泰國擠兌風潮,擠垮銀行56家,泰銖貶值60%,股票市場狂瀉70%。由泰國引起的金融動盪一直蔓延到亞洲的北部乃至俄羅斯,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台灣、日本、香港、韓國均受重創,這些國家和地區人民的資產大為縮水,亞洲人民多年來創造的財富紛紛貶值,歐美國家利用亞洲貨幣貶值、股市狂瀉的時機,紛紛兼並亞洲企業,購買不動產,以其1%的代價輕易獲取了百分之幾百的財產。

其二,東南亞金融危機使亞洲國家的社會秩序陷入混亂。由於銀行倒閉,金融業崩潰,導致經濟癱瘓。經濟衰退,激化了國內的矛盾。東南亞金融危機期間,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國社會動盪,人心渙散,秩序混亂。

其三,東南亞金融危機使國家政權不再穩定。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由於社會動盪,經濟蕭條,導致人們對政府信任度下降。在野黨、反對黨紛紛指責執政黨,於是,泰國的政府被推翻了,印度尼西亞的蘇哈托政府被推翻了,日本橋本龍太郎下台了,俄羅斯一年之內換了六屆總理。政治不穩定,破壞了亞洲經濟增長的良好環境。此前,亞洲國家經濟高速增長的原因就在於政治經濟環境穩定,後來由於金融危機破壞了這種穩定,引發社會波動,差點危及到各國的國家安全。

1997年,亞洲各國採取了很多措施,來補救導致金融危機的缺陷以及危機所造成的破壞。銀行沖銷了壞賬,重組了資本結構,強化了審慎控制。企業對資產負債狀況進行了重新整理,金融危機前的過度投資被逐一清理。更為審慎的財政與貨幣政策占據了主導地位,外匯儲備日益上升,取代了以往嚴重依賴海外短期資金流入的局面。但是,我們不能把金融開放視之為「洪水猛獸」,不能據此而鎖國;恰恰相反,從來沒有一個國家是因為開放而衰退,只有因為封閉而落後的例子,這已為人類的歷史所證明。

那麼,為何開放體系的整體風險低於封閉的體系呢?因為,開放體系中有一整套健全的市場經濟制度,有利於促進經濟主體間資源的有效配置,使宏觀和微觀主體具有更強的抗風險能力。亞洲四小龍成功的經驗表明,對外開放是這些國家和地區成功的一個主要因素;亞洲金融危機出現的原因並不在東南亞經濟開放上,而是這些國家和地區的國內資本市場不合理、金融產品結構不合理造成的,為國際金融危機商業炒作提供了可乘之機。

Ⅳ 08年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的啟示

1、資本主義的制度不是萬能的。
2、中國的金融監管體系是適應中國國情內,而且是相當先容進的。
3、外匯儲備不能只盯著一個幣種,要全面分析和了解各個國家的貨幣、經濟形勢,形成多幣種的外匯儲備格局。
4、金融衍生品的泛濫和金融監管的缺失也會造成大范圍的金融危機。

Ⅳ 金融危機對我國的影響、啟示、我們該怎麼辦

喧鬧已久的美國大選終於落下了亂哄哄的帷幕,奧巴馬高票當選揭開了黑人領導白人的歷史。有關奧巴馬和麥凱恩的政策分析,可參考後文,這里不在贅述。筆者想說的是,美國經過小布希的8年折騰,確實有點散架的意思,全國上下到處都顯示出衰敗的跡象。截止到目前為止,盡管國際社會展開了大型的救贖,但效果甚微,無論是前期在北京召開的亞歐首腦會議,還是即將召開的G20國峰會,筆者對他們的成果都表示不樂觀。

畢竟這是一次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機,美國和華爾街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現在這個後果也需要有人來埋單,否則也對不起天道輪回之說。作為中國人,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從美國此次金融危機中該吸取什麼教訓,日後的道路我們該如何行走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我們都知道,就現有的人類經濟形態而言,主要就是實體經濟和虛擬經濟二元結構。實體經濟是整個社會經濟的基石,是所有真實財富的最終創造者,它對人類社會的經濟結構和變化起著最終的決定作用;而虛擬經濟則是這個社會經濟的上層建築,它本身並不創造財富,它的存在只是起到對實體經濟運行進行調節的一種作用,後來逐漸的演化成對全社會的財富和經濟資源進行重新再分配的作用,因此它對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也就具有兩面性,發揮的好可以讓實體經濟更好的運行,如果發揮的不好則會使實體經濟遭受反噬。而目前的局勢就是如此,次貸危機的發生,正是由於華爾街的過分貪婪,過分的運用虛擬經濟對實體經濟財富的掠奪,才造成了此次金融危機的大爆發。

而美國社會自從柯林頓下台之後,由於小布希政府實行的是小政府政策,因此對市場經濟的監管也陷入了缺位狀態。而美國經濟經過百年左右的大發展,實體經濟的潛力基本上已經挖盡,要想繼續在實體經濟里尋找一個全新的增長點來帶動社會的發展難度系數非常之大。在這種情況下,美國的精英社會就開始了另外兩條比較容易的道路,第一條就是進行產業大轉移,將一些非核心、非主流的產業進行大規模的海外移植,但是一旦這個口子看了之後,美國人漸漸掌控不住這個洶涌澎湃的潮流了,進入21世紀,隨著全球經濟的高度融合,美國的一些核心產業也開始了外流,這就造成了美國實體經濟在全球地位的不斷下降,美國的根基受到了嚴重的侵蝕和動搖。另外一條路就是大力發展虛擬經濟,美國經濟進行海外移植,但還是需要將利潤迴流到美國,在這種情況下,利用虛擬經濟這個上層建築進行合理的運作,可以達到非常理想中的狀態。於是,美國經濟開始走向了這種道路,即虛擬經濟+海外產業的發展模式。但殊不知,海外產業的風險也是巨大的,首先將自身產業的外移會掏空本國經濟的基礎,損傷國內實體經濟的元氣,其次海外產業還要受到當地國家的政治經濟文化的影響,而這些美國是難以掌控的,因此美國的經濟風險在無形之中就被不斷的無奈放大。

虛擬經濟+海外產業的模式還不夠滿足華爾街的貪欲,華爾街是個徹頭徹尾的經濟人,其對國家基本上沒有什麼太好的概念,在他們眼中,除了利潤還是利潤。因此華爾街在掠奪海外財富的同時,也不忘搜刮美國人民的財富,而地產業此時作為最佳的財富掠奪工具也就就出現了。在華爾街的運作下,美國地產業的利潤被掌管命脈的人竭盡所能的搜刮著,而風險也就被無限的放大,於是終究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在這中間,美國政府也不會說惡意的參與到裡面去,但是作為一國社會的掌門人,其應該負有必要的監管職責,可正是由於共和黨的小布希信奉自由主義經濟導致其過渡的不作為,才使華爾街在其鼻子底下的陰謀予以得逞。時至今日,華爾街在將全球的利潤大頭包括美國國民的財富在內收入囊中之後早已逃遁,而所留下的則是千瘡百孔的國民經濟,目前的局勢是美國的虛擬經濟+海外產業的模式已經徹底崩潰,所以後面最重要的不是修正這個經濟發展模式,而是要尋找一個全新的模式來代替這個。但現在最困難的也就是這個,即下一個經濟發展模式和下一個經濟增長點會在那裡?這是一個在經濟史上非常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當然也是困難重重。

奧巴馬正是面臨這個困境,其所主張的經濟政策對於美國經濟的療傷確實非常利好。他是民主黨人,該黨一直秉承著保守主義的政策,而針對此次金融危機,奧巴馬主要的經濟理念是:擴大政府幹預經濟的職能,緩和貧富矛盾,盡量減少美國財富的外流,努力創造美國社會的共同繁榮。從上面的話里我們就可以看到,奧巴馬的政策觀念里主要是以民生為主題,試圖藉此來重新恢復美國國民的信心,刺激國內的社會總需並減少消費、就業機會和財富等外流,從而來拯救美國實體經濟自身的衰退,試圖重新回到前期以實體經濟為主導的經濟體系裡去。

其實無論奧巴馬的政策是重振美國的本國經濟產業還是阻止本國財富的外流,都是致力於改善美國本國的經濟形式。但即使奧巴馬能夠遏制此次衰退,可下一個經濟引擎在那裡?很明顯,這個問題就現在而言對世界人民都是一個未知數。但如果找不到這個X的答案,哪么即使這側次危機過去了,在不遠的將來還會有下一個,再下一個危機的來臨,因為這是在迷途之中所必須要面臨的囚徒困境。當然,天塌下來總是要高個子來頂的,美國就是這樣,所以這個問題還是由美國人自己來解決吧。我們現在重點來看看美國的虛擬經濟+海外產業+地產策略所引起的此次金融危機對我國有何啟示。

首先我們先看看美國的經濟模式即虛擬經濟+海外產業+地產引擎的經濟發展模式,其最終的失敗對我們的啟示。這個啟示主要有如下幾點:第一,就工業文明時期而言,一國的經濟形態其最終的財富創造者永遠是實體經濟,換據話說一國實體經濟的強弱永遠決定著該國經濟規模的大小和經濟發展的高度,因此我們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一定要注意不斷的夯實和提示自己的製造業經濟的基礎和檔次。第二,虛擬經濟可以對一國的經濟發展起到一定的潤滑促進作用,但是虛擬經濟本身並不創造財富,因此它所起到的作用就永遠只是一個配角,無論它頭上有多少耀眼的光環,我們都不要迷失自己的判斷,都不能跟實體經濟搞本末倒置。如果有人刻意的鼓吹虛擬經濟的作用,哪么有理由懷疑他想利用這個工具進行大規模的財富再分配,這種人其心可誅。第三,地產尤其是類似地產這種大型的資金密集消費品,雖然可以促進消費,但是一定要記住這種刺激消費是挖掘一國消費的潛力,這個工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進行使用,但如果過分使用的話,則肯定會對本國的消費能力造成反噬,因此這個工具最好不要用。決定一國消費能力大小最根本的因素還是本國國民到底擁有多少可值得消費的富裕財富,因此如果想從根本上改變本國內需的狀況,還需從根本上增加本國的財富,否則在財富一定的情況下,惡意的透支和提取只能是走華爾街的老路。另外,由於住房涉及民生問題,一旦處理不好,則後果更難預料,在經濟危機和民生問題的糾纏之下,華爾街的失敗肯定會在中國繼續上演。

這幾點其實可以通過對一些世界上工業文明的國家進行比較就可以發現,比如德國和美國。德國人從來只搞自己的工業,虛擬經濟只是適當的搞搞,為製造業提供更方便的工具,而房地產壓根就不考慮。在工業領域里,日本跟德國就不是一個層次的,只有美國可以跟德國較勁,但是美國人卻不務正業,大搞虛擬經濟,試圖藉此掌握全球財富的最高端,並對全球利潤進行再分配。所以德國人在歷次的金融危機中幾乎不受影響,此次基本上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波瀾,而美國則總是會在歷次的金融危機中受到重創,股災、黑色星期幾等等都是從美國傳到全世界的。很遺憾的是我國在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中,走上了美國的老路,而沒有重視德國的經營,所以才有此次金融危機之劫。不過我國跟美國還不一樣,我國的工業文明才剛開始,我們在這條道路上走的並不遠,這就意味著我們可以更加輕松的回頭。從另一個角度看我們不完善的地方,還意味著我們可供挖掘的潛力很大,因此我們有條件更快的走出此次危機。但是未來的路如果還按照美國這種舊有的經濟發展模式來的話,那麼遲早我們也會走上美國華爾街的老路。所以,我們應該腳踏實地的發展自己的工業文明,一步一步的積累自己的財富,不斷夯實自己的經濟基礎,這才是正經的道路,,當然這個需要時間,誰也著急不來。否則在發展過程中好大喜功過,總盼望著一口吃個大胖子的話,那麼反而可能會如漢朝的武帝,盛極而衰的日子不久也會到來。

Ⅵ 這次美國金融危機給我們哪些啟示

金融危機源於次貸危機,源於美國人的貪婪;源於金融機構向還貸能力不強或根本無力內償還貸款的人發放貸容款;源於投資人低估了本已存在泡沫的房地產市場和證券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將住房抵押貸款作為金融衍生品推向市場並杠桿化交易!從而導致大量的投行和投資人嚴重虧損,導火索般的波及到經濟運行!

中國的根本問題是粗放的外向型經濟;固定資產投資過多催生泡沫並在國家的保駕下繼續維持;內需嚴重不足(導致內需不足最大的一塊是住房和收入比例嚴重失衡,實質上的購買力不強,城鄉收入不均導致居民貧富差距擴大,消費能力不強等);社會保障不完善(居民不得不居安思危,不敢消費,增加存款,為以後做打算)等問題。

我國應正視發展改革和環境人口、資源的關系;正視國際資源、糧食危機的問題;「正視高速發展、GDP高速增長、經濟減緩、衰退和通貨膨脹、通貨緊縮之間的關系;認真思考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認真思考以美元為主要結算貨幣的國際金融體系;認真思考經濟全球化和內部需求的關系;認真思考房地產泡沫的嚴重性;認真思考城鄉一體化的問題!!!

Ⅶ 金融危機給我們的啟示

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危機已蔓延成全球性危機。目前要對這場危機對我國產生的影響作出全面評估還為時尚早,但其中的教訓可以為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帶來一些啟示。 應正確認識、妥善處理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關系。實體經濟是指農業、工業、交通運輸、商貿物流、建築業、服務業等提供實實在在產品和服務的經濟活動,虛擬經濟則是指市場經濟中在信用制度和資本證券化基礎上產生的虛擬資本的活動。實體經濟是經濟活動的基礎,虛擬經濟是在經濟發展進入一定階段在實體經濟基礎上產生的經濟形式,其發展必須建立在實體經濟的基礎上並與實體經濟發展相適應。當虛擬經濟發展與實體經濟發展相適應時,虛擬經濟發展會促進整個經濟發展;當虛擬經濟脫離實體經濟而過度膨脹時,則會產生經濟泡沫,造成經濟虛假繁榮,嚴重時會導致經濟大起大落甚至危機。因此,要著力發展實體經濟,並根據實體經濟的發展狀況積極發展虛擬經濟,使二者相互適應、相互促進,而不能相互脫節。應正確認識、妥善處理金融創新與風險防範的關系。在現代市場經濟發展中,金融對促進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市場經濟不斷發展,要求金融不斷創新,以支持整體經濟發展。金融創新包括金融產品創新、金融組織創新、金融體系創新、金融秩序創新、金融制度創新等。但必須明確,創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金融創新的最終目的是促進經濟健康發展。同任何創新都有風險一樣,金融創新也會有風險。而且,由於金融具有特殊的運作規律,金融創新的風險往往更具嚴重性。所以,必須處理好金融創新與金融風險防範的關系,在推進金融創新的同時要預見金融風險發生的可能性,並建立健全監管和防範機制。為促進經濟發展,無疑要致力於金融創新,但同時一定要加強金融監管,努力保證金融安全。 應正確認識、妥善處理市場經濟自發發展與政府宏觀調控的關系。市場經濟的充分發展是經濟現代化的必要條件。但必須明確,市場經濟不是萬能的,它存在缺陷和失靈,主要表現在:市場主體分散決策,難以自動實現國民經濟的發展戰略和目標;市場機制自發調節,難以實現國民經濟的總量平衡和結構優化,會導致而不能解決發展中出現的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公共物品受損等外部不經濟問題。因此,現代市場經濟中的資源配置,既要充分發揮市場的作用又要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把二者內在地、有機地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應在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的同時,進行科學的政府宏觀調控。應正確認識、妥善處理金融自主與對外開放的關系。經濟全球化使世界各國的聯系加強,開放成為世界潮流,任何國家和地區的發展都不可能完全置身於世界金融體系之外。開放有利於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有利於借鑒別國經驗加快本國發展。開放不僅是一般的經濟開放,金融也要對外開放。但是,世界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是充滿風險的,別國發生的金融危機有可能通過開放的途徑傳遞到國內,國際投機資本也可能對國內經濟造成沖擊,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國內金融危機。此外,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在開放中處於不利地位,這也會造成本國利益的損失。所以,在金融對外開放的同時,一定要增強金融發展的獨立自主和風險防範意識,把對外開放與金融自主結合起來。堅持自主是基礎,要在自主的基礎上利用對外開放的機遇,趨利避害。金融市場特別是資本市場的開放程度,應與國內市場的發育程度和政府的監管能力相匹配。
請採納。

Ⅷ 全球化經濟危機帶給我們什麼啟示如何盡量避免經濟危機

這次抄國際金融危機帶給我國的重要啟示:

第一,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妥善處理儲蓄和消費的關系,調整經濟結構,轉變發展方式,促進國際收支平衡;

第二,處理好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發展的關系;

第三,處理好監管與創新的關系,金融監管要始終與金融創新的步伐相適應;

第四,進一步完善我國金融立法,維護國家金融安全;

第五,金融對外開放要與我國金融體系的穩健和安全相適應;

第六,推動國際貨幣體系改革,加強國際合作,促進地區間貿易和投資的多元化。

金融危機帶來六大問題:

1.央行降息,救助資金困難的企業。
2.加大國家投資,大規模建設有利民生的基礎設施和重大工程,一方面能增加就業,另一方面還能帶動相關產業發展,還能為今後的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增加國民收入,穩定物價水平,刺激消費,搞活經濟。
4.通過國家補貼的方式,鼓勵廣大農村農民購買家電,汽車等商品,既能擴大國內消費,又能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

Ⅸ 國際金融危機之後美國等發達國家新興產業的發展態勢及其啟示

將受到挫折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危機的啟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豐樹基金出錯嗎 瀏覽:981
來不及還貸款 瀏覽:949
民間貸款2436 瀏覽:394
5萬5日元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203
中國人民銀行5月15日人民幣 瀏覽:340
傻人買什麼股票強 瀏覽:817
2016年1月1日外匯牌價 瀏覽:724
外賣小哥理財月入五萬 瀏覽:65
模模搭融資 瀏覽:813
天原管道價格表 瀏覽:783
適合女生怎麼投資理財 瀏覽:640
基金募集期會提前結束嗎 瀏覽:557
益盟操盤手分時圖資金線指標公式 瀏覽:556
謝克對人民幣匯率多少 瀏覽:354
看看貨幣基金 瀏覽:424
安泰豐貴金屬投資公司58同城 瀏覽:162
股票價格還有負的嗎 瀏覽:825
丹麥對人民幣匯率計算器 瀏覽:867
中國農業銀行外匯轉帳 瀏覽:214
今天美元對人民幣中間匯率是多少錢 瀏覽: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