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為什麼香港的金融業這么發達
也許從英國當年殖民香港的時候就開始有一些影響了,那時候正是英國金融中心掌控國際金融、國際金融中心即將遷往紐約而未遷的時間段,香港並未發生非常嚴重的種族迫害或是資源掠奪的現象,英國那時候運作和掠奪的只是資本,但殖民者帶給香港的是建設方面的支持,這個很重要~後來中國大陸一國兩制給予香港自由貿易和經濟的自主發展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這種現象在某程度上來說延續了英國殖民統治年代香港的經濟發展主體--金融業。其實前面有網友回答得不錯啊,自由貿易政策,無外匯監管,等等~這就是比大陸要先進一大步的市場經濟體系啊,市場資源的掌控是把握在經濟主體手中而不是管理層和上層建築,當然地理位置好也是輔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絕對不是最重要的。可以說香港是經歷和英國殖民統治時代吸取了極為寶貴的金融發展經驗,到後來香港回歸的和平演變獲得了大陸很大力度的政治與經濟的支持,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充分利用了它的良好的地理位置優勢,最終形成了亞洲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最後樓主如果有機會去找一找香港歷年來金融業和其他產業的GDP,相信這些數據會給我的答案一些補充,更能給你一些直觀的提示,我是金融菜鳥,不知道我的答案可否解決了你的問題。
『貳』 香港發展對外開放的優勢:( )、(管理良好)、(資金充足) 劣勢:(資源頻發)、(地狹人稠)
第一個填空是「國際金融中心」。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優勢,成為「一帶一路」重大項目的融資平台,為沿線國家和地區提供專業高端的金融服務。
『叄』 香港發展經濟的優勢條件和劣勢條件各是什麼
1949年的香港經濟遠不如上海(若論工業和科研,香港現在也遠不如上海)。大陸解放後,美國封鎖中國,我國的對外貿易,出口進口,大都只能通過香港進行。作為中轉、中間商的香港,因此而繁榮起來;這幾十年有一個規律:大陸經濟發展順利,香港就繁榮;大陸經濟緊縮,香港經濟就衰退。1985年我們大陸進行治理整頓,降低增長速度,香港經濟馬上處於困境,據說有7位資本家因此而跳樓自殺。
現在的香港,是亞洲的一朵「花」,也是世界罕見的一朵「花」。但是,香港這朵鮮艷的「花」,是靠根、莖、葉和泥土――大陸供給它養分而開的。
1990年初,正當許多人以香港為例反對大陸承社會主義道路之時,香港財經學院院長在香港刊物上著文說:「我多次講過,不能把香港說成是『小龍』,因為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是的,香港不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正如北京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不是獨立的經濟實體一樣。
近十幾年,香港經濟發展突飛猛進,GNP直線上升,主要原因是大陸經濟繁榮,對外貿易增長很快。
我國沿海地區開放後,大陸通過香港進行的過境貿易,l 978年為108億港元,1988年躍升為2264億港元,10年增長20倍。轉口貿易的利潤率一般為7.5%,僅1988年,香港通過大陸轉口貿易就得利潤170億港元,而香港總人口只540萬。90年代初,大陸沿海約有500萬人為香港企業工作。他們的工資比內地高,但與香港比,則是極低的工資。人口540萬的香港,有500萬廉價勞動力為它工作,所以它的國民生產總值很高。但香港的國民生產總值中,工業製造業只佔18%,工業化程度遠低於上海、廣州、廈門、福州、青島等城市。
『肆』 香港六大優勢產業分別是什麼
香港最優勢的六大產業就是:1金融中心2旅遊中心3娛樂中心4海運轉港中心5影視中心6文化交流中心。
『伍』 珠三角與香港經濟發展各有何優勢
珠三角:
珠三角有資金、產業、技術優勢和還有周邊八省區的資源、市場、勞動力優勢以及港澳的金融、物流、管理優勢。
香港:
金融業:這一香港最具競爭力的行業,也是「泛珠三角」有待加強的一個重要合作項目。而「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將使香港金融業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
物流服務業:這是香港另一強項,同時也是「泛珠三角」需要加強的又一個重要合作項目。在CEPA框架下,香港將充分發揮香港在商業管理和國際營銷方面的專長,把更多的「泛珠三角」貨物打入國際市場。
旅遊橋梁:「泛珠三角」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互補性強,香港則是購物天堂、動感之都和商務會議中心,同時也是海外遊客進入內地的大門。
專業服務:在會計、審計、法律、工程、信息咨詢和投資顧問等專業服務領域,合作空間更大。
『陸』 香港經濟發展優勢
1949年的香港經濟遠不如上海(若論工業和科研,香港現在也遠不如上海)。大陸解放後,美國封鎖中國,我國的對外貿易,出口進口,大都只能通過香港進行。作為中轉、中間商的香港,因此而繁榮起來;這幾十年有一個規律:大陸經濟發展順利,香港就繁榮;大陸經濟緊縮,香港經濟就衰退。1985年我們大陸進行治理整頓,降低增長速度,香港經濟馬上處於困境,據說有7位資本家因此而跳樓自殺。
現在的香港,是亞洲的一朵「花」,也是世界罕見的一朵「花」。但是,香港這朵鮮艷的「花」,是靠根、莖、葉和泥土――大陸供給它養分而開的。
1990年初,正當許多人以香港為例反對大陸承社會主義道路之時,香港財經學院院長在香港刊物上著文說:「我多次講過,不能把香港說成是『小龍』,因為它不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是的,香港不是一個獨立的經濟實體,正如北京王府井大街、上海的南京路和淮海路不是獨立的經濟實體一樣。
近十幾年,香港經濟發展突飛猛進,GNP直線上升,主要原因是大陸經濟繁榮,對外貿易增長很快。
我國沿海地區開放後,大陸通過香港進行的過境貿易,l 978年為108億港元,1988年躍升為2264億港元,10年增長20倍。轉口貿易的利潤率一般為7.5%,僅1988年,香港通過大陸轉口貿易就得利潤170億港元,而香港總人口只540萬。90年代初,大陸沿海約有500萬人為香港企業工作。他們的工資比內地高,但與香港比,則是極低的工資。人口540萬的香港,有500萬廉價勞動力為它工作,所以它的國民生產總值很高。但香港的國民生產總值中,工業製造業只佔18香港是世界上重要的金融、貿易、交通、旅遊、信息和通信中心。香港現代經濟發展基礎是製造業。香港是重要的國際貿易中心.香港是僅次於紐約、倫敦的世界第三大國際金融中心。香港是亞太地區的交通、旅遊中心之一.特點是由優勢演變而來的.
%,工業化程度遠低於上海、廣州、廈門、福州、青島等城市。
『柒』 香港與祖國內地在經濟發展中各有哪些優勢
一、香港經濟發展中的優勢:
香港經濟優勢目前主要集中在香港的「軟體」基礎設施與「軟實力」,即高端的專業性服務業,或稱全球先進的生產性服務業與國際金融中心。與此同時,對外市場的競爭力與內部市場的壟斷性,對外經濟要素、資源的高度流動與內部階層的凝固性,對外經濟的高收益與內部經濟的低效率及缺乏活力與創造力等。
香港是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三位。
港是中西方文化交融之地,將華人智慧與西方社會制度優勢合二為一,以廉潔的政府、良好的治安、自由的經濟體系及完善的法制聞名於世,有「東方之珠」、「美食天堂」和「購物天堂」等美譽。
二、祖國內地經濟發展中的優勢:
1、大規模經濟體的優勢開始顯現,我國迴旋餘地比以前增大了,今天中國的經濟總量跟二十年前已經完全不一樣了,我國是已經是一萬六千五百億美元,這樣一個龐大的一個經濟體了,我國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在大大加強。
2、我國的勞動力成本優勢會在很長時期內繼續保持,但要避免勞動力價格的迅速上升使我國高速增長期中斷,我國是勞動力資源最豐富的國家,當然我國不是人力資源強國,是人力資源大國,這就使得我國在比較長時間內,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會有它特有的比較優勢。
3、我國有利條件就是我們儲蓄率比較高,可以保障經濟較快增長對資金的需求,我國這幾年在外商投資方面非常踴躍,所以我國可以利用我們的資金供給優勢有效整合國際優勢資源,但又不會對國外資本形成過渡的依賴,這是我國的優勢。
4、我國的產業和基礎設施越來越完備,為我國加快發展提供了很多物質技術的支撐,我國這個產業體系,可以說我國有很多產品都是第一,我國有很現代化的生產方式,有智能化的,柔性化的,集成化的生產方式,生產線上各種車,不同品牌的不同型號的車在一條線上可以組裝,它可以通過計算機來控制。
5、我國經濟轉型加快也為經濟發展拓展了新的空間,我國對國有經濟進行戰略性調整,使國有經濟能夠發揮比較優勢的行業和領域,從一般競爭性領域退出來,集中到它能夠發揮比較優勢的這些領域。
包括基礎原材料,一些帶壟斷性的領域,帶自然壟斷性的這些領域,那麼我們進一步放寬這種電信、電力、金融、城市、公共事業、鐵路、航空、郵政這種壟斷行業的市場准入來加強它的競爭。
(7)香港金融服務貿易的優勢擴展閱讀:
中國經濟發展的趨勢和政策取向:
1、調整經濟結構。這是今後相當長時間經濟發展的主線。要通過經濟結構的調整,使中國經濟發展上一個新的水平,而不僅是GDP總量的低水平的擴張。
2、加快城市化進程。農村經濟發展有遠期的問題。
3、西部大開發。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是普遍規律,中國在幾千年歷史上,地區發展就是不平衡的。不論東部還是西部,省、自治區內部各市、縣之間,差距呈擴大的趨勢,這是各個地方經濟發展要解決的問題。區域經濟政策要強調兩個大局。允許一部分地區先富裕起來是一個大局,這個政策要堅持。
4、實現可持續發展。這是世界性大課題。在新的發展階段,應該把可持續發展放到突出的位置。主要是人口、環境。
5、完善市場經濟體制。
6、發展開放型經濟。中國所處的國際經濟環境和對外經濟關系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主要是經濟全球化和中國對外開放的擴大。經濟全球化是一種趨勢,交織著各個國家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和激烈的競爭,必然經過許多曲折和反復。其後果有正面的,也有負面的。
7、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妥善處理國家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關系,在積累和消費的關繫上,要兼顧國計和民生;在社會政策上,要注重調節社會分配和解決就業問題。
『捌』 香港金融市場相較於內地金融市場有哪些特點
開放性強,自由度高,外資密集
『玖』 香港公司都有哪些優勢
注冊香港公司的優勢以及條件?
香港作為一座高度繁榮的自由港和國際大都市,與紐約、倫敦並稱為「紐倫港」,是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重要的國際金融、貿易、航運中心和國際創新科技中心,也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和最具競爭力城市之一,在世界享有極高聲譽,被GaWC評為世界一線城市第三位。由此可見香港對於金融業的吸引力
一、注冊香港公司的好處
1、自由取名,容易樹立國際品牌形象
香港政府允許公司名稱含有國際、集團、控股、中心等字眼,再加上香港本身的經濟金融優勢,香港公司容易樹立國際品牌形象。
2、稅種少,稅率低,可合理避稅
香港稅率低、稅種少,無論是實地經營還是對外貿易,國際上有許多機構利用香港的稅務優勢實現了合理避稅。
3、自由接收外幣信用高
香港公司沒有外匯管制,資金進出自由,信用高,可用於全球開戶收發國際款項,還可以利用香港公司獲取國際信貸,進行境外融資上市等。
4、內外優勢明顯便於拓展海外市場
香港公司可以在國內辦理外商合資或獨資企業,在內地享有優惠政策。對外利用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可以拓展海外市場
二、注冊香港公司需要滿足的條件
1、股東和董事:只需一名年滿18周歲的股東或董事,無國籍限制;
2、法定注冊秘書:需設立一名法定秘書,可由香港的有限公司或香港的永久性居民擔任;
3、法定注冊地址:香港當地地址,但不能是郵箱和董事地址;
4、公司名稱:經查冊無重名的名稱即可用,但是必須要以"有限公司/LIMITED"結尾,避免敏感字眼如"皇家""英皇""銀行""中國"等;
5、經營范圍:與大陸不同,公司的經營范圍沒有嚴格的限制,在公司注冊中一般只註明「貿易"字眼;
6、注冊資本:有限責任公司最低注冊資本為10000元港幣,無須驗資;超過標准注冊資本須支付2/1000的注冊資本印花稅.
『拾』 1.香港金融市場相較於內地的有何特點 2.對離岸金融市場應怎樣理解 請都分成幾點詳細分析下
1.香港體制優勢 :香港是一個自由貿易港,因其沒有貿易屏障、資金流動自由、規章條文透明度高、法律體制健全、稅率低而明確,使其擁有得天獨厚的投資優勢,也給香港金融發展提供相當寬松的環境。
2.離岸金融市場(offshore finance market),是指主要為非居民提供境外貨幣借貸或投資、貿易結算;外匯黃金買賣、保險服務及證券交易等金融業務和服務的一種國際金融市場,亦稱境外金融市場,其特點可簡單概括為市場交易以非居民為主,基本不受所在國法規和稅制限制。離岸金融市場在60年代的興起,使國際金融市場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3.2013年的經濟危機預言,網上有很多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