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國際金融匯兌本位制

國際金融匯兌本位制

發布時間:2021-05-19 01:40:55

㈠ 5. 歷史上曾經採取過國際金匯兌本位制的布雷頓森林體系,請分析它為什麼僅僅存

這是因為他們存在的時間不同,所以這些方面也不懂。

國際金融書上的金本位制特點

國際金本位制度是以黃金作為國際本位貨幣的制度,其特點是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由各自的含金量比例決定,黃金可以在各國間自由輸出輸入,國際收支具有自動調節機制。。英國於1816年率先實行金本位制度,19世紀70年代以後歐美各國和日本等國相繼仿效,因此許多國家的貨幣制度逐漸統一,金本位制度由國內制度演變為國際制度。國際金本位制按其貨幣與黃金的聯系程度,可以分為:金幣本位制、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

㈢ 金匯兌本位制的建立

1922年,在義大利的熱那亞召開了經濟與金融會議,會上討論了重建有生命力的國際貨幣體系問題。會議建議採取金匯兌本位制以節約黃金的使用。其主要內容是:a. 貨幣單位仍規定含金量;b. 國內不流通金幣,以國家發行的銀行券當作本位幣流通;c. 銀行券只能購買外匯,這些外匯可在國外兌換黃金;d. 本國貨幣同另一實行金本位制的國家的貨幣保持固定的比價,並在該國存放大量外匯或黃金作為平準基金,以便隨時干預外匯市場來穩定匯率。這是一種間接使貨幣與黃金聯系的本位制度;e. 主要金融中心仍舊維持其貨幣同黃金外匯(即可兌換黃金的貨幣)的可兌換性。
熱那亞會議之後,除美國仍實行金幣本位制,英國和法國實行金塊本位制這兩種與黃金直接掛鉤的貨幣制度外,其他歐洲國家的貨幣均通過間接掛鉤的形式實行了金匯兌本位制。1925年,國際金匯兌本位制正式建立起來。

㈣ 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與金匯兌本位制的異同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特點
(一)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特點
1.制度內容上的特點
(1)貨幣比價上的特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貨幣制度不是按各國的鑄幣平價來確定匯率,而是根據各國貨幣法定金平價的對比,普遍地與美元建立固定比例關系。
(2)匯率調節機制不同。戰前,黃金輸送點是匯率波動的界限自動地調節匯率。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為地規定匯率波動的幅度,匯率的波動是在基金組織的監督下,由各國干預外匯市場來調節。
(3)貨幣兌換的程度不同。國際金本位制度下,各國貨幣自由兌換,對國際支付一般不採取限制措施。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許多國家不能實現貨幣的自由兌換,對外支付受到一定的限制。當然,基金組織規定,一般不得對經常項目的支付進行限制,並規定在條件具備時,取消限制,實行貨幣自由兌換。
(4)國際儲備上的特點。金本位制度下,國際儲備資產主要是黃金。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儲備資產則是黃金、可兌換貨幣和特別提款權,其中黃金與美元並重。在外匯儲備上,戰前除英鎊外,還有美元與法國法郎。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國際貨幣制度幾乎包括資本主義世界所有國家和地區的貨幣,而美元則是最主要的外匯儲備。
(5)國際結算原則上的差異。國際金本位制下,各國實行自由的多邊結算。戰後的國際貨幣制度,尚有不少國家實行外匯管制,採用貿易和支付的雙邊安排。
(6)黃金流動與兌換上的差異。國際金本位下,黃金的流動是完全自由的;而布雷頓體系下,黃金的流動一般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戰前英、美、法三國都允許居民兌換黃金;而實行金匯兌本位的國家也允許居民用外匯(英鎊、法郎或美元)向英、美、法三國兌換黃金;戰後美國只同意外國政府在一定條件下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而不允許外國居民用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這是一種大大削弱了的金匯兌本位制。
2.體制上的特點
(l)建立了永久性的國際金融機構。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國際貨幣制度並沒有一個統一的國際組織進行組織和監督。而布雷頓森林體系則建立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等永久性國際金融機構。通過國際金融機構的組織、協調和監督,保證統一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各項原則、措施的推行。
(2)簽訂了有一定約束力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金本位制對匯率制度、黃金輸出人沒有一個統一的協定,貨幣區也只是在規定的地區實施宗主國、聯系國的法令。戰後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乃是一種國際協議,對會員國政府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它的統一性在於把幾乎所有的資本主義國家都囊括在國際金匯兌本位制之下;它的嚴整性在於對維持貨幣制度運轉的有關問題做了全面規定,並要求各國遵守。
(3)根據《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建立了現代國際貨幣管理所必需的各項制度。例如,國際收支調節制度、國際信貸監督制度、國際金融統計制度、國際匯率制度、國際儲備制度、國際清算制度等。
因此,戰後的國際貨幣體系同歷史上的國際貨幣制度相比,有了明顯的改進。主要表現在:建立了世界性的組織機構,制訂了具有一定約束力的國際協議,建立了統一的、完整的規章制度。

㈤ 高分求解一個國際金融問題,關於國際金本位制,疑問是鑄幣平價和金平價的區別,有道題目就問金本位的基礎

金本位制的基礎是金平價。

金平價說的是兩種貨幣的含金量或代表金量之比。
鑄幣平價是金平價的一種表現形式,說的是兩種鑄幣的含金量之比。
以下對鑄幣平價的描述摘自克魯格曼《國際經濟學》第9版:
In a bimetallic system, a country's mint will coin specified amounts of gold or silver
into the national currency unit (typically for a fee). In the United States before the Civil
War, for example, 371.25 grains of silver (a grain being 1/480th of an ounce) or 23.22
grains of gold could be turned into, respectively, a silver or a gold dollar. That mint parity made gold worth times as much as silver.

金平價是整個金本位制的基礎。金幣本位制下,金平價表現為鑄幣平價;金塊本位制和金匯兌本位制下,金平價表現為法定平價。

㈥ 金匯兌本位制是1922年義大利熱那亞召開的經濟與金融會議上提出的嗎

是的.
建立:
1922年,在義大利的熱那亞召開了經濟與金融會議,會上討論了重建有生命力的國際貨幣體系問題。會議建議採取金匯兌本位制以節約黃金的使用。其主要內容是:a. 貨幣單位仍規定含金量;b. 國內不流通金幣,以國家發行的銀行券當作本位幣流通;c. 銀行券只能購買外匯,這些外匯可在國外兌換黃金;d. 本國貨幣同另一實行金本位制的國家的貨幣保持固定的比價,並在該國存放大量外匯或黃金作為平準基金,以便隨時干預外匯市場來穩定匯率。這是一種間接使貨幣與黃金聯系的本位制度;e. 主要金融中心仍舊維持其貨幣同黃金外匯(即可兌換黃金的貨幣)的可兌換性。
熱那亞會議之後,除美國仍實行金幣本位制,英國和法國實行金塊本位制這兩種與黃金直接掛鉤的貨幣制度外,其他歐洲國家的貨幣均通過間接掛鉤的形式實行了金匯兌本位制。1925年,國際金匯兌本位制正式建立起來。

㈦ 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哪五個階段

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從國際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

迄今為止,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從國際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 世界上首次出現的國際貨幣制度是國際金本位制,1880-1914年的35年間是國際金本位制的黃金時代。在這種制度下,黃金充當國際貨幣,各國貨幣之間的匯率由它們各自的含金量比例決定,黃金可以在各國間自由輸出輸入,在「黃金輸送點」的作用下,匯率相對平穩,國際收支具有自動調節的機制。由於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各參戰國紛紛禁止黃金輸出和紙幣停止兌換黃金,國際金本位制受到嚴重削弱,之後雖改行金塊本位制或金匯兌本位制,但因其自身的不穩定性都未能持久。在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沖擊下國際金本位制終於瓦解,隨後,國際貨幣制度一片混亂,直至1944年重建新的國際貨幣制度——布雷頓森林體系。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資本主義世界各國都出現了劇烈的通貨膨脹。戰後,歐洲各國經濟實力大大削弱,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國,黃金儲備迅速增長,約占當時資本主義各國黃金儲備的3/4。西歐各國為彌補巨額貿易逆差需要大量美元,出現了「美元荒」。國際收支大量逆差和黃金外匯儲備不足,導致多數國家加強了外匯管制,對美國的對外擴張形成嚴重障礙,美國力圖使西歐各國貨幣恢復自由兌換,並為此尋求有效措施。
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由44國參加的「聯合國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這個協定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資本主義貨幣體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主要內容是: (1) 以黃金作為基礎,以美元作為最主要的國際儲備貨幣,實行「雙掛鉤」的國際貨幣體系,即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 (2) 實行固定匯率制。 (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預先安排的資金融通措施,保證向會員國提供輔助性儲備供應。 (4) 會員國不得限制經常性項目的支付,不得採取歧視性的貨幣措施。這個貨幣體系實際上是美元——黃金本位制,也是一個變相的國際金匯兌本位制。
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起過積極作用。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種種缺陷也漸漸地暴露出來。20世紀60年代以後,美國外匯收支逆差大量出現,黃金儲備大量外流,導致美元危機不斷發生。1971年8月15日美國公開放棄金本位,同年12月美國又宣布美元對黃金貶值,1972年6月到1973年初,美元又爆發兩次危機,同年3月12日美國政府再次將美元貶值。1974年4月1日起,國際協定上正式排除貨幣與黃金的固定關系,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徹底瓦解。
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國際貨幣制度又一次陷於混亂,導致國際金融形勢動盪不安。1976年1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國際貨幣制度臨時委員會」在牙買加舉行會議,達成了著名的「牙買加協定」。同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理事會通過《國際貨幣基金協定第二次修正案》,並於1978年4月1日正式生效,從而形成了新的國際貨幣制度牙買加體系。
牙買加體系的實行,對於維持國際經濟運轉和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的作用。但是牙買加體系並非是理想的國際貨幣制度,它目前仍存在著一些缺陷,國際貨幣制度仍有待於進一步改革和完善。
國際貨幣制度一般包括三個方面的內容:①國際儲備資產的確定;②匯率制度的安排;③國際收支的調節方式。迄今為止,國際貨幣制度經歷了從國際金本位制到布雷頓森林體系再到牙買加體系的演變過程。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匯兌本位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樣無抵押貸款100萬 瀏覽:493
100日元元等於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 瀏覽:170
草根創業是拿不到天使投資的 瀏覽:659
乙二醇期貨庫存 瀏覽:91
南京醫葯股票怎麼樣 瀏覽:386
股票換手率高好不好 瀏覽:654
易方達5G概念基金有哪些 瀏覽:526
富國文體健康股票基金凈值 瀏覽:805
4萬5美金多少人民幣匯率 瀏覽:46
新興股票市場 瀏覽:33
融出資金業務 瀏覽:954
美元人民幣匯率2019年4月29日 瀏覽:857
網信理財卷碼 瀏覽:774
東方融匯理財 瀏覽:492
創業慧康的投資價值 瀏覽:753
1分鍾買漲跌的外匯騙局 瀏覽:289
桔子理財違約 瀏覽:46
北京金鴻德投資 瀏覽:630
2013年我國的外匯儲備 瀏覽:919
人民幣升值對中國對外投資 瀏覽: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