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紅燒肉的特點
不可錯過的五家上海紅燒肉
上海—— 一個最能代表紅燒肉的地方,做出來的紅燒肉肥而不膩、酥而不爛、甜而不粘、濃而不咸,白飯的最佳搭配。
在這里康康五家紅燒肉餐廳
1.蘭心餐廳:位於進賢路130號(近茂名南路)
來這家店吃飯的人們都會點上一份紅燒肉,虎椒的搭配讓這款肉產生了一絲絲的辣味
2.蝶園:位於中山東二路600號BFC外灘金融中心南區四樓
採用優質黑毛豬肉,肥瘦相間,醬汁還可以拉絲,色澤飽滿、肥而不膩,一口下去肉香在口中溢開,幸福感爆棚(醬蛋比肉還好吃)
3.老正興:位於福州路556號
正興醬方,看起來有點像腐乳肉,切開後看著有點油,皮特別的軟糯,入口即化。
4.綠波廊:位於老城隍廟豫園路115號
五花肉與豆腐乳完美結合,色澤紅亮,皮肉相連,肥而不膩,入口即化
5.致真老上海菜:位於徐匯區漕溪北路201號(近南丹路)
兩頭烏紅燒肉是招牌,甜軟不膩,讓人吃得根本停不下來
『貳』 為什麼英國一直不想加入歐盟
英國與歐洲大陸相隔一條英吉利海峽,長久以來孤懸海外,所以地理上較為孤立。
英國歷史上與歐洲大陸關系並不好,近代以來,英國先後擊敗了入侵的法國(百年戰爭)、西班牙(無敵艦隊)、荷蘭(三次英荷戰爭)成為了日不落帝國,這一時期,英國奉行的是光榮孤立政策,即不與歐洲大陸國家結盟,實際上,在強大的英國皇家海軍的支持下,英國成為了歐洲實際當之無愧的老大。
英國的光榮孤立政策一直實施到20世紀初,受到來自德國方面的強大壓力,英國不能如以往控制歐洲局勢,因此被迫在歐洲大陸尋求盟友,它選中了自己的宿敵和德國的宿敵:俄國和法國,與他們一起控制歐洲局勢,這是英國回歸歐洲的開始。
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法國被擊敗,英國孤立英倫三島,英國依靠美國支持,才得以苟延殘喘,加之戰後美國大力扶持歐洲發展,而法國又與德國和解,希望共同掌控歐盟,所以實際上,英國與美國關系進一步加強而與歐洲國家關系疏遠,這是現代英國被歐洲邊緣化的原因。
實際上,英國在加入歐盟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入歐元區實際上好處多多:
1、美國的GDP佔世界的25%,而歐元區22%,英國佔5%,也就是說,英國一旦加入歐元區,歐洲將會立刻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歐元將取代美元成為世界第一大貨幣;
2、在強大經濟實力的支撐下,歐洲主導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將不會遙遠;
3、英國倫敦早在19—20世紀就是世界金融中心,現在的金融中心雖然在紐約,但英國只要加入歐元區,在歐洲和歐元區的支撐下,英國倫敦就可以和紐約相抗衡,甚至奪回這一光輝,成為世界金融中心;
4、英國加入歐元區,在歐元的支撐下,英國的經濟將發展更為迅速;
但是,擺在英國人面前的有三個問題:
1、英國的傳統盟國是美國,美國絕對不允許英國這關鍵的一票流入歐元區,使之替代美元甚至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
2、英國人有傳統的孤立政策,在民族情緒上不允許自己加入歐元區,甚至留戀英鎊的世界貨幣地位,這一點從布萊爾第一次投票公決加入歐元區失敗就可以看出來;
3、歐元區和歐盟雖然成立,但與美國相比,它依舊缺乏統一的中央政府且地區差異明顯,有拖後腿的嫌疑;
綜上,英國加入歐元區尚不明確,同時根據最新消息,英國還有可能退出歐盟(當然,在德法為主導的歐盟,英國不能發揮主要作用)。
樓主問,會不會對英國產生影響,從現在來看,加入了在退出來是有影響的,畢竟沒加入歐元區,誰知道是好是壞,就是退出歐盟,壞影響也未必明顯。
『叄』 MBA與EMBA分別指什麼有什麼區別請專業人士指點
EMBA和MBA的區別。EMBA是MBA專業學位教育的一種特殊形式,二者的差別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入學考試的不同在國外,如要就讀MBA需參加GMAT入學考試,但就讀EMBA只有71%的學校要求GMAT成績,平均過線分數為530分,而海外學生只需要托福成績550分即可。但這並不是說,EMBA入學非常容易,學校更看中的是學員的工作經驗、工作能力、專家的建議信和面試結果。就讀人員不同由於MBA入學考試需要考外語、數學,這就給那些管理經驗豐富但離開應試環境多年的企業高層設置了門檻。目前國內MBA正出現低齡化現象,考分高的往往是那些大學畢業3年左右、應試能力強的年輕人。而EMBA入學筆試、面試均由培養單位自行組織,門檻大為降低。當然,這並不等於說,只要是老闆、老總就可以讀EMBA,清華大學就曾將一名願出25萬美元就讀,但不符條件的老闆拒之門外。國家規定,具有本科以上學歷,8年以上工作經歷(其中4年以上管理工作經歷),較大規模企業的現職高層管理人員才可報名。教學模式不同在教學模式上二者也有很大不同,MBA多採用「講授+案例分析+團隊討論」的方式,EMBA則更注重在啟發的基礎上,將課程與學員實際體驗結合,因此更適合正在商場實戰的高層管理者。南京大學此次將招收的EMBA學員限定為100人,聘請的外籍教師將在50%左右,且基本是來自美國哈佛、南加州大學的教授,而在這些聘請的外籍教授中,80%是華裔,以期讓學員和教師之間能做到更多的「互動」。EDP與MBA、EMBA的區別。EDP與MBA、EMBA相比,它的針對性、靈活性更強。MBA、EMBA都是學歷教育,提供給學員的是打包式的全套培訓。比如:你是企業的財務總管,在EMBA打包式的教育中你需要學習人力資源管理、生產運作管理等不相關的課程。而在EDP中,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培訓模塊,學員可以找到適合自己的模塊。EDP強調終身學習,它的靈活性、針對性是MBA、EMBA不能比的。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需要終身學習和發展。如果已經讀了EMBA,不可能再讀一個EMBA。而EDP就不一樣,從3到4天的短期培訓到長達一年的長期培訓,EDP雖然不提供學位、學歷,照樣可以吸引眾多老闆多次「搬著板凳當學生」。EDP更像是「後EMBA」。一個經過完善學習的老闆學習的順序很可能是MBA、EMBA、EDP。MBA注重潛力的培養,EMBA更強調決策能力的培養,課程更注重整體性、國際性和實用性。EDP的任務是根據個體和組織的知識需要,為其提供相應的補充性和前瞻性知識。如果將職業經理人的培訓體系比作金字塔,MBA處於較基礎的底層,是多數職業經理人的「職業准入資格」,EMBA作為管理者補課性的學習,居於中層,而處在塔尖的是EDP,是高層管理者終身充電的地方。
『肆』 深圳市有幾個區
深圳市有幾個區?
最佳答案
截止2016年12月,深圳市有 南山、福田、羅湖、鹽田、龍崗、寶安、龍華、坪山8個區。
1、深圳
深圳,簡稱「深」,別稱鵬城,中國四大一線城市之一,廣東省省轄市、計劃單列市、副省級市、國家區域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地處廣東南部,珠江三角洲東岸,與香港一水之隔,東臨大亞灣和大鵬灣,西瀕珠江口和伶仃洋,南隔深圳河與香港相連,北部與東莞、惠州接壤。
深圳是國務院定位的全國性經濟中心和國際化城市,與北京、上海、廣州並稱「北上廣深」。全市下轄羅湖區、龍崗區、龍華區、福田區、寶安區、南山區、鹽田區、坪山區8個行政區。
深圳是中國改革開放建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已發展為有一定影響力的國際化城市,創造了舉世矚目的「深圳速度」,同時享有「設計之都」、「鋼琴之城」、「創客之城」等美譽。深圳市域邊界設有中國最多的出入境口岸。深圳也是重要的邊境口岸城市,皇崗口岸實施24小時通關。
深圳是熱門的旅遊城市,每年接待的海內外遊客人數居國內前列[7] ,深圳市內著名的景點有:甘坑客家小鎮 、世界之窗、東部華僑城、錦綉中華、歡樂谷、鶴湖新居 、大鵬所城、中英街、大梅沙、楊梅坑、西沖、深圳灣公園、深圳鹿嘴山莊度假村等 。
深圳作為全國房屋租賃業統計調查唯一試點城市,探索將房屋租賃業增加值等新興經濟業態納入GDP核算的有效途徑。2016年,深圳納入GDP核算的新業態經濟增加值為1565.53億元,佔GDP的8.0%。其中,房屋租賃業增加值1037.39億元。深圳也是國家「研發支出計入GDP」唯一試點城市,就研發支出作為固定資本形式計入GDP核算進行試算。
2、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79年3月,國務院撤銷寶安縣設深圳市。
1982年恢復寶安縣建制,受轄於深圳市。
1992年,寶安縣再度被撤銷,分治為深圳市的一個市轄區。至此,深圳市轄寶安、龍崗、南山、福田、羅湖五區,其中羅湖(包含鹽田大部分)、福田、南山為經濟特區,龍崗、寶安為非特區,並以「二線關」將「特區」與「非特區「分割管轄。
1998年3月,以沙頭角為中心的區域從羅湖區析出,設鹽田區,仍為特區范圍。
2007年5月31日,光明新區成立,管轄公明、光明兩個街道,地處深圳西部。
2009年6月3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為推進以大工業區為中心的東部片區統籌發展,促進深圳市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提升城市化水平,將原深圳市大工業區和原龍崗區坪山街道、坑梓街道,整合為坪山新區。
2010年7月1日起,深圳經濟特區范圍延伸到龍崗、寶安。
2011年12月30日,深圳市委、市政府在寶安和龍崗新增兩個功能新區,分別為「龍華新區」和「大鵬新區」。
2016年10月,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深圳市龍華區和坪山區,以龍華、大浪、民治、觀湖、福城、觀瀾等6個街道的行政區域為龍華區行政區域;以坪山、坑梓2個街道的行政區域為坪山區的行政區域。
轄區概況
截至2016年10月,深圳下轄8個行政區和2個新區,下轄57個街道辦事處、790個居民委員會。
『伍』 美國在二戰中怎樣發戰陣財
二戰中美國大發戰爭財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
首先,美國人最直接有效的賺錢方式自然是來自軍火交易。戰爭初期,美國不僅把武器提供給英,法,中(指重慶政府)等盟友,就連德日這些後來的敵人也從羅斯福這買過不少武器。美國也不只是從中直接受益,相關產業也有很大的發展,從而刺激美國工業的發展(之前幾年這好是美國大蕭條時期)。
除了戰備物資外,盟國的其它很多物資也都需要從美國進口。
其次,同盟國轉移了大量的黃金及存款儲存在美國本土,光英國就運送了價值十八億的黃金及債券至美國及加拿大的銀行,美國人用這些錢生產大量的物資,再出口到這些國家。
另外,戰爭中美國借反法同盟為名,援助不少國家,實則是為自己撈取外交資本,扶植「傀儡」政權(蔣介石算是一個吧)。戰爭後期對戰敗國及其佔領區的瓜分,美國從中也都撈了不少好處。(以至於以後出現的東西德,朝鮮問題,都是美蘇利益瓜分的結果)。
以上基本上是美國直接從二戰獲利的途徑,但其實美國間接的收益影響更為深遠。
當時由於歐亞大陸戰火蔓延,不少人才被逼背井離鄉來到美國,這些人為美國經濟及科學技術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比如愛因斯坦。這也是後面第三次科技革命能發生在美國的主要原因。
二戰前,英國還稱的上是世界的金融中心(雖然英鎊那時已經失去了其王者地位),戰爭中包括英國在內的大部分國家,大開國家印鈔機發行大量紙幣,於是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美國便藉此機會取代英國,一躍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特別是1944年,國際上建立了名為「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匯率制度,讓全世界的貨幣都與美元掛鉤,從此美元開始稱霸全球。
本來二戰前美國的實力就已非同小可,戰爭中各國消耗了自己,美國卻從中獲利,這種此消彼長的關系,才使得美國一舉成為世界頭號強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