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金融機構區域總部

金融機構區域總部

發布時間:2021-07-04 15:04:37

Ⅰ 中國四大金融中心是哪些

中國四大金融中心分別是:香港、深圳、上海、北京(排名不分先後)

Ⅱ 江北嘴的江北嘴中央商務區部分金融機構總部一覽

機構名稱 性質 等級 中國兩江證券證券中國總部中石油昆侖金融租賃金融租賃公司中國總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金融租賃金融租賃公司中國總部西南期貨期貨中國總部藍洋金融集團 金融集團中國總部西南證券證券中國總部民商集團金融投資集團中國總部渝商集團金融投資集團中國總部涪商集團金融投資集團中國總部安誠保險保險中國總部重慶銀行 銀行 中國總部 國際貿易仲裁委員會西南分會西南商事仲裁機構西區總部中美大都會人壽保險 保險西區總部兩江金融發展有限公司 金融投資集團西區總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銀行重慶總部重慶農村商業銀行銀行重慶總部Woori Bank (友利銀行 韓國)銀行重慶總部Shinhan Bank (新韓銀行 韓國)銀行重慶總部重慶三峽銀行銀行重慶總部重慶保監會監管重慶總部中國人壽保險保險重慶總部重慶銀監局 監管 重慶總部 國家開發銀行 銀行 重慶總部 中國銀行 銀行 重慶總部 中國工商銀行 銀行 重慶總部 中國農業銀行 銀行 重慶總部 交通銀行 銀行 重慶總部 華夏銀行 銀行 重慶總部 中信銀行 銀行 重慶總部 平安保險 保險 重慶總部 中國人保壽險 保險 重慶總部 國華保險保險重慶總部天平保險保險重慶總部廣東南粵銀行銀行重慶總部富滇銀行銀行重慶總部中國大地保險保險重慶總部重慶城投集團城市建設投資集團重慶總部重慶住房置業擔保公司貸款擔保機構重慶總部重慶農村土地交易所交易所重慶總部重慶農村土地整治中心土地整治重慶總部

Ⅲ 匯豐銀行是哪個國家的金融機構總部在哪裡

英國的,總部在香港。

是一家譽滿全球的國際老牌銀行,其分支機構遍布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各地。總部設於倫敦,隸屬於匯豐集團。匯豐集團在歐洲、亞太地區、美洲、中東及非洲82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10,000間附屬機構。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有限公司(The Hong Kong and Shanghai Banking Corporation Limited),於1865年在香港和上海成立。

1865年6月在中國上海設立了分行。隨後,匯豐銀行先後在中國的多地設立了分行,到20世紀初,匯豐銀行已建立起了一個以中國及遠東地區為中心的具有相當規模的分支行網路。

(3)金融機構區域總部擴展閱讀:

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於1865年3月在香港開業,同年於上海及倫敦開設分行,又在舊金山設立代理行,其成立的導火線源自香港洋行的權力劃分。總部位於中環皇後大道中1號香港匯豐總行大廈,現時香港上海匯豐銀行及各附屬公司主要在亞太地區設立約700多間分行及辦事處。

匯豐集團是全球規模最大的銀行及金融機構之一。匯豐集團在歐洲、亞太地區、美洲、中東及非洲76個國家和地區擁有約9,500家附屬機構。

匯豐在倫敦、香港、紐約、巴黎及百慕大等證券交易所上市,全球股東約有200,000人,分布於100多個國家和地區。雇有232000名員工。匯豐銀行在全球擁有超過1億1千萬的顧客。

匯豐銀行自1865年在上海開業以來,內地的業務從未間斷,尤其擅長貿易融資。個人業務范圍也不斷擴大。29間分行設於北京、長沙、成都、重慶、大連、東莞、廣州、等城市。

匯豐是在內地投資最多的外資銀行之一,入股內地中資金融機構及自身發展的總投資已超過50億美元,其中包括入股上海銀行8%的股份,平安保險16.8%的股份,以及交通銀行19%的股份。

Ⅳ 國內九大金融區是哪些

國內九大金融區是:

1、上海金融中心

早在世紀30年代,上海就被世人公認為世界的遠東金融中心,亦以發達的金融市場著稱。1992年,中國政府提出了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任務,並將此作為一項國家戰略予以實施。計劃在2010年基本建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框架,2020年完全建成區域性金融中心。

2、北京金融中心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與決策中心,今年也首次明確提出要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3、天津金融中心

作為與北京相鄰的沿海直轄市,天津與其他城市相比有著更多的發展機遇。在「加快開發開放天津濱海新區」被納入國家戰略後,天津已明確提出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其重點是設立全國性非上市公眾公司股權交易市場。

4、深圳金融中心

深圳金融發展的總目標是:建成「三有體系」,即建設一個能有力支持深圳經濟發展、能有機配套深圳產業結構、能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的金融體系;打造「四個中心」,把深圳建成產業金融中心、金融創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務中心。

5、重慶金融中心

重慶是中國西部惟一的直轄市,也是惟一擁有長江黃金水道、能江海聯運的西部城市,在中國具有承東啟西、左右傳遞的區位優勢。 重慶最現實、最有潛力的兩塊是產權交易中心和票據中心,該市期望將其做成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都有名氣的中心。重慶表示未來將致力於建設要素市場,並計劃大力發展信貸、貨幣、證券、保險、外匯、黃金等諸多市場。

6、大連金融中心

大連是東北地區金融機構種類最全、密度最大、開放度最高的城市。大連擁有金融機構75家,其中,銀行40家、保險公司26家、證券公司2家、期貨公司7家;大連也是東北地區外資金融機構最多的城市,有23家外資金融機構;大連商品交易所是中國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之一,期貨交易品種由2002年的2個發展到目前的7個;同時,大連還是東北地區主要的外匯結算中心和惟一的外匯交易中心,外匯交易額、結算總額、國際收支總額均占遼寧省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7、武漢金融中心

目前武漢地區擁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24家,保險公司30家,證券經營機構74家,上市公司35家,企業財務公司4家,信託投資公司2家,已經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信託、財務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並存的多元化格局。 武漢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湖北輻射中部,做中部的金融中心。

8、西安金融中心

西安作為歐亞經濟論壇的永久會址和「現代絲綢之路」的起點,通過亞歐大陸橋連接著中國東西部,在亞歐大陸橋上,西安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作為西北貿易中心的西安,其金融資源基礎在西北地區各城市中也是最好的。

9、杭州金融中心

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杭州的金融總量僅次於上海,位居第二。目前,杭州共有各類金融機構200餘家,境內外上市公司60餘家,在證券市場上形成了聲譽顯赫的「杭州板塊」。 杭州提出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區域性票據交易中心,組建杭州產權交易所,擴大創業投資基金,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推動企業上市。

Ⅳ 中國人民銀行現在總行在哪是搬到上海了嗎

上海,是中國人民銀行的第二總部,北京依然是老窩吧。

央行第二總部落戶上海 進一步優化央行組織結構
www.XINHUANET.com 2005-08-10 10:29:12
今天,中國人民銀行第二總部在上海浦東掛牌,標示著中國央行在組織結構上的進一步優化,同時促進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搭乘中國和平崛起的步伐,走向世界。

改革開放20多年,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不斷加大,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在不斷的提升。但目前中國金融業的國際地位與中國的國際地位不相適應,一是因為中國的銀行業是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金融結構,在改革開放中並沒有隨著企業產權結構的改革而得到應有的發展;二是中國金融業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中,沒有形成相適應的產業集聚,產業集聚效應沒有得到發揮,所謂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也將受制約。

1991年2月,鄧小平同志在考察上海時強調,「上海過去是金融中心,是貨幣自由兌換的地方,今後也要這樣搞。中國在金融方面取得國際地位,首先要靠上海。」浦東的改革開放,使得具有傳統金融文化底蘊的上海,在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再次顯現,本土金融業與國外金融機構地區總部開始逐步聚集於上海。央行第二總部落戶上海,則意味著上海國際金融地位的雛形開始顯現。

目前,上海作為全國資金運營中心的地位已初現端倪,四大商業銀行都將與金融市場聯系緊密的中心設在上海。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的票據運營中心先後落戶上海;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的資金運營中心已經遷往上海,農行除了票據中心設在上海外,也准備將信用卡中心、數據中心設在上海,交通銀行也將在上海設立資金中心。近來,一些股份制銀行,例如興業銀行的資金運營中心等也陸續搬遷到上海。招商銀行的信用卡中心也在上海安家落戶。上海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金融機構體系。商業銀行資金運營中心在上海的建立,與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外匯交易中心、銀行間債券市場、上海黃金交易中心等金融市場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金融市場體系。

上海國際資金運營中心的地位也開始孕育,進駐中國的外資銀行地區總部紛紛落戶上海,匯豐銀行、花旗銀行集團的中國總部設立在上海。金融業以實業經濟發展為依託,目前,世界500強企業已有400多家在這一地區落戶,其中在上海設立地區總部和中國總部的就有180多家。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地區合同利用外資累計已近1500億美元,上海都市圈正在變成吸引國際資本與技術的強大磁場。

1913年,美國國會建立了包括12個儲備銀行組成的聯邦儲備系統。其公開市場委員會的主席由美聯儲主席兼任,因為紐約在美國金融業中的特殊地位,副主席一直由美聯儲紐約分行的行長擔任。公開市場委員會決定了聯邦資金利率的適當目標水平後,由美聯儲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交易台負責實現目標。為了推動這一過程,美聯儲要求紐約交易平台採取適當措施,實現隔夜借貸利率目標。另外,聯儲紐約分行金庫存放的黃金佔全球黃金存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搬遷到上海的總行機構主要為市場操作層面的部門,將市場層面的部門與負責貨幣政策決策的部門分開,不僅說明上海乃至整個長三角經濟金融對央行的重要地位,也預示著央行的職能將進一步明晰。第二總部的設立,顯然有利於將貨幣政策與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分立開來。同時,「貼近市場」也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經濟金融動態,也更有利於央行作出決策。

在「九五」和「十五」期間,中央給予了浦東部分金融功能開放政策,如允許外商投資經營金融服務業,允許外資金融機構經批准在浦東新區和上海市經營人民幣業務。無疑,這些政策使得上海為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在以後的發展中,浦東新區有必要在更多的完善金融市場、服務全國的功能性政策方面有所進展,如率先進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試點,探索資產證券化;試點具有示範效應或探索功能的新機構、新業務品種,如組建貨幣經紀公司、證券融資公司等。

在4月1日於上海舉行的國際金融合作會議上,上海市副市長馮國勤說,上海下一步將按照「5年打基礎、10年建框架、20年基本建成」的戰略部署,分階段、逐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2005年6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上海浦東新區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浦東成為首個國家級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其核心是政府轉型和金融創新。這表明上海以「先行先試」為抓手,上海金融業二次突破將再次上路。

央行第二總部落戶上海,無疑將進一步推進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使上海逐步成為全國金融要素的後台集聚地和信息的交流中心,這既是與中國金融結構的區域結構演變相適應,也將引起國內和國際金融業向上海的進一步集聚。

Ⅵ 國內九大金融區是哪些

作為一個崛起中的金融大國,伴隨著北京、上海、天津、深圳、重慶、大連,武漢,西安,杭州等諸多區域金融中心的逐漸形成,中國金融中心城市整體布局的大版圖已初具輪廓——

上海金融中心:遠東龍頭,引領國際金融

早在20世紀30年代,上海就被世人公認為世界的遠東金融中心,亦以發達的金融市場著稱。1992年,中國政府提出了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任務,並將此作為一項國家戰略予以實施。計劃在2010年基本建立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框架,2020年完全建成區域性金融中心。


北京金融中心:金融貴胄,盡顯國都優勢

北京作為中國的政治中心與決策中心,今年也首次明確提出要建設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中心城市。


天津金融中心:攜手北京,推動環渤海

作為與北京相鄰的沿海直轄市,天津與其他城市相比有著更多的發展機遇。在「加快開發開放天津濱海新區」被納入國家戰略後,天津已明確提出建設區域金融中心,其重點是設立全國性非上市公眾公司股權交易市場。而近日,天津籌建國內第一個離岸金融中心的整體規劃方案也將上報國家相關主管部門審批。

深圳金融中心:借力香港,領軍珠三角

作為中國第一個改革試驗區,深圳明確提出了與香港共建「深港全球性國際金融中心」,計劃於2010年把深圳建成中國一流的現代化、國際化的金融中心城市,並使深圳爭取成為境內個人直接投資境外證券市場的試點城市。

作為與香港一衣帶水的沿海城市,深圳將「深港合作」納入深圳金融發展戰略,提出以深港金融合作為紐帶,鞏固提升深圳金融中心城市地位,使深圳成為港深大都會國際金融中心有機組成部分,為兩地構建聯通境內外的統一資本市場創造條件。


深圳金融發展的總目標是:建成「三有體系」,即建設一個能有力支持深圳經濟發展、能有機配套深圳產業結構、能有效防範化解風險的金融體系;打造「四個中心」,把深圳建成產業金融中心、金融創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務中心。

重慶金融中心:坐鎮西南,扼守長江上游

重慶是中國西部惟一的直轄市,也是惟一擁有長江黃金水道、能江海聯運的西部城市,在中國具有承東啟西、左右傳遞的區位優勢。


目前重慶最現實、最有潛力的兩塊是產權交易中心和票據中心,該市期望將其做成西部地區乃至全國都有名氣的中心。重慶表示未來將致力於建設要素市場,並計劃大力發展信貸、貨幣、證券、保險、外匯、黃金等諸多市場。

大連金融中心:金融新貴,輻射東北亞

作為目前東北地區惟一對外資銀行開放的城市,大連在這一區域的金融中心地位日趨顯著。由此,大連也明確提出了建立「東北亞國際金融中心」的戰略目標。

目前,大連是東北地區金融機構種類最全、密度最大、開放度最高的城市。大連擁有金融機構75家,其中,銀行40家、保險公司26家、證券公司2家、期貨公司7家;大連也是東北地區外資金融機構最多的城市,有23家外資金融機構;大連商品交易所是中國三家商品期貨交易所之一,期貨交易品種由2002年的2個發展到目前的7個;同時,大連還是東北地區主要的外匯結算中心和惟一的外匯交易中心,外匯交易額、結算總額、國際收支總額均占遼寧省全省的三分之二以上。

大連的金融中心城市建設構想是:用15年的時間,把大連建設成為各類金融機構雲集、資金流量巨大、交易活躍的現代金融城,並成為輻射朝鮮、韓國、日本等國的東北亞區域性金融中心。

武漢金融中心:華中腹地,實施中部崛起

武漢作為中國中部地區的特大型城市,地處華中腹地,是內陸地區經濟交匯的中心,也是沿海與內地經濟交匯的樞紐。從區域定位看,與中部其他省會城市相比,武漢主要經濟、金融指標都處於前列,具有一定的比較優勢。

目前武漢地區擁有各類銀行業金融機構24家,保險公司30家,證券經營機構74家,上市公司35家,企業財務公司4家,信託投資公司2家,已經形成了銀行、證券、保險、信託、財務公司等各類金融機構並存的多元化格局。

武漢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定位是:立足湖北輻射中部,做中部的金融中心。武漢明確提出,力爭用5至10年建成立足武漢城市圈、面向全省乃至中部地區的金融中心;初步建立武漢金融中心的框架,成為區域性的銀團貸款中心、票據業務中心、資本市場中心、產權交易中心、保險業務中心、金融教育研究中心和金融後台服務中心。

西安金融中心:西北翹楚,貫通亞歐大陸橋

西安作為歐亞經濟論壇的永久會址和「現代絲綢之路」的起點,通過亞歐大陸橋連接著中國東西部,在亞歐大陸橋上,西安是最大的金融中心城市。作為西北貿易中心的西安,其金融資源基礎在西北地區各城市中也是最好的。

目前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的西北分支機構均設在西安,全國各大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在西安的分支機構和營業網點,也居西北各城市首位。另外,西安還有上市的信託公司陝國投,以及總部設在西安的永安保險和西部證券,再加上東亞銀行和匯豐銀行兩家外資銀行已經入駐,這些都表現出西安的金融聚集效應已經形成。


杭州金融中心:盤踞長三角南翼 服務民營經濟


在長三角16個城市中,杭州的金融總量僅次於上海,位居第二。目前,杭州共有各類金融機構200餘家,境內外上市公司60餘家,在證券市場上形成了聲譽顯赫的「杭州板塊」。

杭州提出將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建立區域性票據交易中心,組建杭州產權交易所,擴大創業投資基金,設立產業投資基金,推動企業上市。杭州建設區域金融中心的目標,將重點發展境內外各類金融法人機構、各類大型金融機構省級分支機構、地區總部,上市公司總部、各類投資機構(基金)總部、區域產權交易中心以及會計事務所、律師事務所、信用評級等高端中介服務機構總部;主要發展批發類金融服務業務,打造金融業的總部經濟。

Ⅶ 金融機構有哪些

金融機構是專門從事金融活動的組織,包括中央銀行、商業銀行、政策性銀行、信用合作社、信託投資公司等。

1、中央銀行

中央銀行(Central Bank)國家中居主導地位的金融中心機構,是國家干預和調控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負責制定並執行國家貨幣信用政策,獨具貨幣發行權,實行金融監管。

中國的中央銀行為中國人民銀行,簡稱央行。

2、商業銀行

商業銀行(Commercial Bank),英文縮寫為CB,是銀行的一種類型,職責是通過存款、貸款、匯兌、儲蓄等業務,承擔信用中介的金融機構。

主要的業務范圍是吸收公眾存款、發放貸款以及辦理票據貼現等。一般的商業銀行沒有貨幣的發行權,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主要集中在經營存款和貸款業務。

3、政策性銀行

政策性銀行(policy lender/non-commercial bank)是指由政府創立,以貫徹政府的經濟政策為目標,在特定領域開展金融業務的不以盈利為目的的專業性金融機構。

實行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分離,組建政策性銀行,承擔嚴格界定的政策性業務,同時實現專業銀行商業化,發展商業銀行,大力發展商業金融服務以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

4、信用合作社

農村信用合作社(英文名稱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中文簡稱農村信用社、農信社)指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由社員入股組成、實行民主管理、主要為社員提供金融服務的農村合作金融機構。

5、信託投資公司

信託投資公司是一種以受託人的身份,代人理財的金融機構。它與銀行信貸、保險並稱為現代金融業的三大支柱。我國信託投資公司的主要業務:經營資金和財產委託、代理資產保管、金融租賃、經濟咨詢、證券發行以及投資等。

Ⅷ 金融機構在反洗錢上總部的分工為

負責全國性法人金融機構總部的監督管理。

根據《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督管理辦法》

第八條中國人民銀行負責全國性法人金融機構總部的監督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負責轄區內地方性法人金融機構總部以及非法人金融機構的監督管理。中國人民銀行可以授權法人金融機構所在地的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對全國性法人金融機構總部代行監管職責。

中國人民銀行負責監管的全國性法人金融機構總部名單由中國人民銀行確定、調整。名單之外的全國性法人金融機構總部,中國人民銀行授權該機構所在地副省級城市中心支行以上分支機構代行監管職責。

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應當明確轄區內金融機構的反洗錢監管分工,避免監管真空和重復監管。
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之間對監管權有爭議的,應當報請同一上級機構確定。

(8)金融機構區域總部擴展閱讀

根據《金融機構反洗錢監督管理辦法》

第九條中國人民銀行及其分支機構可以直接對其下級機構負責監管的金融機構進行現場檢查,可以授權下級機構檢查由上級機構負責監管的金融機構;下級機構認為其負責監管的金融機構執行反洗錢規定的情況有重大社會影響的,可以請求上級機構進行現場檢查。

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認為確有必要涉及跨轄區實施現場檢查的,可以建議上級機構統一安排。

Ⅸ 銀行等金融機構對寫字樓結構有特殊要求嗎

在騾馬市的寫字樓還是不多,你要在那邊投資的話,近期倒是有個不錯的項目...匯豐銀行等知名金融機構紛紛在成都設立區域總部。除了國內外知名企業的遷入為...

Ⅹ 請問央行的總部在哪裡,怎麼有時說在上海呢

上海,是中國人民銀行的第二總部,北京依然是老窩吧。

央行第二總部落戶上海 進一步優化央行組織結構
www.XINHUANET.com 2005-08-10 10:29:12
今天,中國人民銀行第二總部在上海浦東掛牌,標示著中國央行在組織結構上的進一步優化,同時促進中國金融業的發展搭乘中國和平崛起的步伐,走向世界。

改革開放20多年,中國的綜合國力不斷提高,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不斷加大,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在不斷的提升。但目前中國金融業的國際地位與中國的國際地位不相適應,一是因為中國的銀行業是以四大國有商業銀行為主導的金融結構,在改革開放中並沒有隨著企業產權結構的改革而得到應有的發展;二是中國金融業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中,沒有形成相適應的產業集聚,產業集聚效應沒有得到發揮,所謂打造國際金融中心的目標也將受制約。

1991年2月,鄧小平同志在考察上海時強調,「上海過去是金融中心,是貨幣自由兌換的地方,今後也要這樣搞。中國在金融方面取得國際地位,首先要靠上海。」浦東的改革開放,使得具有傳統金融文化底蘊的上海,在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再次顯現,本土金融業與國外金融機構地區總部開始逐步聚集於上海。央行第二總部落戶上海,則意味著上海國際金融地位的雛形開始顯現。

目前,上海作為全國資金運營中心的地位已初現端倪,四大商業銀行都將與金融市場聯系緊密的中心設在上海。中國工商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中國民生銀行的票據運營中心先後落戶上海;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的資金運營中心已經遷往上海,農行除了票據中心設在上海外,也准備將信用卡中心、數據中心設在上海,交通銀行也將在上海設立資金中心。近來,一些股份制銀行,例如興業銀行的資金運營中心等也陸續搬遷到上海。招商銀行的信用卡中心也在上海安家落戶。上海已經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金融機構體系。商業銀行資金運營中心在上海的建立,與上海證券交易所、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外匯交易中心、銀行間債券市場、上海黃金交易中心等金融市場形成了相對完整的金融市場體系。

上海國際資金運營中心的地位也開始孕育,進駐中國的外資銀行地區總部紛紛落戶上海,匯豐銀行、花旗銀行集團的中國總部設立在上海。金融業以實業經濟發展為依託,目前,世界500強企業已有400多家在這一地區落戶,其中在上海設立地區總部和中國總部的就有180多家。據不完全統計,這一地區合同利用外資累計已近1500億美元,上海都市圈正在變成吸引國際資本與技術的強大磁場。

1913年,美國國會建立了包括12個儲備銀行組成的聯邦儲備系統。其公開市場委員會的主席由美聯儲主席兼任,因為紐約在美國金融業中的特殊地位,副主席一直由美聯儲紐約分行的行長擔任。公開市場委員會決定了聯邦資金利率的適當目標水平後,由美聯儲在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交易台負責實現目標。為了推動這一過程,美聯儲要求紐約交易平台採取適當措施,實現隔夜借貸利率目標。另外,聯儲紐約分行金庫存放的黃金佔全球黃金存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搬遷到上海的總行機構主要為市場操作層面的部門,將市場層面的部門與負責貨幣政策決策的部門分開,不僅說明上海乃至整個長三角經濟金融對央行的重要地位,也預示著央行的職能將進一步明晰。第二總部的設立,顯然有利於將貨幣政策與維護金融穩定、提供金融服務分立開來。同時,「貼近市場」也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經濟金融動態,也更有利於央行作出決策。

在「九五」和「十五」期間,中央給予了浦東部分金融功能開放政策,如允許外商投資經營金融服務業,允許外資金融機構經批准在浦東新區和上海市經營人民幣業務。無疑,這些政策使得上海為打造國際金融中心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在以後的發展中,浦東新區有必要在更多的完善金融市場、服務全國的功能性政策方面有所進展,如率先進行住房抵押貸款證券化試點,探索資產證券化;試點具有示範效應或探索功能的新機構、新業務品種,如組建貨幣經紀公司、證券融資公司等。

在4月1日於上海舉行的國際金融合作會議上,上海市副市長馮國勤說,上海下一步將按照「5年打基礎、10年建框架、20年基本建成」的戰略部署,分階段、逐步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2005年6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批准上海浦東新區進行綜合配套改革試點,浦東成為首個國家級的「綜合配套改革試點」,其核心是政府轉型和金融創新。這表明上海以「先行先試」為抓手,上海金融業二次突破將再次上路。

央行第二總部落戶上海,無疑將進一步推進上海打造國際金融中心,使上海逐步成為全國金融要素的後台集聚地和信息的交流中心,這既是與中國金融結構的區域結構演變相適應,也將引起國內和國際金融業向上海的進一步集聚。

閱讀全文

與金融機構區域總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證500指數天天基金凈值查詢 瀏覽:379
工行實物金條價格 瀏覽:497
股票賬號注銷後資金賬戶還在 瀏覽:45
歷年理財規劃師合格分數線 瀏覽:588
融資總額分界點 瀏覽:377
俄羅斯59轉人民幣 瀏覽:371
百福外匯 瀏覽:474
光大銀行貸款最快放款時間 瀏覽:393
精工貴金屬表 瀏覽:924
安置房裝修按揭貸款 瀏覽:614
2019年3月19日期貨黃金走勢分析 瀏覽:187
開通能源期貨 瀏覽:476
投資公司做外匯怎麼樣 瀏覽:605
湖北寶明號貴金屬投資 瀏覽:240
信託投資公 瀏覽:320
超星爾雅個人理財規劃 瀏覽:735
江蘇外匯平台代理 瀏覽:661
景順動力平衡基金今日走勢 瀏覽:898
有貸款房去名字 瀏覽:115
遼寧省企業投資項目核准暫行辦法 瀏覽: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