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陌陌產品分析

陌陌產品分析

發布時間:2021-01-08 07:39:59

Ⅰ 微信 陌陌 微博三個平台異同點

什麼是微信?
對於微信,相信很多人並不陌生。微信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款通過網路快速發送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和文字,支持多人群聊的手機聊天軟體。用戶可以通過微信與好友進行形式上更加豐富的類似於簡訊、彩信等方式的聯系。與傳統的簡訊溝通方式相比,微信具有零資費、跨平台溝通、顯示實時輸入狀態等功能,也更靈活、智能,且節省資費。微信在不到11個月的時間內用戶猛增至5000萬,又在不到4個月時間內,也就是2012年3月29日微信用戶數超過1億。
微信推薦使用手機號注冊,並支持100餘個國家的手機號。微信可以通過QQ號直接登錄注冊或者通過郵箱帳號注冊。第一次使用QQ號登陸時,微信會要求設置微信號和昵稱。微信號是用戶在微信中的唯一識別號,必須大於或等於六位,注冊成功後不可更改;昵稱是微信號的別名,允許多次更改。微信中有單獨設置的頭像,可以在登陸後從設置菜單內修改。
微信支持智能手機中iOS、Android、Windows phone和塞班平台。
具體特點如下:
1、支持發送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包括表情)和文字
2、支持多人群聊(最高20人)
3、支持查看所在位置附近使用微信的人(LBS功能)
4、支持騰訊微博、QQ郵箱、漂流瓶、語音記事本、QQ同步助手等插件功能
微信和微博有什麼區別?
微信和微博最大的區別在於精準兩個字。微博是有微博主發一條微博,然後粉絲就可以通過看自己的微博主頁就能看到微博主發的內容了,但是現在一般人關注的人太多,所以能看到微博主發的微博就是隨機的。而微信就不同了,微信公眾平台帳號發一條群發消息,所有關注的人都會收到這條消息。想像一下吧,如果你走在路上,正在尋找吃飯的地方,微信突然彈出消息說,附近某某館子有優惠券、可以打折,你是會高興還是會反感?再想像一下,如果你關注某個服裝品牌,微信突然彈出消息說,哥們,你附近的某專賣店3折大甩賣,你會不會覺得很實用?
微信上,用戶之間是對話關系,微信普通用戶之間,需要互加好友,這構成了對等關系。而微博普通用戶之間則不需要互加好友,雙方的關系並非對等,而是多向度錯落、一對多。
微信是私密空間內的閉環交流,而微博是開放的擴散傳播。一個向內,一個向外;一個私密,一個公開;一個注重交流,一個注重傳播。
微信用戶主要是雙方同時在線聊天,而微博則是差時瀏覽信息,用戶各自發布自己的微博,粉絲查看信息並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關注對象此前發布的信息。這種同時與差時也決定了微信與微博的功能與內容之差。
很多人會問,微信用戶會超過新浪微博用戶嗎?現在只能說,微信的前景十分客觀。因為你可以沒有微博,但你肯定有QQ號。根據雙方的數據,截止6月底,新浪微博注冊用戶數達到3.68億,而目前,騰訊QQ賬戶數7.84億,同時,截止到2012年3月,微信注冊用戶數已經達到1億,根據推測,到2012年底,微信將達到2億的用戶數,最終將超過QQ的用戶數。有這樣一種說法:微信1萬個聽眾相當於新浪微博的100萬粉絲。這種說法有點誇大,但仍然有一定代表性。在新浪微博中,僵屍粉絲和無關粉絲很多,而微信的用戶卻一定是真實的、私密的、有價值的。

微信和微博有什麼區別?
微信是對等的雙向關系,微博是非對等的多向度錯落關系。微信上,用戶之間是對話關系,微博上,用戶之間是關注關系。微信普通用戶之間,需要互加好友,這構成了對等關系。微信群是多對多,仍然是對等的。
微信已經很火,最近微信公眾平台帶來了熱議,由此引發的一大爭論焦點便是「微信會取代微博嗎?」不過我認為,或許我們更應該問:「微信到底哪裡動了微博的乳酪?」
首先,我們來看微信與微博的差異
1. 平台屬性:社會化關系網路與社會化信息網路
微信是社會化關系網路,用戶關系是構建網路的紐帶。微博是社會化信息網路,信息是構建網路的紐帶。
2. 用戶關系:對等雙向 VS 非對等多向度錯落
微信是對等的雙向關系,微博是非對等的多向度錯落關系。微信上,用戶之間是對話關系,微博上,用戶之間是關注關系。微信普通用戶之間,需要互加好友,這構成了對等關系。微信群是多對多,仍然是對等的。而微博普通用戶之間則不需要互加好友,雙方的關系並非對等,而是多向度錯落、一對多。而微博微群,做不起來的原因,與微博用戶關系屬性有很大關系。
3. 信息內容:私密閉環交流 VS 公開擴散傳播
微信是私密空間內的閉環交流,而微博是開放的擴散傳播。一個向內,一個向外;一個私密,一個公開;一個注重交流,一個注重傳播
4. 時間同步性:同時與差時
微信用戶主要是雙方同時在線聊天,某種程度而言,我們可以把它理解為移動QQ增強變異版。而微博則是差時瀏覽信息,用戶各自發布自己的微博,粉絲查看信息並非同步,而是刷新查看所關注對象此前發布的信息。這種同時與差時也決定了微信與微博的功能與內容之差。
微信公眾平台為何無法做到微博所做到的?
1. 公眾平台與微信用戶需求不匹配。
微信是私密空間,在移動端,與簡訊類似。而我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抱怨垃圾簡訊太多,想想這個場景:突然,簡訊鈴聲響了,以為是好朋友發過來簡訊,結果,是條廣告。這個讓人沮喪的場景是不是很熟悉?微信平台上也是一樣,用戶使用微信所看重的是與朋友交流,雖然公眾平台信息是用戶主動選擇,但接收信息仍然是被動推送。這不僅僅是打擾,更讓人泄氣,畢竟,人們上微信主要目的是為了與朋友交流,微信是一個對等交流平台,不是非對稱錯落平台。而微博本身即是信息平台,人們上微博的很大一個目的便是關注各類公眾微博信息(如媒體、名人、草根大號、企業、政府機構等),非對稱的關注特性在這里是成立的。
2. 如果微信的公眾平台賬戶推送信息不做提醒,會不會就免去了這一打擾? 是的,這樣能免去打擾,當然,也就免去了用戶的關注。或許初期出於好奇,用戶會去關注公眾平台賬號,但是後來,他們會忘掉。就像你下載了很多手機應用,下載之後基本上都有玩,但是後來呢?是不是就躺在手機上睡大覺?你再也沒去叫醒它,直到有一天,你覺得它佔了你的空間,於是,卸載它。
微信的推送是「精選」的,但是不是「精選」是由公眾平台賬號決定的,對用戶而言,這真的就是他們想要的「精選」嗎?或許,對於某些人而言,可能是閹割版呢,而微信公眾平台賬號無法針對每個用戶提供個性化推送。那麼,既然這樣,如果為了閱讀,有更好的選擇,比如zaker、Flipboard等。至於企業/商戶信息,喔……那要鼓起多大的勇氣相信用戶每天會去專門查閱那些企業/商戶信息。
3. 基因決定論:做用戶關系還是做信息關系,總得做個決斷
我們先看雅虎的例子。雅虎之所以從互聯網先驅淪落到唱衰生四起,這里很大原因便是基因選擇所決定,雅虎開創了免費、開放且賺錢的互聯網門戶模式,這使得雅虎成為矽谷明星,但也正是這一模式的選擇,註定了它的基因是媒體,而不是技術,當Google興起時,雅虎也看到了搜索的巨大潛力,做了很多努力想要佔領這一市場,但無奈的是,沒有技術基因的雅虎,雖然花費大氣力想要戰勝Google,但卻並不成功,反而將自己推向險境,而Google天生就是技術基因,在搜索領域迅速崛起,超越雅虎。
通過這個例子,可以看到一個公司的基因有多重要和致命。微信和微博的基因非常不一樣。微信根植於用戶關系,微博則根植於信息關系,二者各有空間。在外界看來,微博成功於twitter模式,一直在向facebook模式靠近,但目前來看並不算成功,很大原因便是新浪從門戶模式以來,一直是做信息的,媒體屬性重,這一基因決定了微博也是以信息為導向,帶有很重的媒體味道。而騰訊一直以QQ這一用戶關系產品為中心,這也導致了微信的用戶關系屬性,它也難以成為信息平台。(或許有人要說張小龍是被騰訊收購而來,且遠離騰訊中心,在廣州開發出微信,是否與騰訊基因干係不大?我的回答是:張小龍原本的基因便是和騰訊同類:產品導向(產品自主衍生平台,而非運營平台),二者的結合使這一基因更加融洽和鞏固)。
4.你是否知道或者還記得QQ一直有在做企業QQ賬號?在用嗎? 本質上,微信與QQ有很大的相似性,QQ在做企業QQ賬號,用戶可以加企業QQ賬號,接收信息並和企業交流。可是,然後呢?真希望大家知道或者還記得,並且去用。
微信到底哪裡動了微博的乳酪?
雖然微信與微博是兩類平台,各種空間,但微信對微博的沖擊一定是有的。
1.用戶時間:互聯網所有的產品都是競爭者我之前有說:互聯網所有的產品都是競爭者,門戶、視頻、游戲、微博、點評、LBS等等,都在競爭,因為它們都在競爭點一樣東西:用戶時間。當人們的互聯網使用時間相對穩定時,則在各個互聯網產品上所花費的時間便是此消彼長。毫無疑問,微信會搶走一部分用戶時間,尤其是:微博在手機上如此火爆之時,出現了另一顆閃耀的明星。(歌星和影星也會形成競爭,大家同意嗎?)
2. 平台之戰:移動互聯網時代對PC互聯網時代的沖擊
我們知道,微信源於移動互聯網,微博源於PC互聯網。他們出生的環境不一樣,思維不一樣。微信就是為移動互聯網而生的,而移動互聯網確實是未來的大趨勢。微博出生在PC互聯網環境里,雖然微博這一產品天生就屬於移動互聯網的一部分(Twitter CEO科斯特洛說過:我們天生就是移動的),而且目前微博也確實取得了不俗的成績,每天有近70%的微博用戶通過移動端登錄。但是,微博是否能在移動互聯網贏得進一步勝利,擋住微信的挑戰,取決於微博背後的團隊,畢竟,微博需要兼顧PC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這需要雙重思維和執行力。而微信只需要一門心思花在移動互聯網上。(當然,或許微信也有一定的顧忌:那就是對QQ的沖擊。QQ比微博受到微信的沖擊或許更大。) 微信與微博的競爭引起熱議,側面反映出移動互聯網時代對PC互聯網時代的沖擊。
微信,是移動互聯網的一大亮點;微博,也仍然是一顆明星(如果說微博不再紅火,不會是因為微信,而是用戶需求);微信與微博各有空間;微信公眾平台,不失為微信的一個超出本身屬性的大膽嘗試,至於這個嘗試是否成功,事實會告訴我們答案。(公眾平台賬號認證需要有1000個用戶關注,最近不少賬號在拉粉,他們能拉到足夠多的用戶嗎?或許這一點可以部分告訴我們答案

微信和微博的營銷價值哪位會更高?
微博和微信相比較,到底誰更有營銷價值呢?這是很多營銷人在討論的問題。我覺得沒有必要將兩者分個高下,都有各自的優缺點,也毫無疑問是存在營銷價值,只是看我們如何去利用罷了。我們只需要找到各自的營銷價值在哪裡?
傳播特性
微博的優點在於它的傳播特性,從最近所有的大事件我們可以發現,微博已經成為傳播最快的媒體。只要是利於傳播的信息,便可以在微博上迅速發酵傳播,從而到達每個角落。從這個角度來看,微信將是無法比擬的,微博媒體屬性強,微信的更注重的是私密社交,不利於信息廣泛傳播。因此像類似京東商城的話題炒作更適合在微博上開展,在微信上我不知道怎麼能夠炒作起來。
信息曝光率問題
首先,我們暫且把曝光率定義為,我們發送一條信息後被看到的概率。這樣看來,的確,微信的信息曝光率接近百分之百。信息發送後,都能被關注者收到。而且每個微信公眾賬號的信息曝光率都差不多。而微博的曝光率就不一定了,不同的微博其曝光率大不相同。微博的曝光率可以是百分之零點幾,也可以是百分之幾,可以是百分之幾十,還可以是百分之幾百,甚至百分之幾千。當然大部分微博的曝光率都是極低的。微博的曝光率主要跟微博活躍度、發微博時間、粉絲質量等密切相關。少部分高質量的微博經過多次轉發之後,曝光率大大增加,甚至達到信息爆發。微信在這方面是有僅能局限在自己的關注用戶裡面,不能爆發大規模的傳播。但是這也是微信的優點。
轉化率
營銷人很關心廣告的轉化率,微博在轉化率上確實是比較差的。用戶在微博上看到廣告從而產生想法和行動的概率要低得多,還有個就是微博上的暴力廣告太多,如轉發本微博並@三位好友並獲得xxxx這類的活動營銷,一度讓我覺得反感,雖然我也做過類似活動。各種刷粉絲的廣告,天天被無關廣告@,大大損壞微博體驗。微信在轉化率方面絕對強,就拿草根大號互推來說,5000的粉絲的公眾號互推一次能夠漲500~1000的粉絲;然後發一篇帶鏈接的文章能夠有百分之80以上的人點擊,這種轉化率是很驚人的。所以有人說1000個粉絲的微信公眾號甚至強過1萬個粉絲的微博號。
挑戰
我們可以關注2000個微博,但是你敢關注100個微信公眾號嗎?我覺得一個人關注十多個公眾號就很多了,再關注多了絕對會受不了的。打開手機全是這種微信,這對我們的生活是很大的打擾。而且同類型微信公眾號關注不超過兩個。如果你喜歡看美女,那麼你可能在最後會挑一個你最喜歡的,然後把不喜歡的取消關注。微信公眾號掉粉也確實很厲害,這對於微信公眾號運營者也是極大的挑戰,這就必須把內容做好,然後發送內容最好在晚上發送。我的美女號 nvliumang321,每天發的美女質量都非常高,而且我都是在晚上9點發送。
微信和微博都同樣具有很大的價值。雖然也有很多人唱衰微博和微信,我覺得只要相信它,你才會去做它,才會想把它做好,也才可能獲益。哪些人能夠在這上面成功?應該是先行者、堅持者、有資源者。

後記:大家來說說微信!
微博注冊用戶無論是新浪還是騰訊都有著幾億的注冊用戶,對於微博來說微信還只是個孩子,只是這個娃成長的太快。微信注冊用戶早已突破1億大關,而陌陌2012年8月1日,陌陌上線一周年,用戶突破1000萬,日活躍用戶220多萬,周活躍用戶接近500萬,每天發送的信息量超過4000萬條,這是微博始料未及。
陌陌微信之爭還沒有結果,天下網商許維一遍文章【為什麼在營銷方面微信比微博更有價值?】讓微博與微信之間有擦亮了火花,誰輸誰贏,敬請觀戰。
天下網商許維:《天下網商·經理人》執行主編許維(weibo)從營銷角度分析了微信與微博的價值,認為微信在營銷價值上的確優於微博,微信當然做不了微博的很多事,但它是更有效的營銷。1、微博更偏向傳統廣告,微信是真正的對話。2、微博的曝光率極低,微信的曝光率幾乎是100%。3、微博有點擾民,微信沒有這個麻煩。4、微博是媒體,微信是夢幻般的CRM工具。
范偉_striver:【我的反駁】1微博也可以對話,即私信;2微博的曝光率低?瞎扯,微信能轉發么!微博是目前信息傳播最快的工具,如果用戶在微信上不關注你,那麼你就是0;3微信不擾民?微博也可以屏蔽,另外你關注10個微信大號試試;4微信是CRM工具?微博做不到嗎?【總結:微博和微信是互補的,不是誰比誰更有價值】
Steven蕭寂然:微信營銷價值有待觀察,不過微博確實後繼乏力,最終還是歸於新浪傳統門戶網媒層面。
愛狗兒Alan:雖然講的有些道理,但總感覺這么絕對可能是有問題的;微信是個手機流量消耗大戶,不能用wifi的童鞋是扛不住那麼多信息推送的;即使忽略流量的問題,每天收到很多廣告信息是一件很討厭的事情,為什麼要攔截騷擾簡訊呀,其實就是這個理兒。。微信營銷肯定要平衡用戶的各種感受
幽林-: 對於推送這東西,如果用的好,可以收到用戶的喜歡,如果用的不好,會遭到用戶的反感,想想如果我關注微信的企業多了,每天不定時的都會收到很多的信息。這是多麼討厭的事。而且沒有和自己的好友區分開,所以微信如何營銷,不是看企業,是看騰訊怎麼布局
嵩葦:對微信來說,在同等的信息等資源投放的情況下,一對一的個體(垂直縱身)影響倒是強化了,但是關聯群體(橫向平台)的影響唄弱化。關鍵還是看傳播訴求,微博、微信各有千秋吧
管鵬:微信這塊絕對是有營銷潛力的。。。我正在研究微信公眾平台,也有在一天內組建500人的V5微信群,效果很好。。現在正在逐步研究,微信公眾平台最大的優勢是抓住了移動互聯網的營銷推廣,比微博更直接的點對點方式。很靠譜。微博是一對多,,適合媒體和擴散消息,,微信是一對一,適合精準投遞消息。。未來微信公眾平台會成為新的推廣熱點,微博不會受太大影響。微信不會取代微博營銷,是完全不同的產品。。微信後期將會是應用在內容推送、商家優惠、明星推廣等領域。。。微博的優勢在於大量陌生人來參與,微信的優勢在於參與的熟人圈更多
(筆者):認為微信可以直接對話,從而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更加真實,做為精準營銷好好來操作,轉化率一定很高,而對於微博來說所面對的群體比較廣,對產品的宣傳,品牌的宣傳是不錯的選擇,若能相輔相成的來操作,定會給用戶帶來更多的價值。
許維老師引起了這場微信公關戰,陌陌、微信現在非常的火暴,不過也有不法份子利用,因涉黃被央視報道了,而陌陌 微信也成了約炮神器,這算是給我們的敲個警鍾!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Ⅱ 信息流廣告有哪些投放平台

1.新聞資訊類
今日頭條、一點咨詢、智匯推(騰訊信息客戶端、天天快報)、新浪扶翼(新浪新聞客戶端)、搜狐匯算(搜狐新聞客戶端)、網易新聞客戶端。這些都是以資訊為主的信息流廣告。其特點是:
①用戶使用時間長、頻次高,粘性強。
②由於咨詢類產品是率先推出信息流廣告,廣告售賣和廣告位樣式多樣。 ③精準度有限,適合強曝光。
2. 社交媒體
陌陌、廣點通、QQ好友動態等。其特點是:
①用戶互動性強,信息可二次傳播。
②擁有大量用戶注冊信息,用戶自然屬性判定精準度高。 ③由於不像咨詢類APP有多頻道,所以廣告形式和樣式較單一。
3. 搜索引擎
目前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手機網路,並且手機網路目前屬於雙疊加功能,搜索功能+新聞資訊。其特點是:
①由於是雙疊加功能(搜索+資訊),用戶龐大。 ②營銷投放精準度高,可鎖定用戶近期購買需求。
③ROI(營銷投資回報率)高,由於用戶量大,流量成本降低,且精準度高,相對於其他信息流ROI略高。
④起步較晚,投放形式和樣式還較單一。
4. 視頻類
愛奇藝、騰訊、樂視、優酷等。鑒於互聯網在線視頻市場的前景提升,是目前比較受關注信息流廣告之一,但信息流原生廣告特點,讓視頻類的信息流廣告製作成本較高,需要整合多方資源。
5. 瀏覽器
UC瀏覽器、網路瀏覽器、搜狗瀏覽器等,其特點是:
①用戶基數大,多與其他平台整合,例如UC+阿里。
②僅首頁觸發,用戶關注度低。
目前互聯網平台比較主流的信息流廣告類別,各有千秋,不過在投放信息流同時也需要仔細考慮好自己的用戶受眾是哪些人群,這樣才能對症下葯。(由呂尚SEO整理,謝謝)

Ⅲ 什麼社交軟體最能結交更多人脈

APP

微信、脈脈、領英、釘釘等

網站

人脈黃頁

觀點

自己有手藝、有技術、有知識、有文化使用適當的軟體助您事半功倍。有能力才是關鍵!!!

閱讀全文

與陌陌產品分析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股指期貨最少多少資金 瀏覽:740
華楓投資 瀏覽:974
炒股炒外匯 瀏覽:922
港澳一元等於多少人民幣 瀏覽:643
癌症銀行貸款 瀏覽:150
短期理財渠道 瀏覽:813
段永基投資 瀏覽:251
中國外匯管制限額 瀏覽:288
股指期貨後買基金 瀏覽:254
2880表價格 瀏覽:232
中林集團信託 瀏覽:193
在陸金所里投資安全嗎 瀏覽:315
期貨大行情特點 瀏覽:239
買基金用什麼賬戶 瀏覽:903
英鎊對人民幣匯率建行 瀏覽:185
股票簡單解釋 瀏覽:34
pe股票ttm是什麼意思 瀏覽:825
海航投資值得長線嗎 瀏覽:358
什麼股票賺錢最快 瀏覽:295
東亞銀行信託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