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個基金管理公司的風控制度指的是什麼"風控制度"究竟有那些規定
風控是指風險控制制度,由一系列的具體制度構成,具體包括法規遵循政策、員工行為准則、崗位分離制度、業務隔離制度、標准化作業流程制度、集中交易制度、許可權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獨立的監察稽核制度等。公司根據自身經營特點設立順序遞進、權責統一、嚴密有效的四層監控防線:即一線崗位自控與互控為基礎的第一層監控防線;部門內各子部門、部門和部門之間的自控和互控為基礎的第二層防線;內部監察稽核部對各崗位、各部門、各項業務全面實施監督反饋的第三層監控防線;以內部控制委員會為主體的第四層防線,實施對公司各類業務和風險的總體控制。
風控制度都大同小異,關鍵還是公司的投資水平和風險意識
2. 簡述銀行內控的三道防線
由「自我約束」和「不相容職務分離」控製作業偏差的「第一道防線」
各職能部門的「自我約束」與「盡職監督」控制,是商業銀行的「第二道防線」
內控管理部門的協調監督,內部審計部門的再監督,連同監察部門、
3. 簡述銀行業金融機構內控管理的 三道防線
三道防線是指預防性風險管理、存款保險制度、緊急救援制度。
1、預防性風險管理:
無論是監管部門的規定,還是商業銀行的管理實踐,均將直接進行業務操作,面向客戶提供產品和服務的一線崗位、機構作為內部控制最前沿的第一道「防線」。通過建立營業機構不同崗位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相互制約的工作機制,形成由「自我約束」和「不相容職務分離」控製作業偏差的「第一道防線」。
2、存款保險制度:
由於委託代理中存在信息不對稱,「一道防線」的自我約束和崗位制約可能因內部人的串通而流於形式。為此,各商業銀行還設置了內控「第二道防線」。各職能部門的「自我約束」與「盡職監督」控制,是商業銀行的「第二道防線」。
3、緊急救援制度:
由於商業銀行具有經營多元化和組織層級制的特點,各分支機構、部門的多元利益並存,更易出現因本位主義使經營管理活動偏離戰略目標和整體目標的問題。因此,需要對職能部門的自我約束和盡職監督進行監督。
(3)金融機構順序遞進監控防線擴展閱讀:
銀行業金融機構三道防線的必要性:
目前,對商業銀行如何設置「三道防線」,已無明確的監管要求。但是,經營管理中各項活動對既定目標的偏離和偏差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不但可能形成風險、造成損失,還可能釀成刑事案件,甚至導致商業銀行破產。
加之,經濟金融形勢風雲變幻,商業銀行經營管理風險日趨復雜多樣,案件防控壓力不斷加大。設置內部控制防線已經成為商業銀行實現企業目標和強化內控管理的客觀需要,其目的就是保證經營管理按計劃進行並及時糾正各種重要偏差,防控風險,遏制舞弊、杜絕案件。
實踐中,各家商業銀行基於對三道防線的不同理解,設置了不同的防線。由於合理配置有限的資源是企業管理永恆的主題,內部控制「防線」的設置應當權衡實施成本與預期效益。在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哪些環節偏差頻率高、風險危害大就應該在哪裡設置防線。
商業銀行的管理和控制圍繞著業務經營展開,因此,筆者認為,只有從商業銀行業務流程角度出發設置「三道防線」才能夠最有效地防控經營管理中存在的偏差和風險。
4. 三道防線的簡介
商業銀行為防範內部風險設置的內部制衡與監督機制。 1997年,人民銀行發布了《加強金融機構內部控制的指導原則》(下稱《指導原則》) ,要求金融機構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設立順序遞進的三道監控防線:即一線崗位監督、部門崗位制衡以及監督部門監控等三道防線。2002年,《指導原則》被廢止。此後人民銀行、銀監會規范性文件未再對「三道防線」進行規定。
2001年以後,證監會、國資委和保監會 先後發布規范性文件,從內部控制或者風險管理角度對「三道防線」設置提出了明確要求。具體而言,證監會規定與《指導原則》的思路相同,都是從內部控制的角度設置防線;國資委和保監會則是從風險管理的角度提出「三道防線」設置的具體要求。需要指出的是,證監會、保監會及國資委的規定均不適用於商業銀行,而且保監會、國資委的規定又與商業銀行的實踐和組織管理模式的傳統存在很大的差異。2008年,財政部、銀監會等五部委聯合發布了《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下稱《基本規范》) ,雖未明確提出「三道防線」的要求,但為商業銀行設置「三道防線」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指南。 與此同時,「三道防線」的主要防控對象,也經歷了從「防案件」到「防風險」再到「防偏差」的兩次較大的演變。90年代初期,我國金融系統案件頻發,「三角債」、虛假票據泛濫,危害金融秩序,影響金融穩定。為控制案件高發態勢,人民銀行發布《指導原則》提出設立「三道防線」的要求,其主要目的就是防控案件。隨著風險管理理論與實踐的發展,防控對象逐漸從「防案件」發展為「防風險」。《基本規范》出台後,企業內部控制被提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體現了五部委對內部控制的高度重視與深刻共識。就內部控制而言,「三道防線」旨在防控經營管理活動與既定目標的偏差。當然,這里的偏差與廣義的風險具有邏輯上的一致性。因此,可以說商業銀行「三道防線」的防控對象就是經營管理活動中偏離既定目標尤其是風險承受度的各種偏差,這種偏差包括狹義的風險、也包括舞弊行為和案件。這也是《基本規范》的本質要求。
5. 地產風控管理員做怎麼的
風控是指風險控制制度,由一系列的具體制度構成,具體包括法規遵循政策、員工行為准則、崗位分離制度、業務隔離制度、標准化作業流程制度、集中交易制度、許可權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獨立的監察稽核制度等。公司根據自身經營特點設立順序遞進、權責統一、嚴密有效的四層監控防線:即一線崗位自控與互控為基礎的第一層監控防線;部門內各子部門、部門和部門之間的自控和互控為基礎的第二層防線;內部監察稽核部對各崗位、各部門、各項業務全面實施監督反饋的第三層監控防線;以內部控制委員會為主體的第四層防線,實施對公司各類業務和風險的總體控制。風控制度都大同小異,關鍵還是公司的投資水平和風險意識
6. 中郵創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內部監管
為保證公司規范化運作,有效防範和化解經營風險,促進公司誠信、合法、有效經營,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和股 東的合法權益,中郵創業基金建立了科學、嚴密、高效的內部控制體系,風險管理涵蓋公司各部門、各崗位和各項業務流程。公司基金資產、自有資產與其他資產運作分離,在敏感崗位從物理上和制度上設置嚴格的防火牆隔離。督察長和監察稽核部對公司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制度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和監督。
針對基金管理業務的特點,中郵創業基金設立順序遞進、權責分明、嚴密有效的三道監控防線,防範化解基金募集和運作過程中的風險,充分保護基金份額持有人的合法權益:
1、建立以各崗位目標責任制為基礎的第一道監控防線。
2、建立相關部門、相關崗位之間相互監督的第二道監控防線。
3、建立以督察長、監察稽核部對各崗位、各部門、各機構、各項業務全面實施監督反饋的第三道監控防線。
7. 銀行內控的三道防線是什麼
銀行內控三道防線是指預防性風險管理、存款保險制度、緊急救援制度,是商業銀行為防範內部風險設置的內部制衡與監督機制。
目前,對商業銀行如何設置「三道防線」,已無明確的監管要求。但是,經營管理中各項活動對既定目標的偏離和偏差無時不有、無處不在,不但可能形成風險、造成損失,還可能釀成刑事案件,甚至導致商業銀行破產。
我國《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指引》規定,商業銀行內部控制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一、全面性。
銀行的內部控制不是只針對某一方面進行的,而應當滲透到商業銀行的各項業務過程和各個操作環節,覆蓋所有的部門、崗位和人員。不能留有死角和空白,要做到無所不控。
二、審慎性。
內部控制應當以防範風險、審慎經營為出發點,商業銀行的經營管理,尤其是設立新的機構或開辦新的業務,都應當體現「內控優先」的要求。
三、有效性。
內部控制應當具有高度的權威性,真正落到實處,任何人不得擁有不受內部控制約束的權力;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應當得到及時反饋和糾正。
四、獨立性。
內部控制的檢查、評價部門應當獨立於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執行部門,並有直接向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報告的渠道。
(7)金融機構順序遞進監控防線擴展閱讀:
商業銀行內部控制的目標是:
一、保證國家法律法規、金融監管規章和商業銀行內部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
二、保證自身發展戰略和經營目標的全面實施和充分實現;
三、保證風險管理體系的有效性;
四、保證業務記錄、財務信息及其他管理信息的及時、完整和真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銀行內控
8. 證劵投資監管的重要性,監管的目標和原則
投資監管是一種風險控制制度,由一系列的具體制度構成,具體包括法規遵循政策、員工行為准則、崗位分離制度、業務隔離制度、標准化作業流程制度、集中交易制度、許可權管理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獨立的監察稽核制度等。公司根據自身經營特點設立順序遞進、權責統一、嚴密有效的四層監控防線:即一線崗位自控與互控為基礎的第一層監控防線;部門內各子部門、部門和部門之間的自控和互控為基礎的第二層防線;內部監察稽核部對各崗位、各部門、各項業務全面實施監督反饋的第三層監控防線;以內部控制委員會為主體的第四層防線,實施對公司和證券市場燈各類業務和風險的總體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