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各個銀行的簡介
中國工商銀行中國工商銀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總部設在北京,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的銀行。該行是在中國人民銀行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同時,從中國人民銀行分離出的專業銀行。
2006年10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融資額高達219億美元,為全球最大的IPO。工行上市後,成為上交所市值最大的股份公司,港交所第三大的股份公司,僅次於匯豐控股和中國移動。中國工商銀行在上市當日,即創下了港交所最大單日成交金額紀錄,達374億港元,打破了1998年政府入市時的匯豐控股的成交金額。當日香港主板總成交金額有760.18億港元,比同年中國銀行上市時更高,再創1998年政府入市以來的最高成交金額。
作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商業銀行。2005年末總資產6,457,239,000,000元人民幣。2003年英國《銀行家》雜志按一級資本排序,中國工商銀行名列全球1000家大銀行的第十六位,連續五次入圍美國《財富》全球500強,並被美國《遠東經濟評論》評為中國高質量產品(服務)十強。
中國工商銀行擁有1.8萬個機構網點和36萬名員工,自助銀行1610家,ATM機19026部。截至2005年末,中國工商銀行各項存款余額5,736,866,000,000元,各項貸款余額3,289,553,000,000元人民幣,2005年全年凈利潤達37,405,000,000元。截至2006年6月30日工商銀行擁有個人賬戶超過1.5億,公司賬戶超過250萬。2006年6月30日不良貸款比率為4.10%。工商銀行的各項指標符合巴塞爾協議的要求。
中國工商銀行2005年末個人消費貸款余額64,309,000,000元,個人住房貸款余額人民幣447,302,000,000元,2005年底累計票據貼現余額392,717,000,000元。中國工商銀行還是國內領先的資產託管銀行,託管總資產2829億元。
2005年4月18日,工商銀行的股份制改革方案獲批,並於2006年6月基本完成財務重組。2005年10月28日,中國工商銀行正式整體改制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為2480億元,IPO之後中央匯金公司和財政部分別持有35.32%股權。姜建清任董事長、黨委書記,楊凱生任行長、副董事長、黨委副書記,王為強任監事長、黨委副書記。香港前財政司司長梁錦松、高盛公司前總裁約翰·桑頓、美國伯克利加州大學經濟系教授錢穎一出任獨立董事。 中國農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於1979年2月恢復成立,總部設在北京。截至2007年末,在中國內地設有分支機構24452個,同時在新加坡、香港設有分行,在倫敦、東京、紐約設有代表處,擁有員工447519人。
作為一家城鄉並舉、聯通國際、功能齊備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一貫秉承以客戶為中心的經營理念,堅持審慎穩健經營、可持續發展,立足縣域和城市兩大市場,實施差異化競爭策略,著力打造「伴你成長」服務品牌,依託覆蓋全國的分支機構、龐大的電子化網路和多元化的金融產品,致力為廣大客戶提供優質的金融服務,與廣大客戶共創價值、共同成長。截至2007年末,全行總資產達到60501.27億元人民幣,各項存款52833.14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34801.05億元人民幣。
2007年,中國農業銀行列英國《銀行家》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65位;美國《財富》全球企業500強排名277位。
2007年,中國農業銀行標准普爾評級為BBBpi;穆迪評級為A1/穩定。
經國務院批准,中國農業銀行整體改制(以下稱「改制」)為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股份公司」)。股份公司於2009年1月15日依法成立。
股份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將完整承繼中國農業銀行的資產、負債和所有業務,並將繼續從事原經營范圍和業務許可文件上批准/核準的業務。中國農業銀行已有的營業機構、商標、互聯網域名和咨詢服務電話等保持不變,由股份公司繼續使用,各項業務照常進行。客戶毋需因改制而辦理任何變更手續。
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況如下:
股份公司名稱:
中文:「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農業銀行」
英文:「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LIMITED」;簡稱「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英文縮寫「ABC」
股份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2600億元
股份公司注冊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建國門內大街69號 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全稱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大型國有控股商業銀行之一,始建於1912年。中國銀行的業務范圍涵蓋商業銀行、投資銀行和保險領域,旗下有中銀香港、中銀國際、中銀保險等控股金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金融服務。按核心資本計算,2008年中國銀行在英國《銀行家》雜志「世界1000家大銀行」排名中列第10位。
中國銀行主營傳統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金融業務、個人金融業務和金融市場業務。公司金融業務基於銀行的核心信貸產品,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創新的金融服務。個人金融業務主要針對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提供基於銀行卡之上的系統服務。金融市場業務主要是為全球其他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提供國際匯兌、資金清算、同業拆借和託管等全面服務。
中國銀行全資附屬投資銀行機構——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下稱「中銀國際」)是中國銀行開展投資銀行業務的運行平台。中銀國際在中國內地、香港及紐約、倫敦、新加坡設有分支機構,擁有高水準的專業人才隊伍、強大的機構銷售和零售網路。中銀國際全球性的管理運作,可為海內外客戶提供包括企業融資、收購兼並、財務顧問、定息收益、證券銷售、投資研究、直接投資、資產管理等在內的全方位投資銀行服務。
中國銀行通過全資子公司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及其附屬和聯營公司經營保險業務。其中,在香港擁有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及其六家分公司、中銀集團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東亮保險專業有限公司和堡宜投資有限公司,在內地擁有中銀保險有限公司,澳門地區有聯豐亨保險有限公司。成立於1992年7月的中銀集團保險有限公司在香港保險市場經營一般保險業務,業務品種齊全繁多,業務量多年位居當地同業前列。
中國銀行是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商業銀行。1929年,中國銀行在倫敦設立了中國金融業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後,中國銀行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繼開設分支機構。目前,中國銀行擁有遍布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的機構網路,其中境內機構超過10,000家,境外機構600多家。1994年和1995年,中國銀行先後成為香港、澳門的發鈔銀行。
中國銀行所屬的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銀行(香港)」或「中銀香港」),於2001年10月1日正式成立,是一家在香港注冊的持牌銀行。中國銀行(香港)合並了原中銀集團香港十二行中十家銀行的業務,並同時持有香港注冊的南洋商業銀行、集友銀行和中銀信用卡(國際)有限公司的股份權益,使之成為中銀香港的附屬機構。中銀香港是香港地區三家發鈔銀行之一,也是香港銀行公會輪任主席銀行之一。重組後的中銀香港於2002年7月在香港掛牌上市。
作為中國金融行業的百年品牌,中國銀行在穩健經營的同時,積極進取,不斷創新,創造了國內銀行業的許多第一,在國際結算、外匯資金和貿易融資等領域得到業界和客戶的廣泛認可和贊譽。
在近百年輝煌的發展歷史中,中國銀行在中國金融史上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中國銀行於1912年由孫中山先生批准成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37年間,中國銀行先後是當時的國家中央銀行、國際匯兌銀行和外貿專業銀行。中國銀行以誠信為本,以振興民族金融業為己任,在艱難和戰亂的環境中拓展市場,穩健經營,銳意改革,表現出了頑強的創業精神,銀行業務和經營業績長期處於同業領先地位,並將分支機構一直拓展到海外,在中國近現代銀行史上留下了光輝的篇章。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當時行名為中國人民建設銀行,1996年3月26日更名為中國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自成立至今,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經辦國家財政撥款時期。1954年10月,建設銀行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成立後,其任務是經辦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的撥款,管理和監督使用國家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和部門、單位的自籌基本建設資金。幾十年來,建設銀行為提高投資效益、加快國家經濟建設和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第二階段,為國家專業銀行時期。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為適應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的要求,建設銀行先後開辦了現金出納、居民儲蓄、固定資產貸款、工商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國際金融、住房貸款和各種委託代理業務。通過開辦各種面向社會大眾的商業銀行業務,豐富了銀行職能,為向現代商業銀行轉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階段,為國有商業銀行時期。1994年,按照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的要求,建設銀行將財政職能和政策性基本建設貸款業務分別移交給財政部和國家開發銀行,從功能轉換上邁出了向現代商業銀行轉軌的重要一步。
經過近50年的改革與發展,建設銀行已經具備了參與國內外市場競爭的實力。到2004年6月末,資產總規模為37228億元,負債總規模為35223億元。資本充足率達到8.17%。按照境內外全口徑統計,全行不良貸款余額657.1億元,不良貸款率為3.08% ,達到了銀監會要求的3-5%的標准。境內外營業性分支機構15401個,其中有6個海外分行,2個駐海外代表處。全行正式員工26.3萬人。同時,全資擁有建新銀行,並持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43.35%的股權,持有中德住房儲蓄銀行75.1%的股權。
2004年 9月15日,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和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召開會議,決議共同發起設立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將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制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改制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後,名稱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承繼原中國建設銀行商業銀行業務及相關資產、負債和權益。
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設立後,將引入戰略投資者,進一步實現股權多元化,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同時,將繼續全面推進各項管理改革,促進績效進步,努力把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辦成一家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的現代化股份制商業銀行。從此中國建設銀行在發展歷程中開始了新的征程!交通銀行交通銀行始建於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是中國早期四大銀行之一,也是中國早期的發鈔行之一,其發鈔歷史長達33年,也是發鈔時間最長的銀行。此外,交通銀行也是中國第一家股份制商業銀行。
中華民國成立後,交通銀行受中央銀行委託,與中國銀行共同承擔國庫收支與發行兌換國幣業務。1928年,國民政府立法院通過《交通銀行條例》,交通銀行成為扶助農礦工商的專責銀行。
交通銀行成立之初,總行設在北京。1919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交通銀行上海分行接管了位於上海公共租界外灘14號的德華銀行的文藝復興風格的4層大樓。1928年,隨著全國政治中心從北京轉移到南京,交通銀行也將總行遷到上海外灘14號。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交通銀行將總行遷到重慶。戰爭結束以後,1946年-1947年,上海總行重建為藝術裝飾主義風格的6層大樓。
交通銀行總行於1951年遷回北京,上海外灘14號行址由上海市總工會進駐至今。1958年除香港分行仍繼續營業外,交通銀行國內業務分別並入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和在交通銀行基礎上組建起來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現稱中國建設銀行(港交所0939))。為適應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1986年7月24日,作為金融改革的試點,國務院批准重新組建交通銀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組建後的交通銀行正式對外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江西中路200號(原金城銀行大樓);現時,交通銀行總行已遷往上海浦東的銀城中路188號。2004年,香港上海匯豐銀行投資了近17億美元,收購了交通銀行19.9%股權。2005年6月23日,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碼港交所03328發行價為2.5港元。2007年4月25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發行,發行價7.90元人民幣,股票代碼601328。2007年5月15日上市。2008年,交通銀行迎來了百年華誕。「百年之交·相融相通」,又一次站在新世紀潮頭的交通銀行,將繼續前進!創辦一流公眾持股銀行,打造最佳財富管理銀行,開創綜合經營新格局,鍛造民族金融國際品牌,躋身全球經濟舞台最前方!
作為中國首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交通銀行自重新組建以來,就身肩雙重歷史使命,它既是百年民族金融品牌的繼承者,又是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先行者。交通銀行在中國金融業的改革發展中實現了六個「第一」,即第一家資本來源和產權形式實行股份制;第一家按市場原則和成本-效益原則設置機構;第一家打破金融行業業務范圍壟斷,將競爭機制引入金融領域;第一家引進資產負債比例管理,並以此規范業務運作,防範經營風險;第一家建立雙向選擇的新型銀企關系;第一家可以從事銀行、保險、證券業務的綜合性商業銀行。交通銀行改革發展的實踐,為中國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發展開辟了道路,對金融改革起到了催化、推動和示範作用。
2004年6月,在中國金融改革深化的過程中,國務院批准了交通銀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體方案,目標是要把交通銀行辦成一家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百年民族品牌的現代金融企業。在深化股份制改革中,交通銀行完成了財務重組,成功引進了匯豐銀行、社保基金、中央匯金公司等境內外戰略投資者,並著力推進體制機制的良性轉變。2005年6月23日,交通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內地商業銀行。目前,交通銀行已經發展成為一家「發展戰略明確、公司治理完善、機構網路健全、經營管理先進、金融服務優質、財務狀況良好」的具有百年民族品牌的現代化商業銀行。
㈡ 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的內容簡介
《財務管理專業系列教材·金融市場與金融機構》各章作者為:董保雲(第一章、第四章),回許常華(第二章答),肖沂(第三章、第十四章),付淑霞(第五章、第十一章),王平(第六章、第七章),李婧(第七章),杜姍姍(第八章、第九章、第十章、第十二章),朱銀球(第十三章),廖妮(第十四章)。
㈢ 什麼樣的簡歷和表現在金融行業找工作有很強的競爭力
名校的話可以選擇財大或者復旦金管 但如果你想要面的不是MT(管理培訓生)這樣的職務的話,其實很多用人單位並非非常注重於你的學校,更多的是在意你的個人成績,經歷和面試的表現。 但有一點是絕對, 那就是你必須有張能夠證明你英文能力的文憑或者證書。
證書的話要看你想進金融行業里做什麼了 做財務管理 那就去為CPA或者ACCA努力吧 如果想理財 那可以嘗試去考個人金融理財師證書 如果想進投行 那可以學學投資分析師 等等等等 具體看你想幹嘛了 上面提到的這些證書都是對用人單位有相當吸引力的敲門磚 但要考取並不容易 建議先把一些基礎的證書考出來 比如銀行,證券,保險等相應的從業人員資格證書,這個一方面可以給用人單位一個感覺,那就是你真的很想進這一個行業,還有一個就是,你已經做好了准備。當然,還是那句話,其他證書沒有就算了,中等級別以上的語言證書,尤其是英文證書必須要有。
大學階段的成績很重要,HR會特別看中,因為成績是展示你知識結構,學習能力以及努力程度的證明,可以用來作為你未來表現的第一份參考。相反,社團工作等因為是可以編造的,是難以查詢的,用人單位一般不會太在意。
如果有時間做社團工作,還不如多做幾分有價值的兼職或者實習工作,在工作面試的時候,這些工作經驗都能成為你的有力砝碼,尤其是一些著名金融公司的實習經歷。
知識的扎實程度一般不會太過考察,如果真有必要考察的話會出現在筆試或者最後一輪的面試當中,但如果你的其他方面都能另面試官滿意的話,這個反而不會太過重要,畢竟崗位上的知識和大學里的是不一樣的,你的未來仍然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 你的學習能力和臨場才華才是需要展現給用人單位看的。
例子我覺得最好還是不要舉的好,每個人的人生是不一樣的,別人能做到的,能成功的道路你未必能做到,未必能夠走的上,審慎的設計好屬於自己的個人職業發展規劃,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和道路才是你需要思考的。而且用別人的成功案列來給你看固然可以激勵你,但同時也會帶給你壓力和潛在的比較思想,這樣並不好。
㈣ 金融機構喜歡什麼樣的簡歷呀
金融機構喜歡數字化的簡歷,把你的各項能力用數字化的方式表達出來,但是看重的是你這個人而不是簡歷
㈤ 中國各個銀行的簡介
一、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於1984年1月1日成立,是辦理城鎮工商信貸和儲蓄業務的國家專業銀行。
2005年4月21日,國家正式批准中國工商銀行實施股份制改革,注資150億美元,隨後中國工商銀行順利完成了財務重組和國際審計。2005年10月28日,中國工商銀行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注冊資本人民幣2,480億元,全部資本劃為等額股份,股份總數為2,480億股,每股面值為人民幣1元,財政部和匯金公司各持1,240億股。
2006年1月27日,中國工商銀行與高盛集團、安聯集團、美國運通公司3家境外戰略投資者簽署戰略投資與合作協議,獲得投資37.82億美元; 2006年6月19日,工商銀行與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簽署戰略投資與合作協議,社保基金會將以購買工行新發行股份方式投資180.28億元人民幣。工商銀行多元化的股權結構業已形成。
中國工商銀行注冊地址是中國北京市復興門內大街55號,法定代表人:姜建清。
中國工商銀行的業務范圍包括:
負債業務:人民幣儲蓄;外幣儲蓄;儲蓄旅行支票;外匯借款;同業人民幣、外匯拆入;發行金融債券等;
資產業務:短期、中期和長期人民幣和外匯流動資金貸款、固定資產貸款;外匯轉貸款;住房開發貸款;具有專門用途的貸款;消費性貸款(汽車消費貸款;個人大額耐用消費品貸款;個人住房貸款);委託貸款和特定貸款;票據貼現;國債、政策性金融債券認購業務;同業人民幣、外匯拆出;項目貸款評估和信用等級評定等;
中間業務:人民幣現金結算、轉賬結算;國際結算;代理業務(代收代付;代理企業債券、股票、國庫券等有價證券發行、清算、兌付、託管;黃金現貨買賣、交易清算、實物交割、租賃黃金、黃金項目融資;黃金清算交易;企業年金業務;代理發行金融債券;代理保險;代理保管有價證券、有價物品;出租保管箱;代理政策性金融業務或其它金融機構業務等);人民幣及外匯銀行卡業務;信息咨詢業務(資信調查;資產評估;金融信息咨詢;行業信息網服務;開立人民幣存款證明);外匯中間業務(進口開證;進口代收;匯出匯款;來證通知;議付;托收;匯入匯款;結匯;售匯;旅行支票;代客外匯買賣;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擔保;外匯存款證明;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外幣兌換;為利用國際金融組織貸款的項目開立周轉金賬戶);融資類和履約類擔保業務;商人銀行業務(融資顧問和銀團貸款安排;企業財務顧問;企業海外上市);個人理財服務;投資基金管理、託管和銷售;其他受託和委託資產管理;企業資信評級及其它中間業務等。
二、中國農業銀行
中國農業銀行是四大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之一,是中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行設在北京。到2004年末,中國農業銀行各項資產總額
40137.69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5900.72億元,各項存款余額34915.49億元,全年實現經營利潤319.74億元。
中國農業銀行網點遍布中國城鄉,成為國內網點最多、業務輻射范圍最廣的大型國有商業銀行。業務領域已由最初的農村信貸、結算業務,發展成為品種齊全,本外幣結合,能夠辦理國際、國內通行的各類金融業務。目前主要包括:(1)人民幣業務。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國內外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從事同業拆借;買賣、代理買賣外匯;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等。(2)外匯業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國際結算;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借款;外匯擔保;結匯、售匯;發行和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客外匯買賣;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
三、中國銀行
中國銀行,全稱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之一。中國銀行於1912年由孫中山先生批准成立,至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37年間,中國銀行先後是當時的國家中央銀行、國際匯兌銀行和外貿專業銀行。目前旗下有中銀香港、中銀國際、中銀保險等控股金融機構,在全球范圍內為個人和公司客戶提供全面和優質的金融服務。
中國銀行主營商業銀行業務,包括公司、個人金融、資金業務和金融機構等業務。公司業務以信貸產品為基礎,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個性化、創新的金融服務和融資、財務解決方案。個人金融業務主要針對個人客戶的金融需求,提供包括儲蓄存款、消費信貸和銀行卡在內的服務。資金業務包括本外幣保值、資金管理、債務保值、境內外融資等資金運營和管理服務。而金融機構業務則是為全球其他銀行、證券公司和保險公司提供諸如資金清算、同業拆借和託管等全面服務。作為中國金融行業的百年品牌,中國銀行在注重穩健經營的同時積極進取,不斷創新,創造了國內銀行業的許多第一,在國際結算、外匯資金和貿易融資等領域得到業界和客戶的廣泛認可和贊譽。
1949年,中國銀行成為國家指定的外匯外貿專業銀行,為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1994年隨著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中國銀行成為國有獨資商業銀行,與其它三家國有獨資商業銀行一道成為國家金融業的支柱。2004年8月26日,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成立,標志著中國銀行的歷史翻開了嶄新的篇章,啟動了新的航程。
中國銀行是中國國際化程度最高的商業銀行。1929年,中國銀行在倫敦設立中國金融業第一家海外分行。此後在世界各大金融中心相繼開設分支機構,目前擁有遍布全球27個國家和地區的機構網路,其中境內機構共計11,000餘個,境外機構共計600餘個。1994年和1995年,中國銀行先後成為香港地區、澳門地區發鈔銀行。
四、中國建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成立於1954年10月1日(當時行名為中國人民建設銀行,1996年3月26日更名為中國建設銀行)。
建設銀行自成立至今,經歷了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經辦國家財政撥款時期。1954年10月,建設銀行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決定成立後,其任務是經辦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的撥款,管理和監督使用國家預算內基本建設資金和部門、單位的自籌基本建設資金。幾十年來,建設銀行為提高投資效益、加快國家經濟建設和發
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第二階段,為國家專業銀行時期。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起,為適應經濟金融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的要求,建設銀行先後開辦了現金出納、居民儲蓄、固定資產貸款、工商企業流動資金貸款、國際金融、住房貸款和各種委託代理業務。通過開辦各種面向社會大眾的商業銀行業務,豐富了銀行職能,為向現代商業銀行轉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第三階段,為國有商業銀行時期。1994年,按照國家投融資體制改革的要求,建設銀行將財政職能和政策性基本建設貸款業務分別移交給財政部和國家開發銀行,從功能轉換上邁出了向現代商業銀行轉軌的重要一步。
境內外營業性分支機構15401個,其中有6個海外分行,2個駐海外代表處。全行正式員工26.3萬人。同時,全資擁有建新銀行,並持有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43.35%的股權,持有中德住房儲蓄銀行75.1%的股權。
2004年 9月15日,中央匯金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建銀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和中國長江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在京召開會議,決議共同發起設立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建設銀行將由國有獨資商業銀行改制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改制為國家控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後,名稱為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國建設銀行。中國建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承繼原中國建設銀行商業銀行業務及相關資產、負債和權益。
五、交通銀行
交通銀行始建於1908年(光緒三十四年),是中國早期四大銀行之一,也是中國早期的發鈔行之一。1958年,除香港分行仍繼續營業外,交通銀行國內業務分別並入當地中國人民銀行和在交通銀行基礎上組建起來的中國人民建設銀行。為適應中國經濟體制改革和發展的要求,1986年7月24日,作為金融改革的試點,國務院批准重新組建交通銀行。1987年4月1日,重新組建後的交通銀行正式對外營業,成為中國第一家全國性的國有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
2004年6月,在中國金融改革深化的過程中,國務院批准了交通銀行深化股份制改革的整體方案,其目標是要把交通銀行辦成一家公司治理結構完善,資本充足,內控嚴密,運營安全,服務和效益良好,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和百年民族品牌的現代金融企業。在深化股份制改革中,交通銀行完成了財務重組,成功引進了匯豐銀行、社保基金、中央匯金公司等境內外戰略投資者,並著力推進體制機制的良性轉變。2005年6月23日,交通銀行在香港成功上市,成為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內地商業銀行。
六、中信銀行
中信銀行隸屬於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中信公司),創立於1987年,是我國改革開放中最早成立的新興商業銀行之一。2002年,中國國際信託投資公司更名為中國中信(集團)公司,組建了以中信銀行為主體的中信控股有限公司。目前,中信銀行是中信控股有限公司的全資金融子公司。
1987年4月,中國人民銀行批准中信銀行為中信公司所屬的國營綜合性銀行,是中信公司的子公司,獨立法人。注冊資本8億元人民幣。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在國內外可設立分支機構,經營已批準的銀行業務。
前國家副主席榮毅仁先生任中信銀行名譽董事長。
經營范圍包括人民幣存款、貸款、結算、貼現業務;匯兌、旅行支票、信用卡業務;代理收付和財產保管業務;經濟擔保和信用見證業務;經濟咨詢業務;外匯存款、匯款、放款、擔保業務;在境內外發行或代理發行外幣有價證券;貿易、非貿易結算;外幣票據的承兌和貼現、買賣或代理買賣及外幣有價證券;外幣兌換;出口信貸。
七、深圳發展銀行
1987年12月28日,深圳發展銀行宣告成立。深發行由最初的6家農村信用社,成長為在18個經濟中心城市擁有230多家分支機構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自身規模不斷擴大,綜合實力日益增強。
2004年,深圳發展銀行成功引進國際戰略投資者,從而成為國內首家外資作為第一大股東的中資股份制商業銀行。
2005年,深發展正式確立了「定位中小企業,打造貿易融資領域專業品牌」的發展戰略。經過多年的積淀,深發展開始了向零售業務的全面轉型之旅。財富管理中心、個人貸款中心、汽車融資中心、信用卡中心、客戶服務中心,構建了深發展零售銀行全方位的產品和服務體系。
八、廣東發展銀行
廣東發展銀行是經國務院和中國人民銀行批准組建、於 1988 年 9 月成立的股份制商業銀行,注冊資本為人民幣 35 億元,總部設在中國廣州市。截止 2005 年底,廣東發展銀行總資產3558億元,各項存款余額3062億元,各項貸款余額2090億元。
廣東發展銀行在北京、上海、廣州、杭州、南京、大連、鄭州、昆明、武漢、深圳、珠海、汕頭、東莞、沈陽、寧波、溫州、無錫、澳門等中國經濟發達城市設立了 26 家分行、 500家營業網點,並與全球83個國家和地區的917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初步形成了城市化大商業銀行的格局。
廣東發展銀行的經營范圍主要包括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結算 ;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從事同業拆借;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提供保險箱服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幣兌換;國際結算;結匯、售匯;同業外匯拆借;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借款;外匯擔保;外匯信用卡的發行;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 外的外幣有價證券;發行和代理發行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自營和代客外匯買賣;代理國外信用卡的發行及付款業務;離岸金融業務;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經中國人民銀行和中國銀行業監管管理機構批準的其他業務。
九、中國民生銀行
中國民生銀行於1996年1月12日在北京正式成立,是我國首家主要由非公有制企業入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同時又是嚴格按照《公司法》和《商業銀行法》建立的規范的股份制金融企業。
2000年12月19日,中國民生銀行A股股票(600016)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 2003年3月18日,中國民生銀行40億可轉換公司債券在上交所正式掛牌交易。2004年11月8日,中國民生銀行通過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發行了58億元人民幣次級債券,成為中國第一家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功私募發行次級債券的商業銀行。2005年10月26日,民生銀行成功完成股權分置改革,成為國內首家完成股權分置改革的商業銀行,為中國資本市場股權分置改革提供了成功範例。
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國民生銀行總資產規模達5571億元,凈利潤27.03億元,存款總額4888億元,貸款總額(含貼現)3781多億元,不良貸款率1.28%,保持國內領先水平。
截至2005年底,中國民生銀行在北京、廣州、上海、深圳、武漢、大連、杭州、南京、重慶、西安、福州、濟南、太原、石家莊、成都、寧波、天津、昆明、泉州、蘇州等地設立了二十家分行,在汕頭設立了直屬支行,機構網點達到240家,與境外78個國家和地區的749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十、招商銀行
招商銀行成立於1987年4月8日,是我國第一家完全由企業法人持股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深圳。自成立以來,招商銀行先後進行了四次增資擴股,並於2002年3月成功地發行了15億普通股,4月9日在上交所掛牌(股票代碼:600036),是國內第一家採用國際會計標准上市的公司。目前,招商銀行總資產逾8000億元,在英國《銀行家》雜志「世界1000家大銀行」的最新排名中,資產總額位居114位。
經過19年的發展,招商銀行已從當初偏居深圳蛇口一隅的區域性小銀行,發展成為了一傢具有一定規模與實力的全國性商業銀行,初步形成了立足深圳、輻射全國、面向海外的機構體系和業務網路。目前在境內30多個大中城市、香港設有分行,網點總數400多家,在美國設立了代表處,並與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100多家銀行建立了代理行關系。
招商銀行充分發揮擁有全行統一的電子化平台的巨大優勢,率先開發了一系列高技術含量的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打造了「一卡通」、「一網通」、「金葵花理財」、「點金理財」、招商銀行信用卡、「財富賬戶」等知名金融品牌,樹立了技術領先型銀行的社會形象。招商銀行於1995年7月推出的銀行卡——「一卡通」,被譽為我國銀行業在個人理財方面的一個創舉;截至06年6月,累計發卡量已近4000萬張,卡均存款余額逾5000元。1999年9月在國內首家全面啟動的網上銀行——「一網通」。
十一、華夏銀行
1992年華夏銀行在首都北京誕生了。1995年華夏銀行率先實行了股份制改造,成為一家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2003年9月,華夏銀行公開發行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股票代碼600015),成為全國第五家上市銀行。2005年11月華夏銀行引進戰略投資者,與德意志銀行簽署了股份轉讓協議、全面長期戰略合作協議、全面技術支持和協助協議、信用卡業務合作協議,為提高經營管理能力和國際化水平帶來了新的契機。14年來華夏銀行完成了三次歷史性跨躍。
截止2006年3月31日,華夏銀行已在北京、上海、廣州、南京、杭州、濟南、深圳、昆明、沈陽、武漢、重慶、成都、西安、烏魯木齊、太原、石家莊、大連、溫州、青島、福州、呼和浩特、天津、蘇州、無錫、煙台、玉溪、聊城等27個城市設立了22家分行、5家異地支行,營業網點達到270家,員工7700多名,「立足經濟發達城市,輻射全國」的機構體系已經形成。此外,華夏銀行還與境外368家銀行建立了代理業務關系,建成了覆蓋全球主要貿易區的結算網路。
十二、中國光大銀行
中國光大銀行成立於1992年8月,1997年1月完成股份制改造,成為國內第一家國有控股並有國際金融組織參股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11年多來,伴隨著中國經濟和金融業的發展進程,光大銀行不斷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始終把自身發展與國民經濟的增長緊密結合,在為社會提供優質金融服務的同時,取得了良好的經營業績,逐步形成了與現代商業銀行相適應的多元化股權結構、日益完善的公司治理與經營機制、比較先進的科技支持系統、素質較高的員工隊伍、布局合理的機構網路、范圍廣泛的同業合作等優勢。截止2003年底,中國光大銀行已在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6個經濟中心城市擁有分支機構370多家,成為對社會有一定影響的全國性股份制商業銀行。
十三、興業銀行
興業銀行成立於1988年8月,是經國務院、中國人民銀行批准成立的首批股份制商業銀行之一,總行設在福建省福州市。
經營范圍包括存款、貸款;國內外結算;票據承兌與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金融債券;同業拆借;買賣、代理買賣外匯;銀行卡業務;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保管箱服務;結售匯業務;短期融資券承銷、基金託管、金融衍生產品交易等及其他經國務院銀行業監督管理機構批準的業務。多年來,本行始終堅持與客戶「同發展、共成長」和「服務源自真誠」的經營理念,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全面、優質、高效的金融服務。
興業銀行已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南京、杭州、天津、沈陽、鄭州、濟南、重慶、武漢、成都、西安、福州、廈門、太原、昆明、長沙、南昌、合肥、寧波、溫州、東莞、佛山、無錫等全國主要城市設立了 31 家分行、 338 家分支機構,在上海、北京設立了資金營運中心、零售銀行管理總部、信用卡中心、資產託管部、大型客戶業務部和投資銀行部等總行經營性機構。
截止 2006 年 6 月末,本行注冊資本 39.99 億元,股東總數 147 家,前十大股東依次為:福建省財政廳、恆生銀行有限公司、 Tetrad Ventures Pte Ltd 、中國糧油食品 ( 集團 ) 有限公司、國際金融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寶鋼集團有限公司、福建省煙草公司、上海國鑫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七匹狼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十四、上海浦東發展銀行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是1992年8月28日經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於1993年1月9日正式開業的股份制商業銀行,總行設在上海。經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正式批准,上海浦東發展銀行於 1999 年獲准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股票交易代碼:600000),這是中國銀行業改革的一項重大舉措。目前,注冊資本金達 39.15億元,良好的業績和誠信經營的聲譽使浦發銀行業已成為中國證券市場中一家備受關注和尊敬的上市公司。
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吸收公眾存款、發放短期、中期和長期貸款、辦理結算、辦理票據貼現、發行金融債券、代理發行、代理兌付、承銷政府債券、買賣政府債券、同業拆借、提供信用證服務及擔保;代理收付款項及代理保險業務;提供保管箱服務。外匯存款;外匯貸款;外匯匯款;外匯兌換;國際結算;同業外匯拆借;外匯票據的承兌和貼現;外匯借款;外匯擔保;結匯、售匯;買賣和代理買賣股票以外的外幣有價證券;代客外匯買賣;資信調查、咨詢、見證業務;人民幣和外幣信用卡業務;離岸金融業務;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的其他業務。
截止到2005年底,全行總資產規模已達 5730 億元人民幣、各項存款余額5055億元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 3772 億元人民幣,當年實現稅後利潤 24.58 億元人民幣,並在上海、北京、杭州、南京、重慶、廣州、昆明、深圳、鄭州、天津、大連、濟南、西安、成都、沈陽、武漢、太原、長沙、哈爾濱、南昌、南寧、寧波、蘇州、青島、溫州、蕪湖等地設立了 26 家直屬分支行、 350 家營業網點,在香港設立了代表處。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公司名稱:
中文:「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簡稱「中國郵政儲蓄銀行」。
英文:「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英文縮寫「PSBC」。
公司注冊地址:北京市西城區宣武門西大街131號。
成立時間:2007年3月6日
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限責任公司承繼原國家郵政局、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經營的郵政金融業務及因此而形成的資產和負債,並將繼續從事原經營范圍和業務許可文件批准/核準的業務,繼續使用原商標和咨詢服務電話,各項業務照常進行,客戶毋需辦理任何變更手續。
回顧——郵政儲蓄二十年發展歷程(1986—2006年)
2006年4月,中國郵政儲蓄迎來了恢復開辦20周年。20年來,全體郵政幹部職工艱苦奮斗、開拓創新,郵政儲蓄持續發展、迅速壯大,從鮮為人知的一支零售金融市場的新生力量,發展成為中國儲蓄存款余額規模第五大的金融機構。
中國郵政辦理儲蓄業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19年。解放前經營郵政儲匯業務的「郵政儲金匯業局」在當時的金融界佔有重要地位。新中國成立後,郵政儲蓄一度停辦。1986年郵政儲蓄恢復開辦以來,其發展大致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86年~1989年):為發揮郵政點多面廣的優勢,向廣大群眾提供基礎金融服務,積聚社會資金、發展國民經濟,根據國務院的指示,郵電部和中國人民銀行聯合發文規定,於1986年4月1日正式開辦郵政儲蓄業務。郵政儲蓄吸收的存款全部繳存人民銀行統一使用,人民銀行根據繳存存款的平均余額付給手續費。
第二階段(1990年~1998年):郵政部門和人民銀行繳存存款的業務關系轉變為轉存款關系,郵政儲蓄存款轉存人民銀行,人民銀行支付轉存款利息,郵政儲蓄由代辦轉為自辦。郵政儲蓄計算機聯網工程開始建設,實現了部分重點城市之間郵政儲蓄活期的通存通取;辦理了代發工資等中間業務。
第三階段(1998年~2003年7月):1998年郵電分營、郵政獨立運行後,郵政儲匯業務保持快速發展的勢頭。建成了全國郵政儲蓄計算機異地實時交易系統,活期儲蓄異地通存通取業務深受客戶歡迎。
從特定的歷史時期來看,郵政儲蓄資金轉存人民銀行的制度安排,對於支持國家經濟建設,促使郵政部門集中精力抓好業務發展、風險控制和信息化建設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國家經濟、金融形勢的變化和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入,郵政儲蓄轉存款政策的調整也勢在必行。
第四階段(2003年8月~2006年4月):以國家對郵政儲蓄存款實行新老劃段、老轉存款仍存放人民銀行,新增資金開始自主運用的政策為標志,郵政儲匯業務進入新的歷史時期,郵政儲匯向資產、負債、中間業務全面、協調發展邁出了重要一步。
㈥ 中國工商銀行簡介
中國工商銀行(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簡稱ICBC ,工行)成立於1984年1月1日。
總行位於北京復興門內大街55號,是中央管理的大型國有銀行, 國家副部級單位。中國工商銀行的基本任務是依據國家的法律和法規,通過國內外開展融資活動籌集社會資金,加強信貸資金管理,支持企業生產和技術改造,為我國經濟建設服務。
2017年2月,Brand Finance發布2017年度全球500強品牌榜單,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10位。 2018年6月20日,《中國500最具價值品牌》分析報告發布,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4位。
2018年7月,英國《銀行家》雜志發布2018年全球銀行1000強排名榜單,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1位。 2018年《財富》世界500強排名第26位。
2018年12月18日,世界品牌實驗室編制的《2018世界品牌500強》揭曉,中國工商銀行排名第43位。2019年6月26日,中國工商銀行等8家銀行首批上線運行企業信息聯網核查系統。
2019年7月,入選2019《財富》世界500強,排名26。
(6)金融機構簡歷擴展閱讀:
進入21世紀以來,工行境外機構的競爭發展能力有了顯著提升。境外機構總資產從2000年的36億美元增至2011年的1320億美元,撥備後利潤從3400萬美元增至13億美元,除個別當年新設機構外,其他境外機構均實現盈利,境外機構資產和利潤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9%左右。
資產質量穩定改善,不良資產率從2001年的4.49%降至2011年的0.19%。2011年,工行境外機構凈資產收益率(ROE)平均為12.4%,回報水平超過一些歐美大銀行;人均資產1.4億元人民幣,人均凈利潤87萬元人民幣,超過全行平均水平,體現出較高的經營效率。
2009年11月,在我國首次召開的國際監管聯席會議選擇工商銀行作為評價對象,來自10個國家和地區的監管機構對工行的穩健經營成績給予了較高評價。境外機構發展從孤島狀態到納入全球一體化平台,科技優勢充分發揮。
2003年,工行明確提出「要建立客戶、業務、技術、信息的統一平台,形成有機聯系的整體網路結構;加快海外數據中心建設,實現海外與國內數據中心對接」的發展目標。2006年,工行在中資同業中率先啟動了自主研發的FOVA系統建設。
功能覆蓋存款、貸款、匯款、銀行卡、網上銀行、國際結算、貿易融資、金融市場等多個領域。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目前FOVA系統已在34家境外機構成功投產,覆蓋除工銀亞洲外的全部境外機構。
工行還從2005年開始積極推動境外機構單證業務集中處理,目前全部境內外機構的國際結算單證業務均已上掛總行單證中心,國際業務集約化經營水平領先國內同業。
㈦ 銀行簡歷中的自我介紹怎麼寫
簡單的介紹自己的獲獎情況、工作情況與實習情況。。。如果沒有獲獎,那就寫自己所學的專業內容與具體的實習工作。沒有實習過也沒有工作過,那就多寫寫自己的所學內容和個性與特長吧,主要是對自己工作有益的特長。比如你是面試銀行櫃台的服務員,那你可以多寫寫自己的耐心很好,形象很好,主要通過一些具體的事例來說一下。這樣的話面試官可能會更加覺得你適合櫃台存取錢服務人員的工作。
㈧ 應聘銀行簡歷應該如何編寫
銀行網申簡歷一般包含以下內容:
一、個人基本信息
姓名、性別、出生年月、籍貫、民族、政治面貌、生源地、身高、婚姻狀況、戶口所在地、戶口類別、計算機能力描述、證件類別、證件號、聯系地址、郵編、電子郵件、固定電話、行動電話
二、教育背景(從高中—最高學歷)
最高學歷、最高學位、有無大專經歷、時間、省份、學校、學院、專業、研究方向、學歷、所獲學位、培養方式、教育類型、畢業方式、畢業排名、專業總人數
三、外語能力
外語順序、外語類別、證書級別、具體成績、獲證日期、其他說明
四、家庭成員
稱謂、姓名、出生年月、人員狀態、工作單位及部門、擔任職務
五、自我評價
六、學生幹部任職情況
起止時間、職務級別、職務名稱
七、所學課程及成績
八、實踐培訓經歷工作經歷:
起止時間、工作單位、工作部門、擔任職務、工作類型、工作經歷描述
九、發表文章及出版專著
十、項目經驗
十一、獎勵情況
十二、特長及愛好
十三、技能及證書
十四、其他說明
㈨ 金融市場的簡介
金融市場又稱為資金市場,包括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是資金融通市場。所謂資金融通,是指在經濟運行過程中,資金供求雙方運用各種金融工具調節資金盈餘的活動,是所有金融交易活動的總稱。在金融市場上交易的是各種金融工具,如股票、債券、儲蓄存單等。資金融通簡稱為融資,一般分為直接融資和間接融資兩種。直接融資是資金供求雙方直接進行資金融通的活動,也就是資金需求者直接通過金融市場向社會上有資金盈餘的機構和個人籌資;與此對應,間接融資則是指通過銀行所進行的資金融通活動,也就是資金需求者採取向銀行等金融中介機構申請貸款的方式籌資。金融市場對經濟活動的各個方面都有著直接的深刻影響,如個人財富、企業的經營、經濟運行的效率,都直接取決於金融市場的活動。
金融市場的構成十分復雜,它是由許多不同的市場組成的一個龐大體系。但是,一般根據金融市場上交易工具的期限,把金融市場分為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兩大類。貨幣市場是融通短期(一年以內)資金的市場,資本市場是融通長期(一年以上)資金的市場。貨幣市場和資本市場又可以進一步分為若干不同的子市場。貨幣市場包括金融同業拆借市場、回購協議市場、商業票據市場、銀行承兌匯票市場、短期政府債券市場、大面額可轉讓存單市場等。資本市場包括中長期信貸市場和證券市場。中長期信貸市場是金融機構與工商企業之間的貸款市場;證券市場是通過證券的發行與交易進行融資的市場,包括債券市場、股票市場、基金市場、保險市場、融資租賃市場等。
和其他市場相比,金融市場具有自己獨特的特徵:
第一,金融市場是以資金為交易對象的市場。
第二,金融市場交易之間不是單純的買賣關系,更主要的是借貸關系,體現了資金所有權和使用權相分離的原則。
第三,金融市場可以是有形市場,也可以是無形市場。
㈩ 中國著名的投行(投資銀行)及簡介
中國著名的投行是中國投資銀行。
中國投資銀行(China Investment Bank) 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向國外籌集建設資金辦理投資信貸的國家專業銀行。中按照對國營企業的要求,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是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國營企業。中國投資銀行是獨立的企業法人。於1981年12月成立。總行設在北京。在上海、天津、江蘇、河北、湖南、福建、遼寧等省、直轄市設有分行。
自1980年中國恢復在世界銀行的席位以後,中國政府就開始考慮設立投資銀行,作為辦理世界銀行中小工業項目貸款的中間金融機構,並把它逐步辦成向國外籌集建設資金辦理投資信貸的專業銀行。經過一段時間的籌建以後,中國投資銀行於1981年12月23日正式成立。
中國投資銀行的最高權力機構是董事會,中國投資銀行董事會為全行最高權力機構,由名譽董事長、董事長各一人,副董事長一至三人,常務董事及董事若幹人組成,均由國務院任命。行長、副行長,由董事會提名,報國務院任命。
拓展資料:
在中國,投資銀行的產生與發展是與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密不可分的,中國資本市場十餘年的發展史表明,投資銀行已成為推動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重要主體。
投資銀行也就是實際意義上中國的投資銀行,中國的投資銀行業務在80年代就已開展,當時的中國國際信託公司、中國銀行在境外設立的商業銀行以及一些證券公司在一定層次和程度上扮演投資銀行角色。
到目前為止,國內已經有九十多家投資銀行、2600多家營業部。粗略劃分,十年風雨的中國投資銀行發展到目前已經經歷了數量增長時期、蓄勢整理時期、大規模重組規范發展時期。
中國投資銀行的主要任務是:接受國際金融機構的貸款,並通過其它途徑和方式向國外籌集建設資金,對我國企業提供外匯及人民幣投資信貸,為加速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
參考資料:中國投資銀行_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