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國際金融法律問題咨詢

國際金融法律問題咨詢

發布時間:2021-07-09 07:52:45

❶ 關於國際金融的幾個問題(希望能解釋)

1.c 因為銀行提供保理服務,收取了保理費用。自然要承擔信用風險。
2.c 賣方信版貸是出口權商銀行因出口商對機器設備、船舶等長期設備工具的需求而提供的信貸。
3.d 租賃都有避稅的作用。而出口租賃因為跨國的性質,所以避開的是巨額的關稅。
4.a 因為銀行參與的項目融資多數是銀行作為項目發起人之一,為該項目籌資和經營而成立一家項目公司,由項目公司承擔貸款,貸款則來自銀行。那麼在成立這個公司時就要確定出資比例。
5.多元化。匯率制度就是多元化,國際儲備也是多元化。我們國家一直倡導「國際貨幣體系」要多元化,並不是說現在的體系是單一化,而是我國想建立國際金融體系新秩序,推出超主權貨幣與提高人民幣的地位等等。

❷ 國際金融的問題

A銀行遠期匯率:(6.7572+0.0025)/(6.7580+0.0035)=6.7597/6.7615
B銀行遠期匯率:(專6.7575+0.0024)/(6.7583+0.0033)=6.7599/6.7616
C銀行遠期匯率: (6.7570+0.0022)/(6.7580+0.0033)=6.7592/6.7613
美元為基準貨幣,客屬戶買入遠期美元,即報價銀行賣出基準貨幣,適用匯率為賣出匯率,三家銀行賣出匯率相比,C銀行賣出匯率6.7613為最低,應該從C銀行買入美元,匯率6.7613

❸ 國際金融問題

國際的金融問題是一個非常深遠的問題,誰知道非常龐大的問題。

❹ 一些有關國際金融的問題

自1994年以來,我國國際收支除個別年份外,都保持經常項目與資本和金融項目「雙順差」的格局.
原因:在國際收支問題上,我們長期確定的方針是,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略有節余。國際收支出現較大順差並不是我們所刻意追求的。這種局面是由一系列客觀復雜的原因造成的,其中既有國際的原因,也有國內自身的原因。從國際上來看,隨著世界各國經濟的聯系不斷緊密,為了尋求更優化的資源配置,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化國家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產業和產品向國外的轉移。而我國為了適應國際形式的發展,不斷的加大對外開放的步伐,同時具有廉價的勞動力成本、日趨完善的基礎設施和優惠的法律和政策,逐漸成為國際製造產業轉移的一個主要目的地,連續數年位居世界前列。同時,由於國內金融市場不發達,國內企業藉助境外資本市場融資,也增加了資本流入。而外國直接投資的發展也會促進出口的增長,1992年以來,境外資本流入中國的年平均增長速度保持在28.9%左右。 從國內來看,主要是由於以下原因造成了我國的持續大額順差。 第一,強烈的內需不振。我國有高儲蓄傳統,在體制轉型階段由於社會保障體制改革等尚未完全到位,居民用於養老、醫療和教育等預防性儲蓄意願較強。同時,國內儲蓄轉化為投資渠道不暢,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後,導致企業不得不更多地依賴自有儲蓄。第二,長期以來,我國採取鼓勵出口和鼓勵外資流入的非對稱性國際收支政策。在制度安排上,明顯鼓勵出口、限制進口;鼓勵外資流入,限制資本流出從跨境資金流入和流出看,流入管理較松,流出管理較嚴。這種政策制度安排使得資本流出受到管制,流出渠道少,導致資本項目凈流入大於凈流出格局的形成。外資的大量湧入不僅拉動了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順差,而且加大了外資企業在我國出口中不斷增長的比重。第三,以加工貿易為主的出口方式。外商直接投資主要集中在勞動力密集、技術含量低的產業和領域,以加工貿易出口為主,而加工貿易出口方式與貿易出口數量的增加呈明顯的正相關關系。尤其是近年來,外商直接投資增量和增速水平的提高,外商投資企業出口數量逐漸取代國內企業。因此,某種程度而言,加工貿易方式的存在必然引致貿易順差。這從近年來外資持續大量流入而貿易項目並未出現逆差可見一斑。

影響:首先,經常項目余額表明了一國是向世界其他國家籌資的凈借款人,還是對世界其他國家融資的凈貸款人。經常項目盈餘意味著本國向國外提供了融資,經常項目赤字意味著外國向本國提供了融資。而我國持續多年的經常項目盈餘說明我國實際上是一個資本的凈輸出國,這與我國處於經濟起飛階段,仍需大量資金搞建設的經濟背景是相違背的。
其次,國際收支持續較大順差增加了宏觀調控的復雜性。外匯持續大量凈流入給國內注入大量資金,國內銀行體系流動性充裕,流動性過剩,加大貨幣調控操作的難度,直接影響宏觀調控的靈活性和有效性。這在影響物價長期穩定的同時,也容易使資金大量流向固定資產投資以及房地產、股市等,增加投資反彈和資產泡沫壓力。
第三,經濟增長對外依賴加大,增加了遭受外部沖擊的可能。國內經濟更多依靠擴大出口和投資擴張的拉動。如果外部經濟發生重大變化,我國以出口為主要增長動力的經濟增長將受到影響。而且貿易順差的快速增長和外匯儲備的較快增加,容易引發我國與有關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摩擦。
第四,我國國際收支順差有一定脆弱性。目前國際收支順差主要來自貿易,其中一大部分來自加工貿易,且以外商投資企業為主,技術含量低,缺乏自主品牌和核心技術,附加值低,主要是一些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商品出口,這加大國內資源和環境壓力,不利於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同時,外商投資企業未分配及已分配未匯出利潤等潛在對外負債數額較大。一旦未來國際金融市場發生較大動盪,市場預期發生逆轉,跨境資本集中大量流出,可能加劇對國內市場的沖擊。

對策: 在國內經濟方面,首先,關鍵是要正確處理投資和消費、內需與外需的關系,努力擴大消費需求。中國擁有世界最具潛力的市場,擴大內需,打開國內市場將是中國經濟發展的長遠之計。否則,中國「雙順差」的問題將得不到根本解決。合理控制投資增長,努力優化投資結構;以增加居民消費尤其是農民消費為重點,更好地滿足城鄉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據預測,通過新農村建設的推動,「十一五」期間農村每年會平均增加4000多億元的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加量,對國內生產總值的新增貢獻將達兩個百分點以上。還要加快建立社會保障新制度,強化消費者信心,引導消費者的支出預期。其次,進行進出口產業結構調整,提高核心競爭力。經常項目順差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進出口產業結構失衡,出口集中於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業,產品缺乏核心技術競爭力,在國際上以低價量大為特點,企業利潤率低並且還很容易受到反傾銷訴訟。進口缺乏中國真正急需的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發達國家產業調整僅僅把中國作為製造業基地,真正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的研發都在發達國家國內。現在中國對外技術依存度已高達50%,設備投資60%以上依靠進口,國內技術創新的貢獻率只有39%。因此,中國現在必須調整進出口產業結構,限制高耗能高耗資源型出口;並把環保、安全、社保等因素納入企業的出口成本;開發產品核心技術創造力,提高企業自主競爭力,實現在平穩出口量的基礎上利潤最大化。避免對外資和技術的過度依賴,避免陷入「比較優勢陷阱」而導致「貧困化增長」。 在涉外經濟方面,繼續實施「走出去」戰略,研究進一步拓寬我國對外投資的相關思路。我國採取一系列措施引導國內企業進行海外投資。政府應進一步完善支持企業「走出去」的相關法規和政策,給予其適當的優惠政策和信貸支持,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更好的環境和條件。此外,加強對資本流入的管制,由注重數量向注重質量轉變。在我國國內資本並不缺乏的情況下,引進外國直接投資能填補我國的巨大的技術缺口、就業缺口、市場缺口、稅收缺口,所以外國直接投資的凈流入仍是必要的,但應逐漸取消其超國民待遇,防止其對國內投資的擠出效應。目前關鍵是要加強對短期資本流動的監控,抑制投機性熱錢的流入,加大反洗錢的力度,通過利率、租金、稅率等價格信號調節資金流向。 在金融方面,逐步發揮包括匯率在內的各種價格信號對國際收支的杠桿調節作用。按照「主動、漸進和可控」的原則,進一步完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逐步增加匯率彈性,並大力發展外匯市場,完善其資源配置、價格發現和風險規避的功能,督促和引導企業增強匯率風險意識,積極學習運用各類金融工具管理風險。此外,還要穩步推進利率市場化,理順貨幣政策傳導機制,增強貨幣政策獨立性。

❺ 關於國際金融的問題

經管本科生不專業地回答一下。
一條一條來分析
首先,b國建議a國適度放開回外國資本准答入條件,這會導致a國貨幣進一步升值,從而更加惡化a國的出口環境,因此此項建議十分不合理。
其次,a國既然已經奉行緊縮性貨幣政策,並且導致的負面影響是利率高企,出口困難,那麼b國怎麼能讓a國進一步提高存款准備金率「雪上加霜」呢?
最後,a國面臨的首要問題是出口行業衰退,而非去降低什麼金融風險,你的實體經濟都要垮了還管什麼金融。
綜上,b國的建議完全是在坑a國。

❻ 一些關於國際金融的問題,請求解答!謝謝!

1.可能。
2.變高。
3.題太含糊,沒答案。
4.支撐。
5.會,會。
6.不會。
7.實際匯率升高。
8.沒看懂。。。

❼ 有沒有中國國際金融投資法律咨詢服務中心

沒有,各個金融機構受不同的部門監管,可以查詢你所需要的部門所在的具體分檢辦公室

❽ 國際經濟法方向的法學專業是什麼

這個每個學校不一樣的。
大概有海商法,國際金融法,國際投資法,國際貿易法,WTO,國際稅法……
內容還是有很多的,從事的工作當然有很多,去外所,做法務,做教授,

❾ 國際金融問題

1.直接標價法
紐約外匯市場:美元/港元=7.8560化為港元/美元=0.12729
倫敦外匯市場:英鎊/美元=1.7240 化為美元/英鎊=0.58005
香港外匯市場:英鎊/港幣=14.5630
0.12729*0.58005*14.5630=1.07526>1有套匯機會

在紐約外匯市場:把港元兌換成美元=100*0.12729=12.729萬美元
在倫敦外匯市場:把美元兌換成英鎊=12.729*0.58005=7.3835萬英鎊
在香港外匯市場:把英鎊兌換成港幣=7.3835*14.5630=107.526萬港幣
獲利107.526-100=7.526萬港幣

2.間接標價法
紐約外匯市場:美元/港元=7.8560
倫敦外匯市場:英鎊/美元=1.7240
香港外匯市場:英鎊/港幣=14.5630化為港幣/英鎊=0.068667
7.8560*1.7240*0.068667=0.93001<1有套匯機會

在紐約外匯市場:把港元兌換成美元=100/7.8560=12.729萬美元
在倫敦外匯市場:把美元兌換成英鎊=12.729/1.7240=7.3835萬英鎊
在香港外匯市場:把英鎊兌換成港幣=7.3835/0.068667=107.526萬港幣
獲利107.526-100=7.526萬港幣

閱讀全文

與國際金融法律問題咨詢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外匯管制限額 瀏覽:288
股指期貨後買基金 瀏覽:254
2880表價格 瀏覽:232
中林集團信託 瀏覽:193
在陸金所里投資安全嗎 瀏覽:315
期貨大行情特點 瀏覽:239
買基金用什麼賬戶 瀏覽:90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建行 瀏覽:185
股票簡單解釋 瀏覽:34
pe股票ttm是什麼意思 瀏覽:825
海航投資值得長線嗎 瀏覽:358
什麼股票賺錢最快 瀏覽:295
東亞銀行信託 瀏覽:890
電子賬戶交易密碼忘了 瀏覽:241
專利權金融資產 瀏覽:81
工商銀行2017年投資 瀏覽:260
股票為什麼要每日做t 瀏覽:987
鋅價格西藏礦業 瀏覽:504
揚州股票開戶 瀏覽:437
智鑫葯業股票 瀏覽: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