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寫金融安全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規範金融秩序,建立金融創安長效機制,構築良好金融生態環境,促進我市經濟金融協調發展,根據中央和省市有關文件精神及前段創安工作實際,特製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全國、全省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貫徹執行國家金融方針政策,採取有效措施,鞏固創建金融安全區成果,創新工作方式,推動金融安全區創建工作走向深入,進一步促進信用環境和金融環境的優化,發揮金融在建設"經濟強市、文化名城、和諧常德"進程中的作用,努力促進地方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良性互動。
二、工作目標
1、金融環境明顯改善。無新的嚴重逃廢金融債務和欺詐行為,已逃廢的金融債務得到有效處置,不遺漏、不偏袒。金融債權得到有效維護,人民法院對金融糾紛案件的執結率比上年提高8個百分點。國家公職人員和行政事業單位逾期貸款清收完成70%以上。
2、金融秩序明顯好轉。金融機構競爭公平有序,無違法違紀經營行為,無亂設金融機構、亂辦金融業務、亂集資等行為,金融機構內部制度健全,管理到位,無重大金融違法犯罪行為。
3、金融資產質量明顯提高。年內不良貸款余額和不良貸款率指標雙下降。國有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不良貸款率下降10個百分點,經營效益明顯好轉,整體比上年減虧50%或扭虧增盈。
4、金融服務水平明顯提高。信貸總量穩步增長,新增存款15%以上,貸款凈增長8%以上。
三、工作措施
1、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努力營造創建金融安全區良好氛圍。各有關部門要提高創建金融安全區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把創建金融安全區工作作為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大事來抓。要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導向作用,通過電視新聞、金融創安專欄、攝制專題片等多種方式報道金融創安,藉助《常德日報》、《常德晚報》、廣播、標語,營造金融創安氛圍,同時編發《常德市創建金融安全區工作簡報》,介紹金融創安動態,表彰創建金融安全區工作的先進單位和個人,推介典型,交流經驗,努力提高全社會的誠信意識。對經催收逾期不還的單位和個人,要上"黑名單",公開曝光。
2、以清收國家公職人員及行政事業單位逾期貸款為重點,爭取今年取得明顯成效。各級各部門要堅決貫徹落實常辦發電[2004]42號《關於進一步做好國家公職人員及行政事業單位逾期貸款清收工作的通知》精神,運用行政、經濟、司法等多種手段,加大清收力度。對拒不償還逾期貸款且態度惡劣的國家公職人員按幹部管理許可權,由金融創安辦報治理金融環境工作領導小組批准後,交紀檢監察機關、組織人事部門停止所任職務,進一步落實"三停五不"政策。以此打擊"賴帳戶",撥掉"釘子戶",教育"一般戶",威懾"觀望戶"。
3、開展督促檢查,加大"創安"工作的考核力度。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創安考核辦法,對"創安"工作目標、考核對象和內容、計分標准、工作責任、獎罰措施等作出具體規定。市創安辦根據情況適時組織有關單位參加的國家公職人員和行政事業單位逾期欠款清收協調會,專題研究清收工作,同時組織各區縣(市)與銀行機構逾期欠款清收對接,逐筆落實清收工作。要建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機制,重點對企業兩個置換中金融債權落實情況和黨員領導幹部還貸情況進行督查。
4、整合信用資源,建立統一的社會信用評價體系。著力培育政府、企業、個人三大信用體系,突出企業信用管理,以企業"經濟戶口"為基礎,以違法記錄為補充,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手段,不斷強化信用網路建設,在銀行、工商、稅務、勞保、質監等部門建立信用網路的基礎上,對相關信用資源進行整合,探討建設全市信用企業統一的標准,對企業進行更為全面的信用評價,實現資源共享,信息互通。
5、改進金融服務,支持地方經濟發展。加大銀行資金組織力度,努力增加信貸投入;積極盤活存量,加快資金周轉速度,增強再投入能力;金融機構要開展調研活動,及時了解市場資金供求狀況,找准信貸投入點,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建立信用區域、信用企業信貸傾斜政策,對信用單位的貸款需求,要盡力滿足。可根據信用等級的高低,進一步簡化審批手續、執行優惠貸款利率;金融機構要開展優質文明服務競賽活動,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樹立良好的金融形象;市政府將繼續對銀行機構實行加大信貸投放的獎勵政策。
6、堅決制止逃廢銀行(信用社)債務行為,切實提高社會信用觀念。在企業改制中依法維護金融債權,對惡意逃債行為要堅決制止。有關部門不得為其辦理改制審批和登記手續。在改制中堅持"積極認債,債隨物走,抵押優償,依法落實,保證清償"的原則,債權銀行要直接參與企業清產核資、產權界定、改制方案制定及清算處置。市、區兩級要建立"銀法會商"制度,提高金融機構收貸訴訟結案率和執行率。同時不定期組織打擊惡意欠貸欠息行為,對惡意欠貸欠息的企業、個人限期還貸,實行"不放新貸款、不辦理對外支付、不予開立新帳戶和停止與法人代表相關的一切金融服務的"聯合制裁。這是給你的參考資料。
⑵ 銀行業金融機構如何創建文明城市
一、讓利於客戶,減少客戶的利息支出,減少手續費收入
二、經常上門走訪,了解版客戶的需求,同權時也能宣傳自己
三、利用一切機會改進自己的服務
四、利用一切機會改進自己的金融產品
五、經常開展一些公益性質的理財講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