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投資與開發總額一般在企業年報的什麼地方,或者說在年報的具體什麼表中
如果你的企業投資還沒有建成投產,還沒有驗收轉為固定資產,這一部分投資在「在建工程」科目下面,體現在應收賬款之中。這個數額越大,企業的負擔越重,資金壓力越大。
一、普通股每股凈收益 普通股每股凈收益是本年盈餘與普通股流通股數的比值。其計算公式一般為:普通股每股凈收益=凈利潤/發行在外的加權平均普通股股數。 在公司沒有優先股的情況下,該指標反映普通股的獲利水平,指標值越高,每一股份所得的利潤越多,股東的投資效益越好,反之則越差。 二、股息發放率 股息發放率是普通股每股股利與每股凈收益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股息發放率=(每股凈利/每股凈收益)×100%。 該指標反映普通股股東從每股的全部凈收益中分得多少,更直接地體現了當前利益。一般說來,處於成長階段的公司股息發放率低一些,而大型藍籌股公司的股息發放率高一些。 三、普通股獲利率 普通股獲利率是每股股息與每股市價的百分比。計算公式為:普通股獲利率=(每股股息/每股市價)×100%。 獲利率又稱股息實得利率,是衡量普通股股東當期股息收益率的指標。該指標在用於分析股東投資收益時,分母應採用投資者當初購買股票時支付的價格;在用於對准備投資的股票進行分析時,則使用當時的市價。這樣既可揭示投資該股票可能獲得股息的收益率,也表明出售或放棄投資這種股票的機會成本。 四、本利比本利比是每股股價與每股股息的比值。計算公式為:本利比=每股股價/每股股息。 本利比是獲利率的倒數,表明目前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是每股股息的幾倍,以此來分析股票價格是否被高估以及股票有無投資價值。 五、市盈率市盈率是每股市價與每股稅後凈利的比率,亦稱本益比。計算公式為:市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利。 該指標衡量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反映投資者對每元凈利所願支付的價格。這一比率越高,意味著公司未來成長潛力越大,公眾對該股票的評價也越高。但在市場過熱、投機氣氛濃郁時,常有被扭曲的情況,投資者應特別小心。 六、投資收益率 投資收益率等於公司投資收益除以平均投資額的比值。用公式表示為:投資收益率=投資收益/((期初長、短期投資+期末長、短期投資)÷2)×100%。 該指標反映公司利用資金進行長、短期投資的獲利能力。 七、每股凈資產 每股凈資產是凈資產除以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的比值。用公式表示為:每股凈資產=凈資產/發行在外的普通股股數。 其中"凈資產"是資產總額與負債總額之差。該指標反映每股普通股所代表的股東權益額。對投資者來講,這一指標使他們了解每股的權益。 八、凈資產倍率 凈資產倍率是每股市價與每股凈值的比值。其計算公式為:凈資產倍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 該指標表明股價以每股凈值的若干倍在流通轉讓,評價股價相對於凈資產而言是否被高估。凈資產倍率越小,說明股票的投資價值越高,股價的支撐越有保證;反之,則投資價值越低。這一指標同樣是投資者判斷某股票投資價值的重要指標。
Ⅲ 在年報中怎麼看企業當期投入資本和凈投資
你說的概念不是很清晰,
1.如果是看企業對項目的投入資本,看在建工程,固定資產,工程施工等科目,
如果是股東對企業的投入資本,看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
2.如果是公司對外投資,看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
如果是股東對公司投資,那就是增資,還是看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
Ⅳ 請教大家,年報的「利潤表」里的「投資收益」和「其他綜合收益」的區別。
年報的「利潤表」里的「投資收益」和「其他綜合收益」的區別如下:
投資收益是對外投資所取得的利潤、股利和債券利息等收入減去投資損失後的凈收益。嚴格地講所謂投資收益是指以項目為邊界的貨幣收入等。它既包括項目的銷售收入又包括資產回收(即項目壽命期末回收的固定資產和流動資金)的價值。投資收益在稅收上是作為企業所得稅的應稅項目,應依法計征企業所得稅。
其他綜合收益(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簡稱OCI)是指企業根據企業會計准則規定未在損益中確認的各項利得和損失扣除所得稅影響後的凈額。企業在計算利潤表中的其他綜合收益時,應當扣除所得稅影響;在計算合並利潤表中的其他綜合收益時,除了扣除所得稅影響以外,還需要分別計算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其他綜合收益和歸屬於少數股東的其他綜合收益。
企業在編制利潤表時,應當在利潤表「其他綜合收益」項目和「綜合收益總額」項目下增列「每股收益」項目。企業在編制合並利潤表時,除應當按照上述做法進行調整以外,還應當在「綜合收益總額」項目下單獨列示「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綜合收益總額」項目和「歸屬於少數股東的綜合收益總額」項目。
綜合收益表和利潤表的差別在於「其他綜合收益」。即:
綜合收益表內容=凈利潤(利潤表內容)+其他綜合收益(其他綜合收益表內容)
Ⅳ 在年報中怎麼看企業當期投入資本和凈投資
你說的概念不是很清晰,
1.如果是看企業對項目的投入資本,看在建工程,固定資產,工程施工等科目,
如果是股東對企業的投入資本,看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
2.如果是公司對外投資,看金融資產和長期股權投資。
如果是股東對公司投資,那就是增資,還是看實收資本(股本),資本公積。
Ⅵ 年報上如何計算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舉例:
某上市公抄司年報,其公布的凈利潤為4.5億,但緊接著「可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一項卻只有3億。而最終的每股收益是按後者(3億)來計算的。這是什麼意思,中間那1.5億哪兒去了?
凈利潤已經刨除了所得稅,股東收益指可用於股東分紅的利潤?難道計提的資本公積,盈餘公積不屬於股東?
也就是說,公司總的凈利潤(稅後利潤)還要減去按照百分比計提的資本公積和盈餘公積。公積金用於企業以後發展使用,還有就是所謂的轉、增、送股。
Ⅶ 工商年報中企業投資設立企業信息是什麼意思
1、在工商年報中,企業投資設立企業信息是指企業投資人有無對外投資,如有,對外投資設立了什麼企業,那個企業的名稱、注冊號等等信息。
2、工商「年報」的主要內容包括:公司股東(發起人)繳納出資情況、資產狀況等,企業對年度報告的真實性、合法性負責,工商機關可以對企業年度報告公示內容進行抽查。經檢查發現企業年度報告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工商機關依法予以處罰,並將企業法定代表人、負責人等信息通報公安、財政、海關、稅務等有關部門,形成「一處違法,處處受限」。對未按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的企業,工商機關會將其載入經營異常名錄。企業在3年內履行年度報告公示義務的,可以申請恢復正常記載狀態;超過3年未履行的,工商機關將其永久列入嚴重違法企業「黑名單」。
Ⅷ 關於年報中長期股權投資減值准備的問題
這個問題細講會很長,
我簡單說,
年初就是上年余額,
本年計提為0,就是沒有提,
本年處置有數,就是本年把以前減值的長投賣掉了,相應以前年度提取的長投減值准備就要轉銷,表現為把年初數沖為0.
年初+本年計提-本年處置=年末
Ⅸ 參股的公司上市後報表裡投資收益會計算嗎
這根上市不上市沒關系
持有期間,如果能對b經營決策產生重大影響,就用權益法核算,b實現凈利潤a按比例確定投資收益
如果不產生重大影響,就用成本法,不確認
出售日才確認投資收益
Ⅹ 2016年企業所得年報沒有計提,但是2017年申報有繳費了,怎麼做會計科目
看你的圖片,你2016年度已經做過年報,這個要問你自己,是不是你的會計幫你做好了。個體工商戶是2017.1.1-3.31申報上年年報。個體工商戶的生產、經營所得應納的稅款,按年計算,分月預繳,由納稅義務人在次月十五日內預繳,年度終了後三個月內匯算清繳,多退少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