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信用卡新規對消費金融帶來哪些影響
一來是互聯網金融大潮越來越猛烈,對銀行傳統經營理念進行了劇烈的沖擊;二來也是市場化的需要。信用卡利率的市場化改革,勢必激發信用卡產業的競爭活力,促使國內發卡機構根據自身的條件和市場戰略進行調整,並逐漸形成分化,有利於中小商業銀行參與市場競爭。同時,個性化和多樣化的信用卡服務有助於刺激個人信貸消費,有效完善和促進消費金融產業的發展。
②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都在拒絕使用信用卡,你還在用么
從數據上來看,剛好相反,是越來越多人在辦信用卡,且額度越用越大。比如《2018年中國信用卡行業分析報告-市場深度調查與發展前景研究》數據:
同時,多刷信用卡可以提高信用卡額度,在個人徵信系統里形成良性循環,個人徵信記錄良好以後貸款會方便許多,額度也會較高。反觀消費金融,消費多少都不進入個人徵信,至多進入的是百行徵信。消費金融是遠遠達不到信用卡數量、消費水平和額度,畢竟最大的金融機構是銀行,不是第三方的金融機構。
而沒有信用卡的人,需要借一筆錢較為困難,而且額度普遍不高,包括高利率的網貸。所以,能辦信用卡的更建議去辦張信用卡,以備不時之需。
③ 信用卡行業前景怎麼樣
國家在「十二五」期間提出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大力倡導消費金融都為信用卡行業發展帶來機遇。
推動移動金融 開創支付新體驗
隨著智能終端的日益普及,移動互聯網勿庸置疑已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而移動支付的需求將對信用卡的營銷創新,產品結構優化,進而做大消費金融,推動內需起到極大推動作用。
發展消費金融 促進消費新增長
通過大力推動消費金融業務,不僅有效提升持卡人的用卡率及忠誠度,為持卡人日常生活提供金融便利,同時憑借信用卡豐富的支付模式,銀行專業化的管理運作,合理引導並擴大了消費,帶動了周邊上下游產業的聯動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對做大內需市場具有實際意義。
④ 信用卡新規對消費金融帶來哪些影響
4月15日,央行發布了《關於信用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為久已平靜多年的信用卡市場扔進了一塊石頭,在消費金融成為市場熱點的今天,這個針對信用卡業務的通知的發布,是對信用卡市場乃至於消費金融市場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
中國信用卡市場發展三十年,沒有為其制訂相關的法律法規,僅僅在1993年、1996年、1999年和2011年頒布了四次相關的信用卡業務管理辦法,今天信用卡業務主要的業務規則還是以1999版為主體制定的,其基礎還是90年代的准貸記卡時代,而從2002年中國信用卡開啟了貸記卡時代的十四年以來,中國信用卡市場已經出現了大量的新問題,99版信用卡管理辦法中的很多規則已經與今天的信用卡市場發展不相適應了,這也是促使央行進行這次重要修訂的背景。這次修訂,給了發卡銀行很大的自主權,將定價權交由發卡機構自主決定,改變了現行固化的業務模式,增加了信用卡業務的活力,允許發卡機構根據自身業務發展的需求與定位,來選擇採用何種定價策略以吸引客戶。
信用卡利率市場化改革呼之欲出
這次修訂中最重要的是信用卡透支利率的市場化。由於中國的銀行存貸款利率市場化改革已經實施,信用卡利率市場化改革也呼之欲出。此次對信用卡透支利率的改革,將原固定的透支日利率萬分之五,調整為上限仍舊為日利率萬分之五,而下限為萬分之三點五,設定了浮動區間。另外,對於信用卡內的「溢繳款」(持卡人自有資金)也由原銀行不予以支付利息,變更為由發卡銀行自行決定是否向持卡人支付利息。
在美國的信用卡市場中信用卡利率市場化是極為平常的,任何發卡機構都可以根據自身業務發展策略,通過利率市場化機制,選擇自己的產品定位。美國的Credit One Bank是美國信用卡業務具有代表性的發卡銀行之一,它通過發行信用卡給那些因為信用記錄存在問題,而被其它銀行忽略的個人客戶,為他們提供服務和信貸產品,成功地在美國競爭激烈的信用卡市場立足,已有超過600萬用戶。
免息還款期、最低還款額自行決定實施市場錯位競爭
現行的信用卡管理辦法中,免息還款期規定為最長60天,最低還款額的規定為應還款金額的10%。在實際業務中,免息還款期採用的有50天和56天兩種標准,這次變化後,發卡銀行將可以自行決定免息還款期的時限,有些銀行為了加強競爭,有可能會出現超長免息期的信用卡產品。最低還款額的變化,在部分銀行早已經實施了5%的最低還款額,這次是通過政策,將這種變化確定下來。發卡銀行可以在信用卡產品的免息還款期和最低還款額兩個條件上自由組合,實施市場錯位競爭戰略。
違約金代替滯納金符合市場化原則
這次調整中另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取消滯納金。信用卡滯納金指的是持卡人在信用卡到期還款日實際還款額低於最低還款額的情況下應收取的懲罰性費用,其標准為最低還款額的5%一次性支付。信用卡滯納金模式被取消,變更為由銀行與持卡人對於未還款行為進行協議,自行定立收取違約金的方式和標准。
預借現金業務調整與消費金融業務相結合
預借現金業務的調整首次對信用卡預借現金進行了分類管理,可以認為是在互聯網金融對社會經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的情況下,信用卡利用其先天優勢進行的一次重要的改革。
⑤ 消費金融和信用卡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一、什麼是消費金融?
廣義上講:
一切向各階層消費者提供消費貸款的現代金融服務回方式。
嚴格意義上來答說,信用卡也屬於消費金融的一部分,授信主體為各個銀行的信用卡中心,服務提供方為:銀行金融機構
狹義上講:
由銀監會審批設立的,根據《消費金融公司試點管理辦法》的規定設立的消費金融公司,面向消費者的消費行為,提供的金融服務;
試點階段:服務范圍包括個人耐用品消費貸款和一般用途的個人消費貸款,不涉及房地產和汽車貸款;
目前成立的消費金融公司:
第一批:北銀消費金融公司(北京)、中銀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上海)、捷信(天津)、錦程消費金融(四川)
第二批:招聯消費金融(廣東)、興業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福建);
總部位於青島的海爾消費金融公司、位於武漢的湖北消費金融公司、位於南京的蘇寧消費金融公司、位於重慶的馬上消費金融公司也已相繼開業。
廣州的中郵消費金融公司、杭州的杭銀消費金融公司、合肥的徽銀消費金融公司籌建中;
⑥ 為什麼銀行要鼓勵人們辦信用卡
銀行要鼓勵人們辦信用卡最主要的目的是獲取利潤:
向商家收手續費;
分期付款,最低還款,透支提現(小額貸款)額等衍生服務收取手續費;
超限費;
滯納金;
年費。
相關延伸:
國家在「十二五」期間提出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大力倡導消費金融都為信用卡行業發展帶來機遇。
推動移動金融 開創支付新體驗
隨著智能終端的日益普及,移動互聯網勿庸置疑已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而移動支付的需求將對信用卡的營銷創新,產品結構優化,進而做大消費金融,推動內需起到極大推動作用。
發展消費金融 促進消費新增長
通過大力推動消費金融業務,不僅有效提升持卡人的用卡率及忠誠度,為持卡人日常生活提供金融便利,同時憑借信用卡豐富的支付模式,銀行專業化的管理運作,合理引導並擴大了消費,帶動了周邊上下游產業的聯動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對做大內需市場具有實際意義。
⑦ 現階段我國發展消費信用(如信用卡)的現實意義和對策
一、信用卡業務的現實意義:
1.信用卡業務可以推動我國的金融體制深層次的改革,加快個人信用徵信體系的建立,刺激國內各大銀行業掌握新的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理念;
2.信用卡業務能夠增加個人消費信貸,擴大消費需求,推動國民經濟的持續發展;
3.信用卡業務在我國內需不足的環境下,擴大內部需求,刺激消費,推動市場經濟的發展;
4.信用卡業務能夠促進社會公眾傳統消費觀念的轉變,逐步拉動的經濟增長格;
5.信用卡的使用提高了國家的經濟透明度,增加了稅收,從而增加了國家財政收入,擴大了國民收入范圍;
6.信用卡業務支付方便,減少了現金的流通,減少了社會交易成本,提高了交易的效率;
7.信用卡業務拓展了銀行的盈利渠道,增加了銀行的收入;
8.信用卡的使用更新了傳統觀念,它促進了社會的發展,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
二、完善我國信用卡業務發展的對策
(一)促進銀行信用卡業務的管理體制改革
1.建立成熟的信用卡業務管理體系。
2.建立科學的信用卡賬戶管理平台。
3.完善信用卡業務技術上的缺點。
4.形成差異化的信用卡服務體系。
(二)注重營銷戰略的運用,提升核心競爭力
(三)加強監管力度,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規范
(四)加快完善個人信用徵信體系
(五)優化信用卡業務的使用環境
⑧ 消費信貸對於經濟發展的作用還會增強嗎
據報道,日前相關機構發布的《2017年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12~2016年,我國消費信貸余額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占貸款總額的比重也在不斷提高,未來消費信貸對於經濟發展的支持作用進一步增強。
分析人士表示,從消費金融市場的規模來看,我國個人消費信貸在整體信貸中的佔比不足20%,而歐美發達的市場經濟中這一比例通常在50%以上。其中在我國的個人消費信貸中,住房、汽車類信貸佔到了80%。因此消費金融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未來消費金融在中國還是快速增長的階段,遠遠沒有達到存量市場,希望消費金融可以促進經濟的發展!
⑨ 信用卡都沒有開,為什麼會被列入了消費金融黑名單了
你的身份證,是不是被別人用過啊?
你可以自己打份徵信報告看看,到底欠的是什麼。
望採納
⑩ 如何看待信用卡的普及與總需求的關系
國家在「十二五」期間提出的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經濟結構調整,以及大力倡導消費金融都為信用卡行業發展帶來機遇。
推動移動金融 開創支付新體驗
隨著智能終端的日益普及,移動互聯網勿庸置疑已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而移動支付的需求將對信用卡的營銷創新,產品結構優化,進而做大消費金融,推動內需起到極大推動作用。
發展消費金融 促進消費新增長
通過大力推動消費金融業務,不僅有效提升持卡人的用卡率及忠誠度,為持卡人日常生活提供金融便利,同時憑借信用卡豐富的支付模式,銀行專業化的管理運作,合理引導並擴大了消費,帶動了周邊上下游產業的聯動發展,形成良性循環,對做大內需市場具有實際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