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交易所合規金融牌照有哪些
金融牌照,即金融機構許可證,是批准金融機構開展業務的正式文件,凡從事金融業務的機構必須先取得與之對應的金融機構許可證。
在我國,金融牌照的種類多達25個,主要包括:銀行、保險、券商、基金、信託、第三方支付、徵信等,由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及其他機構分別審批。
央行審批
1.第三方支付
主要業務:網路支付、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銀行卡收單
主要法律:
(1)《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0〕第2號)
(2)《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實施細則》(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10〕第17號)
2.徵信
主要業務:徵信業務
主要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3)《徵信業管理條例》
(4)《徵信機構管理辦法》(中國人民銀行令2013)第1號)
銀監會審批
3.銀行
主要業務:儲蓄、信貸等業務
主要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
(2)《中資商業銀行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
4.信託(暫停發放)
主要業務:各類信託業務、作為投資基金或者基金管理公司發起人從事投資基金業務等
主要法律:
(1)《信託公司管理辦法》(銀監會令[2007]第2號)
(2)《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5年第6號)
(3)《中國銀監會信託公司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5年第5號)
修訂/修改情況: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07年第13號)自2015年6月15日起廢止。
5.金融租賃
主要業務:融資租賃、同業拆借、向金融機構借款、租賃物品殘值變賣及處理業務等
主要法律:
(1)《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4年第3號)
修訂/修改情況:原《金融租賃公司管理辦法》(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7年第1號)自2014年3月13日廢止。
6.貨幣經紀
主要業務:促進衍生品交易、債券交易等經紀服務
主要法律:
(1)《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5年第6號)
修訂/修改情況:原《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銀監會令2007年第13號)廢止。
7.貸款公司
主要業務:各項貸款、貸款項下的結算、票據貼現
主要法律:
(1)《貸款公司管理規定》(銀監發[2009]76號)
修訂/修改情況:《貸款公司管理暫行規定》(銀監發〔2009〕6號)自2009年8月11日起廢止。
8.消費金融
主要業務:發放以消費為目的的貸款
主要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銀行業監督管理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3)《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13年第2號)
修訂/修改情況:原《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中國銀監會令2009年第3號)自2014年1月1日起廢止。
9.財務公司
主要業務:財務管理服務
主要法律:
(1)《企業集團財務公司管理辦法》(修訂)(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令2006年第8號)
證監會審批
10.券商
主要業務:證券承銷與保薦、經紀、自營、直投、證券投資活動、證券資產管理及融資融券等
主要法律:
(1)《證券法》
(2)《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已於2014年修訂)
修訂/修改情況:2017年3月8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召開第二次全體會議,會議表示今年將修改證券法。
11.公募基金
主要業務:公募基金、機構業務
主要法律:
(1)《證券投資基金法》(2015年修正)
(2)《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2012年9月20日證監會令第84號)
(3)《資產管理機構開展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業務暫行規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3〕10號)
修訂/修改情況: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22號)自2012年11月1日起廢止。
12.期貨
主要業務:期貨業務
主要法律:
(1)《期貨交易管理條例》
(2)《期貨公司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110號)
修訂/修改情況:自2014年10月29日起,以下三個法規廢止:2007年4月9日發布的《期貨公司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43號)、2011年11月3日發布的《期貨營業部管理規定(試行)》(證監會公告[2011]33號)、2012年5月10日發布的《關於期貨公司變更注冊資本或股權有關問題的規定》(證監會公告[2012]11號)。
13.基金銷售
主要業務:發售基金份額、辦理基金份額申購、贖回等
主要法律:
(1)《證券投資資金銷售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91號)
修訂/修改情況:《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72號)自2013年6月1日廢止。
14.基金銷售支付
主要業務:貨幣資金轉移服務
主要法律:
(1)《證券投資資金銷售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91號)
修訂/修改情況:《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72號)自2013年6月1日廢止。
15.基金子公司
主要業務:特定客戶資產管理、基金銷售等
主要法律:
(1)《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
(2)《證券投資資金銷售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91號)
修訂/修改情況:《證券投資基金銷售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72號)自2013年6月1日廢止。
16.證券公司專業子公司
主要業務:單項或者多項證券業務
主要法律:
(1)《證券公司設立子公司試行規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2〕27號)
(2)《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
17.證券公司資管
主要業務:客戶資產集合投資,或者客戶資產專項投資
主要法律:
(1)《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令第93號)
(2)《證券公司監督管理條例》(已於2014年修訂)
(3)《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公告〔2013〕28號)
修訂/修改情況:以下兩個法規廢止:2012年10月18日公布的《證券公司客戶資產管理業務管理辦法》(證監會令第87號)、2012年10月18日中國證監會公布的《證券公司集合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證監會公告〔2012〕29號)。
18.股權眾籌
主要業務:股權融資
主要法律:
(1)《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
(2)《證券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
(4)《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14]17號)
修訂/修改情況:《私募股權眾籌融資管理辦法》尚未發布。
保監會審批
19.保險
主要業務:財險、壽險、萬能險;國內外再保險等
主要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2015年修訂)
20.保險代理、保險經紀
主要業務:保險中介服務
主要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
其他機關審批
21.小額貸款公司
審批機構:省級金融辦公室
主要業務:無抵押貸款、抵押貸款、質押貸款等
主要法律:
(1)《關於小額貸款公司試點的指導意見》(銀監發〔2008〕23號)
(2)《小額貸款公司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22.融資性擔保
審批機構:省級金融辦公室
主要業務:貸款擔保、信用證擔保等
主要法律:
(1)《融資性擔保公司管理暫行辦法》(銀監會等七部委2010年第3號令)
23.融資租賃
審批機構:商務部
主要業務:外商投資融資租賃、內資融資租賃
主要法律:
(1)《融資租賃企業監督管理辦法》(商流通發[2013]337號)
(2)《關於從事融資租賃業務有關問題的通知》(商建發[2004]560號)
(3)《外商投資租賃業管理辦法》(2015年修正本)
修訂/修改情況:2016年初,商務部啟動了《融資租賃企業監督管理辦法》修訂工作。
24.商業保理
審批機構:商務部
主要業務:應收賬款融資、管理、催收、還款保證
主要法律:
(1)《合同法》
(2)《公司法》
(3)《物權法》
(4)《商業保理企業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
(5)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行政法規
25.典當業務
審批機構:商務部
主要業務:典當業務
主要法律:
(1)《典當管理辦法》(商務部、公安部2005年第8號令)
(2)《典當行業監管規定》(商流通發[2012]423號)
⑵ P2P行業牌照是怎麼回事
傳統金融行業需要審批的金融牌照主要包括銀行、保險、信託、券商、基金、期貨、金融租賃、基金子公司、基金銷售、第三方支付牌照、小額貸款、典當12種。在互聯網金融時代,金融牌照的涵蓋范圍更廣泛。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部分P2P平台也在積極獲取牌照資源。
參考前瞻《中國P2P網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互聯網金融企業需要規范發展,把融資端、投資端、風控、整個生態系統和支付環節打通,才能在競爭中跑得更遠。互聯網金融領域,只有獲取更多類金融牌照,包括互聯網小貸牌照、金融資產交易,才能使得跟P2P相關的資產交易,變得更為合規。
⑶ 金融資產交易中心轉讓嗎
金融資產交易中心轉讓 直接委託方 陳小光
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委託收購方案 (yao san wu) 回憶,夢想,未來,希望都不能稱之為人生!人生的定義就是時間,(er yao san si )是輪回!時間不斷流逝, (er san qi er) 我方根據客戶要求推薦山西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牌照資源,我們雙方簽署居間合同後引薦股權轉讓方(上家)和股權受讓方(下家)見面,並協助雙方簽訂股權轉讓 合同,協助標的公司盡職調查後,工商稅務銀行批復等公司所有股權變更手續。我方提供牌照資源及費用如下,山西金融資產中心有限公司帶市級批復(法人股一起轉)
⑷ 數字資產交易牌照是什麼
是國家金融機構頒布給虛擬數字貨幣平台允許其進行數字貨幣交易的憑證,請注意虛擬貨幣市場動向,現已到冰凍期,而且注意中國是禁止虛擬貨幣交易的!!慎重,管好自己的錢。
⑸ 交易所可以辦理哪些牌照合規
2019年11月日,央行發布《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19)》。報告顯示,2018年以來,金融系統落實攻堅戰各項任務措施,取得積極成效。在整頓金融秩序方面,國內173家虛擬貨幣交易及代幣發行融資平台已全部無風險退出。同時繼續嚴厲打擊非法集資活動,及時查處大案要案。區塊鏈市場曙光在前;另一方面國家對幣圈虛擬幣交易相關活動繼續採取高壓態勢。
在一片深入摸排清理打擊交易所的大潮面前。就是頭部交易所火幣,歐科落地海南特區之舉,積極擁抱國家區塊鏈技術開發的消息,也只能說算是自救而已,從數字貨幣交易的投資行為舒適區走出來,去往上游切實的真金白銀投入搞區塊鏈技術研發,轉型談何容易。
中小數字貨幣交易所出路何在?繼續海外注冊,國內運營可否?
公告細則明確宣布,這類伺服器均位於海外,也在海外注冊了離岸公司,嚴格來說,它們都屬於外埠交易場所」,都屬於打擊范圍。隨著國內監管越收越緊,恐怕,中小交易所真正的海外運營時代,就要到來了,然後,他們就會發現,全世界各國政府對數字貨幣的監管政策或各有不同,然而在承認數字貨幣的國家中,都對交易所提出有取得數字資產交易牌照的要求。這也是數字資產投資和交易在各國現有法律框架下能夠受到合規保護的前提。
金融服務業及其相關衍生行業是美國經濟的基礎,是重中之重,一旦認同虛擬貨幣地位放開其市場,華爾街投資市場的巨額投資必將滾而來,資金的流動性加強對虛擬貨幣市場是絕對的利好消息,這代表著巨大的財富效應,所以MSB牌照的重要性無需再言。
作為重要的市場行為風向標,幣圈頭部交易所Coinbase,Bitfinex,Poloiex,火幣網,ok,幣安,抹茶交易所等平台均持有MSB牌照開展經營。曾經在火幣宣布取得該牌照的時候業界還掀起過一場關於MSB牌照含金量的爭論,從目前的市場發展態勢來看,此爭論可以休矣。
而在全球的另一個金融中心新加坡,今年早些時間也通過《支付服務法案》。法案的監管范圍包括所有在新加坡市場有實際運營的相關機構,而不僅限於注冊地在新加坡的機構。因此,火幣、幣安等在新加坡有大眾流水運營業務的大型交易所均需准備牌照申請。
面對區塊鏈技術的巨大潛力和高速發展面前,誰也不會無動於衷,但是收益越大風險越大,所以合規的監管,是發展必須的前提。根據最新的數字資產交易所風險報告披露,在被分析的216家數字資產交易所中,只有14%的交易所被確認已獲得相關監管部門發放的合法牌照,69%的交易所沒有「完整和透明的」CDD和KYC程序。也許由於各國政策不同,數字貨幣交易牌照的申請注冊還有合規及審查成本非常高,所以以前很多交易所會選擇放棄或者無視,那麼現如今在不合規就玩不下去的游戲規則下,恐怕有雄心有膽魄還想做大的中小交易所,則必然走上申請牌照之路了。
⑹ 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 有多少家
2011年成立的陸金所是互聯網金融業涉足金融資產交易的先行軍,2014年異軍突起的招內財寶(阿里體系內金融資產容交易平台)、網金社(浙江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阿里入股設立)幾乎可以說是阿里系對這一商業模式的推崇。
這種推崇極大感染了其他平台。今年,針對互金各大分支的監管層層趨嚴,而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平台亦走過了約四年的模式成長期,所以眾多背景各異的平台紛紛跟進這條商業路徑。網路金融、京東金融均在今年發起設立了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平台;同時,大型網貸平台(P/2/P)、第三方支付等主營背景各異的主體亦不甘寂寞,以發起成立或直接參股的方式跑馬圈地。截至目前,國內粗略統計已有40多家金融資產交易中心。
⑺ 互聯網金融嚴查,浙江金融資產交易中心是否違規
互聯網嚴格
⑻ 辦理數字貨幣資產交易所牌照選哪個國家好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目前全球所有頒發數字貨幣資產交易監管牌照的國家,真正意義上的數字貨幣交易/支付牌照的國家很少,比如:澳大利亞的AUSTRAC牌照、愛沙尼亞的MTR數字貨幣交易/錢包牌照,泰國TOKEN牌照,日本JVCEA虛擬貨幣交易牌照;
上述國家的數字貨幣交易牌照中其中日本、泰國牌照申請要求資質過高,很少交易所或個人達到資質要求;
澳大利亞AUSTRAC、愛沙尼亞MTR牌照這兩個國家申請資質要求基本都可以達到。但愛沙尼亞自2020年3月10號起法案進行修改後,資質及驗資、當地需實際辦公場地法案公布後,申請周期也對應延長。
目前來說針對數字貨幣資產交易牌照只有澳大利亞的AUSRAC是最為合適的牌照,無需驗資、辦證金及當地辦公地址,申請周期短,資質要求低,基本都可滿足申請資質,國際知名度高,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牌照,可以直接考慮入手。
⑼ 互金公司及金融控股集團有哪些金融牌照是可以申請的
從互聯網的未來發展看,「數據」必然是最重要的核心資產;互聯網金融企業的發展,又要兼顧金融的屬性,又要布局基於「數據」的卡位。所以「外星人」馬雲說,從TD向DT的發展,數據就是貨幣....
從另外一個層次看,金融牌照又是互聯網金融企業由平台型企業向生態型企業轉變的「線」。這個「線」如何理解與如何應用,不僅僅是大的互聯網金融企業轉向綜合理財平台的軸,更是目前雄心壯志的企業家們構建「金控集團」的軸,每張牌照背後的價值有哪些,先出哪張牌,要細細研究與推演...
從營銷模式—產品設計—投資管理三個角度看,產品創新設計時,強調的是不同金融牌照下的業務邊界,金融有三架馬車:銀行、證券、保險。分別隸屬於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
無論是互聯網金融公司或者」金控」集團常用的牌照:
互聯網金融企業中,最核心應該掌握的關鍵數據,依託於徵信。
經營典當業務三年以上,注冊資本不少於1500萬的典當行,可以跨省設立分支機構。
合法的放貸機構。
融資性擔保與非融資性擔保公司的區別:融資性擔保公司可以與銀行合作,替借款人擔保。
保理公司的核心在於股東背景,股東背景決定了銀行對保理的授信。
要在基金業協會進行備案,根據投資方向又分為證券投資、私募股權(PE/VC)、期貨投資等,都是私募性質。
⑽ 定位於金融資產交易所的互聯網金融平台有哪幾家
你指的是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吧?
我知道的設立比較早的有6家:
浙江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網金社。
天安(貴州省)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
大連京北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
江蘇開金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國開行旗下。
西安合眾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京東控股。
西安百金互聯網金融資產交易中心,網路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