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大離岸金融中心有哪些
四大離岸金融中心:
倫敦離岸金融中心、紐約離岸金融中心、新回加坡離岸金融中心、加勒比海地答區離岸金融市場。
② 四大離岸金融中心有哪些
中國的四大金融中心分別是:香港,北京,上海,深圳
1、香港
首先,香港作為排名紐約,倫敦之後的第三大全球金融中心,又是中國最大的離岸金融市場,理應排在國內金融中心之首。
2、北京
四大金融中心排名第二的是北京,北京極其的剋制,早在上世紀90年代時,就明確將中國的國際金融中心規劃給了上海,甚至說看著上交所和深交所如火如荼,到後來將創業板劃撥給深圳,北京也無動於衷,僅僅是承接了新三板的差事。
3、天津環球金融中心
天津環球金融中心位於天津市和平區,海河開發第三節點,它是一座集336.9米世界級地標寫字樓、一座各國首腦首選下榻的超五星級聖·瑞吉斯酒店(即津門酒店)、兩座世界商業領袖入住的國際公寓、一座配套的服務式公寓和國際精品商業為一身的具有城市地標性的高端城市綜合體。
4、重慶環球金融中心
重慶環球金融中心,,位於中國重慶解放碑中央商務區中心。項目總佔地面積約為5,8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為204,700平方米。建築高度為339米,為西部地區第一高樓,重慶環球金融中心裙樓定於2014年1月開業,塔樓定於2014年年底完工,總體定於2014年交付使用。
(2)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國家名單擴展閱讀:
金融的核心是信用,是保障,是健全完善,公平公正的制度及法律體系,而要在國際上站穩腳跟還必須具備世界主流國家的運行規則和資本的自由流動。
單就資本的自由進出和流動來看,內地的任何城市短期類都無法取代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這也就是說,在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中,如果在內地資本完全開放前,香港要是掉下來了,上來的也必然不是北上深,或許最得益的還屬新加坡。
香港並非一朝一夕成就今天的地位,金融規則的制定最早來源於英國。殖民時期,為了方便亞太區各個殖民地資本和貿易的統籌,香港金融中心的雛形便應運而生。
在90年代前,又因為全球產業鏈分工,亞洲四小龍迎來了高速的發展,香港自然也不例外,在這段期間,香港產生了一大批不錯的上市公司,香港的金融業也迎來了騰飛。
而後隨著香港的回歸,一國兩制又很好的保留了香港金融中心的根基,不僅如此,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國際資本也需要對當時封閉的中國進行資產配置。
③ 離岸金融在全球經濟中的作用有哪些
1.離岸金融中心本身通常 處於缺乏資源的小型 經濟體,它們為這些 經濟體帶來了打破 發達市場 對金融資源壟斷,公平分配金融資源,從而帶動經濟 增長的契機。例如,盧森堡的金融服務占 其全部GD P的1 /3,和全部稅收的40 %,成為全球最富裕的 國家之一 。而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開曼、澤西等在這方面的特徵更加突出。這些國家為了刺激經濟發 展、創造收入來源、增加就業機會而競相採取特殊政 策、開放金融市場、提供稅收和監管優惠,以吸引外 國銀行和投資者在當地設立機構,從事銀行和其他金融 業務。這些政策的實施,促進了離岸金融中心所在地區的經濟增長,使許多這類經濟弱小國家進入最 富裕國家行列。據估算,自1980年至20 09年,離岸金融中心所在國家/地區 人均GD P年增長率 為3. 3%, 高於世界 整體 的1.4 5 %。全 球主 要離岸金融中心已成為最富裕的國家/地區。
全球人均GDP最高的16個國家/地區($『000,2006)
2.離岸金融中心本身對投資的需求有限 ,其作用是 作為特殊通道,向在岸市場配置資金。例如,20 08年印度4 4%的外國直 接投資F DI來自模里西斯OFC巴西全部FD I的1/ 3以上 來自離岸金融中心。考察發現:某一離岸金融中心的FD I每增加1美元 ,會導致其臨近的新興市場FD I增加7美分 。
據考察,1990 - 2006年距離離岸金融中心最近的新興市場受到的F DI正面 外生效 應最 大-因為這些市場通過離岸金融中心吸引的F DI最多(B la n c o , 2010) 。
3.離岸金融中心的成本優 勢對其他信貸市場形 成競爭壓力,包括稅 收競爭、降低在岸 市場 融資成本及 政府稅收 ;同時由於 監管、營 運、資金成 本更低,離岸金融中心的存款利率更高,為投資者帶 來財富增值。
4.有些公司在與其他國家公司建立跨國合資企業JV時,由於顧慮雙方國家的高稅收,可選擇第 三國離岸金融中心注冊,促進跨國投資。
5.作為公司應對意外市場沖擊,例如外匯匯率突然大幅波動的緩沖地帶。
總之 ,在合理監管,合規運營環境下,離岸金融中心帶來的利益大於成本。
④ 離岸金融中心在哪裡呢
按地域來分,主要的離岸金融中心可分為三類:
1、以倫敦為代表的倫敦型離岸版金融中心。
其特點:經營的權貨幣是境外貨幣,市場的參與者可以經營離岸金融業務,又可以經營自由市場業務。在管理上沒有什麼限制,經營離岸業務不必向金融當局申請批准。
2、以紐約為代表的紐約型離岸金融中心,經營離岸業務的本國銀行和外國銀行必須向金融當局申請。
經營離岸金融業務可以免交存款准備金,存款保險金的優惠,享有利息預扣稅和地方稅的豁免權。離岸業務所經營的貨幣可以是境外貨幣,也可以是本國貨幣,但離岸業務和傳統業務必須分別設立帳戶。
3、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一般設在風景優美的海島和港口,政局穩定,稅收優惠,沒有金融管制。這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離岸金融中心。
近年來,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如英屬維爾京群島(BVI)等紛紛以法律手段揣摩並培育出一些特別寬松的經濟區域,允許國際人士在其領土上成立一種國際業務公司,這些區域一般稱為離岸管轄區或稱為離岸司法管轄區。而所謂離岸公司就是泛指在離岸管轄區內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國際商業公司。
希望可以幫到您,歡迎點贊關注,謝謝。
⑤ 離岸金融市場有哪些類型
恆信泰富為您解答離岸金融市場分類:
(一)依據各離岸金融市場實際運作的情況可以分為以下4 種類型
1.一體型,也稱內外混合型。即境內金融市場與境外金融市場的業務融為一體。居民和非居民均可從事各種貨幣的存款和貸款業務,銀行的離岸業務與在岸業務沒有嚴格的界限,合帳處理,倫敦與香港即屬此類型。倫敦離岸金融市場的特點是:
(1)離岸金融交易的幣種是市場所在地的國家以外的貨幣(即英鎊以外的歐洲貨幣)。1979年在倫敦的銀行也可以經營歐洲英鎊的存放業務,只是這種交易仍然只能通過英國的海峽群島的離岸金融中心達成。銀行在那裡設立機構,通過電訊設備進行交易。所以從立法的角度看,在倫敦是不能直接經營歐洲英鎊業務的。
(2)除離岸金融業務外, 還允許居民經營在岸業務和國內業務,但必須交納存款准備金和有關稅款,且金融機構嚴格控制「全面業務」執照的發放量。所以在這類市場上,在岸業務遠遠小於離岸業務規模。香港雖地處亞洲,但由於它與英國的特殊關系,其離岸,金融市場也屬一體型的。
2.分離型,也稱內外分離型。即境內金融業務與離岸金融業務分帳處理。居民的存貸款業務與非居民的存貸款業務分開,等等。典型地區是紐約、新加坡、東京及巴林。紐約《國際銀行便利》(IBT )具有以下特點:
(1)所有獲准吸收存款的美國銀行、外國銀行均可申請加入《國際銀行便利》,可為其會員銀行。《國際銀行便利》的交易嚴格限於會員機構與非居民之間。
(2)該市場交易可豁免存款准備金、 利率上限、存款保險,交易者還豁免利息預扣稅和地方稅。
(3 )存放在紐約《國際銀行便利》帳戶上的美元視同境外美元,與國內美元帳戶嚴格分開。可見,紐約離岸金融市場的特徵是業務范圍包括市場所在國貨幣(即美元)的境外業務,而在管理上把境外美元與本國境內美元嚴格分帳。另外,與倫敦的高度自由化不同,美國對《國際銀行便利》的限制較其它國家對離岸金融市場的限制嚴格得多。新加坡離岸金融市場由於有政府的強力扶植和嚴格監管,並針對亞洲金融市場的特點首創了有特色的亞洲美元市場和金融期貨市場,從而使新加坡能在對制度靈活自由的香港和資金實力雄厚的日本的競爭中,迅速發展成為東南亞地區影響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截止1994年9 月, 該市場的總資產為4193 .72億美元,比1988年底的2382億美元增加76.1%。 與其它離岸金融市場相比,1986年建立的東京離岸金融市場的管制相當嚴格,如規定不許進行債券業務和遠期期貨業務,除營業稅外還要徵收政府稅和印花稅等。
3.簿記型,亦稱避稅港型。即這類市場沒有實際的離岸資金交易,只是辦理其它市場交易的記帳業務,目的是逃避交易市場所在地稅收,加勒比海的巴哈馬和開曼以及百慕大、巴拿馬和西歐的馬恩島等即屬於此類型。據報道,70年代起,許多銀行將資產大量轉移到加勒比海的巴哈馬、開曼等島國,因那裡政局穩定、稅賦低、沒有金融管理。許多外國銀行為了逃稅,只是在此進行記帳,並不進行實際交易,從而形成一種帳面上的離岸金融市場。
4.滲漏型。其基礎是分離型,即離岸業務與在岸業務分立兩大帳戶,居民的存款業務與非居民的存款業務分開但允許離岸帳戶上的資金貸給居民。這種類型主要出現在發展中國家,典型的如雅加達離岸金融市場。恆信泰富提供離岸金融相關服務。
⑥ 什麼是離岸金融結算
所謂離岸金融結算,是指設在某國境內,但與該國金融制度無甚聯系,且不受該國金融法規管制的金融機構所進行的資金融通活動、貿易結算。
所謂離岸金融中心,是指主要為非本地居民提供境外貨幣借貸或投資、貿易結算、外匯黃金買賣、保險服務及證券交易等金融業務和服務的一種國際金融中心。
一般有三種模式:內外分離型、內外混合型、避稅港型。在國際上,目前已形成了以倫敦為代表的倫敦型離岸金融中心、以紐約為代表的紐約型離岸金融中心和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一般設在風景優美的海島和港口,如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巴哈馬群島、百慕大群島、西薩摩亞、安圭拉群島等等)。
(6)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國家名單擴展閱讀:
國際金融市場的作用是廣泛的,一般有以下幾個方面:
1、推動經濟全球化發展
首先,國際金融市場能在國際范圍內把大量閑散資金聚集起來,滿足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需要,同時通過金融市場的職能作用,把「死錢」變為「活錢」,由此推動了生產與資本的國際化。
其次,正如歐洲貨幣市場促進了當時的聯邦德國和日本經濟的復興,亞洲美元市場對亞太地區的經濟建設也起了積極的作用。發展中國家的大部分資金也都是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籌集的。
貨幣市場的形成與發展,又為跨國公司在國際間進行資金儲存與借貸、資本的頻繁調動創造了條件,促進了跨國公司經營資本的循環與周轉,由此推動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巨大發展。
2、為經濟發展提供資金
國際金融市場是世界各國資金的集散中心。各國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國際性的蓄水池,獲取發展經濟所需的資金。可以說,某些國家或地區就是以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借錢付利息的代價來推動經濟發展的。
3、調節各國的國際收支
國際金融市場的產生與發展,為國際收支逆差國提供了一條調節國際收支的渠道,即逆差國可到國際金融市場上舉債或籌資,從而更能靈活地規劃經濟發展,也能在更大程度上緩和國際收支失衡的壓力。
⑦ 世界離岸金融中心有哪些
目前比較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有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馬恩島、巴哈馬群島、百慕大群島、西薩摩亞、安圭拉群島等等。
⑧ 什麼是離岸金融中心
離岸金融中心是指一般來說,各國的金融機構只從事本幣存貸款業務,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各國金融機構從事本幣之外的其它外幣的存貸款業務逐漸興起,有些國家的金融機構因此成為世界各國外幣存貸款中心,這種專門從事外幣存貸款業務的金融活動統稱為離岸金融(offshorefinance)。也就是說,任何國家、地區及城市,凡主要以外幣為交易(或存貸)標的,以非本國居民為交易對象,其本地銀行與外國銀行所形成的銀行體系,都可稱為離岸金融中心。
以歐洲美元市場為例,它是一種非常典型的離岸金融中心,它是一種自由交易、不受管制之自由的國際金融市場。離岸金融業務是屬於批發性銀行業務,存貸款金額大,交易對象通常是銀行及跨國公司,其業務通常為引進外來資金,再將資金貸給外國。個人投資者也可以通過機構進行投資。
理論上主要離岸金融中心可分為三類:
1、以倫敦為代表的倫敦型離岸金融中心。其特點:經營的貨幣是境外貨幣,市場的參與者可以經營離岸金融業務,又可以經營自由市場業務。在管理上沒有什麼限制,經營離岸業務不必向金融當局申請批准。
2、以紐約為代表的紐約型離岸金融中心,經營離岸業務的本國銀行和外國銀行必須向金融當局申請。經營離岸離岸金融業務可以免交存款准備金,存款保險金的優惠,享有利息預扣稅和地方稅的豁免權。離岸業務所經營的貨幣可以是境外貨幣,也可以是本國貨幣,但離岸業務和傳統業務必須分別設立帳戶。
3、避稅型離岸金融中心,一般設在風景優美的海島和港口,政局穩定,稅收優惠,沒有金融管制。這是我們通常意義上所說的離岸金融中心。
近年來,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如英屬維爾京群島(BVI)等紛紛以法律手段揣摩並培育出一些特別寬松的經濟區域,允許國際人士在其領土上成立一種國際業務公司,這些區域一般稱為離岸管轄區或稱為離岸司法管轄區。而所謂離岸公司就是泛指在離岸管轄區內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或國際商業公司。
目前比較著名的離岸金融中心有英屬維爾京群島、開曼群島、巴哈馬群島、百慕大群島、西薩摩亞、安圭拉群島等等。
離岸公司與一般有限公司相比,主要區別在稅收上。與通常使用的按營業額或利潤徵收稅款的做法不同,離岸管轄區政府只向離岸公司徵收年度管理費,除此之外,不再徵收任何稅款。除了有稅務優惠之外,幾乎所有的離岸管轄區均明文規定:公司的股東資料,股權比例,收益狀況等,享有保密權利,如股東不願意,可以不對外披露。另一優點是幾乎所有的國際大銀行都承認這類公司,如美國的大通銀行、香港的匯豐銀行、新加坡發展銀行、法國的東方匯理銀行等。「離岸」公司可以在銀行開立賬號,在財務運作上極其方便。
一般這類「離岸」地區和國家與世界發達國家都有良好的貿易關系。因此,海外離岸公司是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和擁有高額資產的個人經常使用的金融工具。
⑨ 百慕大,開曼,維爾京屬於什麼類型的離岸金融中心其快速發展帶來的負面作用有哪些
根據業務經營和管理,離岸金融中心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內外混合型、內外分離型和避稅港型。
避稅港型離岸金融中心擁有大批註冊金融機構和公司,這些公司通常被稱作離岸公司或國際商業公司,但這些機構通常並不在這里設立實體,實際業務都在母國進行,只是通過注冊的機構在賬簿上進行境內和境外交易,以求享受該地區的稅收優惠,其典型為加勒比地區的英屬維爾京群島、巴哈馬、開曼群島、百慕大,南太平洋上的諾魯、薩摩亞,英吉利海峽上的海峽群島以及地中海上的塞普勒斯。
負面影響:
首先,它給予國際游資逃避監管以及操縱資本流動的機會。現代機構投資者通常要接受嚴密的監管。以美國的共同基金為例,它必須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登記注冊,在組織結構和經營的所有方面幾乎都要接受嚴格的監管,包括可投資證券的類別、比重等。相反,對沖基金大部分在離岸金融中心注冊,無需接受上述監管要求,並可以在大多數市場參與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奉行極為激進乃至不無操縱市場色彩的投資策略,而它們的這些策略在20世紀90年代的歷次大的金融危機中都發揮了重大作用。 其次,為逃稅、資本外逃和洗錢犯罪創造了機會。資本外逃是世界性問題,在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軌國家尤其突出。當今15個重債發展中國家中,有9個曾經出現大規模資本外逃。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和前蘇聯東歐轉軌經濟體的資本外逃問題也極為引人注目,以至於出現了這種說法:「俄羅斯惟一的資本形成發生在塞普勒斯的銀行賬戶上。」這些外逃資本,就有相當一部分流入離岸金融中心。烏克蘭前總理拉扎連科在任期間,利用職權從俄羅斯低價購買石油,然後在烏克蘭市場上高價出售牟利,所得非法收益中相當一部分流向離岸金融中心。1999年8月,瑞士調查人員在日內瓦某家銀行發現拉扎連科1996年設立的私人賬戶,該年流動在這些賬戶上的資金總額有7200萬美元,其中約4400萬美元流向加勒比地區的銀行。尤科斯、秋明石油、西伯利亞石油公司等在私有化浪潮中涌現的俄羅斯巨型企業集團,其法定注冊地均不在俄羅斯國內,而是選在塞普勒斯、直布羅陀、英屬維爾京群島等避稅港型離岸金融中心。在這些莫斯科力量不及的地方,正在忙於化公為私的人可以合法洗錢,已經化公為私者則可以大幅度避稅。 離岸金融中心在協助逃稅、資本外逃和洗錢犯罪中的作用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強烈反感。2000年6月21日,反洗錢國際組織「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宣布了與打擊洗錢活動合作不力的國家和地區名單,巴哈馬、開曼群島、庫克群島、多米尼加、列支敦斯登、馬紹爾群島、諾魯、紐埃、巴拿馬、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文森特等離岸金融中心名列其中。
⑩ 國際避稅地有哪些
國際避稅地有:巴哈馬共和國、百慕大群島、開曼群島以及諾魯、瑞士、列支敦斯登、海峽群島、中國香港、巴拿馬、塞普勒斯、盧森堡、荷屬安第列斯、荷蘭等。
國際避稅地含義: 通常是指那些可以被人們藉以進行所得稅或同產稅國際避稅活動的國家或地區,它的存在是跨國納稅人得以進行國際避稅活動的重要前提條件。
類型:
1、不徵收任何所得稅的國家和地區。如:巴哈馬共和國、百慕大群島、開曼群島以及諾魯2、徵收所得稅但是稅率較低的國家和地區。如:瑞士、列支敦斯登、海峽群島。
3、所得稅課征僅實行地域管轄權的國家和地區。如:中國香港、巴拿馬、塞普勒斯等。
4、對國內一般公司徵收正常的所得稅。如:盧森堡、荷屬安第列斯等
5、與其他國家簽訂有大量稅收協定的國家。根據國際稅收協定,締約國雙方要分別向對方國家的居民提供一定的稅收優惠,主要是預提所得方面的稅收優惠。如:荷蘭
避稅地特徵:
1、無稅或相對低稅率
2、交通和通訊便利
3、銀行保密制度嚴格
4、有穩定的貨幣和靈活的兌換管制
5、有一個重要且不合比例的金融業,而實質性的交易活動相對比例較少
6、提升和推廣避稅地成為離岸金融中心
7、稅收條約的存在與運用
避稅地的非稅條件:
1、政治和社會穩定
2、交通和通訊便利
3、銀行保密制度嚴格
4、對資金往來無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