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私募機構和影子銀行一樣嘛。而且在中國那些屬於私募銀行了
1,差不多一樣的,功能差不多就是影子銀行。
2,投資銀行、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基金、債券保險公司、結構性投資工具(SIV)等非銀行金融機構都屬私募銀行。
3,私募(Private Placement)是相對於公募(Public offering)而言,是就證券發行方法之差異,以是否向社會不特定公眾發行或公開發行證券的區別,界定為公募和私募,或公募證券和私募證券。
4,私募機構是指通過非公開方式,面向少數機構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部門單位。由於私募機構的銷售和贖回都是通過基金管理人與投資者私下協商來進行的,因此它又被稱為向特定對象募集的部門或者單位。
5,從事放款,也接受抵押,是通過杠桿操作持有大量證券、債券和復雜金融工具的金融機構。在帶來金融市場繁榮的同時,影子銀行的快速發展和高杠桿操作給整個金融體系帶來了巨大的脆弱性,並成為此次全球金融危機的主要推手。目前,影子銀行系統正在去杠桿化的過程中持續萎縮,然而,作為金融市場上的重要一環,影子銀行系統並不會就此消亡,而是逐步走出監管的真空地帶,在新的、更加嚴格的監管環境下發展。未來,對影子銀行系統的信息披露和適度的資本要求將是金融監管改進的重要內容。目前,美國已提出要求所有達到一定規模的對沖基金、私募機構和風險資本基金實行注冊,並對投資者和交易對手披露部分信息。
P2P互聯網金融理財-88財富裡面就有私募,個人就只能看看,都是資金大額的上億的。
㈡ 如何看待中國影子銀行的作用
從中國的情況看,中國經濟持續平穩較快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金融體系在促進經濟增長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中國的融資結構以間接融資為主,銀行業更是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主力軍,讓銀行健康、有能力服務實體經濟就顯得非常重要。為此,中國政府實施了大型商業銀行改制上市等一系列重大金融改革,通過建立健全公司治理,加強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使得金融業服務實體經濟與社會發展的能力和國際競爭力不斷提升,抗風險能力顯著增強,為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支持。所以必須致力於保持銀行及整個金融體系的健康,這是向經濟提供可持續金融資源和服務的重要基礎。
通過對歷史的觀察,我們發現一個帶有普遍性的現象,在一些時期銀行業發展得特別快,其資產、盈利等各項指標均快速增長,甚至明顯快於同期經濟發展水平,然而金融風險往往隨之而來,我們要警惕銀行業這些表面成績下可能隱藏的風險和危機。在承認銀行是企業,也像一般企業有追求盈利和創新的要求的同時,還要重視銀行不同於一般企業的特徵。銀行是在競爭性領域內提供准公共產品,具有為整個經濟、各個行業、企業以及個人提供基本的、必要的金融服務的性質,因此銀行不能脫離實體經濟自我發展。如果銀行創造出很多令人眼花繚亂的產品,絕大多數人看不懂,且僅在金融體系內部製造需求,卻成為銀行利潤主要來源時,我們就應該對可能潛藏的風險及其對未來經濟社會的影響加以關注和評估。判斷銀行業是否健康可持續發展,除充足的資本、安全的資產和較高的收益等從銀行自身的角度來評判的標准外,還應站在更加宏觀的層面評估銀行業的發展與實體經濟發展是否相匹配,即銀行業務是否立足於有效地促進經濟持續健康平穩發展。
作為監管當局,應該平衡好銀行業務發展、風險防控、盈利水平、社會貢獻等目標。影子銀行現象可以被視為一個具有典型意義的案例。影子銀行本身是反監管和業務競爭的產物,它們的快速發展在很多情況下是監管套利驅動。但我們不能因為其監管套利行為而採取簡單否定的態度,而應該進行多方面的分析,加於綜合把握,然後再考慮哪種監管思路和舉措最合適、最需要。我認為,一是要分析業務的合理性,即具體業務與實體經濟的關系,是確實有實體經濟的需要還是只是金融機構之間純粹的業務轉移。二是實際風險狀況的判斷。以美國次貸危機為例,次級貸款本身已超出借款人的承受能力,風險很高,即使通過資產證券化轉移到表外,實際風險依然存在。一些金融機構還將次貸證券化產品再證券化,風險被進一步掩蓋。三是監管規則的適度性和一致性問題。監管標準的差異以及監管導致成本過高是監管套利的重要原因,所以,在致力於統一相同業務監管標準的同時,要分析監管導致的業務成本增加對金融體系以及實體經濟的影響。我想特別強調的是,在當前國際監管規則總體越來越嚴的情況下,特別要注意監管政策應加強而不是消弱銀行對社會薄弱領域,如小企業的金融服務。監管當局應認真考慮政策、規則的導向問題。
從中國的情況看,近年來中國的影子銀行發展較快,外界的議論也較多。總體來看,中國的影子銀行資金運用方式比較簡單,與傳統商業銀行基本類似,藉助金融衍生工具的信用創造比較少。特別重要的是,中國的影子銀行大部分資金都用於企業部門,主要運用於實體經濟。中國影子銀行發展較快的一個很重要的內在原因是中國經濟間接融資比例較高、對銀行信貸依賴較大,在監管要求更加嚴格的情況下,銀行要尋求其他金融中介分擔融資壓力。因此我們辯證地看待中國影子銀行問題:一方面,影子銀行存在經營不規范、監管套利等問題;另一方面,影子銀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經濟發展多元化背景下的多層次信貸需求。所以,在對影子銀行業務的監管處理上,重在因勢利導,在加強規范管理的同時,要引導其合理有序的開展好實體經濟融資服務。
近年來,作為中央銀行,中國人民銀行在實施貨幣政策同時,注重與維護金融體系穩定有機結合,採取了有效的舉措:
一是提高貨幣政策的前瞻性和靈活性,保持銀行業與經濟合理平衡發展。經濟穩定是金融穩定的基礎。面對復雜的內外部形勢,人民銀行創新調控思路和方式,加強宏觀審慎管理,綜合運用數量型和價格型等多種政策工具,逆周期調節貨幣供給和信貸投放,保持流動性總量合理適度,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總量合理增長。
二是在做好總量調控的同時,注重優化信貸結構,通過再貸款和定向降低存款准備金率等措施,鼓勵和引導銀行更多地將信貸資源配置到「三農」、小微企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實施差別化住房信貸政策,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三是加強監管合作,提升監管有效性。去年,建立了由人民銀行牽頭的金融監管協調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其目的就是要加強貨幣政策與金融監管政策之間、以及監管政策與法律法規之間的協調,促進維護金融穩定和防範化解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協調,強化交叉性金融產品、跨市場金融創新的協調,加強金融信息共享和金融業綜合統計的協調。目前,部際聯席會議已就規範金融機構同業業務、促進資本市場發展、引導互聯網跨界金融健康發展等多個重大事項達成共識、協調政策。
四是推進金融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深化重點金融企業改革,推動優化國有控股金融企業股權結構,改進公司治理水平,加快推進政策性金融機構改革,強化政策性職能定位。已為存款保險制度出台做了大量准備工作,金融機構市場化退出機制逐步建立。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已邁出新步伐,在貸款利率管制全面放開的基礎上,將進一步培育金融市場基準利率體系和央行政策利率體系,有步驟、有規劃的漸進放開存款利率管制。進一步完善人民幣匯率市場形成機制,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積極有序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大力發展資本市場。
㈢ 影子銀行規模已明顯縮水嗎
影子銀行「野蠻生長」不再。2018年以來,隨著金融去杠桿的深入和監管制度的強化,銀行表外融資逐漸回歸表內,影子銀行業務規模大幅收縮。與此同時,央行通過多種政策工具向實體經濟釋放流動性,保持流動性合理寬裕。
今年4月,《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簡稱「資管新規」)正式落地,央行行長易綱表示,出台資管新規的首要考慮就是有序化解和處置影子銀行風險,防止過於復雜的產品加劇跨行業、跨市場、跨區域的風險傳遞。
監管加碼之下,影子銀行規模明顯收縮。央行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委託貸款減少8008億元,同比多減1.4萬億元;信託貸款減少1863億元,同比多減1.5萬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2717億元,同比多減8388億元。
「上半年委託貸款和信託貸款資金來源明顯收縮。」 央行調查統計司司長、新聞發言人阮健弘日前表示,委託和信託貸款的部分資金來源於理財產品,而上半年銀行表內資金對表外理財產品投資下降1.76萬億元,其中6月份下降9156億元。
隨著銀行業「治亂象」的深入,金融回歸本源態勢持續鞏固。銀保監會數據顯示,截至5月末,銀行業總資產規模少增20多萬億元,同業資產和非債券投資分別同比下降2.6%和7%,同業理財在上年減少3.4萬億元的基礎上,繼續縮減1.2萬億元,已累計削減三分之二以上。
「前期有較多委託貸款、信託貸款投向地方政府融資平台和房地產企業。在去杠桿過程中,這些行業的不規范融資在減少。」阮健弘說。
㈣ 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網路銀行主要是指哪種形態的銀行
你好!互聯網金融背景下的網路銀行主要指的是哪種類型的銀行,具體起發展咨詢一下相關專業的人員,或者是咨詢下銀行單位。
㈤ 什麼是中國式影子銀行
影子銀行的定義沒有嚴格標准。但共同點是:傳統金融存貸業務以外的金融業務和金融行為。
中國式影子銀行有:
第一類是小額信貸公司(小額貸款公司)、擔保公司、信託公司、租賃公司、財務公司、保理公司、消費金融公司等;
第二類是銀行機構開展的非存貸業務,比如各類理財產品;
第三類是屬於民間借貸,民間的高利貸,企業間直接借貸業務等;
第四類為當前(2013-2015年)互聯網金融服務(P2P、眾籌)、阿里小貸、金馬甲的金寶會、京東白條、平安集團的陸金所、翼龍貸、人人貸、積木盒子、有利網等。
㈥ 影子銀行體系包括哪些
從全世界范圍來看,「影子銀行」體系主要由四部分構成,分別是:證券化機構,主要功能是將傳統金融產品證券化;
市場化的金融公司,主要包括對沖基金、貨幣市場共同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等,主要從事在傳統金融機構和客戶之間融通資金;此外,還有結構化投資機構及證券經紀公司。
投資銀行是影子銀行中最重量級成員之一,往往人們提及華爾街,指的就是投行。在同商業銀行的較量中,投資銀行從人才、創新手段和技術水平都勝出一籌。不僅在資本市場上獨領風騷,在衍生品和大宗商品交易方面也是占據主流。
(6)互聯網金融影子銀行擴展閱讀:
影子銀行的特點
1、資金來源受市場流動性影響較大;
2、由於其負債不是存款,不受針對存款貨幣機構的嚴格監管;
3、由於其受監管較少,杠桿率較高。說白了,它具有和商業銀行類似的融資貸款中介功能,卻游離於貨幣當局的傳統貨幣政策監管之外。
在中國的市場現實中,影子銀行主要涵蓋了兩塊:一塊是商業銀行銷售得如火如荼的理財產品,以及各類非銀行金融機構銷售的類信貸類產品,比如信託公司銷售的信託產品,另一塊則是以民間高利貸為代表的民間金融體系。
㈦ 互聯網金融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主要模式如下:
眾籌
眾籌大
意為大眾籌資或群眾籌資,是指用團購預購的形式,向網友募集項目資金的模式。眾籌的本意是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讓創業企業、藝術家或個人對公眾
展示他們的創意及項目,爭取大家的關注和支持,進而獲得所需要的資金援助。眾籌平台的運作模式大同小異——需要資金的個人或團隊將項目策劃交給眾籌平台,
經過相關審核後,便可以在平台的網站上建立屬於自己的頁面,用來向公眾介紹項目情況。[3]
P2P網貸
P2P[4] (Peer-
to-Peerlending),即點對點信貸。P2P網貸是指通過第三方互聯網平台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需要借貸的人群可以通過網站平台尋找到有
出借能力並且願意基於一定條件出借的人群,幫助貸款人通過和其他貸款人一起分擔一筆借款額度來分散風險,也幫助借款人在充分比較的信息中選擇有吸引力的利
率條件,比如貸貸巴等。
兩種運營模式,第一是純線上模式,其特點是資金借貸活動都通過線上進行,不結合線下的審核。通常這些企業採取的審核借款人資質的措施有通過視頻認證、查看銀行流水賬單、身份認證等。第二種是線上線下結合的模式,借款人在線上提交借款申請後,平台通過所在城市的代理商採取入戶調查的方式審核借款人的資信、還款能力等情況。
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Third-PartyPayment)狹義上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藉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採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
根據央行2010年在《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給出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的定義,從廣義上講第三方支付是指
非金融機構作為收、付款人的支付中介所提供的網路支付、預付卡、銀行卡收單以及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其他支付服務。第三方支付已不僅僅局限於最初的互聯網支
付,而是成為線上線下全面覆蓋,應用場景更為豐富的綜合支付工具。
數字貨幣
除去蓬勃發展的第三方支付、P2P貸款模式、小貸模式、眾籌融資、余額寶模式等形式,以比特幣為代表的互聯網貨幣也開始露出自己的獠牙[5] 。
以比特幣等數字貨幣為
代表的互聯網貨幣爆發,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比其他任何互聯網金融形式都更具顛覆性。在2013年8月19日,德國政府正式承認比特幣的合法「貨幣」地位,
比特幣可用於繳稅和其他合法用途,德國也成為全球首個認可比特幣的國家。這意味著比特幣開始逐漸「洗白」,從極客的玩物,走入大眾的視線。也許,它能夠催
生出真正的互聯網金融帝國。
比特幣炒得火熱,也跌得慘烈。無論怎樣,這場似乎曾經離我們很遙遠的互聯網淘金盛宴已經慢慢走進我們的視線,它讓人
們看到了互聯網金融最終極的形態就是互聯網貨幣。所有的互聯網金融只是對現有的商業銀行、證券公司提出挑戰,將來發展到互聯網貨幣的形態就是對央行的挑
戰。也許比特幣會顛覆傳統金融成長為首個全球貨幣,也許它會最終走向崩盤,不管怎樣,可以肯定的是,比特幣會給人類留下一筆永恆的遺產。[5]
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是指集合海量非結構化數據,通過對其進行實時分析,可以為互聯網金融機構提供客戶全方位信息,通過分析和挖掘客戶的交易和消費信息掌握客戶的消費習慣,並准確預測客戶行為,使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平台在營銷和風險控制方面有的放矢。
基於大數據的金融服務平台主要指擁有海量數據的電子商務企業開展的金融服務。大數據的關鍵是從大量數據中快速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或者是從大數據資產中快速變現利用的能力。因此,大數據的信息處理往往以雲計算為基礎。
金融機構
所謂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通過採用信息技術,對傳統運營流程進行改造或重構,實現經營、管理全面電子化的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金融信息化是金融業發展趨勢之一,而信息化金融機構則是金融創新的產物。
從金融整個行業來看,銀行的信息化建設一直處於業內領先水平,不僅具有國際領先的金融信息技術平台,建成了由自助銀
行、電話銀行、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構成的電子銀行立體服務體系,而且以信息化的大手筆——數據集中工程在業內獨領風騷,其除了基於互聯網的創新金融服務之
外,還形成了「門戶」「網銀、金融產品超市、電商」的一拖三的金融電商創新服務模式。
金融門戶
互聯網金融門戶是指利用互聯網進行金融產品的銷售以及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台。它的核心就是「搜索比價」的模式,採用金融產品垂直比價的方式,將各家金融機構的產品放在平台上,用戶通過對比挑選合適的金融產品。
互聯網金融門戶多元化創新發展,形成了提供高端理財投資服務和理財產品的第三方理財機構,提供保險產品咨詢、比價、購買服務的保險門戶網站等。這種模式不存在太多政策風險,因為其平台既不負責金融產品的實際銷售,也不承擔任何不良的風險,同時資金也完全不通過中間平台。[3]
㈧ 金融互聯網銀行有幾家
阿里銀行、深圳前海微眾銀行、浙江網商銀行。就這幾家,不帶銀行兩個字的那些肯專定不是銀行,這是屬國家規定。
㈨ 互聯網金融主要包括哪些內容
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狹義上是指具備一定實力和信譽保障的非銀行機構,藉助通信、計算機和信息安全技術,採用與各大銀行簽約的方式,在用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建立連接的電子支付模式。(二)P2P網貸 P2P網貸英文稱為Peer-to-Peerlending,即點對點信貸,國內又稱「人人貸」。P2P網貸是指通過P2P公司搭建的第三方互聯網平台進行資金借、貸雙方的匹配,是一種「個人對個人」的直接信貸模式。(三)大數據金融 大數據金融是指依託於海量、非結構化的數據,通過互聯網、雲計算等信息化方式對其數據進行專業化的挖掘和分析,並與傳統金融服務相結合,創新性開展相關資金融通工作的統稱。(四)眾籌 眾籌(crowdfunding),是指項目發起人通過利用互聯網和SNS傳播的特性,發動公眾的力量,集中公眾的資金、能力和渠道,為小企業、藝術家或個人進行某項活動或某個項目或創辦企業提供必要的資金援助的一種融資方式。(五)信息化金融機構 信息化金融機構,是指通過廣泛運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互聯網金融時代,對傳統運營流程、服務產品進行改造或重構,實現經營、管理全面信息化的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機構。(六)互聯網金融門戶 互聯網金融門戶是指利用互聯網提供金融產品、金融服務信息匯聚、搜索、比較及金融產品銷售並為金融產品銷售提供第三方服務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