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誰有中國人民銀行信用評級機構備案的全部評級機構的名單
北方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福建中誠信信用評級咨詢有限公司
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
江蘇東宇國際咨詢評估有限公司
雲南國聯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標准普爾評估有限公司
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長城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
江蘇遠東國際評估咨詢有限公司
中國誠信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廣州南方誠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
安徽省資信評估公司
廣東聯信評估有限公司
寧夏金融資信評估公司
上海遠東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中債資信評估有限責任公司
新華遠東中國評級
上海新世紀資信評估投資服務有限公司
中誠信證券評估有限公司
山東省信譽評級總公司
陝西同盛資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
聯合信用評級有限公司
山西信保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
黑龍江聯合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
杭州聯合資信評估咨詢有限公司
深圳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
惠譽國際信用評級有限公司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東方金誠國際信用評估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
鵬元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2. 在哪裡可以看到全國各家銀行的信用評級情況
獲標准普爾調升評級的7家中國金融機構
獲評級調整的銀行
信用評級
基本財政實力評級
調整後
調整前
調整後
調整前
中國銀行
BBB+
BBB-
C
D+
中國建設銀行
BBB+
BBB-
C
D+
中國工商銀行
BBB+
BBB-
C
D+
交通銀行
BBB-
BB+
C
D+
中國中信集團公司
BB+
BB
中國農業銀行
BBBpi
BBpi
廣東發展銀行
Bpi
CCCpi
3. 金融機構評級包括哪些
金融機構評級包括商業銀行評級、保險公司評級、擔保公司評級、基金公司評級、證券公司評級等。
4. 誰有中國人民銀行信用評級機構備案批準的山東省評級機構的名單
《徵信業管理條例》明確中國人民銀行及其派出是徵信業監督管理部門,依法履行對徵信業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運行的監督管理職責:一是制定徵信業管理的規章制度;二是管理徵信的市場准入與退出,審批從事個人徵信業務的,接受從事徵信業務的徵信的備案,定期向社會公告徵信名單;三是對徵信業務活動進行常規管理;四是對徵信、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運行以及向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報送或者查詢信息的遵守《徵信業管理條例》及有關規章制度的情況進行檢查,對違法行為進行處罰;五是處理信息主體提出的投訴。
5. 哪些金融機構有資質可以做信用評級
如果是真正意義上的信用評級的話,證監會在資本市場貌似 目前發了4個牌照 聯合 大公 中誠信 新世紀
6. 世界上有幾家金融評級機構是哪幾家
穆迪,標准普爾,惠譽國際是最有名的,前兩家都是美國的,第三家是法國的,但是高盛掌握了20%的股份,間接地被美國人所控制。
7. 商業銀行監管評級1-6級中每一級中還分幾個等級
評級結果具體分為6個級別、15個檔次以及23個評級定量指標(均可以從「1104工程」的非現場監管信息系統中提取),其中1級-3級各有3個檔次、4級-6級各有2個檔次,越大的數字表明越低的級別和越高的監管關注程度。
綜合評級為4級和5級的銀行被認為是有問題的機構,評級結果為5級-6級的商業銀行為高風險商業銀行,綜合評級為5級的銀行需要給予持續的監管關注並限制其高風險的經營行為,綜合評級為6級的銀行應盡快啟動市場退出機制、予以關閉。
監管評級對資本充足狀況較為關注,明確規定資本充足率低於8%的銀行,評級結果不應高於3級;若低於8%且呈下降趨勢,則綜合評級結果不應高於4級。
(7)金融機構評級名單擴展閱讀
綜合評級等次
根據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綜合評分,對應取得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綜合評級等次。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綜合評級分為五級:
1級—良好:綜合評分在85分以上。
2級—一般:綜合評分在75分至85分之間。
3級—關註:綜合評分在60分至75分之間。
4級—欠佳:綜合評分在50分至60分之間。
5級—差:綜合評分在50分以下。
評級的周期:
評級周期為一年,即監管人員每年應對股份制商業銀行進行一次年度評級。監管人員應在年度結束後4個月內根據銀行上一年度情況完成對銀行的評級。
評級結果的披露,評級結果由監管部門向有關部門通報,暫不向公眾披露。何時需對外披露由監管部門決定。
8. 穆迪調低了中國哪些金融機構的評級
中國銀行新的評級為D-,中國建設銀行新的評級為E+,中國光大銀行新的評級為D-,招商銀行新的評級為D-,廣東發展銀行新的評級為E+,中國工商銀行新的評級為E+,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新的評級為D-,深圳發展銀行新的評級為E+。
9. 國內三大信用評級機構有哪些想了解一下國內評級市場
先說說國際三大評級機構,標准普爾(S&P),穆迪(Moody's),惠譽國際(Fitch Ratings),這三大評級機構一直想進入我國市場。目前我國對評級市場實行保護政策,這國際三大評級機構根本拿不到在國內開展業務的資質。
國內本來有五大政府各部門發的全牌照的資信評級機構,分別為中誠信國際,聯合資信,大公國際,上海遠東資信,上海新世紀評級。上海遠東和新世紀市場份額很小,只有市場不到5%的份額,而上海遠東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退出了評級市場。現在資本市場評級業務只剩下四家了,中誠信,聯合,大公瓜分了資本市場95%以上的份額,上海新世紀基本忽略不計,市場影響力非常小。目前來看,聯合資信占據評級市場一半以上的業務,為國內最大的評級機構。
像國內這些央企,地方企業還是民企之類的企業,包括銀行,城商行,保險公司之類的金融機構,如果他們要在資本市場進行融資,就是說發行固定收益債券的話,國家規定必須進行評級,評級的後的結果級別表示這些企業在債券到期後的償付能力,像國家電網發行短融就是由聯合資信評級的,建設銀行發行次級債也是由聯合資信評級的,這兩個企業都是最高等級AAA級,表明它們的抗風險能力最高,償付能力最強,投資買固定收益債券的機構不用擔心。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看中國政府不開放這塊市場,它們只有曲線進入國內市場,只能以參股的方式進入,像穆迪參股中誠信49%的股份,惠譽參股聯合資信49%的股份,只有標普正在與另外兩家談參股的事宜。
國內三大評級機構說得就是中誠信國際,聯合資信,大公國際,這三家為國內三大評級機構。
10. 中國有金融評級機構嗎和監管機構的關系是怎樣的
金融機抄構信用評級的主要分析項襲目可分為:外部環境分析、經營管理狀況分析、業務及其風險分析、資產質量分析、籌資能力分析、清償能力分析。
其主要涉及以下內容:
(1)金融機構經營管理與業務發展水平。
(2)資產質量與財務狀況,包括資本充足率、貸款收益率與穩健程度、財務穩定性、支付能力等。
(3)外部環境,包括行業發展狀況、經濟發展情況、政策法規的變動、外部支持因素等。
(4)值得注意的突出問題:是否存在支付危機,是否有違規違法行為,高級管理人才的變更,大的政策出台對其有無大的影響,是否存在道德風險問題等。
可參照國際信用評級慣例,信用等級的設置採用三等十級制,即AAA、AA、A、BBB、BB、B、CCC、CC、C、D,對每一個信用級別分別規定具體的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