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金融機構的服務營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服務包括分抄內的和分外的,一般做服務營銷的只做好了分內的,沒有分外的服務,做服務營銷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客戶當朋友一樣。
金融一般就是根據自己推銷的產品,給客戶能帶來那些收益,客戶如何根據自己的情況選側合理的才產品,不同的產品帶來的收益分析,市場分析,根據客戶需求推薦合適的產品,並不斷的幫助客戶完成交易期間出現的任何問題。
其實每個人都會做服務就是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做,其實你了解客戶情況越多,而且始終把客戶的利益放在第一,你做服務就很簡單了。
⑵ 金融營銷和市場營銷的區別是什麼
金融營銷和市場營銷區別:
金融營銷是經濟與金融發展到一定階段後企業營銷理念在金融領域的運用。1958年,在全美銀行協會會議上,第一次公開提出了金融營銷的概念,由此揭開了金融營銷理論應用的序幕。之後,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與金融體系的不斷發展,金融營銷的內容也日益豐富[1] 。
在激烈的現代金融競爭中,金融營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它有助於提升金融機構的管理水平、開展集約化經營、應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可以說,金融營銷是現代金融企業經營中的一項重要管理活動。
《金融營銷》力求在介紹傳統的金融營銷理論的基礎之上,結合國際上金融營銷活動的最新發展與管理經驗,系統地闡述金融營銷的內容、策略、方法及管理,並結合大量案例進行分析,實現金融營銷理論與實務的有機結合。
市場營銷(Marketing),又稱作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MBA、EMBA等經典商管課程均將市場營銷作為對管理者進行管理和教育的重要模塊包含在內。市場營銷是在創造、溝通、傳播和交換產品中,為顧客、客戶、合作夥伴以及整個社會帶來經濟價值的活動、過程和體系。主要是指營銷人員針對市場開展經營活動、銷售行為的過程。
市場營銷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一個組織對市場進行生產性和盈利性活動;
市場營銷是創造和滿足顧客的藝術;
市場營銷是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方以適當的價格、適當的信息溝通和促銷手段,向適當的消費者提供市場的產品和服務;
市場營銷是以滿足人類各種需要和慾望為目的,通過市場變潛在交換為現實交換的活動。
⑶ 現代金融企業實施營銷管理的基礎有哪些
現代金融企業實施營銷管理的基礎有:
(一) 需要、慾望與需求
需要是個體缺乏或期望獲得某種滿足時所產生的一種主觀狀態,是客觀需求的反應。 慾望是個體對啊滿足需要的目標事物的心裡渴求狀態。 需求是個體有能力滿足的慾望。
(二) 投資與融資
投資是以獲取一定的利潤為目的的資本運作行為。
融資通常是指資金使用者或融資中介商通過某種可信的方式和一定的回報承諾而受讓資金使用權以籌集資金的行為。
(三) 金融產品
金融產品是金融運作理念、金融工具以及相關金融服務的有機體,是金融企業針對不同客戶的不同金融需要而提供的。
(四) 機會、成本、風險、效用與滿足 機會是指金融市場的可選擇性。
金融客戶的成本不僅包括機會成本,還包括在選購不同金融產品過程中所發生的各種費用,諸如信息收集費用、時間耗費、交通費用、所付傭金等。 風險是指金融市場的不確定性。
效用是指某種產品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能力,是消費者對產品所做的價值判斷。 金融客戶的滿足取決於現實結果與預期需求目標之間相吻合的程度。
(五) 金融交易
金融交易同樣是等價交換,是自由、互利和公平的,需求者和供應者可以通過任何一種互信的形式進行若干次具體的交易而達成等價交換的目的。
(六) 金融市場
金融市場=∑(客戶量*金融交易能力*交易願望*金融市場效率)
(七) 金融消費、金融消費者與營銷者
⑷ 什麼是金融營銷
金融營銷是市場營銷在金融領域的拓展,最先在銀行業得到應用。1958年,在全美銀行協會會議上版最早提出「銀權行營銷」的概念,但人們真正意識到營銷在金融機構中的重要作用是在20世紀70年代以後。1972年,英國《銀行家雜志》把金融營銷定義為「把可盈利的銀行服務引向經過選擇的顧客的一種管理活動」。這里所說的「銀行服務」指的是金融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
營銷大師菲利普•科特勒認為金融營銷是指金融企業以金融市場為導向,以客戶需求為核心,各金融企業採取整體營銷的行為,以金融產品和服務滿足客戶的需求和慾望,從而實現金融企業利益目標的經營管理活動。金融企業的營銷目的是藉助精心設計的金融工具以及相關金融服務以促銷某種金融運作理念並獲取一定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