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公司金融資產情況表

公司金融資產情況表

發布時間:2021-06-25 08:08:54

Ⅰ 金融資產的不同分類對企業的財務報表和財務指標的影響

杜邦分析法的局限是不能區分企業的業務是常規經營業務還是金融經營業務。專

金融資產本屬身就是在從事金融經營業務,所以更不能用杜邦財務分析方法來研究。

你首先要看一下杜邦財務分析法的局限,不能盲目運用。

其次,有基於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的改進財務分析體系,可以解決原來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的局限。

最後金融資產的不同分類對企業的財務報表的影響,很容易研究,根據不同分類的金融資產,其後續計量以及處置的處理,看它是影響哪些類科目,自然就得出對哪些財務報表和財務指標有影響了。懂會計的人都能分析。

Ⅱ 求問資產負債表中金融性資產包括哪些麻煩指出詳細科目,謝謝!

企業的金融資產主要包括庫存現金,銀行存款,應收賬款,應收票據,應收利息,應收股利,其他應收款,貸款,墊款,債券投資,股權投資,基金投資,衍生金融資產等。

Ⅲ 合並總公司和分公司的資產負債表怎麼做

一、合並會計報表的日常准備工作
合並會計報表的工作在合並范圍內的個別會計報表比較多的情況下,是一項工作量繁重的會計處理業務。如果不在平時把准備工作做好,待到期末合並時再去查找、確認合並數據與資料就會大大影響工作效率;而如果平時作好了准備工作,到期末合並時就會「水到渠成」、「得心應手」。這些准備工作要求企業建立合並會計報表抵銷資料的備查、登記與對帳制度。這一制度的內容應涉及內部交易企業間的溝通對賬方式、統一入帳時間、上報母公司數據的期限要求等。
二、合並會計報表的初數抵銷
合並會計報表如果披露期初數,就涉及期初數的抵銷問題。如果沒有以下兩個原因,原則上可將上年度的期末數作為本年度的期初數,而不再重新作抵銷合並。如果存在以下兩個原因則需重新作抵銷合並。
第一、本年度合並會計報表的個別會計報表范圍與上年度有所不同。
第二、上年度合並會計報表中的個別會計報表涉及到會計報表調整問題,如以前年會計政策變更和重大會計差錯更正問題。
需要說明的是:如果本年度的期初數需要新抵銷合並,則涉及到以前年度的內部、交易往來相當於在本年度作兩次抵銷。
例如:某集團A公司為母公司,B公司為其子公司,2001年末B公司應收A公司內部往來款100萬元,B公司提取了0.5萬元壞賬准備,A公司在2001年末合並會計報表時編制抵銷分錄:
(1)借:壞賬准備 0.5萬元
貸:管理費用 0.5萬元
A公司在2002年末合並會計報表時,對期初數應首先將2001年末的抵銷分錄再作一次,即:
(2)借:壞賬准備 0.5萬元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0.5萬元
但同時對2002年期末數抵銷處理時,仍應對2001年期末數再作抵銷,即:
(3)借:壞賬准備 0.5萬元
貸:年初未分配利潤 0.5萬元
在登記2002年度合作工作底稿時,第(2)個抵銷分錄只在合並資產負債表工作底稿「壞賬准備」和「未分配利潤」其實期初數項目登記,不在合並利潤分配表 「年初未分配利潤」項目工作底稿上登記。而第(3)個抵銷分錄必須同時在這兩個合並報表的上述項目登記。
三、母公司與子公司同時持有同一子公司的抵銷
在合並會計報表時,經常遇到子公司本身提供的個別報表就是合並會計報表,其合並范圍內的子公司也是母公司的參股公司,這樣就出現了母公司和子公司共同持有另外一家子公司的情況。
例如:甲公司為乙公司的子公司,乙公司持有丙公司60%股份,甲公司又持有丙公司20%股份,乙公司在期末合並會計報表時編制的抵銷分錄為:
借:實收資本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
貸:長期股投資-丙公司(丙公司凈資產的60%)
少數股東權益(丙公司凈資產的40%)
甲公司在編制合並會計報表時,除進行政黨的抵銷處理外,還應對乙公司的少數股東權益中屬於甲公司的50%(即丙公司凈資產的20%)再作抵銷,即:
借:少數股東權益(丙公司凈資產的20%)
貸:長期股權投資-丙公司
如果這個例子變為甲公司持有丙公司60%,乙公司持有丙公司20%,抵銷分錄應同上,但均由甲公司來編制。
四、內部購進原材料的抵銷
集團內部製造業從其他集團成員購進原材料要比商品流通企業從其他集團成員購進商品的抵銷復雜很多。對此,《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沒有規范製造業如何抵銷。其實,抵銷方法可以比照《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中對內部商品交易的要求進行抵銷,因為製造業也要將購進的原材料加工成商品再予以出售,只不過蹭多了個加工環節。這里可以把庫存的原材料、加工中的在產品、庫存商品(即產成品)都視為商品流通業的購進商品尚未銷售出去的部門,只不過計算其中內部銷售的毛利要麻煩一些,但也可以採取倒擠的方式。
例如:A、B兩公司為集團內部成員企業,A公司為製造業,B公司為商品流通業。2001年A公司從B公司購進原材料(B公司為商品)一批,不含增值稅貨款10萬元,B公司購進價8萬元(不含增值稅),A公司購進材料後最終實現銷售收中有20%為從B公司購進材料的銷售成本,本期A公司實現銷售收入30萬元,集團年末合並會計報表時應編制抵銷分錄:
借:主營業務收入 10萬元
貸:主營業務成本 9.2萬元
存貨 0.8萬元
註:貸記存貨0.8萬元的計算過程為:(1)期末A公司內部購進存貨余額為10-30x20%=4(萬元)。(2)期末A公司存貨含有的內部銷售毛利為:4x(10-8)/10=4x20%=0.8(萬元),因此期末A公司存貨中有0.8萬元的內部銷售毛利沒有實現。
第二年,A公司從B公司購進15萬元,B公司購進價12萬元,A公司第二年實現銷售收入50萬元,其中20%為從B公司購進材料的銷售成本,第二年末集團合並會計報表時應編制的抵銷分錄為:
(1)借:年初未分配利潤 0.8萬元
貸:主營業務成本 0.8萬元
(2)借:主營業務收入 15萬元
貸:主營業務成本 15萬元
(3)借:主營業務成本 1.8萬元
貸:存貨 1.8萬元
註:貸記存貨1.8萬元的計算過程為:(1)第二年末A公司內部購進存貨余額為4+15-50 x 20%=9(萬元)。(2)第二年末A公司存貨含有的內部銷售毛利為:9 x 20%=1.8(萬元)。
五、少數股東權益的列示
根據《合並會計報表暫行規定》的要求,母公司在編制合並資產債表時將「少數股東要權益」列於「所有者權益」之外,旨在與屬於母公司的所有者權益相區別。但這種列示方法模糊了「少數股東權益」的性質,即「少數股東權益」是「所有者權益」性質的,還是「負債性質」的,還是說什麼都不是。根據《企業會計制度》的規定,所有者權益是指所有者在企業資產中享有的經濟利益,其金額為資產減去負債後的余額,作為少數股東與母公司即大股東在性質上講應是同等地位,即均為公司的所有者。所以所有者權益應包括少數股東權益。另外按照《公司法》的規定,公司應以其凈資產作為償還債務的責任,其中少數股東權益也是公司的凈資產,也相應承擔公司的對外債務。因此,合並資產負責表中的「少數股東權益」項目列入「所有者權益」項內,但為了體現母公司的凈資產份額,避免虛列集團凈資產,可考慮採取下面的列示方法進行披露:
所有者權益:
實收資本 資本公積 盈餘公積 未分配利潤 外幣報表折算差額 母公司權益小計 少數股東權益 所有者權益合計
註:所有者權益合計等於母公司權益小計與少數股東權益之和,母公司權益小計等於前五項之和。

Ⅳ 聯網直報法人單位非金融資產投資情況表建安企業咋填網報不過

問上級統計部門。

Ⅳ 從資產負債表中能看出什麼

資產負債表是反映企業某一特定時期財務狀況的會計報表,是靜態會計報表。它是根據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之間的相互關系,按照一定的分類標准和一定的順序,把企業一定日期的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各項目予以適當排列,並對日常工作中形成的大量數據進行整理後編制而成的。它表明企業在某一特定日期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情況,表明企業的經濟資源和企業的償債能力。
一、整體分析

資產負債表按照 資產=負債+股東權益 的結構,從左到右、從上到下排列。

資產是企業資金的佔用,是能夠給企業帶來收益的資源;

負債和股東權益是企業資金的兩種不同來源,是企業要承擔的代價;

1、資產分析

資產是企業用以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企業綜合實力的反映。

首先,分析資產規模的變化情況。

處於成長期或發展前景好的企業,資產規模肯定在不斷增加。同時要結合行業整體發展來看,看這家企業所處的行業的性質,是國家大力支持的,還是高能耗、高污染等急需整改的行業。企業資產的規模應當跟行業發展趨勢一致。行業在萎縮,企業資產規模卻在擴大,那麼肯定存在某種問題,值得關注。

其次,分析資產的結構或構成。

把資產分成兩類:經營性資產和金融資產(投資性資產)。比較一下這兩類資產在總資產中的佔比如何,可以看出這家企業的主營業務。集團公司或以投資為主業的公司,金融資產佔比會多一些;如果一家普通的加工製造類型公司,投資性資產佔比很大,說明這家企業主營業務有點問題,值得關注。

最後,具體資產項目分析。

通過以上兩點,可以對企業整體狀況有個大概判斷,然後再針對各個資產項目詳細的進行考察。

Ⅵ 國有資產變動情況表填寫

(一)國有資產變動情況表。
本表反映企業佔用國有資產總量以及由於各種原因影響國有資本及權益增減變動的情況。
(二)編制方法。
本表應根據企業上年度財務決算及本年財會年企02表等相關科目數據分析填列。編制合並會計報表的企業,應按照合並報表口徑填報本表中的有關項目。
(三)表內有關指標解釋。
1.國有資本及權益總額:指企業所有者權益中,國有實收資本及其享有的權益額。屬於合資、合作、股份制等多元投資主體性質的企業,國有資本享有的權益年初、年末余額按以下公式計算填列:
(資本公積+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國有獨享部分)×(國有實收資本/實收資本)+國有獨享部分。
國家獨享部分包括國家專項撥款、各項基金轉入、土地估價入賬、稅收返還或專項減免、國家撥付流動資本等政策因素形成的國家獨享權益數額。
2.年初國有資本及權益總額:反映企業根據國家財務會計制度有關規定,對上年年末國有資本及權益總額追溯調整後形成的本年年初國有資本及權益總額。
3.國家、國有單位直接或追加投資:反映有權代表國家投資的部門或機構本年投資設立企業或對原企業追加投入所增加的國家資本;國有企、事業單位本年投資設立企業或對原企業增加投入所增加的國有法人資本。
4.無償劃入、無償劃出:分別反映企業當年按國家有關規定將其他企業(單位)的國有資產全部或部分劃入、劃出本企業(單位)而造成國有資本及其權益增加、減少的數額。按規定已經進行追溯調整的不在本項目反映。
5.資產評估增加、減少:分別反映企業當年因改制、上市等原因按國家規定進行資產評估而造成國有資本及權益增加、減少的數額。
6.清產核資增加、減少:分別反映企業按規定程序進行清產核資後,經國有資產監管(財政)部門批復而當年增加、減少國有資本及權益的數額。按規定已經進行追溯調整的不在本項目反映。
7.產權界定增加、減少:分別反映企業因產權界定增加、減少國有資本及權益的數額。
8.資本(股票)溢價:反映由於資本(股票)溢價而影響國有資本及權益增減變動的數額。
9.接受捐贈:反映企業當年接受其他企業、單位和個人捐贈的資產而增加的國有資本及權益。
10.債權轉股權:反映企業按國家規定,將銀行債權轉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投資而增加的國有資本及權益。
11.稅收返還:反映企業按國家有關規定,收到返還的所得稅、增值稅等而直接增加的國有資本及權益。企業享受行業性的稅收返回政策,不在本項目中反映。
12.補充流動資本:反映根據財政部《關於「資本結構」試點城市國有工業企業補充流動資本有關問題的通知》(財工字[1995]1號)規定,對資本結構試點城市的國有工業企業上交所得稅的15%返還給企業,用於彌補企業流動資本而增加的國有資本及權益。
13.減值准備轉回:反映企業經營期間因資產價值回升等原因轉回已計提減值准備影響當期損益而增加的國有資本及權益。
14.會計調整:反映企業經營期間因會計政策和會計估計發生重大變更、前期差錯調整以及其他會計調整事項影響當期損益而增加的國有資本及權益。涉及減值准備會計政策與估計變更以及差錯調整事項影響當期損益而增加的國有資本及權益在「減值准備轉回」項目中反映。
15.經營積累、經營減值:反映企業當期生產經營實現的凈利潤(或虧損)扣除因客觀原因影響當期損益而增加(或減少)國有資本及權益的數額,應根據財會年企02表分析填列。其中企業當期無法支付的應付款項、未確認的投資損失、外幣報表折算差額作為企業當期經營因素。
16.消化以前年度潛虧和掛賬而減少:反映企業當年消化的按照有關規定統一組織清產核資基準日以前(中央企業為2003年底以前)發生的潛虧掛賬而造成國有權益減少的數額,不包括非國有權益減少部分。該項目須經中介機構逐戶、分明細項審計確認,並在審計報告中加以詳細披露或作專項審計說明。
17.因主輔分離減少:反映企業按照《關於國有大中型企業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分流安置富餘人員的實施辦法》(國經貿企改[2002]859號)開展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工作,本年度減少的國有資本及權益數額。
18.企業按規定上繳利潤:反映企業按照有關政策、制度規定分配給投資者紅利而減少的國有資本及權益。
19.資本(股票)折價:反映企業以全部或主要資產折價發行股票或配股而減少的國有資本及權益。
20.中央和地方政府確定的其他因素:反映經中央和地方政府確定、未在上述客觀因素中反映的增加或減少國有資本及權益的金額。增加額和減少額應在表中分別填列。其中企業負擔義務教育支出、股權分置改革引起的權益變動等也在此項列示。
21.年末合並國有資產總量:
(1)單戶企業「合並國有資產總量」與「國有資產總量」計算方法一致,即:國有實收資本+國有實收資本享有權益+其他國有資金;
(2)集團企業的「合並國有資產總量」依據其合並資產負債表有關項目按上述公式計算;
(3)部門、地區匯總計算「合並國有資產總量」應剔除「國有企業(單位)法人資本」的部分,即:國家資本+國有實收資本應享有的權益+其他國有資金;
(4)「合並國有資產總量」出現負數時按「0」計算,以體現國家對國有資本負有限責任。
(四)表內公式。
1.
行次:2行=(3+4+5+6+7+8+9+10+11+12+13+14+15+16)行;17行=
(18+19+20+21+22+23+24+25+26+27+28+29)行;若封面「報表類型」不為1,則2行至29行各項指標應為≥0;30行=
(1+2-17)行。
(五)表間公式。
1行=財會年企01表〔(104+107)行/103行×125行〕年初金額(合理性);30行=財會年企01表〔(104+107)行/103行×125行〕年末金額(合理性)。

Ⅶ 資產負債表裡的 交易性金融資產項目填列

交易性金融資產下有兩個二級科目,成本和公允價值變動,成本核算取得時的公允價值即交易成本,公允價值變動科目記錄持有期間的公允價值較上一期公允價值的變動,並且該變動金額相應計入公允價值變動損益。

「交易性金融資產」科目核算企業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債券投資、股票投資、基金投資等交易性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企業持有的直接指定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也在本科目核算。

企業(金融)接受委託採用全額承購包銷、余額承購包銷方式承銷的證券,應在收到證券時將其進行分類。劃分為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的,應在本科目核算;

劃分為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應在「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科目核算。衍生金融資產在「衍生工具」科目核算。

(7)公司金融資產情況表擴展閱讀:

交易性金融資產的界定:

根據金融工具確認與計量會計准則的規定,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應當劃分為交易性金融資產或金融負債:

(1)取得該金融資產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近期內出售或回購。如購入的擬短期持有的股票,可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2)屬於進行集中管理的可辨認金融工具組合的一部分,且有客觀證據表明企業近期採用短期獲利方式對該組合進行管理。如基金公司購入的一批股票,目的是短期獲利,該組合股票應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

(3)屬於衍生工具。即一般情況下,購入的期貨等衍生工具,應作為交易性金融資產,因為衍生工具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易。

但是,被指定且為有效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屬於財務擔保合同的衍生工具、與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且其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權益工具投資掛鉤並須通過交付該權益工具結算的衍生工具除外,因為它們不能隨時交易。

Ⅷ 一個公司的股票投資在資產負債表裡面列在哪個項目

長期股權投資科目,這個屬於資產類科目

交易性金融資產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一般是專短期持有,持有至到期投屬資一般是持有長期的債權,長期股權投資是持有別公司的股票

資產負債表(the Balance Sheet)亦稱財務狀況表,表示企業在一定日期(通常為各會計期末)的財務狀況(即資產、負債和業主權益的狀況)的主要會計報表,資產負債表利用會計平衡原則,將合乎會計原則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交易科目分為「資產」和「負債及股東權益」兩大區塊,在經過分錄、轉帳、分類帳、試算、調整等等會計程序後,以特定日期的靜態企業情況為基準,濃縮成一張報表。其報表功用除了企業內部除錯、經營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讓所有閱讀者於最短時間了解企業經營狀況。

閱讀全文

與公司金融資產情況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我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 瀏覽:27
融資服務流程 瀏覽:945
天天基金固收理財回虧損本金 瀏覽:679
人民幣原油期貨怎麼樣了 瀏覽:855
公款購買理財 瀏覽:270
永安期貨停牌最新消息 瀏覽:874
融資融券交易規則 瀏覽:81
融資融券對大盤 瀏覽:213
燃料油各類價格 瀏覽:998
投資幾個心理階段 瀏覽:542
資金暫借屬於關聯方交易嗎 瀏覽:358
工商銀行買外匯嗎 瀏覽:712
萬達股票跌停 瀏覽:627
黑馬股票網 瀏覽:758
馬鋼股票的發行價是多少 瀏覽:242
低工資理財 瀏覽:586
理財需趁早 瀏覽:893
理財師登陸 瀏覽:524
上班族小額理財 瀏覽:753
金蛋理財提現 瀏覽: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