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商業銀行經營三原則是怎樣平衡的
商業銀行經營的三性原則
一、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的基本內容
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一般有三條,即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其中,盈利性是商業銀行經營目標的要求,佔有核心地位;流動性是清償力問題,即銀行能隨時滿足客戶提款等方面的要求的能力;安全性是指銀行管理經營風險,保證資金安全的要求。
二、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之間的辯證聯系
1、三者之間是相互矛盾的。
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三者是相互矛盾的,從盈利性角度看,商業銀行的資產可以分為盈利資產和非盈利資產,資金用於盈利資產的比重越高,商業銀行收取的利息就越多,盈利規模也越大。從流動性角度看,非盈利的資產如現金資產的庫存額越高,商業銀行體系應付提現的能力越強,商業銀行的流動性越強。從安全性角度看,一般情況下,具有較高收益率的資產,其風險總是較大的。為了降低風險,確保資金的安全,商業銀行銀行得不把資金投向收益率較低的資產。
2、三者之間又是協調統一的。
商業銀行經營的首要目標在於盈利,商業銀行在實現這個目標的過程中又要受到流動性與安全性的制約,忽視這兩者,單純追求盈利性,商業銀行的經營必然陷入混亂。因此,現代商業銀行必須在追求盈利性目標的同時,兼顧到安全性和流動性。這各矛盾關系要求商業銀行的管理者必須對「三性」原則之間進行統一協調,只能從現實出發,統一協調,尋求最佳均衡點。對各種風險因素進行綜合計量後得出的收益,才是商業銀行的實際盈利狀況
B. 商業銀行經營管理中「三性」之間的關系
商業銀行"三性"原則之間既有相互統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
統一面:
流動性是商業銀行正常經營的前提條件,是商業銀行資產安全性的重要保證。安全性是商業銀行穩健經營的重要原則,離開安全性,商業銀行的盈利性也就無從談起。盈利性原則是商業銀行最終目標,保持盈利是維持商業銀行流動性和保證銀行安全性的重要基礎。
矛盾面:
(1)商業銀行的安全性與流動性之間呈現正相關。流動性較大的資產,風險就小,安全性也就高。
(2)商業銀行的盈利性與安全性和流動性之間呈反方向變動。盈利性較高的資產,由於時間一般較長,風險相對較高,因此流動性和安全性就比較差。
(2)金融機構的三性問題擴展閱讀:
中小型企業生產經營管理的三性原則:
1、管理的科學性,由管理的內在規律所決定,具有普遍性;
2、管理的技術性,由管理的內在本質所決定,具有程序性;
3、管理的藝術性,由管理領導工作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所決定,具有差異和個體性。
我國人民幣匯率改革堅持的三性原則 在05年匯改之時,我國就提出了人民幣匯率改革必須堅持「三性」原則
我國人民幣匯率改革堅持的三性原則:
1、主動性,就是根據我國自身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決定匯改的方式、內容和時機。匯改要充分考慮對宏觀經濟穩定、經濟增長和就業的影響,考慮金融體系狀況和金融監管水平,考慮企業承受能力和對外貿易等因素,還要考慮對周邊國家、地區以及世界經濟金融的影響。
2、可控性,就是人民幣匯率的變化要在宏觀管理上能夠控製得住,既要推進改革,又不能失去控制,避免出現金融市場動盪和經濟大的波動。
3、漸進性,就是有步驟地推進改革,不僅要考慮當前的需要,而且要考慮長遠的發展,不能急於求成 。
1、安全性,即到期能支付本金;
2、收益性,指有固定的收益;
3、流動性則是指可以將產品變現。
C. 理財三性原則
1.安全性,也就是風險性
「第一,保住本金;第二,保住本金;第三,時刻牢記前兩條。」由此可見,巴菲特有多重視安全性。
任何投資都有風險,安全性是我們在投資時首先要考慮的。這個投資項目有什麼風險?本金會不會虧損?我能接受多大的虧損?合作對象靠不靠譜?等等,這些問題,我們在投資之前,都需要先考慮。
對於投資來說,真正危險的並不是風險本身,而是不知道風險在哪,不知道風險何時會出現。
如果我們只看到投資的收益而忽略風險的話,很可能就會被所謂的高收益所迷惑,而讓自己的本金受到損失,甚至有去無回。
當然,我們也不用過於畏懼風險而束手束腳,不敢投資。
比如很多人因為不懂投資,害怕承擔風險,而把自己大部分的資金都存放在銀行儲蓄,或者只投低風險的項目,表面上看是守住了本金,但其實收益率跑不過通貨膨脹,實際資產在貶值縮水。
不同的投資者對風險偏好是不同的,對風險的敏感度和承受能力也是不一樣的,因此我們在做投資決策時,一定要挑選與自己風險偏好相匹配的產品。
2.收益性,也就是增值性
一般來說,收益性是大家在投資理財時最關注的問題——這個投資能給我帶來多少回報?投資收益率有多少?對我來說收益偏低、適中還是偏高了?在考慮這收益性問題時,很多人會進入誤區。
這個誤區是大家都愛追求收益的最大化,這其實是不對的。
在追求收益最大化的同時,勢必要犧牲資產的安全性,因為高收益的投資,一定是高風險的,但高風險的產品不一定適合每個人,所以我們追求的應該是與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所匹配的收益率,是符合我們實際理財目標的收益率。
3.流動性,也就是變現性
投資理財的目的,就是在我們需要的時候,有足夠的錢可以用。所以在做任何投資時,都需要考慮流動性,也就是變現的可能性。
我們需要考慮兩個層面的因素,也就是資產變現的金額大小和時間快慢,這兩個因素需要綜合考量,再挑選與自己理財目標更匹配的理財產品。
D. 商業銀行三性原則之間存在哪些矛盾
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一般有三條,即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其中,盈利性是商業銀行經營目標的要求,佔有核心地位;流動性是清償力問題,即銀行能隨時滿足客戶提款等方面的要求的能力;安全性是指銀行管理經營風險,保證資金安全的要求。這三性要求有統一性又有矛盾,比如流動性強、安全性高但盈利能力弱。只能從現實出發,統一協調尋求最佳的均衡點。我國在銀行法中明確規定商業銀行是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為經營原則,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
E. 投資、融資問題。請說說你對資產「三性」的認識。
您好!這是分析投資、融資問題的一個基本理論分析框架。
資產「三性」是指回:
1、風險性;
2、贏利答性(贏利性與風險性的矛盾,由capm模型已經解釋);
3、流動性(現金為「王」)。
任何資產都是這「三性」不斷運動、互相牽制的結果。
投資要考慮「三性」,融資也要考慮「三性」,是在選擇「三性」的均衡點。
項目融資就是要利用這「三性」之間的關系為項目關系人特別是項目投資者設計融資方案服務的。
風險的大小取決於人們對事物規律的了解程度。
有時候國家也鼓勵冒風險。如改革、如創新等等。
成功的企業家絕對是冒了當時人們普遍不敢冒的風險,並成功了,因而獲得了較高的報酬率。
F. 商業銀行三性原則之間的矛盾及如何協調 急!!!
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一般有三條,即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其中,盈利性是商業銀行經營目標的要求,佔有核心地位;流動性是清償力問題,即銀行能隨時滿足客戶提款等方面的要求的能力;安全性是指銀行管理經營風險,保證資金安全的要求。這三性要求有統一性又有矛盾,比如流動性強、安全性高但盈利能力弱。只能從現實出發,統一協調尋求最佳的均衡點。我國在銀行法中明確規定商業銀行是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為經營原則,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
一般認為,商業銀行"三性"原則之間既有相互統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盈利性較高的資產,流動性和安全性就比較差.本文通過對資產證券化這一金融創新產品運作機制的闡述,提出了現代商業銀行運用金融創新產品有可能實現"高安全性、高流動性、高盈利性"的"三高"目標.
G. 貸款的「三性」原則在銀行是怎麼操作的
關於銀行貸款抄的基本原則,總結為貸款的「三性原則」,主要表現為:
原則1、安全性
安全性是銀行發放個人或企業貸款三性原則之一,也是銀行首要考慮的問題。銀行貸款的安全性,不僅僅是指借款人還款的安全性考慮,還與銀行當下的資本實力相關,為個人或企業提供大額的貸款,是否會影響銀行其它銀行業務的運轉,和諧、健康、有序的銀行業務需要貸款業務滿足安全性的條件,才能對外發放。
原則2、流動性
銀行向個人或企業發放貸款還需要滿足流動性的原則。一是,借款人可以按期償還銀行的貸款;二是在借款人無力償還銀行的貸款時,貸款抵押可以靈活的變現,同時不發生資本的貶值;三是與銀行企業的資本流動性有關,也就是當銀行向個人或企業發放貸款之後,銀行的存款取現業務可以不受任何的影響,存款取現也需要流動性原則的保障。
原則3、效益性
當然,銀行對個人或企業發放貸款最主要的目的還是貸款業務的利率,也就是需要滿足貸款的效益性原則,也是三性原則中最重要的一點。銀行貸款業務的原則就是,保證安全性與流動性的基礎上,追求最大的利潤,如果銀行向個人或企業發放貸款,沒有響應的收益,貸款發放的可能性較低。
H. 商業銀行三性原則之間的矛盾及如何協調
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一般有三條,即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其中,盈利性是商業銀行經營目標的要求,佔有核心地位;流動性是清償力問題,即銀行能隨時滿足客戶提款等方面的要求的能力;安全性是指銀行管理經營風險,保證資金安全的要求。這三性要求有統一性又有矛盾,比如流動性強、安全性高但盈利能力弱。只能從現實出發,統一協調尋求最佳的均衡點。我國在銀行法中明確規定商業銀行是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為經營原則,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 一般認為,商業銀行三性原則之間既有相互統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盈利性較高的資產,流動性和安全性就比較差.本文通過對資產證券化這一金融創新產品運作機制的闡述,提出了現代商業銀行運用金融創新產品有可能實現高安全性、高流動性、高盈利性的三高 目標. 商業銀行的「三性」原則,是指「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三大原則,安全性原則就是要避免各種不確定因素對其資產、負債、利潤、信譽等方面的影響,保證銀行的穩健經營與發展。流動性原則就是指銀行能夠隨時應付客戶提存,滿足必要貸款需求的支付能力。盈利性嚴重是指銀行在經營活動中力爭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潤,也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費用換取最大的經營成果。 商業銀行的經營原則一般有三條,即盈利性、流動性、安全性。其中,盈利性是商業銀行經營目標的要求,佔有核心地位;流動性是清償力問題,即銀行能隨時滿足客戶提款等方面的要求的能力;安全性是指銀行管理經營風險,保證資金安全的要求。這三性要求有統一性又有矛盾,比如流動性強、安全性高但盈利能力弱。只能從現實出發,統一協調尋求最佳的均衡點。我國在銀行法中明確規定商業銀行是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為經營原則,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
I. 商業銀行必須遵循的三大原則是什麼,如何處理它們間的關系
安全性、效益性、流動性。盈利性是商業銀行經營目標的要求,佔有核心地位;流動性是清償力問題,即銀行能隨時滿足客戶提款等方面的要求的能力;安全性是指銀行管理經營風險,保證資金安全的要求。這三性要求有統一性又有矛盾,比如流動性強、安全性高但盈利能力弱。只能從現實出發,統一協調尋求最佳的均衡點。我國在銀行法中明確規定商業銀行是以效益性、安全性、流動性為經營原則,實行自主經營、自擔風險、自負盈虧、自我約束。 一般認為,商業銀行"三性"原則之間既有相互統一的一面,又有相互矛盾的一面-盈利性較高的資產,流動性和安全性就比較差.本文通過對資產證券化這一金融創新產品運作機制的闡述,提出了現代商業銀行運用金融創新產品有可能實現"高安全性、高流動性、高盈利性"的"三高" 目標.
商業銀行的「三性」原則,是指「安全性、流動性、盈利性」三大原則,安全性原則就是要避免各種不確定因素對其資產、負債、利潤、信譽等方面的影響,保證銀行的穩健經營與發展。流動性原則就是指銀行能夠隨時應付客戶提存,滿足必要貸款需求的支付能力。盈利性嚴重是指銀行在經營活動中力爭取得最大限度的利潤,也就是以最小的成本費用換取最大的經營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