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金融投資 > 互聯網金融財務風險

互聯網金融財務風險

發布時間:2021-07-19 23:06:15

⑴ 互聯網金融公司的財務風險主要受哪些因素影響

財務風險外部因素 財務風險產生的外部原因是因為企業外部環境具有復雜性。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復雜多變,作用於企業財務管理的宏觀環境錯綜復雜,這是企業產生財務風險的外部原因。企業財務管理活動外部影響因素包括自然因素

⑵ 求助企業的財務風險與防範的國內外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國外研究現狀
西方國家的並購實務已經歷了五次並購浪潮,因而與並購相關的研究成果也相當豐富,現有文獻主要集中於並購動因與經濟後果、目標企業的搜尋、篩選與價值評估、並購融資與支付方式、並購風險和並購後整合等方面。
1.關於跨國並購的動因研究。現有研究認為企業主要是為了:(1)獲得新的資源和技術;(2)多元化;(3)快速進入外國市場;(4)獲得協同效應而進行跨國並購。Markides和Williamson(1994)認為基於核心能力進行的多元化並購有優勢。
2.關於跨國並購的經濟後果研究。關於(跨國)並購的經濟後果。現有研究大都表明,並購有助於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Markides和Williamson(1994)認為基於核心能力進行的多元化並購有優勢。Bettis和Montgomery(1992)等在考察西方企業在80年代中期以來所採取的策略後認為,企業的不同業務如果可以分享其己具備的核心能力,則往往可以使整個企業獲取成本或其他競爭優勢。④Hin(1994)在對美國過去30年間實施過混合並購的大型跨國公司進行研究後發現,絕大部分獲得充足利潤回報的公司是圍繞其核心能力進行多元化並購和經營的。⑤
3.關於目標企業的搜尋研究。搜尋理論(Search Theory)的研究始於1942年二戰時為消除來自大西洋德國潛艇的威脅,美國海軍反潛研究小組所進行的工作。由於搜尋理論軍事色彩濃,保密性強,故國內外公開發表的文獻資料相對較少。Jacques Crémera等(2006)在對有相互關聯的潛在購買者的拍賣行為進行研究後認為,盡管一般情況下獲取全部收益是不可能的,但通過設計搜尋計劃可以最大限度地獲取收益。
4.關於目標企業的篩選研究。Salter和Weinhold(1979)將戰略匹配的概念引入並購研究領域,以此作為目標企業篩選的標准之一。Harrison等(1991)則對匹配的相似性標准提出質疑,認為並購雙方資源的差異性是協同效應的來源並帶來了更高的長期績效。
5.關於目標企業的估價研究。企業價值評估的理論與方法主要有Fisher創造和發展的凈現值法,Weston提出的股利增長模型,Rappaport提出的未來現金流量方法,Copeland等建立的公司市場價值的估值模型以及Stern Stewart等提出的經濟附加值(EVA)價值評估模型等。
6.關於並購融資與支付方式研究。Stulz(1988)指出,管理層保持公司控制權和個人私利的意圖會影響並購融資決策,成長性企業可能會求助於債務融資以維持管理層所有權水平和表決權。Faccio和Masulis (2005)發現對公司治理的關心和債務融資約束的權衡會影響到並購支付方式的選擇;由於外國股票存在更大的交易成本、更低的流動性和及時性,信息不對稱更嚴重,因而與國內並購相比,跨國並購更常使用現金支付。
7.關於並購風險研究。Sarkar等(2006)描述了怎樣運用條件型支付(collars)、盈利能力支付計劃(earn-outs)以及或有估價權來管理並購風險。Reuer等(2004)的研究表明,缺乏國際和國內並購經驗的企業在並購高科技和服務型行業的目標企業時傾向於運用或有支付來緩解並購風險。
8.關於並購後整合研究。Kearney(1999)對1998-1999年全球發生的115項並購交易進行了調查,其中53%的被調查者將並購失敗的主要原因歸於整合失敗。因而,國外理論界和實務界均非常重視並購後的整合:現有文獻主要從文化、人力資源等方面對並購的整合進行了研究;在並購實務上,有許多專門為並購整合提供建議咨詢服務的機構。
國內研究現狀
國內學者就中國企業跨國並購存在的問題、並購目標的搜尋、融資與支付方式以及並購後的整合等問題展開了研究,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學者們經過研究後認為,中國企業跨國並購存在著:(1)並購對象大多為海外績效低下或破產的企業;(2)企業整體競爭力弱,體制約束問題嚴重;(3)缺乏跨國並購戰略,並購計劃准備不足;(4)缺乏國際型人才,整合管理能力弱;(5)政府管制過多,法律體系尚不完善;(6)資金不足,缺乏中介機構支持等問題(賈名清和方琳,2007)。盡管如此,通過跨國並購獲取核心技術依然是中國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的有效途徑(吳添祖和陳利華,2006)。實證研究也表明,中國企業跨國並購行為可以促進國家經濟增長(潘勇輝,2007)。
「走出去」的企業從事並購時應如何尋找並購目標呢?張金鑫(2006)認為,不應以目標企業符合若干條件為標准,而應從並購雙方資源匹配的角度尋找並購目標才能成就完美的並購。
與國內並購不同,跨國並購的融資方式與支付方式更加多樣化和復雜化,因此,在設計跨國並購的融資支付方式時需要考慮目標公司控制權獲得、流動性變化、公司資本結構、稅務等因素(季成和任榮明,2007)。
整合失敗是一些中國企業跨國並購失敗的主要原因,而企業生命周期的吸引與沖突是導致我國企業跨國並購整合失敗的深層次原因(康曉劍和劉思峰,2007)。為避免並購整合失敗,除了加強並購的可行性研究並進行詳細的並購前調查外,要正確分析研究並購雙方的資源特徵,充分考慮組織文化差異、民族文化差異,正確選擇並購後資源整合模式(李廣明,2006a),在眾多資源整合模式中,系統整合式、供應鏈導向式或技術導向式、充分式或集約式的整合模式比較適宜於中國企業跨國並購後的資源整合(李廣明,2006b)。

⑶ 目前接入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分析技術平台的P2P平台有哪些

正規合規的P2P平台需要接入,而且目前不合規的平台也建議各位不要考慮了,畢竟合規的平台才有保證,具體查看可以到你想要查詢的平台官網的信息披露查看,所有正規P2P平台都需要信息披露的。

⑷ 互聯網財務金融,會成為互聯網經濟下一個風口嗎

8.3億,這是截至2016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活躍用戶的總量數字,位居全球第一;

22萬億人民幣,這是2016年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總量,全球領先;

77%,這是2017年中國移動電子支付的普及率,遠超其他任何國家。

上個月的2017年雙11購物節,全網總銷售額突破2500億元,移動端銷售佔比超過91%。

幾個簡短而鏗鏘有力的數字,展示了一個無可爭議的事實:中國已經是一個建立在移動互聯網基礎上的信息社會,電子商務、移動支付和網路金融已經深深滲透到了主流社會群體的日常生活。當今的時代,一切傳統的事物都在擁抱移動互聯網,搭上信息高速互聯的快車道。互聯網經濟的影響力超過了曾經最瘋狂的想像,而這種影響力仍將在未來多年保持高速增長。


在這樣的背景下,互聯網財務管理服務市場迅速崛起,如今已成燎原之勢。

1、財務管理:從傳統到移動互聯的跨越

這些天,知乎有一個話題在討論卡牛信用管家如何幫助客戶管理信用卡、貸款和信用數據。話題下的答主都表達了相似的觀點,認為卡牛會成為未來普通消費者管理自身信用的一個中樞級應用,並在金融機構與廣大客戶之間架起一座高效率溝通的橋梁。

中國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崛起,給卡牛這樣的個人財務管理應用創造了龐大的市場機遇。隨手科技推出卡牛管家不過數年,它已成為上億用戶的必備應用。過去,我們面對錢包里五花八門的儲蓄卡、信用卡往往頭痛不已,記不住余額、還款日之類的狀況時有發生;如今,卡牛不僅徹底解決了銀行卡管理的難題,更能進一步幫助客戶申請信用卡、獲取貸款,深度參與到人們的金融活動之中。互聯網對個人財務管理的顛覆效應,由此可見一斑。

作為隨手科技的拳頭產品之一,卡牛信用管家也是隨手科技構建互聯網時代用戶財務管理體系一個重要環節。在市場摸爬滾打數年之後,隨手科技率先提出了財務金融這一全新理念,意圖在個人財務管理市場掀起一場互聯網革命。

2、財務金融:給金錢注入活力

什麼是財務金融?一個簡單的例子就能一目瞭然。

收入不錯,存款不少,看到新出的手機、包包流口水,毫不猶豫下單買買買,余額不夠信用卡來湊……月底想看看收支狀況,結果研究半天都搞不清楚,只知道錢包癟下去許多。這就是大多數人日常對待個人財務活動的狀態。

收入不錯,存款不少;在隨手記等應用的幫助下堅持電子記賬,對自己的收支狀況、存款和負債清清楚楚,對未來的現金流變化心中有數;任何大筆支出都要匹配應用中創建的個人計劃,保證財務狀況健康有序;閑置資金充分利用,利用隨手記、卡牛尋找最合適的低風險高收益投資方式,多種渠道分散投入,獲得工資外資本收入……以上,就是財務金融理念的具體表現。

相比傳統的財務管理,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

第一,低成本。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通常以免費應用的形式推出,可以獲得非常龐大的用戶體量,大大降低每位用戶的平均管理成本,因此能夠為客戶提供免費或價格非常低廉的專業級服務。例如,率先提出互聯網財務金融概念的隨手科技,旗下的隨手記等應用如今已有億級的用戶規模,而其提供的主要服務均為免費使用。

第二,數據來源更可靠。如今人們的財務生活高度依賴互聯網、全面實現電子化處理,意味著財務金融所需要的基礎數據可以非常容易地通過移動應用來集中獲取和管理,省去了手工記賬的繁復,極大提升了數據的可靠性。比如隨手科技的卡牛應用就可以統一管理用戶全部的銀行卡相關信息,不漏掉任何一筆賬單、消費。在全面、可靠的數據幫助下,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就有了堅實的服務基礎。

第三,管理服務更加專業。在詳實的數據幫助下,互聯網財務金融應用就可以依託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為每一位用戶提供高度專業化的財務管理方案。傳統的理財管家依賴的是個人的知識和經驗,而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依託的是數以億計用戶匯集的龐大資料庫,在高水平的計算平台幫助下分析出不同狀態下用戶的最佳財務策略,其專業性、有效程度遠超一般的理財方案。

第四,服務范圍非常全面。財務金融理念的核心是挖掘金錢的價值,這就需要對每一分收入都「斤斤計較」。基於自動化平台的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能夠全面考慮用戶財務生活的方方面面,從簡單的收支分析到高級別的投資方案都能兼顧。例如,用戶使用隨手記應用就能一站式處理自己所有的金錢來往活動,簡單操作即可評估不同投資計劃、支出計劃的未來收益和風險,並獲得最適合自己的專業意見。

第五,明顯降低財務風險。在大量數據和成熟演算法的幫助下,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在給出管理方案和意見時,能夠最大程度減少用戶的財務風險。平台可以自動辨識高風險的投資和支出選擇,減少這類活動在整個方案中的佔比,同時在已有活動出現危險信號時立即給出反饋,使用戶可以及時調整、避免損失。

第六,充分保護個人隱私。在一系列先進技術的幫助下,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能夠最大程度保護客戶隱私,避免敏感信息泄露。由於關鍵環節都不會經過人手處理,而是由復雜加密的機器演算法保護,用戶無需擔心自己的財務信息被外人獲知。隨手科技的幾款應用已經有上億用戶,卻從未發生任何隱私安全事故。

對於大眾來說,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相當於定製化、個性化、私密化的貼身高水平金融管家。據分析,一個年收入50萬元的典型中產家庭,僅僅通過轉向隨手記這樣的財務金融服務,就能將資金的平均收益率提升至少兩個百分點,同時大幅降低家庭的財務風險。

4、財務金融服務將成為互聯網經濟下一個風口

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需求高水平財務金融服務的用戶、家庭數量也在飛速增長。據第三方機構調研顯示,未來中國的消費級財務管理市場的潛在規模可達萬億元的水平。

2017年是互聯網財務金融服務市場的啟動元年。如今,這一市場已經有了可觀的用戶基礎和重量級的投資支持,接下來只需要喚起廣大消費者的財務管理意識,讓財務金融的理念深入人心,整個市場很快就會迎來爆發期,前景不可限量。而在市場未來的競爭中,能夠占據主導地位的玩家必然是已經占據先機、掌握大量用戶資源的企業。可以預料,財務金融這個風口,未來會誕生國內IT產業的新一家巨頭。誰將成為這場角逐的勝利者,我們拭目以待。

⑸ 當前互聯網金融主要工作有哪些

互聯網金融涵蓋的范圍比較廣泛,一般最常見的是網上銀行,p2p理財專。將金融業務引入屬互聯網進行辦理應該都稱的上是互聯網金融 。
互聯網金融的工作主要圍繞以下方面展開:
其一,互聯網金融管理制度尚未健全。
其二,互聯網金融定價機制尚未統一。
其三,互聯網金融財務信息存在安全隱患。
其四,互聯網金融財務風險應對能力不足。
根據存在的問題展開工作,解決問題也是互聯網金融的當務之急。

⑹ 網路金融風險的網路金融中的主要風險分析

傳統銀行所面臨的風險,比如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和市場風險,在網路銀行的經營中仍然存在,只不過在表現形式上有所變化。這里將討論的是網路銀行所特有的風險:操作風險、市場風險、信息風險、信譽風險和法律風險。
(一)操作風險。操作風險指源於系統可靠性、穩定性和安全性的重大缺陷而導致的潛在損失的可能性。操作風險可能來自網路金融客戶的疏忽,也可能來自網路金融安全系統及其產品的設計缺陷與操作失誤。操作風險主要涉及網路金融賬戶的授權使用、網路金融的風險管理系統、網路金融他金融機構和客戶間的信息交流、真假電子貨幣的識別等。目前,網路金融對進入金融機構賬戶的授權管理變得日益復雜起來,這一方面是由於計算機的處理能力得到日益增強,另一方面是客戶的地理空間位置變得更加分散,也可能是由於採用多種通訊手段等因素造成的。
(二)交易風險。交易風險是指投機者利用利率、匯率等市場價格的變動進行關聯交易,給金融資產的持有者帶來損益變化的不利影響。由於網路信息傳遞的快捷和不受時空限制,網路金融會放大傳統金融風險,導致市場價格波動風險、利率風險、匯率風險發生的突然性、傳染性增強,危害也更大。金融網路化給投機者帶來了機會,他們會在股市、匯市、期市進行大量關聯交易,導致金融市場跌宕起伏,從而可能會在極短的時間內給一國經濟予致命打擊。在金融網路化、全球化不斷加深的今天,國際游資對證券市場的沖擊和股票投資者的非理性操作是證券市場動盪的根源,也是網路金融最大的潛在風險。
(三)信息風險。信息風險是指由於信息不對稱或信息不完全導致網路銀行面臨的不利選擇和道德風險引發的業務風險。由於網路金融的虛擬性,一切金融往來都是以數字化在網路上得以進行,網路市場上商業銀行與客戶間信息處於嚴重的不對稱狀態,客戶將會比在傳統市場上更多地利用信息優勢,形成對網路銀行不利的道德風險行動。
(四)信譽風險。信譽風險是指網路金融交易者的任何一方不能如約履行其義務的風險。由於網路金融虛擬性的特點,與傳統金融相比,金融機構的物理結構和建築的重要性大大降低。交易雙方互不見面,只是通過網路發生聯系,這使對交易者的身份、交易的真實性驗證的難度加大,增大了交易者之間在身份確認、信用評價方面的信息不對稱,從而增大了信用風險。對我國而言,網路金融中的信用風險不僅來自服務方式的虛擬性,還有社會信用體系的不完善而導致的違約可能性。信譽風險可能來自網路金融出現巨額損失時,或者出現在網路金融的支付系統發生安全問題時,社會公眾難以恢復對網路金融交易能力的信心。一旦網路金融提供的虛擬金融服務產品不能滿足公眾所預期的水平,且在社會上產生廣泛的不良反應時,就形成了網路金融的信譽風險。或者,如果網路金融的安全系統曾經遭到破壞,無論這種破壞的原因是來自內部還是來自外部,都會影響社會公眾對網路金融的商業信心。
(五)法律風險。法律風險來源於違反法律、規章的可能性,或者有關交易各方的法律權利和業務的不明確性。銀行通過互聯網在其他國家開展業務,對於當地的法規可能不甚了解,從而加劇了法律風險。有關網路的法律仍不完善,如電子合同和數字簽名的有效性,而且各國情況也不一樣,這也加大了網路銀行的法律風險。當前,電子商務和網路金融在許多國家尚處於起步階段,缺乏相應的網路消費者權益保護管理規則及試行條例。因此,利用網路及其他電子媒體簽訂的經濟合同中存在著相當大的法律風險。

⑺ 互聯網消費信貸的發展及風險分析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消費金融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2014年到2019年我國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快速擴張,從187億元上升至接近16.3萬億元。在監管政策的不斷完善下,互聯網消費信貸市場也進入了規范發展的階段。但目前市場上的消費貸產品同質性仍然較高,集中於購物、旅遊等消費場景,未來有待進一步細化。從互聯網消費信貸模式來看,輕資產助貸模式已經成為了互聯網巨頭消費貸款主要模式。

規模快速增長

互聯網消費貸指的是金融機構、類金融組織及互聯網企業等藉助互聯網技術向消費者提供的以個人消費(一般不包括購買房屋和汽車)為目的,無擔保、無抵押的短期、小額信用類消費貸款服務,其申請、審核、放款和還款等全流程都在互聯網上完成。與傳統消費金融相比,互聯網消費金融業務資金成本更低,同時審批效率更高,在大數據和金融科技的幫助下能夠進一步減少信息不對稱問題。我國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從2014年的187億元上升至2018年的9.1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70%,2019年我國互聯網消費信貸規模約在16.3萬億元左右。

⑻ 網路借貸的風險分析

1、網路交易的虛擬性,導致無法認證借貸雙方的資信狀況,容易產生欺詐和欠版款不還的違約糾紛。權
2、網路平台發布的大量放貸人信息中,有不少是以「貸款公司」、「融資公司」等名義對外發放貸款。而事實上,必須是經國家批準的金融機構方可從事信貸融資等金融服務,擅自從事金融活動者往往會因為「非法集資」、「非法吸引公眾存款」,擾亂金融管理秩序而被追究法律責任。
3、如果貸款經由網路平台代為發放,那麼在網路平台疏於自律,或內部控製程序失效,或被人利用等情況下,則可能出現捏造借款信息而非法集資的情形。

⑼ 互聯網金融對企業財務管理有哪些優化策略


(一)加強風險管理 在互聯網金融發展的背景下,對於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產生了重要一影響,其中造成財務風險就是不利影響之一。因此,在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其進行財務風險管理的加強,使其能夠在安全性較高的背景下進行工作的開展,從而充分保證財務安全,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在進行加強風險管理工作開展中,應該重視以兩個方面作為加強的主要方式。一方面,政府應該重視當下發展背景下對於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影響,從而能夠出台相關的管理體系,從而能夠避免由於互聯網金融發展對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響。同時,應該重視相關法制體系的建立,保證互聯網金融能夠在法律的監督下發展,從而間接性保護企業財務管理安全性。另一方面,企業應該重視加強財務管理的風險辦理加強,在日常的工作與發展的過程中不斷提高相關財務管理人員的思想認知,為財務工作的開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礎。同時要不斷加大能力培訓,使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有效面對風險,高效處理風險,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二)提高思想認知 在當下快速發展的環境背景下,互聯網金融已經成為了常態化發展趨勢。因此,企業應該重視這一發展趨勢,能夠不斷對內部財務管理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思想認知的充分提升,從而保證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穩定高效開展,為企業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前提。通過不斷培訓與提升,使財務管理人員能夠明確當下發展背景下自身工作的重要性,不斷加強自我能力,促進企業穩定發展。
(三)重視人才培養 在企業發展的過程中,應該重視對相關財務管理人才的培養,為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奠定基礎。在互聯網經濟快速發展的環境背景下,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受到嚴重影響,企業應該重視這一發展背景,能夠強化自身人才儲備,促進財務管理工作高效開展,滿足當下時代發展要求。 隨身互聯網經濟的快速發展,對於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產生重大影響,企業應該明確發展要求,提高防範意識,不斷加強自身財務管理能力,充分滿足_下時代發展的高度要求,最終則能夠促進企業的穩定發展。
來源:錦綉·下旬2021年3期

閱讀全文

與互聯網金融財務風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4500和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531
匯添富醫療基金001417還能漲嗎 瀏覽:583
2008年鎳價格 瀏覽:145
信託地產通道 瀏覽:396
用車貸款怎麼貸 瀏覽:55
創鑫貸理財 瀏覽:451
投資者的理財意識風險 瀏覽:975
悟空理財與pro 瀏覽:546
股指期貨第四次調整 瀏覽:581
微粒貸貸款的利弊 瀏覽:424
歡樂頌2外匯交易系統 瀏覽:525
信託資金的風險 瀏覽:650
黃金外匯110 瀏覽:193
富人理財方法 瀏覽:627
中山市小額貸款銀行 瀏覽:177
民生銀行電子外匯轉賬 瀏覽:729
外匯轉賬交稅 瀏覽:918
外匯暴利方法 瀏覽:65
廈門諾亞理財 瀏覽:251
中信擔保理財 瀏覽: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