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會的影響住房貸款的。感覺讓你有些糾結的是你的職業,或許您就職的公司存在些不足,但這並不影響您的個人信用。以下是關於房貸的一些知識,希望對你幫助:
五種還貸方式
固定利率房貸:進入加息周期較合算
據了解,光大銀行推出的固定利率房貸產品——「陽光生活」,根據期限分為三類:分別為1至5年、5至10年、10至20年,目前,各檔次產品的具體利率標准沒有確定。不過,業內人士分析,固定房貸利率的利率基準將參考目前的房貸利率,會比6.12%稍微高一些。
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國內借款人與銀行已簽訂的房貸合同都是浮動利率的,央行每一次加息,借款人的月供就要有相應的增加。
而固定利率房貸則不會「隨行就市」,就是在貸款合同簽訂時,即設定好固定的利率,不論貸款期內利率如何變動,借款人都按照固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以貸款50萬元期限為10年的房貸為例,如果從辦理按揭後的第二年開始,如果央行每年加息0.25個百分點,浮動利率第十年的利息就為7.245%,而固定利率就算定為6.12%,10年下來,實行固定利率可以節省31300元。
對於即將推出的固定房貸利率業務,不少購房者都表現出了相當濃厚的興趣。在記者采訪的過程中了解到,有的投資者表示,房貸利率固定,也就固定了未來每個月的還款金額,比較容易從資金量上把握。但是,也有投資者表示辦理房貸不會選擇固定利率。「對今後的銀行利率走勢無法判斷。如果以後銀行下調利率,我感覺固定利率房貸會虧錢的。」
對此,理財專家提醒說,固定利率有利有弊。由於固定利率將高於現行利率,對於打算提前還貸的人來說,選擇固定利率貸款是不劃算的。
理財師分析指出,對於有升息預期的投資者比較適合申請固定利率房貸。不過,這也要求投資者具備一定的風險鎖定能力。必須根據當前的宏觀發展形勢,對預期升息空間作出合理判斷,同時結合各家銀行推出的該業務品種的具體利率水平,預測今後的升息空間有多大,然後作出決定。如果投資者判斷今後的貸款利率會升到8%、9%。而且在這個比較高的階段持續比較長的時間,那就適合選擇固定利率。不過理財專家認為,近期房貸利率已經兩次提高,即使再有一到兩次的加息,此時申請固定利率房貸,風險可能比較大。
等額本息還款:適合收入穩定的群體
據業內人士介紹,銀行目前辦理得最多的還款方式就是等額本息還款方式。這種還款方式就是按按揭貸款的本金總額與利息總額相加,然後平均分攤到還款期限的每個月中。作為還款人,每個月還給銀行固定金額,但每月還款額中的本金比重逐月遞增、利息比重逐月遞減。
舉例來說,假設需要向銀行借款20萬元,還款年限為20年,按照目前大部分銀行的利率,選擇等額本息法,每個月大約還1376.9元。還款總額為 33萬元,其中支付利息款金額為13萬。
對此,銀行理財專家分析,以等額本息還款方式還房貸,借款人每月承擔相同的款項也方便安排收支。等額本息還款方式尤其適合收入處於穩定狀態的人群,以及買房自住,經濟條件不允許前期投入過大。
等額本金還款:適合目前收入較高的人群
除了等額本息還款法外,等額本金還款也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還房貸的方法,借款人可隨還貸年份增加逐漸減輕負擔。這種還款方式將本金分攤到每個月內,同時付清上一還款日至本次還款日之間的利息。
舉例來說,假設需要向銀行借款20萬元,還款年限為20年,按照目前大部分銀行的利率,選擇等額本金法,在還款初期,第一年每月還款額在1700元左右;最後一年的月均還款在800元左右。等額本金法的還款總額為31萬元,其中支付利息款金額為11萬。
使用等額本金還款的特點是,借款人在開始還貸時,每月負擔比等額本息要重。但是,隨著時間推移,還款負擔便會逐漸減輕。這種還款方式相對同樣期限的等額本息法,總的利息支出較低。
如果當房貸利率進入到加息周期後,等額本金還款法也會更具優勢。按照現在大部分銀行的規定,部分提前還貸只能一年一次。如借款人打算提前還款,等額本金還款法也不失為一個不錯的選擇。
等額遞增(減):靈活性強
等額遞增還款方式和等額遞減還款方式,是指投資者在人住房商業貸款業務時,與銀行商定還款遞增或遞減的間隔期和額度;在初始時期,按固定額度還款;此後每月根據間隔期和相應遞增或遞減額度進行還款的操作辦法。其中,間隔期最少為1個月。它把還款年限進行了細化分割,每個分割單位中,還款方式等同於等額本息。區別在於,每個時間分割單位的還款數額可能是等額增加或者等額遞減。
以貸款10萬元、期限10年為例,如果選擇等額遞增還款,假設把10年時間分成等分的5個階段,那麼第一個兩年內可能每個月只要還700多元,第二個兩年每月還款額增加到900多元,第三個兩年每月還款額增加到1100多元,依此類推。等額遞減恰恰相反,第一個兩年每月需要還1300多元,隨後,每兩年遞減200元,直到最後兩年減至每個月還700多元。
等額遞增方式適合目前還款能力較弱,但是已經預期到未來會逐步增加的人群。相反,如果預計到收入將減少,或者目前經濟很寬裕,可以選擇等額遞減。
按期付息還本:適合房產投資客
「按期付息還本」就是借款人通過和銀行協商,為貸款本金和利息歸還制訂不同還款時間單位。即自主決定按月、季度或年等時間間隔還款。實際上,就是借款人按照不同財務狀況,把每個月要還的錢湊成幾個月一起還。據悉,目前採取按期付息還本的還款方式的銀行是招商銀行。本金歸還計劃借款人經過與銀行協商,每次本金還款不少於1萬元,兩次還款間隔不超過12個月,利息可以按月或按季度歸還。
舉例來說,20萬元貸款,10年期,借款人可以把利息和本金分開還,利息仍然按月和季度還款,數目遞減。按照規定,借款人最少一次要還6個月的本金,為10000元,下一次還本金不能超過一年時限。
據銀行理財專家介紹,按期付息還本方式適用於收入不穩定人群,以及個體經營工商業者。在當前中小企業融資較為困難情況下,以住房抵押從銀行借到一筆資金比通過企業本身向銀行申請流動資金貸款容易得多。因此,一些本來購房有足夠一次性付款的人仍選擇按揭。不過,據了解,目前很多年輕購房者也有選擇按期付息還本方式的傾向。
B. 互聯網金融房地產目前投資可以嗎
還是可以的,雖然說房市已經漲了很多,但是由於一些政策制,房價是很難跌下來的,加上現在國內興起房地產眾籌,例如像千盤網的房地產眾籌就做的很不錯,所以對於目前房地產的投資,前景還是有的,但是切勿盲目,要了解好市場在投資吧
C. 互聯網金融是導致中國房價暴漲的原因么
賣地佔地方財政收入比例超過六成,地鐵高架高速橋梁道路修好打掉,所需資金,都要靠賣地,地方債太嚇人,怎麼還。也要靠賣地,房價未來至少十年內繼續只漲不跌,西方供需理論是自由經濟,中國具備這個作用條件嗎,不要照搬西方經濟學理論
D. 觀點:互聯網金融對房地產行業有何重大影響
很多房地來產企業都在源藉助互聯網金融渠道來籌集資金,似乎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反而讓房地產企業多了一個融資渠道的來源,看似是互聯網金融促進了房地產的發展,其實不然因為目前銀行的主要利潤來自貸款,而銀行的貸款總額是受存貸比限制的,如果存款不斷減少,那麼相應的貸款額度必然也會不斷減少,而銀行貸款額度的不斷減少,首當其沖的便是房地產!
所以互聯網金融和房地產就是這樣糾結的發展著。
E. 房地產和互聯網金融投資怎麼合作
有以下幾種熱門的結合方式。
1)P2P+購房者+開發商:降低購房門檻
在「房地產+P2P」的玩法中,最主流和成熟的是房屋抵押貸款,此外還有贖樓貸、首付貸和租金收益權產品等。
首付貸是伴隨P2P行業發展新興的貸款類型。目前大部分住房按揭貸款的首付比例都基本在房屋總價的30%以上,令不少剛需購房者和改善型購房者望而卻步,首付貸滿足了購房者足額支付房屋首付款的短期貸款需求。
2)眾籌平台+開發商+投資人:理財為主
部分眾籌平台則推出了籌資購房、賣出賺取差價的眾籌項目。平台從開發商處以折扣價預定一批房源後,依託平台募集購房資金購買,並由第三方房產託管公司代為持有並管理眾籌項目購買的房產,根據眾籌參與者共同決定處置房產,負責尋找有意向單獨購買該房產的優質客戶。房子轉手出售之後,所得款項按眾籌參與者投入的份額比例進行分配,所得的收益作為投資收益。
3)眾籌平台+開發商+購房者:營銷為主
在前一種類型中,房子需要等待買家出現,籌資人才能獲益,由於時間不確定,機會成本較高。因此,一些眾籌平台將籌資人限定為有購房意願的人。
4)購房者+開發商:眾籌建房
為了契合個性化需求,也有企業推出眾籌建房項目,購房者可參與建房的全部流程。市場已經出現的某個案例具體的操作如下:發起人通過微信等渠道發起籌資建房項目,申請人遞交申請表、通過審核後,交納100元訂金即可進入購房微信群,項目的設計、戶型、價格等,全部通過群員商議決定,建立眾籌家園小區,小區的初步設計方案中,房價在3500元/平方米以內,戶型包括88平方米、93平方米、110平方米三種,可以辦理銀行貸款,每人限購一套,房價比市場水平至少便宜30%。
5)P2P+商業地產開發商+投資人:權益類投資
以上的創新模式均集中在住宅類,近期還出現了「商業地產+互聯網金融」的玩法,核心是開發商將旗下購物中心的多筆租金收益轉讓給投資人。
F. 互聯網金融+房地產怎麼玩
互聯網帶給地產的是什麼?除了資本的狂歡之外,我們應該明確:互聯網給地產業帶來的除了營銷方式的創新,更重要的是效率的提升。
最初的房產垂直媒體,解決了網友獲取信息的效率,變單向媒體傳播為雙向傳播;後來用電商和活動等方式把流量價值轉變為渠道價值,提升了開發商的營銷結果和效率。類似於新的二手房交易平台,愛屋吉屋則是利用互聯網和互聯網的管理工具,在員工管理、房源匹配、交易等方面提升了交易的效率;互聯網讓房地產變的更透明,而不是自己封閉式發展,營造自己的帝國,互聯網的無邊界性是最好的證明。
以下是互聯網+房地產的融資情況
房產整合營銷服務類
雖然房地產行業上游的土地和資金兩個要素依舊起著決定性作用,但是產業鏈下游的用戶的確在發生改變。特別是隨著地價的逐年上漲和政府越來越嚴厲的宏觀調控,房地產開發付出的資金成本越來越高,利潤也越來越低,風險卻越來越大。況且房子價格越高,就越難賣,最終會走向有價無市的「滯漲」境地。新房總有一天會飽和,而服務則可以細水長流。
房子雖然不可能硬體免費,但是房地產商完全可以把目光放眼產業鏈的下游,通過整合產業鏈下游的物業服務、社區商業、智能家居等產業,成為社區運營的平台,把住戶變成用戶,最終形成閉環的社區服務的商業模式。
(以上答案整理自 雞窩在線天使投行在廣州)
希望 能給予幫助。
G. 互聯網思維將對房地產金融產生哪些影響
H. 互聯網金融的火爆會影響房地產市場行業嗎
投資渠道越多,市場越良性,對房產短期來說影響不大,中期是利空,長期利好。
I. 「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到底有哪些玩法
"互聯網金融+房地產"其實一直沒有比較好的創新完法,之前的互聯網金融參與首付貸已被叫停,還有就是房產抵押貸,房產贖樓貸等,真正有利於老百姓的房產互聯網金融創新玩法根本沒有。
J. 聽說現在互聯網金融很火,跟房地產結合了,有沒有這一類的權威點的網站呢
所謂的互聯網金融,其核心內容是用互聯網取代原來金融機構的中介職能
與房地產結合,現在大家也只是看到幾個切入口,比如網路營銷(微信、微博之類),這是一種營銷推廣的手段,是產品。並不存在特別權威專門介紹此類的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