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增強大學生消費者權益保護論文
第一篇消費者權益保護論文範文參考: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理論重述與裁判研究
隨著金融市場的快速發展,人們逐漸認識到對處於弱勢地位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重要性.特別是區域性或全球性金融危機的頻發,世界各國普遍達成加強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是金融改革重中之重的共識.
在我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迅猛發展、市場化程度不斷深入,市場消費空間持續拓展以及消費層次不斷提高,生產經營者在追求利益最大化而進行的市場爭奪過程中侵害消費者權益的現象屢見不鮮,消費者權益保護問題已經成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個重大問題.在金融市場領域,金融消費者與金融經營者之間因為力量、信息的不對稱,侵害明顯處於弱勢地位的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現象日益增多,但是由於我國有關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存在諸多不足,例如法律制度不夠健全、司法制度不夠完善等,這導致金融糾紛不能得到及時、有效地解決,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積極性和金融業的良性發展.本文圍繞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核心,除了緒論以外,主要從七個章節展開討論.
第一章為緒論,主要闡述本文的選題意義、文獻綜述、寫作思路、寫作方法和主要貢獻.
第二章為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概述.從消費者保護運動談起,回顧了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社會起源和背景,指出我國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具有重要的經濟、社會意義和緊迫性,這不僅是金融業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也是鼓勵金融創新和維護金融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隨後,梳理我國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相關的立法,並分析其特點:金融消費者基本政策處於有法難依的局面、傳統民商法難以實現傾斜保護、專門金融法律直接規定稀疏和層級較低,從而不能有效保護金融消費者權益.最後,歸納出我國侵害金融消費者權益的幾種表現:金融消費者的人身、財產及信息安全因金融經營者違反安全保障義務遭受侵害;金融經營者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不適當銷售行為,誘使消費者作出違背真實意思的意思表示;金融經營者侵害消費者公平交易權,並對我國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現實狀況進行評價.
第三章介紹和評價域外國家和組織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立法以期為我國的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提供有益的參考.依次介紹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國際組織等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主要立法內容,並分別作出評述.這些國家和組織共同的特點主要是,對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認識逐漸加深,不斷完善相關法律制度,並適時加重金融經營者的義務,包括說明義務、安全保障義務、適當性銷售義務等.
Ⅱ 金融消費者依法享有哪些權利
金融獲知權
金融獲知權是指金融消費者在接受一系列金融消費中,享有獲得與金融有關的必要的知識,包括服務內容以及其他相關信息的權利,金融經營單位負有為金融消費者提供真實知識或信息的義務。例如,要及時將國家法定利率標准和利息稅稅率等告知儲戶或貸戶,使他們心中有數,知曉自己的收益和付息情況;金融單位不得擅自隱瞞或降低、提高存貸款利率;遇到對轉賬、開戶、匯票結算等票據業務不懂的客戶,金融單位有主動提供信息咨詢的義務,金融消費者有權利知道這些相關內容。
金融消費自由權
金融消費自由權是此類消費者的基本權利,該權是指金融消費者在不違反法律規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據其意願自主選擇金融單位、證券營業部和保險公司等,消費方式、消費時間和地點均不受任何單位和個人的不合理干預。
金融消費公平交易權
公平交易權是指金融單位、證券營業部和保險公司等在與消費者形成合同或形成法律關系時,應當遵循公正、平等、誠實、信用的原則,金融單位或機構不得強行向消費者提供服務,不得在合同或法律關系中制定規避義務和違反公平的條款。金融單位、證券營業部和保險公司等在收取工本費、服務費等用時,必須嚴格遵守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價格正策,執行有關金融、證券、保險等收費標准。否則就是違規違法的,就是對金融消費者公平交易權的侵犯。
金融資產保密權、安全權
確保存款、信用卡和股票等資產的保密安全尤為重要,這方面也最容易發生糾紛。例如:儲戶存款被冒領,貸款被挪用,股票被低價賣出,這些都是對金融消費者私人資產保密安全權利的侵犯。在金融消費活動中,資產保密權不受侵犯,是消費者最基本的一項權利。金融單位、證券機構和保險公司等有義務採取一切有效措施,包括按法律規章和操作程序辦事,防止事故發生,保證提供安全高效優質的金融服務環境。
金融消費求償求助權
金融消費者在消費活動中,如果發生私人財產被不法侵犯等事件,有權依據合同規定向對方請示賠償,如得不到滿足,有權請示法律援助、聘請法律工作者為自己代理訴訟,還可以向當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切實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享受金融服務權
金融消費者有權享受銀行和信用社對破(損)幣的無條件的兌換服務,有權享受金融、證券和保險機構提供的休息、降溫、保暖、茶水、咨詢等文明優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