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海爾公司的CEO是誰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1949年1月生於青島。「文革」中屬「老三屆」,接父親班當了工人。歷任班組長、車間主任、廠長、家電公司副經理。1984年受命,接手青島電冰箱廠,在琴島利勃海爾、琴島海爾,至今海爾共17年,與員工共同締造了今日海爾集團。每天在公司工作12小時以上,無節假日。出差常選在周四,充分利用雙休日辦事,周一準時回公司上班,擅單人出行。 有寫日記的習慣,愛讀書、善用書,寫得一手好文章,邏輯嚴謹。座右銘是:「做大事,不做大官」。松下幸之助和傑克·韋爾奇是其推崇的人物。無煙酒嗜好。 喜歡讀《論語》、《道德經》、《孫子兵法》。 履歷 1949年1月5日出生,山東省萊州市人。 1984年12月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 1995年獲中國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 1997年12月獲香港《亞洲周刊》1997年度傑出華裔成就獎。 1999年出任董事局主席。 1999年12月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全球30位最受尊敬的企業家」,名列第26位。 2002年9月6日,榮獲國際聯合勸募協會設立的「全球傑出企業領袖獎」和「最佳捐贈者獎」,是國內唯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家。 2003年2月14日,在中國中央電視台舉辦的「感動中國2002年年度人物」評選活動中,成為惟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家。 張瑞敏現任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 張瑞敏從1998年以來,先後應邀登上哈佛大學、瑞士國際管理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沃頓商學院等世界一流大學的講壇。 張瑞敏是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代表,2001年,榮獲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稱號,為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委員會候補委員。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言論 -企業領導者的主要任務不是去發現人才,而是去建立一個可以出人才的機制。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不是因為有些事情難以做到,我們才失去了鬥志,而是因為我們失去了鬥志,那些事情才難以做到。 -管理無小事。 -零增長不等於零需求。 -管理的關鍵在於用人。在很大程度上,管理的科學性就在於用人的科學性,管理的藝術性就在於用人的藝術性。 -斜坡球體定律(海爾發展定律):企業在市場上所處的位置,就如同斜坡上的一個球體,它受到來自市場競爭和內部員工惰性而形成的壓力,如果沒有止動力,就會下滑,為使海爾在斜坡(市場)上的位置保持不下滑,就需要強化內部基礎管理這一止動力。 -買一個品牌行嗎?買一個品牌前提取決於買的是死的資產,而品牌是活的文化,你要得到文化,必須有更強勢的文化。所以說品牌必須靠自己創造,世界不會恩賜給你,只有靠自己創造。怎麼創造呢?有兩點,一個是速度,一個是差異化。托夫勒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過去的法則叫時間就是金錢,今天的法則叫下一時刻比上一時刻更值錢。你能不能和用戶需求同步,能不能創造用戶下一刻的需求,能不能站到時代的前列?所以速度對我們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還有一個是差異化,有技術創新的差異化、產品創新的差異化,但更重要是管理創新的差異化。中國沒有自己的管理思想也沒有自己的管理模式,我們學的都是從國外進來的。 -海爾之所以還能做得下去,主要是我們能夠意識到海爾還是一頭豬,要變成一隻鷹,還需要很漫長的時間。 -評價和贊譽是用戶和社會各界對海爾的肯定,但它是對海爾過去的做法的肯定,我們有一句話,叫做從不回頭欣賞自己的腳印。 -從你成功那一天開始,你可能就已經是不成功了,因為你成功的只是在你原來設定的那個目標上,而不是終級目標。新的目標,不一定在你原來所走的路上。 -探索中的疑問和沒有主張,是兩碼事。(真正的答案)在企業家的實踐當中。 -國內家電大連鎖商近年來表現出強大的吞吐能力,由於其銷量非常大,國內家電製造企業往往要滿足大連鎖商的要求,離企業最本質的東西—顧客的需求卻越來越遠。 -國內做強再國外做大。 -海爾的每年都是一個馬拉松長跑,每天都是一個百米沖刺。 -如何做事有一個老師——孔子的《論語》;如何做人有一個老師——老子的《道德經》;如何參與經營、進入市場,還有一個老師——孫武的《孫子兵法》。 -柳總(柳傳志)是中國企業界極少的「功成身退」的企業家,「身退」的人很多,「功成身退」的很少。 -(曾有記者問張瑞敏:您每天都要工作十四五個小時,但是王石卻經常「不理朝政」,一味熱衷做他的社會活動家,您怎麼看?)那隻能說我的本事不如他(王石)。 -能阻擋我們的,只有我們自己。
❷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是誰
tiantangAug 20 2005, 09:33 AM
海爾集團首席執行官--張瑞敏
張瑞敏,男,漢族,年1月5日出生,山東省萊州市人,高級經濟師,1995年獲中國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現任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
1984年,張瑞敏由青島市原家電公司副經理出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
2000年6月,海爾集團對組織體系做出重大調整,張瑞敏由集團總裁改任首席執行官,成為中國家電企業的第一位CEO。
在管理實踐中,張瑞敏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與西方現代管理思想融會貫通,「兼收並蓄、創新發展、自成一家」,創造了富有中國特色、充滿競爭力的海爾文化。
1997年張瑞敏榮獲《亞洲周刊》頒發的「1997年度企業家成就獎」;1999年,張瑞敏被英國《金融時報》評為「全球30位最具聲望的企業家」第26名;2002年9月6日,張瑞敏首席執行官榮獲國際聯合勸募協會設立的「全球傑出企業領袖獎」和「最佳捐贈者獎」,是國內惟一獲此殊榮的企業家。2004年8月美國《財富》雜志選出「亞洲25位最具影響力的商界領袖」,張瑞敏排名第六位,是入選的中國大陸企業家中排名最靠前的。
2004年,海爾品牌價值實現616億元,蟬聯中國第一品牌。據全球權威消費市場調查與分析機構EUROMONITOR最新調查結果顯示:按營業額統計,海爾集團目前在全球白色家電製造商中排名第四,按品牌銷量統計,海爾躍升全球第二大白色家電品牌。2004年11月,全球著名財經媒體《金融時報》和全球五大會計師事物所普華永道聯合評選出當今世界最受尊敬的企業。在中國企業中,海爾蟬聯最受尊敬企業寶座。
❸ 我想知道關於海爾集團總裁張瑞敏
現在,海爾的管理經驗在中國企業界廣為傳播,如果我們從張瑞敏先生的回答來尋訪海爾的管理經驗,我們想知道十幾年或二十年前,張瑞敏先生作為一個被管理者,當時您究竟總結了什麼樣的經驗?
張瑞敏:我到海爾以前(1984年前)在青島市家電公司工作,再往前是在工廠。我是老三屆,畢業之後就進入工廠,從工人開始做起(1968年進廠)。
我當時對管理根本就沒什麼認識,現在回想起來,那時體驗最深的就是上下級之間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一種信任。
其實在我自己做了管理者之後,我想最重要的就是「被管理者最需要管理者對他的信任,反過來說,管理者其實也非常需要被管理者對他的信任」。
當時,有一件事給我印象非常深而且感觸也很深,那時全國在搞一個「推廣華羅庚的優選法」運動。
全國搞這么一個運動,宣傳推廣、辦學習班,之後又要貫徹、學習,還要有成果。工人那時(「文革」期間)對「推廣」感到很新鮮,有的也想在實踐中搞一些,但它並不是一個可以立竿見影的東西。
由於當時上級要求「必須馬上出成果」,結果貫徹沒幾天就開始統計「成果」了,後來還組成了一個鑼鼓隊到車間里去宣傳有多少多少項成果。當時工人就感到(上級)像演戲、開玩笑一樣。
從這件事聯想到其他事上,結論就是:「所有乾的事都可能是假的」。被管理者和管理者建立不起信任,所以就是一級糊弄一級。在我到冰箱廠之後,在這點上我就非常注意了。
我要求「你管理的、吩咐的事情,如果你做不到就不要說;能夠做到什麼程度你就說到什麼程度;或者說你說到什麼程度就必須做到什麼程度」。
所以,到了冰箱廠後一開始就把所有的規章制度都先放到一邊去,重新制定了一個十三條;例如「不準在車間大小便;不準偷緊俏物資……」現在看來這些已沒什麼意義,可對當時來講卻是有效的。
既然規定「不準在車間大小便」,如果找到一個在車間大小便的,找到之後就要公布、處理。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要樹立工人的一種信心,也是建立工人對你一種信任。
冰箱廠剛開始起步時,這一下起了非常大的作用,並不是因為你處理了一個不按你規章制度辦的人,而是下面的工人會感到今年一年之中換了四位廠長(我是這一年中的第四位,他們已經沒有信心了),只有這個廠長是「言必行,行必果」。
❹ 海爾公司的總裁叫什麼是男的還是女的
海爾集團的總裁是楊綿綿;首席執行官是張瑞敏.
都是女的
❺ 海爾公司的總裁是誰
海爾總裁楊綿綿 楊綿綿,1941年8月出生,畢業於山東工業大學,研究員工程師。曾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副廠長兼總工程師,青島海爾電冰箱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副董事長、海爾集團公司常務副總裁。現任海爾集團公司總裁、黨委副書記、董事局常務副主席,青島海爾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全國人大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第十屆代表。兩次入選美國《財富》雜志「美國以外世界50位商界女強人」,獲得「2006中國十大卓越首席品牌官」稱號。
求採納
❻ 海爾集團的CEO,總裁,副總裁都是誰
海爾集團的CEO是張瑞敏,總裁是周雲傑。
❼ 海爾集團的總裁是誰
海爾集團的總裁是楊綿綿(女),首席執行官是張瑞敏(女).
❽ 海爾總裁簡歷
張瑞敏,男,漢族,1949年1月5日出生,山東省萊州市人,高級經濟師,1995年獲中國科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現任海爾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首席執行官。 1984年,張瑞敏由青島市原家電公司副經理出任青島電冰箱總廠廠長。 2000年6月,海爾集團對組織體系做出重大調整,張瑞敏由集團總裁改任首席執行官,成為中國家電企業的第一位CEO。
❾ 我國海爾集團總裁是誰
海爾集團的總裁是楊綿綿,張瑞敏是海爾電器產業集團(香港的上市公司)的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