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基金投資 > 2017年投資對gdp增速貢獻

2017年投資對gdp增速貢獻

發布時間:2021-06-08 19:46:19

⑴ 2017年中國GDP增長了多少

中國官方18日公布,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約為82.71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9%。

總的來看,2017年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整體形勢好於預期,決勝全面小康邁出堅實步伐。同時也要看到,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不少困難和挑戰,提質增效任重道遠。

⑵ GDP負增長如何計算投資對GDP貢獻

上面的不對!(大概,我也是這學期才學的……)

投資越多,GDP越可能版增權長。
但是,光投資是不可能讓GDP增長的
GDP的運算是,
在一年裡,
把所有的東西都換成dollar value

GDP($)=total consumer spending + investment + government spending + value of export - value of imports

GDP($)=總共人民消費(買的東西之類的)+公司投資+政府花出去的錢+進口的錢-出口花的錢

⑶ 如何計算固定資產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

核算方法GDP核算有三種方法,即生產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種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反映國民經濟生產活動成果。生產法是從生產的角度衡量常住單位在核算期內新創造價值的一種方法,即從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在核算期內生產的總產品價值中,扣除生產過程中投入的中間產品價值,得到增加值。核算公式為:增加值=總產出-中間投入。收入法是從生產過程創造收入的角度,根據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應得的收入份額反映最終成果的一種核算方法。按照這種核算方法,增加值由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和營業盈餘四部分相加得到。支出法是從最終使用的角度衡量核算期內產品和服務的最終去向,包括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與服務凈出口三個部分。[2]一、用支出法核算GDP支出法核算GDP,就是從產品的使用出發,把一年內購買的各項最終產品的支出加總而計算出的該年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這種方法又稱最終產品法、產品流動法。從支出法來看,國內生產總值包括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用於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以及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總額,它反映本期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使用及構成。[3]如果用Q1、Q2……Q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產量,P1、P2……Pn代表各種最終產品的價格,則使用支出法核算GDP的公式是:Q1P1+Q2P2+……QnPn=GDP在現實生活中,產品和勞務的最後使用,主要是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出口。因此,用支出法核算GDP,就是核算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時期內居民消費、企業投資、政府購買和凈出口這幾方面支出的總和。1.居民消費(用字母C表示),包括購買冰箱、彩電、洗衣機、小汽車等耐用消費品的支出、服裝、食品等非耐用消費品的支出以及用於醫療保健、旅遊、理發等勞務的支出。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屬於消費。2.企業投資(用字母I表示),是指增加或更新資本資產(包括廠房、機器設備、住宅及存貨)的支出。投資包括固定資產投資和存貨投資兩大類。固定資產投資指新造廠房、購買新設備、建築新住宅的投資。為什麼住宅建築屬於投資而不屬於消費呢?因為住宅像別的固定資產一樣是長期使用、慢慢地被消耗的。存貨投資是企業掌握的存貨(或稱成為庫存)的增加或減少。如果年初全國企業存貨為2000億美元而年末為2200億美元,則存貨投資為200億美元。存貨投資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因為年末存貨價值可能大於也可能小於年初存貨。企業存貨之所以被視為投資,是因為它能產生收入。從國民經濟統計的角度看,生產出來但沒有賣出去的產品只能作為企業的存貨投資處理,這樣是從生產角度統計的GDP和從支出角度統計的GDP相一致。計入GDP中的投資是指總投資,即重置投資與凈投資之和,重置投資也就是折舊。投資和消費的劃分不是絕對的,具體的分類則取決於實際統計中的規定。3.政府購買(用字母G來表示),是指各級政府購買物品和勞務的支出,它包括政府購買軍火、軍隊和警察的服務、政府機關公用品與公設施、舉諸如道路等公共工程、開學校等方面的支出。政府支付給政府雇員的工資也屬於政府購買。政府購買是一種實質性的支出,表現出商品、勞務與貨幣的雙向運動,直接形成社會需求,成為國內生產總值的組成部分。政府購買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政府支出的另一部分如政府轉移支付、公債利息等都不計入GDP。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不以取得本年生產出來的商品與勞務的作為報償的支出,包括政府在社會福利、社會保險、失業救濟、貧困補助、老年保障、衛生保健、對農業的補貼等方面的支出。政府轉移支付是政府通過其職能將收入在不同的社會成員間進行轉移和重新分配,將一部分人的收入轉移到另一部分人手中,其實質是一種財富的再分配。有政府轉移支付發生時,即政府付出這些支出時,並不相應得到什麼商品與勞務,政府轉移支付是一種貨幣性支出,整個社會的總收入並沒有發生改變。因此,政府轉移支付不計入國內生產總值中。4.凈出口(用字母X-M表示,X表示出口,M表示進口)是指進出口的差額。進口應從本國總購買中減去,因為進口表示收入流到國外,同時,也不是用於購買本國產品的支出;出口則應加進本國總購買量之中,因為出口表示收入從外國流入,是用於購買本國產品的支出,因此,凈出口應計入總支出。凈出口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負值。把上述四個項目加起來,就是用支出法計算GDP的公式:GDP=C+I+G+(X-M)在中國的統計實踐中,支出法計算的是國內生產總值劃分為最終消費、資本形成總額和貨物和服務的凈出口總額,它反映了本期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的使用及構成。最終消費分為居民消費和政府消費。居民消費除了直接以貨幣形式購買貨物和服務的消費外,還包括以其他方式獲得的貨物和服務的消費支出,即所謂的虛擬消費支出。居民虛擬消費支出包括以下幾種類型:單位以實物報酬及實物轉移的形式提供給勞動者的貨物和服務;金融機構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務;保險公司提供的保險服務。通過支出法計算的GDP,我們可以計算出消費率和投資率。所謂消費率就是最終消費佔GDP的比率,所謂投資率就是資本形成總額佔GDP的比率。按照有關統計資料,最近幾年以來,中國的消費率出現了比較明顯的下降趨勢,2005年中國的消費率為52.1%,投資率為43.4%。同世界水平相比中國的消費率明顯偏低。因此,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宏觀經濟調控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要調整投資和消費的比例關系,擴大消費需求是擴大內需的重點。二、用收入法核算GDP收入法核算GDP,就是從收入的角度,把生產要素在生產中所得到的各種收入相加來計算的GDP,即把勞動所得到的工資、土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資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業家才能得到的利潤相加來計算GDP。這種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成本法。在沒有政府的簡單經濟中,企業的增加值即其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就等於要素收入加上折舊,但當政府介全國GDP入後,政府往往徵收間接稅,這時的GDP還應包括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間接稅是對產品銷售徵收的稅,它包括貨物稅、周轉稅。這種稅收名義上是對企業徵收,但企業可以把它打入生產成本之中,最終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故也應視為成本。同樣,還有企業轉移支付(即企業對非營利組織的社會慈善捐款和消費者呆帳),它也不是生產要素創造的收入,但要通過產品價格轉移給消費者,故也應看作成本。資本折舊也應計入GDP。因為它雖不是要素收入,但包括在總投資中。還有,非公司企業主收入也應計入GDP中。非公司企業主收入,是指醫生、律師、小店鋪主、農民等的收入。他們使用自己的資金,自我僱用,其工資、利息、租金很難象公司的帳目那樣,分成其自己經營應得的工資、自有資金的利息、自有房子的租金等,其工資、利息、利潤、租金常混在一起作為非公司企業主收入。這樣,按收入法計算的公式就是:GDP=工資+利息+利潤+租金+間接稅和企業轉移支付+折舊也可看成是GDP=生產要素的收入+非生產要素的收入從理論上講,用收入法計算出的GDP與用支出法計算出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三、用生產法核算GDP用生產法核算GDP,是指按提供物質產品與勞務的各個部門的產值來計算國內生產總值。生產法又叫部門法。這種計算方法反映了國內生產總值的來源。運用這種方法進行計算時,各生產部門要把使用的中間產品的產值扣除,只計算所增加的價值。商業和服務等部門也按增值法計算。衛生、教育、行政、家庭服務等部門無法計算其增值,就按工資收入來計算其服務的價值。按生產法核算國內生產總值,可以分為下列部門:農林漁業;礦業;建築業;製造業;運輸業;郵電和公用事業;電、煤氣、自來水業;批發、零售商業;金融、保險、不動產;服務業;政府服務和政府企業。把以上部門生產的國內生產總值加總,再與國外要素凈收入相加,考慮統計誤差項,就可以得到用生產法計算的GDP了。從理論上說,按支出法、收入法與生產法計算的GDP在量上是相等的,但實際核算中常有誤差,因而要加上一個統計誤差項來進行調整,使其達到一致。實際統計中,一般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支出法為基本方法,即以支出法所計算出的國內生產總值為標准。在中國的統計實踐中,收入法計算GDP分為四項:GDP=勞動者報酬+生產稅凈額+固定資產折舊+營業盈餘第一項為勞動者報酬。是指勞動者因從事生產活動所獲得全部報酬。包括勞動者獲得的各種形式的工資、獎金和津貼,既包括貨幣形式的,也包括實物形式的;還包括勞動者所享受的公費醫療和醫葯衛生費、上下班交通補貼和單位支付的社會保險費等。第二項為生產稅凈額,指生產稅減生產補貼後的余額。生產稅指政府對生產單位生產、銷售和從事經營活動,以及因從事生產活動使用某些生產要素(如固定資產、土地、勞動力)所徵收的各種稅、附加費和規劃費。生產補貼與生產稅相反,是指政府對生產單位的單方面的收入轉移,因此視為負生產稅,包括政策虧損補貼、糧食系統價格補貼、外貿企業出口退稅等。第三項為固定資產折舊,是指一定時期內為彌補固定資產損耗按照核定的固定資產折舊率提取的固定資產折舊。它反映了固定資產在當期生產中的轉移價值。第四項為營業盈餘,是指常駐單位創造的增加值扣除勞動報酬、生產稅凈額和固定資產折舊後的余額。它相當於企業的營業利潤加上生產補貼。

⑷ 房地產投資對GDP貢獻有多大

房地產GDP不包括在建築,大樓有一個專門的項目核算。房地產業GDP是採取地方,拿錢,出售。至於你說的
的貢獻,這不是統計項目。
一般,對GDP的學者的貢獻可言性房地產是指為拉動房地產開發,工程機械製造商,水泥,建築鋼材等一系列銀行利息的收入。因為房地產是最下游的行業,直接賣給消費者。
中國南京樓市前三季度經濟數據的推動了GDP增長數據17.3%,房地產行業成為第三高增長率的行業。 1-3季度,房地產在南京業增加值18.862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8.6%,比去年同期......
石家莊三季度GDP同比增長11.2%,房地產將承擔很大的責任

「中國經濟已經企穩向好,但經濟的深層次結構性問題尚未根本解決。」統計部門專家表示,結構調整主要是為了避免盲目建設和重復建設,而業務是其主角。前三季度的51.669十億人民幣的房地產投資

中國在
天津GDP增長16.3%,前三季度,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350.252十億人民幣,工業投資快速增長的優勢。其中,機械設備製造,石油化工,生物醫葯,環保,汽車等行業對全市工業投資145.83十億人民幣,投資增幅超過50%。
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在大連房地產第三產業的13%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國第三產業,房地產,金融服務,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的貢獻份額分別增加了9.6,5.8,3.7和0.5個百分點擴大;運輸等服務,以降低的貢獻份額,降低5.5和3.8個百分點,分別。鄭州
9%的GDP增速,前三季度建築業和房地產業的速度比其他行業
中國

此外,建築業,房地產業,金融的增長,增速比其他行業高出顯著。前三季度,28.4%建築的增長速度;房地產銷售火爆,線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4%;存款金融機構632.6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3%;貸款469.4十億人民幣,同比增長38.6%。

⑸ 消費對gdp的貢獻率計算公式、消費拉動gdp增長 公式

貢獻率=消費的增量/GDP增量
拉動增長=貢獻率*GDP增速

⑹ [原創]求助!固定資產投資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怎麼計算

蓋房子【固定資產投資】一系列資金投入物質,勞動力,商品流通,交換,消費=生產之需

納稅政策,收費政策發范疇可以仔細按著會記方法計算。

1,凡蓋房子所需材料行業帶動多少?

⑺ 中國近10年來GDP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是什麼

從顯性數據,中國近10年來GDP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是消費。事實上,我國仍然是投資拉動型經濟。
商務部近日發布《2017年中國國內貿易發展回顧與展望》報告分析,2016年繼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4.6%,2017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穩定在60%以上,達到70%左右,繼續保持經濟增長第一驅動力地位。實際上,自2011年以來,消費就逐漸挑起大梁,對GDP增長的貢獻率連年保持在45%以上。尤其近三年,消費對GDP增長的貢獻率比資本形成總額高20多個百分點,經濟增長驅動過於依賴投資的局面有所改變。但應該看到,這其中在過去的經濟增長大約有一半是靠出口創匯實現的,而美國僅僅為15%左右,也就是說中國國民的消費水平是很低的,僅能購買中國生產的一半產品。這個局面可能造成兩個嚴重後果 : 外國對中國產品的湧入深感恐慌,與中國的政治與經濟摩擦將不斷增加;或一旦出現全球性經濟危機,外國消費者消費能力下降,將對中國經濟發展造成重大影響。
不過,要指出的是,消費和投資本身是一種緊密的關系。沒有投資,消費需求是難以產生的。如正是國內公路、鐵路等基礎設施的投資,才產生了對鋼鐵、水泥等建材的消費。2016年,單從數據看,國內資本形成對GDP的直接貢獻率為37%,但如果加上投資間接引發的消費,投資的貢獻率仍然超過50%。所以,不難得出實質性結論:中國近10年來GDP增長的主要推動力是投資,投資都是中國近十年GDP增長的骨幹力量。 此外,相對消費是一個「慢變數」,,在經濟增長的過程中,投資是一個「快變數」,在經濟下行時可以力挽狂瀾。也就是說,從政府角度,投資仍然是拉動經濟增長最有效的手段。

⑻ 關於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投資、消費、凈出口)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問題

說實話,我也沒太搞懂你們老師的意思,或者說,我懷疑你們老師要求的只是經濟學意義上的貢獻率,和中國官方統計計算出的貢獻率會有相當大的偏差。為什麼這么說呢,咱一步一步說來看看。
1、按標準的經濟學定義,貢獻率=分量的增量/總量的增量。
也就是說,投資的貢獻率=投資的增量/GDP的增量=(今年的投資-去年的投資)/(今年的GDP-去年的GDP),消費和凈出口也是一個道理。
2、按國家官方的統計制度,分子和分母的兩個增量都要求必須是不變價的,也就是說,
投資貢獻率=(不變價的今年投資-不變價的去年投資)/(不變價的今年GDP-不變價的去年GDP)。
3、不變價GDP比較好辦,因為國家統計年鑒表2-3就是不變價GDP,直接查詢就可以。
可是不變價投資、消費和進出口就不好辦了。因為計算這三者的貢獻率,要求必須使用支出法GDP中的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這三個指標作為分子,而年鑒和其他公開數據渠道均不提供這三個指標的不變價數據,也不提供不變價的增長率,所以完全沒有獲得或者進行推算的可能。
4、所以綜合上述推論,我只能認為你們老師要求的經濟學意義上的貢獻率。那就簡單了,直接找年鑒上兩年的數據,減出增量來一除就可以了。和年鑒上現有的貢獻率數據差距會有多大,就不好說了。
5、對你公式里的一點小糾正。GDP去/a這個東西是完全錯誤的。
(1)你給定的a是個增長率,也就是8%這樣的概念,用去年的數據推算今年的數據要使用發展率1+a,就是108%這樣的概念。
(2)去年GDP、今年GDP和a之間的關系應該是:
不考慮物價因素即理想狀況下,
去年GDP*(1+a)=今年GDP,
今年GDP/(1+a)=去年GDP;
考慮物價因素即與現行統計制度一致的情況下,
去年GDP*(1+a)=以去年價格計算的今年GDP,
今年GDP/(1+a)=以今年價格計算的去年GDP。
除非去年或者今年剛好有一年是基期年,否則後一種計算出來的數據基本無用。
6、順便提一下樓上的和你評論里的不太正確的地方。因為按照GDP核算的支出法,GDP=最終消費支出+資本形成總額+貨物和服務凈出口,常說的GDP=投資+消費+凈出口,或者說拉動經濟增長的三架馬車就是從這里來的。你說所的政府購買,在GDP核算中被歸在消費中。你看國家統計年鑒表2-18《支出法國內生產總值結構》,就能看到最終消費支出被分為居民消費支出和政府消費支出兩大類。這里的政府消費可以理解為經濟學上的政府購買。
既然GDP=投資+消費+凈出口,那麼增量投資+增量消費+增量出口=增量GDP,(C今-C去)/(增量投資+增量消費+增量出口)計算的是經濟學意義上的消費貢獻率,消費貢獻率再乘以GDP增長率,這計算的是消費對GDP增長的拉動點數,公式可以見國家統計年鑒表2-20的表下說明。

⑼ 為何說2017年GDP的增長具有高含金量

報道稱,22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就宏觀經濟運行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新聞發言人表示,2017年中國經濟增長6.9%,自2011年以來首次實現年度增速回升2018年中國經濟延續穩中向好態勢是有條件、有信心的。

5年來,國務院部門行政審批事項削減44%,中央層面投資核准事項累計削減90%,中央政府定價項目縮減80%。2017年全國日均新登記企業1.66萬戶,活躍度保持在70%,經濟社會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

希望2018年GDP可以創造更多的奇跡!

閱讀全文

與2017年投資對gdp增速貢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升控股年季度交易日價格 瀏覽:647
000417基000417基金凈值 瀏覽:351
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 瀏覽:341
做市商外匯 瀏覽:734
如何將大額外匯匯出國 瀏覽:573
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txt 瀏覽:154
央企背景公募基金公司有哪些 瀏覽:775
北京長生明投資管理 瀏覽:185
2019年1月3日港幣兌人民幣匯率 瀏覽:212
都有哪種類型的基金 瀏覽:890
平安人保股票價格多少錢 瀏覽:453
證券投資者風險評估分幾級 瀏覽:55
3s理財 瀏覽:405
股票熱點預測 瀏覽:796
美元匯率半年走勢兌人民幣 瀏覽:238
山西美錦價格 瀏覽:888
美元對人民幣費率怎麼算 瀏覽:871
雄安高鐵股票有什麼 瀏覽:149
聯動天翼融資 瀏覽:819
富國消費主題基金怎麼掙錢 瀏覽: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