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最早成為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的城市
倫敦 現代意義上最早的國際金融中心當屬倫敦。倫敦最早確立其世界金融中心地位是起源於世紀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當時的圈地運動、農業革命與工業革命。圈地運動造成土地和生產資料集中到少數貴族和農場主手中,促進了以大地產為主的資本主義農場經濟的發展,也為城市工業資本的發展創造了條件。工業革命使生產技術、經營管理和整個工業體系發生變革,使生產率廣泛提高。從工業革命開始到現代化初具規模.即從18世紀中葉到20世紀韌,英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國家;海外貿易或國際貿易,一直是研究英國現代化或工業化最重要的.也是最有爭議的課題之一。對於第一個工業化國家說來.海外貿易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隨著工業革命的進展,正如馬克思說的,「不斷擴大產品銷路的需要,驅使資產階級奔走於全球各地。它必須到處落戶,到處創業,到處建立聯系」。「過去那種地方和民族的閘關自守狀態,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來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賴所代替了」。加上工業革命使鐵路和海船這個前所未有的新的交通工具被英國在國際范圍內應用起來。這「事實上創造了以前只是潛在的世界市場——一些以農業為主或純粹從事農業的國家,郡圍繞著一個巨大的工業中心——英國:英國消費它們大部分過剩原料,同時又滿足它們對工業品的大部分需要。因此,無怪乎英國工業獲得這樣巨大的空前的發展」。
可見,國際貿易是資本主義產生和發展的必要條件.「沒有對外貿易的資本主義國家是不能設想的!」英國的現代化或工業化更不能沒有海外貿易。正是這個海外貿易,擴大了英國的糧食供應.開辟了新的和廣闊的原料(尤其是棉花)來源;正是這個海外貿易;又為英國製造業提供了市場。並使經濟增長速度加快,比只依靠國內或歐洲內部市場所能取得的增長速度要快得多。海外貿易還有助於提高英國人均產量,從而提高英國的收入和消費。 倫敦確立了世界上最重要的經濟中心的地位,也是歐洲最大的經濟中心。現在的倫敦是和紐約齊名的世界最大的國際金融中心。金融業是倫敦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從業人員約325,000 (2007年)。2005年,其地區總產值為4460億美元(世界排名第五,歐洲第一),佔英國國內生產總值的20%,大都會區GDP達到6690美元,佔英國GDP的30%。 倫敦城是倫敦的最大的金融中心,分布有許多的銀行、保險公司和金融機構。大約有一半以上的英國百強公司和100多個歐洲500強企業均在倫敦設有總部。全球大約31%的貨幣業務在倫敦交易。倫敦證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證券交易中心之一。倫敦港同時也是英國第二大的港口,每年吞吐量約五千三百萬噸。 倫敦城共有500多家銀行(至1991年),銀行數居世界大城市之首,其中外國銀行有470家,在倫敦擁有的資本總額達1000多億英鎊。倫敦城每年外匯成交總額約3萬億英鎊,是世界最大的國際外匯市場。倫敦城還是世界上最大的歐洲美元市場,石油輸出國的石油收入成交額有時一天可達500多億美元,佔全世界歐洲美元成交額的1/3以上。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以及13家清算銀行和60多家商業銀行也均設在這里。清算銀行中最有名的是巴克萊、勞埃德、米德蘭和國民威斯敏斯特四大清算銀行。 倫敦城是世界上最大的國際保險中心,共有保險公司800多家,其中170多家是外國保險公司的分支機構。在倫敦保險業中,歷史悠久,資金雄厚,信譽最高的是勞埃德保險行。 倫敦城中的倫敦股票交易所為世界4大股票交易所之一。此外,倫敦城還有眾多的商品交易所,從事黃金、白銀、有色金屬、羊毛、橡膠、咖啡、可可、棉花、油料、木材、食糖、茶葉和古玩等貴重或大宗的世界性商品買賣。
2. 重慶抓住機遇實現又好又快發展是怎麼回事
6月29—30日,「共舞長江經濟帶——探訪長江經濟帶區域協同生態發展之路」網路主題活動深入兩江新區,探索重慶發展路徑。
截至目前,咖啡交易中心交易額增加到67.11億人民幣,僅僅今年以來就實現了30多億元。同時,由重慶咖啡交易中心牽頭制訂的《咖啡大宗貿易標准檢測體系》已經在2017年咖啡採收季中開始執行,力爭推廣成為國家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