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上海原君

上海原君

發布時間:2021-01-05 15:41:24

Ⅰ 敬請提供1986-1989年上海高考語文試題,願送300分!

一選出注音沒有錯誤的一組。(3分)
(A)乾涸(hé) 閑暇(xiá) 桎梏(gào)
(B)熾(zhì)烈 檄(xí)文 鞭笞(chī)
(C)憤懣(mèn) 締(dì)造 鞭撻(tà)
(D)真諦(dì) 酗(xiōng)酒 澹(dàn)然
二、下列標題中加點的字各有四種解釋,選出正確的一種。(3分)
.《察今》( )
(A)察看(B)明察(C)視察(D)觀察
.《原君》

(A)推究(B)究竟(C)原意(D)原因
3.《甲申三百年祭》
(A)典禮(B)追悼(C)祭文(D)祭奠
三、在括弧里加上標點符號。(5分)
.魯迅先生連忙掉轉話頭,親切地問( )「你真個姓唐嗎?」「真個姓唐,」我說(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興( )「我也姓過一回唐的。」

2.直到十幾天之後,這才陸續地知道她家裡還有嚴厲的婆婆( )一個小叔子( )十多歲( )能打柴了( )她是春天沒了丈夫的( )他本來也打柴為生( )比她小十歲:大家所知道的就是這些。

四、下邊是四組作者或作品,從文學知識的角度看,每一組中有一個與其他三個不同類,把它選出來。(4分)

1.(A)《水滸》(B)《西遊記》 ( )

(C)《紅樓夢》(D)《聊齋志異》 ( )

2.(A)范仲淹(B)歐陽修(C)姚鼐(D)蘇洵 ( )

3.(A)《我們打了一個大勝仗》(B)《為了忘卻的記念》 ( )

(C)《包身工》(D)《為了周總理的囑咐》 ( )

4.(A)莫泊桑(B)巴爾扎克(C)都德(D)海涅 ( )

五、《崇高的理想》(陶鑄)中有這樣一句話:「人民英雄就揭竿而起,把反抗強權,救民於水火之中作為自己的理想。」

「揭竿而起」一語見於 時期文學家 寫的《 》。其中講到陳涉起義時,說他「躡足行伍之間,而倔起 之中,率 之卒,將 之眾,轉而攻秦; ,揭竿為旗,天下 , 糧而 從」(6分)

六、排列下邊四句詩的順序,把題前的字母填在方格里。(3分)

(A)楊柳青青著地垂

(B)借問行人歸不歸

(C)楊花漫漫攪天飛

(D)柳條折盡花飛盡

( )→( )→( )→( )

七、按要求改寫下邊畫橫線的文字。(6分)

1.象「蘆柴棒」一般的包身工,每一分鍾都有死的可能,可是他們還在那兒支撐,直到帶工老闆榨完他們殘留在皮骨里的最後的一滴血汗為止。

改寫成被動句:

2.度過了討飯的童年生活和在財東馬房裡睡過覺的少年時代,青年時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過短工,他簡直不知道世界上有什麼叫做困難。

改寫成排比句:

八、閱讀下邊三組句子,注意其中加紅的字。讀後填空,每個括弧里只填一個字母。(3分)



(A)逝將去汝,適彼樂土。

(B)貧賤有此女,始適還家門。

(C)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D)適大病,不能行。



(A)公輸盤不說。

(B)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

(C)及說備使撫表眾,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D)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A)遂與秦王會澠池。

(B)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C)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

(D)會其怒,不敢獻,公為我獻之。

在甲組中,( )和( )中的「適」意義相同。

在乙組中,( )和( )中的「說」意義相同。

在丙組中,( )和( )中的「會」意義相同。

九、下邊(甲)(乙)兩段文字分別見於《世說新語》和《資治通鑒》,二者記的是同一件事而略有不同。閱讀後回答問題。(17分)

(甲)諸葛亮之次渭濱關中震動魏明帝深懼晉宣王戰乃遣辛毗為軍師。宣王既與亮對渭而陳,亮設誘譎(jué,欺詐)萬方,宣王果大忿,將欲應之以重兵。亮遣間諜覘之,還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黃(yuè,黃,帝王用的儀仗),當軍門立,軍不得出。」亮曰:「此必辛佐治〔 〕。」(《世說新語》)

(乙)司馬懿與諸葛亮相守百餘日,亮數挑戰,懿不出。亮乃遺懿巾幗婦人之服,懿怒,上表請戰,帝使衛尉辛毗仗節為軍師以制之。護軍姜維謂亮曰:「辛佐治仗節而到,賊不復出〔 〕。」亮曰:「彼本無戰情,所以固請戰者,以示武於其眾耳。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苟能制吾,豈千里而請戰〔 〕?」(《資治通鑒》)

1.給(甲)中畫橫線的文字加上標點符號。(2分)

2.為兩段文字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和解釋。(3分)

(1)陳(A)chén陳列 (B)zhèn陣地

(C)zhèn陣容 (D)zhèn列陣

(2)覘(A)zhān察看 (B)chān窺視

(C)zhàn看望 (D)zhān偷看

(3)數(A)shuò屢次 (B)shù很多

(C)shǔ數說 (D)sù經常

3.從下列語氣詞中選出三個,分別填到文中相應的〔 〕里。(3分)

邪 也 矣 焉 耳

4.(甲)中的「晉宣王」是誰?(乙)中的「帝」指誰?「辛毗」和「辛佐治」是什麼關系?(3分)

5.(甲)中說得「亮設誘譎萬方」,(乙)中是怎麼說的?摘出(乙)中相關原文,並把它譯成現代漢語。(2分)

原文:

譯文:

6.諸葛亮不能把對方引誘出來作戰,

按照(甲)的說法是因為:

按照(乙)的說法是因為:

(用現代漢簡要說明)(2分)

7.《資治通鑒》的作者是誰?它成書比《世說新語》早還是晚?(2分)

一○、閱讀下邊的文字,回答文後的問題。(20分)

①稍具動物學知識的人都知道,哺乳類和鳥類是分別屬於兩個不同類群的動物,哺乳動物屬於哺乳動物綱,鳥類屬於鳥綱,這兩個綱的動物無論在形態結構上還是在生理特徵上都有很大的不同。②從起源上說,鳥類和哺乳類都源於爬行動物。③然而,哺乳動物起源於3億年前從古代爬行動物中分化出來的一支,而鳥類則起源於2.6-2.4億年前從古代爬行動物中分化出來的另一支,這一支除了進化成今天的鳥類,還進化成今天的蜥蜴、蛇和鱷等動物。④因此,鳥類和蜥蜴、蛇、鱷的親緣關系更為接近,而與哺乳動物卻沒有直接的共同祖先。

1982年,英國伊麗莎白皇家學院的科學家加德納卻提出了一種新的學說,這一學說認為(a),鳥類和哺乳動物並不象傳統觀點所認為(b)的分別起源於兩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動物,而是起源於共同的祖先棗「哺乳鳥」。這一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是2.25億年前從古代爬行動物中分出來的,因而鳥類和哺乳動物的親緣關系比鳥類和爬行動物更接近。與眾不同的是,加德納提出這一學說時,並不象以往的動物進化研究者那樣主要依據古代動物的化石資料,而是依據對不同動物形態結構和生理特徵的比較。加德納提出,在哺乳動物和鳥類之間存在著22個引人注目的共同特徵,而且在動物界中,只有這兩個綱的動物才具有這些特徵。例如,這兩類動物都是恆溫動物,體內有調節體溫的機制。此外,在心臟、頭骨、腦的結構上,在蛋白質分子結構、生理和行為上,鳥類和哺乳動物都具有顯著的共同特徵。根據這些共同特徵,加德納推論:這兩類動物一定有共同的祖先。

加德納的學說一提出,在學術界就產生了強烈的反響。一部分生物學家認為這個學說站不住腳,加德納提出的證據並不可靠,他那種完全不依靠化石資料的方法也不足取。而另一部分生物學家卻十分推崇加德納的學說,一位法國古生物學家甚至描繪出設想中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共同祖先棗一種熱血恆溫的、身上同時長有羽毛和毛發的樹棲食蟲動物:「哺乳鳥」!於是,在這一本來被人認為早已解決了的問題上,研究動物進化的科學家們展開了爭論。1984年8月在倫敦自然歷史和地理博物館,300位來自英國、美國、歐洲大陸的專家學者聚會,對加德納的學說進行了研究和討論。討論會不僅探討了鳥類、哺乳動物和爬行動物在進化起源上的關系,而且還對當前動物進化研究中的理論和方法進行了廣泛的討論。

傳統的動物進化觀點與加德納的學說究竟誰是誰非?在倫敦的討論會上還沒有得出一致的結論。要回答這樣的問題似乎為時尚早。然而,多數科學家樂觀地認為,在這樣重大的動物進化理論上,學術界出現「裂縫」,傳統觀點面臨挑戰,這都是好事。它將促使動物進化的研究出現新的學派和新的進展。

1.下邊的句子是從第一段中摘出的,指出它在原文中的位置(原文中已用①②③④標出句碼,請注意)。(3分)

傳統的動物進化理論告訴我們,鳥類和哺乳動物的關系,遠不如鳥類和爬行動物那樣密切。

(A)本段①句前面 (B)①句和②句之間

(C)②句和③句之間 (D)④句後面 ( )

2.在第二段畫橫線的句子中,兩個「認為」所認定的內容各是什麼?(4分)

認為(a):

認為(b):

3.科學著作中常常用樹枝形圖表顯示同類事物間的系統關系,這種圖表叫「系統樹」。參照下邊按傳統觀點畫出的系統樹,在它的右邊畫出加德納學說的系統樹。(4分)

4.下列論斷中的三項,兩種學說在看法上有分歧,把它們選出來。(6分)

(A)地球上存在過「哺乳鳥」。

(B)鳥類和哺乳動物有共同的祖先。

(C)在動物界中,只有鳥類和哺乳動物之間才具有共同特徵。

(D)鳥類和哺乳動物之間的共同特徵大於不同特徵。

(E)鳥類和哺乳動物應分屬於不同的綱。

(F)鳥類與哺乳動物的關系比鳥類和爬蟲類的關系近。

(G)鳥類起源的時間早於哺乳動物起源的時間。

(H)哺乳動物起源的時間早鳥類起源的時間。

5.加德納的研究方法與傳統研究方法的不同是:(3分)

(A)傳統觀點藉助歸納,加德納藉助演繹。

(B)傳統觀點主要用化石資料推論,加德納用現代生物的形態和生理特徵推論。

(C)傳統觀點依據動物分類方法,加德納則依據現代生物科學研究成果。

(D)傳統觀點依靠事實推導,加德納利用想像建立學說。

作文(50分)

一棵樹不能改變氣候,只有森林才能改變氣侯,而形成一片森林又需要一定的條件。如果溫度濕度適宜,樹木就迅速生長起來,形成茂密的森林。大片森林的出現,會使氣候變得更好。

這里說的是一種自然現象,社會生活中的某些現象也有類似之處。請從現實生活中選擇一個有意義的話題,用上述現象作比喻,發表自己的見解。全文不少於600字。副標題自定,寫在橫線上。

題目:

樹木·森林·氣侯

棗談

一九八六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統一考試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准

一(3分)C

二(3分)1.B;2.A;3.D(答對一小題給1分)

三(5分)

1.依次是:。,(對一處給0.5分,對兩處給1分,對三處給2分)

2.依次是;,,;;(,),(對一處給0.5分)

四(4分)1.D;2.C;3.B;4.D(答對一小題給1分)

五(6分)

西漢、賈誼、《過秦論》、阡陌、疲弊 數百、斬木為兵、雲集響應、贏、景

答對作者、篇名各給1分,答對其他一處給0.5分

六(3分)

(A)→(C)→(D)→(B)

全對給3分,A、C的順序與答案相反而其他處對給2分

七(6分)

1.……直到他們被(帶工老闆)榨完殘留在皮骨里的最後的一滴血汗為止

2.他童年時候討過飯,少年時候在財東馬房裡睡過覺,青年時候又在深山老林里打過短工

答對一題給3分,其他改法符合題目要求的也算對

八(3分)

甲組A和C

乙組B和C

丙組B和D

答對一處給1分

九(17分)

1.(2分)

諸葛亮之次渭濱,關中震動。魏明帝深懼晉宣王戰,乃遣辛毗為軍師。(「震動」後用逗號也不算錯)

錯一處扣1分,扣完2分為止

2.(3分)

(1)D(2)B(3)A

答對一處給1分

3.(3分)

也矣邪

答對一處給1分

4.(3分)

晉宣王即司馬懿,「帝」指魏明帝,辛毗字佐治(或辛毗即辛佐治)

答對一問給1分

5.(2分)

原文:亮乃遺懿巾幗婦人之服

譯文:諸葛亮就送給司馬懿頭巾之類婦女穿戴的服飾

摘對原文給1分,譯文對給1分(「巾幗婦人之服」譯成「婦女的衣服」不扣分,「遺」譯錯扣0.5分)

6.(2分)

(A)辛毗制止司馬懿出戰

(B)司馬懿本來就不想打

答對一處給1分,意思相同即可

7.(2分)

《資治通鑒》的作者是司馬光,它成書比《世說新語》晚

答對一問給1分

十(20分)

1.(3分)

B

2.(4分)

認為(a):從「鳥類和哺乳動物並不象」到「『哺乳鳥』」

認為(b):分別起源於兩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動物

由於題目要求的是寫出「所認定的內容」而不是「認為」的賓語,答案不要求與原文字面完全相同

答對一處給2分

3.(4分)

全對給4分,所畫直線方向錯誤不給分

直線方向正確而沒有注意時間坐標要求的(分枝點位置不對),扣1分

沒有標明時間數字和「哺乳鳥」的,分別扣0.5分

4.(6分)

A F H

答對一處給1分,答對兩處給3分,三處都對給6分

5.(3分)

B

作文(50分)

說明

1.評卷宜從三類捲入手,以此為分界線,確定類別。

2.要恰當地運用題中所提供的比喻,可以議論,也可以描述、抒情。至於涉及自然科學知識的深淺、是非等,不宜深究。

3.不寫副標題的扣2分。

4.三個錯別字扣1分,重現的不計;標點錯誤較多或模糊不清的酌扣1-2分。

5.字體端正、美觀,卷面整潔的,加1-2分;反之,字跡潦草、卷面不潔的,酌扣1-2分。

6.加、減分數,不能超出本類卷的上下幅度。

7.對於不足600字或沒有寫完的作文,應區別情況,參照評分類別酌情處理。

8.凡認為思想內容有所錯誤或其他方面有嚴重問題的試卷,提請評卷領導小組研究處理。

一九八七年全國高等學校統一招生 語文試題

一、下列四個詞語中加紅字都有幾種不同的解釋,選出正確的一種。(2分)

1.不遺餘力

(A)漏掉 (B)剩下 (C)丟失 (D)贈送

〖答〗( )

2.將信將疑

(A)將要 (B)拿 (C)帶、領 (D)且

〖答〗( )

3.大相徑庭

(A)直 (B)比喻達到目的的方法

(C)經過 (D)門外的路

〖答〗( )

4.咸與維新

(A)交往 (B)贊許 (C)參加 (D)給

〖答〗( )

二、選出字形、注音全對的一組。(2分)

〖答〗( )

三、下列成語典故都跟歷史或古代傳說故事中的人物有關,從後面的四組答案中選出正確的一組。(3分)

1.隨俗為變 2胡服騎射 3雞犬升天 4封狼居胥 5望帝啼鵑

(A)1.李冰 2.漢元帝 3.成名 4.賈誼 5.關漢卿

(B)1.李冰 2.趙武靈王 3.劉安 4.劉義隆 5.竇娥

(C)1.扁鵲 2.漢元帝 3.成名 4.辛棄疾 5.白居易

(D)1.扁鵲 2.趙武靈王 3.劉安 4.霍去病 5.杜宇

〖答〗( )

四、下面的四段選自要求背誦的課文,找出其中字句、出處無誤的一段。(3分)

(A)不是年輕的為年老的寫紀念,而在這三十年中,卻使我目睹許多青年的血,層層淤積起來,將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這樣的筆墨,寫幾句文章,算是從泥土中挖一個小孔,自己延口殘喘,這是怎樣的世界呢。(魯迅《記念劉和珍君》)

(B)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韓愈《師說》)

(C)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蘇洵《六國論》)

(D)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捨生而去義者也。(孟子《魚我所欲也》)

〖答〗( )

五、下面三組列出的都是課文的篇名,畫線的三篇是同屬一類,分別從A、B、C、D中選出與畫線的三篇同類的一篇。(3分)

1.《甘薯疏序》《<吶喊>自序》《<農村調查>序言》

(A)《送東陽馬生序》 (B)《魯迅的精神》

(C)《陋室銘》 (D)《聞一多先生的說和做》

〖答〗( )

2.《小石潭記》《長江三峽》《游黃山記》

(A)《威尼斯》 (B)《蘇州園林》

(C)《桃花源記》 (D)《雁盪山》

〖答〗( )

3.《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石壕吏》《夢游天姥吟留別》

(A)《敕勒歌》 (B)《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C)《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D)《過零丁洋》

〖答〗( )

六、以「犁花院落溶溶月」為上句,下面四個句子中哪個能作為下句與它組成對偶句?選出最恰當的一個。(3分)

(A)柳絮池塘淡淡風 (B)榆莢臨窗片片雪

(C)帶水芙蕖點點雨 (D)丁香初綻悠悠雲

〖答〗( )

七、從句子A?/FONT>E中,分別找出同甲、乙兩句語法結構相同的句子。(4分)

甲 人們才發現自己馬群里的馬在一夜間忽然變多了。

乙 他的報告能使聽講的學生了解課本以外的新知識。

(A)人家看見你在大街上拿著書走來走去。

(B)天才的布魯諾要叫所有的人看見類似太陽的別的星星。

(C)他曾經看見兩位虎頭虎腦的青年從這個桃園茶社裡慢慢地走出來。

(D)交通局派來的一輛由最好的司機駕駛的最好的汽車,早已等在縣委會門口。

(E)他曾經密切地注意電學方面各種發現的發展情況。

〖答〗與甲句語法結構相同的是( )

與乙句語法結構相同的是( )

八、「對愛好文科的學生,加強文科輔導是必要的,但是否可以忽視理科的學習呢?還要不要他們學好數學、物理、化學和生物呢?」從下面的四句中選出能與它銜接的句子。(4分)

(A)從長遠的觀點看,我們認為這樣做是很不恰當的。

(B)如果我們缺乏戰略眼光,在實際工作中就可能作出錯誤的回答。

(C)為了使學生有合理的知識結構,我們的回答應該是肯定的。

(D)只要認真想一想中等教育的培養目標,我們就會說:不可以。

〖答〗( )

九、下面的五句古文的譯文,只有兩句是符合原意的,把它們找出來。(3分)

(A)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譯文)醒來時只看到枕席,方才的煙霧雲霞都不見了。

(B)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

(譯文)我所喜歡的是「道」,進入了技藝的階段了。

(C)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斗諸侯。

(譯文)在那時,商鞅輔佐秦孝公,在國內建立法度,致力耕織,修治攻戰的器械,在國外實行連衡而和諸侯相鬥。

(D)樊噲覆其盾於地,加彘肩上,拔劍切而啖之。

(譯文)樊噲把他的盾牌反扣在地上,將豬腿放在上面,拔出劍切開來吃。

(E)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不愛珍寶重器肥饒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譯文)諸侯都很恐懼,在一起會盟商議削弱秦國,不吝惜珍器重寶和肥沃的土地,來送給天下之士。

〖答〗( )( )

十、下面句子中的加紅的詞,有的是人稱代詞,有的不是。各句分別屬於A、B、C、D中的哪一種?請回答。(4分)

(A)兩個都是人稱代詞

(B)兩個都不是人稱代詞。

(C)前一個是人稱代詞,後一個不是

(D)後一個是人稱代詞,前一個不是。

1.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答〗( )

2.若備與彼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以結盟好。〖答〗( )

3.予我千金,吾生若。〖答〗( )

4.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答〗( )

十一、現代文閱讀(24分)

1. 下面是《雨中登泰山》中的一段話,後面列出的四種分析中,哪一種更能確切地反映作者的意圖和表現方法?(2分)得分

……但是把人的心靈帶到一種崇高的境界的,卻是那些「吸翠霞而夭矯」的松樹。它們不怕山高,把根扎在懸崖絕壁的縫隙,身子扭得象盤龍柱子,在半空展開枝葉,象是和狂風烏雲爭奪天日,又象是和清風白雲游戲。有的松樹望穿秋水,不見你來,獨自上到高處,斜著身子張望。有的松樹象一頂墨綠大傘,支開了等你。有的松樹自得其樂,顯出一副瀟灑的模樣。不管怎麼樣,它們都讓你覺得它們是泰山的天然主人,誰少了誰,都象不應該似的。

(A)作者運用借代、擬人等修辭方法,表現了松樹在逆境中奮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B)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表現了松樹的千姿百態、各具情趣的自然美。

(C)作者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表現了松樹在逆境中奮斗的自豪感和旺盛的生命力。

(D)作者運用借代、擬人等修辭方法,表現了松樹的千姿百態、各具情趣的自然美。

〖答〗( )

2.下面引號的三段話反映了作品中人物當時什麼樣的心情?分別選出貼切的一種,把答案填入表格內。(3分)得分

(1)(魯大海被打後,魯侍萍說)「你是萍,……憑棗憑什麼打我的兒子?」《雷雨》)

(2)(祥林嫂第二次回魯鎮後,經常說)「我真傻,真的,……」(《祝福》)

(3)(小菲利普把50個生丁給了於勒,心裡默默念道)「這是我的叔叔,父親的弟弟,我的親叔叔。」(《我的叔叔於勒》)

(A)感慨萬端,意在譏諷(B)滿腹辛酸,欲說不能

(C)生性懦弱,本質善良(D)隨機應變,不露痕跡

(E)骨肉相離,難舍難分(F)憐憫同情,感到不平

(G)痛苦不堪,悔恨莫及(H)驚疑不定,閃爍其詞

〖答〗(1)( );(2)( );(3)( )

3.「又如槲寄生,它從某些樹木吸取養料,它需要鳥類傳布它的種子,更因它是雌雄異花,又必須依賴昆蟲才能完成傳粉作用。我們假使僅取外部環境,或習性的影響,或植物本身的傾向,來解釋這種寄生植物的構造以及它和好幾種其它生物的關系,必定是同樣不合理。」《<物種起源>導言》中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4分)

(A)以槲寄生為例,說明一切生物(包括植物)的構造和相互之間的關系都是十分復雜又難以解釋的。

(B)我們想正確解釋生物的構造、生物之間的關系,就不能歸因於某一方面。槲寄生就是一個例證。

(C)若只以外部環境、植物習性的影響以及它本身的傾向來解釋植物(如槲寄生)的構造和相互關系,必然是不合理的。

(D)在研究槲寄生時,往往同研究其它生物一樣,對它的結構以及它和其它生物的關系不能做出合理的解釋。

〖答〗( )

4.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文後的問題。(15分)

寫說理文究竟難在哪裡?在推理還是行文?問題的這種提法本身就有問題。它假定了理在文先,第一道手續是把理想清楚,第二道手續才用語言把理表達出來。這種相當流行的看法是對的,但也不完全對。說它對,因為語言總是跟著思想走,思想明確,語言也就會明確,思想混亂,語言也就會混亂。如果不先把意思想好而就下筆寫,那就准寫不好。所以學好說理文,首先就要學會思考,而這要深入生活,掌握事實,再加上對分析和綜合的思想方法的長期辛苦訓練。談到究竟,難還是難在這個方面。

為什麼說兩道手續的看法又不完全對呢?因為語言和思想畢竟是不能割裂開來的,在運用思想時就要運用語言,在運用語言時也就要運用思想。(1)a語言和思想都不是靜止的,而是不斷在生發的,在生發時語言和思想在密切聯系中互相推動著。據我個人的經驗,把全篇文章先打好腹稿而後把它原封不動地謄寫出來,那是極稀有的事。(1)b在多數場合,(2)這里有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就是對所要說的道理總要有一些情感,如果對它毫無情感,勉強敷衍公事地把它寫下去,結果就只會是一篇乾巴巴的應酬文字,索然無味。如果對它有深厚的情感,就會(3)a,全神貫注,思致風發,新的意思就會(3)b地涌現出來。(4)A這是寫作中的一種樂境,往往也是寫作的一個難關。(4)B新的意思和原來的意思不免發生矛盾,(4)C這個意思和那個意思也許接不上頭,原來自以為明確的東西也許畢竟還是紊亂的模糊的乃至於錯誤的。有許多話要說,究竟從何說起?哪個應先說。哪個應後說?哪個應割愛,哪個應作為重點?(4)D主從的關系如何安排?這時候面前就象出現一團亂絲,「剪不斷,理亂」,思路好象走入一條死胡同,陡然遭到堵塞,左也不是,右也不是,不免心意亂。就是難產的痛苦,也是一個考驗的時刻。有兩種經情況要避免。一種是鬆懈下去,矇混過關,結果就只會是失敗,理不通文也就不通。另一種是在心煩意亂的時候勉強繼續絞腦汁,往往是越絞越亂,越想越煩。這時候最好是暫時把它(5)a放下,讓頭腦冷靜下來,得到了足夠的休息,等精力再旺時再把它(5)b提起來,進行一番冷靜的分析,做到「表裡精粗無不到」,自然就會「一旦豁然貫通」,令人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樂趣。在這種情況寫出的文章總會是(3)c,文從字順,內容與形式都是一氣呵成的。

所以在說理文的寫作中,思想和語言總是要維持辯證的關系:不想就不能寫,不寫也就很難想得很周全。多年來我體會到:讀一部理論性的書,總要等到用自己的語言把書中要義復述一遍以後,才能對這部書有較好的掌握;想一個問題,也要等到用文字把所想的東西凝定下來之後,才能對這個問題想得比較透。我發現不但思想訓練是寫說理文的必要的准備,寫說理文也是整理思想和訓練思想的一個很好的途徑。因此,我認為理先於文或意在筆先的提法是片面的。

參考資料:http://lqx2.xinwen365.net/gaokaojuan/11111111.htm

Ⅱ 求電子版 朱東潤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 上海古籍出版社 六冊本

《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簡編本目錄

《中國歷代文學作品選》簡編本目錄
[目錄中出現的書名(如《詩經》)、作家(如李白),都要掌握其簡介。簡編本的內容都來自全本,只是作了一些技術上的改動。一些學校指定簡編本為考研參考書,大家只需按此目錄在全本中劃出來就行了,不需要再購此書。]
上冊
先秦部分
一、 詩歌
《詩經》(四首)
氓[衛風]
七月[豳風]
採薇[小雅]
何草不黃[小雅]
二、文
一歷史散文
尚書(一篇)
無逸
左傳(三篇)
宮之奇諫假道
秦晉餚之戰
鄭子產相國
國語(一篇)
邵公諫弭謗
戰國策(三篇)
蘇秦始將連橫
馮諼客孟嘗君
魯仲連義不帝秦
二諸子散文
論語(兩章)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章
長沮桀溺耦而耕章
孟子(二章)
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章
魚我所欲也章
荀子(一篇)
勸學篇
莊子(一篇)
養生主[節錄]
韓非子(二篇)
內儲說上[節錄]
難一[節錄]
三、辭賦
楚辭(三篇)
湘君
湘夫人
哀郢

秦漢部分
一、辭賦
賈誼賦(一篇)
鵩鳥賦
二、詩歌
樂府民歌(五首)
戰城南
有所思
陌上桑
十五從軍征
焦仲卿妻[並序]
古詩十九首(錄三首)
行行重行行
涉江采芙蓉
明月何皎皎
三、文
司馬遷文(二篇)
魏其武安侯列傳
李將軍列傳[節錄]
班固文(一篇)
蘇武傳

三國兩晉南北朝部分
一、辭賦
王粲賦(一篇)
登樓賦
陶淵明辭(一篇)
歸去來兮辭[並序]
鮑照賦(一篇)
蕪城賦
二、詩歌
曹操詩(三首)
短歌行
步出夏門行[東臨碣石]
[神龜雖壽]
蔡琰詩(一首)
悲憤詩
曹植詩(三首)
送應氏[步登北邙阪]
贈白馬王彪
野田黃雀行
阮籍詩(三首)
詠懷詩[夜中不能寐]
[嘉樹下成蹊]
[洪生資制度]
左思詩(二首)
詠史[鬱郁澗底松]
[皓天舒白日]
陶淵明詩(五首)
歸園田居[少無適俗韻]
飲酒[結廬在人境]
[清晨聞叩門]
雜詩[白日淪西阿]
讀山海經
[精衛銜微木]
謝靈運詩(一首)
石壁精舍還湖中作
鮑照詩(三首)
梅花落
擬行路難[寫水置平地]
[對案不能食]
謝脁詩(二首)
玉階怨
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庾信詩(二首)
寄王琳
重別周尚書[陽關萬里道]
樂府民歌(七首)
子夜歌[始欲識郎時]
[今夕已歡別]
讀曲歌[打殺長鳴雞]
西洲曲
企喻歌辭[放馬大澤中]
琅琊王歌辭[新買五尺刀]
[敕勒歌]
三、文
諸葛亮文(一篇)
出師表
孔稚珪文(一篇)
北山移文
酈道元文(一篇)
江水[三峽]
四小說
干寶《搜神記》(一則)
李寄
劉義慶《世說新語》(四則)
過江諸人
周處
王子猷居山陰
石崇要客燕集

唐五代部分
一、詩歌
王維詩(二首)
渭川田家
山居秋暝
高適詩(一首)
燕歌行
岑參詩(一首)
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
李白詩(四首)
蜀道難
峨眉山月歌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杜甫詩(四首)
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春望
新安吏
登高
韓愈詩(一首)
謁衡岳廟遂宿岳寺題門樓
柳宗元(一首)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刺史
劉禹錫詩(一首)
西塞山懷古
白居易詩(二首)
上陽白發人
琵琶行
李賀詩(一首)
雁門太守行
杜牧詩(二首)
過華清宮
泊秦淮
李商隱詩(一首)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杜荀鶴詩(一首)
山中寡婦
二、文
王勃文(一篇)
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
韓愈文(四篇)
師說
進學解
張中丞傳後敘
柳子厚墓誌銘
柳宗元文
封建論
種樹郭橐駝傳
三戒[並序]
鈷鉧潭西小丘記
陸龜蒙文(一篇)
野廟碑[並詩]
三、傳奇
李朝威傳奇(一篇)
柳毅傳
四、詞
李白詞(一首)
菩薩蠻[平林漠漠]
溫庭筠詞(一首)
菩薩蠻[小山重疊]
馮延巳詞(一首)
謁金門[風乍起]
李煜詞(二首)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虞美人[春花秋月]

下冊
宋金部分
一、詞
范仲淹詞(一首)
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
晏殊詞(一首)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歐陽修詞(一首)
踏莎行[候館梅殘]
柳永詞(二首)
雨霖鈴[寒蟬凄切]
望海潮[東南形勝]
王安石詞(一首)
桂枝香[登臨送目]
蘇軾詞(四首)
江城子[老夫聊發少年狂]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念奴嬌[大江東去]
水龍吟[似花還似非花]
秦觀詞(二首)
鵲橋仙[纖雲弄巧]
踏莎行[霧失樓台]
周邦彥詞(二首)
六丑[正單衣試酒]
蘇幕遮[燎沉香]
李清照詞(二首)
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
聲聲慢[尋尋覓覓]
張元干詞(一首)
賀新郎[夢繞神州路]
陸游詞(一首)
清商怨[江頭日暮痛飲]
辛棄疾詞(四首)
水龍吟[楚天千里清秋]
摸魚兒[更能消幾番風雨]
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永遇樂[千古江山]
姜夔詞(一首)
揚州慢[淮左名都]
張炎詞
解連環[楚江空晚]
二、詩歌
梅堯臣詩(二首)
田家語
汝墳貧女
王安石詩(二首)
河北民
泊船瓜洲
蘇軾詩(三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黑雲翻墨未遮山]
吳中田婦嘆
題西林壁
黃庭堅詩(二首)
雨中登岳陽樓望君山[投荒萬死鬢毛斑]
[滿川風雨獨憑欄]
范成大詩(二首)
後催租行
四時田園雜興[新築場泥鏡面平]
楊萬里詩(二首)
插秧歌
初入淮河[船離洪澤岸頭沙]
陸游詩(四首)
劍門道中遇微雨
書憤
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
有感[三萬里河東入海]
示兒
文天祥詩(一首)
正氣歌
元好問詩(一首)
壬辰十二月車駕東狩後即事[慘淡龍蛇日斗爭]
三、文
范仲淹文(一篇)
岳陽樓記
歐陽修文(三篇)
五代史伶官傳序
醉翁亭記
秋聲賦
王安石文(一篇)
答司馬諫議書
蘇軾文(三篇)
留侯論
喜雨亭記
前赤壁賦
四、話本
碾玉觀音

元代部分
一、詩歌
劉因詩(一首)
白溝
趙孟頫(一首)
岳鄂王墓
薩都剌詩(一首)
早發黃河即事
楊維楨詩(一首)
題蘇武牧羊圖
二、文
吳澄文(一篇)
送何太虛北游序
李孝光文(一篇)
雁山十記[大龍湫記]
三、戲曲
關漢卿雜劇(一種)
感天動地竇娥冤[第三折]
馬致遠雜劇(一種)
破幽夢孤雁漢宮秋[第三折]
王實甫雜劇(一種
崔鶯鶯待月廂記[第四本第三折]
高明戲文(一種)
琵琶記(糟糠自厭)
四、散曲
馬致遠散曲(一首)
天凈沙[秋思]
張養浩散曲(一首)
山坡羊[潼關懷古]
睢景臣散曲(一首)
般涉調·哨遍[高祖還鄉]

明代部份
一、詩歌
高啟詩(一首)
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
李夢陽詩(一詩)
秋望
何景明詩(一首)
鰣魚
王世貞詩(一首)
登太白樓
陳子龍詩(一首)
易水歌
夏完淳詩(一首)
別雲間
二、文
宋濂文(一篇)
送東陽馬生序
劉基文(一篇)
賣柑者言
歸有光文(一篇)
項脊軒志
宗臣文(一篇)
報劉一丈書
袁宏道文(一篇)
徐文長傳
徐弘祖文(一篇)
游黃山後記
張岱文(一篇)
柳敬亭說書
張溥文(一篇)
五人墓碑記
三、小說
馮夢龍小說(一篇)
杜十娘怒沉百寶箱
四、戲曲
湯顯祖傳奇(一種)
牡丹亭[驚夢]
李玉傳奇(一種)
清忠譜
五、散曲
王磐散曲(一首)
朝天子[詠喇叭]
陳鐸散曲(一首)
水仙子[瓦匠]
馮惟敏散曲(一首)
玉芙蓉[喜雨]
薛論道散曲(一首)
黃鶯兒[塞上重陽]

清代部份
一、詩歌
吳偉業詩(一首)
捉船行
顧炎武詩(一首)
流轉
吳嘉紀詩(三首)
海潮嘆
船中曲[儂是船中生]
[斷梗不怨風]
王士禛詩(三首)
秦淮雜詩[年來腸斷秣陵舟]
真州絕句[曉上江樓是上層]
[江干多是釣人居]
鄭燮詩(一首)
漁家
袁枚詩(二首)
馬嵬[莫唱當年長恨歌]
渡江大風
蔣士銓詩(一首)
歲暮到家
汪中詩(一首)
白門感舊
黃景仁詩(一詩)
圈虎行
阮元詩(一首)
蘇堤春曉
二、詞
陳維崧詞(二首)
點絳唇[晴髻離離]
醉落魄[寒山幾堵]
朱彝尊詞(二首)
桂殿秋[思往事]
解佩令[十年磨劍]
顧貞觀詞(二首)
金縷曲[季子平安否]
[我亦飄零久]
納蘭性德詞(二首)
長相思[山一程]
如夢令[萬帳穹廬人醉]
張惠言詞(二首)
木蘭花慢[盡飄零盡了]
水調歌頭[今日非昨日]
三、文
黃宗羲文(一篇)
原君
顧炎武文(一篇)
廉恥
方苞文(一篇)
獄中雜記[節錄]
袁枚文(一篇)
書魯亮儕
姚鼐文(一篇)
登泰山記
汪中文(一篇)
哀鹽船文[附序]
四、小說
蒲松齡小說(三篇)
青鳳
竇氏
黃英
五、戲曲
洪升傳奇(一種)
長生殿[驚變]
孔尚任傳奇(一種)
桃花扇[餘韻]

近代部份
一、詩歌
張維屏詩(一首)
三元里
龔自珍詩(三首)
詠史
己亥雜詩[只籌一纜十夫多]
[九州生氣恃風雷]
魏源詩(二首)
寰海十章[誰奏中宵秘密章]
[城上旌旗城下盟]
朱琦詩(一首)
關將軍輓歌
黃遵憲詩(一首)
下水船歌
秋瑾詩(一首)
黃海舟中日人索句並見日俄戰爭地圖
二、詞
蔣春霖詞(一首)
卜運算元[燕子不曾來]
況周頤詞(一首)
蘇武慢[愁入雲遙]
梁啟超詞(一首)
金縷曲[瀚海飄流燕]
秋瑾詞(一首)
滿江紅[骯臟塵寰]
三、文
龔自珍文(二篇)
海門先嗇陳君祠堂碑文
病梅館記
薛福成文(一篇)
觀巴黎油畫記
譚嗣同文(一篇)
仁學[節錄]
章炳麟文(一篇)
徐錫麟傳
梁啟超文(一篇)
少年中國說

Ⅲ 請哪位朋友告知朱潤東《中國歷代作品選》(上海古籍出版社)全編本(六本)目錄,謝謝!

http://..com/question/9352941.html有.

閱讀全文

與上海原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票上升五浪 瀏覽:988
上海杉眾投資靠譜嗎 瀏覽:332
11萬台幣兌換人民幣 瀏覽:739
海美基金 瀏覽:316
外貿信託其他費用普通代扣 瀏覽:222
成都賣房買方貸款 瀏覽:317
3000阿里換多少人民幣 瀏覽:947
崑山外匯管理局電話 瀏覽:938
股票里GDX是什麼意思 瀏覽:106
美國期貨每日交易時間表 瀏覽:730
一塊錢英鎊能換多少人民幣多少 瀏覽:226
古德理財投資公司 瀏覽:391
長江證券基金認購怎麼撤回 瀏覽:148
me期貨 瀏覽:756
公積金貸款1年 瀏覽:373
打新股票倉位 瀏覽:568
天涯推薦股票 瀏覽:999
股指期貨最少多少資金 瀏覽:740
華楓投資 瀏覽:974
炒股炒外匯 瀏覽: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