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除了it互聯網金融意外,其他行業難道都只能拿很低的薪資嗎 知乎
資金湧入越多行業越容易賺錢。
想想08年的4萬億基建大投資,當時土木行業最為火熱薪資也最豐厚。
2. 知乎,,金融和IT到底哪個更賺錢
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關鍵是看你做的好不好。
3. 互聯網金融研究生待遇怎麼樣 知乎
每一行都有工抄資高的和工襲資低的,主要看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經驗運用來決定待遇的好壞,並且互聯網金融行業並不是一個職稱,而是一大類行業稱呼,這裡麵包含了很多職位,個職位的待遇都不同。不過技術類的整體待遇會更好一些,我朋友在泰合連城,他是技術類的待遇就挺好。了解不多,僅供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4. 互聯網金融這個專業前景怎樣
作者:侃財社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4377077/answer/19823289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趨 勢 一:科 技 金 融
有人認為2017年將成為金融科技元年。從去年開始,金融科技儼然成為了國內互聯網金融圈最熱門的詞彙。這標志著中國互聯網新金融由商業模式為主的創新,轉向科技驅動。然而也存在著很多企業標榜Fintech的標簽,而科技屬性較弱的現象。
相比「互聯網金融」,「金融科技」這個詞更聚焦於以大數據、雲計算、移動互聯等代表的新一輪信息技術的應用與普及,並強調它們對於提升金融效率和優化金融服務的重要作用。根據麥肯錫的數據,過去5年,超過400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個領域。在強勢資本的支持下,全球已有超過2000家的金融科技公司。
未來新的金融體系應該是大眾金融、普惠金融、消費型金融,更多服務於普通用戶、長尾用戶,而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和大數據使普惠金融成為可能。展望2017年,平台之間的「流量之爭」或許仍在,但是「金融科技」之戰才是決定公司未來命運的關鍵。
趨 勢 二:消 費 金 融 細 分
消費金融是當下互聯網金融乃至整個金融領域的熱點,處於政策紅利階段,市場主體仍面臨增量市場。數據顯示,2017年互聯網消費金融市場規模預計將在2萬億元左右。顯而易見,這個萬億級別的市場,仍將處於風口前沿。
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下發《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暫行辦法明確規定,個人在同一平台借款余額不超過20萬元,企業在同一平台借款余額不超過100萬元。網貸暫行辦法下發以後,很多平檯面臨業務轉型,其中消費金融成為熱點,競爭呈現白熱化。
同時,隨著消費場景趨於多元化。住房、汽車、電商、旅遊、教育等不斷細分,電商巨頭如阿里、京東也已紛紛發力消費金融,將相關產品植入線上購物平台,這也為消費金融在需求端打開出口。
趨 勢 三:集 團 化
互聯網金融緣起P2P,現在卻在一步步的淡化P2P。由於政策監管或市場競爭等因素,網貸行業需要將戰略重點轉移,擺脫單一的業務模式。2016年,經過業務剝離、獨立上市、兼並整合,版圖調整等一系列動作,一批起步於網貸的行業巨頭,正在淡化身上的P2P色彩,通過集團化和多元化的綜合財富管理業態轉型,向更多傳統機構的業務版圖滲透。
集團化有利於互聯網金融企業適應理財端、資產端的不同發展需求,形成互相配合的趨勢,穩定業務構架;同時淡化外界的原有印象,實現品牌升級,提升估值,增強企業的信任度,讓投資者更加看好公司集團化發展的優質平台。
趨 勢 四:監 管 趨 嚴
2016年,牽涉廣泛的惡性事件頻發,使得人們認識到,沒有安全,互聯網金融將無法真正發展。為了規范行業發展,多部文件密集下發,互聯網金融監管日漸趨嚴,形成了「中央統籌、行業自律、專項整治」三大行動體系。
隨著監管方案的逐步出台,2017年將是監管合規進一步落實之年。各種監管政策的過渡期、整改期臨近,都將加速行業洗牌。因此,2017年合規將成為互聯網金融平台發展的主基調,也將成為其先發的優勢。在徹底洗牌的行業格局之下,對平台資質的完善,對風控機制的構建,以及對運營模式的創新等諸多因素成為檢驗互聯網金融平台最基本的要點,率先完成各類監管的合規整改,就意味著能搶占行業先機。
因此,2017年合規將成為互聯網金融平台發展的主基調,也將成為其先發的優勢。在徹底洗牌的行業格局之下,對平台資質的完善,對風控機制的構建,以及對運營模式的創新等諸多因素成為檢驗互聯網金融平台最基本的要點,率先完成各類監管的合規整改,就意味著能搶占行業先機。
隨著各項監管政策的過渡期、整改期臨近,行業洗牌加速進程。可以說2017年是互聯網金融行業貫徹專項整治要求、建立監管長效機制的關鍵一年,也是協會自律管理規范的深化之年。1月23日,中國互金協會部署17年工作,繼續推進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會議提出了新的一年互聯網金融整治的9項主要任務,為互聯網金融行業行穩致遠積極貢獻力量。
5. 金融行業真的工資高么
金融行業人人高薪?真實收入到底怎樣?很多人想進入金融行業,都是因為它的「高薪」和「高大上」。畢竟現在大家都想要個體面的工作,進入金融行業,出入高檔酒店、收入待遇好。
金融行業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賺錢行業。但是真的是人人高薪水嗎?其實不是!金融行業也像其他行業一樣,也存在著「二八定律」。那到底是什麼決定了有人能年薪百萬,有人卻平平無奇?
以下為國家統計局統計的行業就業人員年平均工資,可以看出金融行業的排名還是非常靠前的。
在金融行業工作,有兩個非常適用的公式:
【結果=態度+能力】
【收入=勤奮+專業技能+資源】
其實想擁有好的收入,並不是進入這個行業就可以,只有不斷地提升自己才能在這個行業立足。
據大數據的觀察統計發現,知名院校的金融學碩士,如果導師影響力較大,在校期間注重實踐,同時研究功底比較深厚,剛出校門拿到10萬以上年薪者,不在少數。想要拿高薪,還需要讓自己成為高端人才。 當下金融行業兩大炙手可熱的證書CFA和FRM,也是大家升職加薪的砝碼。
CFA 在投資金融界被譽為「金領階層」和「金融第一考」
FRM被譽為「最具公信力的證書」
正所謂「物以稀為貴」CFA和FRM持證人在中國的數量依然很少。據統計,目前CFA在大陸的持證人數量在6000名左右,而FRM在中國的持證人在9500名左右。
FRM和CFA並列成為國際金融黃金雙證,同時獲得CFA+FRM兩大證書,成為兼具廣度及深度的金融人才,受到全球頂級金融機構所追捧!看招聘信息,大部分金融行業的職位都會寫著CFA和FRM持證人優先。
而且國內金融行業大力發展,為了留住並引進高質量的金融頂尖人才,北京、上海、深圳、成都、武漢、南京等等國家重要城市都在重視金融行業的發展,並提出很多的人才優惠政策。所以無論你是在國內國外,只要你想在金融領域有所發展,考取CFA和FRM證書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想成為高薪人員就要不斷地提升自己,人生就是學習的過程。你的收入跟你的實力成正比。
中華會計網校CFA考試模塊> FRM考試模塊>為大家提供更多的考試資訊。
相關閱讀:
FRM、CFA、CPA證書大對比 這些你一定想知道!
國內中高端金融人才 如何抓住機遇?
據說CFA+FRM=金融人的標配?考試大解析來了!
0
0
分享:
6. 如何網路賺錢知乎
現在是信息時代,可以通過頭條號、大魚號等自媒體載體,來傳播自己的見解,並進行相關帶貨,時間久了就可以賺錢了。
7. 互聯網金融這個專業前景怎樣
學互聯網技術不一復定製在本地呢 多看看專門的電腦學校
目前學計算機 還是挺不錯的好就業,計算機分很多專業如平面設計,UI設計,互聯網營銷,電競,動漫,都是非常好就業的專業哦,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
可以去電腦學校看看的 對比哈更加靠譜
8. 互聯網+真的能賺錢嗎
首先有幸初次混知乎就能回答此問題
最近網路創業網路賺錢似乎成了一個非常大的潮流,為什麼呢?因為大家都想坐在家裡操作電腦和手機就能日入幾百幾千,可現實真的會這么容易嗎?答案當然是因人而異,你想想如果一個人他家或者他有著一手芒果乾貨源,在淘寶上他當然能夠賣出啦,只要稍微運營下,能大賣當然是好的,就算不能大賣人家還能線下銷售也是一樣的。而另一個人呢,沒資源沒技術沒人帶領,天天空想著找到一個暴利項目,「恩做完這個項目能買下這輛車了」,項目還沒開始就已經先去看要買哪輛車了,對,這種典型的異想天開不只是少數人,妄想著一夜暴富,每當看到大佬今天賺幾百幾千幾萬,總想著自己也能這樣,殊不知風光的背後需要的是幾年的付出。
就比如自媒體吧,看到人家大咖日入幾百幾千的,自己也一頭熱血沖進去蠻干,沒幾天連新手都還沒過就開始灰心了,想著是不是大咖騙人,卻不知道人家大咖從很早之前就進入了,人家有方向,有計劃,有執行力,能堅持,才有到今天的日入幾百幾千,所以心態很重要,急功近利永遠不會成功利。
不過說實話我也不喜歡動腦子就能賺錢,不動腦子能賺錢的唯一出路就是直接復制,到處找牛逼的軟文,人到人多的地方,直接收錢。收了錢默默的給客戶產品或者服務,摸摸大走開就行了。
有的人說,答主,你凈在這吹牛逼,你就不敢實際的東西嗎?賺錢本來就是吹牛逼,偉人都是吹牛逼不幹實際的事情的,只是這些智障不懂,他們為什麼不懂?因為他們是智障嘛。
釋迦摩尼,孔夫子、老子,各個時代的偉人都不幹實際的事情,其實也干實際的事情,只是大多數人的智力不夠,他們搞不清楚上層社會乾的到底是什麼。
在這種智力不夠的人眼裡,只有做苦力,做實物,才算是幹活,他們的智力太低級,故而收入低得可憐。你只要不動腦子,你到貼吧、今日頭條、快手上去發現項目就行了。別人年賺百萬的項目,你直接復制過來,他怎麼干,你就怎麼干,幹得比他還好,你也就年賺百萬,甚至上千萬了。
凡是喜歡「動腦子」的人,都是腦子有問題的,都不賺錢。
所以網路能不能創業賺錢主要還是看你的思維,賺錢,就是找一個會賺錢的人合作。然後,立刻開始做項目。賺錢的人,人生當中除了項目,還是項目,沒有其他任何事情。如果有其他事,這樣的人,當然就很難賺錢。不賺錢的人,就是不願意出力的人,這些人基本都是貧窮的人。賺錢的人,肯定都是靠執行力!
以前我跟合夥人一起賣股票軟體,3800元一套,每天出2單到4單不等。我們是怎麼推廣的?他每天習慣性加群,習慣性群發。我習慣性做客服,習慣性成交客戶。將簡單的動作重復到極致,賺錢就是稀鬆平常的事兒。現在我賺錢靠啥?每天習慣性寫10W字。每天習慣性的搞營銷。每天習慣性帶團隊。每天習慣性思考怎麼賺錢,有時我碼字,碼著碼著天就亮了。我不比任何人聰明。我能在互聯網上,比大家多賺幾毛錢,或許就是執行力比大家強點兒罷了。原因無他,唯手熟爾。
有位微信網友,發了條信息告訴我:「我照著你某篇文章,實際了操作兩天,並沒有賺到錢,所以,你這公眾號不靠譜」
若是一個零基礎的新手,隨便看看文章,只操作兩天便賺到錢。那真是天賦異稟了,我可以邀請你免費進社群。門都沒入的新手,看完一篇文章,操作通常只會死搬硬套,僵化的思維使其寸步難行。 靠自學,沒考出高分,並不是書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