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市分析 > 分析材料提出論點

分析材料提出論點

發布時間:2022-08-06 06:22:19

⑴ 如何給材料作文提煉觀點

如何給材料作文提煉觀點

材料作文是根據既定材料,對材料進行分析、提煉,從而得出一定的看法和觀點的一種作文形式。我們這里主要講如何根據材料寫作議論文。

在「給出的材料」的基礎上進行寫作這一特點決定了寫作材料作文的基本要求:緊扣材料。作文的中心內容、主要觀點等必須緊扣材料,不能與材料無關,但也不能生搬硬套。這樣就決定了正確分析材料、合理應用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矛盾是材料作文的寫作基礎。

一、仔細閱讀,從整體上感知材料,把握中心。

例:挪威捕魚人大多不能把沙丁魚活著帶回岸邊,而唯獨一艘船卻可以完成這個任務,原因就是該船長往放置沙丁魚的魚槽中放了一條活蹦亂跳的鯰魚!鯰魚的驚擾,造成了沙丁魚的緊張,因而,沙丁魚到達岸邊仍然活著!

提示:從整體把握材料,不難看出材料告訴我們:唯一的一艘船中沙丁魚成活的原因,是因為有那樣一條鯰魚,即「鯰魚效應」。因此可以提煉出這樣一個中心論點:「對手,往往能使自己強大」。

二、抓住材料中的關鍵詞和句,提煉中心論點。

例:從義大利移民美國的富蘭克開辦了一家小銀行不幸遭人搶劫,一夜之間,儲戶失去了存款。他拖兒帶女決心把天文數字般的存款償還給所有的儲戶。所有的人都勸他:「這件事你是沒有責任的。」但他回答:「在法律上我沒有,但在道義上,我有責任。」償還的代價是39年的艱苦生活,寄去最後一筆「債務」時,他輕嘆:「現在我終於無債一身輕了。」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責任。

提示:材料的關鍵詞是「責任」,最後一句也是關鍵。由此可提煉出觀點_________。議論時應闡明什麼是責任,一個人為什麼要有責任感,缺少責任感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作為青少年應該怎樣去盡自己的責任等等。同時採用正反對比論證、舉例論證等方法增強文章的論證力度。

注意:審視材料時,整體感知和抓住關鍵詞句往往是結合在一起的。

三、深入思考,透過材料的表象,抓住實質。

例:在大草原上某農場主養了一群鹿,草原有狼群隨時捕食鹿。於是農場主將狼趕盡殺絕了。從此鹿兒們無憂無慮,酣吃酣睡,缺少鍛煉,不久鹿大批病倒死亡。無奈,農場主只好將狼「請」了回來。從此,草原上又恢復了勃勃生機。

提示:可以從保護大自然、維護生態平衡方面議論,但這樣立論比較普通。還可以變換角度,即從為什麼農場主又一次「請」狼回來方面去考慮,亦即從「競爭促進生存發展」來展開議論。

四、如果出現的是一組相關材料,要注意把握它們內在的規律,做到「同中求異」或者「異中求同」。

例1:①馬克思 23歲被譽為當時德國最偉大的哲學家。②恩格斯 21就著文批判當時德國哲學家謝林。③列寧
17 歲就開始革命活動。④毛澤東 26歲主編《湘江評論》。⑤徐特立 48歲留法,克服困難,學會法語。

提示:以上五個材料都是講偉人們在事業上都有所成就,這是材料的共性,倘若就此立論,觀點就缺乏深度了。進一步分析材料會發現①—④還有一個共同點,即青年時代就出成果,而材料⑤是講徐特立
48歲苦學法語有所成,年齡特點與前四位偉人不同。根據這個不同點可以立論:年青時代是出成果的黃金時代,但是,年齡並不是成就事業的唯一條件,關鍵在於有無堅定的志向和堅韌不拔的毅力。

例2:①俗話說:「一個巧皮匠,沒有好鞋樣;兩個笨皮匠,商量出鞋樣;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②俗話又說:「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

提示:這則材料中的人物身份、事情、結果都不相同,但我們可以找出一些共同點:同樣是3個人,同樣是要做一件事。可是,為何同樣是3個人卻產生如此不同的結果呢?他們的分歧點在哪裡呢?由此可提煉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練一練:閱讀下列材料,選擇一個恰當的角度,提煉一個中心論點,並准確地表述出來。

1、一個六歲的孩子,放學回到家,拿起刀子就要切蘋果。只見他讓蘋果橫躺下,一邊是花蒂,一邊是果把,刀子放在中間。剛要切,爸爸趕忙喊道:「切錯了!切錯了!」話音剛落,蘋果早已被切開,兒子拿起一半給爸爸看,喊道:「爸爸好漂亮的一顆五角星!」只見蘋果的橫斷面上,由果核的輪廓組成了規則的五角星。

論點:

2、北人生而不識菱者,仕於南方。席上啖菱,並殼入口,。或曰:「啖菱須去殼。」其人自護其短,曰:「我非不知;並殼者,欲以清熱也。」問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後山,何地不有?」(清江盈科《雪濤小說》)

論點:

3、某世家之子很善於寫文章,初赴童試,某父以為必首選無疑。及發榜,竟名落孫山。經查卷,見其用墨如淡薄霧,乍有乍無,不可辨識。責問孩子,方知因考場中沒有書童磨墨,自己又不會磨,只用硯內殘墨,所以字越寫越淡,後來就看不見了。

論點:

4、武漢市東湖之濱的珞珈山,是武漢大學的所在地。山上有聞名遐邇的櫻花園。每年的櫻花時節,流光溢彩,遊人如織。於是,總見一些青年朋友穿著和服在櫻花叢中攝影留念。一次,一位在武漢留學的韓國青年見此大為不解,她對她的導師說:「他們為什麼要穿著和服去照像呢?我們韓國也有櫻花,但從沒有人穿著和服去同櫻花照像。」她的導師苦笑了一下,無言以對。

論點:

5、許多人喝同一口井水,只是有的人用金杯玉盞盛著喝,有的人用瓷碗泥杯盛著喝,有的人乾脆用手捧著喝。於是用金玉之人覺得自己富貴了許多,而用泥瓷之人則覺得自己貧賤了許多,只有那個用手捧水喝的人才痛快地說了一聲:「好解渴呀!」

生活的本質是,你喝的是水,而不是盛水的杯,真正的高貴是你喝上了更甘甜的水,而不是舉起了華貴的杯。

論點:

6、一個人走到樹林里,砍倒一棵樹,動手把它鋸成木板。他把樹乾的一頭放在樹墩上,自己騎在樹幹上,動手鋸起來。他往鋸開的縫里楔進一個楔子,然後再鋸下去;過了一會兒他又把楔子拔出來,朝下移到一個新地方楔進去。

一隻猴子坐在一棵樹上,看他幹活。

這人躺下打盹時,猴子爬下來騎在樹幹上,也用鋸鋸起來。但當它拔出楔子時,樹干一合攏,夾住了它的尾巴。它極度掙扎,尖聲大叫。那人被鬧醒了。他把猢猻打倒在地,用繩子把它捆起來。(陳運德等譯《世界著名寓言一百篇》)

論點:

7、一個同學,放學後本想回家去做自己心愛的航模,可朋友非拉他去看電影,他不好意思推辭;一位國家公務員,心底的良知告訴他受賄有罪,可當厚厚的幾打美元放在了茶幾上,他卻無力拒絕。

對潮流說「不」,是為了追求個性的張揚;對強權說「不」,是為了捍衛平等的權利……

論點:

8、我國遺傳學家談家楨的一個學生,勤奮聰慧,很快脫穎而出,發表的論文引起震動。談家楨高興地說:「如果學生始終停留在老師的水平上,那就是教育的失敗。我的願望就是學生超過我。」談家楨的老師——美國著名學者摩爾根看到那個學生的論文後,立刻寫信給談家楨:「我終於又一次看到了一個年輕的中國人超過了我,也超過了你。特別使我驕傲的是,你親自培養的學生超過了你。」

論點:

9、①一根木頭擱在山澗之上,下面深不見底,則敢於走過去甚少,但若橫木置於地,則常人皆能步其上而過。②小李第一次演講,他事先也作好了充分准備,但一走上台,看到下面一禮堂黑壓壓的人,便渾身冒汗,腦子里一片空白,一句話也記不起來了。

論點:

10、日本的一堂小學美術課上,老師教孩子們怎樣畫蘋果,老師發現有位學生畫的是方蘋果,於是就耐心詢問:「蘋果是圓形的,你為什麼畫成方形的呢?」學生回答說:「我在家裡看見爸爸把蘋果放在桌上,不小心,蘋果滾到地上摔壞了,我想如果蘋果是方形的,該多好!」老師鼓勵說:「你真會動腦筋,祝你能早日培育出方蘋果。」

⑵ 議論文論點提出方法

提出方法:
1.在因果分析中提出論點
我們常說,事出有因。可見,因與果是密切相關的:因是果的依據,果是因的必然。在因果分析中提出論點,就是從事物紛繁復雜的聯系中,找出論點與特定的「因」的相互關系,並加以理性地分析闡述,進而水到渠成地引出論點。
2.在背景分析中提出論點
背景是事物發展變化的歷史或現實的環境氣候,它對事物的發展變化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這樣說,背景是產生論點的土壤。論點的提出,如果能結合背景分析,就會使論點有了雄厚的客觀基礎,顯示出它的必然性。
3.在擺出任務中提出論點
論點有了沉重感,也增強了它的激勵性。
4.在談是論非中提出論點
就是針對某一問題或現象,議論其中的是是非非,從而提出自己的看法,發表自己的主張。用這種方法提出論點,作者要有明確的是非觀,要注意辯理,把論點建立在理上,力避簡單、武斷,以致削弱論點的說服力。
5.在層遞中提出論點
層遞,是一種層層深入,向目標步步逼進的藝術手法。利用層遞提出論點,就是作者故意把筆宕開,先從遠處說起,從一般說起,然後逐漸收筆,最後點出論點。這樣,不僅能為論點增強牢固的理論基礎,還有「深山藏古寺」的藝術魅力。
6.在排他中提出論點
就是在排除他人觀點中提出自己的觀點。這樣,可以以他人的觀點為映襯,突出自己觀點的獨特性,令讀者耳目一新。
7.在類推中提出論點
8.在泛論中提出論點
在泛論中提出論點,就是從談論面上的問題引出論點。這樣提出論點,看似不動聲色,但因泛論的問題多是些熱點問題,而引出的論點又是熱點中最引人注目的,所以,這樣的論點,有很強的警示作用。
9.用設問提出論點
設問是自問自答的一種修辭手法。設問中的問句並非多此一問,它是引起人們注意的藝術,它把確定的意思用疑問的句式提出來,一下了就把人們的注意力吸引過來,這時再給出答案,讓人把答案銘記在心。議論文常常用設問提出論點,突出論點。
10.用強調提出論點
就是在提出論點的時候,有意使用強調詞語、強調句式,通過強調提高論點的重要地位,達到突出論點的目的。

十種方法,實際上,提出論點的方法多種多樣,不可能用這十種方法就全部概括了。這里提出十種方法,意思是要告訴初學寫議論文的作者,寫議論文提出論點的時候,一定要重視方法,藝術地提出,不可等閑視之。

⑶ 歷史材料論述題怎樣提取論點

歷史論述題分為多種類型,有傾向於敘述、分析的,也有傾向於比較、論證的,每一種題型都有自己的解答特點和要求,因此,理清各種題型之間的區別,針對性予以回答,是取得高分的關鍵。
例1結合19世紀晚期的有關背景,分析甲午戰爭爆發的必然性。這場戰爭對局勢造成哪些重大影響?
解析這是一道偏向於敘述分析型的論述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甲午戰爭有關背景和影響的理解,解題重點在於敘述和分析。學生在解答此題時,需要從日本、西方列強以及清政府三個層面對戰前背景進行准確敘述,由此分析得出甲午戰爭是不可避免的,然後再分析其具體影響。
抓住重點。
抓重點就是明確試題提問的方式、角度及側重點,然後確定回答的重點。比如,「19世紀末的科技革命給資本主義社會帶來了哪些影響」與「19世紀末的資本主義發展趨勢及其對中國的影響」這兩道題的考查重點便有所不同,學生在回答第一題時,應重點分析幾個具有代表性的資本主義國家在政治經濟方面表現的不平衡,並分析這種失衡所造成的矛盾和沖突;而在回答第二題時,應重點分析資本主義的帝國主義演化。
明確范圍。
問題的范圍可以根據題目給定的時間、空間、人物等進行確定。具體地說,就是要明確題目的具體要求,准確地選擇論點和論據,把握好回答的深度和廣度,以免出現跑題或遺漏~

⑷ 新材料作文在引述材料後怎樣提出論點

材料作文,是根據所給材料和要求來寫文章的一種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點是要求考生依據材料來立意、構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來源,不能脫離材料所揭示的中心來寫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即出題者已經把作文的「基本中心(意)」提供給考生了。一般來說材料作文由材料和要求兩部分組成,材料按形式分,有記敘性材料(故事、寓言等)、引語式材料和圖畫式材料。材料作文比命題作文、半命題作文更有利於考生發揮自己的作文水平考生可以通過自己對材料的理解和解讀,選擇適合自己的文體進行寫作。
(1)引述材料,巧妙概括,只用一句話。(2)句馬上亮出了全文的中心論點
1.引——從材料中引出論題或論點。或開門見山,或邊聯系實際邊敘述感受,或述讀材料,或引用名言警句等方式提出論題或論點。需要注意的是,「引」的語言要精練,概括力要強,80字左右為宜,否則,會讓人覺得拖泥帶水,不簡潔.
eg`

我們必須時時保持心的潔凈,就像一顆透視世界的水晶;我們必須時時保持靈魂的清醒,就像頭頂上湛藍的蒼穹;我們必須時時堅持自我的追求,就像大漠里展翅飛翔的沙鷗。屋外雨滴飄飛,但別讓雨下進靈魂里。

做自己,才是更好的人生追求!

接材料!

⑸ 申論寫作如何提煉論點

論點之核心在於總論點之精準。作文總論點是文章的靈魂,是文章的重中之重,總論點不精準則文章跑題,文章跑題則直接沒分數。那麼如何准確確定文章總論點呢?答案就在題干中,作文的出題趨勢一般是給定材料中一句話,結合一句話寫作,那這時文章的總論點便要從這句話出發。如何更精準地從一句話中獲得總論點呢?這就需要對該句話得關鍵詞進行分析:首先抓取關鍵字眼,再結合材料出處理解關鍵詞含義,若多個關鍵詞則要分析其關系得出重點想表達什麼,最後確定總論點。比如2016年,副省「不學禮,無以立」寫篇作文,該句話的關鍵是「禮」和「立」,結合材料「禮」指懂禮貌、講禮儀、懂規矩;「立」簡單來說指立身行事,寬泛理解為公民意識的自覺、民族素質的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揚,乃至民族復興。而這兩者的關系是沒有禮,就沒有立,因而總論點為學禮可以立,即學習禮貌、禮儀、規矩,可以實現立身、立德、立國,可見,總論點得出必須緊扣題干。
論點之關鍵還在於分論點之恰當。分論點是從屬於總論點的某個思想或觀點,一般申論作文論述的話題比較宏觀或者抽象,需要藉助分論點進行進一步闡述。在邏輯上分論點是要能支撐總論點的,總論點涵蓋分論點,就需要分論點恰如其分地闡述總論點,那如何做到恰當闡述總論點?一般有兩種情況,一、若總論點由多個分句從句構成,則可直接將總論點的多個分句拆為分論點分別闡述。正如「不學禮,無以立」,立已然包含立身、立德、立國,因此,分論點可表述為「學禮,促進公民立身行事;學禮,促進民族素質的提升;學禮,促進大國形象樹立」。該種方法適合總論點本身比價具體的情況。二、若總論點是抽象的一句話,沒有多個方面闡釋,則需要接合全篇材料,通過對全篇材料進行整合然後提煉出能支撐總論點的觀點。這就需要帶著總論點回到材料尋找高頻詞即反復出現詞彙、高檔詞即領導講話等。

⑹ 申論怎麼從材料中提煉出中心論點

  1. 材料權威詞

    權威詞指材料中權威人物的觀點,例如領導人、專家、政策法規等。此類觀點一定是正確的。

    申論材料中的權威觀點,對文章寫作的觀點有導向作用,甚至可以直接從中提煉出寫作的分論點。

  2. 材料首尾段

    申論材料大多是整合期刊、書籍原文而來,故而在每段材料的首尾段往往會出現整段核心句,在整篇材料的首位則往往會出現對於文章寫作有導向性的內容,也可從中提煉出分論點。

  3. 材料高頻詞

    若詞彙在申論小題目中沒引用的材料里反復出現,那麼一般會與文章寫作有關聯。

    把握高頻詞,解析其含義,分析其與寫作的總論點是否一致,若一致即可將其提煉為文章分論點。


⑺ 如何從材料中提煉論點

先看一則敘事性的材料:
戰國時期,秦、趙兩國軍隊對峙長平。趙國任用老將廉頗,堅守不出,秦軍無計可使。於是秦國派間諜前往趙國首都邯鄲,散布謠言:「秦國只害怕趙括,不害怕廉頗」。並且,收買了趙國宮廷的一名宦官把這一消息帶給趙王。趙王果然中計,決定以趙括取代廉頗。趙括的母親聽到這一消息,急忙上書趙王說:趙括只會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用他作為將軍,趙軍必然大敗。為了國家的安危,不能用趙括作為將軍。趙王不聽忠言,任用了趙括。趙作為將軍之後,秦國偷偷起用名將白起作為將軍,與趙軍對壘。由於趙括只會紙上談兵,沒有實戰經驗,冒然出擊,被秦國圍困在一條小河裡,亂箭射死。秦軍俘虜了四十萬趙軍,在長平至咸陽的路上,將他們全部活埋。
要求根據上述材料,提煉出一個觀點,寫一篇作文。操作程序如下:第一步,找出主要事件。上述材料包括四件事:秦、趙兩軍對峙長平;趙王中計以「括」代「頗」;趙母上書阻止用「括」;趙括紙上談兵誤國。比較這四件事,趙括紙上談兵誤國最為重要。第二步,弄清主要事件涉及的主要人物。材料中主要事件涉及四個人物:趙括、白起、趙王、廉頗。分析對比,不難發現趙括為主要人物。第三步:用「二分法」分析主要人物,提煉主要觀點。我們必須弄清材料對人物是褒揚,抑或貶斥。如果是褒揚,弄清褒揚什麼。材料褒揚的精神品質,思想方法即為要提煉的主要觀點;如果是貶斥,要弄清貶斥的內容,材料貶斥的精神,思想方法的對立面即為要提煉的主要觀點。這則材料主要批判趙括兵敗誤國,警示我們理論與實際脫節,最終導致了戰爭的慘劇。因此,我們樹立起「實踐」重要的觀點。這一觀點與趙括的思想方法相對立。
一般來講,對於一則材料,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可以提煉的觀點很多,但學生首先要把握主要觀點,再理解材料的其它觀點,這樣學生在寫作時才能有所選擇,才能發揮自己的寫作優勢。
再說論說性材料提煉觀點的方法。論說性的材料總是先提出一個問題,然後分析問題,最後解決問題。對於一則論說性材料,如果材料講的是「是什麼」的問題,那麼這則材料的中心論點就是我們要提煉的主要觀點;如果材料講的是「為什麼」的問題,我們不妨把材料當成論據,它所要證明的觀點就是我們要提煉的觀點;如果材料講的是「怎麼辦」的問題,那麼辦法所依據的思想方法就是所要提煉的觀點。下面是一則論說性的材料,讓我們提煉出一個觀點來。
材料是:2000年3月以來,我國北方地區連續多次發生沙塵暴。全國約1500公里的鐵路,3萬公里的公路和5萬多公里的灌渠遭到破壞,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540多億元,相當於西北五省1996年財政收入的3倍。
這則材料談的是「為什麼」的問題,它指出了2000年3月以來沙塵暴的嚴重危害,如果把它作為一則論據,這則材料證明的觀點就是「保護環境,刻不容緩」,這就是我們所要提煉的觀點。
敘事性材料和論說性材料都是文字性材料。以右面一幅漫畫為例,研究一下非文字性材料(圖表、圖畫、影像等)提煉觀點的方法。
首先,把漫畫變成文字性的材料。漫畫中共畫三棵樹,兩大一小。大樹是父、母外形。小樹則是一小孩形象。「父親」樹為小樹遮擋風雨,「母親」樹為小樹遮擋陽光。小樹十分瘦弱,長不茁壯,「父母」大失所望。畫下標題為「可憐天下父母心」。
然後,按文字性材料提煉觀點的方法提煉出觀點。材料中有事即父母過分關心孩子,結果是孩子難以成才;事中共三人,「父母」為主要人物,他們對孩子教育的方法顯然不妥,即過分關心愛護。我們要提煉的觀點應與漫畫中「父母」的思想方法對立,為「要孩子在鍛煉中成長」。
非文字性材料提煉觀點要分兩步走:首先要把圖表變成文字性材料;然後再按兩類文字性材料提煉觀點的方法提煉觀點。

⑻ 寫議論文時如何分析材料,具體方法是什麼

以下是鄙人對寫好議論文的幾點看發:
1、要多次反復閱讀材料,不是單純的讀,要用心去領會文章想表現什麼。
2、其次,在文章一定會有提示語,提示語就是分析議所給材料的關鍵和重點。怎麼找提示語呢,什麼樣的詞可能是提示語呢?以下是一些經驗!
1)提示語有可能會告訴你,它會加上特殊標志,例如那個詞會被加上雙引號,或字體加重。當然這對讀者來說就好發現了。
2)提示語多數情況是被埋藏在字句里的,但是它可能會多次出現,此時它也是比較顯眼的,只要找出來,再分析材料就不難了。
3)提示語也有可能不會在材料中出現,這是最難的情況,這就需要閱讀的理解能力,要理解材料想說明什麼哲理或人生道理,在看看材料中哪個詞是和哲理或道理是一個意思。
3、提示語找到,就相當於敲門磚找到了,提示語說明了,就是文章的主旨、中心。拿著提示語在結合材料加以論述就不會出現跑題現象了。
注意:以上只是一些經驗,經驗是別人的,要想寫會分析議論文前面的材料,就必須得多加練習,在實戰中找到經驗,找到感覺,上面的經驗會讓你在練習時找到共鳴的感覺。此外在練習上也有竅門,你在練習這類作文的時候,不必篇篇作文都寫出來,只要把你想寫的作文的主旨表達出來,拿給老師去看就可以了,多找寫這類作文的題,就把你對每個作文的主旨寫出來,然後找老師看看是否跑題就行了。
注意2:老師是考試的法官,有多和她溝通,你才能明白她想要什麼樣的文章,你的想法要和她的想法對上路,你的作文才能答高分。
新增:
其實,以上建議並非只對跑題現象說的,而是對怎樣寫好這類作文說的,這是本人在高考沖刺階段的一些作文心得,和老師教導的心得。樓主認為不能解決你的問題嗎?

⑼ 怎樣提出一個論點

(1)以名言提出論點。

(2)從對比中提出論點。

(3)從比喻中提出論點。

(4)從問題中提出論點。

(5)從引用中提出論點。

(6)從閱讀材料中提出論點。

(7)從事例中提出論點。

(8)開頭直接正反提出論點。如《六國論》開頭: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

(9)開頭直接正面提出論點。如《勸學》開頭:君子曰:「學不可以已」。

(10)在結尾處提出論點。

(11)在文中提出論點。

閱讀全文

與分析材料提出論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升控股年季度交易日價格 瀏覽:647
000417基000417基金凈值 瀏覽:351
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 瀏覽:341
做市商外匯 瀏覽:734
如何將大額外匯匯出國 瀏覽:573
半路出家的投資銀行家txt 瀏覽:154
央企背景公募基金公司有哪些 瀏覽:775
北京長生明投資管理 瀏覽:185
2019年1月3日港幣兌人民幣匯率 瀏覽:212
都有哪種類型的基金 瀏覽:890
平安人保股票價格多少錢 瀏覽:453
證券投資者風險評估分幾級 瀏覽:55
3s理財 瀏覽:405
股票熱點預測 瀏覽:796
美元匯率半年走勢兌人民幣 瀏覽:238
山西美錦價格 瀏覽:888
美元對人民幣費率怎麼算 瀏覽:871
雄安高鐵股票有什麼 瀏覽:149
聯動天翼融資 瀏覽:819
富國消費主題基金怎麼掙錢 瀏覽:764