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消費金融市場未來誰是主角
南都金融研究所與萬穗金融研究院發布的《2017新青年消費金融白皮書》顯示,以80後、90後為代表的新青年人群正在成長為消費主力。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這一人群推崇更高品質的生活品質,是願意花錢,也是更懂得花錢的一代。
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根據2016年國家統計局數據,80、90後人群合計4.1億人,共佔比30%。隨著90-99年出生人已步入18-27歲,消費能力逐漸提升,成為引領消費的新人群。根據艾瑞咨詢最新發布的《2017消費金融洞察報告》,短短4年,互聯網消費金融交易規模從60億猛增到4367.1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17%。
❷ 銀行工作6年,打算去消費金融或者小貸公司,這個行業目前發展如何
入行接近五年,個貸中心做了三年多,收入也不錯有20多一點點。最近也打算去小貸回或者消費貸款公司應聘答團隊經理或者區域經理。帶幾個人跑市場做KPI很鍛煉人,勇敢決定。銀行不再是鐵飯碗,各種指標壓力大,而且事情不專一,個人認為未來幾年銀行會遭遇斷崖式下滑,早點出來闖盪比較好~ 來自職Q用戶:匿名用戶
我覺得如果銀行沒發展,去小貸不失為好去處,小貸給的空間比較大 來自職Q用戶:庄女士
❸ 消費金融目前的競爭格局是怎樣的
互聯網技術加速了我國消費金融市場的轉型,線上授信的方式和速度給了消費者回不同以往答的消費體驗。目前的行業格局正呈現出銀行系、產業系、電商系、P2P系等多線系網路鏈條的擴張發展格局。1.2010年,第一批銀行系試點消費金融試點的公司,如北銀、捷信、中銀和錦城等;作為最早的一批,大部分都帶有很強的實驗性質。2.2013年,第二批產業系試點消費金融公司,如蘇寧、海爾等;供應鏈核心企業入場,主要出於促進銷售。3.在2014年,互聯網電商系悄然入局,紛紛涉足消費金融,如京東推出了「京東白條」,阿里推出了「天貓分期」、「螞蟻花唄」等產品。4.2014年後,日益壯大的P2P網貸平台看準機會爭相入局,許多民間資本開始在這一領域試水,雖然很多公司沒有使用「消費金融」一詞,但其所從事的業務與消費金融並無區別
❹ 消費金融未來有哪幾類發展趨勢
第一類:結合消費場景的消費金融。通過與線下的3C賣場進行合作,為消費者提供電子產品的分期付款業務,但是這種模式對於消費金融公司來說運營成本較高,對於自動化審批要求高。同時消費金融公司的運營成本高,風控難度較大,各家公司目前都通過自有的數據積累建立風控模型、拼概率、高息覆蓋高風險等方式進行經營。
第二類:直接發放個人貸款的消費金融。相比結合消費場景的消費金融,這種直接發放現金貸款的消費金融風險把控更難,一方面競爭比較激烈,而且基本也是採用大量人力進行推廣,公司運營成本較高,在加上國內的機構在實收資本的基礎上放大杠桿來吸引投資人,這樣造成消費金融公司的融資成本較高,通過放大資金杠桿進行放貸,同時也放大了經營風險。而且顧客的貸款意圖難以掌控,從而造成壞賬率過高。
第三類:校園市場分期。校園市場分期基本可以定位為校園電商平台,因為給學生放貸存在法律風險和道德風險學生並無收入來源,存在還款能力的問題,而且學生放貸學生一旦出現壞賬基本都要父母進行代償,如果一旦出現集體事件,國家肯定會立馬禁止,這樣增加了金融公司的經營風險,目前很多公司基本定位為電商平台的消費賒賬服務,這樣避免法律風險,通過低利率和商品差價來維持企業發展,通過獲取用戶數據通過資本市場進行融資。
❺ 大家如何看待消費金融市場的火熱
對於這么一個市場的火熱,我感覺肯定是這個時代發展的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