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米的最新國家標准,
國家大米收購、銷售等標准(一)
本標准適用於收購、銷售、調撥、儲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大米。
1 分類
1.1 根據稻穀的分類方法分為三類:
1.1.1 秈米:用秈型非糯性稻穀製成的米。
米粒一般呈長橢圓形或細長形。按其粒質和秈稻收獲季節分為以下兩種:
1.1.1.1 早秈米:腹白較大,硬質顆粒較少。
1.1.1.2 晚秈米:腹白較小,硬質顆粒較多。
1.1.2 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穀製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橢圓形。
按其粒質和粳稻收獲季節分為以下兩種;
1.1.2.1 早粳米:腹白較大,硬質顆粒較少。
1.1.2.2 晚粳米:腹白較小,硬質顆粒較多。
1.1.3 糯米:用糯性稻穀製成的米。按其粒形分為以下兩種:
1.1.3.1 秈糯米:用秈型糯性稻穀製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長橢圓形或細長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的呈半透明狀(俗稱陰糯),粘性大。
1.1.3.2 粳糯米:用粳型糯性稻穀製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橢圓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狀(俗稱陰糯),粘性大。
1.2 各類大米中混有其他類大米的總限度為5.0%。
1.3 大米中的名貴品種、雜交品種、中熟米和陸稻米以及其他特殊品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另訂標准或按質量分別歸屬。
2 質量標准
2.1 各類大米按加工精度分等。 等級指標及其他質量指標見表 l、表2、表3、表4。
2.1.1 早秈米、秈糯米質量指標見表 l。
2.1.2 晚秈米質量指標見表2。
2.1.3 早粳米、粳糯米質量指標見表3。
2.1.4 晚粳米質量指標見表4。
2.2 各類大米精度,以國家制定的精度標准樣品對照檢驗。在制定精度標准樣品時,要參照下述文字規定:
特等:背溝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凈的佔85%以上;
標准一等:背溝有皮,粒面留皮不超過 l/5的佔80%以上;
標准二等:背溝有皮,粒面留皮不超過 l/3的佔75%以上;
標准三等:背溝有皮,粒面留皮不超過 l/2的佔70%以上。
2.3 收購大米水分的最大限度和大米安全儲存水分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2.4 各類大米中的黃粒米限度為2.0%。
2.5 衛生標准和動植物檢疫項目,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表1
等級
加工精度
不完善粒%
最大限度雜質
碎米%
水分%
色澤氣味口味
總量%
其中:糠粉%
礦物質%
帶殼稗粒粒/kg
稻穀粒粒/kg
總量
其中:小碎米
特等
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3.0
0.25
0.15
0.02
20
8
35
2.5
14
正常
標准一等
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4.0
0.30
0.20
0.02
50
12
標准二等
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6.0
0.40
0.20
0.02
70
16
標准三等
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8.0
0.45
0.20
0.02
90
20
表2
等級
加工精度
不完善粒%
最大限度雜質
碎米%
水分%
色澤氣味口味
總量%
其中:糠粉%
礦物質%
帶殼稗粒粒/kg
稻穀粒粒/kg
總量
其中:小碎米
一類地區
二類地區
特等
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3.0
0.25
0.15
0.02
20
8
30
2.0
14
14.5
正常
標准一等
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4.0
0.30
0.20
0.02
50
12
標准二等
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6.0
0.40
0.20
0.02
70
16
標准三等
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8.0
0.45
0.20
0.02
90
20
註:一類地區: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河南、陝西。
二類地區:除一類地區以外的地區。
3 名詞解釋
3.1 加工精度指大米背溝和粒面留皮程度。
3.2 不完善粒,包括下列尚有食用價值的顆粒。
3.2.1 未熟粒
米粒不飽滿,外觀全部呈粉質的顆粒。蟲蝕粒被蟲蛀蝕的顆粒。
3.2.2 病斑粒
粒面有病斑的顆粒。
3.2.3 生霉
粒面生霉的顆粒。
2. 《稻穀》國家標准(GB1350-1999)
各類稻穀中谷外糙米不超過2.0%。詳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稻穀GB1350—1999》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稻穀GB1350—199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前言 GB1350-1986《稻穀》實施發布12年以來,對我國稻穀的生產和流通起了重要的作用,但隨著稻穀品種的不斷改進和市場經濟的發展,原 標准中的一些指標已不適應,需對其加以修訂。 新增內容: ——質量要求增加「整精米率」和「谷外糙米」指標。 主要修訂內容: ——將原分類修改為五類,即:早秈稻穀、晚秈稻穀、粳稻穀、粳糯稻穀、秈糯稻穀。 ——粳稻穀、粳糯稻穀出糙率統一為一個標准,中等質量為不低於77.0%,不再劃分一、二、三類地區。 ——將「晚秈稻穀」、「秈糯稻穀」水分修訂為不超過13.5%,與早秈稻穀相同,粳稻穀、粳糯稻穀水分修訂為不超過14.5%。 本標準的附錄A是標準的附錄。 本標准從實施之日起,代替GB1350—1986。 本標准由國家糧食儲備局、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提出。 本標准負責起草單位:國家糧食儲備局標准質量管理辦公室;參加起草單位:湖北省糧食局、廣東省糧食局、上海市糧食局、國家糧食儲備成都糧科所。 本標准主要起草人:唐瑞明、龍伶俐、余敦明、王志明、劉光亞、管景誠、王杏娟。 稻穀GB1350—1999 1 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稻穀的有關定義、分類、質量要求、檢驗方法及包裝、運輸、貯存要求。 本標准適用於收購、貯存、運輸、加工、銷售的商品稻穀。 2 引用標准 下列標准所包含的條文,通過在本標准中引用而構成為本標準的條文。本標准出版時,所示版本均為有效。所有標准都會被修訂,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5490―1985 糧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檢驗 一般規則 GB 5491―1985 糧食、油料檢驗 扦樣、分樣法 GB/T 5492―1985 糧食、油料檢驗 色澤、氣味、口味鑒定法 GB/T 5493―1985 糧食、油料檢驗 類型及互混檢驗法 GB/T 5494―1985 糧食、油料檢驗 雜質、不完善粒檢驗法 GB/T 5495―1985 糧食、油料檢驗 稻穀出糙率檢驗法 GB/T 5496―1985 糧食、油料檢驗 黃粒米及裂紋粒檢驗法 GB/T 5497―1985 糧食、油料檢驗 水分測定法 3 定義 本標准採用下列定義。 3.1 早秈稻穀 生長期較短、收獲期較早的秈稻穀,一般米粒腹白較大,角質粒較少。 3.2 晚秈稻穀 生長期較長、收獲期較晚的秈稻穀,一般米粒腹白較小或無腹白,角質粒較多。 3.3 粳稻穀 粳型非糯性稻穀的果實,籽粒一般呈橢圓形,米質粘性較大脹性較小。 3.4 秈糯稻穀 秈型糯性稻的果實,糙米一般呈長橢圓形和細長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狀(俗稱陰糯),粘性大。 3.5 粳糯稻穀 粳型糯性稻的果實,糙米一般呈橢圓形,米粒呈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狀(俗稱陰糯),粘性大。 3.6 出糙率 凈稻穀脫殼後的糙米(其中不完善粒折半計算)占試樣質量的百分率。 3.7 整精米 糙米碾磨成精度為國家標准一等大米時,米粒產生破碎,其中長度仍達到完整精米粒平均長度的五分之四以上(含五分之四)的米粒。 3.8 整精米率 整精米占凈稻穀試樣質量的百分率。 3.9 不完善粒 包括下列尚有食用價值的顆粒: 3.9.1 未熟粒:籽粒未成熟不飽滿,米粒外觀全部為粉質的顆粒。 3.9.2 蟲蝕粒:被蟲蛀蝕並傷及胚乳的顆粒。 3.9.3 病斑粒:糙米胚或胚乳有病斑的顆粒。 3.9.4 生芽粒:芽或幼根已突出稻殼,或檢驗糙米芽或幼根已突破種皮的顆粒。 3.9.5 霉變粒:稻穀生霉,去殼後糙米胚或胚乳變色或變質的顆粒。 3.10 谷外糙米 稻穀由於機械損傷等原因形成的糙米粒。 3.11 雜質 除本種糧粒以外的其他物質,包括下列幾種: 3.11.1 篩下物:通過直徑2.0mm圓孔篩的物質。 3.11.2 無機雜質:泥土、砂石、磚瓦塊及其他無機物質。 3.11.3 有機雜質:無食用價值的稻穀粒、異種糧粒及其他有機物質。 3.12 黃粒米 胚乳呈黃色,與正常米粒色澤明顯不同的顆粒。 3.13 色澤、氣味 一批稻穀固有的色澤和氣味。 4 分類 稻穀分為早秈稻穀、晚秈稻穀、粳稻穀、秈糯稻穀、粳糯稻穀五類。 5 質量要求 5.1 早秈稻穀、晚秈稻穀、秈糯稻穀按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等級,質量指標見表1。 表1 秈稻穀質量指標 等級 出糙率,% 整精米率,% 雜質,% 水分,% 色澤、氣味 1≥79.0 ≥50.0 ≤1.0 ≤13.5 正常 2≥77.0 ≥50.0 3≥75.0 ≥50.0 4≥73.0 ≥50.0 5≥71.0 ≥50.0 註:水分含量大於表1規定的稻穀的收購,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5.2 粳稻穀、粳糯稻穀按出糙率和整精米率分等級,質量指標見表2. 表2 粳稻穀質量指標 等級 出糙率,% 整精米率,% 雜質,% 水分,% 色澤、氣味 1≥81.0 ≥60.0 ≤1.0 ≤14.5 正常 2≥79.0 ≥60.0 3≥77.0 ≥60.0 4≥75.0 ≥60.0 5≥73.0 ≥60.0 註:水分含量大於表2規定的稻穀的收購,按國家有關規定執行。 5.3 各類稻穀以三等為中等標准,低於五等的為等外稻穀。 5.4 稻穀中混有其他類稻穀不超過5.0%。 5.5 各類稻穀中黃粒米不超過1.0%。 5.6 各類稻穀中谷外糙米不超過2.0%。 5.7 衛生檢驗和植物檢疫按國家有關標准和規定執行。 6 檢驗方法 6.1 檢驗的一般規則按GB/T 5490執行。 6.2 扦樣、分樣按GB 5491執行。 6.3 色澤、氣味、口味鑒定按GB/T5492執行。 6.4 類型及互混檢驗按GB/T 5493執行。 6.5 雜質、不完善粒檢驗按GB/T 5494執行。 6.6 出糙率檢驗按GB/T 5495執行。 6.7 黃粒米及裂紋粒檢驗按GB/T 5496執行。 6.8 水分測定按GB/T 5497執行。 6.9 谷外糙米檢驗按GB/T 5494―1985中1.5進行檢驗,揀出糙米粒,稱量,計算。 6.10 整精米率檢驗按附錄A執行。 7 包裝、運輸和貯存 包裝、運輸和貯存按國家有標准和規定執行。 附錄A (標準的附錄) 整精米率檢驗方法 A1 儀器和用具 A1.1 天平,感量0.01g; A1.2 實驗室用礱谷機、碾米機; A1.3 穀物選篩。 A2 操作方法 稱取凈稻穀試樣(W0),經脫殼後稱量糙米總量(W1),然後從中稱取一定量的糙米(W2),用實驗碾米機磨成國家標准一等大米的精度,除去糠粉,再揀出整精米粒,稱重 (W3)。
求採納
3. 農產品期貨有哪些種類
在農產品經營抄過程中,適襲合於期貨交易的產品有:
(1)品質易於標准化。在期貨交易中,期貨合約往往已經轉手多次才最後進入實物交割,不可能期貨合約每轉手一次,買賣雙方都依在現貨交易中一樣對商品檢驗一次。所以,為了保證到期交割的實物商品符合合約中所列明的質量等級標准,就要求進入期貨市場進行交易的商品必須是容易劃分質量等級的。
(2)能夠長期貯藏而且適宜於運輸。
(3)期貨商品的現貨市場應容量大且價格波動劇烈頻繁。
(4)期貨商品的現貨市場應較為發達,不存在壟斷行為。
一般來講,只有具備以上特徵的商品才能夠進行期貨交易。
(5)目前的期貨商品分為農林產品、金屬、能源、金融產品四大類,根據其自然屬性的不同又可具體分為10個小類,即:穀物、油籽及其產品、畜產品、食品和飲料、纖維、林產品、金屬、能源、外匯與利率產品等、指數。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期貨商品也會不斷地推陳出新。
4. 水稻種子生產及其質量控制的最低標准有哪些
根據水稻種子認證生產的要求,水稻種子生產及其質量控制的最低標准如下:
(1)前作。不應有自生植株,雜草應控制在一定數量內。
(2)隔離。空間隔離距離:常規種、保持系、恢復系原種田≥50米;常規種、保持系、恢復系大田用種田≥20米;不育系原種田≥700米;不育系大田用種田≥500米;秈型雜交稻制種田≥200米;粳型雜交稻制種田≥500米。
如有其他適宜的有效保護措施,可結合實際降低上述隔離距離的要求。
(3)種子田生長要求。經田間檢驗,種子田質量應達到:
①田間雜株率應達到:常規種:原種≤0.08%,大田用種≤0.1%;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原種≤0.01%,大田用種≤0.08%;雜交種制種田:父本≤0.1%,母本≤0.1%。
②散粉株應達到:雜交制種田任何一次花期檢查≤0.2%或兩次花期檢查累計≤0.4%。
③沒有檢疫性病害和發病率高的病害。
(4)種子物理質量。經種子檢驗,物理質量應達到:凈種子≥98.0%;發芽率≥80%(常規種≥85%);水分≤13.0%(粳稻≤14.5%)。
(5)種子遺傳質量。經小區種植鑒定,品種純度應達到:常規種:原種≥99.9%,大田用種≥98.0%;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復系:原種≥99.9%;大田用種≥99.0%;雜交種:一級標准≥98.0%,二級標准≥96.0%。
5. 早秈稻期貨的相關知識
稻穀,在植物學上屬禾本科稻屬普通栽培稻亞屬中的普通稻亞種。它是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我國水稻的播種面積約占糧食作物總面積的1/4,產量約佔全國糧食總產量的1/2,在商品糧中佔一半以上。產區遍及全國各地。
普通栽培稻可分為秈稻和粳稻兩個亞種。秈稻粒形細長,長度是寬度的三倍以上,扁平,茸毛短而稀,一般無芒,即使有芒也很短,稻殼較薄,腹白較大,硬質粒較少,加工時容易出碎米,出米率較低,米質脹性較大而粘性較弱。粳稻則粒形短切,長度是寬度的1.4-2.9倍,茸毛長而密,芒較長,稻殼較厚,腹白小或沒有,硬質粒多,加工時不易產生碎米,出米率較高,米質脹性較小而粘性較強。
無論秈稻或粳稻,根據大米澱粉性質的不同可分為粘稻與糯稻兩類。粘稻米澱粉中含直鏈澱粉10-30%,其餘為支鏈澱粉,米質粘性小而脹性大,其中粳稻米的粘性又大於秈稻米。糯稻米澱粉則幾乎全部為支鏈澱粉,米質脹性小而粘性大,其中粳糯米粘性最大。此外,粘稻米和糯稻米的色澤不同,粘米胚乳呈半透明狀(腹白除外),米質硬而脆,糯米胚乳則是蠟白色不透明(但陰糯半透明狀),米質疏鬆。
秈稻或粳稻,根據其生長期長短的不同,又可以分為早稻、中稻和晚稻三類。早稻的生長期90-125天,中稻的生長期為125-150天,晚稻的生長期為150-180天。由於生長期長短和氣候條件的不同,同一類型的稻穀的品質也表現出一些差別:早稻米一般腹白較大,硬質粒較少,米質疏鬆,品質較差,而晚稻米則反之,品質較好。 此外,根據栽種地區土壤水分的不同,又分為水稻和陸稻(早稻)。水稻種植於水田中,需水量多,產量高,品質較好;陸稻則種植於旱地,耐旱性強,成熟早,產量低,谷殼及糠層較厚,米粒組織疏鬆,硬度低,出米率低,大米的色澤和口味也較差。
在我國糧油質量國家標准中,稻穀按其粒形和粒質分為三類:
第一類:秈稻穀,即秈型非糯性稻穀。根據粒質和收獲季節又分為早秈稻穀和晚秈稻穀。
第二類:粳稻穀,即粳型非糯性稻穀。根據粒質和收獲季節又分為早粳稻穀和晚粳稻穀。
第三類:糯稻穀,按其粒形和粒質分為秈糯稻穀和粳糯稻穀兩類。 稻穀經礱谷機脫去穎殼後即可得到糙米。
糙米屬穎果,它的表面平滑有光澤。在糙米米粒中,我們把米粒有胚的一面稱腹白,無胚的一面稱背面。糙米米粒表面共有五條縱向溝紋,背面的一條稱背溝,兩側各有兩條稱米溝。糙米溝紋處的皮層在碾米時很難全部除去,對於問一品種的稻穀,溝紋處留皮越多,可以認為加工精度越低,所以大米加工精度常以粒面和背溝的留皮程度來表示。有的糙米在腹部或米粒中心部位表現出不透明的白斑,這就是腹白或心白。腹白和心白是稻穀生長過程中因氣候、雨量、肥料等不適宜而造成的。 糙米由果皮、種皮、外胚乳、胚乳及胚所組成。果皮包括外果皮、中果皮、橫列細胞和管狀細胞,總厚度約10微米。種皮極薄,厚度約為2微米,結構不明顯,有的糙米種皮內含有色素而呈現顏色。外胚乳是粘連在種皮下的簿膜狀組織,厚度l、2微米,與種皮很難區分開來。胚乳是米粒的最大部分,包括糊粉層和澱粉細胞。糊粉層細胞中充滿了微小的糊粉粒,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不含澱粉。澱粉細胞中充滿了澱粉粒。胚位於米粒腹面的基部,呈橢圓形,由胚芽、胚莖、胚根和盾片組成,盾片與胚乳相連接,種子發芽時分泌酶,分解胚乳中的物質供給胚以養分。
糙米再經加工碾去皮層和胚,留下的胚乳,即為食用的大米。
6. 國家一級粳米標準是什麼
大米標准
本標准適用於收購以、銷售、調撥、儲存、加工和出口的商品大米。
1分類
1.1根據稻穀的分類方法分為三類:
1.1.1秈米:用秈型非糯性稻穀製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長橢圓形或細長形。按其粒質和秈稻收獲季節分以下兩種:
1.1.1.1早秈米:腹白較大,硬質顆粒較少。
1.1.1.2晚秈米:腹白較小,硬質顆粒較多。
1.1.2粳米:用粳型非糯性稻穀製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橢圓形。按其粒質和粳稻收獲季節分為以下兩種:
1.1.2.1早粳米:腹白較大,硬質顆粒較少。
1.1.2.2晚粳米:腹折較小,硬質顆粒較多。
1.1.3糯米:用糯性稻穀製成的米。按其粒形分為以下兩種:
1.1.3.1秈糯米:用秈型糯性稻穀製成的米。米粒一般呈橢圓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狀(俗稱陰糯),粘性大。
1.1.3.2粳糯米:用粳型糯性稻穀製成的米。米粒一般呈長橢圓形,乳白色,不透明;也有呈半透明狀(俗稱陰糯),粘性大。
1.2各類大米中混有其他類大米的總限度為5.0%。
1.3大米中的名貴品種、雜交品種、中熟米和陸稻米以及其他特殊品種,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另訂標准或按質量分別歸屬。
2質量標准
2.1各類大米按加工精度分等。等級指村見表1、表2、表3、表4.
2.1.1早秈米、秈糯米質量指標見表1。
表1
等級 加工精度 不完 最大限度雜質 碎米,% 水 色澤
善粒% 分 氣味
總 其中: 礦物 帶殼稗粒 稻穀粒 總 其中: % 口味
量% 糠粉% 質% 粒/kg 粒/kg 量 小碎米
特等 按實物標准樣品 正
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3.0 0.25 0.15 0.02 20 8 35.0 2.5 14.0 常
標准 按實物標准樣品 正
一等 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4.0 0.30 0.20 0.02 50 12 35.0 2.5 1.40 常
標准 桉實物標准樣品 正
二等 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6.0 0.40 0.20 0.02 70 16 35.0 2.5 1.40 常
標准 按實物標准樣品 正
三等 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8.0 0.45 0.20 0.02 90 20 35.0 2.5 1.40 常
2.1.2晚秈米質量指標見表2。
表2
特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3.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25 其中:糠粉%:0.15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20 稻穀粒(粒/kg):8
碎米%:
總量:3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
一類地區:14.0
二類地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准一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4.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30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50 稻穀粒(粒/kg):12
碎米%:
總量:3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
一類地區:14.0
二類地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准二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6.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40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70 稻穀粒(粒/kg):16
碎米%:
總量:3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
一類地區:14.0
二類地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准三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8.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45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90 稻穀粒(粒/kg):20
碎米%:
總量:3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
一類地區:14.0
二類地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註:一類地區:廣東、廣西、福建、四川、雲南、貴州、湖北、河南、陝西。
二類地區:除一類地區以外的地區。
2.1.3早粳米、粳糯米質量批標見表3。
表3
特等: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3.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25
其中糠粉%:0.15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20
稻穀粒(粒/kg):4
碎米,%:
總量:
早粳:30.0
粳糯:2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准一等: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4.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30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50
稻穀粒(粒/kg):6
碎米,%:
總量:
早粳:30.0
粳糯:2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准二等: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6.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30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20
稻穀粒(粒/kg):6
碎米,%:
總量:
早粳:30.0
粳糯:2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准三等: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6.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40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70
稻穀粒(粒/kg):8
碎米,%:
總量:
早粳:30.0
粳糯:2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准三等: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8.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45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90
稻穀粒(粒/kg):10
碎米,%:
總量:
早粳:30.0
粳糯:20.0
其中小碎米:2.0
水分%: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2.1.4晚粳米質量指標見表4。
表4
特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3.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20
其中糠粉%:0.15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10
稻穀粒(粒/kg):4
碎米,%:
總量:15.0
其中小碎米:1.5
水分,%:
一般地區:15.5
六省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標准一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4.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25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20
稻穀粒(粒/kg):6
碎米,%:
總量:15.0
其中小碎米:1.5
水分,%:
一般地區:15.5
六省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特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6.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30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30
稻穀粒(粒/kg):8
碎米,%:
總量:15.0
其中小碎米:1.5
水分,%:
一般地區:15.5
六省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特等加工精度:按實物標准樣品對照檢驗留皮程度
不完善粒%:8.0
最大限度雜質:
總量%:0.35
其中糠粉%:0.20
礦物質%:0.02
帶殼稗粒(粒/kg):40
稻穀粒(粒/kg):1
碎米,%:
總量:15.0
其中小碎米:1.5
水分,%:
一般地區:15.5
六省區:14.5
色澤氣味口味:正常
註:六省區指四呼、貴州、雲南、福建、廣東、廣西。
2.2各類大米精度,以國農制定的精度標准樣品對照檢驗。在制定精度標准樣品時,要參照下述文字規定:
特等:背溝有皮,粒面米皮基本去凈的佔85%以上;
標准一等:背溝有皮,粒面留皮不超過1/5的佔80%以上;
標准二等:背溝有皮,粒面留皮不超過1/3的佔75%以上;
標准三等:背溝有皮,粒面留皮不超過1/2的佔70%以上。
2.3收購大米水分的最大限度和大米安全儲存水分標准,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2.4各類大米中的黃粒米限度為2.0%。
2.5衛生標准和支票物檢疫項目,按照國農有關規定執行。
3名詞解釋
3.1加工精度:指大米背溝和粒面留皮程度。
3.2未熟粒:米粒不飽滿,外觀全部呈粉質的顆粒。
3.2.2蟲蝕粒:被蟲蛀蝕的顆粒。
3.2.3病斑粒:粒面病斑的顆粒。
3.2.4生霉粒:粒面生霉的顆粒。
3.2.5完全未脫皮的完整糙米粒。
3.3雜質,包括下列幾種:
3.3.1糠粉:通過直徑1.0mm圓孔篩的下物,以及粘附在篩層上的粉狀物。
3.3.2礦物質:砂廠、煤渣、磚瓦塊及其他礦物質。
3.3.3帶殼稗粒及稻穀粒。
3.3.4其他雜質:無食用價值的大米粒色澤明顯不同的顆粒。
3.5碎米
3.5.1大碎米:留存在直徑2.0mm圓孔篩上,不足本批正常整米三分之二的碎粒。
3.5.2小碎米
通過直徑2.0mm圓孔篩,留存在直徑1.0mm圓孔篩上的碎粒。
3.6色澤、氣味、口味
一批大米固有的綜合色澤、氣味和口味。
4檢驗方法
大米樣品的扦取和各項指標的檢驗,按照GB5490~5539-85《糧食、油料及植物油脂檢驗》執行。
5包裝、運輸和儲存
大米的包裝、運輸和儲存,必須符合保持、保量、運輸安全和分類、分等儲存的要求、嚴防污染。
7. 常規稻的質量標准
常規稻原種純度不低於99.9%;大田用種純度不低於98%;發芽率不低於85%;秈稻水分不高於13%,粳稻水分不高於14.5%
8. 為什麼粳稻的行情這么妖
粳稻期貨這種行情主要是交易不活躍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